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教育的價值》讀後感大綱

本文已影響 1.68W人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育的價值》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的價值》讀後感

《教育的價值》讀後感1

此書從人類社會問題的根源出發,探尋教育的價值和教師工作的意義。雖然像骨頭一樣難啃,細細琢磨也很是有味道的。“如果認爲每個人都瞭解一切,或是有知與無知沒有區別,那就不會產生教育……也不會有人文主義。”

“人類註定要分享我們瞭解的知識,教會孩子他們應該知道的一切,以便讓他們成爲對社會有用的人。教育總是在教不會的人。一個人的知識在淵博,要是他漠視他人的無知,他也就成不了一個人好老師。”

教育就是教育,他和任何政治無關。作者在書中多次強調“教育不應該披上宗教色彩”,也不應該受到“反教育”的待遇。還好在我們的國家,教育可以在一個良性的環境中發展。

縱觀人類社會發展史,教師的影響力不可小覷。“我相信,我們完全可以證實,雖說是社會創造了教育,但卻是靠着爲教育和使師生和睦相處的努力,才最終創造了人類社會。”

教育的價值是什麼?教師存在的意義是什麼?不就是引導人類社會的成長嗎。今天的孩子會成爲未來的父母,今天的幼芽會成爲來的棟樑,人類社會的將來正是掌握在今天的孩子們的手中。教師要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一顆什麼樣的種子呢?

無論怎樣,教師都應該保持樂觀主義:“作爲個體公民,有權去看社會的黑暗面,但作爲教育工作者,我們沒有選擇,只能保持樂觀主義態度!教學上的樂觀主義,就像游泳,要求液體介質或培養基進行訓練。誰要是把自己弄溼,誰就該離開游泳池;同理,誰要是不喜歡保持樂觀主義,誰就應該改行。因爲教育是一種信念,相信人有達臻完善的可能,相信人天生。所有這些就有學習能力,相信人都渴望知道生命的活力,是可以知道也是應該知道的,知道人類能夠通過相互學習促進自身發展。所有這些帶有樂觀色彩的信念,在現實生活中可能受到懷疑他們,但在你盡力去教給別人東西,或是教給別人理解教育是什麼時,你別無選擇,只能接受。”

讓我們在孩子的心中種下一顆樂觀的種子,讓孩子正視自己、他人,正視身邊發生的事,有自尊感,有自立自強的能力。這應該不只是教師的責任,而是家長、社會共同的責任。

《教育的價值》讀後感2

《讓教育煥發生命的價值》這本書以一種新視角看教育,以一種批判的眼光看教育。其目的在於幫助人們正視教育中存在的不合理的現象,以追求教育的合理狀態,最終讓教育處處閃耀出人性的光輝。

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揭示了學生作爲人的存在,學生是有生命,有血性,有思想的人。所以,作者說,老師不能當園丁,園丁一走到花園裏,對着那些植物,只看一眼,就是咔嚓一聲,參差不齊的枝葉變整整齊齊了。然後拿起一枝早已準備好的竹竿,一邊比量,一邊伸出大剪刀,刀鋒一過去,就無一枝獨秀了,而是齊刷刷地一般高矮,好看嗎?當然,真是整齊又美觀。可是,活潑可愛的學生能被這樣去修理嗎?

雖然現在一直在倡導要尊重學生,體現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搞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說得多好啊,可是那種被動的,“唯老師就對“的思想仍然深深的根植於學生的.心靈深處,所以在教改的時候最大的問題,不一定是來自教學過程的實施,而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學生的觀念。有一次,我私下裏與幾個學生聊天,她們說:老師,你讓我們自主學習,我們真的不知道怎麼學,而且也學不懂。我們還是喜歡你給我們講,我們聽得特別清楚,很容易就懂了。當時,我還很興奮,因爲這說明我講得生動又仔細,學生很喜歡。可是慢慢的,我就發現,每次課堂效果特別好,可是一到考試就見分曉了,用學生的原話來說就是:一聽就懂,一做就懵。我就在思考:不管我講得多生動,不管學生聽得多認真,他們在聽的時候只是記住了這道題,而他們自己的大腦卻沒有去思考,他們在自己的大腦裏沒有形成思路,他們只擁有機械記憶,所以哪裏會舉一反三,哪裏會學一而知十呢?

我們經常談的話題就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他們自主的參與學習,自己得出某些結論。可是我們卻忘了那些自進入教室以來就當接受器的孩子,在此時,他們顯得有些不知所措,他們壓根不知道自己怎麼去學習,怎麼去探究。所以,我們倡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時候,最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轉變學生學習的觀念,讓他們自己真正認識到他們和老師是平等的,他們有自己去探究和發表自己獨特見解的權利。這就需要老師的支持。很多學生在長期的奴性教育中,變得自卑和膽小,他們甚至沒有勇氣在課堂上回答問題,更不敢發表自己的見解,因爲他們害怕自己的答案與老師的不同,害怕錯誤,害怕老師失望的表情,甚至是鄙視的眼神。

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們應該收回所有阻礙學生表達自己見解的言行,讓他們能夠在激勵的、自由的氛圍中勇敢的說出自己的想法,表達出自己的見解,做一個真正積極的、主動的人。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