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小班教案實用[7篇]

本文已影響 1.36W人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小班教案實用[7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樂意參加美術活動,對用油畫棒作畫感興趣。

2、通過回憶並遷移已有經驗,學習鞏固油畫棒的使用方法。

3、能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及換色的基本方法,用油畫棒平塗出各種顏色的樹葉。

4、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5、體驗想象創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各種剪好的樹葉造型紙,油畫棒。

2、各種顏色的樹葉。

活動過程:

1、實物導入,引導幼兒欣賞彩色的樹葉。

(1)教師出示各種顏色的樹葉,引導幼兒觀察,說一說自己的發現。

教師:這些樹葉是什麼顏色的?

(2)小結。綠色、黃色、紅色等等。

2、介紹活動材料,師幼共同探討用油畫棒塗樹葉的方法。

(1)教師出示油畫棒,引導幼兒認識操作材料及它的用途。(油畫棒可以塗出彩色的樹葉。)

教師:這是什麼?你知道它的名字嗎?它可以用來做什麼?(強調油畫棒不可以吃,不能放進嘴巴里。)

(2)教師幫助幼兒回憶已有經驗,共同討論平塗的`方法。

教師:小朋友們,請你來試一試應該怎麼樣用油畫棒塗色?

(3)請個別幼兒進行示範。

(4)師幼共同小結。(用油畫棒輕輕的平塗在樹葉上,在換其他顏色時,注意油畫棒的顏色不能覆蓋在之前的顏色上。)

3、幼兒集體繪畫,教師指導。

(1)分組操作鼓勵幼兒大膽進行平塗,用多種顏色塗出許多彩色的樹葉。

(2)引導幼兒觀察自己塗畫的過程,教師重點講解注意事項:要有順序的平塗畫面;顏色只能塗在樹葉的裏面,塗時不要把油畫棒畫到手上、衣服上、桌子上;換取其它顏色時,要注意顏色的選擇和搭配。

4、幼兒展示作品,相互欣賞。

(1)幼兒自由交流用油畫棒繪畫的經驗。

(2)師幼相互參觀、相互介紹,感受油畫棒作畫帶來的樂趣。

活動延伸:

到戶外撿拾秋葉。

活動反思:

教師對幼兒使用油畫棒的指導不夠全面,部分幼兒的操作存在問題;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樂於參與這樣的操作實踐活動;塗色活動中,幼兒的顏色選擇存在問題,比如塗了紅色後又塗綠色,導致樹葉出現黑色的斑塊,並不是很美觀;幼兒在操作中並不能按照老師的基本要求來做,如存在把顏色塗到樹葉以外的地方等。這些問題需要老師再多加指導規範。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對鬥獸棋感興趣,初步瞭解鬥獸棋有八隻動物。

2、瞭解鬥獸棋的基本規則,幼兒能相對應的擺棋。

3、體驗遊戲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有趣的鬥獸棋》PPT課件。

2、鬥獸棋若干盒。

3、八獸卡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寶貝,你喜歡什麼動物?

——今天,有很多的動物要到我們班,和寶貝們一起玩遊戲。我們一起看看誰來了?

(二)出示PPT,初步瞭解鬥獸棋的八獸動物特徵。

1、觀察圖片,幼兒能說出動物的名稱和基本特徵。

2、遊戲"誰吃誰":根據鬥獸棋的八獸強弱順序規則,鼓勵幼兒嘗試給動物們排序。

(三)認識鬥獸棋的棋盤。

1、動物們玩累了,它們想回家休息了。現在需要你們送動物們回家,你們能做到嗎?但在去的時候要寶貝們先認識動物的家在哪裏?(出示鬥獸棋的.棋盤),棋盤是動物們的家,我們找到了,就可以直接把它們送回家。

2、出示鬥獸棋的棋盤,介紹棋盤。

(四)遊戲"看誰擺的快"。

1、幼兒結伴擺棋。

2、教師巡視並從旁指導,鼓勵幼兒將棋子擺在棋盤上。

(五)結束活動。

教師小結:我們送了動物們回家,現在動物們邀請寶貝們一起去它們家玩遊戲。

活動反思

我設計的本次活動從孩子們的情感體驗入手,以孩子們很喜歡的小動物爲契機,通過小動物"誰吃誰"的情境遊戲,引出鬥獸棋的規則,使幼兒體驗遊戲的快樂,並能同大家一起表現自己。遊戲"看誰擺的快"這一環節,請孩子們送動物回家,讓幼兒更能自主表現、自由發揮,從而達到增強自信心的目的。

整個活動我充分發揮了多媒體教學的效果。活動中我通過利用直觀、生動的課件,形象直觀地呈現了八隻動物,非常成功的吸引了孩子們的眼球,從而使他們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

當然本次活動也存在着很多不足,如有些環節比較簡單,內容不飽滿,同時我也發現有的幼兒在表演時動作放不開,也有的孩子發言不夠大膽等。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在今後的工作中加以重視,多爲幼兒提供表現的機會。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觀察初步瞭解手指的名稱及用途。

2、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錄有《我有一雙小小手》的磁帶、錄音機;手的掛圖一張。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出課題《我有一雙小小手》。

十個好朋友,你有我也有。

五個在左,五個在右。

只會幹活,不會開口。

二、認識自己的手。

1、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的手,教師提問:小朋友的手是什麼樣子的?哪兒是手心?哪兒是手背?哪兒是手指和手指甲?你有幾隻手?每隻手有幾個手指頭?

2、認識並學說手指名。

(1)師:“(伸出雙手)小朋友你們也和老師一樣都有一雙手。它們是好朋友,非常友好,互相幫助,還幫我們做了許多好事。(做神祕狀)小朋友,手指在說話呢,讓老師聽一聽它們在說什麼(做傾聽狀)。噢!它們在說,小朋友都有好聽的名字,可是我們沒有名字。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給手指起個名字好嗎?”

(2)師:“(伸出大拇指)小朋友,你們看它是家裏最大的,我們就叫它大拇指吧!”(幼兒學說“大拇指”)

“(伸出食指)它在大拇指的旁邊,在點數和拿食物的時候經常用到它,就叫它食指好不好?”

“(伸出中指)它在中間,又是個子最高的,就叫它中指吧!”

“(伸出小指)它最小,就叫它小指!”

“(伸出無名指)我們給它起個什麼名字呢?咱們一起動動腦筋(做思考狀)可名字都讓它們幾個佔去了,沒有名字了。哎,小朋友,沒有就是無,那麼我們就叫它無名指吧!”

(3)教幼兒學讀兒歌《手指歌》,並表演相應的`動作。

3、做“玩手指”遊戲。

(1)教師伸出手指或出示圖片,請全體幼兒或個別幼兒說出它的名字。

(2)引導幼兒按教師指令,讓某個手指“彎下去”或“站起來”,練習手指的靈活性。

4、啓發幼兒聯想手還有什麼用?用“我們的手做什麼?”說一句話。

活動延伸

1、在一日活動中,讓幼兒反覆練習伸手指,說指名。

2、開展“我的小手

真能幹”活動,鼓勵幼兒學着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萌發探究和參與實驗的興趣。

知道兩種顏色混合會變成新的顏色。

在調色實驗中觀察顏色的變化過程並嘗試在實驗記錄表上記錄實驗結果。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已經認識紅、黃、藍等基本顏色。

課件準備:“各種顏色”圖片;《顏色變變變》動畫視頻。

紙面教具:《實驗記錄表》。

材料準備:裝有紅、黃、藍三種顏料的碟子、畫筆(每人2支)、調色盤人手一個、紙巾(或者舊布)、裝了水的杯子。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各種顏色”,幫助幼兒鞏固認識的顏色。

——圖片上有什麼?(花、草、太陽、白雲)

——它們是什麼顏色的?

播放動畫視頻《顏色變變變》,引導幼兒初步瞭解兩種顏色混合會變成新的顏色。

——這些顏色可厲害了,會變魔術。只要將它們之中任意2種顏色混合就能變成新的顏色。

——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發放實驗材料及紙面教具《實驗記錄表》,鼓勵幼兒動手實驗並嘗試在記錄表上記錄實驗結果。

——現在我們也來試一試讓這些顏色變色吧。

1、教師講解實驗方法和記錄方法。

1)每人都有一張記錄表,表頭有班級、名字和日期(教師應提前填好)。表格內有數字1、2、3,表示第一次試驗、第二次試驗和第三次試驗。還有紅、黃、藍三種顏色和一個問號,選擇哪種顏色就記錄在對應顏色下的格子內,實驗的結果記錄在問號那一列的格子內。

2)每張桌子的桌面上都擺着三種顏色的顏料,自由選擇其中喜歡的兩種顏色。

3)用畫筆蘸其中一種顏色,先在記錄表中對應顏色下的格子內塗一下,然後再塗抹在調色盤上。接着換一支畫筆蘸另一種顏色,也先在記錄表中對應顏色下的格子內塗一下,然後再塗抹在調色盤上。

4)將調色盤上的兩種顏色用第二次使用的畫筆充分混合攪拌後,塗抹在記錄表中問號那一列的`格子內。

5)第一次試驗結束,將兩支蘸了顏色的畫筆在水杯中洗一洗,並用紙巾或舊布擦乾筆尖的水。繼續進行新一輪的實驗,新一輪實驗應更換其中一種或兩種顏色並將實驗結果記錄在表格內。

2、發放紙面教具和實驗材料,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迴觀察。

交流討論,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實驗結果。

——你用了哪兩種顏色進行實驗?

——混合之後變成了什麼顏色?

小結:黃色加藍色會變成綠色;黃色加紅色會變成橙色;紅色加藍色會變成紫色。顏色可真厲害。

溫馨提示

1、實驗之前要先讓幼兒穿上特製的圍裙或者其他防護衣,以防幼兒弄髒衣服。

2、提醒幼兒洗畫筆的時候一定要清洗乾淨,以免混色。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

在美工區提供其他顏色的顏料和實驗記錄表,供幼兒繼續進行實驗。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會說兒歌《山上有個木頭人》。

2、能聽懂並理解簡單的遊戲規則。

3、能聽懂指令性語言,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

4、遵守遊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5、體驗合作創編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木偶玩具一個。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木偶人創設情境,吸引幼兒注意力

教師:小朋友們好。

幼兒:老師好。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呀我們班上來了一位客人。你們想不想知道他是誰呀?那我們一起來請他出來好嗎?

(拿出木偶玩具)

教師以木偶的.語氣對小朋友們做自我介紹。

教師:小朋友們好,我叫木頭人,我想和小朋友們玩個遊戲,遊戲的名字叫《山上有個木頭人》。教師邊拉動木偶邊念兒歌,讓幼兒瞭解兒歌內容。

表演結束,教師用木偶人的語氣問幼兒,“小朋友們,誰想和我玩遊戲呢?那你必須告訴我,剛纔我說了些什麼?”引導幼兒回憶兒歌內容,學會念兒歌。

2、向幼兒介紹遊戲規則及玩法。

(1)遊戲時必須念兒歌,可以自由做動作,兒歌唸完,就不許動,不許說話了。

(2)如果誰動了,就必須伸手給同伴,而同伴則拉住他的手說:“本來要打千萬下,因爲時間來不及,馬馬虎虎打三下。一、二、三。”

3、遊戲時間。

(1)教師和全體幼兒說兒歌玩遊戲。

(2)教師和個別幼兒說兒歌玩遊戲。

(3)幼兒兩兩爲一組說兒歌玩遊戲。

活動延伸:

教師:小朋友們,除了木頭人,你們還見過什麼材料做的人?(引導幼兒說出稻草人,石頭人等)

遊戲時再進行仿編兒歌。

設計意圖:小班幼兒剛來幼兒園,有的孩子口齒不清,還有的孩子缺乏集體意識,不懂傾聽,不理解規則。爲此,我專門設計了《山上有個木頭人》這個聽說遊戲。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受二拍子的音樂旋律,樂於用手按音樂節奏表現音樂。

2.喜歡參與音樂活動,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3.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4.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螃蟹手偶一個,自創音樂老師彈唱.

2.活動前聽過故事<螃蟹與烏龜賽跑>.

3.場地安排:椅子兩兩背靠背,排成半圓形。

活動過程:

一.複習故事,引導幼兒感知螃蟹橫走的方向."爲什麼每次比賽,螃蟹都輸了?"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表達橫走.老師彈唱音樂一遍,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節奏.老師再彈唱"爬呀爬呀爬呀爬,爬呀爬呀不見了."引導幼兒用動作進行橫爬的音樂表達.

二.出示螃蟹手偶,引發幼兒興趣,引導幼兒感知手形動作."剛剛小朋友都表現得很不錯,那用手錶示螃蟹怎麼做呢?"出示手偶螃蟹,引導幼兒觀察老師在音樂下的動作,配班老師彈奏音樂兩遍,幼兒跟隨老師做動作.

三.感受二拍子音樂旋律,樂於用手錶現音樂."螃蟹說我的音樂是二拍子旋律,誰要是認真聽了音樂並樂於用手錶達音樂節奏,呆會我就和誰來比賽."

四.老師再次操作手偶螃蟹,引導幼兒再次感受音樂節奏.

五.幼兒兩兩在凳面上進行比賽遊戲.選擇幾個掌握較好的幼兒與手偶(老師操作)進行比賽.

六.全體幼兒

在完整欣賞音樂的`過程中再次遊戲一遍. 附自創歌曲:

| 1 2 | 3 4 | 5 6 | 5 - |

一 只 螃蟹 八 條 腿,

| 6 5 | 4 6 | 5 3 | 2 - |

腦 袋 尖 尖 在 喝 水,

| 1 2 | 1 2 | 3 4 | 5 - |

爬 呀 爬 呀 爬 呀 爬,

| 6 5 | 4 3| 2 3 |1 - ||

(第一段) 爬 呀 爬 呀 不 見 了.

| 6 5 | 4 3 | 2 - | 3 - | 1 0||

爬 呀 爬 呀 不 見 了.

(第二段)或者

|12 34 |56 5|

一隻螃蟹八條腿,

|65 46 |53 2|

腦袋尖尖在喝水,

|12 12 |34 5|

爬呀爬呀爬呀爬,

|65 43 |23 1||2 3 | 1 -||

爬呀爬呀不見了不 見 了

動作方法:一隻螃蟹八條腿,(一字一拍,四指曲張四次)腦袋尖尖在喝水,(兩字一拍,兩拇指“點”頭四次)爬呀爬呀爬呀爬,(兩字一拍,雙手向左爬四次)爬呀爬呀不見了。(第一段音樂兩字一拍,雙手向右爬兩次,然後雙手藏在背後。第二段音樂兩字一拍,雙手向右爬兩次,不見—雙手向前一攤,了—立即把手藏在背後。)雙手靠攏:兩拇指做腦袋,兩手的四指做螃蟹的八條腿。

設計思路:

<綱要>新思想強調幼兒的快樂學習,據於這些,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爲<螃蟹>編配上了歡快的音樂,利用音樂遊戲,讓幼兒在遊戲中感受二拍子的音樂旋律,培養幼兒參與音樂遊戲的興趣,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設計意圖:小班幼兒年齡小,自律能力差,剛剛融入集體生活,還沒有適應集體生活。排隊是小班幼兒的生活常規之一,在幼兒園中無論是洗手、喝水還是小便、做操都要排隊。經過半年的集體生活的鍛鍊,孩子們已經有了排隊意識,但多數幼兒還只是停留在意識層面,言行不一,需要他人反覆提醒。通過觀察我發現孩子們在排隊喝水、洗手、入廁、取放學具的過程中,都有搶排、隨意插隊、推搡同伴的現象,使得班級常規很亂。由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在遊戲中瞭解排隊的重要性,學會排隊的基本方法,一個跟着一個站,先到的站前面,後來的站後面,不擁擠 、不插隊,讓幼兒自覺遵守排隊規則,養成排隊的良好習慣。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遊戲中學習鞏固排隊的方法,一個跟着一個,不搶排,不插隊,不吵鬧,要遵守排隊規則,養成良好的排隊習慣。

2、讓幼兒知道排隊是一種文明行爲,瞭解"自覺排隊日"的相關常識。

3、體驗感知集體生活中排隊的重要性,初步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的意識。

活動重點 :在遊戲中掌握排隊的基本方法,知道排隊的重要性。

活動難點:自覺排隊,做到不推搡、不插隊、不搶排,並在排隊時學會等待。

活動準備:公共場所排隊圖片,自覺排隊日圖片(11),手偶、大雁、小螞蟻頭飾若干,用報紙做的大青蟲一條,糖果一盒。

活動過程:

導入活動:教師出示手偶乖乖兔引起幼兒興趣,導入主題。

基本活動:

一、玩一玩、做一做。

1、告訴幼兒今天有一位客人來到我們班,引導幼兒和乖乖兔打招呼,今天乖乖兔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

2、教師表演手偶講故事《不聽話的小雁》

提問:(1)媽媽對小雁說了什麼話?

(2)小雁爲什麼會受傷?

教師小結:大雁飛行時排隊很重要,誰都不能掉隊,一個跟着一個,不擠不搶 不吵鬧 。

遊戲: 《大雁排隊向南飛》。

遊戲規則:教師扮大雁媽媽,帶領全體女孩扮小雁跟着雁媽媽排成"一"字形隊伍飛行,要求:幼兒聽口令,一個跟着一個,不推不擠不吵鬧。

(1)教師和女孩一起做遊戲,男孩在旁邊加油。

(2)教師及時評價幼兒的表現。排隊飛行時,一個跟着一個,沒有一個掉隊的,表現的很勇敢,很棒!

(3)教師和女孩一起進行遊戲。

3、教師出示螞蟻排隊搬運食物的圖片進行簡單的講解。

遊戲:《螞蟻搬蟲》

遊戲規則:幼兒排隊運大青蟲,聽從口令排隊踏步走。認真遵守排隊秩序。

教師扮螞蟻大王和全體男孩扮演小螞蟻一起玩搬運大青蟲的遊戲。遊戲中鞏固排隊的方法和規則。

二、看一看,說一說。

1、教師出示"11"圖片讓幼兒說一說"11"像什麼?教師結合圖片"11"講解"自覺排隊日"中標誌的含義,讓幼兒排隊時要像11的順序排號。自覺排隊是一種文明的行爲,我們小朋友要從小養成主動排隊的好習慣。

2、教師出示公共場所排隊的圖片,讓幼兒說一說圖中的人是怎樣排隊的?

3、(1)讓幼兒說說在幼兒園中做哪些事情需要排隊?

(2)讓幼兒說說周圍同伴中 ,哪些小朋友排隊時表現 的好?哪些小朋友排隊時表現的不好?

教師總結:排隊守秩序,向排隊表現好的`小朋友學習。

結束活動:教師總結,獎勵幼兒在活動中的出色表現,每人一顆好吃的糖果,幼兒隨音樂排隊領取糖果。

活動延伸: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養成自主排隊的好習慣。

活動反思:幼兒排隊的要點和規則教師進行單一的說教,幼兒不易理解和接受,但是如果把它們放在故事情境和遊戲中,那效果就大不一樣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他們的各種感官都被調動起來了,幼兒在愉快的遊戲中體驗了排隊飛行和集體排隊運食物的樂趣,遊戲中孩子們自覺遵守遊戲規則,沒有一個違反規則的,遊戲結束時,孩子們個個意猶未盡的感覺,可見遊戲的魅力所在,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樂,很容易達到活動目標。活動中應該讓幼兒自主性發揮的更充分些,但小班幼兒相對來說有點兒難。

附: 自編故事 《不聽話的小雁》

秋天來到了,大雁媽媽要帶着小雁和大家一起飛回南方的家。臨行前媽媽對小雁說:"孩子,明天一大早,我們就要和大家一起排隊飛回南方的家,飛行時會很辛苦,你要緊緊地跟在媽媽的身後,聽從頭領的指揮 ,千萬不要掉隊,也不能貪玩,不然會很危險的。小雁點了點頭,雁媽媽這才放心地去睡覺。

第二天早上,小雁和媽媽一起排隊跟着頭領在天上飛行,小雁第一次和大家一起飛行,感到很稀奇,一會兒東張西望,一會兒和旁邊的夥伴瘋鬧,早把媽媽的話忘在了腦後。

這時有一隻漂亮的小蝴蝶飛了過來,小雁就離開了媽媽和大家,正當小雁玩得高興的時候,一隻兇猛的老鷹向它飛了過來,小雁嚇得大喊救命,幸虧雁媽媽和大家聽到了呼救聲及時趕到,救下了小雁。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