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院士的故事》五年級讀後感

本文已影響 1.97W人 

今天晚上看了央視的《感動中國》節目,錢偉長院士的大名被排在了評選人物的首位。然而,這位著名的科學家、中國近代理學奠基人已經過世了半年之久。在“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就讀於清華大學歷史系的錢偉長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棄文從理,改學物理,他“要學造飛機大炮”,以振興中國的軍力,來抗擊日本的侵略。當年,錢偉長屬於極度偏科,入學成績中文和歷史都是滿分,而物理只有5分。爲了能儘早趕上課程,錢偉長廢寢忘食的學習。畢業時,他成爲物理系中成績最好的學生之一。

《院士的故事》五年級讀後感

“七七事變”爆發後,錢偉長不得已輾轉到美國繼續深造,抗日戰爭結束後,學有所成的錢偉長毅然回國,參與創建北京大學力學系,爲我國的機械工業,土木建築,航空航天和軍工事業建立了不朽的功勳。 然而,解放後的錢偉長被打成了右派。他不僅本人被下放務農,子女都無法上大學。他對子女說,被人可以剝奪你們上大學的權利,卻剝奪不了你們受教育的權利。錢偉長的長子便是拿着莫斯科大學的教材和鐵鍬一起去首鋼上班的。對於錢老的經歷,我感到久違的震撼。首先,是因爲他在當年作爲一個文科生的選擇。一個能考上清華大學歷史系的人,同時又是一個極度偏科的人,他自己的潛力被愛國情懷激發得超越了正常的可能。再通過不懈的努力,錢偉長突破了一個文科生的極限。對於我們來說,高一的文理分科時,我們幾乎是被告知,要用一年的時間來決定我們一生的方向;學校的人生規劃課上,我們又被告知,要用幾個禮拜的時間來繪製人生的藍圖。然而,現實的人生的道路,又哪裏都能像人生規劃中規劃的那樣,如我們當時所願呢?假如一切都能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決定,那麼錢偉長就不會出現,那麼人類的創造力,應變能力與激情就會被扼殺,那麼由於這一切都被規劃好了,我們生活的意義又何在?…只是中學生的我們,也許還沒有資格做一個信心滿滿的人生規劃。

我感懷錢老在人生道路上的堅定抉擇,感懷錢老敢於跳出文科生的固有路線,爲了理想偏要違反正常人生軌跡的勇氣。其次,是因爲他幾十年如一日的爲國奉獻。在那個“掌握知識越多,就越反動”的年代,不盡其數的學者都僅爲受不了不公的待遇選擇結束生命,其中不乏從國外突破重重阻礙回國的愛國者。可是“被打倒”的錢偉長卻沒有這樣做,他堅守着對祖國的熱愛,仍不斷地爲各種項目、課題提供無償幫助與指導。現如今,又有幾個人能在沒有回報,沒有賞識的環境下努力坦然的工作?在這個強調自身價值的社會中,“老子不幹了”被認爲是最瀟灑的`處理本情況的方式,然而,這卻是最缺乏責任心的表現。不知在遇到“不公平”待遇的時候,我們還能否記起錢老以及老一輩科技工作者一切爲了國家,不圖回報全力工作的場景。同時,學術界的整體浮躁日益顯現也與此不無干系,這浮躁的根源也可追溯到仍處於學生時代的我們。我們的世界裏充斥着對物質的絕對崇拜。小到分數、排名,大到擇校,我們的一切努力都被希望是高效的,也就是能被迅速轉化爲成果(分數)的。等我們成長起來,要投身建設祖國事業的時候,這種“高效”的思維方式便會貫穿於我們行爲的始終,形成新的學術浮躁。

於是我感懷錢老以及老一輩科技工作者那踏踏實實盡力工作、嚴謹治學的態度與對祖國發自內心的熱愛,懷念那迷失許久的學術淳樸之風。最後我抒發一個小小的疑惑:爲什麼中國的奉獻者們幾乎都是死後揚名?也許是保密工作的需要,也許是怕那些耄耋之年的老人受不了榮譽突發心臟病而死,但我還是希望中國的人們能在這些貢獻者的在世之時對他們發出肯定與讚美的聲音。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