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必備】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模板集合5篇

本文已影響 3.74W人 

作爲一名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模板集合5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故事,體會了解朋友的含義。

2、感受和體驗好朋友在一起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故事課件 約定卡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提問

小朋友,你們有好朋友嗎?你的好朋友是誰?他爲什麼是你的好朋友?

二、第一遍完整聽故事,聽完後提問:

1、小朋友們故事中阿美的朋友給了阿美一個什麼樣的`驚喜?

2、光頭很難看,爲什麼朋友們卻都剃了光頭呢?

3、在阿美沒有生病之前阿美是什麼樣子的,你們覺得朋友們喜歡和他玩嗎?

4、發生了什麼事,阿美爲什麼會變成光頭?阿美願意變成光頭嗎?變成了難看的光頭,他心情怎樣?

5、朋友約阿美去踢球、釣魚,他爲什麼要躲着朋友們不去呢?

6、當阿美看到朋友們都剃了光頭時,他又一次哭了,是爲什麼呢?

三、教師再次講述故事,引導幼兒理解朋友的含義。

你們喜歡阿美的這些朋友嗎?爲什麼?(帶着問題聽故事)

教師:阿美在生病變成光頭之後,他變得自卑,沒有勇氣去面對朋友們,可朋友們沒有因爲阿美的頭髮而討厭他,爲了鼓勵阿美朋友們願意變成和阿美一樣的光頭,給了阿美最大的安慰和鼓勵。

小朋友們聽了故事之後,我想請小朋友思考一下,朋友是什麼?

四、播放課件圖片

朋友是可以信任的人……

五、製作約定卡

再過一個月小朋友們就要畢業了,畢業後你們就要去上小學,上小學後你們每天要忙着業上課,和朋友之間也會很少見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製作一張友誼卡,在你想朋友的時候可以把它拿出來看一看,給朋友打給電話聯繫一下。讓你們的友誼一直下去。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各種各樣的人

活動目標:

1、知道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人,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

2、發現自己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對自己充滿自信。

活動準備:

1、觀察畫面:各種各樣的人。

2、畫板、畫筆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人”字

1、這是什麼字?(一撇一捺組成一個字,這個字念“人”)

2、世界上有許多許多不同的人,你見過什麼樣的人?

3、發現世界上有許多許多的國家,每個國家的.人都長得不一樣,頭髮、皮膚還有許多許多不一樣。

二、聊一聊“各種各樣的人”

(一)出示課件圖1

1、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人:有的人皮膚很黑,有的人皮膚很白,有的人臉上長着痣,有的人臉上長滿了痘痘,有的人戴着眼鏡,有的人喜歡留長頭髮,有的人喜歡留短髮。

2、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別的地方,即使是雙胞胎只要你仔細觀察他們也會有小小的不同,體會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特別的,都是“獨一無二”的。

(二)說說同伴“獨一無二”的地方

1、用耳朵聽辨:猜猜是誰的聲音。

2、用眼睛看:每個人的五官、長相,還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

3、說說班上小朋友“獨一無二”的地方。

(三)討論交流:哪些地方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被發現

每個人的愛好、性格等也是“獨一無二”的,但要很長時間才能發現。

三、交流各自最喜歡做的事情

1、每人在紙上用簡單的圖像畫一畫自己“獨一無二”的地方。

2、看看說說大家的獨一無二:

(1)看一看同伴的畫面,說一說他的獨一無二。

(2)猜一猜朋友的獨一無二,從畫上證實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

(3)找一找哪些朋友的畫面相同,說一說他們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例如:都是愛彈鋼琴,但是有的愛舞曲,有的愛搖籃曲等)。教師念開頭和結尾,幼兒用“我喜歡……”“我和別人不一樣”創編中間部分。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道家人爲自己的成長付出了很多,很辛苦。能用多種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愛,並記錄下來。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達對家人的愛。

活動準備:

圖片,繪本,音樂,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以圖片導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1、出示媽媽大肚子的圖片、孩子哭鬧的圖片、媽媽餵奶的圖片、爸爸逗孩子開心的圖片等。

2、提問:你們從圖片上都看到了些什麼,有什麼感受和想法,請你說一說。

3、小結:家人養育我們非常辛苦,現在我們長大了,我們也要愛他們,回報他們,爲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幼兒討論:我們長大了。

提問:你今年幾歲了?你覺得你長大了嗎?那你可以做些什麼?

二、欣賞繪本《敬茶》,感受繪本里小朋友對家人的.愛

幼兒自由討論:除了可以給家人敬茶,我們可以爲家人做些什麼?

請幼兒來說一說,自己可以爲家人做些什麼?鼓勵幼兒多說,但要說得實際,是自己這個年齡可以做到的。(如掃地、做清潔、泡腳、按摩等)

三、填寫記錄表

1、出示記錄表,請幼兒用繪畫的方式記錄下你想爲家人做的事情。教師可簡單示範一幅,不要求幼兒畫得有多好,能形象表達出做的什麼事情即可。

2、播放音樂《感恩的心》,幼兒填寫記錄表。

四、分享記錄表

請幼兒拿着自己的記錄本給大家分享一下,說說自己能爲家長做些什麼,鼓勵幼兒大膽分享。

活動延伸:

要求幼兒按照自己的記錄表,回家爲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自己就是最好的,不和別人攀比的道理。

2.欣賞故事,嘗試用完整連貫的語言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3.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4.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故事內容,知道自己就是最好的,不和別人攀比的道理。

2、難點:欣賞故事,嘗試用完整連貫的語言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故事課件。

活動過程

一、師幼交流,引出話題

1.師幼交流對美髮店的認識,激發幼兒語言表達的積極性。

(1)小朋友們去過美髮店嗎?美髮店是做什麼的?

(2)大人們到美髮店去做什麼?你都知道什麼髮型?

(3)你們看,在一個美麗的大森林裏,鹿小姐也開了一家美髮店,它的美髮手藝可棒啦!小動物們都喜歡到鹿小姐的美髮店去做美髮,瞧!誰來做美髮了?

2. 教師播放課件一,引出故事。

二、建構故事,明確道理

1.教師播放課件二,引導幼兒認識髮型。

(1)原來是花鴨大嬸、熊伯伯、松鼠姐姐,它們對自己的髮型非常滿意!它們做的是什麼髮型呢?

(2)噢!原來它們的髮型都不一樣,你感到熊伯伯的小平頭怎麼樣?(花鴨大嬸的盤發、松鼠姐姐的麻花小辮)

2. 教師播放課件三、四,幼兒分析刺蝟燙髮的原因。

過渡語:(教師歸納幼兒的答案)熊伯伯的小平頭又帥又酷,多精神啊!花鴨大嬸盤起了頭髮,好漂亮,好美麗,好高貴呦!松鼠姐姐的兩根麻花小辨又獨特又可愛,漂亮着呢!大家都誇松鼠姐姐的技術棒!

(1)你們看,誰又來了?

(2)小刺蝟看到大家美髮後變精神變漂亮了,它的心裏好羨慕呀!它也想讓鹿小姐給它做美髮,小刺蝟會做什麼髮型呢?

(3)你們看,小刺蝟做的什麼髮型?它滿意嗎?你從哪裏看出來的?

3. 教師播放課件五、六,幼兒觀察圖片,猜測角色表情與對話。

過渡語:小刺蝟太高興啦!它連蹦帶跳地向家走去!

(1)路上遇到了誰?牛大伯見到小刺蝟是什麼樣子?(說一說、學一學)

(2)這是什麼表情?牛大伯爲什麼驚訝?

(3)牛伯伯驚訝地對小刺蝟說了什麼?

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表現“熊伯伯驚訝地語氣說話”。

過渡語:小刺蝟一邊走一邊想:難道我這樣不漂亮嗎?

(4)它走着走着又遇到了誰?小兔子見到小刺蝟後是什麼樣?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小兔子非常害怕,它是怎麼做的.?

(5)這時的小兔子會說什麼呢?

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表現“小兔子害怕地語氣說話”。

4. 教師播放課件七和八,幼兒瞭解小刺蝟燙髮的後果,體會故事中的道理。

過渡語:小刺蝟弄不明白,自己這樣明明挺漂亮,爲什麼會嚇跑小兔子呢?

(1)小刺蝟回到家裏,刺蝟媽媽見到它又會怎樣?它會說什麼?(噢!原來媽媽也不認識它了)

(2)媽媽讓小刺蝟去果園背果子,它會背到果子嗎?你們看,它是怎麼做的?

(3)小刺蝟背到果子了嗎?爲什麼?牛伯伯看到它很驚訝,小兔子見到它嚇跑了,自己又背不到果子,唉!這時的小刺蝟心情會怎樣呢?

(4)小刺蝟沒有背到果子,只好回家去。咦!你們聽,誰來了?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

(5)這是一隻什麼樣的大灰狼?小刺蝟會怎樣呢?

三、欣賞故事,深化主題

1.幼兒帶疑問聽老師邊播放課件邊講述故事。

教師放慢語速,將幼兒建構故事環節出現的答案也加入到完整欣賞故事當中。

2.教師提問,幼兒進一步思考,體會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自己,肯定自己,不可盲目地和別人攀比。

(1)小刺蝟逃走後,越想越不明白,原來自己從不害怕大灰狼,爲什麼這一次卻狼狽地逃走了呢?

(2)爲什麼別人能燙髮,它卻不能燙髮呢?(原來小動物做了美髮後不影響它們的本領,可是小刺蝟的刺可以背果子、保護自己。)

(3)唉!這時小刺蝟的心情又會怎樣呢?小朋友們說,燙髮適合小刺蝟嗎?

小結:對,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我們自己,不能盲目的和別人去攀比,更不要看到別人去做什麼,自己就去做什麼。今後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一定要想想自己的本領、自己的特點,想好了再去做。

(4)請你幫小刺蝟想一想,今後它該怎麼辦呢?

四、發散思維,解決問題

教師引導幼兒發散思維,幫小刺蝟想出既適合自己,又能不失本領的好辦法。

“小刺蝟非常的愛漂亮,但燙髮又不適合它,我們怎樣讓小刺蝟既漂亮,又不會失去自己的本領呢?”

結束語:我相信你們打扮的小刺蝟一定很漂亮,現在我們一起到教室裏把你們漂亮的小刺蝟畫下來,好嗎?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教學重點是學習用半圓形畫刺蝟,大膽地畫出刺蝟身上的刺,並畫上許多的蘋果。引導幼兒有控制地畫封閉的圓和能均勻的順一個方向塗色,如果單一地畫橫線和豎線一定是很乏味的,於是,我設計了一個“小刺蝟背果子”的情景。活動一開始,我先出示刺蝟圖片提問:“小朋友看看,誰來到我們班上了?” 然後以故事的形式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小兔果園裏的蘋果成熟了,這麼多紅紅的蘋果怎麼揹回去呀?小兔心裏非常着急。

小百科:刺蝟是屬於蝟亞科(Erinaceinae)的一類蝟形目哺乳動物的統稱,共有5個屬;其中蝟屬(Erinaceus)的刺蝟分佈最普遍,廣泛分佈在歐洲、亞洲北部,在中國的北方和長江流域也分佈很廣。中國最常見的有黑龍江刺蝟(Erinaceusamurensis)等。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我們周圍存在很多的弱勢羣體,他們需要我們大家的關愛。引導幼兒在活動中去理解關心他人,服務他人,培養幼兒的愛心、責任心;讓殘疾人與我們一起攜手超越殘缺,營造一個完美的世界。讓每一個幼兒都擁有一顆熱愛生活,關愛他人的愛心,是幼兒社會性發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當幼兒有了愛家人,愛老師,愛同伴這些情感時,我們更應該引導他們去關愛,去幫助生活中實際存在但又被忽視的弱勢羣體,從而讓幼兒的愛更加廣博。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用手語關愛聾啞人,體驗愛與被愛的情感交流。

2、知道通過手的不同動作可以表達多種情感,感知他們的非言語交流和表達方式。

3、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4、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電腦一臺。

2、課件(做手語的人、聾啞小女孩、舞蹈千手觀音圖片)

3、音樂《感恩的心》、伴奏型《天使的翅膀》。

4、視頻舞蹈《千手觀音》、大字卡、聾啞人故事。

活動過程:

一、遊戲"猜一猜"、"捂耳朵"體驗當聾啞人引入活動"猜一猜"讓一個幼兒到黑板後面看字卡,然後把看到的內容用動作來表示,嘴不能說,讓大家來猜。大家都捂上耳朵,教師來說一句話,看看小朋友能不能聽見

二、看手語圖片提問 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和你們一起學習一樣新的本領,看,圖片上的阿姨在幹什麼?對了,這個阿姨是在做手勢,你知道這手勢是做給誰看的嗎?

小結 聾啞人和我們一樣也需要交流,他們聽不到也說不出來,只好用手勢做手語和別人交流。

三、初步認識手語提問 你們會做手語嗎?

老師做幾個手語讓你們猜猜。(老師示範:你、我、他、哭、幫助、叫、什麼、愛、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等)

四、講述故事,有幫助聾啞人的想法教師配樂《天使的翅膀》講述聾啞人的故事,出現小女孩的圖片。

提問 如果你遇到這個小女孩,想不想幫助她?你想怎麼幫助她?可她是個聾啞人,聽不到你們說的話,對了,我們可以用手語來和她交流,誰先來?

(幼兒用自己想出的手語動作將自己的話語表達出來)小結 你們真是有愛心的好孩子,有了你們的幫助,小女孩就不會太傷心了,她得到了大家的幫助,一天天長大起來,她用心學習,終於出現在聯歡晚會上。

五、出示《千手觀音》的圖片,觀看錄像《千手觀音》

小結 她們都是聾啞人,什麼都聽不到,但她們卻跳得這麼好,她們真棒。

她們得到了許多人的幫助纔有了今天的精彩,她們要感謝大家,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手語歌《感恩的心》。讓我們一起唱一唱,做一做。感謝天下所有的'好心人。

延伸活動:

繼續學習手語歌《感恩的心》,通過手語表演的學習,進一步關愛聾啞人,讓幼兒的心靈更加美麗、友善。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愛心手語》的開展,讓幼兒發現我們周圍存在的弱勢羣體,他們需要我們大家的關愛。

今天開展的社會活動《愛心手語》中,始終交織着一條愛的情感線。手語作爲一種交流的符號、工具,一直服務於愛心這根主線,運用手語認識與情感體驗相結合的方式,使幼兒進一步關愛聾啞人,並逐步引導幼兒的心靈更加美麗、友善。

在活動中,我以遊戲《猜一猜》《捂耳朵》的方式導入,讓幼兒去體驗聾啞人的世界,同時產生進一步學習的慾望。優點之處在於我運用手語動作、講故事、欣賞錄像等形式作爲教育手段,每一環節都圍繞着目標展開,在活動中通過學習一些基本的手語動作,讓幼兒有了與聾啞人進行溝通、交流的慾望,並進一步引導幼兒對聾啞人產生同情心和愛心。

通過活動使幼兒知道,要正確對待殘疾人,同情、照顧、關心、幫助殘疾人,從身邊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

不足之處在於應該運用情景表演來讓幼兒更充分的感受對待及幫助殘疾人的美好情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