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我與地壇》讀後感800字

本文已影響 2.84W人 

《我與地壇》中的偉大母愛,極其強烈地震撼了我的靈魂,讓我們一起走進那聖潔、無私、感人至深的母愛吧!下面是關於《我與地壇》讀後感800字的內容,歡迎閱讀!

《我與地壇》讀後感800字

  《我與地壇》讀後感800字

《我與地壇》是一位身殘者在一座廢棄的古園中對自己所見到的人生百態所發出的感悟、思索。作者以地壇作爲寄託自己情感與發泄情感的地方,同時也是思考人生的佳境。

由於作者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齡忽地殘廢了雙腿”,他體驗到了更多的人生的痛苦,但他依然在命運中掙扎時,找到了一片古園,在這裏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的輪迴,深刻地感受每一個季節的特點,體會每種人生的價值。

他思考了死與生。死是必然的歸宿,當我們感到累了,上帝會自然安排我們休息。而活着,是我們一生都需想的問題,即使活着是飽經蒼桑的,世界仍然在運轉,古園依舊是古園,我們不能逃避,只能欣然接受,改變現在的自己。當我們能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淨地了,應理去心中的一絲雜緒,認識真實的自我,進行自我完善。思考人生是每個人的必備之路,不同的人,思索的結果、內容不一。

史鐵生不僅思考着自己的逆境,他還在思考自己的親人所受的痛。“時間能證明一切”,作者始初並沒考慮到母親所感到的痛苦,只沉浸在自己的憂傷中,經時間的醞釀,他感知到母親的忐忑與無奈。與此同時,也鳴響了我心中的警鐘,母親對孩子的愛意志堅韌、毫不張揚,而我媽媽正頑強地與病魔抵抗,同時還要承受不成器的我給她帶來的巨大痛苦。我應慶幸我母親還在,我有機會能讓媽媽擺脫苦惱,並且除去我那一絲倔強與羞澀,不至於到時後悔莫及。因此,我感謝史鐵生的經歷警醒了我。

在課本未節選的部分中,還有作者從各個方面詮釋所感受到的春夏秋冬;在園中曾經出現的人們及對他們人生的思索;對逆境人生的理解,差距是必然的;作者對自己的生涯理解;許多美好的事物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人生是如此複雜但卻純真、質樸,以至於我們要用一生的時間去思考,作者在十五年的思考中,逐漸成熟,認識更清晰,從失落、煩躁轉變爲穩重、深情。

如此大千世界,還需一片淨地,細細地品味人生。

  《我與地壇》讀後感800字

我與地壇——原來每樣人生,都殊途同歸。

扶輪問路,那麼好手好腳的人,你們可曾向前方邁出過腳步?

不是想說他對生有多麼繁密的念想,也不是想說他對死有多麼透徹的眺望,更不是想說他對命運有多麼不屈不撓的掙扎,那些語句太泛、太虛,對每一個曾被上帝無情擺弄的人都適用。我只是從他身上看到一次又一次真實的起伏,心靈的生生死死,生而復死,死而復生,每一次復甦,都是對“生命零度”的叩問,叩問之後的“生如夏花”,在他的心裏,有一片桃源,一片春天,始終彌足珍貴的一隅,那是他越來越樂觀、越來越向上的源頭。就算是跌倒一百次,都能第一百零一次站起,扶着輪椅,也要站起。因着愛,因着情,甚至因着對下一世的.“白日夢”,雖然這“白日夢”是我等健康人種所不能苟同的,但正如他所說,“希望”又有什麼用呢?“希望是不是在證明必可達到的前提下才成立呢”?“希望”只是“白日夢”的冠冕之詞,其實兩者一樣可笑可憫,但給人安慰,給人愉悅,無須消耗,實是人生之最大精神安慰。

我並不認爲他是多麼堅不可摧的“鋼鐵人物”,你以爲誰都是保爾柯察金?現實的刀片一般的人生,就總是要人痛了,流血了,結疤了,又復痛,複流血,復結疤,只要這血還是溫的,還能流動,那麼便不必在意它會痛,會流出,這樣孤勇,直至最後平靜接受它的冰冷與枯竭。

正是由於這“寫”,這比言語更爲私密,更爲透徹,更爲生生不息的能力,才使得他的這生,在死的對立面上,永遠存在。永遠無力,但永遠堅韌。

人老了,多靠回憶活着。可是還是一種情況,像他這樣的情況,因着回憶隨時有無可延續的悲哀,才需要這樣提前透支回憶,透支情感,透支熱情,若無足夠幸運,幸運得不被親友遺棄、淡忘,那麼必將是春水東流的萬劫不復。

其實這幸運,未嘗不是取決於自己。這生,值得死來敬畏。這生,真實得讓每一個健康的人震撼,不得不拷問自己:健康的自己,是否向前方也邁出過腳步?

那前方,便是路遠山高,人亡馬遙的“零度”。

他的勇氣,是不畏懼這“回”,是迎向這“回”,擁抱這“回”。

原來每樣人生,都殊途同歸。

  《我與地壇》讀後感800字

一、“其實,人這一生能得到什麼,只有過程,只有準備這個過程中的心情。所以,一定要注滿好的心情,但如果你要逃避困境——困境可不逃避你”也許史鐵生先生的生活範圍十分狹窄,但他的時間卻被拉長了。他在殘肢之後連續幾年都在地壇中不分時間、地點,耐着性子專心致志地苦苦思索生與死這一嚴肅的人生主題。他不要逃避困境,他要在困境中撞開一條路。

在過去,我很害怕面對困境,尤其是死與生這一剎那的事。我不敢回答“要是你只有幾天的時間,你會怎麼辦”之類的問題。讀了《我與地壇》後,我感到我們活着,就得有勇氣去面對生命給人生道路上設置的關卡。如何去拆掉關卡?拆開關卡後又怎樣做?這些都是我們不可避免思考的問題。上帝創造人類,不是要人類幫他做事,而是要人類思考生命的真諦。上帝不會死,他不知道生離死別爲何物,就不會去想這一類問題。而我們會死,我們要在有生之年思索未來發生的問題。

二、“母親生前沒給我留下過什麼雋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誨,只是在她去世之後,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隨光陰流轉,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

在史先生的生命裏,母親一直扮演着一個默默支持他的配角。史先生的母親不曾支配他的人生,要他生或死。她總在某個角落凝視着史先生,深情的祈禱:希望兒子能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殘疾,更希望他能在精神世界裏找到寄託。她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此刻,我想到了自己的母親。她在我讀初中時常對我嘮叨。這樣做不對,那樣做不好,我聽了不止幾千遍。待我聽厭了也就是我上了高中,她開始不對我嘮叨了。每逢星期五回家,她都會問我學習怎樣,交到朋友沒有,零用錢用完了沒有。除此之外,她甚至沒多說什麼,我反而不太習慣。我曾經想母親會不會因爲我的學歷比她高而自卑,不好“教訓”我。現在,我懂得了,我的母親,她是我的守護天使。守護天使是不會帶被守護者走她的人生,只會默默守在他身旁,看他喜而喜,聽他哭而哭,藏住溫柔的暖手,要他堅強走自己的路。

我怨過母親,也恨過母親,但更多的是對母親的愛。小時侯,我聽收音機裏的故事。其中有一個是這樣:如果某個母親今世活得很苦,等下一世,她就可以當兒子(女兒)的女兒了。我不希望母親活得很苦,但我希望母親下一世能當我的女兒。我想讓母親明白,做他兒子的我,感到有多麼幸福!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