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大班教案《海洋》

本文已影響 1.44W人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海洋》,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教案《海洋》

幼兒園大班教案《海洋》1

主要領域

科學

活動目標

相關領域

語言、美術

萌發熱愛海洋的情感

瞭解海洋污染對人類的影響

嘗試找出污染的原因並商討對策

主要形式

集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35分鐘

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海洋及水質污染的影響

難點:嘗試找出污染的原因並商討對策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對海洋及水污染有初略的瞭解

物質準備:課件、磁帶、有關水質污染的新聞剪報、各種美工材料及工具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神祕的海底世界

1.幼兒自由議論,互相交流海洋裏有些什麼。

2.觀看有關海洋的課件,知道奇妙的海底世界裏,有着不同的海洋生物。

3.一起聆聽錄音帶“海洋裏的聲音”,並嘗試分辨鯨魚、海豚和海獅所發出的聲音。

二、基本部分:海洋污染的原因

1.通過新聞剪報,讓幼兒瞭解海洋污染對生物以及我們人類的危害。

2.幼兒自由討論、互相交流,嘗試找出污染的原因和商討如何減少日常生活的污水。

3.到附近海門河邊實地觀察水源的生態環境,嗅嗅河水所發出的氣味,觀看垃圾船打撈河面垃圾的過程。

三、結束部分:我們是環保小衛士

1.引導幼兒討論:我們能爲海洋做些什麼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改善海洋水質污染活動。

2.設計保護海洋的宣傳單、宣傳口號。

【延伸活動】

上街向行人派發宣傳單,呼籲大家一起保護海洋。

【活動評析】

一、設計意圖

神祕的海底世界、神祕的海洋生物對幼兒有着不可抵擋的誘惑。爲了增加幼兒對海底世界的感性認識,在開始上課時,讓幼兒觀看課件、聆聽錄音帶,使幼兒對海底世界有了初略的印象。在此基礎上,通過剪報使幼兒知道海洋污染的`危害,並利用對幼兒園附近海門河的實地觀察,瞭解水質污染的嚴重性,從而萌發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全班師生同心協力、共同寫信、設計宣傳單及口號,將保護水質化爲實際行動,延伸活動更加深化了這一行動。

二、活動效果

本次活動以“神祕的海底世界”、“水質污染的危害”以及“我們是環保小衛士”三個環節貫穿展開,再一層層漸次深入,充分調動了大班孩子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在活動中使幼兒在視覺、聽覺的衝擊下感受海底世界,豐富了海洋生物知識,激發幼兒產生熱愛海洋的情感。通過實地觀察海門河污染情況,使幼兒直觀地瞭解水質污染的不良後果,以及海洋污染的原因。在最後的環節中幼兒以實際行動來保護海洋,呼籲大家參與到環保活動中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幼兒園大班教案《海洋》2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美術活動,感受繪畫的樂趣。

2、知道鯊魚、章魚、五彩魚的結構特點,並用繪畫表現出來。

3、初步學習組織畫面。

活動準備

1、課件—海底世界

2、色的水彩,油畫棒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們去過海底世界嗎?

老師也去了海底世界,看到海洋裏的魚漂亮極了,我把它們的照片拍了下來,你們想看嗎?

二、欣賞課件—海底世界

教師介紹魚的形狀、顏色及海洋裏的景色。

三、展示圖畫《海洋裏的魚》,教師講解示範。

1、教師:“這是一張老師畫的海洋裏的魚,上面有哪些魚?

(鯊魚、章魚、五彩魚、飛魚等)

它們長的什麼樣?

2、分析魚的結構

教師:今天我們來學畫一張海底世界的圖吧。

(1)鯊魚。先畫一個長長的橢圓,後面不封口,再畫魚鰭、魚尾,

最後畫鯊魚的眼睛、嘴巴、鰓裂。

(2)章魚。先畫一個不封口的圓,在圓上畫章魚的眼睛、嘴巴,

最後畫章魚的觸手,是長長的橢圓,彎彎曲曲的,可以多畫幾個。

(3)五彩魚。先畫一個不封口的.橢圓,畫出魚頭,再畫魚的眼睛,開口處畫魚的嘴巴,

然後畫魚鰭,有背鰭、胸鰭、腹鰭,最後給五彩魚畫上美麗的花紋,可以是長條、三角,也可以是圓圈。

四、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教師:小朋友的可以用油畫棒來畫海底裏的各種魚,然後用藍色的水彩塗在上代表一塊小小的海洋。

畫的魚可以有大有小,有的遊向左邊,有的遊向右邊,有的在上,有的在下,魚的顏色可以塗得鮮豔些,海底還可以畫些什麼呢?想想你在電視或書上看的海底世界,讓我們的海底世界更熱鬧!

1、教師適當指導能力差的幼兒畫鯊魚、章魚。

2、提醒幼兒安排好畫面;鼓勵幼兒均勻塗色。

3、提醒幼兒耐心的塗海水。

4、海底還可以畫些水草、珊瑚、貝殼,這樣畫面就豐富了。”

五、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將幼兒作品拼在一起,形成一幅大的“海底世界”,引導幼兒欣賞,並說說哪些魚畫得好,爲什麼。

幼兒園大班教案《海洋》3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辯論,培養幼兒良好的聽說習慣,提高幼兒完整講述,培養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2、鼓勵幼兒大膽地在衆人面前表達個人見解,培養幼兒的自信心。

3、培養幼兒樂意在衆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二、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

幼兒已瞭解辯論的知識,並組織幼兒看淺顯易懂的辯論賽。

2、物質準備

字卡:我認爲……因爲……所以、雖然……但是……我認爲、特別、有趣、獨特、精彩、響亮、蘋果隊、雪梨隊。

彩旗六面、知識問答題十道、號碼牌十四個。

三、活動過程:

1、師生談話,導入活動。

生:我認爲人生活在海洋裏好!

生:我認爲人生活在陸地上好!

師:小朋友,人到底生活在海洋裏好還是生活在陸地上好呢?請你們找一個同伴討論一下。

2、幼兒討論後,教師小結。

師:原來小朋友當中也有兩種不同的看法,那今天我們就進行一次辯論賽,辯論的題目是《人生活在陸地上好還是生活在海洋裏好?》。

3、向幼兒介紹辯論賽的規則。

教師組織幼兒自由選擇自己的立場,正反兩方隊員、拉拉隊分別爲自己隊喊口號打氣。

4、一一辯論環節。

教師向幼兒介紹一一辯論的要求,要求幼兒學習用“我認爲……因爲……所以”的句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幼兒進行辯論,在辯論過程中教師給予簡單的鼓勵和評價。

5、駁論環節。

教師向幼兒介紹駁論的要求,要求一方幼兒用“我認爲……因爲……所以”的句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另一方用“雖然……但是……我認爲”的句式進行反駁,幼兒進行對應駁論,教師在這個環節同樣進行簡單鼓勵和評價。

6、教師小結。

我們的辯論賽到此告一段落了,小朋友都表現的很好。其實人生活在陸地上還是生活在海洋裏都有好處和不好之處,關鍵的是我們從小要熱愛學習,學會愛護環境,等我們長大了做科學家,我們一起到月球上住好嗎?雖然今天辯論賽雙方不分上下,但是我們必須分出輸贏。怎麼辦呢?不過不要緊,下面老師爲你們準備了更加精彩、刺激的知識搶答賽。

7、知識搶答賽。

教師介紹遊戲規則,組織幼兒進行遊戲,最後產生冠軍、亞軍,請出頒獎嘉賓進行頒獎,整個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活動開始,我是以談話的方式直接導入,讓幼兒回顧以往“六一”是怎樣度過的,在談話中,孩子們都很積極表達,“我以前和小朋友們一起玩遊戲,以前在班級表演節目,老師幫我們化妝了,我覺得很開心……..”有的還說:“媽媽送給我一份禮物,我很高興……”通過談話,還讓他們討論這樣過“六一”節你們覺得怎麼樣?讓他們表達自己對自己的節日的一種看法和嚮往。接着通過觀看圖片,欣賞其他小朋友慶祝節日的方式,讓孩子來講一講別人的快樂,最後結合已有經驗和習得經驗,大家來談一談今年我們的節日可以怎麼度過,旨在讓孩子們暢所欲言,盡情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活動中我採取了個別交流、小組討論、兩兩討論等形式,變化形式,進一步增強談話的多樣性。

活動結束後,結合以前組織得談話活動,我做了一下反思與總結,爲以後的談話活動作參考:

1、選擇的話題要貼近幼兒生活

恰當的話題,使幼兒有話想說,有話要說,選擇適宜的話題很重要,既要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又要有一定的挑戰性,以促進幼兒表達能力的提升。談話活動中,教師可適時幫助幼兒理清話題的頭緒,從點到面地說開來。例如本次活動“我們的節日”,這是幼兒感受較深的話題,貼近生活,當教師讓幼兒談談“你以前是怎麼過六一”時,孩子們個個津津樂道、樂此不疲。

2、語言環境要寬鬆、自由。

在談話活動中教師應真誠平等地同孩子交流,耐心傾聽幼兒的每一句話,不隨意打斷幼兒、學會等待幼兒,不斷鼓勵、支持幼兒,努力營造寬鬆氛圍,讓幼兒在無壓力、無拘束的氛圍中自由的表達。

3、幫助幼兒學會傾聽。

運用體態、眼神、手勢等無聲的方式暗示幼兒尊重他人,專心聽老師、同伴的發言,養成認真傾聽的好習。可以直接告訴幼兒,也可通過表揚會傾聽的孩子,樹立榜樣示範作用,傾聽習慣的養成需要持之以恆,在任何領域都非常重要。

4、關注幼兒興趣點讓孩子會說。

幼兒對於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更樂意去交談和探索,老師應隨時關注幼兒活動,捕捉幼兒的興奮點,激發幼兒思維過程中的興趣點,抓住各種表達的機會,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感受。逐步提高孩子的談話水平,培養與人交往的能力。

5、教師要提高語言駕馭的能力。

教師提問時,問題指向要明確,使幼兒能很快抓住問題的實質,進行有效思考後回答。教師要推敲迴應的方式,不要隨意打斷幼兒的話,自己搶着替代回答,要多肯定、鼓勵幼兒的回答。這對激發幼兒的談話熱情、幫助幼兒養成傾聽的習慣、提高幼兒語言運用能力是極其有效的。在活動中要發覺幼兒的點滴進步,發現幼兒創造的火花,以自己的真情實感,深深領悟。

幼兒園大班教案《海洋》4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海洋動物的食物鏈,感知它們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關係。

2、培養幼兒大膽探索的慾望。

3、萌發幼兒保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活動準備】

課件、錄音、電腦、錄音機、圖片、操作卡。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形式導入活動。

師:在藍藍的.大海里生活者許多許多的動物。你們知道有什麼動物嗎?(幼兒回答)

師:今天海洋裏發生了一件大事情我門去看看好嗎?

二、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播放課件:海底世界。

幼兒交流:看到了什麼?發生了什麼事?它們吃什麼?

三、自由探索動物間的食物,初步感知食物鏈。

師:你們看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很多寶貝,請你們找出它們之間吃於被吃的關係。

幼兒分別採用操作電腦、聽錄音、觀察圖片、詢問老師等方法進行自由探索,初步感知海洋食物鏈。感知它們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關係。

師生小結:這些動物你吃我,我吃它,一環扣一環,象這種吃與被吃的關係構成的鏈條叫食物鏈。

四、瞭解食物鏈對生態平衡的重要性,萌發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

1、討論:食物鏈斷後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況?

2、相互講述:海洋裏沒有了鯊魚,又會發生什麼事情?

3、課件演示:感知食物連對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師生小結:原來呀,食物鏈上的動物一樣都不能少,缺了一環,大海就會生病,海水就要變得又髒又臭,其他的小動物也不能生活了,而且還要危害到我們人類。

幼兒園大班教案《海洋》5

 活動目標:

1、知道大海中有豐富的動物和植物,能說出幾種常見的動物和植物的名稱、生活習慣。

2、能根據自己確定的標準對海洋世界的動物、植物進行分類。

3、瞭解海洋動物與人之間的關係,初步具有保護海洋的意識。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幼兒做有關海洋世界的`調查。

1、師幼共同收集有關海洋動植物的圖片。

3、動畫片《海底總動員》的片段,《水族館》音樂磁帶、錄音機4、教學掛圖:《海洋世界》。

活動過程:

1、通過觀看動畫片《海底總動員》引發幼兒興趣。

教師播放動畫片。

2、引導幼兒利用調查表,進一步認識各種海洋動植物。

教師:除了動畫片離得這些動植物,大海里還有什麼?它們是什麼樣的?生活在什麼地方?有什麼本領?

教師引導幼兒分組交流,提醒幼兒輪流介紹,並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述。

引導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教師在黑板上出示教學掛圖和相應的動植物圖片。教師:誰願意告訴大家你知道的海洋動植物?你最喜歡哪一種動植物?他叫上你名字?有什麼本領?

3、引導幼兒確立標準進行分類。

教師:我們一共收集了多少種動植物的資料。

教師:把它們拜訪在一起時,怎樣讓別人看得更清楚呢?(引導幼兒進行動植物分類。)動物有這麼多種,還可以怎樣區分呢?

4、教師引導幼兒樹立保護海洋環境的意識。

教師:假如這裏是大海,你想做大海里的什麼動物或植物?

教師:你希望大海是什麼樣子的?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大海呢?

教師:讓我們跟着音樂《水族館》學一學你想做的動植物的樣子,好嗎?

教師播放音樂,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自己喜歡的海洋動植物。

幼兒園大班教案《海洋》6

【教學目標】

1、能用比較完整的語言大膽講述自己獲得的信息,分享他人的經驗;

2、會用肢體動作創造性地表現豐富的海洋環境,體驗參與活動的樂趣。

3、萌發幼兒探索海洋的奧祕。

4、初步瞭解海洋的小常識。

【教學準備】

調查記錄、講述展板、音樂

【教學過程】

(一)、幼兒經驗分享會

“前兩天,我們分組收集了有關海洋的一些知識,整理了很多的資料和經驗。今天,我們開個海洋知識發佈會,大家都來說一說,一起來分享小朋友的收穫好嗎?”

1、分組交流

(1)、世界之最

“我們今天討論海洋的話題,那我想知道,地球上最大的海是什麼海?最小的呢?哪一組可以來回答?”(什麼是海?什麼是洋?)

(2)、我知道的海

“其實海有很多種,不同的海會發生許多怪異的事情,那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知道的海呢?”

(3)、海洋與人們的關係

“哪一組接着說,說說你們收集的主題是什麼?”

(4)、海洋裏的生物

“我知道前一段時間你們討論過海洋裏的生物這個話題,今天,我們來說說海洋裏的生物,歡迎最後一組。”

2、小結

“我覺得你們都是知識淵博的小博士,那你們能告訴我,你們是從哪裏知道這麼多的知識的嗎?”

“網絡、書本,周圍的`人,包括你的同伴,都可以讓我們學到很多知識。大海深不可測,海洋世界蘊藏着許許多多的科學奧祕。今天,我們只不過瞭解了其中的一部分,很多知識需要我們長大繼續探索。”

(二)、鼓勵幼兒創編想象,用肢體動作形象地表現

“剛纔我們用圖片、實物展示了大海的有關知識,你們會用身體動作來表現美麗又豐富的海洋世界?”“你想表現什麼呢?”“誰願意來做水草?珊瑚礁呢?”想一想,再做一做,也可以和好夥伴商量商量。

1、幼兒自由表現(背景音樂)

2、分組展示

(1)、大海

“剛纔誰表現的是大海,來!給大家欣賞一下好嗎?”

合作:“大海一望無際,我們怎樣來表現大海的寬闊、無邊無際呢?”

“有時,微風輕輕吹過,波浪上下滾動,海面泛起小小的波浪。”“有時,海水也會大發脾氣,波浪一浪超過一浪。”(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相關情景。)

“終於風平浪靜了,我們坐下休息一會兒吧。”

(2)、“海里的動物最自由,來給大家展示一下好嗎?”

“如果逛風來了,你們會怎樣呢?”

3、完整表演

“海洋世界就像一幅美麗的畫,我建議,我們來一個大組合,用我們的身體動作把這幅美麗的畫展現給客人老師好嗎?”

“讓我們聽着好聽的音樂,展示美麗的大海。”

旁白:“這是一片美麗的大海,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微風吹來,海浪輕輕地上下滾動,泛起層層波浪,海底也是一個安靜的世界,美麗的水草晃動着美麗的舞姿、可愛的小魚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突然,狂風襲來,海水波濤洶涌,象發怒的大獅子,海底的魚兒驚恐地逃竄,珊瑚礁也搖搖晃晃。大風過後,海面又恢復了平靜。”

(三)、結束活動

“來,問問客人老師,我們表演的好嗎?”

“我想,如果有更多的人蔘與活動,我們肯定會收穫更多,遊戲也會更豐富。我們帶上今天的新問題,回去後和老師一起,邀請更多的人來探索海洋的奧祕好嗎?”

幼兒園大班教案《海洋》7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美術活動,感受繪畫的樂趣。

2、知道鯊魚、章魚、五彩魚的結構特點,並用繪畫表現出來。

3、初步學習組織畫面。

4、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5、在想象創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用藍色的水彩,油畫棒,海底圖CD等。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們去過海底世界嗎?上個星期老師也去了海底世界,看到海洋裏的魚漂亮極了,我把它們的照片拍了下來,你們想看嗎?"

2、播放世界的CD,欣賞。

教師介紹魚的形狀、顏色及海洋裏的景色。

3、展示圖畫《海洋裏的魚》,教師講解示範。

教師:這是一張老師畫的海洋裏的魚,上面有哪些魚?(鯊魚、章魚、五彩魚、飛魚等)它們長的什麼樣?(分析魚的'結構)今天我們來學畫一張海底世界的圖吧。

①鯊魚。先畫一個長長的橢圓,後面不封口,再畫魚鰭、魚尾,最後畫鯊魚的眼睛、嘴巴、鰓裂。

②章魚。先畫一個不封口的圓,在圓上畫章魚的眼睛、嘴巴,最後畫章魚的觸手,是長長的橢圓,彎彎曲曲的,可以多畫幾個。

③五彩魚。先畫一個不封口的橢圓,畫出魚頭,再畫魚的眼睛,開口處畫魚的嘴巴,然後畫魚鰭,有背鰭、胸鰭、腹鰭,最後給五彩魚畫上美麗的花紋,可以是長條、三角,也可以是圓圈。

4、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教師:"小朋友的可以用油畫棒來畫海底裏的各種魚,然後用藍色的水彩塗在上代表一塊小小的海洋。畫的魚可以有大有小,有的遊向左邊,有的遊向右邊,有的在上,有的在下,魚的顏色可以塗得鮮豔些,海底還可以畫些什麼呢?想想你在電視或書上看的海底世界,讓我們的海底世界更熱鬧!

(1)教師適當指導能力差的幼兒畫鯊魚、章魚。

(2)提醒幼兒安排好畫面;鼓勵幼兒均勻塗色。

(3)提醒幼兒耐心的塗海水。

(4)海底還可以畫些水草、珊瑚、貝殼,這樣畫面就豐富了。

5、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將幼兒作品拼在一起,形成一幅大的"海底世界",引導幼兒欣賞,並說說哪些魚畫得好,爲什麼。

活動反思:

通過創設寬鬆的學習氛圍,提供豐富多樣又易於操作的裝飾材料,幼兒在觀察、製作等環節,嘗試運用不同的材料與方法來裝飾魚,不僅體驗到製作的快樂,而且培養了幼兒畫、撕貼、按的技能,活動中幼兒興趣濃厚,充分發揮積極主動性,提升了新的經驗,師幼互動良好,達到了預期目標。

小百科:海洋(SEA),地理名詞,是地球上最廣闊的水體的總稱。地球表面被各大陸地分隔爲彼此相通的廣大水域稱爲海洋,海洋的中心部分稱作洋,邊緣部分稱作海,彼此溝通組成統一的水體。

幼兒園大班教案《海洋》8

活動目標:

1、導幼兒用抹的技能塑造出海洋的特徵。

2、豐富畫面,培養幼兒的想象力。

3、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橡皮泥人手一份、油畫筆、稀釋後的乳膠、擀麪杖、塑料刀、木板人手一塊、泥工板、抹布等。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大海嗎?(喜歡)陳老師也很喜歡大海,今天我還帶來了一幅大海的畫(出示範畫)你們看,這幅畫是用什麼做成的呀?(橡皮泥)對了,那你們想不想也用橡皮泥做這幅畫呢?

二、教師講解示範。

(1)1、我們先取一小段藍色的.橡皮泥放在木板上,用大拇指用力地抹開,要把它抹得長一些,抹完後,再取一點橡皮泥接着剛纔的地方開始抹,這時候,要注意了,突起來的橡皮泥不要用手指去壓,那樣就不漂亮了。(空木板上抹橡皮泥)

2、然後取一點白色的橡皮泥抹在藍色上面,這樣天空和雲彩就做好了。(出示天空和雲彩)

3、再取深藍色的橡皮泥用剛纔抹的方法將木板剩餘的部分做成大海。(出示天空與大海)微風吹來,海面上捲起朵朵浪花,我們可以用綠色、白色和紫色橡皮泥交叉或重疊地給它做成浪花。

4、最後,我們把整個畫面都塗上一層乳膠。塗的時候要輕輕的。

(2)美麗的大海做好了,可是大海冷冷清清的,很寂寞。我們把大海的朋友找來,好不好?

想想大海有哪些朋友?(幼兒回答)

小結:大海的朋友可真多,有海鷗、小船、海星、魚等,等會兒請小朋友做好大海後,把你喜歡的大海的朋友也做上去,最後別忘了給大海的朋友也塗上一層乳膠,讓它們變得更漂亮。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四、請部分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五、展示作品。

幼兒園大班教案《海洋》9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海洋動物的食物鏈,感知它們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關係。

2、培養幼兒大膽探索的慾望。

3、萌發幼兒保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準備】

課件、電腦、操作卡。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形式導入活動。

師:在藍藍的大海里生活者許多許多的動物。你們知道有什麼動物嗎?(幼兒回答)

師:今天海洋裏發生了一件大事情我門去看看好嗎?

二、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播放課件:海底世界。

幼兒交流:看到了什麼?發生了什麼事?它們吃什麼?

三、自由探索動物間的食物,初步感知食物鏈。

大班科學教案《海洋動物食物鏈》含PPT課件

四、瞭解食物鏈對生態平衡的.重要性,萌發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

1、討論:食物鏈斷後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況?

2、相互講述:海洋裏沒有了鯊魚,又會發生什麼事情?

3、課件演示:感知食物連對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師生小結:原來呀,食物鏈上的動物一樣都不能少,缺了一環,大海就會生病,海水就要變得又髒又臭,其他的小動物也不能生活了,而且還要危害到我們人類。

教學反思:

首先,用故事引入生物之間的敵對關係。其中的海洋食物關係顯而易見,激發了學生開始學習的興趣。而食物關係用箭頭標識,看起來雖然比較容易,但學生往往會畫錯箭頭的方向。對此,準備了幾個紅色箭頭,並着重指出板書按“誰被誰吃”的方向畫出來。

幼兒園大班教案《海洋》10

活動目標:

1、大膽表現人物頭部、軀幹與四肢傾斜的動態。

2、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後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3、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4、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油畫棒,各色水粉色。

活動過程:

1、欣賞與討論

(1)爲什麼小朋友都愛玩海洋球?

(2)在海洋球池裏走和跳和平時有什麼不一樣?

(3)觀察教師範例:哪些小朋友在活動?哪些小朋友沒有活動?將作品上的人物編號,引導幼兒從人物頭部、軀幹、四肢是否傾斜區分辨。

2、操作與思考

請幼兒嘗試用傾斜的方法畫各種不同方向的頭髮,教師變化成不同的髮型、五官。

3、創作要求:

畫一畫我們來玩海洋球,看誰玩得最開心。

4、幼兒作畫,教師指導要點

(1)想象玩海洋球的情景

(2)用髮型、五官和服裝表現不同人物特徵。

(3)鼓勵表現簡單的重疊,海洋球的重疊。

5、引導評價

6、小朋友是不是都在玩海洋球?(從動態上分辨誰在玩,誰在看。)

活動反思:

本學期我園進行了“同題異課”的活動,就是幾個人上同一個題目。這次我們中班根據我園的科研課題選擇了一節健康課《好玩的海洋球》。我是第一個上的,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嘗試和考驗。課結束後,問題也出來了,開始部分很呆板,方式不靈活,讓幼兒固定在位置上玩海洋球,這種方法不可取。應讓幼兒自由站,自由玩;比賽時,沒有限定時間,這讓幼兒沒有競爭意識,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我在語言上,沒有注意語言上的精煉,出現了口誤。在今後的.教科研活動中,我會注意各個環節,把每一節課上得更完善、更到位。

小百科:海洋(SEA),地理名詞,是地球上最廣闊的水體的總稱。地球表面被各大陸地分隔爲彼此相通的廣大水域稱爲海洋,海洋的中心部分稱作洋,邊緣部分稱作海,彼此溝通組成統一的水體。

幼兒園大班教案《海洋》11

教材與學情分析:

提起海鮮,總是能激發起幼兒由衷的愉悅,因爲這便是舟山孩子生活中日不可缺的一道菜。對於海鮮的美味、色彩、外形,幾乎每一位大班幼兒都有較豐富的生活經驗。同時大班幼兒均有過上飯店吃飯和看大人做菜的經歷,對於廚師做菜不感陌生,而且極喜模仿成人的活動,讓他們來當一回廚師,自創“海洋大餐”,毫無疑問會引起幼兒極大的興趣,和躍躍欲試的表達的願望。立足幼兒生活,通過藝術活動,將孩子們的興趣導向內化,他們那種表面的、對“製作海洋大餐”的興趣無疑會轉化爲對藝術活動的主動參與,從而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併爲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進行藝術表現活動,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體驗提供了可能。

本活動通過孩子與材料的交互作用,藉助範例後置法,在相互對比中使孩子的新舊經驗產生衝突,從而主動建構起新的經驗,活動以塑造個性、發展創造力爲目的,依據大班幼兒喜歡探究的'特點,設計了嘗試、欣賞、再嘗試和評價四個環節,讓幼兒探索在先,討論學習在後,力求從孩子的現有水平中瞭解“學”,在引導孩子的發展中把握“教”,真正使每位孩子在自己的“最近發展區”範圍內獲得發展。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引導幼兒初步感受生活中的美,體驗進行美術創作表現活動的樂趣與成功感。

2、技能目標:鼓勵幼兒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材料大膽創作出一盤與別人不同的“海洋大餐”。

3、認知目標:通過觀察活動,進一步瞭解海里的動植物。

教學準備:

1、教具:欣賞用的圖片若干張,錄音機、磁帶等。

2、學具:各類海產品(海帶、紫菜、蝦皮、魚片、魷魚絲等),各種顏色和切成各種形狀的菜(點綴品),盤子。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引出課題。

1、請幼兒園的廚工介紹自己用海產品做成的菜,講講它的原料及營養成分。

2、請幼兒比一比原料與成品的差別,進而再來品嚐。

(二)嘗試獨立做菜。

1、師:你們想不想像廚師伯伯一樣,自己親手來做?

2、師:老師在桌上已經爲你們準備了一些海產品和配料,想來試一試的小朋友輕輕地回到桌位上,趕快做一盤與衆不同的“海洋大餐”吧!

3、幼兒嘗試自己製作“海洋大餐”,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三)欣賞作品,瞭解造型塑造和色彩搭配的方法。

1、集體互評:你喜歡哪盤“海洋大餐”?爲什麼?

2、感知欣賞:你發現這些“海洋大餐”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引導幼兒欣賞菜的造型和色彩)

3、再次評價第一次作品。

(三)第二次做菜。

1、交代要求,再次做菜:給你們一次機會,你可以把剛纔做的那盤“海洋大餐”再加工一下,也可以重新做一盤。做完後,我們來評出最佳創意獎、最佳色彩獎和最佳造型獎。

2、教師巡迴指導、評價。

(四)作品評價。

1、向你的同伴介紹自己的菜。

2、集中作品,請幼兒介紹菜名。

(五)延伸活動。

把自己的菜介紹給其他班的小朋友,並與他們共同分享自己的成果。

幼兒園大班教案《海洋》12

教材與學情分析:

提起海鮮,總是能激發起幼兒由衷的愉悅,因爲這便是舟山孩子生活中日不可缺的一道菜。對於海鮮的美味、色彩、外形,幾乎每一位大班幼兒都有較豐富的生活經驗。同時大班幼兒均有過上飯店吃飯和看大人做菜的經歷,對於廚師做菜不感陌生,而且極喜模仿成人的活動,讓他們來當一回廚師,自創“海洋大餐”,毫無疑問會引起幼兒極大的興趣,和躍躍欲試的表達的願望。立足幼兒生活,通過藝術活動,將孩子們的興趣導向內化,他們那種表面的、對“製作海洋大餐”的興趣無疑會轉化爲對藝術活動的主動參與,從而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併爲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進行藝術表現活動,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體驗提供了可能。

本活動通過孩子與材料的交互作用,藉助範例後置法,在相互對比中使孩子的新舊經驗產生衝突,從而主動建構起新的經驗,活動以塑造個性、發展創造力爲目的,依據大班幼兒喜歡探究的特點,設計了嘗試、欣賞、再嘗試和評價四個環節,讓幼兒探索在先,討論學習在後,力求從孩子的現有水平中瞭解“學”,在引導孩子的發展中把握“教”,真正使每位孩子在自己的“最近發展區”範圍內獲得發展。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引導幼兒初步感受生活中的美,體驗進行美術創作表現活動的樂趣與成功感。

2、技能目標:鼓勵幼兒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材料大膽創作出一盤與別人不同的“海洋大餐”。

3、認知目標:通過觀察活動,進一步瞭解海里的動植物。

4、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5、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教學準備:

1、教具:欣賞用的圖片若干張,錄音機、磁帶等。

2、學具:各類海產品(海帶、紫菜、蝦皮、魚片、魷魚絲等),各種顏色和切成各種形狀的菜(點綴品),盤子。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引出課題。

1、請幼兒園的廚工介紹自己用海產品做成的菜,講講它的`原料及營養成分。

2、請幼兒比一比原料與成品的差別,進而再來品嚐。

(二)嘗試獨立做菜。

1、師:你們想不想像廚師伯伯一樣,自己親手來做?

2、師:老師在桌上已經爲你們準備了一些海產品和配料,想來試一試的小朋友輕輕地回到桌位上,趕快做一盤與衆不同的“海洋大餐”吧!

3、幼兒嘗試自己製作“海洋大餐”,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三)欣賞作品,瞭解造型塑造和色彩搭配的方法。

1、集體互評:你喜歡哪盤“海洋大餐”?爲什麼?

2、感知欣賞:你發現這些“海洋大餐”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引導幼兒欣賞菜的造型和色彩)

3、再次評價第一次作品。

(四)第二次做菜。

1、交代要求,再次做菜:給你們一次機會,你可以把剛纔做的那盤“海洋大餐”再加工一下,也可以重新做一盤。做完後,我們來評出最佳創意獎、最佳色彩獎和最佳造型獎。

2、教師巡迴指導、評價。

(五)作品評價。

1、向你的同伴介紹自己的菜。

2、集中作品,請幼兒介紹菜名。

(六)延伸活動。

把自己的菜介紹給其他班的小朋友,並與他們共同分享自己的成果。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後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鍊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爲,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於啓發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幼兒園大班教案《海洋》13

 一、活動目標

1、瞭解海洋豐富的寶藏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

2、知道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萌發保護海洋環境的意識。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二、活動準備

地球儀、掛圖《有用的海洋寶藏》、製作多媒體課件、實物(各種海鮮、鹽、貝殼、珍珠等)

 三、活動過程

(一)瞭解海產品有哪些?

教師出示準備好的各種海鮮食品,引起幼兒對海洋的興趣。(墨魚、海帶、蝦、扁魚、槍蟹)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很多好吃的東西,不知道大家平時生活中,有沒有見過呢?它們分別是什麼東西呢?現在我們來看一看。

2、你們知道這些東西都是從哪裏來的呀?比如說,西瓜是從田裏摘下來的,蘋果是從樹上摘下來的,河蝦是從河裏撈上來的)

重點:要讓幼兒分清海和河的區別,分清海產品與淡水產品的區別

3、教師小結:這些都是從大海里撈上來的食品,你們吃過這些東西后覺得這些東西都有點什麼味道呀?

可以請幾個小朋友用舌頭舔一舔這些海產品的味道,從而得出結論:海產品的味道是鹹鹹的。

(二)瞭解海產品爲什麼是鹹的?

1、大海可真是很能幹,給我們帶來了這麼多好吃的東西!那你們知道它是怎麼做,才能讓這些食品變的鹹鹹的呢?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討論。

2、教師小結幼兒的討論的結果後出示白白的鹽。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是什麼味道的嗎?你們知道鹽是怎麼來的嗎?

3、教師播放工人曬鹽的圖片,幼兒瞭解鹽的由來。

4、教師小結:大海里的水份裏含有大量的鹽的成分,所以在海里的一些水產品也變成了有鹹鹹的味道。給我們的餐桌增添了更多的食品,和不同的風味。

5、播放各種海鮮的圖片

(三)瞭解更多的海洋裏的寶藏

1、我們知道海洋裏有好吃的各種海鮮,你們還知道海洋裏還有什麼寶貝嗎?

2、幼兒討論後教師給予小結:

(1)海底裏有豐富的礦藏,比如石油,我們的`生產生活都離不開它(同時播放海上石油井的圖片);

(2)海底裏有美麗的珊瑚,珍珠,可以美化我們的生活(同時播放其工藝品的圖片);

(3)海水的衝擊力可以用來發電,就是水力發電(同時播放發電廠的圖片);

(4)海水可以幫助人們運很重的物體(同時播放大輪船的圖片);

(四)尋找海洋,保護海洋

1、師幼討論總結:海洋的美麗和海洋給人類帶來的寶藏

2、那你們知道在地球上海洋有多大嗎?

播放世界地圖,請幼兒找一找,地球上的海洋在哪兒。瞭解海洋麪積很大。

3、地圖上海洋是藍色的,很美。但現在大海媽媽的顏色變了。(教師播放大海被污染的圖片,魚類在海灘集體死亡的圖片)

因爲我們人類不斷的生產,不斷的把廢物投放到大海,大海受到了污染,所以在那裏生活的各種動物,生物的生命都受到了威脅。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4、教師小結:海洋是美麗的,爲人類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它是人類的好朋友,要好好保護它。

四、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教學反思:

海洋的寶藏這麼多,但是如果無休止的開採、收捕、打撈的話,那麼寶藏總有一天是會越來越少了的,於是孩子們展開了發明的翅膀,我把發明新能源的任務交給了愛動腦筋的孩子們,希望這些小發明家能早日長大,發明出更多有用的東西,爲人類服務,孩子們你們纔是老師最珍貴的寶藏呢!

地球上海洋的面積是如此廣闊,佔了地球總面積的四分之三,在地球儀上藍色的地方都是海洋。海洋裏還藏着許多對人們的生活有用的寶貝,並且與人類的生活密切相關。今天我們揭開海洋神祕的面紗,到海洋世界探尋有用的海洋寶藏,瞭解海洋與生活的密切關係。

當掛圖徐徐打開的時候,孩子們首先對海洋世界裏美麗的風景和可愛的海洋生物吸引了,我及時肯定了他們的看法,海洋世界裏美麗的風景就是有用的海洋寶藏。在我的肯定下,孩子們的話題開始擴展了,可愛的海魚既好看又好吃,妖嬈的海草又漂亮又美味,甚至那些死亡的貝殼、珊瑚都是製作工藝品的寶貴材料,這些也是海洋的寶藏。順着掛圖上排列的順序,孩子們又看到了白白的鹽,黑黑的石油、藍藍的海水……這些看看簡單,卻給我們生活帶來豐富財富的東西也是寶藏。原來,在海洋裏的一切都是寶藏,它們都與我們人類的生活密切相關。

大班社會優秀教案《有用的海洋寶藏》含反思這篇文章共4865字。

幼兒園大班教案《海洋》14

〔活動目標〕

1、能用深淺不同的蘭色丙稀印出大海,掌握水浸轉印畫的方法。

2、能用水粉畫出有趣的海洋生物。

3、體驗水浸轉印畫的快樂與成功。

4、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調好的深藍、湖藍的丙稀顏料、各色厚顏料。

2、平扁有邊不漏水的托盤、一次性桌布、自制的大頭棉籤、A4大小的水粉紙、小塑料勺子、抹布。

3、提前將托盤裝適當的水,擺在教室四周備用。

4、範例、轉印好的底色紙、作品展示區。

〔活動過程〕

一、出示轉印好的.深淺顏色明顯的大海底色。

引導幼兒大膽講述。藍色象什麼?

(看,這片藍色象什麼?天空、大海、小河、池塘)

教師示範講解“大海”的繪畫方法,理解水浸轉印畫的概念。鼓勵幼兒大膽猜想。

(這片漂亮的大海是怎樣畫出來的呢?這是用了一種和我們平常不一樣的畫法畫的。)

二、水浸轉印概念:這些藍顏料是什麼顏料?水粉嗎?不是。是丙稀,融於水在水面會自然洇開,再用水粉紙輕放在水面上,提起顏料就會轉印在紙上。

示範講解:

1、將深藍丙稀用勺子盛滿,倒在有水的托盤裏靠近你的一邊,再將淺藍丙稀用勺盛滿倒在靠近深藍丙稀的地方,讓兩種顏色自然過渡,融合在一起。

2、將水粉紙平放在托盤中,用手輕輕的捏在紙邊,用手在水中晃動,讓深淺不同的藍丙稀均勻沾滿白紙。

3、輕輕晃動十下,抖幹水,放到桌上晾乾。

三、出示範例,引導幼兒觀察。

(範例與藍底色同貼在黑板上。)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要畫出的各種海洋生物。

(大海里都有什麼海洋生物?你想在你的那片大海里畫些什麼?)

教師邊用大棉籤在藍底色上繪畫幼兒說出的生物。

提出要求:

1、繪製大海底色時先用深藍色再用淺藍色丙稀。

2、注意用手抖水時的動作要輕。

3、畫面內容豐富,與別人不同。

4、注意作品及桌面衛生。

四、幼兒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鼓勵能力強幼兒可以用丙稀在水中倒出波浪形狀,畫出豐富的海洋生物。

鼓勵能力弱幼兒大膽用丙稀繪製底色,大膽繪畫。

五、作品展覽講評。

鼓勵幼兒從底色轉印的顏色,畫面內容的豐富來進行講評。

〔活動反思〕

幼兒在活動中比較有序的分組去進行水浸轉印,幼兒通過動手操作了解丙稀和水粉顏料的不同特點,較好的掌握了水浸轉印的方法,在自己已有去海邊趕海,見過的各種海洋生物的經驗基礎上,教師直觀生動的示範,使幼兒進一步提高了繪畫海洋生物技能。在評價部分幼兒能從畫面的內容豐富程度、底色轉印的方法掌握進行講評,幼兒對這種新奇的繪畫方法感興趣,掌握較好。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