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推薦】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範文錦集5篇

本文已影響 1.38W人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範文錦集5篇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雷神

設計意圖:

《雷神》即爲英國作曲家愛爾加所作的雄壯有力的《威風凜凜進行曲》,是大班打擊樂演奏活動,這首進行曲非常形象,有感染力,所以現在已經爲許多國家軍隊儀式所採用。全曲速度雖然過快,但是曲調是大調式,節奏也爲較簡單的2∕4拍。樂曲分爲三個部分,是ABA結構,幼兒較能掌握。本活動是按照第二教時設計,它需要幼兒在運用身體動作和樂器演奏的同時嘗試爲樂曲配器和指揮。活動重點是根據節奏朗誦內容匹配相應聲勢動作,如:搖手、拍腿、拍肩、拍手、拍頭等動作,在熟練掌握節奏的基礎上,根據所提供樂器的特點進行匹配演奏,由淺入深、由表及裏在分段欣賞樂曲的過程中,利用與音樂相符的動作來理解、表現音樂,用動作讓音樂內容具體化、形象化,更好的幫助幼兒理解和表現。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的旋律及性質,學習語音總譜和身體動作。

2.能根據總譜的結構及教師指揮動作的暗示進行節奏表演。

3.表演中能夠較好地控制自己的動作,使自己的節奏與同伴保持一致。

活動準備:

1.《雷神》圖片、樂曲圖譜。

2.樂曲《雷神》。

3.幼兒人手一個樂器。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雷神》的兩幅畫面場景,引起幼兒的活動興趣。

教師:小朋友們快看:天上怎麼了?

幼兒:閃電、打雷、下雨……教師:那打雷時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呢,誰來學一學?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學念句子:雷聲轟隆隆。

教師:下過了雨,天又會變得怎樣?小朋友的心情呢?

幼兒:開心、高興……教師小結:有一首樂曲講得就是打雷、下雨、天晴的事情,讓我們一起來聽一下。

(評析:通過兩張簡單的圖片,在幼兒直觀感知的基礎上進行了簡單的交流,然後直接進入主題,引出《雷神》這首樂曲。 )

(二)幼兒完整欣賞樂曲《雷神》。

教師配上說詞和身體動作表演。

(評析:這個環節是爲了讓幼兒對樂曲有一個大概的瞭解。採用視聽欣賞的形式幫助幼兒感受、理解和記住音樂,通過大的圖譜,讓幼兒目有所見、耳有所聞,在不知不覺中帶着喜悅、好奇之心進入作品的美好意境裏,併爲接下來的活動做好鋪墊。)

(三)理解A段音樂,嘗試用語言圖譜和身體動作來表演。

1。教師配樂念圖譜。

教師:樂曲中都說了什麼?(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圖卡,並逐句練習。)(評析:這一環節教師起到了示範作用,爲下一環節幼兒跟念做好了鋪墊。)

2。幼兒跟着音樂念圖譜。

教師:小朋友也一起跟着樂曲說一說吧。(播放音樂,幼兒集體念語音圖譜1—2遍。)

3。教師示範身體動作。

教師:現在小手也想來參加呢!我們一起看一看。(教師示範動作。)教師:剛纔小手都做了哪些動作?

幼兒:搖手、拍腿、拍肩、拍手。

教師:你們想來試一試嗎?我們來試試看。(教師可用誇張的動作提醒幼兒注意音樂的轉換部分。)

4。幼兒聽音樂做身體動作。

(評析:本環節教師結合譜圖通過自身的示範,幼兒模仿並創編多種方式的節奏表現形式,既避免了幼兒單調的節奏練習,同時又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四)理解B段音樂,並練習身體動作。

1。傾聽B段音樂,猜測故事情節。

教師:轟隆隆的雷聲過後下雨了,雨滴會滴在我們身體的哪些部位呢?雷聲又會在什麼時候再次響起呢,我們從第二段音樂中聽一聽,找一找。

教師:從這段音樂中,你發現了什麼?(引導幼兒找出雨滴落到的身體部位,雷聲響起的節奏點)

2。幼兒嘗試練習身體動作。

教師:我們把這段音樂也用小手錶演一下,雨點落在頭上我們做什麼動作?落在肩上做什麼動作?落在腿上做什麼動作?落在全身又做什麼動作?雷聲響起做什麼動作?(引導幼兒分別用拍頭、拍肩、拍腿、拍手等動作來表示。)

3。難點過渡句練習。

教師:小朋友有沒有發現雷聲有什麼不一樣?(引導幼兒說出,前面兩次打雷分別發出一聲,後面的兩次打雷分別發出兩聲。)教師:聽一聽,前面兩次從閃電第幾聲開始打雷,後面兩次從閃電第幾聲開始打雷。(教師動作示範,引出前面兩次從閃電第四聲開始打雷,後面兩次從閃電第二聲開始打雷。)教師:我們來用小手試一試。重點練習。

(評析:這個環節是一個難點,教師利用與音樂相符的動作來幫助幼兒理解、表現音樂,用動作讓音樂內容具體化、形象化。一定的情境也使幼兒在學習起來能保持良好的興趣,通過細緻的引導幫助幼兒辨別和記憶雷聲的不同。)

(五)教師出示C段圖譜,引導幼兒學習語音譜C段和身體動作。

1。教師朗誦語音圖譜。

教師:雷聲停了,天氣終於放晴了。我們聽聽第三段音樂說的就是這件事。(教師配樂朗誦圖譜。)

2。幼兒跟着音樂朗讀圖譜。

3。幼兒自主看圖譜做身體動作。

教師:你們能看着圖譜動作提示,讓小手也參加第三段的表演嗎?("陶陶"這個地方用什麼動作表演,拍手。)教師分別問:這是什麼動作?

(評析:本環節比較簡單,幼兒有一定的前期經驗,因此主要讓幼兒在自主看圖譜進行學習練習的基礎上,教師進行適當的提煉和總結,既是對前面經驗的一次鞏固,又是本環節的一個練習。)

(六)教師引導幼兒邊說邊做動作來感知整首樂曲。

教師:現在我們把A、B、C三段的音樂連起來,把打雷、下雨、雨停都說進去。

(評析:這個環節是將分段式的學習進行彙總,讓幼兒進行整體感知,在這一環節教師可以做進一步的指導,掌握的好的繼續鞏固,掌握不夠的教師進行再次引導,這樣有利於幼兒接下來的分組表演。)(七)教師引導幼兒分組表演《雷神》。

1。教師引導幼兒看指揮,分聲部做身體動作,幼兒分成三大組。

教師:剛纔我們已經做得很熟練了。現在小朋友分成三組進行練習,第一組做手部動作(搖手、拍頭動作由這一組完成)、第二組做腿部動作、第三組做肩部動作,拍手動作我們一起來。圖中有幾次需要我們一起演奏的地方。(重點引導幼兒說出三個地方需要幼兒共同演奏。)

2。不聽音樂,空手進行練習,熟悉各自的演奏內容。

3。聽音樂,教師指揮,分部進行練習。

教師:剛纔在演奏的時候有什麼問題嗎?可以怎樣解決?

(評析:這個環節是讓幼兒不聽音樂先空手練習不僅可以鞏固幼兒對音樂的感知能力,瞭解幼兒的掌握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練習,避免了樂器合作演奏時的雜亂現象。)

(八)配上樂器一起演奏《雷神》。

1。 教師指揮,幼兒分三大組、三種樂器演奏。

教師:現在就請出我們的樂器一起來演奏吧!準備好了,一邊看老師的指揮,一邊跟上節奏,整齊的演奏纔好聽呢!

2。 教師引導幼兒發現演奏樂器中的困難。

教師:在剛纔的演奏中你覺得自己什麼地方有困難?誰能幫助他?

當幼兒感覺困難無法解決時,教師可以放慢速度,用哼唱方式帶領幼兒進行打擊樂演奏活動。

(評析:在幼兒徒手練習情況已經掌握較好的情況下,幼兒配上樂器,就能看着老師的指揮較爲熟練的進行演奏,這樣的方式對於人數較多的班級來說是比較適合的,使得孩子都能體驗到合作演奏帶來的成就感,增強其信心,同時也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對打擊樂的演奏興趣。)

活動延伸:

1.音樂活動:幼兒交換樂器,再次進行演奏。

2.區角遊戲:小舞臺表演中增加次節目,讓幼兒進一步鞏固練習。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積級參加音樂舞蹈,在舞蹈中獲得快樂的情緒體驗。

2,鼓勵幼兒大膽的嘗試創編,體驗創編的樂趣。

3,能根據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4,能跟着節奏打節拍。

重點難點

1〉重點: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2〉難點;初步嘗試學習創編貼近孩子生活活動的舞蹈動作。

活動準備:

錄音機,磁帶,鋼琴,空沐浴露瓶,毛巾,臉盆。

活動過程:

一,律動進場

二,練聲,複習歌曲

三,教師以啞劇表演的行式激發幼兒的興趣。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爲小朋友準備了一段表演,大家猜猜看,老師在幹什麼,你從哪裏可以看出來。

2〉教師表演,突出洗澡的動作。

3〉請幼兒回答問題:你們是怎麼洗澡的,並讓個別幼兒用肢體語言進行表現。

四,教師請幼兒認真傾聽歌曲激發幼兒表演的慾望。

1〉小朋友們知道這是什麼歌嗎?好聽嗎?

五,教師請幼兒創編動作,並引導幼兒美化動作。

1,師:小朋友都覺的這一首歌這麼好聽,那誰來想一想可以加上些什麼好看的動作

六,教師完整的表演舞蹈。並加上之前幼兒創編的動作。

1〉師:小朋友今天都這麼乖,那麼老師也想到一些好看的動作,小朋友們想不想看啊?

2〉教師表演“洗澡歌”

3〉師“好看嗎,你們想不想也來跳,那今天我們就來跳這段舞蹈吧

七,教師喊節奏放慢速度教幼兒基本動作。

1.師:小朋友們大家找一個舒服的位置站好來,認真的和老師學動作,老師看看哪個小朋友最棒。

八,教師帶領幼兒隨着音樂完整的做舞蹈動作。

1.師:小朋友學的真棒,我們現在就聽這音樂一起跳起來吧

九,複習歌曲“螞蟻”

十,律動出場。

師:小朋友們,你們今天真能幹,這麼快就把動作學會了,現在我們最後在來一遍好嗎?

活動反思:

由於教師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將幼兒的情敘帶動了起來,因此使整節課幼兒激積性很大,都有強烈的對歌曲的創編的慾望,在活動過程中,幼兒能主動,激積的配合老師,回答相應的問題,這次活動有效的促進了幼兒的自主思維及肢體語言表答能力。但創編動作對於這些從沒有接觸此活動的幼兒來說是有一定的難度,沒辦法讓全體幼兒充份的得到發揮,教師需要進一步培養和引導幼兒去發揮他們自身淺在的創編能力。

小百科:洗澡,能清除汗垢油污、消除疲勞、舒筋活血、改善睡眠、提高皮膚新陳代謝功能和抗病力。而且通過溫水的浸泡,能夠治療某些疾病。熱水澡水溫不宜太高,一般以35~40℃的溫水爲宜。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體驗在雪橇上急速飛奔時舒暢的心情。

2、配合打擊樂器和簡單舞蹈動作,能較好地表現音樂的風格和情緒。

3、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熟悉歌曲旋律,爲歌曲創編動作。

教學重點:

感受歌曲輕鬆愉快的情緒。

教學難點:

配合打擊樂器或簡單舞蹈動作,能較好地表現音樂風格和情緒。

教學準備:

課件、鋼琴、打擊樂器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與導入

1、提問冬天給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麼?

2、欣賞雪橇圖片。

A、圖片上的是什麼?

B、什麼拉着雪橇?

C、雪橇的用途?(運送貨物、交通工具、娛樂工具)

3、導入課題《鈴兒響叮噹》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與雪橇有關的歌曲,是馬拉着雪橇,而且這匹馬非常的可愛,它的脖子上還繫着鈴鐺,會發出叮叮噹噹非常清脆悅耳的聲音,這是一首很熟悉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聽一下這首歌。

(二)、新歌教學《鈴兒響叮噹》

1、視頻《鈴兒響叮噹》

A、你們聽過這首歌嗎?名字叫《鈴兒響叮噹》,其中有一句旋律我們都會唱,叮叮噹······鈴兒響叮噹。

B、這首歌描寫了什麼情景?(孩子們在雪橇上唱歌玩得很開心)。

下面,讓我們來簡單地瞭解一下這首歌曲。(作品介紹)

2、再聽歌曲《鈴兒響叮噹》。

現在,請大家看着歌譜,再次跟老師一起來欣賞一遍歌曲。同時,請大家思考這樣的問題:(A、B兩題)

A、歌曲情緒怎樣?(歡快活潑)

B、劃分段落

大家能找出反覆的地方在哪裏嗎?

C、找出反覆之處。

2、請大家跟着老師按節奏朗讀歌詞。(提醒大家要注意換氣與附點節奏喲!)

現在,大家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學習這首歌曲啦?老師已經迫不及待了,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歌曲吧!

3、教唱歌曲。

A、跟琴學唱

B、個別樂句反覆教唱。

C、跟琴演唱。

4、雪橇從遠處滑了過來,又從身邊滑走了,你覺得怎樣表現由遠到近的這種效果呢? 你覺得哪句應該唱的重一些,哪句應該輕一些呢?

(三)、鞏固練習

1、請大家跟伴奏一齊演唱這首歡快的歌曲,一定要注意表現由遠及近的效果喲。

2、分組演唱。

3、唱得真好,我彷彿聽到了那種叮叮噹噹清脆悅耳的聲音,老師有個提議,看看能不能用我們自己的方式來模仿鈴聲呢?比如說拍拍手、跺跺腳。大家思考一下,我們一起來呈現出來。(給學生討論幾秒鐘,然後跟伴奏再唱一遍)

4、不錯,不過老師好像還不過癮,畢竟不是真的樂器,下面拿出樂器(課前準備幾樣打擊樂器),先研究一下能在歌曲襯詞“叮叮噹”處加上一些什麼樣的動作或節奏來表現歌曲。(個別起來說)

5、學生創編動作,並隨視頻一起表演。

6、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我的創造”。(出示PPT)

7、讓我們再次跟着音樂演唱這首好聽的歌曲。

(四)、小結

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我們這節課快要結束了,在你們唱唱跳跳中老師看到了你們臉上的的喜悅,你們開心嗎?老師希望你們每天都這樣開心快樂,並且老師希望你們把這份開心與快樂傳遞給身邊每一人。能做到嗎?!(說完後出示最後一張PPT,並安排學生有序走出教室。)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引導幼兒享受音樂活動的快樂體驗。

2、培養幼兒的節奏感、記憶力及音樂的表現力。

3、引導幼兒用優美的聲音唱歌,鼓勵幼兒爲第二段填編新詞。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律動:根據優美音樂,跟師做春夏秋冬四季的有關動作。

2、發聲練習:

(1)師生問好。

引起興趣:小朋友閉上眼睛,數3下睜開,教師吹白色碎紙屑,問:“是誰從天空飛下來?”“小雪花是怎樣飛下來的?”(沙沙沙,輕輕飄下來。)

二、展開

(一)看圖片學第一段:

1、看圖片第一段語言節奏朗誦:“每年的'冬天,小雪花都要來到小朋友中間,讓我們一起看大屏幕”。

2、理解分析歌詞:

(1)咱們一起問問“是誰,敲着窗戶沙沙沙?”“小雪花會怎樣回答?”

(2)“小雪花怎樣來的?”

(3)“小雪花要來告訴我們什麼?”(冬天來到了)

3、語言節奏朗誦:

(1)師問第一句,幼兒朗誦後三句。

(2)集體完整朗誦。

4、學唱歌曲:“今年小雪花還是唱着歌飄來的呢,你聽”!

(1)看圖片欣賞範唱。“你聽到什麼?”“第一句是我們學過的什麼音,一音比一聲音高?”(上行音)“第二句是我們學過的什麼音,一音比一聲音低?”(下行音)

(2)完整演唱兩遍。

(二)填編第二段:

1、填編歌詞:“冬天過去了,春天來到了,你聽,猜猜是誰‘滴滴滴滴答’?”“小雨滴會說些什麼?”“小雪花飄下來,那小雨滴呢?”(落下來)“小雨滴想告訴我們什麼?”(春天來到了)

2、朗誦歌詞:

(1)教師說前半句,幼兒填編不一樣的後半句。

(2)語言節奏朗誦。

3、唱第二段:小雨的也想唱着歌來玩行不行?

(1)學着第一段試着唱一唱。

(2)唱第二段。

(三)完整演唱兩段。

1、“雪花和雨滴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一起完整地唱一遍好麼?”

2、“這首歌好不好聽?我們給它起個名字?”(雪花和雨滴)

3、加動作表演唱,教師稍加工,時動作更有美的感染力。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感受歌曲的稚趣、生動的風格。

2、在原有歌曲的基礎上,藉助多媒體即興創編與演唱歌曲。

3、萌發對民間藝術“捏麪人”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看過捏麪人,並見過一些麪人形象。

2、老爺爺捏麪人的PPT課件,圓舞板3、孫悟空、唐僧、沙和尚、豬八戒麪人圖片,記憶歌詞的圖片。

三、活動過程

(一)教師藉助多媒體生動地講述,引出歌曲部分內容。

教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北京的老爺爺(出示圖片),我們向老爺爺打個招呼!這位老爺爺本領可大了,他呀,會捏各種各樣的麪人。來!瞧瞧看(播放課件)教師:老爺爺帶來了好多面人,有什麼呀?(幼兒說)好多好多,把我們的眼睛都看花了!

(二)教師範唱歌曲,用身體動作表現歌詞。

1、教師:老爺爺今天還捏了幾個小朋友特別喜歡的麪人呢,大家一起來看看到底捏了啥?(出示唐僧師徒四張圖片)2、(出示圓舞板)師問:咱們來玩個遊戲,我問你答!捏一個豬八戒幹什麼?幼回答:捏一個豬八戒吃西瓜!(依次問答唐僧、沙和尚、孫悟空)3、教師:捏的什麼呀?捏的什麼呀?請你們說,我幫你們打節奏,開始!(引導幼兒完整說一遍)4、教師:捏麪人的老爺爺真是本領大,真的這樣嗎?大家一起來聽一聽!(教師範唱)教師:你聽到什麼了? (幼兒說,教師出示對應圖片並學唱)5、提問:這次請你們再仔細聽聽,特別是最後一句有什麼特別的呢?(師再次範唱)師:最後一句有什麼特別?誰願意來試一下? (個別幼兒示範)6、師示範邊唱邊做動作(最後一句),幼兒練習2遍。

教師:這首歌曲很特別,有唱、有說、再加上一句唱的小尾巴,(邊說邊指)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唱一唱!(師幼互動)教師:因爲這個捏麪人的老爺爺是北京人,所以唱歌時帶有濃濃的京味,就像我們以前學過的《京劇臉譜》一樣,我們再來試一試!(師幼互動)

(三)說唱表演

1、教師:小朋友真能幹,現在我們來分成兩部分,說的和唱的分開,一部分小朋友唱唱的部分,一部分小朋友說說的部分,請說的部分的小朋友邊說邊做動作!(男女生互換)

2、教師指着圖片問:老爺爺捏的這些是哪個故事裏的人物?(幼兒說)是《西遊記》裏的人物,咱們來跟着音樂節奏把他們表演一遍,好嗎?(教師鼓勵幼兒邊說邊做動作)

(四)啓發幼兒創編一個故事主題。

1、教師:老爺爺捏的是《西遊記》故事。要不我們也來編一個自己喜歡的故事!來,趕快和朋友商量商量,捏一個什麼故事好呢?(幼兒自主討論)

2、教師:剛纔老師聽了很多小朋友的商量,誰來說說看?(幼兒說)

3、教師:我知道小朋友最近最喜歡看的動畫片就是《喜羊羊與灰太狼》了,要不我們來試着編一編這個故事,好不好?

4、教師:老師這兒找到了他們的麪人圖片(PPT),不過得請小朋友想想捏它們在做什麼動作好呢?我們要捏一個喜洋洋在幹什麼?誰能跟着節奏說說看,邊說邊做動作!(接着說美羊羊等)。

5、在圖片的提示下,幼兒演唱由自己創編的歌曲。

教師:喜洋洋的故事是我們大家一起編的,那我們要記得很牢哦!來,咱們把他們編到老爺爺捏麪人的歌裏吧!(師生共同演唱創編好的歌曲)。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