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推薦】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彙總7篇

本文已影響 3.38W人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彙總7篇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詩畫形式使幼兒瞭解春、夏、秋、冬的明顯特徵。

2.培養幼兒詩畫教學的興趣,輕鬆自然的掌握兒歌內容。

3.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4.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徵。

活動準備:

錄音機、配樂兒歌一首《四季歌》、筆、繪畫用紙等。

活動過程

一、欣賞兒歌

1.幼兒完整欣賞配樂兒歌一遍。

2.請幼兒說說兒歌中講到了什麼?

二、畫兒歌

根據幼兒的講述教師畫兒歌

1.春

迎春花、柳樹、蜜蜂、蝴蝶等。

2.夏

火紅的太陽、枝繁葉茂的大樹、荷花等。

3.秋

美麗的菊花、飄落的樹葉、黃色的小草。

4.冬

臘梅花、雪花飄、雪人等。

三、看畫學兒歌

1.春

師:春天來、春天來,什麼花兒開?

幼:春天來、春天來,迎春花兒開。

師:紅花開、黃花開,誰和誰都飛來?

幼:紅花開、黃花開,蜜蜂、蝴蝶都飛來。

2.夏

師:夏天到、夏天到,什麼東西當頭照?

幼:夏天到、夏天到,火紅的太陽當頭照。

師:誰枝繁葉茂,誰朝着太陽笑?

幼:大樹枝繁葉茂,荷花朝着太陽笑。

3.秋

師:秋天到、秋天到,美麗的什麼畫開放了?

幼:秋天到、秋天到,美麗的菊花畫開放了。

師:什麼吹、什麼飄,誰換上了黃衣袍?

幼:秋風吹、樹葉飄,小草換上了黃衣袍。

4.冬

師:冬天到、冬天到,什麼花兒開放了?

幼:冬天到、冬天到,臘梅花兒開放。

師:什麼吹、什麼飄、雪人松柏齊叫好?

幼:北風吹、雪花飄、雪人松柏齊叫好。

四、編動作念兒歌

根據兒歌內容,編上簡單的動作,完整的念兒歌。

課後反思:

以前在兒歌教學中,大多是教師說一句,小朋友學一句,通過多次反覆,小朋友也就掌握了,幼兒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的,雖然會說了,但完全靠機械記憶,缺乏主動性。現在我覺得運用畫兒歌的形式,圖文並茂,直觀形象,趣味性強,詩畫對應,看畫學詩針對性強,孩子們在欣賞圖畫的同時,輕鬆自然的掌握兒歌的內容。

通過教學活動,我覺得在幼兒學會說兒歌,還可以啓發幼兒畫兒歌,通過說、畫使幼兒理解並掌握兒歌的內容,編排簡單的動作,通過說、畫、表演等系列活動,圓滿的達到認知的目的。

小百科:四季指一年中交替出現的四個季節,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在天文上,季節劃分是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軌道上位置確定的。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1、培養幼兒會用語言自我介紹。2、學編兒歌介紹家庭成員。3、掌握簡單的數字概念。

【活動準備】:1、投影儀和有關圖片。2、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頭飾各一個。

【活動過程】:1、同桌幼兒相互介紹自己姓名、年齡和性別及家庭成員。2、統計家庭成員是3人、4人、5人的情況。3、教師利用投影或圖片,講解3人、4人、5人家庭組成情況。4、教師對照投影或圖片,幫助幼兒編兒歌:

三口之家:我家三口人,我叫×××,爸爸×××,媽媽×××。四口之家:1)

我家四口人,姐姐大兩歲,爸爸個子高,媽媽最愛我。(姐弟或姐妹、爸媽)

2)我家四口人,弟弟小兩歲,爸爸個子高,媽媽最愛我。(姐弟或兄弟、爸媽)

3)我家四口人,爺爺歲數大,爸爸個子高,媽媽最愛我。(爺爺或奶奶爸媽我)五口之家:我家五口人,爸爸媽媽我,爺爺和奶奶,他們最愛我。(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爸媽我)

5、幼兒學習兒歌。(1)教師和幼兒一起念四口之家第一首兒歌。(2)引導幼兒有節奏地念兒歌。

【活動延伸】:利用頭飾扮演三口、四口、五口之家,鼓勵幼兒根據自己想法開展遊戲。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會安靜地傾聽故事、初步瞭解故事有趣的發展情節、並能大。膽的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

2、懂得朋友間相互打電話交流、溝通是件快樂的事。

3、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喜歡並嘗試創編故事結尾,並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活動準備】

配樂故事《喇叭花電話機》磁帶一盒、錄音機一臺、自制故事圖片三幅、小田鼠、小鳥頭飾各三個、《打電話》音樂磁帶一盒。

【活動過程】

一、師幼一起復習音樂遊戲《打電話》、導入活動、引出主題。

師:我們一起聽音樂《打電話》做遊戲,喂喂喂—你在哪裏呀?(我在幼兒園)你在幹什麼?(我在聽故事)。小朋友剛纔做的不錯,今天老師帶來一則有趣的故事:也跟打電話有關係,你們想不想聽(想)。

二、播放配樂故事《喇叭花電話機》,幫助幼兒瞭解故事的有趣發展情節。

1、小鳥爲什麼不會飛上去和小田鼠說話(因爲小鳥太小太小了,還沒長羽毛,不會飛……)

2、猜想一下小鳥會用什麼方法和小田鼠說話呢?小田鼠又會用什麼方法和小鳥說話呢?(幼兒大膽猜想,同時對幼兒的回答不做任何評價。)

3、小田鼠和小鳥後來到底用什麼辦法說上話的?(彼此通過喇叭花打電話)

三、出示圖片,進一步幫助幼兒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師:出示第一幅圖:你在圖上看到了什麼?他們會發生什麼事呢?(幼兒猜答)

接着出示第二幅圖:小田鼠在幹嗎?喇叭花是什麼樣子的?他會幫小田鼠和小鳥說上話嗎?(說說理由)

用同樣的方法出示最後一幅圖:你們又發現了什麼?小鳥和小田鼠在幹嗎?

師小結:小朋友們觀察的很仔細,講述時也很大膽。你們聽了這個故事覺得哪裏最有趣?故事中的小動物你更喜歡哪一個?(說說理由)如果你是小田鼠你會想什麼辦法和小鳥說話呢?你平時在生活中喜歡用什麼方法和好朋友說話、交流、溝通呀?

活動延伸:

在表演區投放小田鼠和小鳥的頭飾及相關道具、引導幼兒大膽表演故事《喇叭花電話機》。

活動反思:

在本次的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留給孩子自己思考的機會,從而發展了幼兒的想象力和思維力。

例如:在讓孩子理解故事內容時,採用分段理解故事的形式,在故事情節的轉折處中斷故事,然後讓孩子自己去大膽的設想:“猜猜小鳥和小田鼠爲什麼沒有成爲好朋友”,“幫他們想想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小鳥和小田鼠成爲好朋友”,“猜猜看兩個好朋友在電話裏說了什麼悄悄話”……,就問題“幫他們想想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小鳥和小田鼠成爲好朋友”,孩子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可以請大象伯伯長長的鼻子來幫忙,可以用梯子,可以用繩子把小田鼠拉上來,還可以拿個籃子過來將小田鼠吊上來,還可以請噴泉把小田鼠噴上去……。這樣的方式,比單純的告訴小朋友結果要好的多,因爲他給了幼兒想象的空間,促進了幼兒想象力的發展。

其次,在本次活動中教師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師扮小田鼠,幼兒扮演小鳥,邊打電話邊進行對話練習。

“例如:喂,是小鳥嗎?我是你的好朋友小田鼠,小鳥我教你念兒歌‘大尾巴長大尾巴大’,你唱歌給我聽吧‘滴答、滴答、滴滴答’,小鳥等你長大了飛到樹下我們一起玩,……”)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既領略了故事中簡單的對話,又進入了情感世界,在美好的情境中體驗了小動物間純真美好的情感,不知不覺地獲得了關心他人和友愛同伴的薰陶。

《喇叭花電話》是一次語言教學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我們改變了傳統的'語言教學方式,讓孩子主動參與,通過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聽一聽、再講一講、讓孩子在多種感官、多次參與下進行學習,孩子的積極性很高,效果也較好。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願意參與語言活動,萌發熱愛小動物的情感以及探索世界奧妙的興趣。

2、理解故事內容,能熟知故事中的角色及人物情節。

3、學習故事中的對話,嘗試複述故事。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活動掛圖,故事角色的貼絨教具一套。

2、幼兒準備:有關於故事的相關經驗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故事角色青蛙,引起幼兒興趣。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幫助幼兒初步瞭解故事內容。

討論:故事裏有誰?青蛙想幹什麼?最後它是怎樣上月球的?

3、教師演示教具,分段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故事中的對話。

討論:青蛙想幹什麼?首先它遇到了誰?他對小鳥說了什麼?小鳥怎麼回答?

(以同樣的方式學習與氣球、飛機、火箭的對話)

4、教師再次完整講述故事,並提示幼兒在對話處與老師一起講述故事。

5、教師引導幼兒討論,拓展幼兒經驗。

討論:

(1)青蛙爲什麼要找小鳥、氣球、飛機幫忙?出來火箭能幫助青蛙上月球之外,還有誰可以幫助它?

(2)你想上月球嗎?你會請誰幫忙呢?爲什麼?

6、教師播放背景音樂,幼兒分角色表演故事。

附故事:

青蛙上月球(童話故事

有隻青蛙想到月球上去玩。

他對小鳥說:你會飛,請把我帶到月球上去玩好嗎?

小鳥說:我會飛,可是我飛不到月球上去,沒法帶你去。

它看見氣球,說:你飄得很高,請把我帶到月球上去玩好嗎?

氣球說:我會飄,可我飄不到月球上。

他看見飛機,說:你能飛到天空,請把我帶到月球上去玩,好嗎?

飛機說:我能飛到天空,可飛不到月球上。

青蛙不能到月球上去玩,心裏很難過。這時候,來了一隻火箭,火箭說:我能飛到月球上去,我帶你去吧。

青蛙樂得呱呱叫。他坐上火箭,呼的一下,上了月球。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5

我班幼兒對園內的“愛護環境”的標誌牌特別感興趣,孩子們紛紛問老師上面寫的什麼,同時“五一”放假旅遊時孩子們看到一些禁止的標誌牌,回到班裏也互相議論,根據幼兒興趣也結合幼兒日常生活中表現,選擇了《九隻小豬旅行記》這個故事,通過講述九隻小豬旅行中的遭遇,在發展幼兒語言能力的同時,幫助幼兒初步懂得要聽從別人善意的勸告,遵守規則,促進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

活動目標

1、能大膽想象故事情節,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

2、理解故事內容,感受聽從別人善意勸告和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3、能簡單講述故事情節。

環境與材料

1、觀察蒐集生活中禁止的標記。

2、大幅軸式圖片,幼兒每人一套小故事書。

活動過程

1、引出話題:小朋友們五一放假都去哪兒了?你們喜歡旅行嗎?有九隻小豬也要去旅行了,我們來看看他們旅行時發生了什麼事情?

2、閱讀理解:

情節一:入草地 出示前三幅畫面,着重引導幼兒瞭解小豬們亂扔垃圾的行爲

和心態,引發幼兒對故事主題的理解。

提問:大家都看懂了嗎?小豬們在旅行中都發生了什麼事?小豬看到警示牌了嗎?他們爲什麼還要進入草地?

教師小結故事內容;小豬們看到了“禁止亂扔垃圾”的警示牌,可他們忍不住還是進入了草地,又吃又玩真開心,可是美麗的草地卻變成了垃圾場。

情節二:過危橋

教師出示危橋畫面,通過提問啓發幼兒對故事情節和角色心態展開聯想,再呈現故事情節。

提問:①小豬繼續往前走,這回他們又看到了什麼?②爲什麼要豎這塊“禁止過橋”的牌子呢?③你們猜小豬會過去嗎?小豬過了橋又會發生什麼事呢?④我們一起來看看結果到底怎麼樣了。

情節三:鑽木桶

教師講述時呈現“木桶”圖片,引發幼兒對故事情節和結果的猜測。

提問:九隻小豬繼續往前走,

突然它們聞到了香味。這香味從哪裏來的?大蜜蜂桶旁邊也寫着什麼,想想這回小豬們會怎麼做?小豬們進入木桶從山坡上滾了下來,你們說一說結果會怎樣?

3、拓展理解:採用提問與交流的形式,拓展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提問:九隻小豬去旅行經過了哪些地方?看到了什麼?這些牌子有什麼相同的地方?“禁止”是什麼意思?

九隻小豬還要繼續旅行,一路上他們還會看到“禁止”的牌子嗎?他們會怎麼做呢?請幼兒討論後交流自己的想法。

情節四:過天橋

小豬繼續往前走,他們又看到了什麼?會怎樣做呢?

4、請幼兒完整地欣賞故事

5、引導幼兒自由看小故事書、講述故事,然後師幼共同完整講述故事。

活動延伸:

請幼兒關注周圍環境中的警示牌並在生活中遵守。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受角色形象的可愛和奇特,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述有趣的情節。

2、在看看、問問、議議中,感知故事內容,體會同伴間的友好情感。

3、體驗自主、互相學習的快樂。

4、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圖四幅(上課、遊戲、午睡、學飛行)。

2、“上課、遊戲、午睡、學飛行”的子卡。

【活動過程】

一、創設語言情境,激發興趣。

1、創設情境。

“鳥媽媽要生蛋了,鳥爸爸每天給鳥媽媽吃好多的東西……生出了一隻很大的鳥,於是就給寶寶取了個名字叫大小鳥!”

2、引導討論。

“鳥媽媽爲什麼要叫他大小鳥呢,到底是隻大鳥,還是小鳥呢?”

二、藉助圖書圖片,感知交流。

1、自主看書,感知內容。

教師分組指導幼兒閱讀圖書。

2、提問討論,互助學習。

“剛纔,你們在看圖書的時候有什麼地方看不懂嗎?”

“哪個小朋友能解答他的疑惑?”

3、選擇圖片,大膽講述。

“小小鳥爲什麼要坐在大小鳥的身上上課?坐在大小鳥的身上感覺怎麼樣?”

“遊戲時大小鳥和小小鳥是怎樣玩的?你能用有的……有的……還有的……來說一說嗎?”

“大小鳥飛不上天,小小鳥會對他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呢?”

三、完整感知情節,拓展想象。

1、引導幼兒完整講述故事。

2、拓展想象。

“你喜歡大小鳥嗎?爲什麼?”

“成爲老師的大小鳥和小小鳥們在幼兒園還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活動反思】

首先,從我揭示大書題目的時候,幼兒就對題目《大小鳥》感興趣了,到底是大鳥還是小鳥呢?幼兒要緊往下看了。活動的過程中,我不是單一的帶領幼兒一頁一頁地看過去,而是先讓幼兒自己看,發現疑問之處後提出來,再請其他幼兒來幫助解答,這樣可以激發幼兒看書的興趣,看的也比較仔細。當然,老師也會參與過渡、總結的環節。最後拓展想象,長大後的大小鳥、小小鳥還會發生什麼事?幼兒自由發揮,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完整表述。這樣的課堂氣氛很好。

小百科:鳥,又稱作鳥兒。定義:體表被覆羽毛的卵生脊椎動物,鳥的主要特徵是:身體呈流線型(紡錘型或梭形),大多數飛翔生活。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閱讀故事,瞭解小貓過生日的特殊經歷,體驗動腦筋解決問題的快樂。

2、學用完整的句子進行表達,嘗試運用觀察、對比等方法,從影子的整體或者局部輪廓來猜測。

活動準備:

大圖書一本。

多媒體課件,音帶

字卡:生日、停電、電筒。

活動過程:

一、引疑激趣

認識新朋友,故事的主角——小貓。

你覺得袋裏躲着的動物朋友是誰?爲什麼你這麼認爲?

小貓遇到了什麼高興地事?(重點觀察圖片上的蛋糕盒蠟燭)出示字卡“生日”。

猜猜小貓過生日會遇到些什麼事情?(鼓勵幼兒聯繫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大膽的猜測並表述出來)

二、閱讀分享:觀察猜測小貓家來的客人

你看到發生了什麼事?停電了,該怎麼辦?出示字卡“停電”。(鼓勵幼兒開動腦筋,聯繫實際,拓展自己的想象)

小貓想出了什麼辦法?出示字卡“電筒”。

屋子裏又有了光亮,瞧,它照到了什麼?

(播放門鈴聲)引疑:什麼聲音?

連續閱讀大圖書第四幅至第七幅,猜猜來祝賀的這些朋友是誰。

(第四幅)爲什麼覺得是小猴?說說你的理由。(驗證猜測)

(第五幅)從哪裏看出來是小兔?(引導幼兒用完整的句子來表述理)

側面的小兔對幼兒具有一定的挑戰,引導幼兒在觀察中進行猜測,並通過教師的進一步提問進行驗證)

(第六幅)從兩雙眼睛裏你能發現什麼祕密?(引導幼兒更全面地觀察並且表述)

(第七幅)這下可熱鬧了,看看來了幾位客人,你覺得分別是誰?

(引導幼兒從食物之間的聯繫進行推斷,例如看到竹筍猜測這圓耳朵的動物可能是熊貓)

這一下朋友都到齊了,大夥爲小貓點起了生日蠟燭,屋裏變得更亮了。瞧瞧,來了幾位客人?

三、快樂體驗:

爲小貓唱生日歌,感受和朋友一起過生日的歡樂心情。

【觀摩體會】

本次活動進行下來,有收穫也有感觸,具體概括如下:

成功之處:我利用生動形象的自制大書進行教學,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激活了孩子的思維,孩子在整節課上都積極主動的參與活動,達到了我預期想要的效果。不足之處:語言活動教育的一個出重點,就是要以活動的形式來幫助幼兒學習語言,而在本次活動中,當孩子的回答不夠完整時,我卻沒有強調孩子表達語言的完整行,導致目標完成度不高。

對於怎樣上好語言課,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實在需要更多地學習與思考。我想,只有通過一次次不停地磨課,我們才能發揚自己的長處,改正自己的不足,進而在教學方面有所進步。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