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明朝那些事兒》有感800字

本文已影響 3.24W人 

聰明人的一生勵志後代,卻也值得同情。

讀《明朝那些事兒》有感800字

“伯溫,爲何棄此書於此多日不讀?”鄭復初問。劉基恭敬一鞠,“老師,學生已具悉其要義,故不復讀。”

再聰慧的學生,都傲不得。鄭復初皺眉,細細問了一番,甚至天文地理,劉基的回答一律從容不迫,精湛透徹,想法乃是萬千學子所不及的老練成熟。

即日,鄭復初與其父道,“有朝一日,伯溫必振興劉氏家族,光輝耀祖。”

幾年後,西蜀名士趙天澤出此言,“江左人物之中,唯此人爲識務俊傑,天資聰穎,才通廣學,其才智堪比再世諸葛,絕非一般人也,他日必成濟時大器。”道聽之人一片譁然,何人得此譽?

劉基,字伯溫,明朝開國第一謀士。

“夫君,爲何啓程回青田,難道再不顧百姓?”

“君誤臣,必誤國,終誤民。憑我一己之力,杯水車薪。”此時他是元帥府都事劉基,被朝臣多次排擠的劉基,憤恨欲隱的劉基。

公元1360年。元朝腐敗,兵荒馬亂,各方勢力蠢蠢欲動,劉基不爲所動,仍然退隱山林。

是日,下人來報,“先生,有客來訪,其自稱奉義軍朱元璋大帥之命前來拜見。”

風凜冽蕭瑟,呼嘯喧嚷,急劇吹落滿枝黃葉,終現出蒼天的虯枝勁骨。

是年,劉基提出“時務十八策”,不可謂不勞苦功高,因其謀略朱元璋攻下江西諸郡,並擊敗張士誠,北伐中原,完成帝業。

劉基嫉惡如仇,與物多忤,自是“正人君子”之流的眼中釘。並非妄自菲薄,但身處名利場,只好功成後身退,於洪武年初不再爲相。儘管劉基藏身逃遁,委全大局,(朱元璋卻因小人鼓搗心生有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說法在朱元璋身上得到最好的反證。改成:可惜,他遇到的是朱元璋,不是宋太祖。)

警覺的鳥會不停地飛以躲避危險,卻是弓箭最顯眼的目標,它們一生的行程再遠,也是可以輕易被時間遺忘的。我很驚歎,卑劣之人用膳時竟無一人噎死,不知劉謀士作何感想。有感想也無用,他的氣數已經散盡了。

洪武八年,虧的明太祖“眷顧”,劉基離開的也不慢。那時沒發明眼鏡這玩意,所以人沒死,忠誠就看不見。“該走的人”走了,某位皇帝痛疾回首,給死人封爵升位,倒也造福了劉氏後代。

明朝的眼睛都在笑。是誰,在諷刺那微光裏,佈下的卑劣暗局?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