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必備】幼兒園優秀教案模板集錦6篇

本文已影響 1.74W人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幼兒園優秀教案模板集錦6篇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剪“春”活動,引導幼兒自主表現春天美麗的事物。

2、激發幼兒大膽的想象,自由剪出不同變化的“春”字。

3、通過幼兒自主的操作,初步理解“減法”的含義。

4、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遊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5、體驗數學集體遊戲的快樂。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能大膽想象剪出不同變化的“春”字

2、難點:初步理解減法的含義

材料與環境創設:

1、幼兒已經學會剪“春”字

2、工具:剪刀、固體膠、手工紙(每人數量不同)方形鉛畫紙

3、5以內的減法題(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今天,春姑娘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的紙,看看春姑娘都帶來是什麼顏色的紙?那綠色代表什麼?

2、今天春姑娘又要請你們剪“春”,上次你剪“春”字的時候,“春風”遇到了誰?

二、幼兒剪“春”

要求:

1、在剪之前先數數春姑娘給你帶來了幾張紙?

2、每個“春”字都要不一樣。

3、將剪好的“春”字貼在鉛畫紙上。

(在幼兒剪幾張紙後老師示意停下。老師給的紙不一定剪完)

三、比較“春”字

1、請幼兒介紹一下,你的幾個“春”字有什麼地方不一樣?

2、教師總結幼兒變化的地方,及時肯定幼兒的大膽想象。

四、找題目:

1、師:今天春姑娘一共給你們幾張紙?現在還剩下幾張紙?是多了還是少了?我們可以用哪種計算方法來表示?爲什麼用減法?

老師概括:當剩下的東西比原來的總數少了時,我們就用減法來表示。

2、請幼兒根據自己剪“春”字的用紙情況找相應的題目表示,並在等號後寫上答案。

3、提問:你爲什麼選這道題?(師生共同總結題目中每個數字的含義)

五、延伸:

引導幼兒向同伴、客人老師介紹自己剪的“春”字和相應的減法題。

活動反思:

剪紙“春”是我結合季節特徵和剪紙的深厚藝術文化設計、開展的一個藝術活動。我之所以會選擇這一內容,不僅是因爲現在正值春暖花開、萬紫千紅的春天,更是想讓幼兒通過欣賞、感知和動手剪紙,感知春天的美、體會到剪紙的快樂和魅力!

1、選材新穎獨特——激發幼兒興趣的策略。

剪紙不僅能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而且能培養幼兒的動手動腦,在生活中發現美、欣賞美、享受美,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大班幼兒在使用剪刀上已經比較熟練了,而且在嘗試窗花、雪花等剪紙活動後,對剪紙活動有了濃厚的興趣,並且對剪紙的技巧方法也有了初步的掌握。因此,我結合季節特徵設計了這個剪“春”字的活動,不僅想讓幼兒在剪紙活動中獲得動手、語言和審美能力的提高,而且又想傳承我國的民族文化,繼承和發揚我國的傳統藝術。從幼兒剪紙的作品來看,他們對此次的剪紙活動很感興趣,能認真地欣賞剪紙作品、大膽地構圖和嘗試剪紙,剪出了一個個色彩鮮豔、稚嫩和富有童趣的“春”字,激發了他們剪紙的興趣,也提高了自身的剪紙技能。

2、作品鮮豔精美——讓幼兒獲得美的薰陶策略。

此次剪紙活動,我爲幼兒準備了紅色的手工紙,剪好了八幅不同大小、字型的“春”字剪紙。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兩個相同種類物體的大小。

2、能用簡單的語言“大的”、“小的”來表述物體的大小。

3、願意參加“送禮物”的遊戲,在遊戲中體驗當小主人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大小不同甜餅、汽車、蛋糕模型、禮物等物品若干;大熊和小熊圖片。

三、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初步感知兩個相同種類物體的大小。

2、活動難點:能用簡單的語言“大的”、“小的”來表述物體的大小。

3、指導要點:通過觀察、比較,引導幼兒區分兩個相同種類物體的大小。

四、活動過程

1、初步感知兩個相同種類物體的大小。

(1)情境講述,引發興趣。

教師出示大熊和小熊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大小

教師:看一看,誰大誰小?

(2)遊戲活動:分甜餅。

出示大小兩種甜餅,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大小。

教師:看一看,甜餅有什麼不一樣?好吃的甜餅怎麼分?

引導幼兒將大甜餅和小甜餅分給客人吃,並用“大的。。給大。。吃”的語言表述。

反思:本次活動主要是讓幼兒通過觀察並認識大小。在第一環節中,我先出示自己帶來的玩具熊,讓幼兒都能說他們是誰,我請幼兒將這玩具熊進行比較,說說他們有什麼不一樣,小朋友觀察的比較仔細,說出了大小不一樣、還用一句完整的話說出誰比誰大、誰比誰小。並和孩子一起玩遊戲,同樣也是讓孩子區分大小。

2、進一步觀察、比較,用簡單的語言表述兩個相同種類物體的大小。

(1)探索發現:引導幼兒觀察並比較各式禮物的大小。

請幼兒看一看,比一比,說一說,引導幼兒學習用“大的、小的”語言來進行表述。

(2)互動遊戲:送禮物。請幼兒隨音樂自行挑選禮物,要求把大的禮物送給熊爸爸,小的禮物送給熊寶寶,引導幼兒用“大的。送給大的。”。並且在送禮物時提醒幼兒使用禮貌用語。

反思:接着我又提出問題,請幼兒看一看,比一比,說一說,引導幼兒學習用“大的、小的”語言來進行表述。小朋友們興奮極了。

3、評價總結,形成初步大、小概念。

(1)師生共同評價大家送的禮物是否合適,並小結:熊爸爸大,吃大甜餅,有大蛋糕和大汽車;熊寶寶小,吃小甜餅,有小蛋糕和小汽車。

(2)教師以熊爸爸和熊寶寶的口吻說:“謝謝你們的禮物,我們非常高興,你們都是好客的小主人。”

反思:最後小結孩子們都很感興趣,並能學會說謝謝等禮貌用語。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願意在玩玩、猜猜、嚐嚐中與好朋友分享聖誕禮物,將自己的發現和感覺告訴大家。

2、在活動中感受新年的歡樂氣氛。

活動準備:

天線寶寶頭飾、禮品及盒子、聖誕服飾、磁帶

活動過程:

一、看錄像,引出禮物

1、 吆,這裏有許多天線寶寶,都叫什麼名字呀?

2、 看錄像《天線寶寶》

天線寶寶們我們一起來做遊戲了。 (放錄像)

看看講講:聖誕節快到了小波、拉拉他們會不會得到自己喜歡的禮物呢?

小波、拉拉他們都得到了自己的禮物,天線寶寶們,你們想不想得到禮物?

二、聖誕老人送禮物

1、與聖誕老人打招呼

聖誕老人:天線寶寶你們好!

幼兒: 聖誕老人好!

聖誕老人:聖誕節快到了,我給大家送禮物來了,

聖誕老人:讓大家自由選擇禮物

2、感知禮物盒及禮物

禮物都拿到了,天線寶寶們,看看你的禮物盒是怎麼樣的?

輕輕的告訴你的好朋友,你的盒子寶寶長的怎樣?

誰來告訴大家你的盒是怎麼樣的?

天線寶寶們,來搖一搖、聽一聽盒子裏面的是什麼聲音?

猜一猜盒子裏面是什麼東西?

輕輕的`打開盒子,找一找哪裏打開最方便。

說說你拿到的是什麼禮物?

嚐嚐你的糖果是什麼味道的?(提醒幼兒分享給朋友吃)

三、與聖誕老人一起跳舞

1、音樂響起,新年快到了,來我們和聖誕老人一起跳舞了。

2、與聖誕老人再見。

反思調整:

從各環節的內容看都是爲目標服務的,目標都達到了,但第二部分作爲活動的重點,好象牽涉的內容過多,沒有抓住某一個點。

教師的個別細節地方象打開禮物盒其實用不到示範,應該放手讓幼兒自己做,師該“站”到後面。

天線寶寶的頭飾在後面部分沒有起到較好的作用。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使用繪本中的語言複述故事,激發閱讀繪本的興趣。

2、在老師的引導下理解故事,感受故事的溫情,體驗家的幸福。

3、能細緻觀察圖畫,藉助圖畫豐富想象力,享受發現的樂趣。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搖籃曲》音樂、熊爸爸和熊寶寶的頭飾每人一個,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音樂導入。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段音樂(播放音樂《搖籃曲》),人們一般喜歡什麼時候來播放這首音樂?

2、《搖籃曲》一般在睡覺前播放的,那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想一想,每天晚上睡覺前,你會做些什麼?

3、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個小熊睡覺前的故事。

二、幼兒自由閱讀,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看故事的名字,讓幼兒讀出來,並出示字卡“吻”。

2、幼兒拿己的書,自由閱讀,教師講清注意事項。

3、幼兒讀完之後,教師提問:你最喜歡哪一幅圖,猜一猜它講了一件什麼事情?小朋友覺得小熊最後乖乖的睡覺了嗎?到底是怎麼回事?咱們一看吧。

三、播放多媒體課件,教師與幼兒共同理解故事內容。

1、(出示1、2頁)猜一猜這幅圖講了一件什麼事,之後教師進行講述。

2、(出示第3頁)你啊猜一猜小熊會說什麼?

3、(出示第4頁)爸爸也想得到小熊的吻,可是小熊是怎麼說怎麼做的呢?

4、小朋友猜一猜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呢?熊爸爸沒有得到吻,心情怎麼樣?(看第4、5頁)熊爸爸讓小熊學哪種小動物吻自己?(教師出示長頸鹿的圖片)那熊爸爸是怎麼說的?小熊是怎麼說的?小熊爲什麼這麼高興還不讓爸爸吻呢?(因爲他還想跟爸爸一起玩)

5、(出示第5頁)教師講並進行提問:熊爸爸想讓小熊學哪種動物吻自己?(出示小考拉圖片)那熊爸爸是怎麼說的?小熊是怎麼說的?

6、(出示第6頁)讀前半部分教師提問:熊爸爸又想讓小熊學哪種小動物吻自己?(出示小鱷魚圖片)那猜一猜爸爸是怎麼說的?小熊是怎麼說的?(讓幼兒猜測故事)那小熊爲什麼還說“纔不要呢”。小熊和巴巴爸爸邊說邊吻已經洗完了澡

7、(出示第7—10頁)分別出示小蝙蝠、小老虎、小猴子、小老鼠的圖片讓幼兒猜測:熊爸爸是怎麼說的?熊寶寶是怎麼說的?爲什麼每次都說“纔不要呢”

8、(出示第11頁)熊爸爸正要出去,小熊叫住了爸爸,你猜小熊會對爸爸說什麼?

9、咱們剛剛說小熊爲什麼總是說“纔不要呢”?

教師:因爲他還不想睡覺,想跟爸爸玩一會兒,爸爸也很瞭解孩子,在遊戲和玩鬧鐘完成了洗澡、刷牙、穿衣服等一系列的事情。

四、播放多媒體課件,教師帶領幼兒再次欣賞故事。

小朋友表現的很棒,很多地方不用老是講就能猜出來了。那小朋友咱們一起再來完整的欣賞一下這個小故事吧。

五、分角色朗誦故事

教師爲幼兒準備頭飾讓幾個小朋友上來表演,一組扮演熊爸爸,一組表演熊寶寶。

六、請小朋友拿着自己到頭飾,咱們一起到操場上接着表演吧。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5

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運動能使身體健康。

2.能講出各種運動的方式。

準備

1.皮球每人一個,投籃框(可將塑料圈懸掛起來做成籃框)若干。

2.掛圖,胖胖兔的圖片。

3.故事磁帶。

過程

1.幫胖胖兔減肥。

――出示胖胖兔圖片。它是誰?它看起來怎麼樣?肥胖有什麼麻煩?

――胖胖兔想減肥,你們有什麼好辦法嗎?

――引導幼兒分組討論,然後將討論結果告訴大家。

――胖胖兔後來減肥成功了嗎?讓我們聽聽胖胖兔減肥的故事。

2.理解故事內容。

――出示掛圖。請幼兒完整欣賞故事一遍。

――胖胖兔爲什麼一走起路來就呼哧呼哧喘粗氣?

――袋鼠幫胖胖兔想了個什麼減肥辦法?

――胖胖兔是怎樣學會拍球的?

――幫助幼兒理解胖胖兔克服困難、堅持減肥的過程。

3.學打籃球。

――引導幼兒學習胖胖兔,自由在場地上練習拍球。

――引導幼兒分別站在1米、1.5米、2米的線後投籃,比一比誰投進的球最多。

――請班裏的肥胖兒講講運動後的感受。

――鼓勵幼兒今後熱愛運動,加強鍛鍊,使自己的身體更加健康。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數量短語的學習和運用對於大班的孩子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我在活動設計中運用了"百寶箱"、"造火車"等遊戲,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量詞短語:如"×根香腸"、"×個麪包"、"×包土豆片"等,豐富詞彙。

2、能運用恰當的語氣有感情地、流暢地朗讀故事讀本。

3、進一步理解"貪吃"、"貪婪"的含義。

4、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5、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並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1、大書《貪吃的小貓》、音樂磁帶、百寶箱一個;

2、字卡:幾根香腸、幾個小麪包、幾塊巧克力、一瓶胡椒粉、幾包土豆片等;

3、多媒體課件(小貓表情圖若干)

活動過程:

(一)欣賞多媒體課件,談話導入。

--請幼兒欣賞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小貓的表情、動作、體態。

--師:"我們也上過一本關於小貓的讀本,你們還記得是哪本書嗎?"

(二)教師出示大書並引導幼兒回憶故事內容,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小貓的表情、動作。

--師:"這本書裏講的是誰的故事?它跟在媽媽身後吃了哪些東西?它首先偷吃了什麼?它是怎麼吃的?接下來媽媽又買了什麼?小貓吃完土豆片的表情又是怎樣的呢?等等。"

--教師逐頁展示大書,教師示範指讀。

--教師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貪吃"、"貪婪"的含義。

教師提問:"爲什麼說這是一隻貪吃的小貓?你是怎麼理解貪吃的?小朋友再想象一下小貓貪吃的樣子,我們一起來學學看。"

--師生共同指讀。

(三)在音樂聲中傳閱小書,師生共同指讀小書。

--幼兒分男女輪讀小書;--幼兒自主閱讀(教師引導幼兒帶着任務讀小書:仔細觀察媽媽都買了哪些食物?仔細觀察小貓由瘦到胖的體態變化。)

(四)遊戲:"百寶箱",複習讀本中的數量短語。

--教師請小朋友在百寶箱裏取一樣東西,並用讀本中學過的數量短語告訴大家:你拿到了什麼東西?教師在小朋友拿到食物後出示字卡並請小朋友快速找到在哪一頁,並請小朋友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可以用幾個、幾塊、幾包等數量短語來說。

(五)結束活動。

--教師:"小朋友這本書有趣嗎?那我們把書帶回去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把分享的過程錄下來帶到幼兒園我們一起欣賞。"

--請小朋友聽音樂將書傳上來。

活動反思:

通過平時與學生交流,我瞭解到學生喜歡貓等小動物,很多學生家裏養着小動物並樂於欣賞小動物的照片。爲了更好地發揮課程資源的作用,我在下課前請學生展示自己蒐集的貓的照片。在學生興趣盎然時我又留了自主選擇的作業: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學生蒐集到貓與小孩、貓與狗、貓與螳螂等圖片實在令我驚喜不已,這些圖片充分展示了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妙情景。還有一些精彩圖片沒有在課上一一展示。我深深地感受到課程資源給孩子們創造了無窮廣闊的學習空間,孩子們在其間興奮遨遊的同時體會到了學語文、用語文的快樂,這種快樂也深深感染了我。我感到對課程資源的充分利用體現了語文的實踐性與綜合性,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了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拓展了學生學習空間,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使教師體會到了教學的無窮樂趣。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