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星期天的面孔初中讀後感

本文已影響 1.78W人 

我以爲,每一篇好作文的背後,都隱藏小作者的一雙眼睛。有的眼睛是活潑好奇的,有的眼睛是多情善感的;有的溢滿頑皮的笑,有的含着苦澀的淚;有的沉浸在詩意的幻想中,有的陶醉於往事的回憶裏……那麼,在《星期天的面孔》這篇作文的背後,我們能看見一雙什麼樣的眼睛呢?

星期天的面孔初中讀後感

這是一雙嚴肅而略帶稚氣的眼睛,一雙渴望認識周圍的世界,急於對這個世界做出自己的反映和判斷的年輕的眼睛.我喜歡這雙眼睛,我覺得,對於愛好文學的人來說,它意味着一種很寶貴的素質。

也許是因爲只有星期天才能讓自己的眼睛離開課本和作業,也許是隻有星期天,人們才能這樣喧鬧地聚集在一起,展示出生活中凡庸的一面。總之,作者不失良機地抓住了這個機會,用心地傾聽着,關注地凝視着,生動地描繪着。於是,家人和鄰居們各種各樣的面孔,伴隨着星期天的生活場面,輪流出現在我們面前。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對這些面孔的描述,並不是一種照相式的反映和散漫的記錄,而是採取了一種審視和批評的態度。正因爲如此,所以她筆下不僅寫出了星期天怕嘈雜各繁忙,而且觸到了這種嘈雜和繁忙中所顯現的一種世俗的心理狀態。買菜的張姨,平時溫文爾雅,這會兒在賣菜者那兒吃了一星半點的虧,就“誇大地比劃着,尖叫着”,在鄰居的聲援下,與賣菜者大幹一場。戴眼鏡的方叔叔,原以爲買了一隻公雞,一面興致勃勃地殺雞,一面“一臉詼諧”地與我逗笑,而一旦他發現是隻母雞,就怒火中燒,“罵罵咧咧”地找賣雞的算帳去了。就連爸爸管教哥哥,其出發點也無非是:“要是考不上大學,讓我們的面子往哪擱?”大人們的這些言談舉止,給小作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引起了好的沉思和懷疑:“大人們就是爲面子而活着,張口閉口都是面子,可是在許多地方,他們又爲一些小事爭爭吵吵,而子何在呢?”當然,這種批評還算不上深刻,甚至有些簡單他,然而透過它,我們卻分明可以看到小作者那種嚴肅的生活態度和人生追求。

作者對素材的駕馭是從容不迫的。開頭寫清晨的家屬院由平靜轉爲喧鬧,爲後來發生的種種事情預先釀成一種氛圍,定下一種基調;爲末尾又寫傍晚時院子裏如何由喧鬧重新歸於平靜,文章自然收擾。一開一闔,一放一收,使作文內容顯得多而不雜,散而不亂。這也是值得稱道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