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世說新語》讀後感(通用24篇)

本文已影響 3.5W人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世說新語》讀後感(通用24篇),歡迎大家分享。

《世說新語》讀後感(通用24篇)

  《世說新語》讀後感 篇1

提起記載遺文軼事的筆記小說,你想到了什麼?提起志人小說的代表,你想到了什麼?提起中國最早歷史價值最高的小說,你又會想到什麼?告訴你,它就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傳奇——《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是南朝劉義慶組織文人編寫的,樑代劉峻作注。分爲政治、德行、文學、方正等三十六門。全書共有一千多則記載了許許多多富有哲理、趣味十足的文言小故事。

讀《世說新語》,感覺就像聽古人講故事。寥寥數語便能將一個時期的思想風貌娓娓道來。怪不得魯迅先生稱它爲“記言則玄遠冷雋,記行則高簡魂奇。”

不僅這些。《世說新語》還是“無數”成語的“發源地”呢!我們熟知的“拾人牙慧”、“一往情深”、“咄咄怪事”、“一覽無餘”、“望梅止渴”等等,都出自《世說新語》裏的一個個小故事。讓我們一起領略吧!

我最喜歡的一則是《道旁苦李》一文。它講的是七歲的王戒在和小朋友們玩的時候,看見路旁李樹上結了很多李子,多的都快把樹枝壓斷了。孩子們爭先恐後的去摘李子,而王戒一動不動。有人問他原因,他說:“長在路邊樹上還會有那麼多李子,定是苦李。”摘到李子的孩子嘗李子,果然苦。

這個故事暗藏玄機,不但誇獎了王戒小小年紀便有很強的推理能力和善於思考的好習慣,還側面指出“路邊苦李,沒人青睞”。借苦李傳達出無用的事物活人就會被人所棄的道理。而故事中的王戒從小就脫穎而出,終後爲竹林七賢之一,成爲西晉大臣。

讀完這本書,引發了我許多的思考。在生活中,要細於觀察,善於思考,並進行推理判斷才能實現有價值的人生。

《世說新語》,“讀其語言,晉人面目氣韻,恍惚生動,而簡約玄淡、真致不窮,古今之絕唱也!”

  《世說新語》讀後感 篇2

《世說新語》是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志人小說”的代表作,由南朝宋時劉義慶編攥,記載了後漢至南朝宋時名士貴族的遺聞軼事,堪稱一部記錄當時社會、政治、文學的雜史,具有很高的史學價值。全書依資料分爲“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門,透過人物的品評和玄遠的清談,生動的再現了魏晉時期名士大家的玄妙言談和奇特行事,也可謂是一部文學價值極高的古典名著。中國禮貌歷史悠久而我這個深愛祖國的人卻只曉其中極少的一部分,可知我還要繼續努力學習和祖國一齊成長,去感受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和我的祖國是分不開的,因爲我愛這個美麗的國度——中國。許多人都會覺得我愛得不夠深,但是這三個字是最簡單,也是最能表達出自我對某種事物熱愛之情。讓每個中國人甚至地球人都深深地記着、愛着這個國度——中國讓愛傳達千萬裏,一向永恆下去,直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爛。

我愛你我的祖國。

  《世說新語》讀後感 篇3

這隻幾天我在看一本古書——《世說新語》這本書,資料精彩搞笑,用漫畫的形式將書裏的資料表達的活靈活現,很好理解。你也和我一齊在這本書裏暢遊一番吧!

《世說新語》原名《世說》是一本記錄自漢末到南朝劉宋時名士貴族的遺聞軼事的筆記小說。成書時光爲我國南朝宋時期,由南朝劉宋宗室臨川王劉義慶組織編寫的。《世說新語》按資料分爲德行、言語、政治、文學等三十六類,共有一千二百餘故事。

故事一:

其中德行類的一個“荀巨伯探友”這個故事講的是:有一天、荀巨伯去探望生病的朋友,沒想到外族敵寇正在攻打朋友住的城,朋友說:“我快病死了,你來幹什麼?快走吧!”荀巨伯堅持還要照顧病友,敵軍攻進城了,他對敵軍說情願用自我的性命換病友的命,敵軍被他們的友情感動了,最後撤出了城,全城的生命和財產都給保住了。這個故事讓我感到荀巨伯是一個重友情的人,把朋友的生命看得比自我生命還重要的人,讓我看出來荀巨伯與朋友的深厚友誼,這個故事讓我深受感動。讓人讚歎和羨慕……

故事二:

從前有一個叫楊修的人,曹操任丞相時,命楊修爲主簿,他聰慧過人,善於揣測他人的內心。一次他帶人修好了相國的大門,曹操見了不說話,讓人拿筆在門上寫了一個“活”字,甩袖離開。衆人都很擔心,怕活不成了。楊修讓人把門拆了,說道:“門中寫一個‘活’字,合起來看“不就是一個‘闊’字嗎?丞相嫌門太大了啊!”衆人這才恍然大悟。楊修用自我的智慧很多次猜測出曹操的心思,還有許多關於他思維敏捷的小故事。從這些故事中讓我明白了,楊修是那麼的聰明,真是一位人才啊!

我喜歡這本書,因爲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許多古代時的經典故事,還讓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你也來看看《世說新語》這本書吧!

  《世說新語》讀後感 篇4

近日,教學之餘,在翻閱《世說新語》時,讀得其中一個故事,覺得挺有味道,但細細品位之餘,對其觀點我卻不敢苟同:郭洗馬入洛,聽伎人歌,言佳。石季倫問其曲,郭曰:“不知。”季倫笑曰:“卿不識曲,哪得言佳?”郭笑曰:“譬如見西施,何必知姓名,然後知美?”

在郭洗馬看來,一個人完全可以憑感覺去認識美,“不識曲”照樣能言其“佳”,--就像見了西施姑娘,不必“知其姓名”,也照樣可以“知美”一樣。感覺這是淺嘗輒止的看法。美的事物一般都具有具體可感性,或賞心悅目,或動聽悅耳。審美欣賞活動首先是憑感覺和直覺來把握事物,或者說,感覺和直覺是審美欣賞活動的起點。因而,美育是通過對美的事物的欣賞,陶冶人的思想感情,提高人生藝術化的程度。但是,審美欣賞活動僅有這個起點是遠遠不夠的,它起碼還需要知識、趣味、心境三個條件。

知識條件指的是豐富的知識修養。郭洗馬“不識曲”也能“言佳”,這裏的“佳”,只是一般人說的“好聽”的意思。若進一步問“佳在哪裏?”“爲什麼佳?”他是斷然回答不出所以然的。中國有句俗話:“不會看的看熱鬧,會看的看門道。”郭洗馬所說的“佳”,充其量不過是聽着熱鬧而已。若是要聽出門道,即能講出“佳在哪裏”“爲什麼佳”,則不僅需要“知其曲”,而且要具有一定的音樂修養。有人把音樂欣賞分爲三個層次:一爲“知覺的欣賞”,指聽音樂而產生悅耳的感覺;二是“情感的欣賞”,指聽音樂而產生喜怒哀樂的情感;三爲“理智的欣賞”,指聽音樂而能對其結構、主題、技巧加以剖析。一個人要真正領略音樂之美,就應該努力達到“理智的欣賞”的層次。因此,感覺到東西不一定能很好地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能深刻地感覺它。

大音樂家貝多芬的名曲《田園交響曲》,一個音樂修養高的人會聽得如癡如醉,讚歎不已;而一個不懂音樂的人卻會聽得莫名其妙,甚至酣然入睡。正如馬克思所說的:“對於不懂音樂的耳朵,最美的音樂也沒有意義。”如果經過一段時間學習,你已經懂得了樂理常識,又對貝多芬的時代和生平有所瞭解,再聽《田園交響曲》,那時的情形就會完全不一樣。你不僅會聽得津津有味,甚至能對每個樂章都會細細品味,能分辨出哪是“初見鄉村景色時的愉快情緒”,哪是“農民的歡樂舞會”,哪是“小溪流水”,哪是“狂風暴雨”……,從而真正步入音樂美的迷人世界。

欣賞藝術美,少不了知識修養;觀賞自然美,同樣離不開知識修養。有一出歷史劇叫《關公單刀赴會》,其中寫關羽帶着周倉來到江邊,見江水在旭日的輝映下一片通紅,兩人都產生了美感。周倉目不識丁,只能叫:“好水!好水!”關羽滿腹經綸,便由通紅的江水聯想到在此發生的流血戰爭,感慨道:“鏖兵的江水猶然熱,……二十年流不盡的英雄血!”顯然,關羽多獲得的美感要比周倉豐富得多,原因就在於他比周倉的藝術修養和文化修養要高得多。面對同一審美對象,不同的人所以會產生不同的審美感受,很大程度上與知識修養有關。遊覽黃山,知道一些黃山傳說和歷代詩人吟詠黃山的詩詞的人,會比對黃山一無所知的人增添許多遊趣。登上萬里長城,有點中國歷史知識的人,對長城的雄偉都會發出由衷的感嘆,感嘆先人的智慧和才幹。而對歷史知識瞭解不多的人,面對先人智慧和汗水的結晶,感慨的也只能是表面所見的景象罷了。

法國大雕塑家羅丹有句名言:“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這就是說,美是無處不在的,關鍵在於我們能不能發現它們。靠什麼去發現呢?藝術修養和知識修養是很重要的方面。修養越深,展現在你眼前的美的事物就會越豐富,你獲得美感的機會也就越多。欣賞美還需要健康的審美趣味。這裏所說的趣味是個比喻,是由口舌的感覺引申而來。長有人講:“說到趣味無爭辯。”也就是說,各人有各人的趣味,你喜歡甜,他喜歡辣,你喜歡鹹,他喜歡淡,--這沒有對錯之分,高下之別,因而沒有什麼好爭辯的。這種看法若僅僅指人的飲食口味,當然無可厚非;若擴大到審美領域,不說大謬不然,起碼也是值得商榷。因爲,審美趣味不僅有高下優劣之分,而且這種區分往往是差之毫釐,謬之千里。例如,同是閱讀文學名著《紅樓夢》,從中看出世態炎涼和人情冷暖,與只見驕奢淫逸和宮闈祕事,實在有天壤之別。同是欣賞西方繪畫藝術,沉浸在美的造型和豐富的寓意裏,與只從裸體中尋找刺激和醫學專用,也是不可相提並論的兩碼事。在這裏,前者是吸收營養,後者是吸毒;前者是可使人的精神品位得到提高,後者卻讓人的思想品質受到腐化、墮落。

所以,培養健康、純正的審美趣味,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可忽視的大事,對青少年來說尤其是如此。青少年正是審美趣味的形成期,如果缺乏正確的導引,那就是容易受各種低級、庸俗趣味的引誘;而一種低劣的趣味一旦形成,便會逐漸成爲習慣,甚至進而由習慣變成自然,不但改起來難乎其難,甚至會執迷不悟,越陷越深。在這方面,一些青少年由接觸網絡到沉迷於虛擬世界無法自拔,到荒廢學業,甚至違法犯罪的教訓已經很多。因此,青少年要注意培養健康、純正的審美趣味,在熱愛優秀文學藝術的'同時,自覺地抵制那些庸俗、低級“藝術”的侵蝕,以防自己的心靈受到污染。

欣賞美除了要有知識修養和健康的趣味外,還需要有適宜的心境。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體會:當自己心情愉快時,往往見到什麼都能尋出樂趣來;而當自己心情苦悶時,常常對再好的書和風景也引不起欣賞的興趣。蘭花很美,但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災區的饑民,大約總不會去種蘭花吧。”這不是說災區的人沒有欣賞蘭花的能力,而是他們飢腸轆轆,沒有擺弄和欣賞蘭花的雅興。《紅樓夢》中大觀園的景色很美,但在寄人籬下、愛情受到挫折的的林黛玉眼裏,最使她動心的不是迷人的春景,而是一片無人清掃的落花。因而她置身於美麗的春色中,反而吟成一首酸楚悽惻的《葬花詞》。唐代大詩人杜甫有句名詩:“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花和鳥都是美神的使者,是很好的審美對象,但在杜甫傷感慨嘆和悵恨離別時覺得花也濺淚,鳥也驚心。這再清楚不過地說明,適宜的心境對審美活動具有重要作用。

一個人的人生道路,從來不會一帆風順。學習的困難、考試落第的憂愁、失戀的痛苦、人事糾纏的煩惱,以及其他種種人生挫折,都會干擾和影響我們保持愉快的心境。減輕、消除這種狀況的一種很好的辦法,就是“看得開”,就是豁達、祥和、樂觀--以博愛的胸懷去寬以待人,以淡薄的心田去疏遠名利之爭,以堅強積極的態度去對待困難和挫折。如果說,美也有“偏心”的話,那麼,它對於豁達、樂觀者常常格外多情,它的大門對心胸開闊者也格外敞開。

  《世說新語》讀後感 篇5

《世說新語》是中國古代志人小說的代表作,作者是劉宋臨川王劉義慶。全書共36篇1130則,主要記載了東漢末年直至劉宋初年近300年間的人物故事,內容包羅萬象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學、思想、習俗、民生等諸多方面,保存了大量非常珍貴的歷史資料。劉宋臨川王劉義慶不是詩人,他及其門下文人編纂的筆記體小說《世說新語》也不是一部詩歌作品,然而如果我們從詩的角度對這部中國最早的志人小說重新進行解讀,則不難發現,這部以記寫帝王將相、名士風流遺聞軼事爲主要內容的的古典作品呈現着鮮明的詩性品質,放射着奪目的詩性光輝。主要在反映門閥世族的思想風貌,保存社會、政治、思想、文學、語言等方面史料,價值很高。

當我讀《世說新語》中的一到三十頁時,其中的一則小故事令我印象深刻: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慾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爲不可?”後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爲此耳。既已納其自託,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 這則故事的意思是這樣的:華歆和王朗一起坐船避難,有一人想搭他們的船,但卻遭到華歆當即表示爲難,王朗說:“正好船還寬敞,爲什麼不可以?”後來追兵即將追上,王朗想拋棄那個人。華歆說:“之前我猶豫不決,原因就在於此。既然已經答應了他的請求,怎麼可以因爲情況緊急拋棄他呢?”社會上從此便根據這件事判定華歆和王朗的德行優劣。 這個故事中的華歆剛開始對於別人的請求猶豫不決,看上去似乎品德不好,但儘管王朗答應了那個人的請求,但當後來追兵到來情況緊急時,卻想拋棄協助的那個人,所以,華歆的品德是遠在王朗之上的。

我們在生活中有沒有犯過像王朗一樣的錯誤呢?以這個故事爲例,在開始時如果華歆和王朗在開始時沒有攜帶那個人,那麼那個人可能會有生存的希望。可要是華歆和王朗在中途拋棄了那個人,那麼那個人就沒有一點生存下來的希望了。生活中的事往往也是這樣。如果我們答應了別人某件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底。如果你拒絕他,他可能會受到損失。但要是你在中途忽然停止,那麼他的損失會更大。

當然,我們在生活中要儘量幫助別人。但如果的確無法幫忙,我們也要當即拒絕,如果答應了,就不能半途而廢。

  《世說新語》讀後感 篇6

《世說新語》是南朝劉義慶編寫的志人小說,分爲36門,如《德行》《言語》《政事》等。我覺得最富有哲理的是《言語》,寥寥數語的小故事卻訴說着發人深思的大道理。

名與利往往是人的動心之處,因此名利面前很容易看出一個人的品性。舉例來說,管寧與華歆是好朋友,有一天他們共同在菜園裏種菜,勞作中他們翻出了一塊金子。管寧沒有撿起金塊,而是把金子視作土塊,繼續幹活。華韻卻把金子拿在手裏,反覆地看不忍丟棄,導致管寧對他心存芥蒂。還有一次,兩人一起讀書,一位做官的人乘車路過,引起大家圍觀。華韻丟下書本也去湊熱鬧,管寧心裏十分不滿。於是,他拿刀割斷草蓆,和華韻分席而坐,說:我們不是朋友!因爲管寧發現他們兩人的價值觀截然不同,華韻太看重金錢和名利。而華韻因此失去了一位人生路上的真正益友。這就是著名的管寧割席的故事。

這個故事雖簡單但道理很深刻。我絕不會學華韻,不是自己的東西,我絕不存佔有之心,我絕不爲名利失去自己的良知!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我要依靠自己的努力獲得真正的人生價值。

因爲《世說新語》裏面這些短小精悍的小故事,我的整個暑假才變得意義非凡!

  《世說新語》讀後感 篇7

中華文化上下五千年,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在這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古典名著不計其數,但使我感觸最深的是《世說新語》。

直到今年暑假我才把《世說新語》通讀了一遍,讀之不忍釋卷,深深地被這本書吸引。《世說新語》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由劉義慶(南朝宋文學家)主持編寫的是一部紀錄魏國風流的故事集,其內容主要涉及漢末至東晉時期士族階級的逸聞趣事。《世說新語》所記載的雖是片言數語,但內容卻異常豐富,對後世的筆記小說的發展有着深遠影響,仿照此書體例而寫成的作品更是不計其數。書中不少的故事,成爲後世戲曲小說的素材,成爲後世詩文所常用的典故,在中國文學具有重要的地位。

“庾公乘馬有的盧,或語令賣去,庾雲:"賣之必有買者,即當害其主,寧可不安己而移於他人哉?昔孫叔敖殺兩頭蛇以爲後人,古之美談。效之,不亦達乎?"意思是:庾亮有一匹的盧馬,有人勸他賣掉。庾公說:"賣它就必定有人買它,那樣也會傷害這位庾公(庾亮)騎乘的買主,難道因爲它對自己不安全,就可以嫁禍他人嗎?從前孫叔敖爲了後人而殺了兩頭蛇,被古人傳爲美談,我效仿他的做法,不也算是通達事理嗎?"這是選自《世說新語》德行中的:庚亮不賣的盧,這其中反映了庚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德品行。當我們做一件事時,我們應當爲他人考慮,不要只因爲個人的一己私利,而禍害到了他人。這樣即對自己不利,也對他人不利。所以我們在做一件事時,我們要顧及他人感受。

“王子敬自會稽經吳,聞顧闢疆有名園,先不識主人,徑往其家。值顧方集賓友酣燕,而王遊歷既畢,指麾好惡,旁若無人。顧勃然不堪曰:“傲主人,非禮也;以貴驕人,非道也。失此二者,不足齒之傖耳!”便驅其左右出門。王獨在輿上,迴轉顧望,左右移時不至。然後令送著門外,怡然不屑。”意思是:王子敬從會稽郡經過吳郡,聽說顧闢疆有個名園,原先並不認識這個名園的主人,還是徑直到人家府上去。碰上顧闢疆正和賓客朋友設宴暢飲,可是王子敬遊遍了整個花園後,只在那裏指點評論優劣,旁若無人。顧闢疆氣得臉色都變了,忍受不住,說道:“對主人傲慢,這是失禮;靠地位高貴而對人驕橫,這是無理。失去了這兩方面,只是不值得一提的粗俗人罷了!”就把他的隨從趕出門去。王子敬獨自坐在轎子裏,左顧右盼,隨從的人很久也不來。然後顧闢疆叫人把他送到門外,對他但然自若,置之不理。從這則故事中使我明白了人際關係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我們人生的成敗。所以,我們必須注重日常的禮儀文明,做到與別人交往有尺度,說話要有分寸,行爲要有節制,既不狂妄自大也不阿諛奉承,給別人留下好的印象。

上有萬仞之高,下有不測之深;上爲甘露所沾,下爲泉水所潤。

認真品讀這本書,我受益匪淺。一樁樁小故事,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如行林蔭道上奼紫嫣紅令人目不暇接。那一句句發言遣詞,無不畢肖聲口,寥寥數語,卻能述說出一個個發人深思的道理。

我們作爲21世紀的青少年,我們身上揹負的不僅僅是中國的未來,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也需要我們去傳承;讓我們行動起來,讓這條歷史長河源遠流長。

  《世說新語》讀後感 篇8

這篇《世說新語》的精選文章,仍是《課外閱讀》中的一篇文章。它介紹了“五則”古人言行舉止的精彩之處,向我們展示了古人的智慧。(五則打上雙引號的原因是:題目是五則,故事只有四則……)

第一則故事是“才思敏捷的楊修”,講的是楊修與曹操一起看到了石碑上的“黃絹幼婦,外孫齏臼”,而楊修馬上想到了這一題的答案“絕妙好辭”,曹操則走了三十里地纔想出來。第二則故事是“爲友捨命的荀巨伯”,講荀巨伯探望重病好友,恰好胡賊攻城,荀巨伯卻不願棄友求生,還用自己的義氣與勇氣讓賊兵撤退。第三則故事是“巧對妙答的鐘士季”,講鍾士季去探訪嵇康,但嵇康一直在打鐵,旁若無人。鍾士季見了要走,嵇康便拉住他問“聽了什麼而來,看了什麼而去”,鍾士季答“聽了所聽到的來,看了所看到的去”。最後一則故事是“詠絮才女謝道韞”,在謝安問“白雪紛紛像什麼”後,侄子回答“在空中撒鹽的景象差不多可以相比”,而侄女謝道韞的回答則非常妙,她答道“不如說它像柳絮憑大風而飛起”,不妙嗎?

這幾則故事中,有人是用奇言妙語展示智慧,有人用自己的義氣展示他們的勇敢,但不管怎麼說,智慧需要學習,勇氣需要鍛鍊,所以說,只要現在開始學習、鍛鍊,也許我們也會像故事中的人物一樣,在一定的時候,能展示出自己的能力及智慧!

  《世說新語》讀後感 篇9

暑假期間,我喜歡上了一本名叫《世說新語》的書,我被裏面的中國傳統文化-文言文的魅力所吸引,簡短的文字,蘊含了無窮知識,它讓我眼界大開。

《世說新語》記述了魏晉人物言談軼事,它是一本筆記小說。裏面涵蓋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像德行、言語、政事、文學、雅量等等,一共有一千多則。多以人物評論、做人道理和機智應對的故事爲主。

其中,我最喜歡的要數:“雅量第六”中的一則小故事。這個故事講述的是一位只有七歲名叫王戎的小朋友,他曾經和一羣小朋友一起出去遊玩。大家看到路邊的李樹上結了很多果,把樹枝都壓彎了,小朋友們都爭先恐後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在那裏一動也不動。有人問他,他回答道:“樹在路邊,又結了這麼多的果子卻沒人摘,這一定是苦李子。”大家摘下李子一嘗,果然是苦的。當我讀這則故事,讀到前半部分時,第一反應是,王戎怎麼這麼笨,有這麼多的果子,爲什麼就不願去摘呢?整則故事讀完的時候,我要爲王戎聰明、機智、善於動腦點贊。這則故事告訴我們,遇事要多觀察、多動腦、多思考,不要被眼睛所見的“迷惑”。可以根據事物的現象思考判斷,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

看完這則小故事,不由的讓我想起了發生在三年級暑假期間的一個故事。爸爸出差從海南迴來,帶回了一個大大的菠蘿蜜。我初見菠蘿蜜時,只見它渾身長滿了小疙瘩,又粗又長,像個長滿“青春痘”的大冬瓜。我邊看邊搖頭,爸爸見我對它充滿了“敵意”。他告訴我,別看它長的醜,它的味道卻特別的鮮美。我頭搖的像撥浪鼓,嘴巴里一直說着:我不要吃,不要吃,真的不要吃。可當爸爸打開它後,我的味蕾瞬間被空氣中瀰漫的甜甜的、香香的味道吸引了。後來,我嚐了一口,便從此愛上了它。是呀,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千萬不能光憑着外表或是現象,就急着去下結論,一定要去深入瞭解,相信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有時,一句話,也蘊含着大道理。在“輕詆第二十六”中有這樣一則:舊目韓康伯“將肘無風骨”。意思是:過去人們評論韓康伯說:“胳膊肘粗壯,但是沒有什麼剛氣、骨頭。它從人的體格外貌上去輕視詆譭別人,其實這是很不禮貌的一種行爲。”這則小故事警世我們,千萬不要從一個的外型體貌上評論他人。這樣不但讓別人“受傷”,也降低了自己的品行。生活學習中,一定要多看別人的長處、優點,檢查自己的不足,學會取長補短,讓自己更優秀!

《世說新語》是一本難得的好書,可以一遍又一遍的讀它。它不但讓我們能快速瞭解魏晉時期的風流人物、時代精神和各種歷史知識,它總能在不經意間給我們指引做人的道理、處事的方法等。最重要的是它還培養我們對古文的閱讀興趣。

愛上它——《世說新語》很容易。

只要你願意走近它,相信你一定對它愛不釋手——閱新語、明事理!

  《世說新語》讀後感 篇10

《世說新語》是漢末人物品評發展到必須程度的反映,它的不少故事是取材於魏晉時期作品《語林》、《郭子》、《名士傳》等書的。看了《世說新語》就能瞭解魏晉南北朝時期逸事筆記的資料和形式了。也能夠說它是一部魏晉風流故事集,從而起到了名士“教科書”的作用。按馮友蘭的一句說法,風流是一種人格美。當然這種人格美是以當時士族的標準來衡量的。

《世說新語》是研究魏晉風流的極好的史料。其中關於魏晉名士的種種活動如清談,品題,種種性格特徵如任誕,簡傲,種種人格追求,以及種種嗜好,都有生動的描述。綜觀全書,能夠得到魏晉時期幾代士人的羣像,經過這些人物形象,能夠進而瞭解那個時代上層社會的風尚。如《德行》中: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經過與華歆的比較,讚揚管寧淡泊名利。所以由此可看出一個人是否有高超的德行,並不是一天兩天所造成,德行是日積月累所培養出來的。有德行的故事還有許多,如情緒這方面,德行較不好的人常會以它個人的情緒爲中心,心境好時大家沒事,心境不好時大家得遭殃,古時就有一位不管歡樂或失意,都不會表現於自我的情緒上,那個人就是稽康,王戎說我和稽康在一齊相處二十年,從來沒有見過他高興或者生氣的表情。人通常得到一個不好的東西,或遇到對自我有害的東西都會閃而避之,可是有的人得到這一個東西,或者遇到這個東西也不是閃而避之。而倒黴反而還一點不會被那樣東西所波及到。瘐亮的坐騎中,有一匹叫的盧的兇馬,有人勸告他派人牽去賣掉,瘐亮回答說:“賣它必須會有人買它,但這樣又會害了別人;哪裏可把對自我有害的東西轉移到別人身上呢?從前孫叔敖殺了兩頭蛇,就是因爲不讓後人看見,從此他就成爲古人樂於傳頌的佳話,我效法他不也是合理的嗎?”

《世說新語》在藝術上有較高的藝術成就,魯迅先生曾把它的藝術特色概括爲“記言則玄遠冷雋,記行則高簡瑰奇”。《世說新語》涉及人物有一千五百多個,魏晉兩朝的主要人物,都包括在內。它對人物的描述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學,經過獨特的言談舉止寫出了獨特的人物性格,使之氣韻生動,活靈活現,躍然紙上。如“王戎有好李,賣恐人得其種,恆鑽其核”。僅用了16個字,就寫出了王戎貪婪吝嗇的本性。

從另一方面談,《世說新語》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由於魏晉之際品評人物重視儀容辭采的風氣較漢末更甚,所以位高名重的官僚,也往往憑隻言片語和某個細節來論定一個人的優劣,或據此而援引這個人入官,如“雅量”記載王王旬做桓溫的主簿,桓溫想提拔他。有一次故意突然騎馬衝之,“左右皆宕僕,而王不動,名價於是大重,鹹雲是公輔器也”。這種測驗人的方法上是奇特的,從此得出是“公輔器”的結論,尤其荒唐。又“文學”篇王衍問阮修:“老莊與聖教同異?”阮回答說:“將無同。”王衍很賞識這“將無同”三個字,即請阮修爲椽。這就是著名的“三語椽”的故事。這兩個例子足證明當時重容止,言談的風氣之盛。

在虛無、厭世的思想基礎上,魏晉士大夫都消極、頹廢,或乖僻、放蕩,時時流露出生死無常,嘆老嗟傷的感慨,飲酒澆愁和養生服藥,也成爲一種風尚。《世說新語》從很多方面寫下了這些資料。“任誕”篇說張翰:“使我有身後名,不如及時一杯酒”;“言語”篇記桓溫因見舊時種的柳樹長大,哀嘆“木猶如此,人何以堪”而流淚,即足以反映當時士大夫的沒落、灰色的人生觀。此外,《世說新語》還記敘了一些人的優良品質,如荀巨伯的重義輕生救護朋友,周處爲民除害、勇於悔過等。全是有意義的小故事。對魏晉統治階級的兇殘、醜惡、奢侈等也做了具體的描述。

  《世說新語》讀後感 篇11

滕梓帆《世說新語》是由南朝宋劉義慶等文人編寫的一部主要記述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筆記小說。裏面的小故事有一千多則,每一篇小故事都讓我受益匪淺。

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或獲得財富,應當經過自我的誠實、努力。而華歆呢卻總想着不勞而獲,對於有着華麗車馬的貴人十分羨慕,而把自我應當做的,努力讀書提高自我的本事,實現人生目標忘到了腦後。這樣的人喜歡投機取巧,爲到達目的,什麼壞事都能做得出來。所以,管寧看不起他,選擇了和他斷交。其實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人,愛貪小便宜,愛慕虛榮,總想不勞而獲。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做事要專注,不能三心二意。“一寸光陰一寸金”,作爲學生,我們上課時必須要提高效率,珍惜課堂的每一分鐘,認真聽講,及時消化吸收所學的知識。學習之餘,還能有時間做自我想做的事情,提升自我的綜合本事。而我們身邊有些人,卻不懂得之個道里,課堂上儘管一聲不吭,但始終處於遊離狀態,什麼也沒聽進去,還不得不靠課後很辛苦地花很多時間低效率地補課。

就拿“管寧割席”一文來說,這篇文章講述了兩件事,其一是,三國時期的管寧和華歆在一齊鋤地種菜。他們看見地上有一片金子,管寧把金子當作瓦片一般,視而不見,依舊揮鋤種地,而華歆卻想要拿起來,據爲己有。其二是,兩人在一張涼蓆上讀書,有華麗的馬車經過,管寧不予理睬繼續讀書,可是華歆卻丟下書本跑出門外湊熱鬧。管寧於是割席和他絕交。

“學弈”這篇文章也同樣令我印象深刻。弈秋是全國最會下圍棋的人之一。他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人專心致志聽弈秋的教導;另一個雖然看似在聽,心裏卻想着有天鵝飛來,要拿弓箭去射它。即便兩個在一齊學習,效果卻天差地別。其實這並不是他們的資質有差異,而是因爲做事的專心程度不一樣。

《世說新語》中儘管都是一個個小故事,可是都蘊含着很深的哲理,讓我們感悟很多,真是一本好書。

  《世說新語》讀後感 篇12

《世說新語》,是中國南朝時期產生的一部主要記述魏晉人物言談逸事的筆記小說。是由南北朝劉宋宗室臨川王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樑代劉峻作注。

全書原八卷,今傳本皆作三卷,分爲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門,全書共一千多則,記述自漢末到劉宋時名士貴族的軼聞軼事,主要爲有關人物評論、清談玄言和機智應對的故事。

後世之人對次書評價頗高,因其歷史意義獨特,文筆極佳,不僅是一本筆記小說,還是

研究魏晉風流的極好史料,其中關於魏晉名士的種種活動如清單、品題,種種性格特徵如棲逸、任誕、簡傲,種種人生追求,以及種種嗜好,都有生動的描寫,縱觀全書,可以得到魏晉時期幾代世人的羣像,通過這些人物形象,可以進而瞭解那個時代上層社會的風尚。

下面讓我們來看一下幾個典型的故事,第一個小故事,講述的是顧悅和簡文帝。顧悅和簡文帝同歲,但顧悅頭髮早已白了,簡文帝問他:“爲什麼你的頭髮比我先白了呢?”顧悅回答說:“蒲柳的資質,臨近秋天就凋零了,松柏的資質經過秋霜反而更加茂盛。”用了一個形象生動的比喻,說明了人的資質是有差異的,由此也導致了人生的許多不同;第二個小故事,講述的是身在廬山的遠公,雖然年老,但仍然不停地給弟子們講論佛經,他時常告誡弟子,說:“我如黃昏時的落日餘輝,自然不會照得久遠了,只願你們像早晨的陽光,越來越明亮!”這生動形象的將一寸光陰一寸金的道理刻在了弟子們的頭腦中。晉文帝的一個玩笑,一個調侃,卻引出了顧悅如此富有哲理的回答:資質稟賦的不同應活出不一樣的精彩人生。遠公用桑榆之光來比喻自己,用朝陽之輝來比喻年輕的弟子,告誡我們學習是一刻也不該放鬆的。在書中,作者以其獨特的敘述道理的手法,爲我們生動形象地展開了一副知識的畫卷,又善用比喻,能運用風趣幽默的語言把一個個深奧的道理說到透徹,又恰到好處;能把人們熟知的平凡事說得不平凡,說得有趣。

讀罷《世說新語》,遂感覺到了古人的種種精神品質,處事原則,更令我對魏晉古風瞻仰不已,正如魯迅先生所言:“記言則玄遠冷俊,記行則高簡瑰奇。”

  《世說新語》讀後感 篇13

我看罷《世說新語》的“文學第四”,心中有一種很不爽的感覺。這種不爽產生的原因就是太多魏晉的古文人實在是太令人失望了:每天除了辯論就是辯論,用華麗的辭藻去攻擊別人,自己辯過他人就沾沾自喜、貶低別人;辯不過他人便譏諷他人,不願面對自己的失敗。實在令人作嘔。

讓我最不理解、最討厭的兩個人就是支道林和殷浩。雖然支道林被稱爲是東晉的大學者、高僧,但我是一點也不想承認這個名號。支道林在自己辯不過他人時,理屈詞窮之時就大聲呵斥對方;在別人辯不過他時,他就嘲笑他人;在別人不願同他辯論時還逼着別人辯論。這些行徑一直令我不願相信他是一位高僧,有學識的學者。聽說他對《莊子·逍遙遊》有着自己很獨到的見解,但他的言行舉止讓我懷疑他是否對於這種留芳千古的文章有着真正的理解,連尊重他人,不怒不嗔都不會的人,怎能叫做高僧?則能寫出真正自己的見解?

殷浩也好不到哪裏去,他經常滔滔不絕地和別人辯論、清談玄理,自己水平不夠高深,還依舊大言不慚的和別人辯論着,所以經常遭到同代人的鄙視,還依舊和支道林這樣的”僞高僧“辯論,讓人看着和狗咬狗沒什麼區別。

可能說得有點重了些,但這些所謂魏晉名士確實令人失望,辯論來辯論去,爭名來爭名去,又有何用?問了很多同學,連支道林,殷浩等人的名字都沒有聽說過。這些古人是多麼悲哀呀!自己活着的時候爭到一點名聲就沾沾自喜,以爲自己能夠留芳千古,哪想到後人連聽都沒有聽說過,可笑,可悲!和同時代的陶潛相比,實在是太過於膚淺了。陶潛也沒有爭名也沒有辯論,就是過着自己的田園生活,表達出自己對於生命的思考,反而爲後世所稱讚,所景仰。

這其實也能說明只有那些真正不求名利,能夠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思想的人,才能叫做文人,能夠被世人所銘記。而那些裝模作樣,做學問只求名利的人,雖然表面叫做文人,其實也就是打着文人的幌子來撈名利、撈虛榮心的牛鬼蛇神罷了。

僅是個人見解,持不同意見者可以反駁,我虛心接收。我覺得我並不像支道林等人一樣不允許別人有不同意見。

  《世說新語》讀後感 篇14

原文:《世說新語·德行》: 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文法評:本文主要講了管寧與華歆絕交的事情。而絕交的理由,作者只選了兩件事來闡述。一件事是見“片金”的不同態度,另一件事是讀書時見“乘軒冕過門者”的不同態度。這兩件都是發生在學習生活中的道德小事,而絕交是大事,可見寫作的手法是“以小見大”。一般人關注一般事,對大事由於種種原因,一般人是不願“真誠”關注的。所以在中國,關注大事是“大人物”的事,小人物關注大事那是“發牢騷”,不足一論的。因而寫文章,最好是“以小見大”,方有“立足”之地。

文意評:這篇文章短小精悍,文意淺顯,比較好理解。按照現代人的理解,因爲這兩件小事而絕交,似乎不能接受或者說管寧自己也有“問題”。但站在過去的生產能力下,華歆的經濟頭腦與學習動機是值得管寧與之“分道揚鑣”的。

古代爲什麼強調對人道德素養的要求以及重視對人道德的評價?這主要與當時的社會生產能力、個人生產能力有密切的關係。社會生產能力越低下,越強調人集聚進行生產的重要性;個人生產能力低下也會對人與人的合作有更大的依賴性。無論人集聚,還是人與人合作,都對人的忠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爲沒有對他人的誠信、對合作組織的忠誠,那合作不能繼續,組織也會瓦解。而在交往中,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讓別人信服,才能領導、管理大家。所以社會需要用“道德”來評價個人,個人也才能憑藉自己的“道德”高尚而成爲國家的人才,組織、領導大家。這就是古代所倡導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道德的養成是需要個人追求的,個人的積極性影響了個人道德的水平。

管寧在學習的時候,看到華歆道德養成的個人動機偏低,意志偏弱,害怕自己受到不好的影響而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平。在管寧的價值選擇中,要失去較高的道德水平,那寧願失去“朋友”,所以一定的時候,管寧肯定是會與華歆絕交的!

現代社會生產能力、個人生產能力都有了較大的提高,從這個方面看,有些人就放棄追求“道德修養”了。但現代生活的組織化卻在不斷加強,如各種各樣的單位、企業、協會等機構,讓每個人都同時加入了好幾個“組織”,人一生下來就同時加入了好幾個組織,像加入了家庭——子女、加入國家——公民、加入企業——被保險人等。而組織化的基本素養也是“道德”。所以現代人學習“管寧與華歆”的故事,也是必要的!

  《世說新語》讀後感 篇15

世說新語是南朝宋劉義慶編寫的一部志人筆記小說,全書分文“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六篇,一共是一千一百三十則小故事。記述了東漢末年至南朝宋時兩百多年間士族階層的言談風尚和瑣聞軼事。

每一篇短小的故事都蘊含着許多道理,和古人的智慧。故事中不僅蘊意深遠還描寫的非常生動,運用了比喻,誇張等手法把每一件事情描寫的淋漓盡致。

令我感觸最深的是陳太丘與友期。陳太丘與友期講述了陳太丘與一位朋友約定中午一起出行,友人沒有按時預約,陳太丘只好獨自出行,去後朋友才趕來。當從元芳口中得知,他父親已經出行之後,友人勃然大怒,破口大罵。元芳指責友人不守信用,不講禮節。友人聽後慚愧不已,想去拉元芳的手以示友好。但是元芳頭也不回的進了家門。元方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爲自己的爸爸辯護,指責了友人的無禮,但是元方最後連頭也不回就進了家門,這又是對長輩的不尊敬,元方在指責友人無禮自己卻也犯了同樣的錯誤,所以我覺得元方應該寬容原諒那位友人。

世說新語的文章多麼令人深思,看上去覺得合乎情理的做法,但是仔細想想又不對,有一篇寫道兩人一起做事一人總是三心二意最後另一個人都不願和他做朋友了。這篇則用小小的兩件事體現了一個人的品行,也告訴了我們許多道理。

在看完世說新語後,我對事情的思考變得細緻,原本自己做事馬馬虎虎,現在改進了許多。這本書對我影響重大,裏面許多小故事令我難忘。

  《世說新語》讀後感 篇16

《世說新語》作者是劉伶,西漢時期著名的文學家。他留下的詩篇流傳了千古,爲人生性放達任情,與阮籍關係頗密,是爲摯友。身爲劉伶摯友的阮籍作爲竹林七賢之一,想必擁有着世人都知曉的高尚品行和節操。但恰恰相反,他有着與劉伶相近的性格,阮籍作爲西漢時期豪放不羈的代表人物,與他一同出現的往往是不行於禮,品行不端。這種性格除了表現在了阮籍的日常生活之中,更是表現在了他的爲人處事中。

按照古人的習俗,親近之人去世之後是需要進行服喪,以表達自己作爲子女的孝心和悲傷,通常服喪期是三年,且在此期間不可以喝酒吃肉,否則便是不敬。但阮籍的母親去世後,阮籍並沒有按照這個規矩進行,仍然參加宴席,並喝酒吃肉。有一次在晉文王宴請衆賓客時,阮籍一如往常的參與,何曾覺得這樣不得體,是不孝,並告知晉文王讓其罷免阮籍的官職。晉文王沒有這麼做,反而維護了阮籍。阮籍是真的不懷念母親嗎,並不是,他只是不善於表達,沒有把自己的悲傷表現出來,在《世說新語》中有這樣一句話是寫阮籍知道母親去時候的表現,“都得一號,因吐血,廢頓良久。”哀嚎一聲,並因此吐血,萎靡不振了很長時間,這種悲傷並不假,是當時大多數人都無法比及的,那種流於形式的孝子行爲,真的要大力推崇嗎?那種悲傷可能就不會是悲傷了,只是向世人證明的一種形式,形式上的悲傷遠比實際的悲傷更爲不恥。

阮籍的內心是悲傷的,卻也是慶幸的,他可以在母親在世的時候盡孝,而不需要再母親去世的時候做一些沒有必要的悲傷,他無疑是豪放的,更是灑脫的。只是他的行爲在當時並不被認可,只能在後世被我們稱讚,着實可悲可嘆!

  《世說新語》讀後感 篇17

《世說新語》是南朝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一本書。全書用文言寫成,分爲言語、德行、政事、文學等三十六門,其中的不少故事既有很強的哲理性,又不乏趣味性,篇篇短小精悍,有的甚至只是幾句話,但就在這些記錄人物言行舉止的文句中,我們卻可以體會到魏晉時代濃郁的政治氛圍和人物特色。

今天,我讀了《世說新語》裏的一篇文章。這則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華歆和王朗一起坐船避難,有一人想搭他們的船,但卻遭到華歆的反對。王朗不解地說:“正好船還寬敞,爲什麼不可以呢?”華歆最後答應了。後來追兵即將追上,王朗又想拋棄那個人。華歆說:“之前我猶豫不決,原因就在於此。既然已經答應了他的請求,怎麼可以因爲情況緊急拋棄他呢?”世人便根據這件事判定華歆和王朗作的德行優劣。

這個故事中的華歆剛開始對於別人的請求猶豫不決,看上去似乎不近人情,王朗的表現更貼近喜歡的答案。但是,後來追兵到來情況緊急時,那個想拋棄那個人的真正寡情人卻是王朗!關鍵時刻,心裏只想着自己,沒有責任心,太自私。而華歆,雖一開始拒絕,但一旦答應了就堅持到底,這說明他既是一個重誠信、守承諾的君子,又是一個遇事深思熟慮、穩重靠譜的人。

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就是說,只有合理的的承諾,纔有實現的可能。承諾之前必須深思熟慮,量力而行,不能爲了沽名釣譽而輕易許下承諾;而一旦做出承諾,就必須負責到底,因爲承諾即意味着責任。

生活中,我們也要像華歆一樣才行,做一個有責任心、敢擔當的人,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世說新語》讀後感 篇18

荀巨伯遠看友人疾,值胡賊攻郡,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遠來相見,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巨伯所行邪?”賊即至,謂巨伯曰:“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吾身代友人命。”賊相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遂搬軍而還,一郡並獲。

荀巨伯去探望生病的友人,不料遇上了戰亂。友人讓荀巨伯離去,荀巨伯不願意捨棄友人離開,而且還願意犧牲自己以保全友人,入侵者被感動,搬兵走了使全郡得以保全。

荀巨伯的友人在危難時刻還不忘讓荀巨伯先行離開,而荀巨伯在危難時刻不肯捨棄友人,而且還願意代替友人去死,讓友人離開。表現了他們之間的深厚友誼。正是的那種深厚友誼,感動了賊寇,救了全郡,可見這種精神之大無畏。由此可見做人應該講情義,重情重義的人值得被人尊重。

  《世說新語》讀後感 篇19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過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約定時間在中午,過了中午朋友還沒有到,陳太丘不在等候他離開了,陳太丘離開後朋友纔到。元方當時七歲,在門外玩耍。陳太丘的朋友問元方:“你的父親在嗎?”遠方回答道:“我父親等了您很久您卻還沒有到,已經離開了。”友人便生氣的說:“真不是人啊和別人相約同行,卻丟下我先走了。”元方說:“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正午您沒到,就是不講信用;對着孩子罵他的父親,就是沒有禮貌。”朋友感到慚愧,下了車想要去拉元方的手,元方頭也不回的走進家門。

爲人處世應該講理守信,想友人那樣自己不遵守承諾卻還反怪太丘不守信,還對着太丘的孩子大罵其父真是不該,元方的做法讓友人慚愧,沒曾想自己竟還不如一個孩子懂禮。

兩則故事中,第一則告訴我們的是一個“義”字,第二則是告訴我們做人要守信講理。聰明人都明白,我們應該向那種重情重義的人看齊。

《世說新語》有許多小故事組成,每一篇都只有短短的幾行,但讀起來有如微小說,善於抓住人物特點。寥寥幾字卻包含了人物的性格、神態、動作等內容,言簡意賅卻又意蘊深長,值得大家思考。

  《世說新語》讀後感 篇20

這幾天,我看了《世說新語》,這本書裏的一篇篇小故事讓我記憶猶新。其中,兩篇講孝的文章尤其令我映象深刻。

第一篇講的是王祥的故事。王祥對待後母朱夫人十分恭敬。有一回他後母半夜暗殺他,剛好趕上王祥起夜,只空砍着被子。王祥回來後,知道後母一定爲沒砍着人而遺憾不止,便去後母那請求處死自己。後母終於醒悟過來。

王祥對後母多麼孝順那!雖然知道後母要殺他,卻也毫無怨言,還特地請死,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第二篇是陳遺的故事。他對他的母親十分孝順,母親愛吃鍋巴,陳遺便準備了一個小口袋,每逢煮食,便把鍋巴存起來,回家時送給母親。一次,孫恩反賊入侵吳郡,袁山鬆出兵討伐,陳遺積攢了積攢了幾鬥鍋巴,沒來得及送回家,便帶着它出征。袁山鬆軍隊被打敗,軍隊潰散,都逃入了山林沼澤地帶,大多數人因飢餓而死,只有陳遺靠鍋巴活了下來。

陳遺時時刻刻記着自己的母親只要煮食,都將鍋巴帶給母親,讓自己因此活了下來。

孝的力量多麼強大啊!

  《世說新語》讀後感 篇21

《世說新語》是南宋朝時期產生的一部主要記述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筆記小說,由南朝宋宗室臨川王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全書分爲德行、言語、文學、方正、雅量、政事等三十六篇,講述了當時名士的軼聞趣事。

我印象最深的是德行篇的第九篇。這篇文章介紹的是一名叫荀巨伯的人,聽說在遠方的友人得了病,便什麼都不管去看他,正值匈奴人攻打這座城。匈奴人已經闖進,問荀巨伯:“我們大軍已到,城中無人,你是何等的漢子,還敢留在這兒!”,他說:“不忍留下朋友,寧以自己的性命來換朋友的命。”匈奴人聽了很是感動,便撤軍了。荀巨伯冒死也要保護朋友,這纔是君子之交啊!這就是“真”和“誠”的一種體現,能讓敵人自慚而退,讓我們見到了患難見真情的可貴。

這篇文章揭示了一個道理:做人應該講情義,捨生取義的義舉不僅救了他人的性命,更是拯救了一座城。堅守信義,大義凜然,對友忠誠,捨生取義,重情重義,這些品德值得我們推崇!

  《世說新語》讀後感 篇22

《世說新語》這是一本講述南北朝時期社會上流傳的新鮮故事的一本書。那麼何爲層次?有錢或有權?現代人大多都這麼認爲。但真正有層次的人,他的層次感是從言行中表露出來的。

陳元方,出生在太丘長的家中,也是當時上流社會的人。7歲時,他在門外玩耍時,來了一個人,是他父親的朋友,他是來赴約的。但當時他父親陳太丘因朋友未能按時赴約,而已經走了。朋友得知後很生氣,甚至還心有怨言,罵了陳太丘。陳元方告訴他,赴約遲到是不講信用,對着他的兒子辱罵他的父親,是不講禮,友人聽後自覺很慚愧,想要道歉,但是元方卻自顧進了家門,不再理睬他。

有一個較爲廣泛的想法:不要以你不喜歡的方法去對待別人,友人已經無禮,是應該說說他。但是這體現了一個人的層次感,體現了元方思想境界高。如果,只中說友人兩句,叫他日後要改正,那就成了老子教訓兒子了!相反,他用行動告訴了友人:你這是沒有人會喜歡你的,包括小孩子。

層次,不是錢或權,也不是說出多麼深奧的話,而是做出最有意義,卻又看似不起眼的一舉一動。深奧,卻又不做作的言行,才能讓人感受到強大的層次感,讓人從內心深處感到敬佩。

  《世說新語》讀後感 篇23

道義,是一個深不可測而又顯而易見的東西,荀巨伯的故事道義上深不可測,卻又顯而易見。他從遠方來探望病了的有人,胡人來了也不走,這顯而易見。胡人知道了他的事情,認爲他太道義,自己太不道義,於是胡人退走了,這深不可測。道義令人費解,令人琢磨,卻有時讓人想知道答案。

義,不僅有道義,還有義氣。義氣在兄弟、友人中常可以看出。兄弟之間的義氣更純厚、更真實。例如相依爲命的兩兄弟用僅有的金錢互相幫助。有人中義氣較散漫、較虛僞,有時比兄弟的義氣更純厚。虛僞的是你交到了一個壞朋友,只會和你稱兄道弟,一起吃喝玩樂。反之,純厚的義氣就是你交到了一個好朋友,和你互相幫助,危難之時可以互相助一臂之力。

還有意義,意義雖然和義氣不一樣。做一件有意思的事取決於你爲什麼去做,如果你不想去做,這事在別人看來再有意義也沒用,因爲你感受不到。反之,你想做就有意義,意義只是一個俗稱,意義的意義很多很多,去找到他們,並且是找不完的。

義,只是一個有趣的東西,和π一樣,是個無限不循環的數字,真的,義深不可測。

  《世說新語》讀後感 篇24

一切跌宕起伏、波瀾不驚的情感並不新鮮,在此之前早就發生過。可是當那些改變無情地到來時,這種感情又會佔據我們的整個心靈,讓我們歡笑;但更多的是讓我們流淚,讓我們苦苦掙扎着驚慌叫喊,尤其是在改變剛來臨之際、面對着失去一些曾經擁有的東西的時候。

《世說新語》這本書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最觸動我心絃的是“傷逝篇”(二)“王睿衝爲尚書令,著公服,乘軺車,經黃公酒壚下過。顧謂後車客:“吾昔與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飲於此壚。竹林之遊,亦預其末。自嵇生夭、阮公亡以來,便爲時所羈紲。今日視此雖近,邈若山河。”。主要描寫了一段王戎的話:王戎擔任尚書令,乘馬車經過黃公酒家時,他回頭對車後的客人說:“我當初與嵇叔夜、阮嗣宗一起在這家酒店暢飲。竹林之遊,我也參與末座。自從嵇生早逝、阮公亡故以來,我便爲時勢所束縛。今天看到這家酒店雖近在眼前,卻感到遙遠得如隔着山河一般。”

看了這段話,多愁善感的我竟覺得心酸起來,但顯現在我腦海中的,不是那家酒店,而是承載着我過去的母校……

我的母校,我只能離開你的懷抱,遠遠望着你,在白晝裏生機勃勃的樣子,永夜裏寧靜無聲的空寂;我的朋友們,原諒我只能向你們告別,時而微笑又或是含淚望着明月思念,在將要啓程的人生路的火車站看着你們登上其他屬於自己的列車,又或是看見誰還在人海中穿梭於世間的迷茫……如今,這是時光容許我作出的唯一選擇。

每次放學回家都能經過我昔日的母校。車開過的剎那,也有和王戎一樣的看着黃公酒家相似的感覺:看似近在眼前,又宛若遠在天邊。我觸不到她,學習生活過於忙碌,以至於我幾乎沒有機會也沒有理由再回到那裏看一看。唯一的理由是這份思念,但又有誰真正明白我這份複雜的感情,比起我的未來和學業,她在人們眼中實在太渺小,太不堪一擊。歲月改變了許多,從我的身心到這整個世界,一個都不放過。就像那些校園裏的風景,少了我和我的朋友,這些風景還是風景,但畢竟少了我們,畢竟還是變了。因爲這些改變,我與我的母校,“遙遠得如隔着山河一般……”

我的朋友們沒有像古代的嵇叔夜和阮嗣宗一樣離開這個世界,我們依然無法相見。然而我們無法穿越平庸歲月的塵埃,回到過去重拾快樂,哪怕古代作爲尚書令的王戎也一樣。可是”時光的美麗正在於它的不可回溯“,這一切的一切,早已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一個個獨一無二的我們。

正是因爲改變,因爲失去的痛苦,才造就了我們的堅強,我們成長的點點滴滴;才讓我們學會了珍惜,才讓我們學會了做人,纔給了我們充實多彩的一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