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優秀讀後感大綱

本文已影響 3.14W人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秀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優秀讀後感

優秀讀後感1

《木偶奇遇記》是19世紀意大利兒童文學家科洛迪的代表作,被譽爲“意大利兒童讀物的傑作”、“意大利兒童讀物中最美的書”。它敘述了一個生動、充滿幻想、富有教育意義的故事。 這部童話的主人公是一個調皮的木偶,他天真無邪、頭腦簡單、好奇心極強。另外,他又缺乏主見、沒有恆心、禁不住誘惑。

他爲了看戲不惜賣掉課本,在回家的路上受狐狸和貓的欺騙去傻瓜城,在路途中差點兒被他們吊死。被仙女救了之後,他又被傻瓜城的法官投進監獄。出獄後,他被迫當了看家狗。夜裏,因爲幫助主人抓住黃鼠狼而重獲自由。他一心想成爲一個用功讀書的好孩子,可是又禁不起誘惑,在壞同學的再三勸阻下,逃學到海邊看鯊魚。

後來,他又被賣到玩具國,變成一頭驢子。最後,他在鯊魚腹中意外與父親重逢,並設法逃了出來。從此,小木偶每天去做工,有空還學習,終於成爲了一個真正的好孩子。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第三十五章——鯊魚腹中的幸福。調皮的小木偶在鯊魚的肚子裏終於見到了親愛的爸爸,它有多麼多麼的高興啊!它有太多太多的話想對爸爸說,但木偶卻只是呵呵唧唧地亂叫一通,結結巴巴地說了些有頭無尾,前言不搭後語的話。最後,小木偶高興地呼喚了一聲,張開雙手,撲進了爸爸的懷裏。

瞧,人世間的父愛像山一樣,堅固、牢靠,是我們永遠溫暖的家。 書中的小木偶有些我以前的影子,它是那樣的倔強,那樣的高傲,從不認輸。小時候,別人說我哪題哪題做錯了,但我堅決不服輸,非要說人家的錯了。當老師發下來時,我寫錯了,但我還是不服輸,改錯了。 其實,小木偶經歷了風浪才明白雨後的天空有多麼的晴朗,而我們和小木偶一樣都要面對許多風浪之後才能看到雨後美麗、絢爛的彩虹!

優秀讀後感2

《島》講述了女兒面臨情感困惑時,更加迫切想跟母親交流,瞭解母親在處在二十多歲未婚時的遭遇和家庭環境,而對此一向諱莫如深的母親給了一條線索,去一國找到當年旁觀者講述,在這個過程中她獨自去了空無一人、因做麻瘋病隔離區而廢置多年的國家,並在那裏得知其祖輩三代的恩愛情仇。

故事很龐大,印象深刻的是這幾個人物和幾句話:

1.當女兒懷着興奮去探索母親孃家,想揭開二十多年來母親一直隱藏的祕密,那個地方環海,沒船去不了,當然沒船也回不來,她跟漁夫商量好兩個小時過後便獨自上島。島內滿是破敗,依稀幾隻狗影,縱使剛開始是興奮,但若真的置身於一個世界,只剩你自己的空曠世界,且能否出島需看漁夫是否信守承諾,再好的景色我恐怕也無心欣賞了,而這女兒經受的幾個小時,其祖先當年身患麻瘋病,被迫與家人分開,被送(拋棄)在島上且生活在有今日沒明日的陰影裏又會是怎樣壓抑逼仄的日子?

——接受生活扔來的,無論是橄欖枝,抑或手榴彈,該繼續的總要繼續。

2.被家人送到島上,幾乎只有等死,但是有人相信及時行樂,自願去建設這裏不怕危險挽救病人的醫生,而有人則將人生制定了“無意義”。這是書中人物的百態,於生活中也是一樣。

總結:生命是富有彈性的,即使染上重病或是更大的痛苦,你的態度決定了你的生活質量。

優秀讀後感3

父親先來到了這個世上,後來兒子也來到了這個世上。

人生的路上多了一個同伴,也多了一個摯友。父親從此再不孤獨,父子倆一同匆匆趕路,一同去走人生之路。這是一條或許曲折或許平坦的人生之路。當父親有了困難時,第一個想起的是兒子,當兒子有了困難時,第一個想起的就是自己的父親。兒子小時父親是他的呵護神,兒子大時父親是他的智囊和參謀;兒子小時是父親的開心果,兒子大時是父親的頂樑柱。父親因爲有了兒子,兒子因爲有了父親可使兩人曲折的人生路程變得平坦,平坦的路程變得更加順暢,父親因此有了加力器,兒子有了航標燈。都說兒子是父親的未來希望,其實也是父親生命的延續。父親因爲有了兒子,而充滿了對未來生活的希望,沒有了後顧之憂,兒子因爲有了自己的父親,對未來生活更加自信,高高揚起生活的風帆。父親是兒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兒子做事的參謀,也是兒子遠行的後方;兒子是父親的未來,自己未竟的事業就在兒子身上。

兒子需要父親照顧的時候,那是因爲兒子還小,父親需要兒子照顧的時候,那是因爲父親已老。兒子小的時候,眼中的父親是天下最能的人,是英雄;等兒子長大了,眼中的父親總是那麼傳統,很保守。等兒子快老時,才發現原來父親是那麼英明,自己有很多不如父親的地方。

世俗的眼光總歸是世俗的眼光:三十歲之前看父敬子,而三十歲之後是看子敬父。父親有父親的優勢,有經驗,老道;兒子有兒子的優點,有朝氣,創新。父親的成功不一定是兒子的成功,而兒子的成功就是父親的.成功,父親的最大成功就是有一個超過自己的兒子。

每一個做父親的都是在自己父親的陪伴下,走完自己的前半生;而自己的後半生則是在自己的兒子陪伴子,這是一條永不間斷的人類繁衍的鏈條。家族是這樣發展,民族是這樣振興,人類是這樣生息。兒子總是在父親的陪同下走好他的前半生,父親總是在兒子的陪同下走完他的後半生。當父親做成功了一件事,人們會說:“那是由於父親的經驗豐富,”當兒子做成功了一件事情,人們還會說“那是由於後生可畏,年輕有爲”。如果父親做失敗了一件事情,人們會說:“那是廉頗老矣。”如果兒子做失敗了一件事情,人們會說:“還太年輕,不成熟所至。”

人生的旅途總是要伴隨着成熟和稚嫩、歡樂和懊惱、成功和失敗,之所以這樣才使得人生更加神祕和豐富多彩。

其實,父與子原本就是一個人,兒子是父親的裂變,兒子是做父親沒有做完的事情的委託人。兒子會爲有一個成功的父親而自豪,父親會爲有一個成功的兒子而驕傲!

父親的最大成功就是兒子超過了自己.

這不由讓我想起我的父親。

興許這篇文章講述的就是我和父親。我總是與父親爭執,但最終落淚的總是我,他總是以家長的身份來壓制我,儘管是他的部隊。他的自以爲是有時令我很反感,隨便地說上一句,換回的就是一頓臭罵,甚至和我動手。我在家開始變得少言寡語,有時看到父母就避而繞之,儘量地在他們面前少說一句話,少做一個動作,以免惹來麻煩。甚至我有時看到父親便心頭一顫,不知所措。因此,我常常在父親的背後惡狠狠地頂上一眼,以消心頭之氣。

不,父親以前不是這樣的,他是關愛我的,可愛的,幽默的,眨眼間,全不見了,我是生活在夢幻還是現實,連我自己也不清楚。仔細一想,似乎源頭應該在兩年前,父親有了第二個女兒,也就是我的妹妹。於是,我將所有的仇恨都怪哉幼小無知的妹妹頭上,但妹妹又是那樣的天真爛漫和可愛,視仇恨靠近她時又消失了,一乾二淨,對妹妹,更多是寵愛。

但是父親對妹妹表面看來關愛倍加,但也不是非常仔細:妹妹出生四個月便被他剪指甲剪了一塊皮。他一個人獨自下樓,隨後便是妹妹從樓上滾下來。此類事太多了,但父親似乎不以爲然,認爲小孩摔摔沒事,便笑笑而過。我真想破口大罵,但能怎樣,在多也無濟於事。

今天,父親沒回來,已經8點了,他已開車出近5個小時了,就我和妹妹在家,我心中泛起莫名的不安。文章《父與子》的結局就以泛起出車禍而死,兒子大聲呼喚,破口大罵也不能是父親在站起來指着他的鼻子來批評他了……兒子連着幾天陷入恐慌,失去父親怎麼辦,以後怎麼辦……兒子心在不安也只能默默承受。

優秀讀後感4

《狗來了》這本書我可百看不厭,因爲它是一本好看的書。裏面講的狗是一條能幹各式各樣的事情,比如:它是一位經過考試,完全合格的木匠師傅,還能很出色地用口哨吹出九首歌曲來,它有嫁接玫瑰和栽培仙人掌的本領……

狗覺得自己的閱歷不夠豐富,所以決定到外面走走,增長閱歷。它先來到強悍的海因希裏餐館。被老闆娘溫柔的海因希裏用精煉的語言把狗挽留了下來做保安。

趕走了一條貌似像自己的孩子的狗。後又意外的遇見了作弊的豬,雖然沒損失一分錢,但被老闆和客戶的行爲自動辭職不幹了。

又驚喜地遇見了豬,狗暗地裏讓豬變得幸運。之後又幫豬圓了演圓夢。

然後因腰痛偷偷溜進了學校,意外的當了教師。後來被發現了,熊校長被辭職了,熊和狗一起來到了熊的嫂子家。狗因腰痛住進了醫院,結交了一位貓先生,並答應了幫他看小貓。之後,狗好心辦壞事:爲了爬進去給小貓餵食,不小心口一鬆,一個個貓罐頭從空中墜落,引發了一場大騷動。後來熊想當女政治家,因此,狗和熊分開了,但狗還是密切觀察熊。熊在一次演講比賽中被一個陰險狡詐的老山羊識破了僞裝。幸好狗及時趕到,不然後果不堪設想。只聽後面傳來一大片聲響:“騙子。”“不要臉。“無恥”……

狗帶着熊回到了狗的家,自由自在地生活。

我覺得這本書寫的生動,跟真的一樣,十分有趣幽默,一幅幅圖畫展現在我的腦海裏,有空看看是最大的樂趣,你們說是嗎?

優秀讀後感5

有人說,生命如樹葉,唯有走過歲月,洗盡鉛華,歷經一世,它的脈絡才清晰可見。

讀完《花田半畝》,深深的被這樣一個堅強樂觀的女孩感動許久。作者是一個名叫田維的女孩,15歲得了絕症,從那時起她開始寫博客,記錄生活中的美好時光,文字充滿愛、感恩、堅韌與真誠。直到20xx年8月留下這本《花田半畝》,感動和激勵着無數人。。。

花田半畝,一個很美很美的名字,它取意於南宋哲學家朱熹的《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這個名字很美,卻又顯得那麼淒涼,或許源於我對作者發自內心的惋惜吧。

啓開書的扉頁,便看見田維笑靨如花,一段文字附於圖下:“心存感激地生活吧。我們來自偶然,生命是最寶貴的禮物。愛你所愛的人,溫柔地對待一切,不要因不幸而怨恨和悲慼。無論前途怎樣兇險,都要微笑着站定,因爲有愛,我們不該恐懼”。看似簡單的話語,可它的每一個字都觸動着我的心靈。一個身患絕症的女孩,不是在抱怨自己的不幸、命運的不公,而是在激勵自己,激勵他人:在困難面前,要堅強,不抱怨任何人和事。

“在我的右眼下有一顆痣,那是一顆會讓人流淚的痣。如果可以,只讓我的右眼去流淚吧。另一隻眼,讓它擁有明媚與微笑。”讀完這句話,心裏有點暗喜,感覺這句話挺適合我的,因爲我的右眼下面也有一顆痣。但是我無法與田維相比,我沒有她堅強,沒有她樂觀,更沒有她淡然。她一直在努力抵抗着生命的悲哀和死亡的恐懼,即使這樣她還總是懷着一顆堅韌與感恩的心活着。。。

不過我最喜歡她那篇《媽媽》:“媽媽說,如果能夠再次孕育你該多好。你彷彿是在怨恨自己,將我生成多病的身軀。媽媽,我卻時常感謝你,你給我的生命。即使這身軀有許多不如意,但生命從來是獨一無二,最可寶貴的禮物。我感謝,今生是你的女兒,感謝能夠依偎在你的身旁,能夠開放在你的手心。媽媽,不幸使我們共同的命運。幸福,卻是更深切的主題。”多麼感人啊!體弱多病的女孩不是抱怨母親給了自己多病的身軀,而是感謝自己母親給了自己生命,試問有多少人能做到這些,又有多少人可以不將過錯歸於他人身上?很少,很少,少到就像那可以在海上永不破滅的泡沫。

在生命的最後,她一如既往的感激,比起那些因爲不幸而放棄生命的人來說,她是值得敬佩的。有些人可能會說,這樣的事例早已是濫觴的情節,是早已令人厭倦的題材,如果當自身也身患絕症,自己可能比她更加的堅強。無論如何,我還是被她感動了。別說身患絕症的時候,連現在我都不能說我足夠的堅強,我能平淡地面對不幸。

人的一生,需要感激的有很多,需要懂得的也有很多,但是我們始終會歸於塵土,歸於雨露,正如書中所說那樣“倘若,這世上從來未有我,那麼,又有什麼遺憾,什麼悲傷,生命是跌撞的曲折,死亡是寧靜的星,歸於塵土,歸於雨露,這世上不再有我,而又無處不是我”。人總是那麼渺小,生命又是那麼曲折。

與田維相比,我是多麼的幸運,但作爲同齡人,我更感到不安與慚愧。從她的文字裏,我學到了面對苦難要堅韌、樂觀;學到了面對一切,我們都要感恩。

優秀讀後感6

匹夫不可奪生之意志也

我沉浸於一個奇妙的世界裏,在這個世界,我緊緊的跟着一名男子,看着他放縱無賴,敗光家產;看着他遭受苦難,浪子回頭;看着他身邊的人一個個死去;最後又看着他與一頭老牛一起在生命暮年中相伴而活……

這個男子,名爲福貴。

從書本世界中醒來,才發現自己的眼淚早已落至頁面,浸溼了紙張。我的心軟的一塌糊塗,可背後卻又不經發冷。坐着的平等描寫實在太過真實,而我也經不住內心的蠢動,在恐懼和好奇中,探尋着書中故事。

我認爲富貴生活的很累,他輸光家產後父死,妻離。終是開始下田去幹農活——不然他活不下去了。一人種五畝田,想想都辛苦,何況這人先前還是個養尊處優的公子哥。我本以爲他是堅持不了的,可他的心卻又踏實了下來,慢慢適應了這種生活。正如他娘說的,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人就是這種情緒化的動物,活得高興了,再累又有什麼?

福貴的人生是苦是慘,可裏面也有着無數細小的溫情存在,正是因爲這些溫暖,才讓他眷戀這個世界,不想放棄活着的希望。他之前活着,是爲了養家餬口,他之後活着,是因爲只有活着才能擁有足夠的時間回憶往事,那些辛苦的和快樂的事。

那麼,我們爲什麼要活着呢?爲了學習,爲了陪伴對自己重要的人,爲了享受這世間的美好,還是爲了承擔自己身上的責任,爲了報效給我們提供保護的祖國?我心中的答案還有些模糊。但未來的路還很長,我相信,我總有一天會明白自己活着的意義。

福貴活了很久了,他醒悟後一直掙扎着活着。戰爭,改革,饑荒他都經歷過了,他把他的親人,所有的親人都親手埋在了地下,可是他還是沒有死。其實人一死很容易,可不死也是容易的。福貴說過,一個人命在大,要是自己想死,那就怎麼也活不了。我認爲,這句話反過來說也是可以的。一個人要是真正的不想死,那就怎麼也死不了。

人求生的意志是強大的,有人說,活着的意志,是福貴身上唯一不能被剝奪走的東西。這看似平常的東西,卻少有人真正擁有。

舉個例子吧。身患絕症的病人有兩種,一種是積極向上,配合治療的。這種人對人世還有眷戀和希望,往往會得到好的治療結果。另一種人怨天憂人,自怨自哀,最後竟鬱鬱而終,而並非因病死亡。難道說這種人就沒有求生的意志嗎?難道他就不想活嗎?不!不是這樣的。我覺得想活並不等於擁有求生的意志,擁有求生的意志,你就可以抵制身心上的痛苦折磨,而如果只是想活着卻不能忍受苦難,也終將死去。書中的春生就是這樣,他答應了福貴要活着,可卻忍受不了嚴刑吊打之苦,最終上吊而死。

縱然人生不可避免苦難,但生命本身就應該是幸福的。我們不應該被挫折戰勝,所該做的,應是好好呵護生命中的美好,活在當下,努力去活。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吾曰:“匹夫不可奪生之意志也。”

優秀讀後感7

三十年的漫漫時光,三十年的愛恨糾葛,三十年的淚與鮮血鑄就了一場悲天慟地的雷雨。這雷雨下衝刷的,是中國封建舊社會吃人的禮教傳統,是劇中人痛苦與矛盾交織的情情仇仇,是命運之神獰笑的薄薄嘴角……一場雷雨,一場夢。夢醒之後,一切成空。

悲劇的初始,往往是一個並不動人的錯誤。富家少爺在空虛無聊的生活中與家中女僕墜入愛河,這樣的故事在那時的時代背景下不算少見。理所當然,富家長輩憤然反對二人"懸殊"的交往,在大年三十的夜晚生生將懷抱嬰兒的女僕趕走,還"用心良苦"的強要了他們的第一個兒子,悲劇的初形在這裏開始醞釀而出。

周樸園,作爲劇中中心矛盾的焦點,無疑是情感衝突最激烈之存在。年輕時愛上侍萍的周樸園,或許還能說是仍有一絲純淨殘留。可自那個年三十之夜,他聽任家中長輩將梅侍萍趕走,隨後娶了門當戶對的闊小姐時起,他的心靈已徹徹底底成了利益至上的最佳寫照。在三十年後,他重又認出侍萍的那一刻,他所表露出來的情感,不是久別重逢的喜悅,而是徹頭徹尾的猜忌,懷疑與恐懼。他想到的,是侍萍是到來也許會對他的地位,利益所造成的威脅,是真相揭穿後自己將面臨的尷尬處境,而不是對侍萍悲慘遭遇的同情和憐愛。他口口聲聲的說他一直留着她喜歡的傢俱,說他保留她的習慣,珍視那繡了梅花的舊襯衣,可說到底,這些都不是因爲愛,都是因爲要彰顯他那早就不存在的良心,告示天下的人——"看!我是個有情有義的君子!"其實哪裏有什麼情呢 即使曾經有過,那也在三十年的時光中消失殆盡,他如今的一切的一切——包括給侍萍五千大洋,承諾包管她的生活開支,要她們永遠不再踏入周家的大門——全都,全都,是爲了他自己。對他而言,愛情早已是漫長生命中的一點佐料,可有可無,如夢一般不切實際。這個資本家的代表,早已在商界的"薰陶"下血肉模糊,面目全非,不成人形。

至於魯侍萍,悲劇的核心承受者,她的命運無疑是坎坷苦難的,但何嘗又不是可悲的。回想三十年前的那場愛情,她也是錯誤締造者之一。可女人啊女人,你爲何糾纏一場無疾而終的情愛三十年,三十年以後還仍拘泥於自己所受的委屈與災難 愛也好,恨也好,難道最終受傷的不是自己麼 既然如此爲何又苦苦沉溺,深陷其間 你將這一生的苦難歸於命運,歸於看不見莫不着的生命之線,唸叨着如何苦如何悽慘,緊緊抓住那血紅色的恨意,執拗的不願放手。難道這就是你生命價值的所在麼 堂堂正正的對峙,隨後瀟瀟灑灑的揚頭離去,總比自行降自己於他人身下要舒暢,不是麼。

優秀讀後感8

在《談美》中,朱光潛先生將一件事物從多方面進行了論證。

在“一、我們對於一棵古鬆的三種態度——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中,對於一棵古鬆,木材商是用商業的心態去看,科學家是用研究的心態去看,而畫家則是用欣賞的心態去看。古鬆在不同人眼裏映襯了三種效果。從經濟、科學、美感的角度看,就會有不同的感受。美的東西需要人們用審美的眼光和欣賞的心態去看去想,如只講實用,那麼美是最不實用的經驗。但如果說人類歷史生生不息,而真正能觸動你我心靈深處的唯有那些給予美好情感的藝術作品,無處不在深邃的夜空中如同指路的星星閃着光,指引人們的靈魂、淨化人們的思想。

在“二、‘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藝術和實際人生的距離。”中,藝術是主觀的情趣、感覺,而又有些客觀的控制和設計在其中,太過接近真實容易使人產生功利心,太過主觀也不容易讓人理解,畢竟藝術是給人們欣賞的。所以“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是從局中和局外人物的角度進行的闡述。

在“十五、‘慢慢走,欣賞啊!’——人生的藝術化”結束的段落中,不需多言,讀完此書,更見朱先生對美、對藝術理解的功力。努力向前也不要忘了駐足停下來,看看眼前的風景,品味一下生活。

從朱光潛先生的《談美》中,我們可以學到看待一件事物要從多方面多角度地看,並且不同的人看待事物的方式和內容也是不同的。看了《談美》,我想,這對我們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幫助。

優秀讀後感9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地道戰》發生在1942年日軍侵略中國華北地區冀中平原上大掃蕩時的故事。

看了這部電影有這麼幾段印象最深的是老鍾球敲鐘,那是一個漆黑的夜晚,日本人來村子裏掃蕩,老鍾叔看到了,他就是隊長的爸爸,他想這麼晚了村裏人都睡着了,他們來這裏肯定沒好事,老鍾叔擔心村裏人沒有防備,於是老鍾叔拼命的往回跑,想去敲響村裏的警備大鐘,來告知村民,這時鬼子發現了老鍾叔,拼命的追趕他,老鍾叔終於到了警鐘旁使勁的敲鐘,可是殘忍的鬼子像他開了槍,老鍾叔倒在地上,忍着疼痛,站起來爲鄉親們又一次敲響了警鐘,可恨的鬼子還是不放過老鍾叔又一次對他開槍了,這是老鍾叔拿出手榴彈扔了出去和鬼子們同歸於盡了,同時老鍾叔也救了全村的人!看到這裏我不禁掉下了眼淚,恨不得鑽進去把鬼子打個稀巴爛!

電影看完了,通過看這部電影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老鍾叔用自己的生命去換全村人的生命,這種犧牲自己的大無謂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努力學習各種本領爲祖國出一份力量,在學習中遇到困難要從克服小困難開始使自己慢慢成爲一個勇敢堅強的人!

優秀讀後感10

雄鷹忍受一次次從峭崖上摔下的痛苦,纔有了飛翔天際的一刻;河石接受一次次海浪的撞擊,纔有了渾然光滑的形體;雨燕接受一次次風雨的打擊,纔有了高歌飛翔的本領。一沙一世界,一歌一天堂。

渴望成功,追逐成功,平凡的我們必須花兩倍甚至數倍的精力,忍受常人不能忍受之寂寞,之痛苦,並且咬緊牙關,不半途而廢,認準方向,成功定會向我們走來。

當我讀完高爾基寫的《在人間》這部小說,我被這部小說深深地吸引住了:《在人間》寫的是高爾基十一歲時因外祖父家破產出外謀生的經歷。他在鞋店,聖像作坊做過學徒,在輪船廚房裏打雜過,過着非常沉重而且苦悶的生活,但他每天都用剩下的時間來讀書,有時甚至幾天幾夜都不睡覺。而讀書使他找到了慰藉,他如飢似渴地閱讀大量文學作品,並且心中始終嚮往着新的生活。

當你讀完這段文字,也許你會被高爾基渴望讀書,拼命讀書的精神所感動,也會爲高爾基爲了讀書所遭受的屈辱,欺凌而落淚。

是的,無論是他的毅力、惜時、持恆,還是他面對逆境不屈不撓的精神,都照耀着我前行。

他的毅力告訴我:毅力不能放在嘴上說,它是沉默中一小步一小步不間斷的跨越,它是意志力支撐下的持久的行動。檐上水滴之力微不足道,但它卻能穿透石塊;愚公年老力衰,子孫勢單力薄,但他們卻敢於向巍然的太行、王屋兩山開戰;兔子跳躍迅捷,烏龜爬行緩慢,但龜兔賽跑烏龜竟能折桂。這看似不可思議事情由於毅力的支撐而變成現實。也許你的力量很小,但只要你擁有了鍥而不捨的毅力,便沒有不可征服的高峯;也許你的智力駑鈍,但只要你擁有了堅忍不撥的毅力,便沒有不可逾越的障礙。“行百里者半九十,”堅持到最後一刻的纔是勝者,讓我們從小事做起,磨鍊自己的意志,錘鍊我們的毅力,爲自己的人生寫出最美的篇章。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