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15篇)

本文已影響 2.34W人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打擊樂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15篇)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1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樂曲結構並會隨樂律動遊戲的基礎上,探索樂器的兩種演奏方法並看指揮大膽地進行演奏。

2、根據身體動作暗示,探索拇指鑔兩種(敲、搖)不同演奏方式,並大膽進行演奏表現故事情節。

3、體驗合作演奏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1)幼兒已欣賞過“拯救美羊羊”的遊戲並會隨樂律動遊戲。

(2)幼兒已有使用鈴鼓和單響筒的經驗。

2、物質準備:圖譜一張、音樂、拇指釵8個、鈴鼓8個、單響筒8個

活動過程:

一、隨樂進行“拯救美羊羊”的遊戲,感受遊戲情境的樂趣。

師:你們玩過“拯救美羊羊”這個遊戲嗎?我們一起來玩一玩吧。

二、看圖譜,用身體動作表現遊戲情節。

1、運用故事情境講述圖譜。

2、聽音樂,按音樂節奏整體玩遊戲。

3、聽音樂,按音樂節奏分聲部玩遊戲。

三、運用動作暗示,探索樂曲的不同演奏方式表現故事情節。

1、根據身體動作創編拇指釵的兩種(敲、搖)演奏方式。

師:今天這裏有一樣新樂器,你們認識嗎?它叫“拇指釵”,它和我們一起來玩這個遊戲。

(1) 幼兒分半探索拇指釵的不用演奏方法(伴隨音樂)

(2)總結概括拇指釵的兩種演奏方法。(先請有樂器的小朋友說,再請沒

有樂器的小朋友會說。)

(3)分半合樂演奏A段。

2、總結鈴鼓和單響筒的兩種不同演奏方法。

師:鈴鼓和單響筒的兩種演奏方法你們會嗎?誰來說一說。

四、集體演奏

1、幼兒選擇樂器演奏樂曲。

2、歡慶的演奏方法。

師:歡慶時誰來演奏?你們要不要試一下?

3、第一遍完整演奏樂曲。(用樂器動作演奏)

4、第二遍演奏(正確使用樂器演奏)

5、交換樂器演奏,增加強弱力度。

6、歡慶(B段)增加難度演奏。

師:這次要增加難度了,在歡慶時請你們看我的指揮來演奏,有沒有信心?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2

一、活動目標

1。感受A段音樂的歡快B段音樂的優美,體驗共同演奏的樂趣,

2。探索歌曲的表演動作,以及演奏時樂器的配置方案。

3。討論打擊樂器的演奏方案,根據樂曲的變化設計配器方案,學習用不同的樂器來表達音樂的不同情緒,能夠用鈴鼓、碰鈴、圓舞板、雙響筒等樂器演奏歌曲。

二、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會唱歌曲《郊遊》。

2。鈴鼓、碰鈴、圓舞板、雙響筒等樂器。

三、活動過程

1。複習歌曲,進一步感知歌曲結構的情緒。

(1)這首歌有幾段?哪幾段是一樣的?第一、第三段音樂聽起來怎麼樣?

(2)第二段音樂怎麼樣?

2。創編動作。

(1)在引導幼兒觀察操作卡片畫面進行講述後,鼓勵幼兒探索用什麼動作表示手拉手、很高興去郊遊的情景。

(2)鼓勵幼兒探索怎樣表演第二段音樂中表現的優美景色。

(3)老師根據幼兒想象的動作組合成歌表演,並進行集體練習。

3。討論配器方案,爲歌曲伴奏。

(1)請幼兒思考用什麼樂器演奏音樂優美部分?

B段的比較抒情,可以延長的,適合用什麼樂器?

(2)請幼兒思考用什麼樂器演奏音樂大家歡快地去郊遊的部分?

提示幼兒A段腳步的適合用雙響筒

(3)請幼兒看老師指揮做現用樂器的模仿動作,用樂器看指揮演奏。

(4)請幼兒和小夥伴交換樂器看指揮演奏。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3

設計意圖:

打擊樂器演奏是幼兒園藝術領域的教學內容之一。打擊樂器演奏不僅能夠幫助幼兒初步掌握樂器演奏的一般知識和技能,發展節奏感,而且能培養幼兒對音色、曲式結構的敏感性,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合作能力、創造能力、還能夠提高幼兒的表現力。《採蘑菇的小姑娘》曲式輕快活潑,是明顯的兩段體音樂,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曲調琅琅上口,節奏容易掌握,在樂器配樂與演奏過程中,在培養幼兒的樂感與鍛鍊幼兒的演奏能力的同時又能帶給幼兒快樂的享受。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與興趣爲樂曲編配樂器並演奏,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幼兒音樂活動的興趣,有效培養了幼兒的自信心與自主意識,有利於幼兒藝術感受能力與理解能力的個性發展。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旋律,瞭解樂曲的結構。

2、初步嘗試根據樂曲結構特點編配樂器。

3、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樂曲:《採蘑菇的小姑娘》;

2、教師用節奏圖譜;

3、雙響筒、碰鈴、串鈴;

4、幼兒用配器圖卡。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們好,今天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段特別好聽的音樂,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播放音樂)

二、感受樂曲的旋律:

(一)、幼兒傾聽樂曲,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旋律:

(師):小朋友,你們聽完音樂之後,有什麼感覺?

(二)、幼兒瞭解樂曲的結構:

1、幼兒傾聽:

(師):讓我們再來欣賞一遍,這次你們要仔細聽一聽,樂曲的前半部分和後半部分在節奏的快慢上有什麼不同?(播放音樂)

2、幼兒總結:樂曲後半部分的節奏比前半部分的節奏快。

三、熟悉樂曲節奏:

(一)、幼兒理解節奏圖譜並按圖譜拍擊節奏

(師):老師這裏有一羣可愛的小蘑菇,他們站在一起變成了我們聽到的這段音樂的節奏。我們一起來看!(翻過活動黑板,出示節奏圖譜)

(教師小結:大蘑菇我們就用拍一下手來表示,這兩個緊緊連在一起的小蘑菇,因爲它比較小,我們就用快速拍兩下手來表示。這裏的數字"3"表示前面的節奏要重複3遍,這裏的數字"2"表示前面的節奏要重複2遍。)

(師):小朋友們,伸出你們的小手和老師一起來拍一拍吧!(教師哼唱旋律)

(二)、幼兒用身體動作創編:

(師):小朋友們,除了拍手,我們還可以用其他動作來拍打節奏,你們還想用什麼動作來表示呀?

(幼):拍腿、拍肩、擺手……(嘗試幼兒1-2種提議)

五、嘗試打擊樂器的配樂方案。

(一)、幼兒用樂器表達對樂曲的感受:

(師):剛纔小朋友們用各種動作爲樂曲伴奏,現在請你拿起自己喜歡的樂器爲樂曲來伴奏吧!

(二)、幼兒設計配器方案:

1、多種分組嘗試配器方案: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用哪種樂器的聲音,爲樂曲的前半部分和後半部分來伴奏呢?(鼓勵幼兒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並嘗試)

2、幼兒自由在配器圖卡上,設計自己的配器方案。

六、演奏:

(一)、請個別幼兒講解自己設計的配器方案

(二)、在音樂的伴奏下,幼兒看教師指揮,按不同方案嘗試演奏。

七、結束:

小朋友們編配的樂器演奏太好聽了,我們都是能幹的配樂家和演奏家。好了,該休息了讓我們一起回活動室吧。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4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樂曲的旋律和結構,嘗試用鈴鼓玩奏樂遊戲《泰國之旅》。

2、通過遷移律動中的身體動作,探索鈴鼓的不同演奏方式(敲擊鼓面、鼓邊、搖奏)。

3、在傳遞鈴鼓的遊戲過程中,體驗合作帶來的歡樂。

活動準備

1、鈴鼓人手一個、PPT、幼兒圍坐成圓圈

2、幼兒右手貼標記、對泰國美食和景點有一定了解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

2、學習基礎動作模型,學習遊戲的基本玩法。

(1)教師示範動作模型,幼兒觀察律動的基本動作並學做。

(2)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嘗試完整跳“歡迎舞”。

3、根據故事情節,加入鈴鼓演奏,進一步豐富歡迎舞的內容。

(1)教師示範傳遞鈴鼓的基本動作。

(2)討論傳遞鈴鼓的方法,並隨B段音樂嘗試傳遞鈴鼓。

(3)加入鈴鼓完整律動。

4、豐富遊戲情節,隨樂完整遊戲。

(1)配班做客人,豐富遊戲情節,幼兒觀察並學習新的遊戲規則。

(2)幼兒做“客人”,完整遊戲。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5

活動目標:

1、傾聽音樂,感知鬧鐘行走三拍後會出現鬧鈴的規律。

2、能比較清楚地用相應樂器表現音樂中鬧鐘行走的聲音和鬧鈴的聲音。

3、在呼喚寶寶起牀的遊戲中感受音樂歌曲帶來的積極情緒。

活動準備:

1《快快起牀》音樂;

2、小兔、小熊、小猴手偶;

3自制打擊樂器:手搖鈴、雙響筒每人一個;

4、大黑板,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隨音樂進入活動室,成半圓坐下來。

二、出示小鬧鐘,引出活動內容。

1、師:這是什麼?(提示時間)

它走路的時候發出什麼樣的聲音?(滴答)

2、用身體動作來表現小鬧鐘鐘擺的走動。孩子們自由想象表現。

師:你會模仿小鬧鐘走路的樣子嗎?(幼兒一邊說滴答一邊做動作)

3、隨音樂孩子們用身體動作表現小鬧鐘行走。

師:大家一起來學小鬧鐘走路的樣子。

三、進行節奏練習。

1、聽音樂第一遍,初步感受鬧鐘走三下,鬧鈴響一下的規律。

師:小鬧鐘走到一定的時間它就會鬧鈴,它會發出什麼樣的鬧鈴聲?(叮鈴鈴)

師:老師這兒有一段好聽的音樂,如果你聽到小鬧鐘叮鈴鈴的聲音,你就把小手舉起來好嗎?

2、聽音樂第二遍,老師畫圖譜。

師:剛纔你們聽到鬧鈴叮鈴鈴的聲音了嗎?它是在什麼時候出現的?小朋友們記得嗎?不記得沒關係,看老師幫你們畫下來!(教師用圖譜表現節奏)

師:老師已經把音樂記錄下來了,哪個符號表示小鬧鈴響了?它是什麼樣子的?(曲線的符號)

圓圈表示什麼?(小鬧鐘在走)

小鬧鐘走了幾下鬧鈴響?(三下)

3、看圖譜,節奏練習。(拍三下,舉手一次)

師:小鬧鐘走了三下就會鬧鈴,我們來學小鬧鐘走三下鬧一次鈴。(師做動作提示)

4、聽音樂,節奏練習。

師:小朋友學的真不錯,老師和你們一起拍手三下鬧鈴一次好嗎?

四、出示樂器,節奏練習。

1、認識樂器:手搖鈴、雙響筒。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手搖鈴和響筒。誰的聲音像鬧鈴的聲音?敲打的瓶子的聲音像鬧鐘走路的聲音滴答滴,你們喜歡他們嗎?。

2、隨音樂,用樂器敲擊節奏兩遍。第二遍幼兒交換樂器。

師:我們來做小鬧鈴和小鬧鐘,快,拿出你們的樂器,誰是小鬧鈴?誰是小鬧鐘?(教師哼唱,提示幼兒演奏各自的樂器)

師:我們跟着音樂一起來(跟着音樂演奏)

五、音樂遊戲:叫小動物起牀

1、出示手偶,引出遊戲內容。

師:這裏有幾個小動物還沒有起牀,我要唱首歌請他們起牀。老師清唱一遍《快快起牀》

2、放音樂,老師畫圖譜,幼兒熟悉歌曲。

師:小兔有一點醒了,我再放點音樂叫它起牀。(播放音樂並且圖譜記錄)

師:你看小兔起牀了,我們叫小猴快起牀吧,我們站起來先叫小猴起牀(放音樂,師與幼兒歌表演)

師:小猴馬上要起牀了,孩子們快拿出樂器,站起來快叫小猴起牀。(樂器演奏表演一遍)

3、兩段音樂節奏表演。

師:小鬧鐘又走起來了,你聽!(播放音樂)

六、延伸活動:

師:幼兒園裏還有一些小動物在睡覺呢,我們去叫醒它們吧!隨音樂出活動室。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6

設計意圖:

3-4歲的幼兒已經具備感受音樂的能力,他們能夠根據音樂的性質說出對音樂的感覺,但節奏能力還較差,要做到一拍一下的要求還有一定的難度。《秋天》是一首節奏清晰的四分之二拍的曲子,通過風姐姐和樹葉娃娃做遊戲的情景動作表現出來,音樂形象能使天生愛做遊戲的孩子感興趣,爲此,我們設計這一教學活動,意在通過引導幼兒欣賞音樂、表現音樂,發展幼兒的節奏感。故本活動分兩次進行。(第一次活動爲學習歌曲;第二次爲打擊樂活動)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感受音樂的基礎上隨着歌曲,跟着老師一拍一下的搖動沙罐和沙盤;打擊節拍,體驗參加打擊樂的快樂。

2、引導幼兒感受沙罐和沙盤的音響效果與風吹樹葉的聲音的匹配關係,培養幼兒傾聽樂器的音效的意識。

活動準備:

樹葉節奏譜(畫有大樹媽媽、各種顏色的落葉、蘑菇房子等背景);一大一小的樹葉各10片;風姐姐的胸飾;錄音機、磁帶。沙罐、沙盤人手各一份;課前在幼兒的左手背上貼上紅標記。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主題,激發幼兒喜愛秋天,喜愛落葉之情。

師:咦,飛來了一片什麼呀?(樹葉)它是什麼顏色的?

師:哦,原來秋天來了,樹葉娃娃變黃了,被風姐姐一吹,離開了大樹媽媽,飛到了我們小(1)班,來和小朋友做遊戲了,你們歡迎它嗎?來和樹葉娃娃打聲招呼。(貼在黑板上的空節奏譜中。)

二、複習歌曲,感受節拍速度。

(出示一片樹葉)師:又飛來一片樹葉娃娃,我們唱首歌歡迎它吧。師幼共唱歌曲《秋天》。(樹葉貼在黑板上,配班老師彈琴)。

三、拍手感受節拍。

師∶小朋友唱得太好聽了,把許多樹葉娃娃都吸引了過來。有大的樹葉娃娃、有小的樹葉娃娃……(邊說邊貼,完成樹葉節奏譜。)我們邊唱歌邊拍手歡迎這些樹葉娃娃,不過拍手時要一下一下的拍,拍出來的聲音纔好聽。

四、感知沙罐、沙盤的操作,感受手臂搖動的節拍。

1、引導幼兒看節奏譜。

師:看,樹葉娃娃聽着你們的歌聲飛得多高興啊!仔細看一看,他們是怎麼飛的?(大樹葉娃娃朝左邊飛的,小樹葉娃娃朝右邊飛的。)師指圖譜,幼兒學着飛。

2、遊戲:風姐姐與小樹葉

①出示頭飾:看誰來了?(風姐姐)。風姐姐來了,想和我們做遊戲呢!

看,孔老師變成了誰:(風姐姐)。那小朋友就來做樹葉娃娃,讓我們一起來玩《風姐姐和樹葉娃娃》的遊戲:當風姐姐的風吹向左邊時,你們就往左邊飛,當風姐姐向右邊飛時,那你們朝哪邊飛呀?(右邊)

②喂,風姐姐“呼呼……”起風啦,樹葉娃娃飛起來啦。“呼……”往左邊飛,“呼……”風向右邊啦。

看,風姐姐變啦。“呼……”往哪邊吹啦。

“風停了”。樹葉娃娃不動了。(幼兒回到座位上。)

3、樹葉娃娃找朋友。

①噓,這邊的樹葉娃娃在對我說悄悄話呢:樹葉娃娃說,他們想和你們的小手做朋友呢:大樹葉娃娃想和這邊的(左邊的)小手做朋友,是大樹葉娃娃的朋友的小手趕快舉起來。(師用大樹葉去親親每個孩子的左手)

小樹葉娃娃的朋友在哪裏呢?是這個,趕快舉起來。(同上)

②樹葉娃娃找到了你們的小手做朋友,真高興!他們要和你們的小手玩遊戲了。樹葉娃娃說:待會兒風姐姐吹到大樹葉娃娃,大樹葉

娃娃的朋友就要飛起來,風姐姐吹到小樹葉娃娃,小樹葉娃娃的朋友飛起來。來,試試。恩,小朋友真聰明,好,遊戲就要開始拉,不過這一次一邊聽音樂一邊玩遊戲。(開錄音機)

五、幼兒演奏小樂器

1、樹葉娃娃玩的真開心,你們開心嗎?對了,風姐姐吹過時,樹葉娃娃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沙沙沙)風姐姐起風啦,樹葉娃娃發出什麼聲音?(幼兒模仿)

2、今天,小樂器也想和我們玩遊戲呢,看,這是誰?(出示沙罐和沙盤)

請小朋友每人拿一個沙罐和一個沙盤。先玩一玩、聽一聽沙罐和沙盤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

3、嘗試演奏

①來,把小樂器放在我們的小腿上休息一下。老師提問:誰來告訴我,小樂器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沙沙沙)剛纔風姐姐吹過時,樹葉娃娃發出了什麼樣的聲音?原來小樂器發出來的聲音和樹葉娃娃發出來的聲音是一樣的。那哪個小樂器發出來的聲音和大樹葉的一樣?爲什麼?哪個和小樹葉發出的聲音一樣?爲什麼?

②大樹葉娃娃的朋友拿好沙罐,小……拿好沙盤。幼兒看着譜試着演奏。

③下面我們聽着音樂來表演一次吧,小樂器準備好,開錄音機,老師指揮。小朋友表演的真好,樹葉娃娃都笑了呢。誰也想來做小小指揮家?(請幼兒當指揮演奏幾次)

4、小樂器玩的真開心,他們有點累了,我們送他們回家吧。(結束)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7

活動目標

1、學習新歌,瞭解歌曲內容。

2、通過動作表演、打擊樂演奏感知歌曲結構及以及音樂節奏。

3、喜歡參與音樂活動,在活動中體會音樂給自己帶來的樂趣。

活動重點

感知音樂節奏,瞭解歌曲內容

活動難點

能夠用動作以及樂器表演歌曲

活動準備

幼兒經驗準備

會正確使用樂器

物質準備

音樂、圖譜、手搖鈴若干、鈴鼓若干、響鐘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活動:

(一)教師和幼兒一起聊聊家裏有誰?用一個動作代表家庭人物

1、教師:你家裏都有誰呢?那爸爸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們請一個小朋友來用一個動作來代表爸爸吧?(幼兒自創一個簡單的動作代表爸爸)

2、教師:你的家裏還有誰呢?那媽媽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們請一個小朋友用一個動作來代表媽媽吧?(幼兒自創一個動作代表媽媽)

3:、教師:你家裏都有誰呢?那孩子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們請一個小朋友來用一個動作來代表孩子吧?(幼兒自創一個簡單的動作代表孩子)

(二)教師帶領幼兒鞏固對代表動作的認識

1、教師做幼兒猜動作:我們剛纔已經找到了代表爸爸媽媽寶寶的動作,現在老師要考考你們哦,我現在把動作擺出來,看看小朋友能不能記住。

2、教師說幼兒做動作:現在老師說你們來做,看誰記得最清楚。

二、第一遍聽音樂:

1、教師:我們一起來聽這個關於旅行的歌曲,小朋友要仔細聽仔細看,誰先出來了,後邊又是誰出來了,但是隻是看,不能說哦,把祕密藏在心裏哦。

2、播放音樂:教師隨着音樂做動作,幼兒感知。

3、教師:音樂聽完了,誰先出來了?請你舉手告訴我。在音樂裏,還有什麼動作?誰還記的?

三、第二遍聽音樂

1、教師: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邊聽邊做動作吧。

2、教師提問:當我們小手抱拳的時候唱的是什麼歌詞呢?(是嘟嘟的歌詞)那我們,那我們伸開小手的手呢?原來我們做每個動作的時候都有固定的歌詞。

四、出示音樂普,感知歌曲內容

1、教師提問;這張紙上都有誰?第一排都有誰?寶寶是什麼動作呢?第二排誰又來了呢?他的代表動作是什麼呢?中間這一橫排代表什麼?第四排誰又出現了?後邊這一排又是誰?我們分別用動作表示吧

2、最後一排的最後一張爲什麼是粉色的呢?應該做什麼動作呢?我們用拍手代替吧

五、第三遍聽音樂

1、分角色表演:我們按照座位分成三組,一組是寶寶、一組是爸爸、一組是媽媽,邊聽邊做動作,看我們能不能表演好。

2、教師根據圖譜初次體驗:

(1)老師清唱:請寶寶組的小朋友來做動作吧

(2)第二排誰來了,爸爸要做動作哦,那寶寶呢?寶寶也在圖片上呢,寶寶也要和爸爸一起動起來。

(3)第三排是音符我們要做同樣的動作哦

(4)第四排誰來了?媽媽也來了

當第二排爸爸出現的時候,寶寶應該也跟着一起做動作,因爲圖片上有兩個人呢。那第三排媽媽出現的時候呢?寶寶和爸爸也要和媽媽一起出現。

3、教師帶領幼兒邊聽音樂邊做動作。

六、樂器演奏歌曲

1、教師:我們剛纔用動作表現了歌曲,下面我們樂器來演奏歌曲。

2、幼兒選擇樂器:爸爸組爲什麼選擇搖鈴呢?(因爲搖鈴的聲音像爸爸發出的聲音)媽媽組、寶寶組也請一個小代表分別來選擇自己組的樂器吧。

3、教師清唱帶領幼兒初次體驗,提示幼兒樂器的正確用法以及收放要求。

4、提示幼兒唱第四排歌詞的時候樂器要放到胸前,不演奏放到小嘴巴前當小話筒。

5、教師指揮,幼兒演奏。

七、結束部分:教師帶領幼兒邊散步邊演奏。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8

課題來源

活動的靈感來源於“超級瑪麗”電玩遊戲,這個遊戲情節明瞭,人物的善惡清晰,孩子們都很喜歡玩。音樂原曲名《胡西爾?休西波爾卡》,是手風琴樂曲,曲風較歡快、詼諧,樂段清晰,稍作剪輯,便呈現出ABA結構特點。我將“超級瑪麗”的遊戲情境與樂曲結合,設計出打擊樂遊戲“瑪麗波爾卡”,以“闖關”的遊戲情境吸引幼兒積極參與。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瑪麗波爾卡》,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情緒,能隨樂合拍地做“走、跳和吃蘑菇長大”的律動,能看指揮進行打擊樂演奏活動。

2.在圖譜和口令動作的暗示下,大膽匹配樂器,嘗試根據B段音樂的變化奏出“由弱變強”的音響效果.能在遊戲情節進展線索的提示下累加大鼓並進行合樂演奏。

3.體驗多次闖關和升級所帶來的挑戰樂趣。

活動準備

幼兒玩過遊戲“超級瑪麗”;圖譜和音樂;鈴鼓、圓舞板、小鈴各6副,大鼓一套。

活動過程

一、熟悉音樂的段落結構,學做各角色身體模仿動作

1.提問引出超級瑪麗的話題。

師:你們玩過“超級瑪麗"的遊戲嗎?裏面有哪些好玩的?

2.出示圖譜,介紹內容,說說簡單的口令。

師:這裏有一幅圖,圖裏的瑪麗正在闖關.看看他遇到了誰?(特別強調烏龜的特徵與應對的方法)

3.傾聽音樂,匹配圖譜,感受音樂ABA的結構。

師:瑪麗闖關的時候還有音樂,我們一邊聽音樂一邊看看瑪麗是按什麼路線闖關的。

4.創編瑪麗的動作,逐步完整表現音樂。

(1)師幼創編A段“走、跳、定住”動作,並隨樂練習。

師:我們清楚了瑪麗是怎麼闖關的,誰來試一試?大家坐在椅子上學一學。(合樂練習A段)

(2)師幼創編B段“吃一個蘑菇,慢慢長大”的動作,並隨樂練習。

師:瑪麗會怎麼吃蘑菇、怎麼長大呢?誰來試試?大家向他學一學。(合樂練習B+A段)

師:我們合着音樂,把吃蘑菇和後面的走跳、放鞭炮動作試一試。

(3)完整練習(指圖+動作)。

師:跟着音樂把你們剛剛編的動作完整做一次。(合樂完整練習)

(評析:活動開始教師通過簡潔的提問將幼兒的思維喚醒,回憶出電玩遊戲中瑪麗闖關的情境。隨後教師出示相關圖譜,啓發幼兒觀察其中的事物,並使用朗朗上口的口令幫助幼兒熟知動作模型和節奏模型。最後,強調音樂的ABA結構,爲後面的活動奠定了基礎)

二、隨樂進行“超級瑪麗”律動遊戲,再次感受遊戲的樂趣

師:我們要進行闖關遊戲了,記住,烏龜來了千萬不能動哦!小瑪麗們準備好了嗎?

師:聽!闖關成功了嗎?(尾音顯示成功)

(評析:教師賦予幼兒“超級瑪麗”的角色身份進行闖關遊戲,幫助幼兒再次欣賞了音樂,並在玩中對音樂、角色、情節有了更加深刻的記憶和理解。結尾處加上代表成功的尾音,讓幼兒自己辨別成功與否,增加了趣味性)

三、探索爲樂曲匹配合適的“武器”,看指揮大膽地進行闖關遊戲

1.根據身體動作的暗示,探索用鈴鼓的不同演奏方法匹配B段音樂,用圓舞板和小鈴匹配A段音樂並分段演奏。

2.看指揮完整隨樂演奏.初步感受用樂器當武器闖關的樂趣。(第一關)

3.在遊戲情節進展線索的提示下,累加大鼓進行合樂演奏。(第二關)

4.交換“武器”,體驗用不同的“武器”闖關的樂趣。(第三關)

(評析:此環節的遊戲性更加明顯,幼兒完全置身於闖關、挑戰的情境中)

四、完整隨樂闖關表演(終極挑戰)

1.部分幼兒做律動遊戲,部分幼兒用樂器伴奏做掩護,進行終極闖關。

師:我們要進行最後的終極挑戰了,只要你們闖過這一關就能變成超級瑪麗!請每隊的前四位小瑪麗先上來闖關,其他超級瑪麗在座位上用“武器”爲他們做掩護。如果他們過關了,一會兒再掩護你們闖關。

2.表演與演奏的幼兒交換,繼續闖關。

(評析:部分幼兒在場地中間表演律動遊戲,部分幼兒用樂器當武器演奏,雙方協助闖關,增強了幼兒的合作能力和藝術表現力)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9

活動目標:

1、學習用串鈴、圓弧板演奏| * — * — | * * * — |的節奏型。

2、根據指揮的手勢演奏樂器。

3、愛護樂器,學會輕拿輕放。

活動準備:

人手一件打擊樂器,串鈴和圓弧板各一半。

活動過程:

一:複習歌曲《郊遊》

1、齊唱歌曲,唱出歌曲的歡快活潑和連貫優美。

2、學習接唱,教師先唱兩小節,幼兒接唱兩小節,並以此類推,最後四小節師生齊唱。

3、幼兒先唱,教師接唱,全體幼兒分兩部分,互相接唱。(接唱過程中,注意觀看手勢暗示或指揮動作)

二:學習打擊樂《剪羊毛》

1、幼兒隨樂曲兩拍一下地拍手。

2、邊聽音樂邊拍| * — * — | * * * — |的節奏型。

3、比較前、後節奏的快慢,並隨樂曲練| * — * — | * * * — |的動作。

4、學習分聲部做動作。

把全體幼兒分成兩部分,請一半幼兒拍手,另一半幼兒拍腿,並隨樂練習(教師用相同的動作進行指揮)

5、幼兒用打擊樂器演奏。

要求幼兒輕輕地把樂器放在腿上。

學習看指揮。“教師面對串鈴劃拍子就是指揮你們演奏,面向圓弧板劃拍子就是指揮你們演奏。”

隨樂看指揮演奏打擊樂器。

6、輕輕有序地在音樂聲中把打擊樂器放到指定的地方。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10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能隨歌曲節奏合拍演奏樂器。

2.瞭解圓舞板和手鈴樂器名稱,能按要求取放樂器。

3.願意參與集體打擊樂演奏活動。

重點難點

1.重點:熟悉歌曲節奏,樂於參與演奏活動。

2.難點:瞭解樂器名稱,能隨樂合拍演奏。

活動準備物質準備:圓舞板、手鈴幼兒人手一份;樂器小籃子人手一圓形;鋼琴伴奏。

經驗準備:幼兒有前期取放樂器的經驗,熟悉歌曲,有交

活動過程

一、通過《問好歌》進行師幼互動,引出找朋友的故事。

1.師幼進行問好歌互動,感知節拍 XX X 。

Hello 小朋友,你好呀! Hello 黃老師,你好呀!(拍手我們一起玩遊戲,小手準備好

拍拍肩膀,12、34;12、34;轉轉小手,12、34;12、34 拍拍小手,12、34;12、34;拍拍肚子,12、34;12、34

2.教師講述故事《小鴨黃黃找朋友》,引出歌曲。

T:小朋友們,你們有好朋友嗎?今天黃老師帶來了一位好

(故事:小鴨黃黃住在美麗的森林裏,它最喜歡唱歌了,可覺太孤單了,於是它決定出去找好朋友一起唱歌玩遊戲)

二、創設情景,通過變換不同的方式進行找朋友遊戲,熟1.教師出示指偶,利用手部動作表現小鴨黃黃找朋友。 T: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小鴨黃黃是怎麼找好朋友。

T:小朋友剛剛有沒有發現,小鴨黃黃找朋友的時候,它的它打招呼的?

2.反覆聆聽歌曲,模仿小兔跳跳打招呼的動作。

T:原來小兔跳跳聽到小鴨黃黃的歌唱時也唱歌告訴它,我

3.師幼模仿小兔跳跳打招呼的動作進行節奏練習。

4.教師邊走邊唱,與幼兒進行互動。

5.創編不同肢體動作表現找朋友進行互動。

三、故事延續,通過變魔法的遊戲引出樂器,引導幼兒隨

1.故事延伸,通過變魔術的方式引出樂器圓舞板。

(故事:小鴨黃黃和小朋友玩得真開心,現在它要變魔術咦,小鴨黃黃變成了……樂器小精靈,原來呀,小鴨黃黃是精靈,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圓舞板。)

2.師出示樂器(圓舞板),示範圓舞板的演奏方法。

T:小朋友,你看,圓舞板和小鴨黃黃一樣,也有一個大大扁歌的時候會發出什麼聲音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3.引導幼兒用動作練習演奏圓舞板,並隨樂演奏。

T:圓舞板可以發出“噠噠噠”的聲音,現在讓我們把小手板一起玩節奏遊戲。

(1,2,3,4,1,2,3,4,準備開始唱歌了)

4.幼兒有序按教師要求取圓舞板,進行隨樂演奏。

T:圓舞板說小朋友真是太厲害了,都會和我玩節奏遊戲。從椅子下面的籃子裏找到它,拿在手上,小朋友都找到圓舞備好,——準備開始唱歌了。

5.通過接唱的遊戲引出手鈴。

T:圓舞板說在我們找朋友的時候還會出現魔法變出更多好看看會變出什麼朋友?

6.T1 演奏圓舞板,幼兒演奏手鈴進行互動遊戲。(玩 2 遍)

T:請小朋友把圓舞板放回籃子裏,找到手鈴朋友戴在手上舞板,小朋友來當手鈴,我們一起玩找朋友的遊戲。準備四、運用送樂器回家引導幼兒收樂器,教師小結,自然結

1.教師引導幼兒有序地把樂器收回籃子裏。

T:和樂器朋友們玩得真開心,讓我們把它放回籃子裏。

2.師幼小結找到的樂器朋友,活動結束。

活動總結

《我的朋友在哪裏》這一個活動前期幼兒已經熟悉歌曲,活師主要通過創設故事情景開展找朋友遊戲讓幼兒感受和練兒熟悉掌握節奏後,加入樂器進行演奏,在這一過程中主要戲當中學會取放樂器,初步認識圓舞板和手鈴的演奏方法及通過開舞會的遊戲讓幼兒在互動中進行接唱演奏,並能根據演奏。幼兒取放樂器常規、節奏的掌握目標都能夠達到,在能夠區分兩種樂器的聲響特點和演奏方式。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11

活動目標:

1.根據樂器的音色特徵,找出相應的圖形,並用嘴巴模仿樂器發出的聲音。

2.學習協調一致地看指揮輪流演奏。

3.通過演奏圖譜認識作品ABA的結構,體驗樂曲輕鬆詼諧的情緒特徵。

活動準備:

1.圖形卡片,圖形樂譜

2.碰鈴、鈴鼓、圓舞板、鼓

3.音樂

活動過程:

1.出示碰鈴、鈴鼓、圓舞板。

師:誰想來玩一玩這些樂器?

2.出示圖形卡片你覺得哪一種樂器發出的聲音像哪一幅圖?

教師依次敲擊樂器,請幼兒說出這種聲音像哪幅圖。

3.辨別音色你能學一學這些小樂器發出的聲音嗎?

(教師請幼兒用自己的嗓音模仿每件樂器發出的聲音,然後選取容易發音,音色接近樂器的聲音,碰鈴——叮,圓舞板——答,鈴鼓——沙啦啦啦啦啦。)

4.熟悉圖形譜

(1)師出示圖形樂譜,播放音樂。

師隨音樂指圖形譜,並有節奏地用模仿性語言朗誦圖形譜。

(2)鼓勵幼兒輕聲跟誦。

5.帶領幼兒邊朗誦邊做相應的樂器演奏模仿動作。

師:誰來學碰鈴唱歌?(提示幼兒要邊做動作邊朗誦)

6.看指揮分聲部練習。

幼兒分成三組,每組各模仿一種樂器的聲音,看指揮聽音樂模仿演奏。

7.樂器演奏

(1)幼兒手持樂器看指揮分組演奏。

(2)聽音樂邊朗誦邊演奏。

8.完整演奏。

附:樂曲分析《土耳其進行曲》,本曲全稱爲《"土耳其進行曲"主題變奏曲》,這是一首以"土耳其進行曲"爲主題而馳名世界的變奏曲。實際上,本曲的主題本身並非具有純正的土耳其風格,正如莫扎特的《土耳其進行曲》一樣,只是反映了當時流行的一種"東方風格",而在現代人看來,本曲幾乎沒有什麼東方味道。但是由於它具有十分通俗而流暢的旋律,故與莫扎特的同名作品齊名,成爲不朽的古典小品。

樂曲的主題簡潔而極其節奏化。八分音符均整一貫的節奏,加上十六分音符來提高活潑感,全曲表現出一種帶有童貞般的單純。像這種快活的節奏,在貝多芬的作品中屢見不鮮。各個變奏並不着力渲染技巧,但樸實有力,而又不陷於單調,是一種巧妙的關聯。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12

一、我們來討論

幼兒打擊樂器演奏能力的發展

主要包括哪幾方面?

操作樂器的能力、合樂性、合作性以及創造性等4個方面。理想的打擊樂器演奏活動能促進這些方面的發展,使兒童能夠掌握最基本的應用打擊樂器與音樂交流、與他人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節奏體驗活動:

《紙杯遊戲》

二、幼兒園打擊樂器演奏活動教育內容

主要有:

①打擊樂曲。

②打擊樂器演奏的簡單知識技能。

③打擊樂器演奏的常規。

三、幼兒園打擊樂器演奏材料的選擇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樂器。在爲幼兒選擇打擊樂器時—般應考慮樂器的音色要好,樂器的形狀、大小、重量要適合學前兒童持握,樂器的特定演奏方法要適合特定年齡兒童運動能力的發展水平。

②音樂。在爲幼兒選擇有關音樂時一般應注意節奏清晰、結構工整、旋律優美、形象生動鮮明;多爲年齡較小的幼兒選擇他們已經比較熟悉的歌曲、韻律活動曲或欣賞曲;爲幼兒選擇的含兩個及兩個以上樂段的樂曲,段落之間最好是對比鮮明的。

③配器方案。爲幼兒選擇的打擊樂曲配器方案一般要適合幼兒使用樂器的能力;適合幼兒對變化作出反應的能力;配器音響效果與原來的音樂相協調;配器本身富於趣味性、新穎性和整體統一美感。

四、幼兒園打擊樂教學改革

打擊樂教學程序中最主要的改革就是通過理論上的反覆探討和實踐中的反覆驗證,提出“打擊樂整體教學法”。所謂“打擊樂整體教學法”,就是在教學中隨時引導幼兒注意傾聽演奏的整體音響效果。要注意傾聽自己的演奏與他人聲部是怎樣一種協調一致的關係,並注意體驗整體音響在流動中不斷變化的趣味性以及與他人協調合作的樂趣。這種方法,簡化了傳統的打擊樂譜,將比較繁雜的配器方案簡化歸結到一二條節奏型,便於教師對樂譜的記憶與掌握,也便於幼兒掌握整首樂曲的結構特點和樂曲配置情況。既發展了幼兒的整體協調能力,又發展了幼兒的創造力,可謂一舉多得。

打擊樂整體教學法的具體教學方法主要有三種:“總譜法”、“指揮法”、“創作法”。

“總譜法”是打擊樂整體教學法中一種主要的教學方法,它是通過使用幼兒可以接受的“變通總譜”來幫助幼兒掌握作品整體音響結構的方法。

“變通總譜”是針對通用標準總譜(即簡譜和五線譜)來講的。由於標準總譜的認知過程比較複雜,幼兒在學的過程中認知負擔比較重,因此體會不到樂曲的音樂趣味。爲些,我們設計了一些易被幼兒直觀地把握音樂總體結構的樂譜,主要有:“動作總譜”、“圖形總譜”、“語音總譜”三大類。

“動作總譜”主要是通過身體動作表現節奏、音色、速度、力度變化及配器的總體佈局。它包含身體節奏動作、模仿動作及舞蹈動作等。“圖形總譜”主要是通過圖形來表現節奏、音色、速度、力度變化及配器的總體佈局。“語音總譜”主要是通過嗓音來表現節奏、音色、速度、力度變化及配器的總體佈局的。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總譜主要是給教師看的,幼兒只需學會隨旋律做動作、看圖和朗誦即可。

動作節奏練習活動:

《撥絃》

“指揮法”是打擊樂整體教學法中一種核心性的教學方法。不但教師可以通過指揮動作來幫助幼兒掌握作品的整體音響結構,而且幼兒也可以通過輪流看別人指揮和自己指揮的練習活動不斷深入地把握作品的整體音響結構。

教幼兒學習看指揮應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1、教師要按規定的節奏來指揮,而絕不能只是劃拍子。

2、教師本身的指揮動作必須清晰準確,具有熱情。

3、培養幼兒養成看指揮的良好習慣。

4、教幼兒學習分聲部看指揮時教師可從用身體動作指揮或樂器演奏模仿動作指揮及語言提示逐步過渡到用手勢指揮和眼神的提示。

5、教師指揮時應注意在聲部轉換之前提前將自己頭部和目光轉向下一個將要演奏的聲部。

6、對於大班幼兒,教師要注意培養他們迅速正確地對教師的指揮手勢作出反應和即興看指揮演奏樂器的能力。

指揮練習:

1、《小看戲》

2 、《喜洋洋》

“創作法”是打擊樂整體教學法中一種重要的教學法,它是通過引導幼兒參加制定音樂作品的配器方案和參加編制變通總譜的過程來幫助幼兒掌握作品的音響結構。

在“創作法”的教學過程中,幼兒的創造性表現的能力必須建立在以下基礎上:一定的演奏技能;一定的節奏語彙;對各種樂器音色的一定了解;運用樂器演奏進行想象;聯想和表達音樂的能力;一定的運用樂器進行表達的經驗。

五、幼兒園打擊樂器演奏教育教學要點

(一)教育目標與教學模式

1、從教育目標來看,在音樂活動領域內,促進兒童發展的目標體系在內容上已經發上了全面的改變。下面我們來做一個比較:

(1)傳統目標(從現在通用的各種教材中歸納出來)。

第一,激發了幼兒對奏樂活動的興趣。

第二,瞭解一定樂器知識,學會簡單地用打擊樂器演奏的技能,使兒童在歌曲、律動曲的伴和下齊奏、輪奏(實際上是指輪流演奏)。

第三,培養幼兒的節奏感(極少數教材上稱“音色感”)。

第四,學會演奏一定數量的打擊作品。

(2)目前我們提出的目標。

第一,讓幼兒享受奏樂活動的快樂。包括讓幼兒體驗音樂和打擊樂器演奏的整體音響在時間流動過程中不斷變化的樂趣,以及體驗與他人協作的樂趣。

第二,發展幼兒運用打擊樂器進行技術展現的能力。其中包括幼兒在自己的聲部中感知整體音響效果的能力,以及與其他人、其他聲部相互協調,共同創造某種既定整體音響形象的能力。

第三,發展幼兒感受音樂的能力。其中包括對所有音樂要素的敏感性:如節奏感、旋律感、音色感、結構感——主要指音樂橫向的曲式結構及肢體感——主要指多聲部音樂各縱向層次之間的織體結構。

第四,積累一定的音樂語彙。其中包括音樂曲調的語彙,打擊樂器演奏節奏型的語彙,打擊樂器演奏節奏型的語彙,打擊樂器的各種不同音色及其表現力的語彙。

第五,促進幼兒整體素質全面發展的其他要求。

因此,對於一次集體打擊樂器演奏教育教學活動來說,具體目標應劃分成以下三個方面:①“音樂”素質發展要求。②“學習”素質發展要求。③“做人”素質發展要求。

2、從教學模式來看:

將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我們先進提出的模式比較如下:

(1)傳統模式。

程序:從分聲部入手進行教學

方法:單純使用示範、模仿的教學方法。在“合樂”(即所有聲部的演奏者同時各自演奏自己的聲部)是強調“不要去聽其他聲部的演奏,以免相互之間會受到干擾”。

目的:着眼於學習的結果,學會演奏某個打擊樂作品。

(2)目前我們提出的模式

程序:從整體佈局入手進行教學。

方法:從示範、模範的教學法逐步過渡到引導、創造的教學方法,兩種方法根據情況結合使用。“合樂”的時候強調相互傾聽、相互配合。

目的:着眼於學習的過程,更關注幼兒的全面發展;也注意學習的結果,使幼兒能夠較完美地演奏作品並享受演奏的樂趣。

(二)打擊樂曲的編配

1、配器設計的原則

第一,適合幼兒使用用樂器的能力。即從以大肌肉(手臂)動作爲主、手眼協調要求較低的動作,逐步過渡到部分利用腕、指動作,手眼協調要求較高的動作。注意配器應適合幼兒適應變化的能力,總體上應該是簡單和多重複的。

第二,有一定的藝術性。即情緒、風格與原音樂作品向貼近,有一定的個性與趣味性,能夠通過重複,強調出作品的整體統一性,也能夠通過適宜的.變化使作品內容更加豐富。

2、配器的步驟

第一,熟悉原音樂作品。對音樂作品進行反覆哼唱、彈奏、傾聽和感知體驗。

第二,揣摩、分析。即揣摩、分析音樂作品的情緒、風格和趣味,注意抓住主要矛盾,對非主要細節作“省略”處理或“模糊”處理;分析音樂作品的節奏特點和結構特點,感知作品結構中部分與整體的關係及重複與變化的關係。

第三,安排節奏型和音樂作品的佈局。既可以通過節奏和音色的改變“變化”,又可以通過節奏和音色的重複強調“統一”。

第四,試奏曲調。

第五、記譜和轉換成幼兒可以使用的變通樂譜。

六、打擊樂器演奏活動的常規

1、活動開始和結束的常規

聽音樂的信號整齊地將樂器從座椅下面取出或放回。樂器拿出後,凡不演奏時須將樂器放在大腿上,不發出聲音,眼睛也不看樂器。開始演奏前,按指揮者的手勢整齊地將樂器拿起,做好準備演奏的姿勢。演奏結束後,按指揮者的手勢將樂器回大腿上。活動結束後,在教師指導下自己收拾樂器和整理場地。

2、活動進行的常規

演奏時身體傾向指揮者,眼睛注視指揮者,積極地與指揮者進行交流。注意傾聽音樂和他人的演奏,並努力與他人協調一致。注意力集中,不做與演奏無關的事情。交換樂器時,須先將原先使用的樂器放在坐椅面上,在迅速無聲地找到新的座位,拿起樂器,坐下,將樂器在大腿上放好。交換過程中不與他人或場內的座椅相撞,坐下時不使座椅發出聲音或發生移動。

請以小組爲單位,爲樂曲《採茶撲蝶》設計配器方案。

七、幼兒參與配器的一般程序

1、讓幼兒熟悉音樂。

2、請全體幼兒隨音樂做簡單的節奏動作,教師觀察幼兒中產生的節奏型。

3、教師對幼兒的反應進行反饋,讓全體幼兒瞭解他們當中產生了什麼節奏型,並進一步組織、指導幼兒創編出合適的節奏型和動作。

4、教師進一步組織、指導幼兒將編創出的節奏和動作組合成完整的節奏動作方案。

5、教師組織、指導幼兒將節奏動作轉換成“變通總譜”。

6、教師繼續組織、指導幼兒討論,將“變通總譜”轉換成打擊樂器的實際演奏方案。

八、教師指導打擊樂器演奏的特殊技術

1、哼唱曲調的技術。

2、節奏語言提示技術。

3、空間移動技術。

4、程序拉長或壓縮技術。

請以小組爲單位,設計樂曲《花好月圓》的配器方案並演奏。

打擊樂《花好月圓》節奏譜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13

活動領域:社會、語言、藝術

活動年齡班:中班

執教人:

活動設計思路:

聯繫春天的生活經驗,郊遊是一首節奏清晰,旋律優美的四二拍曲子適合打擊樂演奏,歌曲風格歡快和抒情對比明顯,利有挑戰簡單配器的演奏,提高幼兒的打擊水平。

活動目標:

1. 激發幼兒對打擊樂的興趣和藝術表現的喜好。

2.通過引導幼兒欣賞表現音樂,培養幼兒的節奏感及感受樂曲中歡快和抒情的效果。

3.在熟悉歌曲節奏的基礎上討論配器方案並嘗試樂器演奏,體驗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跳動的春》打擊樂演奏片斷,打擊樂器:雙響筒、響板、鑼、鑔、鈴鼓、三角鐵、碰鈴,節奏譜。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欣賞《跳動的春》打擊樂演奏片斷,完整幼兒對打擊樂的整體認識。並在欣賞中說出所聽樂器,發展幼兒傾聽能力。

二、活動過程:

1.認識樂器及其演奏方法。利用遊戲--聲音,引出樂器並調動幼兒原有經驗,演奏打擊樂器。 (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主動參與)

2.熟悉歌曲《郊遊》,感受歌曲前段的歡快和後段的優美的情緒。

3.讓幼兒嘗試配器演奏,自由進行。

4.學習節奏譜,練習打節奏。先引導幼兒用身體的部位打節奏,熟練歌曲的節奏,增強幼兒的節奏感。

5.討論配器方案。讓幼兒積極發言,嘗試演奏。

6.師幼共同演奏,完整表現《郊遊》。

三、活動結束:歌舞大聯歡。

部分幼兒表演,唱歌與舞蹈,部分幼兒用樂器打節奏。體驗打擊樂在音樂活動中的魅力。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14

設計意圖

打擊樂教學是幼兒園音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每個孩子都喜歡敲敲打打,對聲音有一種天生的敏感性,打擊樂就十分貼切的反應了兒童這一特點。《楊柳青》這一樂曲是十分富有江蘇民間音樂風格的樂曲,樂曲2拍子,歡快,活潑,節奏感強,十分富有音樂的喜感,是典型的打擊樂樂曲。大班幼兒對於2拍子的節奏型已經能很好的掌握,會打簡單的,節奏型不變或者有兩個節奏型的節奏,對於打擊樂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本節課在鞏固以有經驗的基礎上,着重練習同一首樂曲中有三種不同的節奏型,並嘗試給不同的節奏型配以不同的打擊方式,讓幼兒在玩中學,在挑戰中成長。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聽辯不同的節奏型,並能用拍手動作表示。

2、培養幼兒按指揮演奏打擊樂的能力,並在齊奏或合奏中保持自己的表演速度。

3、、繼續組織幼兒按已有規則使用樂器,養成愛護樂器的態度和習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已熟悉自制樂器,並有玩過自制樂器的經驗。

物質準備:奶粉罐和小棒自制的鼓樂器,人手一份,樂器節奏圖譜一份。

場地準備:幼兒圍坐成半圓型。

活動重難點:

俗話說"提領而頓,百毛皆順"重難點是確定是一個活動的關鍵,根據我班幼兒音樂發展水平,我將重點定位爲培養幼兒節奏感,體驗打擊樂活動的快樂。難點定爲能跟隨樂曲的節奏型配以適當的打擊方式。

教學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幼幼互動,因此,根據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幼兒的心理特徵,知識水平,教學條件,我採用了以下適宜的教學法:多通道參與法,模仿示範法,情景表演法,激勵法。

活動過程幼兒的天性是好動的,所以遊戲成爲了幼兒學習的主要方式,在遊戲情境中,幼兒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表演慾望,使教學活動有效地促進幼兒成長的發展。根據這一特點,本次活動我主要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一、遊戲導入,節奏前置。

讓幼兒跟隨《楊柳青》音樂進場,做拍手,跺腳的動作。

老師:孩子們,我們一起去參加音樂會吧。(播放音樂磁帶)(以遊戲的形式進場,首先讓幼兒欣賞並熟悉了樂曲,教師帶領幼兒跟隨音樂拍手,跺腳等動作,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感受了樂曲的節奏型,掌握了節拍,難點前置,爲後面的打擊樂表演作好充分的準備。)二、熟悉樂器,節奏訓練。

1、鼓樂器的出現教師出示用奶粉罐製作的小鼓樂器,介紹小鼓樂器,並讓幼兒玩一玩,幼兒隨意敲打樂器,鼓勵幼兒玩出不同的方法,探索出可以敲打鼓面和鼓身兩種方法,教師用簡筆畫畫出敲打在哪裏。

老師: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我們小朋友的好朋友,他要和我們一起玩。

我們大家來一起和小鼓玩一玩,小鼓的哪裏可以發出聲音呢?老師來畫出來,我們一起來敲一敲,玩一玩。

(在帶領幼兒認識樂器後,讓他們隨意敲打,滿足了幼兒對新事物的探究慾望,激發幼兒對打擊樂的興趣。綱要中指出,在各教學領域都要強調生活的價值,強調從生活中挖掘教育的內容,況且最近也十分倡導要低碳生活,節約環保,結合這一契機,我設計了用廢舊的奶粉罐製作樂器,這樣既能廢物利用,又能激起幼兒無窮的想象力,真是一舉多得。)2、一物多玩教師逐條出示圖譜,讓幼兒跟隨圖譜,老師的指揮來打一打。

老師:我們今天叫要用小鼓來表演節目,在表演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下面幾個節奏型怎麼打?出示X-│X-│X-│X-│XX│XX│XX│XX│XX│XXX│XX│XXX│(教師帶領幼兒以拍手的方式來練習一下節奏型,對於幼兒掌握起來有困難的節奏型教師可以通過誇張的身體動作來告訴幼兒這個節奏的敲打方法,時值。)老師要把小鼓也配上去,你們看看要怎樣打小鼓呢?(教師把小鼓的圖譜放在相對應的節奏型下,請幼兒練一下。)你知道怎麼敲嗎?你會敲嗎?大家來試一試吧?(幼兒根據圖譜自由練習)X-│X-│X-│X-│XX│XX│XX│XX│XX│XXX│XX│XXX│(由於先期的置入,解決了幼兒看小鼓圖譜的難題。在配合不同的節奏型打擊,對於幼兒來說是一個挑戰,所以教師給幼兒一個自我整理的時間,讓幼兒把已有經驗和新知識以自己的方式整和在一起。)老師:請個別小朋友來打一下試一試(個別幼兒展示,教師糾正)我們一起來看着圖譜打一下小鼓吧。(集體分段演奏)三、出示圖譜,整體演奏A、播放《楊柳青》樂曲,請幼兒欣賞,激起配樂的慾望。

教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首我們將要表演的樂曲,叫《楊柳青》,我們一起來聽一下吧。(播放楊柳青)我們的小鼓也躍躍欲試想表演一下呢,拿起你手中的棒,來嘗試着給這首樂曲配樂吧。(播放樂曲)(由於本首樂曲的節奏型很明顯,再加之之前我們已經練習了節奏型,所以大部分幼兒能初步聽出樂曲中的節奏型,打出來,也讓部分能力強的幼兒有自我展示的機會。這裏我採用賞識激勵法,對幼兒的演奏給予及時的肯定,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和成功感。)B、出示圖譜,讓幼兒根據圖譜打擊樂器。

教師:要表演一首好聽的樂曲就需要整齊的演奏,小鼓告訴老師他是跟着圖譜來表演的,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演出圖譜吧。(出示圖譜)我們一起來打一下吧。(第一遍教師帶領幼兒以較慢的速度來打擊一下,難點可以放慢速度,或重複演奏。並用點頭,點腳的方式來給幼兒穩定節奏,用身式來幫助幼兒掌握節奏的時值。)我們一起來跟着音樂打一下吧。(播放樂曲)(本節課的重點就是跟隨樂曲進行打擊樂演奏,演奏的關鍵就是節奏的掌握,教師通過示範法,輔助節奏法,來幫助幼兒正確的掌握節奏)四、多種形式的練習。

教師:小朋友表演的真不錯,我們一起來演奏一下吧。(集體表演)分組表演,看老師的指揮分聲部表演。

(讓幼兒集體表演,初步嘗試用樂器爲樂曲伴奏的快樂和興奮,然後進行分組表演。這裏我採用鼓勵法,當幼兒在活動中取得一定成功時給予及時的肯定,以增強幼兒的自信心,使幼兒的藝術性,健康性,愉悅性都得到和諧統一。分聲部演奏培養幼兒的注意力和合作能力,能看這老師的肢體語言,動作,手勢來進行合作表演,使活動推向高潮。)五、活動延伸。

針對幼兒能力的高低差異,所以我在活動的最後設計了一個難度環節,,更換圖譜,讓幼兒在課後繼續表演,XXX部分用身勢語言跺腳來表示,讓幼兒感知打擊節奏不僅可以通過打擊樂器來實現,也可以通過最原始,最簡單,離我們最近的身體動作來表現,讓幼兒真正發現,生活中無處不有音樂。

中班音樂:楊柳青活動背景:

樂曲《楊柳青》是一首很有名的江蘇民間樂曲,它具有濃郁的江南風情,旋律優美、活潑,別具特色。通過爲這首樂曲配樂演奏,讓幼兒從中學會欣賞樂曲,體會樂曲帶來的意境,理解樂曲的風格和它的結構式。我將這首樂曲原本普通的打擊樂演奏,改變成利用廚房餐具進行演奏,給人一種不一樣的新感覺。

活動目標:

1、學習拍打正確的節奏型:X-|X-|;XX|XX|;XXX|XXX|2、學習看指揮演奏打擊樂器,並在演唱過程中保持自己的演奏速度。

3、能正確使用樂器遵守打擊樂活動的規則。

活動準備:

1、廚房餐具:鍋、碗、調羹、盆、筷子等若干。

2、節奏條XX|XX|;X-|X-|;XXX|XXX|3、打擊樂圖譜活動重點、難點:

1、隨樂曲音樂拍打正確的節奏型。

2、學習看指揮,合作演奏打擊樂器。

活動過程:

一、熟悉樂曲,瞭解樂曲的結構。

1、欣賞樂曲,知道樂曲名稱《楊柳青》。

2、知道它是一首江蘇揚州的民歌,歌曲活潑風趣。它唱出了人民過上幸福生活之後的歡樂心情。也描述了揚州春天到了,楊柳發芽都變的綠綠後的美麗景色。

3、請幼兒說出樂曲的結構式。

設計意圖:

幼兒通過欣賞樂曲,初步的瞭解樂曲的旋律,教師向幼兒介紹這首樂曲的出處,所表達的意境、以及它的結構式。讓幼兒對這首樂曲先有一定的瞭解,爲下面環節幼兒演奏樂曲奠定基礎。

二、熟悉樂曲旋律1、再次欣賞樂曲,邊聽音樂邊隨教師合拍地拍手打節奏。用固定節奏來拍打。

2、看節奏型拍打節奏。

老師分別出示節奏型XX|XX|;X-|X-|;XXX|XXX|請幼兒來分別試試怎樣拍打。

設計意圖:

幫助幼兒複習這幾種節奏型,在掌握這幾種節奏型的基礎上,才能看這首樂曲的圖譜,完整的進行演奏。幫助幼兒解決打擊樂演奏中的難點。

三、學習打擊樂1、出示樂曲圖譜請幼兒看着圖譜用身體動作來拍打節奏。

2、看指揮分組用身體動作來拍打節奏。

3、出示廚房用具給幼兒認識,讓幼兒熟悉它們各自發出的聲音。

4、請幼兒討論選出三種餐具,作爲打擊樂器,爲這首樂曲演奏。

5、小結:推選出最適合的三種"樂器":用手拍打塑料盆、筷子和碗配合、鍋和調羹配合。

第一段:用手拍打塑料盆;第二段:筷子和碗配合;第三段:鍋和調羹配合。

6、請幼兒拿出自己的"樂器",看圖譜分聲部演奏一遍。

7、教師指揮幼兒分聲部練習,幼兒根據教師的指向,隨音樂進行演奏6、演奏時注意演奏常規:準備動作;演奏時的拿樂器動作;不演奏時的動作等設計意圖:

在這個學習打擊樂的這一環節中,做到的是層層遞進、步步深入,把幼兒的思路一步步的引入到打擊樂的學習中,幫助幼兒很好的掌握打擊樂演奏的方法。同時讓幼兒自由討論,選擇適合的"樂器"演奏,做到了以幼兒爲主體思想,更加能夠激起幼兒對打擊樂演奏的樂趣。

四、交換"樂器"演奏1、請幼兒相互交換樂器進行演奏。

2、請個別幼兒來當指揮家,指揮大家一起分聲部演奏。

設計意圖:

通過交換"樂器",促進了幼兒相互之間的交流,也讓幼兒全方面的體驗各種"樂器"演奏出來的效果。同時讓幼兒對這個樂曲的演奏結構有一個完整的認識。給幼兒一次指揮的鍛鍊機會,同時鍛鍊幼兒學會聽音樂配合樂曲節奏進行指揮。

幼兒園打擊樂教案15

活動目標:

1、在音樂和遊戲的情景中,感受到郊遊的輕鬆愉快。

2、掌握X X XX X這一節奏,並用肢體動作創造性的展現。

3、在理解歌詞的基礎上,學習正確使用樂器節奏,感受A段音樂的歡快和B段音樂的優美。

活動準備:

錄音機、磁帶、節奏展示板、水果貼畫、樂器。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播放音樂《郊遊》教師帶領幼兒進入活動室,並表現郊遊的情境。

談話活動:教師與幼兒談論春天郊遊引出歌曲《郊遊》。

現在是什麼季節啊?

今天給小朋友門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這首歌曲啊是和郊遊有關的下面我們一起來聽一下。

二、基本部分

1、欣賞歌曲《郊遊》讓幼兒體驗歌曲歡快情緒,感知歌曲節奏。

剛纔有沒有發現歌曲中有哪些部分不一樣的?再來聽一遍歌曲。

2、小朋友們發現歌曲一開始比較歡快中間部分比較優美最後一部分又變的歡快了對不對?小朋友們真聰明!

3、引導幼兒創編動作進行表演,跟着音樂加上動作來表演一下。

4、出示節奏展示板,認識節奏並讓幼兒正確的打節奏。

1)(出示節奏展示板)有沒有哪個小朋友知道這是什麼啊?

這是節奏象(認識小節線)這樣的符號X我們讀“噠”XX象這樣兩個挨着下面畫橫線的我們讀“噠噠”要連起來讀,象這樣X—的我們要把“噠”拉長,下面來跟老師一起一邊拍手一邊練習一遍。

2)小朋友們有沒有發現剛纔我們打的前面兩小節節奏是一樣的然而後面的就不一樣了爲了區分開來我們就用紅紅的小蘋果來表示,後面的就用黃黃的梨來表示,(重複的地方讓幼兒粘貼)接下來的這幾小節和前面的都不一樣我們就用綠綠的小西瓜表示。

5、認識樂器並讓幼兒討論配器方案,爲歌曲伴奏。

1)認識樂器,並教幼兒使用樂器。

2)剛纔我們貼蘋果的地方我們用雙響筒伴奏,貼梨的地方用響板來伴奏,貼西瓜的地方用沙棰來伴奏。並分別用樂器來打節奏。

三、結束部分

遊戲:《小小音樂會》

教師扮演指揮家,幼兒扮演小演奏家一起給歌曲伴奏。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