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老王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

本文已影響 2.28W人 

老王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

老王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老王讀後感(精選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老王讀後感1

曾經看過這樣一張圖片:藍天下,城市的街頭,一個約1歲多的孩子在一個女人的背上安靜睡着,而這個女人,正運者享受着皮鞋被擦,而不幸者只能等待着幸運者來擦鞋。

老王使我想起了這張圖。現實社會中,他們是一個縮影。時代變了,於是,有人閉上眼睛,對一切視而不見,假裝看不見他們的辛酸或善良,甚至鄙視他們。同爲父母所生,同在一片藍天之下,爲什麼我們的命運差異如此之大?不幸者也有自己的夢想,有自己的抱負,沒有錯,如果真正的有能力無論在什麼環境下都能夠成功,但是,能力從何而來?沒有知識何來能力?你有見過現在哪個成功的人沒有文化嗎?有個事業叫希望工程。某個希望工程那裏,有一羣渴望知識的孩子。或許我們太幸福了,總是喜歡無病呻吟。於是,城市裏,逃學、厭學、叛逆、網癮。有位英語老師到希望小學,教給孩子的第一句是“iwanttoschool!”你聽到了嗎?他們在喊“iwanttoschool!”而我們,上學似乎成爲一種折磨,人間地獄。當我們在抱怨作業多,痛恨考試的時候,卻有那麼多的人在因爲上不了學而哭泣!當我們除夕一家團聚的時候,城市的街頭正睡着孤苦伶仃的老人。當我們在抱怨生活的苦難時,正有人爲了一粒米而奔波。

去商場的路上,碰見幾個殘疾人在賣藝。他們告訴人們,他們是安徽來的,因爲是殘疾人,所以沒有生活物質來源,爲了生存,最後不得不賣藝。有人上去給他們錢。然而,我聽到有人說,那是騙子!爲什麼?爲什麼在他們眼裏是騙子?難道弱勢羣體的所做的事情就是騙人的嗎?還有大街上四處行乞的老人,我寧願相信那是真的。我們爲什麼不能以“寧可錯給,不願錯過”的溫柔去對待他們?兩塊錢在我們眼裏真的那麼重要嗎?我們就不能發揮自己一點點的愛心嗎?我們一點點的愛心還不值兩塊錢?我們的生活在一天天的變好,可是我們的心卻變得越來越冷漠了。於是,僅存的善良也漸漸麻木着……

同爲父母所生,同在一片藍天下,我們人生的價值,不應該只是爲了追求自己的慾望,我們的價值,該是有人在無助的時候可以抓住我們有力的手。學會用善良的心去看待世界,關心那些需要我們的人,把心靈的灰塵擦掉,不要用有色的眼光看着不幸者,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幫助。

喚醒你的善良吧。

  老王讀後感2

爲什麼作者一家對老王那樣的不幸者能那麼關心、愛護?社會地位、生活條件比較優越的人往往瞧不起卑微者,要有什麼精神才能像作者那樣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

從文章看,最主要的是平等觀念。在作者那裏,人是生而平等的,各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別很大,不過是幸運與不幸造成的差別。所謂幸與不幸,包括天賦條件、成長條件、生理條件,幸運者只有關愛不幸者的責任,沒有歧視不幸者的理由。有平等意識,纔會平等對話,纔會感覺人家上門來沒請他坐坐喝口茶水是很抱歉的。

再是人道主義精神。這種精神要求社會關心個人、同情個人,尊重個人對社會作出的貢獻,尊重人格,維護社會成員的基本權利,並促進全體勞動者的全面發展。作者一家對老王是懷有這種精神的。知道老王有夜盲症,就送了大瓶魚肝油。他們總是照顧老王生意,坐他的車,讓他掙點錢。老王收錢常常客氣,他們總是照原價付。平板三輪不敢坐了,還是關心老王是否能維持生活。總之,對不幸者懷有一顆愛心,才能這麼關心人,愛護人。

老王在生命最後的日子裏,身子僵直,樣子非常怕人,作者心裏只有同情和悲酸。老王死了好幾年了,作者每每想起來還感覺有愧於這個不幸者,總覺得在他生前,對他關愛不夠。所有這些,都是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精神,正是公民道德建設所提倡的。

  老王讀後感3

緩緩地合上楊絳先生的《老王》這篇文章,望着遠方陰暗的天空,我心中感慨萬分。

老王,一個社會底層的卑微人物,一個不幸的人:自己沒有親人、只能住在破敗的屋裏。家,沒有。自己唯一的希望就寄託在一輛破爛的三輪車上。可惜,因爲他一隻眼瞎了,另一隻也有病,連別人都不願坐他的車,甚至誹謗他。生活貧困潦倒。

即使這樣,也不能影響他人性的光輝,生活沒有讓他屈服,他沒有一輩子做生活的奴隸。反而幫楊絳家送冰,送作者丈夫去醫院又不肯收錢,逝世前一天,也靠着僅有的一點意志拖着重病的身子向楊絳表示謝意,最後才安然離世。

老王儘管命運坎坷,卻不忘關心他人,其它車伕的那些惡習他都沒染上,或者根本沒想到。在文中,錢,成爲一面鏡子,照出了老王不慕錢財﹑忠厚老實﹑知恩圖報的優秀品質。這些品質像金子般閃耀在他的身上,成爲老王的財富。是任何人不可劫掠的。

老王只是一個平凡的人,然而正是這種平凡才讓我們覺得真實,倍感不凡。他一生充滿了苦難,然而,他用自己的雙手,活出了人生的尊嚴,贏得了楊絳一家的尊重。平淡而不平庸,平凡而能平靜。“善良的'心地,就是黃金。”老王的品質如金子般地發光發亮,照亮了作者的人生,也照亮了我們的人生。

盧梭說過:善良的行爲使人的靈魂變得高尚。我們也要像老王那樣,把這份財富用來修復人與人心中的隔閡。想到這裏,心中的塊壘不覺悄然逝去。遠方的天空中出現一顆微小而明亮的星星,我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老王讀後感4

這篇寫人記事的散文,材料瑣碎,但是經過作者的組織,成爲一個有機整體。作者是怎樣組織的呢?

研究這個問題,可以先列提綱,再探究爲什麼這樣安排。可以看出,作者是兼用邏輯順序和時間順序來編排的。開頭四段先寫老王的三點基本情況。這三點是按邏輯順序安排的。一是職業,這是老王的謀生手段,二是生理缺陷,這是老王謀生的困難,三是居住條件,這是前兩點的結果,收入少,當然生活苦。下面三段,按時間順序,回憶老王的工作與爲人,兩個片斷寫他爲人好,一個片斷寫文革時期,他的生計越來越艱難。最後一個片斷,是老王離世前一天的事情,最能見出老王心地善良。

段落安排有序之外,還應該探究貫穿全文的線索。可以看出,作者是以與老王的交往爲線索的。坐老王的三輪,一路說說閒話,作者平易近人,老王也肯把身世相告。寫老王眼疾,說到女兒給他大瓶魚肝油,可見一家人對老王很照顧。老王對錢家也好,在服務費上雙方總是非常客氣。三輪改平板三輪,沒法坐了,作者還是很關心老王,對老王有好處,所以老王總覺得欠了一筆人情,在生命最後的日子也要表示感謝。以彼此交往爲線索,全文一脈相承,成爲一個有機的整體。

  老王讀後感5

楊絳所詮釋的人道主義,無一星半點的矯揉造作,她只是用自然凝鍊的文字記錄下現實譜寫的哀轉音符。那看似無風無浪的平靜水面下,實則波濤暗涌,那是因爲她將深沉的呼喚匯聚在淚珠與血水灌注的深海中了——尊重和平等——這上天賦予人類,卻時常難以被理解並實踐的美德!

幸運與不幸都非人們所能左右。僥倖擁有前者的人,也可以是不近人情,甚至窮兇極惡的;而當後者接踵而至時,仍能保有淳樸善良的品質和吃苦耐勞精神的人,難道不更令人肅然起敬嗎?當天賦和環境等不可抗因素改變了一個人的某段人生軌跡時,又何需多言呢?

幸運與不幸全都是人們左右的。既生長在同一片土地,呼吸着同樣的空氣,同樣用四肢——行走和做工,就有義務相互扶持。當偶然得幸者將鄙夷的視線劃開可憐人枯槁乾裂的皮膚時,他就是打破命運中和諧平衡的愚者。

世上聯繫人們的大概是幸與不幸,愛與同情,在真正的理想社會中,至少每人擁有它們的總和應該均等。

  老王讀後感6

老王,一個貧窮的人。他僅靠一輛破舊的三輪車爲生。住在邋遢的小屋裏,沒有什麼親人,有一隻眼睛是“田螺眼”,另一隻還有夜盲症,生病了,花錢不知吃了什麼藥,總不見好。老王,真是一個不幸者。

老王,一個善良的人。老王送的冰比他前任大一倍,冰價相等,“他沒有看透我們是好欺負的主顧,大概壓根沒有想到這點。”他送沒存去醫院卻不肯收錢,它欣然在三輪平板的周圍裝上半寸高的邊緣,好像有了這邊緣乘客就圍住了,不會掉落,彌留之際,把好香油和大雞蛋慷慨送給了楊降……

生活非常拮据且病重的老王,卻能慷慨的送給別人香油和大雞蛋,即使他現在生病了。老王真是一個好人。

讀了《老王》,讀了他的不幸,更讀到了他的善良與樸實,同時,也表達作者對老王那樣的不幸者的關心,同情和尊重。發出一個引人深思的呼聲:社會應該以人道主義精神來關心不幸者。再貧困也阻礙不了她的熱心腸。像老王這樣的人,真的很少了。

  老王讀後感7

楊絳先生筆下的老王,可謂是中國解放初期底層人民的典型:樸實善良,真誠熱情,卻又無法擺脫命運的羈絆,只有貧窮地終其一生。這些人不被關注,猶如牆角連根拔起的苔花,在生命垂危之際,散發短暫的芳香。

在作者的眼中,老王是不幸的。他無依無靠,疾病纏身,窮苦卑微。但他卻不絕望,因爲有像作者這樣的少數人爲他着想,給他幫助。一個最不起眼的幫助,都能夠讓老王充滿感激。在文章的結尾處,老王縱使身患絕症,也要堅持到“我”家,送來香油和大雞蛋。這既體現出老王憨厚真誠、知恩圖報的可貴形象,又不禁令人感嘆,尊重的力量,是多麼強大。

確實,尊重他人是一種可貴的品質。如今,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大山,帶給留守兒童生活必需品;越來越多的人蔘加志願清掃活動,爲清潔工省下不少力;越來越多的人走進敬老院,爲老人獻一份力……這固然是好事,但是,當我們大聲呼籲着“走進基層,帶來溫暖”時,是否想過,所謂的“溫暖”有時只是物質的幫助,卻沒有真正給人心帶來慰藉。我曾看到一次慈善晚會的直播,當老闆豪氣沖天地遞出支票時,那樸實得只知農作的大漢,在無數人面前,猶如敗兵一般,低頭接過它。在熱烈的掌聲中,我嘆息,貧苦的人接受了物質的援助,卻又因此,喪失了尊嚴。他們失去的,遠比得到的多與珍貴。

其實有時,我們的做法並無惡意,但卻無意中給他人帶來了傷害。那麼,當你伸出援手時,請仔細斟酌:這樣的做法,真的是“幫助”他嗎?心靈的充實與幸福遠比綺麗的衣服,可口的食物來得珍貴。當我們默默付出,如春雨般“潤物細無聲”時,依舊是那麼可貴;而那些受幫助的人,也會因此永遠銘記你的高尚。

所以,彎下你的腰吧,珍惜那些渺小卻又堅強的生命。你的尊重,是最好的幫助。

  老王讀後感8

傴僂的身軀,纖瘦的臂膀,那焦急的神情,滂沱大雨前,誰,還在苦苦奔波?

這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一個勤懇勞作的拉車伕,在那個浮滿殘酷的夜隻身一人離開這個無情的世界。我想任誰在讀遍其中滋味之後都會淚流滿面吧。可事實上有很多人在爲賦新詞強說愁,道人不解愁滋味,向他人痛訴着自己的艱辛,他們在說這句話時不知道貧瘠的山區裏渴學的孩子們仍舊用着那破舊不堪,被城裏人白眼視之的書桌上,卻以比他們高百倍千倍的認真在作業上演算了一遍又一遍;不知道煤區的人揹着百斤的煤來回的走幾百米的路程僅僅只是爲了賺取維持家計的生活費用;不知道姐妹抓鬮讀書那個有書讀的妹妹卻哭得淚流滿面。。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老王是不幸的,得了惡病,身世無人知曉,從不受人重視,受惡意攻擊,他的艱辛沒人理解,也從不會有人在乎。可是隻有這樣的人才更懂得感恩。帶送冰塊,車費減半;載病人不要錢,拿錢後還不大放心;給改裝三輪裝護欄,爲客着想,這個忠厚老實,心地善良,知恩圖報的人才值得去敬愛。以自己完整的善良去無視別人的惡意嘲諷,無法做偉大的事,但可以用偉大的愛去做些小事。於斯,老王做了最好的演繹。紫羅蘭把它的香氣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腳踝上。這就是寬恕;馬蘭花任風吹雨打都不怕,這就是善良。那些平平淡淡生活的人孕育着真情,平平凡凡,卻折射出人性的真善美。於作者楊絳而言,一個幸運者只有關愛不幸者的責任,卻絲毫沒有歧視不幸者的理由。老王那顆金子般真摯而誠懇的心應當博得我們每個人的喝彩!

在我看來,沒有人是失敗者,沒有人需要被放棄,世上每個人都當是贏家,心中若是盛了滿滿的愛和寬容,心存善良仁厚之意,胸懷平等博愛之心,這個世界便因你而折射出耀眼的色彩,你便是勇士,便當永垂不朽!

老王最後孤苦伶仃的死去,但正如村上春樹所說“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爲生的一部分永存。”於我,於那些心存感恩的人,老王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值得我們敬仰。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我想,若是我,只要我付出了,自己問心無愧就好。愛是付出,欲是索取。一個善良的人便是一個發光體,哪怕是暫時沒人發掘,你仍舊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偉人!

於我,老王教會我如何去愛,給我寬容,讓我明白,這世間的真性情,是我們真正需要弘揚的美德!

  老王讀後感9

今天我們學習了《老王》一課,學完之後,使我記憶猶新。

《老王》講述的是一個勞動階層蹬三輪的故事。

老王從北京解放後,就蹬三輪。因爲是單幹戶,所以生意很淡,靠活命的就只有一輛破舊的三輪車。他的家境非常貧寒,沒有什麼親人,只有兩個沒出息的侄兒。

他的一隻眼是瞎的,所以很少有人來坐他的三輪車,只有作者不嫌棄,每次坐他的三輪。老王替別人送水時比別的人送的多一倍。從這兒就彷彿看見老王,那淳樸、善良的身影。後來三輪車已經太舊了,老王只好改運貨物。這樣他的生意更差了。

雖然這樣,可命運就是折磨人,他生病了。有一天,他來到了作者家,給作者家提了許多雞蛋和一瓶香油。第二天老王已經永遠地走了……讀到這兒,我的心爲之顫動。想到老王一生命運坎坷,到臨死,卻還不忘別人的恩惠。試問一下,世上又有多少人像老王這樣呢?很少受到社會眷顧的人卻能夠想到關心別和感謝他人。在老王的眼前,我們似乎都很渺校

當今社會,許多人爲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一切,幸運者更是對不幸者不屑一顧。我們生活在同一個社會,每個人的待遇都不同,有的人享受着生活的美好和幸福,有的人則受盡命運的捉弄。但社會不可能顧及到每個人,所以我們這些幸運者有責任關愛不幸者,關注他們的命運,幫助改善他們的處境,讓他們過上好日子,讓像老王這樣的人越來越少。

有句歌詞唱到: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成美好的明天……就讓我們伸出關愛的雙手,給像老王那樣不幸的人送去溫暖。

  老王讀後感10

老王,何許人也?一個底層的三輪車伕,一個身弱多病的老年人,一個平凡的人,甚至有些許卑微,些許愚昧。但,正是這樣一個社會底層的人,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什麼是人間真情,什麼是笑對人生。

老王,是世間的一顆微塵,一顆平凡的微塵。縱觀老王的一生,沒有春風得意,沒有驚人壯舉,更沒有豪情萬丈,有的,只是隨波逐流,只有命運留給他無盡的不公。一人,一輛破舊的三輪車,行走在繁華的首都,像只過街老鼠,努力躲閃塵世中人們刺痛他心靈的目光,爲一天的溫飽疲於奔波。老王,一個底層的勞動人民,在這個都市裏,過着卑微的一生,除了楊絳先生,無人關心,無人注意,至死,也無人陪伴,只有他的靈魂,繼續忍受着漫漫的長夜,無盡的孤獨深淵。他的一生,輕於鴻毛,像極了一顆塵埃,一顆無人問津的塵埃。

老王,一片葉,一片在狂風中無依無靠的葉。家,心靈的港灣。老王的心靈,卻無依無靠,沒有親情的慰籍,老王便常有失羣落伍的惶恐。他,是這個城市突兀的闖入者,在這個城市中單打獨鬥,徹夜品嚐着孤獨的滋味。葉落歸根。他,卻無家可歸。他這片葉子,註定無法“化作春泥”,只能獨飄零。

老王,一束光,一束在漫漫長夜中的黎明之光。

作爲一個極不幸的老人,他完全有理由自怨自艾。但他沒有,他選擇了“憂患來臨,一笑置之”。身世的不幸,他人的議論,對於他只是雲淡風輕。他沒有“以怨報怨”,只是默默忍受着,用他樂觀的心態慢慢消化着。這個世界並沒有給予他厚愛,他卻燃燒自己的生命,爲這個黑暗而混亂的世界帶來溫暖,帶來幸福,用盡人生最後一份力量,爲作者一家,送上了一份震撼人心的大禮。

或許,某日,在街頭看見一位樸實、善良的三輪車伕,那就是他了,那個三輪車伕老王,那個笑對人生、奉獻至死的老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