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中國人》有感

本文已影響 2.48W人 

讀《中國人》有感

讀《中國人》有感
讀《中國人》有感1

平日裏並非愛看書的人,特別是對一些講大道理的書更是懶得翻閱,拜得此書,也實屬偶然。翻開封頁便看到了這樣一段話:“我可以坦誠相見,我並不爲我的國家感到慚愧。我可以把她的麻煩公之於世,因爲我沒有失去希望。中國比她那些小小的愛國者要偉大的多,所以不需要他們來塗脂抹粉。她會再一次回覆平穩,她一直就是這樣做的。”——林語堂

“我可以把她的麻煩公之於世,因爲我沒有失去希望”,這是林語堂寫《中國人》的最終目的。林語堂把魯迅眼中的“黑暗”看成了“麻煩”,這與其說是他比魯迅更寬容,還不如說這個站在中西文化邊緣上的人,在思考中國時有一個先在的心理基奠,那就是驚訝於中國這個巨大的存在,且被這種巨大的存在力所折服,他不得不冷靜地思考並尋找這個存在的合理性。歷史真實地記錄了這個民族曾屢次被侵犯,而且不少時候是已經被侵犯了的,如元朝與清朝的出現。然而不論怎樣的改變,她依舊還是那個存在,那種個性,那些傳統,那種文化,只是變得越來越大,大到超過了人們心靈所能認知的程度。這種同化一切的超然生存力使林語堂驚歎,正是這種驚歎使他無法成爲魯迅。他既要找到這個民族常被欺辱的原因,也要表達對這種生存延續能力的欣賞;他用一種溫和而簡單的方式闡述了他的體會,他不想去證明真理,而是想讓他的國人去感知真理。他認爲他們能做到這點,因爲這種感知力與那種同化力相比是如此地微小。

中國人有着濃厚的原始情結,但卻又“對幸福總比對進步更感興趣”,這種矛盾如果存在於另外一個智慧不太發達的民族,則會釀成大禍,但中國人卻發明了“禍福相依”哲學,通過改變自我內心認同的“契約”來模糊苦難與幸福的界限,結果,每個中國人都學會了陋巷之中盡堪行樂、黃連樹下也好彈琴這種認地獄爲天堂的生存之道。林語堂把中國人這種不以實踐而以大腦、不以科學而以經學來造福人生的方法稱之爲玩世不恭的生活態度,並認爲它是違揹人的自然本性的。於是,他似乎找到了中國人惰於革新的根本原因,所以,他不無憂慮地說“中國之患在於有過多的智慧”。這種智慧使這個民族看不清自己,更看不見自己以外的東西。

讀《中國人》有感2

一天,我在網上看見感動中國人物的新聞,其中我覺得高淑珍這位人物的故事十分令人敬佩,當時我的心情很激動,我真想象不到當時的情景,是多麼壯觀。

高淑珍14年間,她接收了近百名殘疾的孩子,卻從來未收過一分錢,慕名而來的孩子越來越多,但是每個人的精力有限,隨着時間的過去,人慢慢變老,體力也大大比不上以前,加上家裏地方有限,還債務累累,但是“不”字始終說不出口,無論多艱難,她總是盡最大的努力,讓孩子生活過得好一些。

多麼令人驚訝,很多人都會收養孩子,但是高淑珍不是幾個,而是近百名的殘疾兒童,這是一個多麼驚人的數目,這些兒童不但不能幫忙,還要人照顧,看得出她很辛苦。在生活中,我收養過一隻貓,它以前的主人覺得沒用,把它趕走,我見這隻貓這麼可憐,樣子又不醜,就把它帶回家,給它東西吃,給地方它住,只要它還活着一天,我都會繼續養它,絕對不會拋棄它。

高淑珍真是個樂於助人的人,跟她相比我真是遠遠也不夠,她不求回報。明知道是有病的小孩,明知道自己會很辛苦,明知道不會有錢,但她還是毫不猶豫的收養這些兒童,一個下來,開支一大筆。高淑珍的行動和精神值得我向她學習。

讀《中國人》有感3

自從我看了《感動中國人物》裏的周月華的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夠平靜,我非常感動!

周月華出生後8個月被診斷爲先天性小兒麻痹症,左腿殘疾,這一切並沒有摧垮她生活的意志,憑着自己的執着,周月華完成了中學學習併成功從衛校畢業,二十多年來,她爬遍了方圓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嶺,爲了他人的健康,她付出了一切,不怕辛苦。

看了這篇故事,我很感動,又羞愧,如果是我,我走遍方圓13平方公里,我早就累壞了。曾經有一次,我班的小楊他發燒了,但是,他卻堅持上學,我知道了這件事,我問小楊爲什麼還要上學,他堅定地說:爲了學習,我一定要堅持上學,請你不要告訴給麥老師聽!我保守了祕密,我想:如果是我,我就會休假不上學。可是,在當天,小楊的祕密被麥老師發現了,不能上學了3天,小楊在休假這幾天,常常打電話給我,問一下學習和作業的一些情況

我想:我要學習一下小楊和周月華的品格和他們求學的渴望,周月華的堅強的意志,令我佩服,使我知道了做事一定要堅持到底,決不放棄!

讀《中國人》有感4

今天,我在網上閱讀《感動中國人物》的故事,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主動捐獻器官的學生》。

正是花樣年華,你卻悄然離開。你捐出了自己,如同花朵從枝頭散落,留得滿地清香。命運如此殘酷,你卻像天使一樣飛翔。你來過,你不曾離開,你用平凡生命最後的閃光,把人間照亮。她就是一個12歲的女學生,何玥。何玥是廣東桂林人,因腫瘤擴散腦部組織,20xx年11月腦死亡。在她聽說自己的生命只剩3月時,決定將自己的器官捐給需要的人。

讀《中國人》有感5

我看到了《感動中國人物》裏面吳斌的故事後,非常地感動,心情也是七上八下,連綿起伏,久久不能平靜。

吳斌的故事非常感動人心:20xx年5月29日,司機吳斌駕駛一部客運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突然,一塊鐵皮從空中飛過來,一下把玻璃打碎,打中吳斌的腹部,他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把住方向盤,臨死前還說:快走!就這樣,這位司機守住了整車乘客的安危。

這篇故事,既叫我感動,又讓我慚愧,要是我是吳斌,我剛被擊中腹部就昏死過去了,哪有這種忍耐力?我也想到一件令我慚愧,證明我沒有什麼耐力的事情: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去珠海旅遊,在賓館裏,我突然覺得腹部一陣抽搐,便跑到廁所,卻拉不出大便,又覺得肚子更痛了,便叫來媽媽。我那時一陣大哭,痛得快暈了,哭了又哭,沒完沒了。媽媽趕緊拿出腹可安,我吃了後,覺得想吐,吐了出來,舒服多了。肚子不痛了,也不哭了。而媽媽在那笑我:哈哈,男子漢大丈夫,小事也哭得死去活來的,那去打戰,受了傷還得了哇?沒耐力。我不好意思,只好一個勁地說:哎呀,別說了。

這件事跟吳斌的義舉比,顯然微不足道。他英雄的舉動,捨生取義的氣概,都是我們該學習的模範。這篇故事,清晰了我永生的目標,給予了我堅定的意志,還有什麼比這更寶貴的呢?

讀《中國人》有感6

春節之際,微信、微博上都是無盡的祝福語。這時候我們就會感慨,科技的進步給我們帶來多大的便利,連一聲輕輕的問候都是指尖的事情。 於是,爲了增進我們與朋友之間的感情,我們每天都忙於刷微信、微博,在車站我們要刷、吃飯時我們要刷、就連上個廁所的時間都不放過。我們那麼忙,哪裏有時間看書?

當我們都在玩微信、刷微博時,是否有注意到一篇由印度工程師孟莎美所寫的文章《令人憂慮、不讀書的中國人》這篇文章可謂亮瞎了眼。作者孟莎美在飛往上海的飛機上,驚訝地發現已熄燈的機艙裏,不睡覺玩ipad的乘客基本上都是中國人,而且他們基本上都在打遊戲或看電影,沒見有人讀書。由此作者想起了愛讀書的德國人,在飛機上他們大部分是一杯咖啡、一份報紙、一本書,或者一部kindle、一臺筆記本,安靜地閱讀或工作。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中國人並不是不讀——很多年輕人幾乎是每10分鐘就刷一次微博或微信,從中獲取有用的信息。但是這卻讓作者擔心,它們會不會塑造出只能閱讀片段信息、只會使用網絡語言的下一代?當一個局外人都替我們擔憂時,可想而知,這確實足夠讓我們反省自己了。高爾基早就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若我們都沒有閱讀書籍的習慣,又何以謀求進步?我們的民族又何以生生不息、歷久彌新呢?

讀書到底有什麼用?曾有過許許多多的人這樣疑惑過。殊不知,這樣的疑問同樣應該出現在刷微博、微信上,可是發出這樣疑問的人卻寥寥無幾。刷微博、微信到底有什麼用?無疑它只是爲我們空閒的時間增添一點樂趣罷了。 網絡上各種信息鋪天蓋地地向我們席捲而來時,我們可曾想過自己的選擇權?只是被繚亂了眼睛罷了。我們總以爲在網絡上也可以獲取信息,這便也是閱讀。可殊不知這樣碎片化的閱讀,根本無法形成系統的框架。這樣一來,我們真正能從中學到什麼呢?

作爲中國人,有多少人真正耐心閱讀過我們的四大名著?恐怕有些人連四大名著的作者是誰都全然不知吧?有些人總是痛恨古人留下來的文言文,讓我們費解,卻從來不懂得抱着欣賞的心態去嘗試閱讀。不閱讀《西遊記》,又怎能真正體會到唐僧師徒四人取經的艱難險阻?不閱讀《水滸傳》,又怎麼理解這梁山好漢的情與義?不閱讀《三國演義》,又怎麼領略這三國的風雲呢?不閱讀《紅樓夢》,又怎能感受到寶黛愛情的幽怨纏綿呢?不閱讀,又如何去學習外國他鄉的風土人情呢?又如何去學習借鑑甚至超越外國發達的科技文明呢?

近年來,"抄襲風"席捲着我們的周圍。許多論文、科技成果都被copy亦或是模仿。能真正踏踏實實地做自己學問的人又有多少呢?的確,歸根結底這一切都是功利心理在作怪。進而,沒有多少人願意沉下心來,耐心地看一本書,做自己的學術研究,那麼研究成果也不盡人意,都是再次嚼別人嚼過的成果。這樣,我們又何以尋求進步?又如何不令人擔憂?無庸質疑,浮躁的心態在社會中大行其道,許多人往往無法靜下心來,自然無法自我沉澱,去看一本書。

作爲新世紀的大學生,我們應當時刻保持憂患意識,摒棄浮躁的心態,爲自己的未來不懈努力,也爲民族的未來而拼搏。喧鬧的世界裏,我們應當學會沉澱自我,品茗着手中的茶,閱讀着我們心愛的書籍,這便是美好的場景。

讀《中國人》有感7

讀了《讓中國人感到自豪的兵》這篇文章後,我有了深深的感受。

王偉,他有着高超的射擊技術,這不是他天生的,而是多次練習後纔有了這百步穿揚的技術。他在軍事演習、戰場實戰,已獲二百多個獎章。

我們來說一次他實戰演習的事例吧:一次,一位美國上將要考察王偉的智勇和指揮藝術,所以加大難度,把靶子的出現可讓觀摩人員按動電鈕隨心所欲出現。

王偉帶上了一位步槍射手,一位輕機槍射手進入了戰場。開始,前方一百米出現了三個胸環靶,王偉一舉拿下。槍聲剛落,險情出現,右前方150米冒出運動靶2個;左前方180米出現半身靶3個;正前方200米出現人頭靶3個;正前方偏右300米出現全身靶3個。王偉迅速分工。“嗒、嗒、嗒 …… ”三臺槍一起出動,僅用3分25秒,消滅了全部目標,沒有一點偏差,全部射中。

我們所說學習不能像他射擊一樣百發百中,但我們努力學習就能實現百發子彈九十九發子彈中,我們要像王偉一樣刻苦努力。

讀《中國人》有感8

我國近代科技界的先驅、傑出的工程師詹天佑,曾被我們的周總理稱頌爲“中國人的光榮”。他爲中國科技事業和鐵路建設事業艱苦奮鬥的事蹟將流傳千古。 記得三年前,那時我才8歲,曾隨爸爸從北京乘火車去張家口。在青龍橋車站看到站上巍然矗立着一座銅像,我問爸爸這是誰,爸爸說這是修築我國第一條鐵路的工程師詹天佑。當時我大惑不解,修路有何了不起,還給他塑像,那現在修了這麼多的鐵路,爲什麼不塑像呢?直到最近讀了《中國人的光榮》才使我瞭解他的偉大之處,才更覺得他的銅像不僅矗立在青龍橋,而且已經矗立在我們的心間。

文章感人肺腑,特別讀到文章中“爲中國人爭光”這部分,使我感慨萬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的事蹟給我的啓迪頗多,對我的教育更深。

貧窮落後的舊中國,受盡了帝國主義的欺壓,連修一條鐵路的權力都沒有,這對有強烈國心的詹天佑是一個多麼沉重的打擊呀!詹天佑憑着超人的智慧和堅強的信心,毅然接受了主持修築鐵路的任務,並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給了那些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爲中國人爭了光。

在學習上,他成了我前進的動力,成了我力量的源泉,使我樹立了崇高的理想。我要努力學習,爲把我國建設成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使我們的祖國能屹立於世界的東方而奮鬥終身。

在生活上詹天佑成了我的榜樣。每當我遇到困難時,我就想到了詹天佑,想到了他在那樣惡劣的條件下,頂着嘲笑,修築鐵路的情景,也正是這種精神使我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使我成爲一個“三好生”,成爲一個生活能自理的好少年。

現在我真正懂得了,他的銅像正是他在中國鐵路史上寫下的`光輝篇章,是中國人的光榮。他將永遠受到人們的崇敬和懷念,也將永遠激勵我走上真正的人生道路。如有機會,我一定再去瞻仰他的雕像。

讀《中國人》有感9

智慧是人身上最寶貴的東西,智慧的敵人就是人類自以爲是的無知。所謂“智慧”,不是教大家做一個聰明人,而是希望大家做有愛心的人,做有誠信的人,做重視友情的人,做有勇氣的人,做肯受教的人,做進精誠專一的人,做有仁心的人,做尊重賢能的人,做忠心的人,做孝順的人,做敬師的人,做懂得分享的人,做寬厚的人,做高潔的人,這些纔是真正的智慧。

《中國人的智慧》是一本補課的書,補常識的課,補文化的課,補歷史的課,補道德的課,也補智慧的課。《中國人的智慧》精選五十八個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則故事是《用人來做鏡子》,令我頗有感觸。

以前臣子怕君王,是很普遍的事;但也有例外,是君子害怕臣子,不是因爲臣子弄權,而是因爲他直言進諫,使君子不得不聽從。唐太宗和魏徵便是一個少有的例子。有一次,唐太宗正在玩弄他的寵物,一隻鷂子。忽然聽說魏徵求見。唐太宗害怕魏徵又會因爲他玩鷂子而說話多多,匆忙把鷂子藏在懷裏。魏徵其實已經看到太宗的舉動,但他提也不提鷂子的事,只是向太宗報告大小政事,似乎故意拖長了時間,太宗雖然心中焦急,卻也只能耐心的聽下去。到魏徵告辭,太宗把懷裏的鷂子拿出來看時,鷂子卻已經窒息而亡。太宗雖然時常因爲魏徵的勸讕而大爲生氣,在魏徵死時,也不禁嘆息道:“用銅來做鏡子,可以正衣冠;用歷史來做鏡子,可以知道歷代王朝興盛衰亡的原因;用人來做鏡子,可以明白自己行爲的對錯。我常常借這三面鏡子來防止自己做錯事。如今魏徵逝世,我失去了一面鏡子了。”是啊,一個人如果肯受教、願意接受別人的批評,他日一定大有成就的。唐太宗和魏徵的故事讓我懂得了:接受一個人對你的批評和意見,你就向成功更邁進了一步。《用人來做鏡子》使我頗受教誨。

有時,用人來做鏡子,可以看出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做事的對錯。

讀《中國人》有感10

“我可以坦誠相見,我並不爲我的國家感到慚愧。我可以把她的麻煩公之於世,因爲我沒有失去希望。中國比她那些小小的愛國者要偉大的多,所以不需要他們來塗脂抹粉。她會再一次回覆平穩,她一直就是這樣做的。”——林語堂

寫在《中國人》封頁告訴我們,即便書中將會揭露多少關於中國的缺點,但是作爲一箇中國人,林語堂先生卻依然那麼深的愛着自己的祖國,這是毋庸置疑的。

學習語文的歲月中,林語堂這個名字便一直印在我的腦海裏,語文老師總是會多多少少提及他的名字。選擇閱讀《中國人》是因爲想知道這樣一位能用英文來寫中國文化的中國人能寫出什麼樣的文字來描繪自己的國家。畢竟用並非母語的語言來寫一個國家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就像我們讀翻譯過來的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相對於英文原着永遠是驢脣不對馬嘴一樣,巨大的文化差異再加上不同的語言,這種難度可想而知,而這樣一位似乎能克服這種難度的作家,的確令我對他的作品吊足了胃口。

書中不乏對中國社會各種現象的揭露與批判,可以說是比較客觀的從中國社會、歷史、文化各方面進行闡述,希望超越國家、民族與語言的隔閡,讓更多的西方人對中國人與社會有全面的瞭解、認識。就像今天我們上海舉辦百年盛會——世博會,雖然我們很多的方面可能達不到世界一流標準,但我們敢於把一個真實的中國呈現在世人面前,讓世界更直接和客觀的瞭解中國、認識中國,從而接納中國。

在寫《婦女生活》的章節中,林語堂先生是花了很大心思的,讀起來感觸良多。()作爲一個現代女性,對於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思想,我當然是嗤之以鼻的。很多男士,以尊重女性爲名,實則藉以顯示自己的高尚。聯想今天的中國,也許大家都在談論和維護的東西,往往就是一種極度的不平等、不公正,這才需要大家去關注和維護。要是與西方女性相比,也許在事業上,中國的女性要略遜一籌,但因爲社會環境和歷史原因,中國女性更有機會成爲妻子和母親。我認爲獨立的女強人與賢妻良母並不處於對立的狀態,相反,這恰恰是理想女性的代表。所以,女人在進取的同時,不需要苛刻的要求自己來符合他人的眼光,要有自己的獨立的人格特性,要有敢於衝破一些世俗觀點的勇氣和膽量。要平等,首先還是態度問題。林語堂先生也分析,即便是在傳統的封建家庭中,還是有許多婦女掌權的,哪怕是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教條束縛下,還是有許多的才女活躍在歷史中。而作爲90後的現代女性,我認爲更應當擺正自己的位置,用更平衡的心態突破世俗的不平,忘卻幽怨與消沉,用積極的心態實現自己的價值。

在“背景”這一章節中,作者寫道了中國人在長期的老莊思想薰陶下,形成了“超脫老猾”的性格。中國人是生來的現實主義者,那種圓滑的本性已根植在每個人的心中,漸漸失去鬥志。而奇怪的是,這種軟弱無爲的性格在中國人看來似乎是一種經歷世事、超凡脫俗的表現,是人生態度的最高理想與追求。“麻木不仁與實利主義的態度是建立在對生活的精明看法之上的,這是隻有老年人和古老的民族纔會有的態度。”正是這種麻木不仁,消極態度的影響,大家總是在逃避。分析下去,人們似乎沒什麼必要去逃避,也許大家根本就不知道爲什麼逃避,只是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於是響應改革的人便越來越少。更何況中國人歷來是一個易於滿足的羣體,只要能填飽肚子,便就已經很是滿足了。封建制度與思想已經消亡殆盡,可封建思想帶給中國人的劣根性卻依舊存在,並無改觀。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新聞,人們對受傷者頻頻採取冷漠的態度,見義勇爲雖然仍被稱頌,但對於“精明”的人來說,見死不救私會成爲一種聰明的舉動,人民總是在逃避責任,害怕引火燒身。大多數人總把這種行爲歸咎於道德的缺失,卻忽略了封建思想蠶食下人性的泯滅。由於中國人自古以來的實利心態與消極避世的態度,致使中國人極度的缺乏社會責任感與羣體意識,冷漠、固執。從前如此,如今亦如此。

林語堂先生對《中國人》做出了深度的解讀。當然,作者生活的年代較如今的確有着很大的差異。那是個沉睡中的中國,一個病態下的中國,但是,那也是個值得慶幸的中國,因爲她擁有一批清醒的兒女,即使大多是人都沉睡這,但有這樣一批人,就想林語堂先生,他們敢於站出來,把自己放在鏡子面前細細的端詳,敢於說出實話與真相。如今的中國仍需要這樣一批人,更需要一個包容的社會,一個不會簡單的把敢於講話的人冠以“五毛”和“憤青”的社會。我想,如果有一天中國能做到這一點,那麼中國的復興,也就真的不遠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