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中外美德故事》讀後感大綱

本文已影響 1.9W人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中外美德故事》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外美德故事》讀後感

《中外美德故事》讀後感1

美德是一座人與人之間的橋樑,美德是溫暖人心的行爲,美德是一枝在冬日傲霜的寒梅。美德是一顆巍然屹立的松柏。古今中外,世間流傳着多少廣爲人知美德故事,又影響着多少人走向成功。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肯定是家喻戶曉,春秋時代,有一天,孔融的媽媽買了許多梨,讓孔融和他的弟弟先吃,母親讓孔融和弟弟先拿,孔融看着這些梨子,有大有小,有好有壞。孔融心想,要是他拿了最好最大德梨子,哥哥和弟弟吃什麼呢?於是,他拿起最小的梨子,開始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父親看見孔融的行爲十分欣喜,於是問孔融:“爲什麼,你要拿最小的?”孔融笑眯眯地說:“如果我拿了最大的,哥哥和弟弟吃什麼?”父親聽了興高采烈,心想孔融只有4歲,就懂的禮讓,將來肯定能幹成大事。

孔融只有4歲就能讓梨,從小就懂得禮讓,想想自己,從小有多少人懂得謙讓?想想自己現在,有多少人如果有好吃的能分給別人?我們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就受着父母的關愛,一有什麼事,父母都會千依百順,自己要是有好吃的,大都數人會自己吃,不捨得給朋友,給自己的家人品嚐。我們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我們青少年一代,就應該要有謙讓的品德,從而做到禮儀之邦的風範。

列寧是著名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理論家,布爾什維克黨創建者、蘇聯締造者。他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形成了列寧主義理論。被全世界共產主義者廣泛認同爲“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偉大革命導師和領袖”,也被世人認爲是20世紀最偉大的人物之一。有一次,列寧從樓梯上走下來,正好與一位端水盆的阿姨迎面趕上來,阿姨一看到列寧走下來,趕緊避讓,列寧看到這個場景,連忙說:“您手裏有東西,而我沒有,還是讓您先走吧。”列寧不分貴賤,讓這個阿姨先走的場面,深深地映在我的腦海中,在生活中我們應該不分貧富貴賤,儘自己所能爲他人提供方便,在公交車上主動給老弱病殘等人讓座,主動扶老人過馬路等。我們應該具有謙讓的品德,即使成功了,我們也不應該驕傲自大。

通過閱讀《中外美德故事》,我覺得無論古今中外美德都是人不可缺少的一種品質。那讓我們從學習孔融讓梨開始把美德時時刻刻放在心中,讓美德時時刻刻伴我成長!

《中外美德故事》讀後感2

美德使人更美好,令社會更和諧,使生活更豐富多彩。

許許多多的故事讓我逐步的走向了光明美好的道德世界,讓我從一個個有趣的故事中認識到了道德的.所在和它的價值,讓我展望人生的道德觀。

美德,是五千年精神文明的積累。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文明古國。在中華民族傳統思想文化和道德的寶庫中,有許多我們應當繼承的文化精神和傳統美德,例如西漢學者匡衡鑿壁偷光、明朝文學家宋濂抄書苦讀等等事情,他們的精神到現在也是我們青少年該學習的。

這些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勤奮好學,才能得到成果。

歷史上的那些成功人士,都具有勤奮好學的優良品德,面對困難,永不退縮,咬緊牙關,克服困難,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學習和發揚的傳統美德。

中華美德會被人們傳承,會影響着許許多多的青少年,讓我們攜手,讓中華美德駐存!

《中外美德故事》讀後感3

最近,我讀了《中外美德故事》這部書,其中讓我感動的是孝心。子路,春秋末國人,孔子的弟子,以勇敢聞名。子路小時候家裏很窮,一直都靠吃粗糧和野菜生活。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白米飯,可家裏連一粒米也沒有,於是,年幼的子路翻山越嶺,不畏艱險,翻過了幾座大山去親戚家借了一小袋米回來,達成了父母的心願,讓父母吃到了白米飯, 周圍的鄰居都誇子路孝順。

星期天,我陪奶奶去買菜,路邊一個與我差不多大的小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和奶奶走上前去問道:“小姑娘,你怎麼會在這裏賣菜啊?”小姑娘回答道:“我奶奶生病了,吃了藥在家休息,以前都是奶奶照顧我,現在奶奶不舒服,所以今天我替奶奶賣菜。今天的菜很新鮮的,你們要不要買點?”我對奶奶說:“奶奶,我們買點吧。”奶奶買了菜,我們和小姑娘道了別回家了。

回家的路上我在想,小姑娘可真有孝心啊,就似子路一樣,深深的打動了我。我們一定要像她學習!

《中外美德故事》讀後感4

無論在中國,還是在外國,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的民族精神, 這種精神是他們通過不斷的實踐總結出來的 。民族精神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標誌,一個國家只有擁有了積極正面的精神才能夠不斷的前進。它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根本,所以傳承民族精神,對於我們青少年來說很重要!

在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所著的一本書《魯濱遜漂流記》中,魯濱遜離開家乘船在海上漂流。這時,海上起了一陣巨大的風,把船給掀翻了。第二天,魯濱遜發現自己躺在小島上,小島上一個人也沒有。魯濱遜唯一的麪包也被海水沖走了,他已經很長時間沒吃食物了,再這樣下去,他就會被活生生的給餓死了。忽然,他看見了一隻小羊跑在了他的面前,於是,魯濱遜就緊跟在小羊的後面。山羊把他帶到了一個地方,裏面全是樹,他聽見了很多隻山羊喊叫的聲音。於是魯濱遜一餓的時候就抓山羊,他把山羊的皮毛扒下來,用手把羊肉給撕成一塊一塊的。等太陽出來的時候,把羊肉放在陽光下曬,曬乾就可以吃了。由於長時間的追捕山羊,最後,他比山羊跑的還要快。他在這個孤島上呆了也有些時間了,於是魯濱遜用釘子當針,從破襪子上拆下線來,把羊皮縫在一起,穿在身上。漸漸地,他用周圍的樹木等東西建造起遮風避雨的屋子,又製作了魚竿,釣魚吃。魯濱遜在孤島上生活了四年零四個月,直到1709年被羅傑斯的船隊發現,才被救起來。當他被發現時已經成了一個野人,甚至忘記了人類的語言。之後他又在船上工作了兩年,1711年才終於返回了英國。

魯濱遜適應環境,自食其力,勇於思考的精神值得每一個人學習,他的這種精神將源遠流長。作爲我們青少年,更應該學習魯濱遜身上這些常人不具有的精神。讓我們成爲自食其力的人,爲此而歡呼喝彩吧!

中外美德故事,它們讓我知道了如何戰勝困難。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如果你退縮了,你將永遠不會成爲有用的人。只要你勇於創新,勇於戰勝困難,即使輸了,也沒有什麼遺憾了,因爲畢竟自己努力過,以後就不會再後悔了。

我想要成爲像魯濱遜那樣的人,你呢?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