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有關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範文集合6篇

本文已影響 2.37W人 

作爲一名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範文集合6篇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果皮、紙屑應該放在垃圾箱內,養成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

2、有初步愛護環境的意識。

3、喜歡參與遊戲,體驗。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公園背景、小猴、小兔、香蕉皮的圖畫。

2、玩具香蕉、糖果紙。

3、有關環境的圖片。PPT

活動過程:

1、演說"逛公園"。

(今天天氣真好,有一隻小猴子到公園裏玩,玩了一會它累了,於是從揹包裏拿出一隻香蕉吃,吃完以後它把香蕉皮扔在了草地上。這時又有一隻小兔子在逛公園,它感到餓了,吃點東西吧,就從口袋中拿出了一顆糖來吃,它吃完以後把糖果紙扔進了垃圾桶裏面。)問:

①小猴和小兔在吃完東西以後,分別把垃圾扔在了什麼地方?

②他們誰做的對?

2、看圖片。

看圖片前問:如果小朋友們都像小猴這樣亂扔垃圾會怎麼樣?(會髒,會不好看,會臭,會不衛生,會影響身體健康,)下面老師帶你們看一些圖片,看一看亂扔垃圾會怎麼樣。(跟剛剛你們說的一樣,結合圖片再說細節,好看的地方變得不漂亮了,吸引蚊蟲。)看圖片後問:你們平時出去玩的時候是怎麼做的?如果遇到別人亂扔垃圾你會怎麼做?

3、討論:如果身邊沒有垃圾筒,垃圾還可以放在那裏?(垃圾袋,小紙盒,塑料小桶,小盒子)

4、總結:以後我們不論在哪裏,去哪玩,都不能亂扔垃圾,要把垃圾扔進垃圾桶裏,在乾淨的環境裏可以讓我們心情愉快,我們要保護好我們的.環境,愛護好我們的地球,做一個不亂扔垃圾的環保小衛士。現在我想帶小朋友們在幼兒園裏找一找,有沒有被亂扔的垃圾,我們去把它撿起來,扔進垃圾桶。

反思:

班裏有意識的孩子不但自己能做得很好,還能提醒別的小朋友扔垃圾,如果哪個小朋友沒有將垃圾扔到垃圾箱,有的孩子救自己替他撿起來,有的就一直追着那個孩子叫他把垃圾重新扔進去,從這一點也看到了,孩子的確有能力,我們要相信孩子!

小百科:垃圾是不被需要或無用的固體、流體物質。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處理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常見的做法是收集後送往堆填區進行填埋處理,或是用焚化爐焚化。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嘗試進行力所能及的田間或種植園地的勞動,學習一些簡單的勞動技能。

2.讓幼兒體驗豐收的喜悅和勞動的辛苦,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勞動成果。

活動準備:

1.聯繫好豐收的農家園地,根據需要聯繫好車輛。

2.與幼兒一起準備好適宜的勞動工具。

3.提醒幼兒準備好外出的必備物品:合適的服裝、鞋、揹包、水等。

活動過程:

1.出發前與幼兒談話,使幼兒明白活動的目的和注意的事項,提醒幼兒在路上注意安全。如:路上排好隊,跟好老師和同伴,在車上不把頭和手伸到車外等。

2.沿途中引導幼兒觀賞秋天的景色,認識一些農田種的'蔬菜和果實,感受田園豐收的美景。

3.引導幼兒分組進行採摘活動。

引導幼兒學習使用勞動工具和農作物的採摘方法,如:挖紅薯、挖花生等。組織幼兒在成人的幫助下分組進行採收勞動,注意提醒幼兒安全使用勞動工具,並能把收穫的農作物分類放好。

4.引導幼兒物品、工具,交流自己收穫的農作物,體驗豐收後的喜悅和勞動的不易。

活動延伸:

1.回幼兒園後和幼兒一起清洗、品嚐收穫後的勞動果實、體驗勞動後的樂趣。

2.引導幼兒說說秋天都有什麼豐收了。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願意參加各種活動,並能大膽地說出在活動中的發現,培養幼兒對小腳丫的喜愛之情。

2、引導幼兒認識自己的腳丫,知道腳能做許多事情。

3、教幼兒保護腳的方法。

活動準備:

盆子6個、顏料、課件、乾淨的毛巾、肥皂、用不質地的材料鋪成的小路(墊子、光板、搓衣板)、磁帶、板紙。

活動過程:

一、小腳的體驗

——幼兒體驗

小朋友,今天中午我們光着小腳在那玩了?(幼:沙上)走在沙上,我們的小腳感覺怎麼樣呢?(幼:軟綿綿的)小朋友看,這裏有一條神奇的小路,現在我們光着小腳上去走一走,試一試走在這條小路上,我們的小腳又有什麼感覺?(評: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

——相互討論

小朋友,你們走在小路上的感覺怎樣 ?(幼:硬、涼、擱腳……)(評:訓練感知覺和語言感知)

評:首先,小班直覺行動思維占主導地位,親自感受沙的感覺,豐富經驗,爲進入課題做好鋪墊。緊接着用腳感知各種材料,積累多方面感性經驗。

二、認識小腳

——老師和小腳打招呼。

教師用右手拍拍左腳問好,然後再用左手拍拍右腳問好。然後和小朋友的`小腳打招呼,帶動幼兒自己拍自己的腳。(評:這裏叫以人爲本,使教師和幼兒的距離拉近。)

——幼兒探索

小朋友,我們的小腳上都有什麼?(幼:兩隻腳。一隻左腳,一隻右腳)每隻腳有幾個腳指頭(幼:五個)

——通過遊戲鞏固幼兒對小腳的名稱。

小朋友,我們的小腳最喜歡跳舞了,我們用小腳跳舞好嗎?

兒歌:小腳小腳變變變,變只小兔跳跳跳。變只螃蟹爬爬爬……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並探索向同伴借玩具的方法、策略。

2.體驗同伴交往的樂趣,增進社會交往能力。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4.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爲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活動準備

1.拖拉玩具、皮球、遙控汽車各一:幼兒自帶的長毛絨玩具2個;球、圈、若干。

2.三段情景表演。

活動過程

1.觀看情景表演“小兔玩拖拉玩具”。鞏固運用交往的禮貌語言。

(情景表演內容:小兔拉着拖拉玩具上場,邊走邊說:“我是小兔,這是媽媽給我買的拖拉玩具,真好玩!”)

(1)小兔的玩具好玩嗎?你想玩嗎?

(2)那怎麼說、說什麼樣的話,才能跟小兔借到玩具呢?

幼兒向小兔借玩具,個別、集體練習禮貌語言,如:請你把玩具借給我玩玩,好嗎?謝謝!

小結:想玩別人的玩具,可以跟他說有禮貌的話。這樣別人會很樂意把玩具借給你玩。

2.觀看情景表演“小兔玩皮球”,學習合作玩玩具的方法。

(情景表演內容:小兔邊玩皮球邊說:“這是我爸爸送給我的新皮球,我可以拍一拍、拋一拋、滾一滾,真好玩!”)

(1)你想玩小兔的皮球嗎?如果想玩。你有什麼好辦法? 幼兒禮貌地向小兔借玩具,小兔拒絕道:“不行,這隻新皮球我還沒玩夠呢!給你玩了,我就沒有玩了。”

(2)小兔爲什麼不願意把玩具借給你們玩?(引導幼兒關注被拒絕的原因)

(3)有什麼辦法能讓小兔和你都能玩到皮球呢?(幼兒再次向小兔借玩具)如交往再次失敗,教師引出合作玩的方法,如向小兔借玩具說:“小兔,我和你一起玩滾皮球好嗎?”

(4)老師想出了什麼好辦法,小兔就願意把玩具給我玩了呢?(幼兒實踐合作玩的方法)

小結:當別人不願意把新玩具借給你玩的時候,可以想出和他一起玩的方法,讓大家玩得都開心。

3.觀看情景表演“小兔玩遙控汽車”,學習交換玩玩具的方法。

(情景表演的內容:小白兔邊玩邊說:“這是叔叔送給我的遙控汽車。”)

(1)小兔的遙控汽車真好玩,怎麼樣才能借到小兔的玩具呢?(幼兒嘗試借玩具的方法,如用第一或第二種方法,小兔拒絕道:“不行,遙控器只有一個,給你玩了,我就沒有玩了。”)

(2)教師去向小兔借玩具同樣失敗。

(3)出示幼兒帶來的長毛絨玩具,啓發幼兒與小兔交換着玩玩具。“小兔有一個玩具,你們也有玩具,你們想玩小兔的玩具,小兔也想玩你們的玩具,那我們可以怎麼辦呢?”

小結:想玩別人的新玩具。有很多方法,可以說有禮貌的'話,可以一起玩,還可以換着玩。

4.實踐活動:玩玩具。

(1)出示球圈,請一部分幼兒玩。

(2)請其他的幼兒與他們交往。實踐幾種借玩具的方法。

活動反思:

本活動主要是以情景表演貫穿始終,讓孩子在情景表演中學習探索向同伴借玩具的方法,以及學說有禮貌的向他人借玩具,從而培養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

在情景表演中,孩子們表現的非常好,不僅積極動腦筋想辦法向兔姐姐借到玩具,還能大膽並有禮貌地向兔姐姐借玩具,如:當老師提問:“有什麼辦法能讓你們和兔姐姐都能玩到飛機呢?”孩子很快並能想出:“它玩一次,我玩一次”、“大家一起玩”等等方法,並且還踊躍地向兔姐姐有禮貌的借飛機玩。活動氣氛活躍,達到老師預設的目標。

唯有不足之處是孩子們玩玩具時,由於玩的時間短,孩子們都不願意交換玩具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設計背景

興趣是各種活動最好的老師。認識動物是小寶寶最感興趣的了,但小班幼兒對動物的認識都比較零星、碎散.我進行此活動的目的在於引發幼兒能運用語言描述動物的明顯特徵,豐富幼兒口語表達,進一步延伸幼兒對各種動物特徵的觀察、瞭解及根據音樂節奏的快慢運用身體動作表現動物的動作特徵。整個活動根據小班寶寶的年齡特點,創設一定的遊戲情景,提供與主題相互的操作材料,把主題置於一定的遊戲背景中,產生一定的遊戲情節,讓孩子在遊戲中自主地學習,發現一定的祕密,提升了自我。

活動目標

1.在看看、找找、拼拼,玩玩中,知道常見動物明顯的特徵。

2.喜歡扮演各種小動物,在模仿小動物的活動中獲得快樂。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小寶寶在看看、找找、拼拼,玩玩中,知道常見動物明顯的特徵;

2.啓發培養小寶寶喜歡扮演各種小動物,讓他們在模仿小動物的活動中獲得快樂。

活動準備

各種動物拼圖、頭飾、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並出事動物圖片引出課題。

二、拼拼講講做做

1、老師拍了許多動物照片,可是它們的照片被打亂了,小朋友們請幫我找到你最喜歡的'動物們照片。(這個環節主要是想抓住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學習積極性,調動幼兒的視覺參與活動。)

2、幼兒自由操作。

3、交流:你是怎樣拼出它們的照片的?它長的什麼樣?(重點環節)

4、這些動物有什麼本領呀?

5、幼兒邊說邊用動作把它們表示出來。

6、遊戲:學學小動物

(1)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動物的頭飾,扮演小動物。

(2)播放音樂,幼兒隨着音樂節奏的快慢做動作。

三、送小動物回家

1、小動物要回家了,這兒有小河、小樹…讓我們送它們回去吧。(提供了小河、草地、樹、家等背景圖及若干小動物,並特意放了水陸兩棲動物——烏龜)

2、幼兒送小動物回家。

教學反思

1、在第二環節中,我提供了一些動物拼圖,讓幼兒拼拼找找,鼓勵幼兒互動學習,引導他們進行探究活動,促進主動學習,使他們在活動中得到發展的一個平臺。

2、以遊戲的方式吸引孩子主動參與活動。在“學學小動物”、“動物找家”的遊戲情景中,通過讓幼兒模仿、扮演喜歡的動物角色,送它們回家,使幼兒在一個輕鬆的環境中進一步掌握了常見動物的明顯特徵,也滿足了幼兒好模仿的天性,促使孩子主動地參與。

3、注重材料的層次性,使幼兒充滿了好奇、內心萌發試一試的慾望,並體現了生生互動。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教育目標也得到了很好的實現。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上下樓梯時靠右行走,有秩序。

2、初步建立遵守公共場所秩序的意識。

3、能積極參加遊戲活動,並學會自我保護。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教師在每個幼兒右手心貼一個紅點;留4個紅點貼紙備用。

2、教師教學資源《上下樓,靠右走》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我們怎麼到二樓的大廳裏玩遊戲呢?

師:我們都是沿着小腳丫上下樓的,有小腳丫的地方就是樓梯的右邊,我們用右手握住欄杆沿着樓梯的右邊上下樓梯。

師:瞧,你們的右手裏都一個寶貝,我們帶着寶貝一起玩遊戲嘍。

2、帶領幼兒玩遊戲,幫助幼兒理解“右手”和“右邊”。

① 教師帶領幼兒邊說兒歌邊玩遊戲。

點點紅,點點圓, (右手胸前伸出,手心向上,左手食指點紅點兩次)

點點藏在手裏面。 (雙手握拳藏在背後)

點點點點在哪裏? (雙手不動)

點點點點在右手。 (左手不動,右手向前伸出,手心向上打開)

② 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貼紅點的手會做些什麼,知道是左手還是右手。

小結:貼紅點的手叫右手。右手會拿小勺吃飯,會端杯子喝水,還會拿畫筆畫畫。右手在身體的右邊。

3、播放教師教學資源《上下樓梯,靠右走》,引導幼兒觀察討論,學習正確上樓、下樓。

提問:

樓梯上誰在上樓梯?誰在下樓?

媽媽和寶寶下樓時時靠哪邊走的?上樓的`人是靠哪邊走的?

上樓、下樓的人在樓梯上是怎樣走的?爲什麼要這樣走?

小結:在樓梯上,上樓的人要靠右邊行走,下樓的人也要靠右邊行走。行走時,眼睛要看着前面,一個跟着一個走,不推不擠,不玩耍。

4、帶領幼兒到樓梯上實地練習上樓、下樓。

教學反思:

我設計的這節安全活動課很適合小班小朋友。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很高。特別是教學活動第三個環節通過時地練習通過實地反覆地練習,孩子們能夠掌握正確地上下樓梯的方法,但孩子是好動的,雖然知道正確的方法,在練習時還是有不扶扶手、蹦着下臺階、推前面小朋友的情況時有發生。在日常幼兒園活動中,還需多進行練習,並用故事、兒歌加強孩子們的安全意識,逐步掌握更多正確地日常習慣,幫助孩子們學會正確處理問題的方法。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