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精選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錦集10篇

本文已影響 2.02W人 

作爲一名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錦集10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目標

1.交流、分享有關投幣機的信息,瞭解投幣機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體會投幣機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2.大膽表達使用投幣機的趣事或問題。

準備:

1.幼兒已有觀察和使用投幣機的經驗。

2.幼兒蒐集的照片、圖片,教師拍攝的錄像等資料。

過程:

一、介紹各種投幣機

1.你們還記得《咕隆——咚》的故事中小老鼠碰到的是一臺什麼機器嗎?

2.這幾天,你們已找到了許多投幣機。現在請你們來介紹一下:你在哪裏找到了投幣機?你投幣後,投幣機幫你幹了什麼事?

幼:這是投幣擦鞋機。我爸爸投幣後,機器會幫他擦皮鞋。

幼:這是投幣搖馬。我投幣後,搖馬就自動搖動,它還會唱歌。

幼:我在公交車上投幣乘車。

幼:我們小區裏有投幣取水機。

3.教師播放錄像《投幣自助快拍》。

(1)這是什麼地方?從哪裏可以看出這個機器是用來拍照的?

(2)怎樣使用這個機器?

(3)(欣賞個別幼兒的照片。)自助快拍有什麼好處?

小結:我們生活中的投幣機可真不少,它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

二、說說投幣趣事

1.說說在使用投幣機的時候碰到了什麼有趣的事,遇到了什麼問題。

2.從幼兒的採訪記錄中剪下簡單的圖示彙總在下表中。

3.建議幼兒採訪其他人是否喜歡使用投幣機,他們在使用時遇到了什麼問題或有趣的事。

延伸活動:引導幼兒分組商議採訪計劃,包括採訪誰,做些什麼準備工作,提些什麼問題,怎麼記錄,等等。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路邊的投幣機(一)(優質課)

投幣機是生活中的新生事物,孩子們對它既熟悉又陌生。主題活動“路邊投幣機”旨在引導幼兒從關注“投幣機”開始,通過尋找、探究、採訪和交流,與社會生活資源及周圍人的互動,產生了解各種新事物、搜索新信息的興趣,初步感受現代智能機器在生活中的應用。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一、 談話“我的好朋友”導入

二、 播放課件,圍繞“聊天”主題交流。

1. 課件呈現微信聊天平臺,幼兒瞭解這是大人聊天的一種新方式。

2. 提問:我們不會打字,怎麼在微信中聊天呢?

3. 引出:我們可以用有趣的符號進行交流。

三、 認識有趣的符號

(一) 認識表情符號

1.笑:大家開心時就會笑,幼兒做笑的表情。

2.害羞:說說自己什麼時候害羞?

3.傷心:說說自己什麼時候傷心?

4.流口水:說說自己什麼時候會流口水?

5.生氣:說說自己什麼時候會生氣?教師小結:生氣對我們的身體不好,大家要少生氣,想想開心的事就不會生氣了。

(二)認識手勢符號

提問讓幼兒說說,並用動作表示。

四、播放課件,瞭解利用符號聊天的方式。

五、練習用符號聊天

1.播放課件,發出媽媽的語音:寶貝,你能在小朋友面前表演一個節目嗎?幼兒根據這個語音,用符號回覆。

請一位幼兒表演

2.播放課件,發出爸爸的語音:寶貝,爸爸好累呀!幼兒利用符號回覆。

六、瞭解生活中有趣的符號,重點了解食品認證的表情符號的意義。

指導建議:

1.操作材料豐富,且每個幼兒都有,也都能參與其中。整個活動,要充分利用準備的材料,讓幼兒多操作,多互動,將學具發揮最大作用。

2.認識表情符號的方式基本相同,在一個層次上,這樣容易造成聽覺疲勞和思維的侷限,建議充分調動幼兒的多感官參與,有表達、有表演、有遊戲。手勢符號的認識可以結合幼兒熟悉的生活小故事,讓孩子們選擇並表達。

3.利用符號聊天環節是“學以致用”的途徑,這裏可以讓孩子們兩兩互動交流,展示活動時讓孩子們與客人老師互動交流。這樣有利於幼兒運用表情,並完整多樣的表達。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通過本次觀察與體驗活動,讓幼兒對懷孕這一現象有初步的認識;學習表達愛的技能,激發幼兒對他人的愛。

2、爲幼兒創設多項交流活動,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在分組活動中,鞏固幼兒有規律的排序,同時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1、四維彩超錄象、圖片。

2、袋子若干,材料紙、筆、珠子等。

活動過程:

一、感受愛。

1、情景設置:我來幫助你。

老師提問:“小朋友,你們想一想,(出示想的圖畫)我爲什麼要幫助朱老師呢?”

老師:“你們還沒有出生之前也是在媽媽的肚子裏的,那麼想知道你在媽媽肚子裏的樣子嗎?”

2、看四維彩超錄像,讓幼兒瞭解胎兒在母親懷裏的生長過程。幼兒看完後向朱老師提問,朱老師解答,同時請幼兒觸摸、聽她的肚子。

老師提問:

(1)朱老師,你吃飯和睡覺還和以前一樣嗎?

(2)你的寶寶什麼時候出生?

(3)你爲她準備了什麼?

二、體驗愛。

1、體驗母親懷孕的感受,幼兒分別做不同的事。

老師:“朱老師的肚子,她走路和做事時什麼樣的感覺呢?那我們把袋子系在腰間來體驗一下吧。”

幼兒分成四組體驗:

(1)小朋友在座位上脫鞋、穿鞋。

(2)請幼兒到樓下去取東西。

(3)請幼兒幫助整理衣物、圖書、玩具。

(4)請幼兒掃地。

2、引導幼兒進行多項交流活動。

(1)老師:“那麼有什麼感覺?做事方便嗎?朱老師你懷孕有多久了?體重增加了多少?”教師與朱老師、幼兒交流體驗後的感受。

(2)幼兒與周圍的老師進行交流,問她們懷孕時的感受。

(3)引導幼兒與“自己的寶寶”對話。

三、表達愛。

1、向媽媽表達愛。

老師:“小朋友的媽媽是很辛苦的,媽媽爲了你們的健康成長付出了許多的愛,那你們愛媽媽嗎?你們想對媽媽說句什麼話?(出示說的圖畫)表達愛除了可以用嘴巴說,還可以用行動來表達你的愛,你們會在什麼時候(出示時鐘的圖畫)爲媽媽做什麼事呢?”幼兒一邊說一邊進行情境表演。

2、向老師表達愛。

老師:“朱老師你懷孕了,你這麼辛苦,可是還堅持來給小朋友上課,爲什麼呀/小朋友,你們愛朱老師嗎?你們愛我嗎?爲什麼?”鼓勵幼兒大膽地想老師表達愛。

(1)老師:“還有一位老師說很愛小朋友,很想小朋友,你們猜猜她是誰?”幼兒看錄象:楊老師快生寶寶了。

老師:“你們想楊老師嗎?那你們想怎樣表達對她的愛呢?”(出示手的圖畫)

(2)幼兒分組製作禮物:

(a)寶寶的衣服。

(b)寶寶的拖鞋。

(c)寶寶的項鍊。

(d)寶寶的小手帕。

活動反思:

愛離孩子們已經越來越遠了,孩子們被大人的愛包得水泄不通,不懂得怎樣去同情、關心別人,事事以“自我”爲中心,在生活中也缺乏謙讓、友愛、團結的精神,常常爲了玩具你爭我奪,不會謙讓。可孩子們總會長大,總會離開父母築造的窩,他們要生存,不僅靠一技之長,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與人交往,如何同情、關愛別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作爲幼兒教師,培養幼兒高尚的道德品質是幼兒教育目標之一,要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把握教育的契機,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小百科:愛是指喜歡達到很深的程度,繼而人爲之付出的感情。是指人類主動給予的或自覺期待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小學生活。瞭解小學生課間十分鐘的活動內容。

2.嘗試合理安排自己的課間活動,並在與同伴、小學生的互動中大膽表達。

3.嚮往小學生活,渴望成爲一名小學生。

活動準備: 1.參觀小學並與小學生對話.對小學生課間十分鐘的活動有所瞭解。

2.錄像《課間十分鐘》,邀請一位小學一年級學生。

活動過程: 1.認識小學生,產生參與活動的興趣。

(1)今天有一位客人要和我們一起活動。你們看,他是幼兒園的小朋友還是小學生?你們是怎麼看出來的?(教師請出小學生,鼓勵幼兒仔細觀察.並通過小學生的書包、紅領巾等特徵進行判斷。)

(2)請小學生自我介紹,師幼共同歡迎小學生。

2.遷移參觀經驗,理解"下課"的意思。

(1)小學生哥哥在××小學上學。你們還記得去這所小學參觀的事情嗎?那天.你們在小學裏看到了什麼?(師幼共同回憶參觀小學的情形,鼓勵幼兒交流在小學校園內的所見所聞。)

(2)小學生上課的時候和我們一樣嗎?哪兒不一樣呢?(先請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講述,再請小學生介紹.幫助幼兒瞭解小學生每天上午要上四節不同的課。每節課都是四十五分鐘,每上完一節課就有十分鐘的休息時間,這十分鐘就是下課時間。學校裏會有鈴聲或音樂提醒大家上課和下課。)

3.觀看錄像《課間十分鐘》,瞭解課間十分鐘的作用。

(1)課間十分鐘有什麼用呢?你看到小學生在下課的十分鐘裏會做些什麼事情?(引導幼兒積極回憶,大膽想象,主動表述。)

(2)小學生哥哥給我們帶來了《課間十分鐘》的錄像,我們來看看小學生在課間十分鐘裏都做了些什麼,想想他們爲什麼要做這些事。(播放錄像,師幼共同觀看。)

(3)幼兒自由結伴討論、交流小學生在課間十分鐘做些什麼事,爲什麼要做這些事。教師鼓勵幼兒有疑問時去問問小學生。初步引導幼兒理解課間十分鐘是小學生入廁、喝水、換課本和遊戲的時間。

4.實踐活動。學習安排課間十分鐘。

(1)如果你是小學生,你會在課間十分鐘做什麼呢?我們一起來試着安排"課間十分鐘".請小學生哥哥當評委。看看誰安排得合理。

(2)幼兒安排課間十分鐘,請小學生哥哥瞭解幼JL的課間活動內容。

5.交流、討論,知道要合理安排課間十分鐘。

(1)誰願意來介紹自己在課間十分鐘做了些什麼?(請幼兒互相交流,大膽介紹自己課間十分鐘做了哪些事。鼓勵幼兒主動了解同伴對課間十分鐘的安排。)

(2)我們來聽小學生哥哥說說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小學生說說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讓幼兒知道課間首先要解決入廁和喝水的事、學習上的事,如果有時間再和同伴遊戲。)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自我介紹等活動,引導幼兒初步認識自我,形成積極的自我評價。

2、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3、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4、讓幼兒嘗試運用色彩來表現不同的情感,抒發內心的感受。

活動流程:

遊戲導入——自我介紹——談論

(一)遊戲導入

1、師:我們來玩個有趣的遊戲,遊戲的名字就叫《請你猜猜我是誰》,老師收集了很多我班小朋友的照片,看看照片,大家猜猜他是誰?

2、師:他是誰?你是怎麼猜出來的?他有什麼特點?(從聲音)3、小結:我們每個人不光相貌各不相同,世界上沒有一個人長得和自己完全的一樣的。

(二)自我介紹

1、師:我們每個人不光相貌各不相同,而且每個人身上都有它獨特的長處值得大家認識和學習。

2、師:就像我們班的沈雲有的時候雖然很調皮但它又時很熱心的幫助我們小朋友,就像那天我們在玩海洋球的時候他能去幫着我們擺鞋子,他的熱心這就是他的優點。

3、師:誰願意把自己的獨特的優點介紹給大家?你有什麼特長啊,唱歌、跳舞都可以的'……

(三)談論

1、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我們可以每一個小組的來討論一下,和你們小組的小朋友說說你還有什麼優點我們大家不知道的。

2、師:小朋友說了這麼多的優點,小朋友要相信我們都有一些自己有而別人沒有的優點,老師衷心地祝福大家能夠交更多的朋友,你們要發揮自己的特長,將來爲我們的祖國,爲人類作自己的貢獻。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以遊戲“猜猜他是誰”爲基本形式,教師通過形象直觀性、趣味性的實物投影儀,將幼兒熟悉的小朋友展現在同伴面前,不僅使幼兒從中獲取積極愉快的情緒體驗,調動了幼兒觀察、比較、聯想、判斷的積極性,培養了幼兒對隔近友愛的態度。本活動以“獨特的我”爲主題,開展了幼兒自我認識、評價、對同伴的認識、對同伴的評價活動,增強了幼兒的自我意識,養了幼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了幼兒良好的人際關係。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教師引導下願意用簡單的語言描述媽媽的明顯特徵。

2.嘗試用語言或行爲表達對媽媽的愛,學說短句“媽媽,我愛您”。

3.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知道媽媽最明顯的特徵。

2.材料準備。

幼兒自備媽媽的照片一張,幼兒學習資源1第11~12頁。

活動過程

1.說一說:我的媽媽。

師:今天,寶貝們都帶着自己媽媽的照片來了。

師:那誰來說一說你的媽媽都有什麼特徵?

幼:自由回答。

師:說了這麼多,那你們愛媽媽嗎?你是如何表達對媽媽的愛的呢?

2.閱讀幼兒學習資源,引導幼兒逐幅觀察畫面,感知可以用多種方式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

師:今天咱們班來了好幾個小動物,他們也很愛自己的媽媽,你們想知道是誰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小豬在幹什麼?媽媽高興嗎?(小豬送給媽媽一張畫,媽媽很高興。)

小猴送給媽媽什麼呢?媽媽感覺怎麼樣?(小猴送給媽媽一朵花,媽媽很開心。)

小熊幫媽媽做什麼?媽媽什麼表情?(小熊幫媽媽提菜,媽媽在笑。)

小朋友在做什麼?媽媽開心嗎?(小朋友和媽媽擁抱,媽媽很開心。)

小結:他們都很喜歡自己的媽媽,還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對媽媽的愛。你們喜歡自己的媽媽嗎?你們能爲自己的媽媽做什麼呢?(引導幼兒學說“媽媽,我愛您”)

3.交流小結。

師:剛纔小動物們都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了對媽媽的愛,有的送禮物,有的幫媽媽做事情,有的抱抱媽媽。你想怎麼表達對媽媽的愛呢?(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小結:請小朋友回到家後,先向媽媽說一句好聽的話“媽媽,我愛您”,再用你喜歡的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

活動反思

在備課時,我發現全文共五個小節,分別選取了“夏夜扇涼”、“雨天送傘”等五個生活場景來表現媽媽對孩子無私的愛。細細品味這幾件事,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小事,大部分應該在我們孩子的身上發生過,應該很容易引發他們的共鳴。另外,五節詩的結構相同:都是先陳述事情,最後以“媽媽的愛”作結。鑑於以上原因,我設計了仿寫的環節,而且對仿寫的效果也充滿了期待。

然而,實際的教學效果卻給我潑了一盆冷水:當我讓學生說說媽媽做過的哪些事情讓你感受到了她的愛?發言者聊聊。再次啓發後,大部分學生依然保持了沉默!說不出來,自然也就寫不好。課堂上只有個別學生完成了一個小節的仿寫,不得已,課堂練習只能佈置成家庭作業。

課後,我進行了認真的分析和反思,從主、客觀兩個方面總結了失敗的原因:

先說主觀原因。雖然文中的幾個事例都是生活中經常發生的小事,但在教學中,我沒能找到有效方法,將學生帶進文本,從而使學生與文本產生強烈共鳴,勾起學生對類似經歷的回憶。學生無話可說,也就不足爲奇了。

再說客觀原因。現在的孩子多爲獨生子女,已經習慣了“被愛”: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被大人愛着、寵着是一件習以爲常的事。例如:媽媽洗衣服,爸爸輔導作業之類的事,在孩子們眼中,他們會覺得這是天經地義的,沒什麼特別的,自然就很難將這些小事與愛聯繫在一起了!一句話:現在的孩子缺乏的不是愛,而是感受愛的能力!

我手寫我心。只有心裏有了真情實感,纔可能寫出好的習作出來。“三八”節前夕,我佈置了一篇日記:媽媽的一天。希望孩子們能走進媽媽的生活,用心感受媽媽的愛!

小百科:愛是指喜歡達到很深的程度,繼而人爲之付出的感情。是指人類主動給予的或自覺期待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道家人爲自己的成長付出了很多,很辛苦。能用多種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愛,並記錄下來。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達對家人的愛。

活動準備:

圖片,繪本,音樂,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以圖片導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1、出示媽媽大肚子的圖片、孩子哭鬧的圖片、媽媽餵奶的圖片、爸爸逗孩子開心的圖片等。

2、提問:你們從圖片上都看到了些什麼,有什麼感受和想法,請你說一說。

3、小結:家人養育我們非常辛苦,現在我們長大了,我們也要愛他們,回報他們,爲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幼兒討論:我們長大了。

提問:你今年幾歲了?你覺得你長大了嗎?那你可以做些什麼?

二、欣賞繪本《敬茶》,感受繪本里小朋友對家人的愛

幼兒自由討論:除了可以給家人敬茶,我們可以爲家人做些什麼?

請幼兒來說一說,自己可以爲家人做些什麼?鼓勵幼兒多說,但要說得實際,是自己這個年齡可以做到的。(如掃地、做清潔、泡腳、按摩等)

三、填寫記錄表

1、出示記錄表,請幼兒用繪畫的方式記錄下你想爲家人做的事情。教師可簡單示範一幅,不要求幼兒畫得有多好,能形象表達出做的什麼事情即可。

2、播放音樂《感恩的心》,幼兒填寫記錄表。

四、分享記錄表

請幼兒拿着自己的記錄本給大家分享一下,說說自己能爲家長做些什麼,鼓勵幼兒大膽分享。

活動延伸:

要求幼兒按照自己的記錄表,回家爲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回憶、講講自己在幼兒園的生活經歷,體會自己已經長大。

2.樂意表達自己對老師、幼兒園的一份情感,體驗共同生活中的師生情、同伴情。

活動準備

小班時候幼兒的照片,雞心(簽名)、愛的密碼卡片、幼兒的簽名本。

活動過程

1、一起看照片,幫助幼兒回憶自己初來幼兒園的情景。

2、說說我的前後表現?哪些地方我進步了,長大了?

3、對幼兒的回答,老師以即興創編詩歌幫助幼兒進行總結。

4、引導幼兒說說你最不捨得幼兒園的什麼?

5、在次基礎上,引導幼兒試着想老師說說心裏話。

6、老師也要送一件禮物給你們――愛的密碼

(1)製作一個大雞心展現在幼兒面前,裏面放置一些色紙(上面寫有"我愛你","祝你進步"……等字樣)

(2)旁邊放有長放形的色紙,色紙上各有紅、黃、藍的小圓點,表示三個字、四個字等等含義

7、幼兒每人一本簽名本,邀請同伴,老師簽名。

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在以後的日子裏也可請其他班的弟弟、妹妹和阿姨去簽名。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9

活動設計背景

在新年的氣氛下,讓幼兒學會相互祝福。

活動目標

1、在做做玩玩中感受過新年的快樂,引發幼兒對新年產生美好的祝願。

2、激發幼兒關心他人的情感。

3、運用物品特徵與諧音學說祝福語,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4、通過參加節日環境創設,感受參與節日慶祝活動的樂趣。

5、願意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讓幼兒學會相互祝福。

2、難點讓幼兒動手製作新年卡片。

活動準備

卡片、彩筆、賀卡。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活動主題。

教師出事賀卡:這是什麼?讓我們來讀一讀賀卡上寫的什麼?原來這是一張新年賀卡,讓我們也來做一張吧。

2、提出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教師:小朋友在製作賀卡是要將自己的祝福寫下來或者畫下來,要讓收到賀卡的小朋友感到快樂和幸福。

(2)幼兒操作,教師幫助孩子寫祝福語。

3、評價孩子的作品。

幼兒相互欣賞賀卡上的畫,讀一讀祝福語。

教學反思

1、在談話過程中沒能激發起幼兒的興趣。

2、在幼兒製作過程中沒能及時幫助。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大膽地交流關於名字的由來,瞭解自己名字的獨特性和含義。

2、通過講解、討論,瞭解百家姓的含義。

3、感受中國姓氏的豐富,激發幼兒認識百家姓的興趣。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5、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活動準備:

1、事先請幼兒向家長了解自己的名字的寫法、含義和取名字的小故事。

2、寫有幼兒名字的海報,貼在黑板上。

活動過程:

一、出示寫有幼兒名字的海報導入

1、教師:你能找到自己的名字在哪裏嗎?

2、幼兒到海報上找出自己的名字。並學習用“這是我的名字,我叫ⅹⅹⅹ”的句式表達。

3、教師:我們的名字都一樣嗎?

4、教師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名字,每個人的名字都不一樣,有的名字有兩個字,有的名字有三個字,還有一部分是四個字的。

二、尋找姓的祕密

1、教師:名字中的第一個字是什麼?你們的姓是怎麼來的?能不能改姓呢?爲什麼?

2、教師小結:寶寶是爸爸媽媽的孩子,所以,有的孩子是跟爸爸姓,有的孩子是跟媽媽姓。

3、教師:你姓什麼?你知道有哪些姓嗎?

4、幼兒講述,教師記錄。

三、鞏固認識自己的姓氏

1、教師:你的周圍有沒有和你同姓的人?你知道哪些人和你的姓一樣嗎?

2、教師:我們中國的地方可大了,一共有十幾億人口,所以有好多姓,那麼多的姓在古代就編成了一本書,我們就叫它《百家姓》。

3、教師出示《百家姓》的書,並讀一讀百家姓的內容,讓幼兒感知豐富的姓氏。

四、探索名字的奧祕

1、教師:我們小朋友的姓是跟爸爸或媽媽的,不是隨便起的,那你們的名字是怎麼來的,有什麼小祕密嗎?

2、鼓勵幼兒講述家人給自己取名字的過程或意義。

3、教師小結:原來我們爸爸媽媽 不是隨便給我們取名字的,我們小朋友的名字是有一定意義的,表達了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期望,和對我們美好的祝願。

五、結束活動:《我爲朋友取名字》

教師:喜歡自己的名字嗎?你除了這個名字,還有別的名字嗎?別人會怎麼叫你?你願意爲朋友取一個既特別有好聽的名字嗎?

對於這一知識的接受,幼兒還是較容易的。對自己的姓的認識,及其含義也較有興趣。一個個七嘴八舌的要講一講。

在這一結束活動中,幼兒能很積極地說出自己名字的好,發言較熱烈。

活動反思:

《百家姓》原本是很複雜的,特別對於孩子來說,由於知識的匱乏,更是很難理解這其中的由來與奧祕。那作爲老師應該詮釋的使它變得簡單明瞭,讓孩子輕鬆與之碰撞、對話、併產生情感!而我的這堂課沒有達到這樣的效果,可以說孩子只是在我的講解中,粗略的瞭解了一下,並沒有真正的理解,併產生興趣。我想首先是我沒有重視這堂社會課,總覺得就是一堂副課,稍稍講講就行。有了這樣的心理,我就再也沒有事先去查閱相關的知識。那麼一個連自己都不太明白的老師還怎麼去給孩子生動的講好這一課呢? 我想我應該去彌補一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