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八篇

本文已影響 2.29W人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八篇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傾聽音樂前奏,用自然的聲音有節奏的演唱歌曲。

2、隨着音樂學習漱口的方法,感受講衛生的樂趣。

活動準備:

準備一個小白兔的布偶玩具,一個乾淨的水杯;教育掛圖《領域活動.藝術.漱口歌》

活動過程:

一、講述《講衛生的小白兔》,引出主題。

1、教師出示小白兔的布偶玩具講述:這是一直講衛生的小白兔,它的牙齒又白又整齊,可好看了。

2、你們知道她沒太能吃完點心後、飯後都做了什麼嗎?

3、觀察動作表演與教育掛圖,理解、記憶歌詞。

4、教師按歌詞的順序表演漱口的動作,引導幼兒認真觀察。

5、逐一出示掛圖,與幼兒共同理解各掛圖的意義,教師用歌詞進行講解。出示及講解掛圖時應注意打亂順序。

6、教師邊朗誦邊表演,要求幼兒認真觀察後將掛圖按順序排好。

二、教師範唱,幫助幼兒感受歌曲,進一步記憶歌詞。

1、教師彈唱歌曲,幼兒邊欣賞邊學唱。

2、教師彈唱歌曲,幼兒按音樂的內容有節奏的進行表演。一兩遍後教師可視情況提示幼兒在念白處跟念。

三、指導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帶領幼兒演唱。教師應提示幼兒認真傾聽音樂,在前奏結束後開始演唱。同時,根據幼兒學習情況,有輕聲帶唱逐步過渡到幼兒獨立演唱。

2、教師伴奏,幼兒邊唱邊表演。

 活動延伸:

生活活動:午餐後播放音樂,組織幼兒按音樂提示幼兒正確漱口。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搖籃曲的寧靜、輕柔與優美,體驗媽媽對寶寶的關愛。

2、能安靜傾聽音樂,能用自己喜愛的動作表現媽媽哄寶寶睡覺的情景。

活動準備:

布娃娃及動物玩具每人一個,寧靜、輕柔的音樂;創設與音樂相符的環境。

活動過程:

一、利用娃娃導入活動激發興趣:

出示哇哇哇哭的娃娃,"寶寶哭了,要睡覺了,怎麼辦?誰來幫我想想辦法?(讓幼兒來說說你有什麼辦法)今天,老師就請小朋友們來當爸爸媽媽,哄哄寶寶睡覺。

二、教師邊表演 邊演唱歌曲,引導幼兒安靜傾聽。

1、教師邊唱歌曲,邊搖着娃娃,歌曲輕柔,動作緩慢,寶寶聽着歌曲睡着了

2、你們覺得這首歌曲聽起來怎麼樣?(請個別幼兒來說說)是總結幼兒的發言,並豐富搖籃曲

3、請個別幼兒來師範怎麼樣抱寶寶睡覺的動作。

三、引導幼兒圍坐在教師身邊

再次感受音樂的安靜,優美的情緒,享受音樂中媽媽對寶寶的關愛,並嘗試用體態、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1、今天,老師就請小朋友們來當爸爸媽媽,哄哄寶寶睡覺。

2、幼兒抱起布娃娃,跟着老師邊搖呀搖,邊唱歌曲哄寶寶睡覺。

3、教師講評抱布娃娃中出現的問題,要求幼兒按照正確的方法再來一遍

四、音樂遊戲《散步》

1、幼兒抱着布娃娃隨音樂的變化而做相應的動作。

2、讓幼兒玩辦家家當爸爸媽媽,從中體會遊戲中的樂趣。

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引導幼兒在角色遊戲情景中佈置娃娃、動物睡覺的場景,自己扮演娃娃的爸爸、媽媽,隨音樂表現哄寶寶睡覺。

2、家園共育:請家長在孩子睡覺前唱給孩子聽,演唱時要輕柔舒緩。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3

製作意圖

1、鍛鍊幼兒手指靈活性;

2、練習拉拉鍊。

教育價值

1、滲透計算知識,瞭解1和許多的關係;

2、認識顏色。

選用材料:紅色棉布、內襯布、橡皮筋、海面、小拉鍊、釦子、白色塗改液、彩色球。

製作方法:

1、將紅色海面剪成魚形;(身體、魚鰭、魚尾)

2、將內襯布剪成魚肚型連嘴形,做時將嘴部呈圈狀放入橡皮筋(收縮)並於外形縫在一起(留出魚背)將海面放入紅布與內襯布中間(做魚背);

3、將拉鍊縫在魚肚處;

4、在魚上縫上魚鰭、魚尾、眼睛;

5、用塗改液畫出魚鱗。

適合年齡:小班、託班幼兒。

地點:活動區遊戲時

操作方法:

1、將拉鍊拉開,放入彩色球;

2、將拉鍊拉好,用手從魚肚處向魚嘴方向擠壓,小球即從魚嘴吐出。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4

藝術活動:《手指變變變》(音樂遊戲)

活動目標:

1、能隨樂邊演唱邊有節奏地表現相應的動作,增強節奏感。

2、提高手指動作的靈敏性,體驗手指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已熟悉《手指變變變》的童謠、幼兒已有模仿毛毛蟲、小兔、小貓、鴿子等動作經驗。

活動過程:

1、介紹遊戲玩法。

(1)玩法:前奏時幼兒齊念口訣"我的小手真靈巧,我的小手變變變"。

(2)第一段:伸出左右手的手指,在變變變的時候雙手平放胸前,繞三圈,然後伸出一隻手指頭平放胸前,做毛毛蟲爬行的樣子。

(3)第二段:伸出左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在變變變的時候放胸前,繞三圈,然後伸出左右手兩隻手指頭豎直頂在頭頂頂部,做小兔蹦跳的樣子。

(4)第三段:伸出左右手的後三個手指,在變變變的時候放胸前,繞三圈,然後伸出左右手三隻手指頭放在臉頰旁,做小貓喵喵叫的樣子。

(5)第四段:左右手拇指下壓,其他四指伸開,在變變變的時候放胸前,繞三圈,然後伸出左右手四隻手指扇動,兩臂交叉做鴿子飛翔的樣子。

(6)第五段:左右手兩隻張開,隨音樂伸出,在變變變的時候放胸前,繞三圈,然後伸出左右手五隻手指頭彎曲,坐老虎撲食的.樣子。

(7)重點指導幼兒的動作儘量符合音樂的節奏,在變變變的時候放胸前,繞三圈,然後變成相應的動物形象。

2、幼兒隨音樂遊戲,教師指導。

幼兒熟悉玩法後,可引導幼兒自己變出不同的形象,編出其他不同的手指遊戲。

3、評價活動。

活動延伸:

將音樂投放在表演區,供幼兒繼續遊戲。

戶外活動:

1、體育遊戲:運瓜 見領域活動指導P28。

2、分組活動:(見周計劃表)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觀察自己的手,用印畫的方法印出手印。

2、創造性地印畫不同的手形,體驗小手變變變的樂趣。

活動準備:

繪畫前組織幼兒做各種手影遊戲,豐富相關經驗,幼兒活動材料紙及水粉顏料和調色盤活動過程

一、小手變魔術。

1、我們有一雙能幹的手,你的小手會幹什麼呢?老師的手還會變魔術,邊念兒歌,邊用雙手造形:我有兩隻手,左手和右手,變呀變呀變,變成……2、引導幼兒觀察手的不同造型,想象手變成了什麼,像什麼。(山、樹枝、仙人掌、花等)3、師幼共同遊戲,體會用手造形的多種可能。

二、印一印小手的魔術。

1、引導幼兒討論:怎麼樣把小手變的魔術印下來?

2、教師示範印畫的方法:想好印什麼造型,把手蘸上自己喜歡的顏料印在紙上。

3、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印畫時放在紙上的手不能隨意動。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用小手變換出不同的造形。

三、結束活動。

1、請個別幼兒說一說自己印的小手魔術。

《小手印的快樂》教學背景我們設計活動主要是圍繞孩子的。託班幼兒年齡小,如果我們單純地用小班方式來做,收穫甚小,但以魔術的形式來教,效果會更加明顯。遊戲是託班幼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讓幼兒在遊戲中學習,在遊戲中快樂成長吧!

教學重難點:

1.幼兒印畫時畫面易髒,要着重輔導。

2.幼兒印畫時手容易移位。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並嘗試學唱歌曲。

2.認識不同的打擊樂器並學習演奏。

重點難點:

能夠正確的念兒歌和做動作。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七棵樹上七樣果】。

2.歌曲:【七棵樹上七樣果】(附)。

:【七棵樹上七樣果】。

4.七種打擊樂器,如小鼓、響棒、手搖鈴、沙錘、響板、三角板、木魚。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觀察幼兒用書中的畫面,說出畫面的內容。

1.畫面上有幾個小朋友,她們在幹什麼?

2.她們手裏提着什麼東西?總共幾個籃子?幾種水果?分別是什麼?

二、播放CD,請幼兒感受歌曲的節奏和內容,並學唱歌曲。

三、請幼兒跟着教師一句一句地學唱歌曲。

四、請幼兒按照歌曲的節奏,用打擊樂器演奏歌曲的最後一句——蘋果、桃兒、葡萄、柿子、李子、栗子、梨。

1.教師帶領幼兒學習不同打擊樂器的演奏方式,並請幼兒感受各種樂器的聲音特點。

2.請七名幼兒每人拿一種樂器,每種樂器對應一種果子,請其他幼兒跟着CD(或者跟着教師)一起演唱歌曲,當唱的最後一句時,手拿樂器的幼兒分別對應每種果子演奏一下。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跟隨音樂學唱歌曲。

2.用手指表示6以內的數量。

重點難點:

重點:跟隨音樂學唱歌曲。

難點:用手指表示6以內的數量。

活動準備:

1.歌曲《我家有幾口》

2.鋼琴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請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家裏有幾個人。

1.你家裏有些什麼人?

2.家裏一共有幾口人?(請幼兒掰手指數一數)

三、教師一邊彈鋼琴一邊示範歌曲《我家有幾口》,請幼兒掰手指數出歌曲裏面家人的數量。

1.剛纔歌曲裏是怎麼數我家人的啊?

2.家裏有幾口人啊?他們是誰?那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吧!

四、幼兒跟隨着教師學唱歌曲2~3遍,並在唱到“爸爸媽媽,還有我…….”時用手指表示其相應的數量。

五、小結。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用正確的普通話語音吟誦兒歌。

2.發揮想象力,嘗試運用“……像……”的句式描述身邊水果的模樣。

3.用動作模擬水果的外形。

重點難點:

嘗試用“……像……”的句式描述身邊的水果。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歌曲CD,掛圖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激發幼兒興趣,請幼兒觀察掛圖,說出圖中水果的名稱,並根據水果的外形進行聯想。

1.認識這些水果嗎?

2.你覺得香蕉長得像什麼?(引發幼兒想象並用|“……像…..”的句式表達

3.爲什麼香蕉像月亮?(引導幼兒說出香蕉的外形特徵與月亮的相似之處)

4.香蕉香蕉像月亮。(幼兒回答後,教師用兒歌中的語言再說一遍)

二、播放CD,請幼兒聆聽,感受兒歌的韻律。

三、幼兒學念兒歌並用手的動作表示兒歌內容。

1.香蕉香蕉像月亮,(伸出胳膊成彎狀並輕輕搖動)

2.梨子梨子像鈴鐺。(伸出左手食指和大拇指,再同樣伸出右手食指和大拇指,合在一起當鈴鐺左右搖)

3.菠蘿菠蘿長頭髮。(左手握拳,右手掌打開放在拳頭上)

4.西瓜西瓜大嘴巴。(伸出雙手食指和小指比出“六”字,雙手合在一起左右搖。)

四、出示教學電子資源中的圖片,引導幼兒用“……像……”句式仿編兒歌,並嘗試用動作表示。

1.石榴石榴像燈籠。

2.楊桃楊桃像星星。

3.榴蓮榴蓮像刺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