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關於幼兒園大班教案合集十篇

本文已影響 1.88W人 

作爲一名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幼兒園大班教案合集十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嘗試製作紙繩,探索紙繩有承重力的特點。

2、通過實驗知道紙裏有纖維,學習找纖維的走向。

3、積極合作,體驗團結起來力量大。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5、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餐巾紙若干、皺紋紙若干,裝滿水的牛奶桶若干、塑料籮若干。

【活動過程】

一、遊戲:拎一拎。

1、教師出示面巾紙和瓶子:今天面巾紙要和瓶子做遊戲,遊戲的方法是:用一張薄薄的面巾紙把這麼重的瓶子給拎起來,記住只能請面巾紙來幫忙,你有什麼好辦法?

2、幼兒想一想、說一說。

3、組織交流,引出將紙製作成紙繩。

4、幼兒自主嘗試。

5、組織交流:爲什麼有的能成功拎起來,有的在拎的時候面巾紙斷了失敗了呢?

二、遊戲:撕一撕。

1、導語:爲什麼剛纔我們有的小朋友成功了,有的小朋友失敗了呢?其實面巾紙裏藏着祕密,想解開面巾紙的祕密嗎?那我們來玩一個撕紙的遊戲,沿着餐巾紙的每條邊撕一撕,看看能發現有什麼不一樣?

2、幼兒遊戲,教師巡迴指導。

3、組織交流:有什麼不一樣?(有的邊能撕成條條,有的邊撕成碎片。)

4、揭示紙纖維的走向特性:面巾紙裏藏着的祕密是紙的纖維走向(邊講邊用記號筆做上紙纖維的走向記號)。我們順着纖維走向把面巾紙擰成繩,紙的纖維結合在一起,就能共同抵禦外界拉的力量,這樣紙繩就能拎起瓶子了。

三、遊戲:拎一拎。

1、導語:現在你們知道了這個祕密,想不想再試一試呢?這次我們要先找一找紙的纖維走向,然後再做一根有力量的紙繩,記得還要擰緊點哦,這樣會更牢固。

2、幼兒再次嘗試,體驗成功的樂趣。

四、合作遊戲:做長繩。

1、導語: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各種各樣的紙,瞧,這是什麼紙?(教師出示皺紋紙)皺紋紙能做紙繩嗎?

2、教師出示事先給幼兒準備好的皺紋紙,交代要求,請兩個小朋友合作,一起擰一根長繩。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紙繩寧好後討論猜測:你們做的長繩有沒有力量呢?能不能拎起重物呢?

5、教師和孩子一起實驗驗證。(合作拎兩桶、再合作拎更多的桶等)

6、討論猜測:現在我想用長繩拎起小朋友,你們猜一猜能不能成功?(教師用一根長繩實驗,失敗了)

7、討論怎麼辦?引出把我們做的長繩和在一起,這樣紙繩的承重力更大。

8、教師把幼兒製作的長繩全部合起來,變成一根又長又粗的大繩,嘗試拎起小朋友,體驗團結力量大。結束活動。

五、活動延伸:

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紙,它們能不能變成很有力量的紙繩呢?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讓幼兒初步體驗長度的守恆。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活動重點:

讓幼兒重點理解物體的長度相等,與顏色無關、與寬窄無關、與擺放位置無關、與它的形狀和切割無關。

活動準備:

相關的圖片,毛線、紙條、銅絲保險絲等。讓幼兒提前練習學過的測量。

活動過程:

一、以故事《小兔迷路了》,引起幼兒的興趣

1、教師邊出圖片邊講故事。有一隻小兔它特別懂事,經常幫媽媽幹活(出示小兔背蘑菇的圖片),教師問“孩子們仔細看一看,它在幫媽媽幹什麼活”?孩子們說“採蘑菇”,教師說“孩子們說的真好,你們看,不一會兒,小兔採了一簍子的蘑菇”。教師接着講,在回家的路上,小兔高興的就玩了起來,一會兒摘摘路邊的野花(出示花的圖片),一會追打飛着的蝴蝶(出示蝴蝶的圖片)。玩着玩着就迷路了。不小心掉進了一個蘿蔔迷宮(出示蘿蔔迷宮圖片),小兔嚇的連哭帶叫“我要媽媽,我要回家”,這時蘿蔔迷宮的主人說“小兔別害怕,迷宮沒有嚇人的東西,只有三條小路,你看一條路是草地,一條是小河,一條是小山路,不管走那條路都行,走出去,你就到家了”。現在小兔看見這三條路,不知走那條路又近又好走,想請小朋友幫幫忙,“你們願不願意幫啊”?(孩子們說願意)教師問“孩子們怎樣才能知道那條路近”?(經過教師的提示,幾個能力強的孩子回答說量量它們)教師說“對了量量就知道了”。

2、指導幼兒動手測量圖片三條小路的長度。教師出示幾種測量的工具如硬紙條,小繩等,教師叫一個能力強的幼兒上黑板測量,其他幼兒拿出相同的圖片和測量工具動手測量,並記錄測量的結果,教師巡迴指導,提示重點,如測量的長度在記錄時,起點一定要對齊,否則不能比較,測量小山一上一下,要測量兩次,記錄兩次。

3、比較測量結果,送小兔回家。教師問“孩子們測量完了嗎?那條路近?”(大多數孩子回答“測量玩了,三條路一樣近”)教師把黑板上三條小路的長度記錄重新進行了比較,並說“一樣近的小路,但是哪條路最好走呢?小河有水,上山要爬坡,你們說讓小兔走那條路呀”?(孩子們大聲說“走草地”個別孩子說,“走草地小兔餓了還能吃草呢”)教師說“那我們就大聲告訴小兔”“走草地”(師幼一起說)。小兔高興的說“謝謝小朋友,再見!”

二、教師小結測量內容

1、教師問,孩子們回答。“草地是什麼顏色”?(孩子們回答說是綠色)教師問“小河是什麼顏色?”(孩子們回答是藍色)。“那剛纔你們量了草地和小河一樣長不?”(孩子們回答一樣長)教師出示紙條粘在黑板上是(1)物體的長度相等與它的顏色無關。教師問“孩子們再看草地和小河那個寬,那個窄?”(孩子們回答說草地寬,小河窄)。教師問“那草地和小河的長度變了沒呀?”(孩子們回答說沒有)教師出示紙條粘在黑板上是(2)物體的長度相等與它的寬窄無關。

2、教師問,孩子們回答。“小山是什麼顏色?”(孩子們回答說是黃色)“小山你們量了幾次?”(孩子們回答說兩次,在做這個操作的時候,教師重點提示和指導切割和擺放位置與守恆的關係),“兩次量的結果,你們把它接起來,與草地和小河比一比一樣長不”?(孩子們回答說一樣長)。教師出示紙條粘在黑板上是(3)物體的長度相等與它的切割和擺放位置無關。

三、出示教具繼續體驗長度的守恆

1、教師出示教具一根銅絲和一根保險絲讓幼兒觀察。(顏色、粗細、對齊比較長短)以提問的形式讓孩子們回答。

2、教師示範將一樣長的銅絲和保險絲變換各種形狀,在變換的過程中由易到難啓發孩子們的思維,如6快速變8,6快速變B,1快速變7再快速變2。銅絲和保險絲交替變換各種形狀,變完之後對齊比較讓幼兒觀察看是否仍然一樣長。教師出示紙條粘在黑板上是(4)物體的長度相等,形狀改變但長度不變。

3、幼兒嘗試自己動手變換各種形狀,體驗長度的守恆。指導幼兒將發放的等長的兩根毛線,先對齊比較,確定一樣長後,交替變換各種形狀。再將10根等長的塑料小棍,分開相等的兩份,擺放不同的形狀。在孩子們動手變換的過程中教師巡迴指導,提示重點和難點,如變換完之後,提示把兩根毛線再對齊比一比,看看變了沒?把一樣長一樣多的,兩份小棍對齊連起來比比看是不是一樣長?

4、幼兒就近互相交流變換的經驗,互相欣賞。

四、以兒歌的形式總結長度守恆的重點,教師和幼兒一起加動作朗誦兒歌。

不變歌

長度一樣我不怕變,顏色改變我不變,寬窄改變我不變,形狀改變我不變,怎麼擺放我不變,怎麼切割我不變,不管你們怎麼變,我是不變就不變。

五、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總體來看,由於以故事開頭,以兒歌結尾,數學活動結合了語言形式,孩子們感到新鮮,參與的積極性挺高,接受認知也比較好。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

(1)個別孩子,動手能力弱,在測量和記錄時有誤差。對於這些孩子,之後要單獨輔導,不要讓孩子對概念產生誤解。

(2)本次數學活動的節奏把握的不好,由於活動內容比較多,我的心裏總是怕講不完,前面講的快,有點趕有點緊,而後面孩子們自己動手操作的時候,由於孩子們的個體差異,節奏有點慢,孩子們交流的是開心,但是活動的紀律,放的有點散,有點亂了,活動的時間有點超時。

(3)送小兔回家後,馬上小結測量的結果。這樣的過渡有點突然,應該在語言的銜接上再自然點。

總之,在今後的工作中,自己在《指南》的引導下,通過培訓,在老師和各位同行的幫助下,不斷更新教學觀念,虛心向別人學習,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爲了教好孩子,自己將不斷努力,接受新形勢的挑戰。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散文所描繪的多彩迷人豐收的秋天,產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2、運用個人的經驗想象畫面,仿編新的散文。

3、用歌唱、朗誦和舞蹈等方式來表現與讚美秋天。

二、活動準備:

《秋天的雨》flash課件、磁帶、打擊樂器、有關《豐收的秋天》的幻燈片

三、活動過程:

(一)、通過提問引出課題:

(1)一年有幾個季節?

(2)夏天的天氣怎麼樣?秋天呢?

(3)你喜歡秋天嗎?爲什麼?

(二)、欣賞和理解散文的畫面與內容。

1、播放課件完整欣賞

秋天的雨是什麼?秋天的雨有什麼?

2、分段欣賞

(1)秋天的雨,真是一把鑰匙嗎?爲什麼散文中說它是一把鑰匙

(2)秋天的雨,有一盆五彩繽紛的顏料,它把什麼顏色給了誰?還可以把什麼顏色給誰?(兩個小朋友討論)然

後玩開火車遊戲老師說第一句“秋天的雨,有一盆五彩繽紛的顏料”,請小朋友仿編散文“它把什麼顏色給了誰?”

(3)秋天的雨,有非常好聞的氣味,你還聞到過什麼好聞的氣味?

(4)秋天的雨,有一支金色的小喇叭,告訴人們冬天快要來了,你知道小動物、植物還有我們人是怎麼準備過冬的嗎?(先自由發表意見,再請教你們的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接下來分組分批仿編散文。

3、再次完整欣賞

提問:爲什麼說秋天的雨帶給大地的是一曲豐收的歌?

小結並觀看《豐收的秋天》的幻燈片。

(三)、總結與延伸活動

秋天的顏色五彩繽紛,秋天可以收穫那麼多好吃的、好聞的、有用的東西,你們喜歡秋天嗎?剛纔我們欣賞了優美的散文,下面我們一起用我們的歌聲、舞姿來誇誇秋天,表現秋天的收穫。

(1)我們一起手拉手去《郊遊》看一看秋天的美景。(圓形)

(2)我們來到果園來翻看《秋的畫報》(朗誦)

(3)這麼多果子我們一起來《摘果子》(舞蹈)

(4)小樹葉飄呀飄,飄到了大樹媽媽的腳下,我們來唱一唱《小樹葉》

(5)小朋友的歌聲舞姿都很美,我們用小樂器來演奏《木瓜恰恰恰》

有時間的話分組表演:

歌唱《小熊過橋》

朗誦《我們的祖國真大》

歌唱《國旗紅紅的哩》

歌唱《小螞蟻》

音遊《問候舞》

音遊《逛公園》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一)活動主持者:教師

(二)活動對象:大班幼兒及家長、教師

(三)活動時間:xx月xx日

(四)活動地點:xxx

(五)活動目標

1、教幼兒練習用皮子雙手包餛飩的技能。

2、感受勞動的樂趣,進一步培養幼兒動手能力。

3、增強幼兒自我服務和爲他人服務的能力。

4、讓家長有進一步瞭解自己孩子的機會,加深家園情,師生情、親子情。

(六)活動準備

1、皮子、肉、菜、

2、碗、筷子、勺子、鍋等

3、各種圖片(並儲存於電腦中)

4、教師提前發放邀請函把活動安排告訴家長。

(七)活動的具體步驟與過程

1、7:30―8:10觀摩幼兒做操

2、8:10―9:00觀摩幼兒區域活動

3、9:00―9:20幼兒吃牛奶、點心

4、9:20―10:00幼兒包餛飩活動

a、出示圖片,讓幼兒瞭解包餛飩前還有很多準備工作:如買菜,買肉,搖肉,洗菜,切菜,和餡等。並瞭解每個步驟的要求和注意點(切菜和和餡教師可以當場操作演示給幼兒看)

b、幼兒學習包餛飩

(1)教師詢問幼兒如何包餛飩

(2)幼兒個別講述自己包餛飩的方法。

教師進行小結,邊演示邊講解方法:先將皮子平放,放上餡,然後對摺成長方形,把邊捏緊,以防漏餡,最後轉個身把兩個角粘牢。

(3)幼兒嘗試製作,比一比誰在半小時內包的最好、最多,滿足幼兒自己嘗試的願望,在活動中感受包餛飩的樂趣。

5、10:00―10:20參觀、評獎、頒獎

a、組織幼兒、家長相互參觀彼此的作品。

b、班級自行組織評獎

c、集體頒獎(每班評出一等獎一名,二等獎三名,三等獎五名,)

6、10:20―10:40幼兒觀看下餛飩,和家長一起品嚐自己的勞動成果。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千奇百怪的動物歷來是孩子們的最愛,他們對神奇的動物世界充滿了好奇心、探索欲。尤其是到了大班,孩子們對動物的興趣顯得更加濃厚,於是,我們和幼兒共同開展爲期三週的動物之旅,讓孩子們感受動物與人類之間的密切關係,並能以自己的方式表現出來,初步具有保護動物的生態環保意識。

主題活動開展以來,幼兒和家長熱情高漲,提供了很多圖片資料、文字資料,我們把這些資料集中在區角內,誰知幾個孩子在大背景圖上(老師設置的局部區角環境)擺放起動物圖片來,說是玩動物園的遊戲。我突然眼前一亮,有一首繞口令《動物歌》不正是眼前的情景嗎?繞口令是語言訓練的好教材,認真學習能使幼兒口齒靈活,在我們花園幼兒園以語言爲特色的背景下,繞口令正是一種很好的教學資源,因此,我們在主題和幼兒的雙重背景下生成了此次教學活動,繞口令《動物歌》。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講講及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嘗試講述繞口令,學習發清讀音相近而且易混淆的音:虎、鹿、豬、兔、鼠。

2.初步掌握繞口令的講述方法,激發學習繞口令的興趣。

3.懂得在別人有難的時候要想辦法去幫助他們。

4.初步懂得自己長大了,遇事能夠試着面對。

活動準備:

1、教具:背景圖與插入角色(虎、鹿、豬、兔、鼠);相聲演員表演繞口令的視頻。

2、學具:幼兒人手一套指偶(帶有方位圖的手套和帶有刺毛皮的動物指偶)

活動過程:

(一)、看看、找找、說說1.在這片美麗的地方你們看到了什麼?(搞清方位)

2.這裏躲着一些小動物,在和你們玩捉迷藏的遊戲呢!請你們把眼睛閉起來,等我數到三,再把眼睛睜開(幼兒閉眼的同時,教師抽露動物的頭部)。

3."一、二、三!"找一找,在什麼地方躲着誰?(以幼兒的話自己說,教師用兒歌詞句小結。)

4.大家數一數,有幾隻動物在和我們玩捉迷藏的遊戲!

5.我會用一個字來說這些動物的名稱(示範:老虎,我會用一個字說"虎")。誰的本領大,也會用一個字來說?(集體練習相似音)

(二)、聽聽、念念老師把動物和我們捉迷藏的事編成一首兒歌,名字就叫《動物歌》。

1.教師示範朗誦。(平常速度)

2.幼兒練習。

(1)看誰本領大,會看着圖片,自己讀這首兒歌。(教師按照順序點圖,幫助幼兒自己練習兒歌)

(2)重點練習五個動物名稱的發音。

(三)、知道繞口令的特點

1.現在老師來念《動物歌》。這回請你們仔細聽,老師唸的時候和平時有什麼不一樣?(教師快速示範,讓幼兒在感受的基礎上念得更快)

2.你們會像老師一樣念得又快又對嗎?(請個別幼兒表演)小結:原來兒歌裏有些字的發音很像,很難讀,念這些字時,舌頭動來動去很拗口,念得快容易出錯,這種兒歌,我們叫它繞口令,繞口令雖然難念,但是隻要我們認真學,經常練,舌頭就會變得很靈活,就會練得又快又對。我們一起來看看相聲演員他們的表演。

3.播放相聲演員表演繞口令的視頻。(讓幼兒從規範的表演中得出繞口令的特點)他們表演得好嗎?好在哪裏?(又快又對)他們也是慢慢練纔會越說越棒的。

4.引導幼兒又快又對地念繞口令。(用拍手的節奏)

(四)、示範仿編過渡語:小動物說小朋友的本領真大,會把捉迷藏的事念成繞口令。這次小動物要重新換個地方躲起來,看誰本領大,能找出來,還能用繞口令的句子進行回答。

教師更換動物躲藏的位置。(虎鹿對換,鼠兔對換,豬不變)

1.一、二、三,眼睛睜開來,找一找,在什麼地方躲着誰?

2.老師把小動物捉迷藏的事,重新編成了一首新的繞口令。(示範編的同時,暗示幼兒按方位學習仿編)

(五)、在動手操作中學習仿編,提升幼兒學習的興趣。

1.小朋友,你們的本領真大,學會了自己編兒歌,老師很高興,現在獎勵你們每人一套指偶,請你們自己和小動物玩捉迷藏的遊戲,一邊玩,一邊編一編。

2.幼兒人手一套學具,自由擺放動物,自己用兒歌的語句進行表達。

3.請兩名幼兒(與教師排序不一致的)表演自己編講的繞口令。

還有好多小朋友想玩一玩,念一念,我們把它們帶到區角里去玩吧!

附:繞口令《動物歌》

山上一隻虎,林中一隻鹿,草裏一隻兔,洞裏一隻鼠,屋裏一隻豬,大家數一數,一二三四五,虎鹿兔鼠豬。

活動反思:

本節課設計着力體現“三重”,即重歸類、重情境、重方法指導,真正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識字,在快樂活動中識字。

1.集中識字與隨文識字有機結合。本課的.識字任務是12個,根據文本特點將其分爲蟲字旁的形聲字和其他生字兩部分進行分類教學。先讓學生結合生動有趣的圖片認識動物,發現蟲字旁的形聲字的造字特點,並以此爲出發點習得了識字方法;再結合多種形式朗讀兒歌,落實其他的識字教學任務,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樹立了歸類識字的意識。隨文識字時,漢字在文本中時而跳脫,時而融進有趣的語句,深深吸引着學生的興趣,提高了識字課的效率。

2.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低年級教學應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設計符合年齡特點的識字遊戲與朗讀活動。因此,在上課伊始,利用多媒體圖片,創設情境,運用“誰在哪兒幹什麼”的句式,激發表達慾望;在隨文識字過程中,以多種遊戲活動爲載體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在指導寫字環節中,採用通俗易懂的編歌訣方法讓學生輕鬆掌握寫字要領。進而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

小百科:動物是生物的一個種類。它們一般以有機物爲食,能感覺,可運動,能夠自主運動。活動或能夠活動之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教育目標:

1、瞭解蒙古族、維吾爾族的民族特點,風俗習慣。

2、培養幼兒對我國民族的熱愛。

3、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關於蒙古族、維吾爾族的課件及少數民族圖片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我們是什麼民族呢?在我們中國都是漢族人嗎?

2、瞭解蒙古族、維吾爾族

我們的祖國是一個大家庭有56個民族,其中漢族人數最多,其他人數較少,所以叫少數民族。

請幼兒觀看蒙古族課件。看問一次後提問:“你看到了什麼?”請幼兒大膽發言。老師對蒙古族的居住地、服飾特點、風俗習慣做簡單的小結。

請幼兒觀看課件。看問一次後提問:“你看到了什麼?”請幼兒大膽發言。老師對維吾爾族的居住地、服飾特點、風俗習慣做簡單的小結。

如果幼兒看一次回答不完成,那麼請幼兒再觀看一次,再做完整性小結,幼兒回答問題時,提醒說完整話。

3、提供圖片,辨認民族

小朋友看一看,是哪個民族的呢?請幼兒根據他們的服飾特點來說出是哪個民族的?

4、小結

每個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特點,今天我們只認識了蒙古族和維吾爾族,小朋友還知道有哪些民族呢?請小朋友收集關於少數民族的知識來幼兒園介紹給老師小朋友。

反思:

本節活動適合我們大班的孩子,孩子們對於少數民族很好奇,探索慾望很強。活動中運用了課件和圖片,既生動有趣,

又能激發幼兒瞭解學習的慾望。但還有個別幼兒還是很被動,在牽着他的鼻子走,對於這些孩子,我做了簡單分析,一方面是孩子本身

表達不是很流暢,心裏明瞭,但不善於表達,第二方面,少數民族的知識裏確實有一些新名詞,孩子們難以一次性接受,針對這些情況

我覺得在以後的活動中,儘可能的要照顧到全體,注重個別差異,有些知識要放在課前準備,讓孩子進行預熱,相信以後的活動更精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設計背景

兒童的心理充滿了許多好奇的想象,尤其是對天上飛行的小鳥更是有無盡的羨慕和渴望。我針對兒童的這種心理,設計了這樣的活動主題。通過這項活動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培養幼兒在班級中表達自己的想法,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能表述自已看到的畫面。

2、培養幼兒在班級同學面前大膽表達的能力,並能用語言準確描述自己的想法。

3、培養幼兒傾聽其他幼兒的表達,並做出自已的評價。

4、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5、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做事要認真、要有耐心。

教學重點、難點

1、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和傾聽能力。

2、培養幼兒的想象能力。

3、培養幼兒的評價能力。

活動準備

1、準備一段自然界鳥兒飛翔的視頻和一段人類利用各種工具在天空中飛翔的視頻。

2、 每個孩子準備一張圖畫紙。

3、 準備一些小紅花。

活動過程

一、開始

1、導入:孩子們你們喜歡小鳥嗎?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許多小鳥朋友,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它們吧!

2、教師播放一段各種鳥飛行的視頻,

3、讓孩子們說一說都看到了什麼,並說一說自已的感受。在每個孩子表達時,教師及時鼓勵其他孩子及時進行了評價,勇敢的表達自已的想法和觀點。(激發幼兒們對小鳥飛翔的羨慕。)

二、小朋友們你們羨慕小鳥在天上自由飛翔嗎?

1、教師引出討論話題:小朋友嗎,假如給你一對能使你飛翔的翅膀你想做什麼?

(1) 孩子們先自由說,可以前後桌說,同桌說,和自已的小夥伴說。

(2) 想說的小朋友站起來把自已的想法說給大家聽。

(3) 請大家評一評他說的好嗎,好在哪裏呀。

(此環節是本課的重要部分,重點是訓練小朋友的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通過評一評,既培養了幼兒的傾聽能力,又培養了幼兒的評價能力和自我意識。在孩子們表達的過程中教師及時進行點評表揚,給每個孩子表達的信心,並採用發小紅花的方式,進行鼓勵。)

三、大家說的可真好,有了小鳥一樣的翅膀真讓人幸福,那你能把你想象的景象用畫筆畫出來嗎?

1、指導幼兒根據自已的想象畫一幅畫。

2、展示繪畫作品,並請小朋友描述自已作品所表達的故事。

3、其他小朋友進行評價。

四、大家都羨慕小鳥有一雙飛翔的翅膀,我相信我們每個孩子也都喜歡小鳥,小鳥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都要愛護小鳥,誰能說說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小鳥呀?(此環節是本課的延伸部分,意在加強幼兒愛護大自然的環保意識。)

五、我們人類雖然沒有和小鳥一樣的翅膀,但我們也藉助於人類的聰明才智飛上了天空。播放人類利用飛機,宇宙飛船等工具在天空和太空飛翔的視頻。

教學反思

1.本節課我遵循幼兒以形象思維爲主的認知規律,新課導入播放視頻,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在感性認識得到培養的前提下進一步建立幼兒的理性思考,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但在幼兒的教學過程中,所要提問的問題必須準確,不能使孩子產生不知所云的感覺,否則課堂教學效果就會受到影響。

2.對活動過程的反思:

⑴對幼兒發展的反思:本節課我做到了以幼兒爲主題,充分給孩子自由表達的空間,並能在尊重孩子想法的前提下給予指導。既有效的引導了幼兒的成長,同時也保護了孩子求知的自信心。本節課能做到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課堂中互動效果較好。

⑵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這個班的孩子我一直是班主任,對於每個孩子的個性比較瞭解,在教學過程中,我能結合每個孩子的特點對於他們的表達給予有針對性的評價,既使他們能進一步提高,又能使他們感到很輕鬆。既以最小的支持給予他們最大限度的發展。

⑶對師幼互動的反思:在教學過程中做爲教師我發揮好我的主導作用,及時設置有效的討論問題,並引導幼兒進行表達和交流,例如,有的孩子在教學過程中忽然問人類爲什麼不能飛時,我簡明易懂的爲他們講解了鳥類能飛的原理。依據幼兒的需要調整了教學。

3.對活動效果的評析:本節課基本上達到預期效果,有效的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激發了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興趣。

4. 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加入一些活動性的環節,例如由幾個小朋友來扮演幾隻小鳥一起表演故事,這樣會讓學生更樂於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

小百科:翅膀是鳥類和昆蟲飛行的器官。昆蟲的翅膀能夠動作協調一致,進行十分有效的飛行,是強大的飛行肌和後翅之間小巧的“連鎖器”在作用。不用時可以收折在身體背面,翅一般爲三角形。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瞭解盪鞦韆的注意事項。

2.會正確盪鞦韆,有一定的自我保護能力。

3.樂於參加體育活動。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5.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圖片四張;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

我喜歡玩的玩具,引出活動內容。

1.教師提問:你最喜歡玩什麼玩具?

2.幼兒自由討論。

3.請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玩的玩具。

4.提問:玩玩具時要注意什麼呢?

5、小結:玩玩具時,要按照正確的方法去玩,不能做危險的動作。

二、教幼兒掌握盪鞦韆的正確方法。

1.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並說說每幅圖的內容。

2.提問:誰做的對?爲什麼?我們盪鞦韆時應該怎樣做呢?

3.小結:盪鞦韆時雙手抓牢繩子,雙腳不要向上踢,不能把鞦韆蕩得太高,後的小朋友應該離鞦韆遠一點,保持一定的距離。

三、學說兒歌《盪鞦韆》

1.幼兒看書中相應內容,教師朗誦兒歌。

2.通過提問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兒歌內容。

四、完成幼兒用書相應內容:誰做的對?送給他一朵紅花。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情景遊戲,鞏固半圓形、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梯形的認識。

2、幼兒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係,並能想辦法解決問題。

3、體驗成功的快樂,並初步懂得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瞭解各種圖形的特徵。

2、材料準備:自制"小路",上面刻不同大小的圖形"土坑",將鏤刻下來的圖形作成鋪路的"石頭"。

活動過程:

一、撿"石頭",鋪路1、聽音樂散步師:小鳥們,今天天真好啊!跟着鳥媽媽一起去森林散步吧!

2、發現、討論問題師:小鳥們,這條路怎麼了?都有哪些形狀的坑啊?(引出路不平,路上全是"坑")師:路上這麼多的坑,其他小動物經過會發生什麼事情?(會摔跤、會滑倒)師:那請你們想個好辦法。誰想到了好辦法?

小結:你們想的辦法真多:有的用石頭鋪路……二、鋪路,感知圖形間的相互轉換1、自由"撿石頭"師:我這裏就有許多五顏六色的石頭,請你自由選一塊來玩一玩、說一說。

師:誰來說說你拿到的石頭是怎樣的?(介紹石頭顏色、形狀)2、鋪路,感知圖形間的相互轉換師:如果你拿石頭鋪路,該怎麼鋪呢?請你用手裏的"石頭"去鋪路吧。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麼鋪路的?(講述把"石頭"一一嵌入相應形狀的"坑裏")問:用什麼顏色什麼形狀的石頭鋪在了什麼形狀的坑裏。

師:我這也有一條路需要你們幫幫我?誰願意來試試看?

小結:你們真聰明,知道用幾個不同形狀的圖形能拼出一個新的圖形。

3、再次鋪路,感知圖形間的相互轉換師:小鳥們,路上還有一些坑需要你們的幫助,趕快去幫忙吧。

要求:選擇哪條路就用哪條路那裏的"石頭"鋪。

三、聽音樂跳舞,體驗成功的快樂師:小鳥們,路鋪好了,這樣小動物們經過時就不會摔跤、滑倒了。請你站在你鋪好的路前聽着音樂一起來跳個舞慶祝一下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認識溫度計,學會使用溫度計,學會記錄溫度,培養孩子們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常見溫度計人手一支,每組熱水、冰水各一杯。

2.記錄表、水彩筆。

3.統計彙總表一張。

活動過程

1.謎語導入活動,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謎語:直直一條小紅河,河水從來無波浪,天熱水位就上漲,天冷必定往下落。(溫度計)

2.提問討論,引導幼兒認識常見的溫度計,瞭解溫度計的用途。

“小朋友見過溫度計嗎?在哪裏見過?溫度計是做什麼用的?”

教師小結:溫度計分很多種,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有測量體溫的溫度計,測量室溫的溫度計,測量水溫的溫度計。

3.引導幼兒觀察發現溫度計上的標示、線條和數字,認讀記錄溫度。

幼兒觀察溫度計上面紅線的位置,記錄下來。

4.分組操作,幼兒自由探索,觀察溫度計的變化。

請幼兒將溫度計依次放入盛有熱水、冷水的杯中,觀察溫度計的變化,並能大膽表述。

5.遊戲“我是溫度計”。

通過遊戲,幼兒用肢體動作來表示溫度計遇熱上升,遇冷下降,進一步感知溫度計與冷熱的關係。

6.幼兒自由探索測量溫度的變化,小組合作記錄。

請幼兒自由選擇地點(活動室、寢室、盥洗室、走廊等)使用溫度計測量溫度,並能與同組的同伴合作記錄溫度,知道同一個時間,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溫度。

7.溫度統計彙總,教師小結,結束活動。

教師小結:溫度是會變化的,陽光、風、活動室的大小等都會影響溫度的變化,所以相同的時間,不同的地方也會有不同的溫度。

8.活動延伸

(1) 請幼兒連續一個月觀察教室內溫度計變化,記錄每天的氣溫,感知氣溫在一個月內的變化幅度。

(2) 根據氣溫變化,請幼兒調查統計冬天取暖的方式和用具。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