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物理科普書讀後感(精選31篇)

本文已影響 3.49W人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物理科普書讀後感(精選31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物理科普書讀後感(精選31篇)

  物理科普書讀後感 篇1

我最喜歡看傳記,因爲它可以讓我汲取偉人、英雄的經驗,來開闢自己的人生道路,或者沿着傳主的足跡爲自己設定高遠的奮鬥目標

牛頓:英國數學家、物理學家。

牛頓是一個早產兒,生下來的時候非常小,體重只有三磅多重,許多人認爲他活不了多久。他的父親在他還沒出生時就去世了,母親也在他四歲的時候改嫁了,他只好和外婆住在一起,家裏非常窮。

牛頓從小就展現出了他的創造才華。他在小學的時候就成功地製造出了馬車和日晷儀,在上中學的時候又成功地製造出了風車和水鍾,別人都認爲牛頓是個聰明的孩子。不久,牛頓考上了劍橋大學,他廢寢忘食的學習,可是斯托麗出嫁、母親去世、學術的爭論以及惡毒的攻擊,讓牛頓幾乎崩潰。這時候,巴羅教授、波義耳教授以及家人都給與牛頓情感上的支持,纔是牛頓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學中去。

讀到這裏,我不由得陷入了深思中……

牛頓學習生活條件這麼差,還非常努力地去學習,再想想我們,學習條件這麼好,父母每天給我們準備着好吃的、好喝的,有的父母甚至拿高價讓我們去讀好學校。就這樣,有的學生還不好好學習,跟牛頓相比,我們實在差得太遠。

我們不要辜負家長對我們的期望,好好努力吧!

  物理科普書讀後感 篇2

曾經有一個美國小讀者的父親說:讀完這本書後,他對死亡不再感到恐懼了……

這是對一部作品的最高評價了,閱讀完該書後,我覺得這個評價並不過份。死亡是人類生命深處一種終極的恐懼,爲了避免死亡這個無法逃脫的命運,我們可以作出各種各樣匪夷所思的事,當然這種恐懼同樣也可以引領我們去創造和發明。我們無法對抗永恆的時間(萬物簡史的作者似乎並不認同時間是永恆的!),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來刻畫時間,這是對生命比較理智的看法之一。《萬物簡史》可以讓人類明白其實他是沒有資本和必要那麼狂妄自大,它應該戴着感恩的心,理智平和地對待生命之外和生命本身。以上是該書能帶給成人的收穫。對於小孩子,或許這本書會薰陶出多年以後的諾貝爾得主,因爲他展示科學也是興趣盎然的,美妙的,並不像我們所想象的那樣枯燥。所以一直想給大家推薦這本書。原本計劃10。1寫篇所謂的書評。奈何心情不好,沒有下筆,等到現在心緒好些了,卻又很遺忘了很多細節,千頭萬緒,不知從何談起。打算再好好看一遍,做筆記,然後再寫,翻開引言,發現其實就是一篇很不賴的誘惑,我當初決定買它,引言就起了很大的作用了,當然還有北大校長許智宏寫的序。不再贅述,大家且去看看《萬物簡史》之引言部分。

  物理科普書讀後感 篇3

你聽過下面這個帶着一點點可怕的小故事嗎?

一次,一個叫小克勞奇的人在偶然的機會下發現了鉛這種含有劇毒的礦物質。他發現鉛添加到汽油裏面不僅可以讓汽車更省油,而且跑得更快。他大量生產,而生產的結果是錢倒是賺了不少,但生產加鉛汽油的工人每年也會出現大批大批的死亡。這個故事讓我想到了一個小道理:每一個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只看到一面是推斷不出來它的另外一面。

你知道這個小故事是在哪裏出現的嗎?答案是在一本名叫《萬物簡史》的書裏。這本書的作者比爾·布蘭森,就像導遊一樣帶着我遊覽科學的世界。

他帶着我遊覽了浩大的宇宙。讓我知道宇宙的大小無法衡量,因爲它太大了;宇宙也非常古老,古老得讓我們難以極難計算宇宙;宇宙還像一個巨大無比的千層蛋糕,最大的一層是宇宙,下面依次是許多銀河系,許多太陽系和許多星球。

他帶着我進入了生物世界。讓我知道生命在大約40億年前就出現了,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可能只是一個細小細胞,微微躁動一下,於是就有了生命。他說生物世界有三類:植物、動物和細菌。細菌非常小,數量卻極多,一個普通枕頭就可能有15萬個細菌。

他帶着我認識了很多科學家,有象愛因斯坦、達爾文、牛頓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科學家,還有埃文斯、牧師霍爾丹等好多沒有聽說過的科學家。他們爲探索地球做出了很多的貢獻,比如霍爾父子,爲了探索海洋,連生命危險都不曾考慮。

看完這本書,這次科學之旅就結束了,我發現原來科學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其實它並不神祕,只要我們用心去觀察、去研究,總有新的發現。作者總是說人類是幸運的。是呀,宇宙很大,人很渺小,但在宇宙的太陽系中,目前只發現地球是最適合人類生存。所以,我們應該保護地球。

  物理科普書讀後感 篇4

讀完厚厚的一本《萬物簡史》,我還意猶未盡,沉浸在作者比爾·布萊森筆下一個個風趣幽默的科學故事中,他的筆法不僅清晰明瞭而且親切,風趣。他寫的一個個原本深奧難懂的科學知識、概念,在我看來,就像是爺爺和我嘮家常一樣。

這本書引言的第一段話就把我牢牢的吸引住了。“歡迎,歡迎。恭喜,恭喜。我很高興,你居然成功了。我知道,來到這個世界很不容易。事實上,我認爲比你知道的還要難一些。”第一章節寫的是宇宙中分子、質子、原子的大小概念。這些概念在我原來都看過的科普書中我連翻都不想翻,只有一串串枯燥的數字,而在這本書中,一切的數字都與生活中最常見的物品做了對比。舉個例子吧,質子小到什麼程度?書中這樣描述:像字母“i”上的點這樣大小的一滴墨水,就可以擁有約莫5000億個質子,說的更確切一點,要比組成1.5萬年的秒數還多。怎麼樣,有感覺了吧。

我覺得印象最深的是第十六章,題目是生命本身,我之所以喜歡這一章,是因爲我被這章所講的一切內容震撼了,我們的地球上出現了生命,可謂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作者將其歸納成最主要的四大條件:1、優越的位置,2、合適的行星,3、我們是個雙字行星,4、合適的時間。這四條缺一不可,在這四條中,一個好的位置是最重要的,也是要求最高的,我們的地球離太陽剛剛好,不遠也不近,再遠一點或在近一點,溫度就會變得極端,我們就不可能出現了。

現在想想,我們可以生活在這暖融融、藍盈盈、水靈靈的地球家園中,享受着春天和煦的微風,夏日清涼的海水,秋天累累的碩果,冬天皚皚的白雪,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我覺得這第十六章就像是一個半命題的作文題目,要讓我填的話,我會寫,生命本身就是一個奇蹟!

讀完這章,不僅使我的知識得到了一個質的飛躍,還使我認識到了生命的一個更深層的意義。

當然,這本厚厚,沉沉的書,絕不只有這麼一點,吸引我的的還有那些科學家千奇百怪的故事:達爾文居然爲蚯蚓彈起了鋼琴;牛頓將一根大針眼縫針插進了眼窩,爲的只是看看會有什麼事發生;富蘭克林不顧生命危險在大雷雨中放風箏……還有那些偉大而奇妙的科學發現。

我覺得我們對這世界的萬物瞭解的還只是皮毛,還有太多太多的東西等待着我們去發掘,去探索。

  物理科普書讀後感 篇5

近些天裏,我讀完了一本名爲《萬物簡史》的書。作家自稱爲萬物寫史,爲宇宙立傳。

作家用清晰明瞭、幽默風趣的筆法將宇宙大爆炸到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所發生的繁多妙趣橫生的故事一一收入筆下。這是一本可以從任何一頁任何一行任何一個字開始把你吸引的書,看着一本書就像是在聆聽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去與達爾文、愛因斯坦、牛頓這樣的巨匠一起遨遊科學的海洋,探索宇宙和世界的奧祕。

那些沉迷於科學的科學家們做過的事情,幾乎是人類做不到的:達爾文居然爲蚯蚓彈起了鋼琴;牛頓將一根大針眼縫針插進眼窩,爲的只是看看會有什麼事情發生;富蘭克林不顧生命危險在大雷雨裏放風箏;卡文迪許在自己身上做電擊強度實驗,竟然到了失去知覺的地步;發現第一批陸地動物魚甲龍化石的瑞典古生物學家賈維克居然數錯了手指、腳趾的數量,還把化石藏了48年不讓別人看這些人中,最讓我驚訝的就是卡文迪許的那件事了,他不惜自己的投入到科學當中,還有牛頓、富蘭克林他們,都是用自己來做實驗,這點讓我非常敬佩。

其實我喜歡這本書的理由很簡單。它能告訴我關於地球多大多重多老,它並不像其他的科普書那樣死板,他十分有趣,吸引着你繼續讀下去。

最後我要說,《萬物簡史》是,我讀過的最打動人的一本科普書。

  物理科普書讀後感 篇6

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厚厚的科普書《萬物簡史》,我非常喜歡。這個寒假,我開始讀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比爾布萊森,他是美國著名的旅遊文學作家。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宇宙中上所有事物不是一下子就變出來的,而是經過了漫長的進化而來的。就像我們的地球產生於幾百億年,剛開始是沒有生命的,經過了好幾百億年,纔有了水和生物,之後又有了陸地,又過了幾十億年纔有我們人類。

我最感興趣的是地球的歷史。很久以前,地球沒有水,只有滾燙的岩漿。過了好幾億年後就有了水,這段歷史被稱爲寒武紀。寒武紀的生物各種各樣,有珊瑚、有貝殼、還有水草。又過了好幾億年,產生了陸地,陸地上有了許多植物,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現在被稱爲活化石的銀杏樹了。在這時又出現了爬性動物,之後恐龍時代來襲,這時也出現了較小的哺乳動物,這段歷史叫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之後一顆小行星使恐龍滅絕了,出現了大型哺乳動物,然後終於出現了人類。

這本書裏還講述了很多科學的奇蹟和成就,還有很多科學家的有趣故事,讓我瞭解了大千世界的無窮奧祕。

  物理科普書讀後感 篇7

在初一漫長的寒假中漫生活中,我除了學習就是看自己喜歡的書了,《萬物簡史》其實是媽媽自作主張給我買的,我其實並不是很感冒,年前快遞員都回家過年了,導致這本書一直沒有送來,媽媽倒是很着急,我卻無所謂,大年初六,快遞員終於將書送到媽媽單位了。

接觸到這本書的時候,我隨手翻了翻,感覺很一般,但是,寒假在家也不能老是做作業或者玩遊戲啊,那是父母親所不容許的,因此,我只好耐着性子看起這本《萬物簡史》來,讀着讀着,越來越喜歡了,書裏面的文章涵蓋地理、天文、生物、化學等方方面面的知識,作者的語言通俗易懂,總是能將很高深的問題敘述得非常簡單,文風幽默風趣讓人在閱讀中感覺特別輕鬆,書中,將宇宙大爆炸到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所發生的繁多妙趣橫生的故事一一娓娓道來,不知不覺中,讓我也學到了不少科學知識,讓人受益菲淺,這本書裏,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章是《孤獨的行星》,看完這一章後,我感觸很深,以前,我一直在抱怨,爲什麼我沒有足夠多的錢,沒有好吃的,直到看完這一章,我才真正明白了生命的可貴和生命的幸運,也明白了生命對於我們每個人的重要意義,是啊,就像書中所說的,如果沒有合適的時間、優越的位置、合適的行星,我們就不能出生在這個世界上,

如果沒有父母親在恰當的時候結合,也一樣不可能有我們自己,我們每個人的出生,對這個世界來說,其實都是一個奇蹟,這實在是太奇妙、太微妙的事情了……

來到這個世界的人都是奇蹟,來到這個世界的人都是幸運的,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珍惜短暫的生命,認真的對待生命的歷程呢,這本書裏還告訴了我們地球的大小,地球危險的處境,宇宙通向我們的路等等知識,曾經有人這樣評論這本書,讀完它,你講不再會害怕和恐懼,以爲你已經明白了生命的本質。

讀完這本書,我也基本明白了“我們是從哪裏來的”、“我們是誰”、“我們將要到那裏去”、總之,這不是一本僅僅介紹科學知識的科普書籍,它更是一本生命啓蒙教育書籍,讀《萬物簡史》,我對生命,對人生、對自然、對當下的生活都有全新的感悟。

  物理科普書讀後感 篇8

《萬物簡史》講述了宇宙中的許多祕密,從微小的粒子、原子的組成到生命的來源;從伽利略發明的單筒望遠鏡到現代化大型哈勃天文望遠鏡;從小小的單細胞到豐富多彩的動植物;它從物理、化學、天文、地理、數學等幾個方面解釋了我們生活的這個宇宙,就像一個百變魔盒。原子、粒子的組成、牛頓的萬有引力、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這些紛繁複雜的科學概念通過科學家的講述變成了非常有趣的東西。

其中,我最喜歡生命這一節。生命是由無數個沒有生命的原子集結在一起而成的,如果用鑷子(當然很小)鉗出身上的原子,人其實也就是一堆原子塵土。而且,只要是一個生命,就都是運氣好得不得了:你每一個祖先都沒有被燒死,被壓死,被累死,被餓死,都能成功地生兒育女,在每一個你的祖先身上都有一段傳奇的經歷並最終產生了——你。每一個生命,都是來之不易的,而且,只要原子的排列出現了一點點的差錯,哪怕是最細微的,你現在也許就是啃食岩石表面的海藻,或是像海象那樣懶洋洋地趴在岩石上曬太陽,或是在海面上噴一口氣,然後鑽到海底十八米的深處去吃一口美味的蚯蚓。既然生命是如此不易,我們當然要利用好自己的一生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幫助社會進步,“生命的意義在於付出,在於給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於爭取。”

作者曾經不止一次說過地球是幸運的,因爲我們生活在太陽比較穩定的時代,當它從星雲開始形成,一直到紅巨星、白矮星,最後的滅亡,這一過程大約要經過100億年,我們正好生活在壯年的紅巨星這一段時期,它不像新星那樣有活力;同時又不太老,有大量的物質可以讓它以每秒鐘大約400萬噸的速度自由持續的揮霍,用來維持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長和生存。但最重要的不止如此,我們的地球恰好有水的存在,這是我們生命的最基本的前提條件。

這個世界,還有很多很多鮮爲人知的祕密正等待着我們去探索,去追求,而那些答案和剩下的未被人發現的祕密,還藏在那黑洞洞的宇宙深處中,人類目前已知的只不過是冰山一角,想要得到那些藏在更深處的祕密,只有讓我們一起去學習,去探索。

  物理科普書讀後感 篇9

《萬物簡史》這樣的書名,在西方有着非常古老的傳統。古代和中世紀的許多著作,都喜歡從“天地開闢”時談起,一直談到那時的當下,搞得象一部百科全書。如果僅僅從形式上與那些古代著作相比,本書也可以視爲一部關於現代科學的通俗百科全書。

本來是介紹現代的科學知識,包括宇宙的結構、地球和其它行星的狀況、核物理、相對論、生物、生命、進化、遺傳等等。科學知識難免有抽象枯燥之處,但是作者在敘述中不時穿插着大量科學家、發明家的遺聞軼事,讓你讀起來能夠興味盎然。有什麼辦法呢?人們就是更願意讀遺聞軼事而不是讀科學定律。

這本書談不上精深,讀過之後也就是可以對現代科學有個大概的瞭解,也不見得可以弄明白多少科學概念,但可以給你提供許多與科學有關的談資,讓你看起來象是對科學相當瞭解的樣子。也許正是這一點吸引了讀者吧。這樣看來,本書將書名取作《萬物簡史》,其實實在有點誇大其詞。

不過話又要說回來,作者在敘述那些科學概念時,確實能夠做到簡潔明快,讓人能夠比較容易理解;有些比喻細究起來也許不甚準確,但確實有讓人印象深刻的效果。比如談到愛因斯坦著名的質能公式的意義時,作者說,一箇中等身材的普通人,他的血肉之軀中蘊含着30顆氫彈爆炸的能量,“要是你知道怎麼釋放它”的話。

書中那些科學家的遺聞軼事,有時相當誇張(當然也有價值),比如說著名的埃德溫·哈勃“是個頑固不化的說謊大王”、“英俊到了不適當的程度”,而達爾文的父親因爲達爾文學習成績平平憤怒責備他“什麼都不掛在心上,你將丟你自己和整個家族的臉”之類。以前我們國內的普及讀物習慣於將科學家描繪成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他們道德高尚,作風正派,一心爲人類的福祉而奉獻。而讀讀這本《萬物簡史》,你就會深感“科學家也是人”這句話是多麼實在了。

這就是《萬物簡史》,一本既是關於科學知識的有一點系統性的普及讀物,同時又可以說是一本頗具人文關懷的現代科學史著作。

  物理科普書讀後感 篇10

最初從同事那看見這本書,我一點興趣都提不起來。因爲根據認識,某某簡史,總是一堆的亂七八糟詞彙加深奧難解或者是屁話一堆。既然他推薦說不錯,我就拿回來看看。

吃過晚飯,翻開書目,喲,內容還很廣泛,從宏觀到微觀都有涉及。翻翻幾頁就想到頭睡覺。擱置一段時間想起來就翻翻,後來到漸漸進入作者的世界,發覺自己進入了一個全新,從未接觸過的新奇思想世界裏。

《萬物簡史》從宏觀到微觀,大到宇宙,小到微生物,從現有的考古,考察資料中客觀的闡述世界的起源,推測儘可能的情況。儘管還不慎完善。從宇宙初起細胞的生長,經過各種惡劣的環境繁殖、毀滅、變遷,變異到現在我們所看見的萬花世界。有資料也驚人的提出一個觀點,我們人是微生物的寄生體,爲什麼我們人會存在?那是因爲這些微生物允許我們存在,所以才存在。這真的顛覆了我以前一直以來認爲是人主宰世界的觀念,具有很大的衝擊力。從頭到腳看下來,我認識人的渺小,世界的浩大,微生物的精細,萬物的如此巧合存在。

在簡史裏推測的各個例子中,人們孜孜不倦的探索事實的真相。他們在探索世界真相,而我也在同時觀察這些推動歷史進程,或者說是還原古代真實世界原貌的人們的共同點。可以有兩點是很明顯的:

(1)這些人家境都不錯,有些甚至是伯爵。當然,要做考古,探尋類的工作必須不爲金錢所累。大的大千世界,那些偉人們,家境都還不錯,這樣才能安心的去追求自己嚮往的學科。所以想要成事,先要有資本。

(2)大多有些怪癖,小的,大的不一而足。現在大家說的天才大都異於常人,所以我們生活中那些不一樣的人才更有可能推動世界的發展,因爲固執,因爲專一,沒時間去考慮世俗紛擾,自然的單純的有些要命。卻也有更多的精力去專注一件事情,並做出成就。而我們大多數的人,都是普通一族。

在書中有這樣一個比喻,如果從宇宙開始到現在算一天24小時的話,我們現在瞭解的,所謂的最長曆史也不過十幾分鐘的時間。可知我們存在是如此的幸運而又渺小。而對於未來,或許過個幾十億年,我們人類不幸的沒能通過設置的重重障礙,消失了。另一種生物取代我們繼續生存下去。延續下去。那,想想現在生活中的紛擾,又有何可計較的?不過是滄海一粟,何不盡情而活呢?“人生得意須盡歡”,想得開,看的遠,摒棄雜念,生活會如初開的花朵一般絢麗,鮮豔奪目。

  物理科普書讀後感 篇11

絕對靜止的不存在意味着不能像亞里士多德相信的那樣, 給事件指定一個絕對的空間的位置。

所以,沒有理由以爲一個人的處境比他人更優越。——時間簡史.霍金

昨晚深夜,小濤很興奮的給我推薦了一本好書,那就是比爾.布萊森著作的《萬物簡史》。一看名字我就喜歡,好的科普讀物完全可以當作哲學書來讀。就像霍金著名的《時間簡史》,在這方面的造詣簡直達到了登峯造極。

趕緊登陸噹噹網站,搜索到這本書,看到她的內容簡介的時候,購買的慾望立即高漲,噹噹是這樣推介《萬物簡史》的:“本書在講述科學的奇蹟與成就的同時,還浸潤着濃郁的悲天憫人的人文關懷。全書從科學發展史的角度對‘我們從哪裏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裏去?’這一千古命題做了極爲精當的闡釋,每一個人在閱讀此書之後,都會對生命、對人生、對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產生全新的感悟。一個美國小讀者的

父親說,讀過《萬物簡史》之後,他對死亡不再感到恐懼……作者認爲,這是一本書所能獲得的最高評價。”

評價如此之高,實在是讓我心癢難搔。下了訂單,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送到,經驗告訴我最快也要兩天時間,那麼週末我就可以仔細閱讀了。求知,一直是人生最大的樂趣之一。失去了求知慾,失去了對世界的好奇心,簡直是難以想象的損失。

曾經反覆閱讀霍金的《時間簡史》,他睿智的思想,平易的語言,讓人一看着迷,他所展現的世界,充滿思考與未知,發人深省。我是一個喜歡幻想的人,科幻一向是我的最愛,期待着有生之年,能通過蟲洞做時間旅行,無疑是今生最刺激的事情。後來又看他的《果殼中的宇宙》,裏面有許多玄妙高深的思想,超弦理論,膜世界等等,充滿了奇妙的幻彩,不過說實話,物理不是很好的人確實很難理解,雖然霍金已經儘量寫的平易並圖文並茂了。

《萬物簡史》又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精彩呢?作者比爾是個著名的旅遊家,相信他獨特的視角會給我們帶來別樣的驚喜。

  物理科普書讀後感 篇12

《萬物簡史》是一本引人入勝的書,作者比爾布萊森把19~21世紀的科學發展進程記錄了下來,讓人們明白科學家以前的猜想和創造,更加深入的把大自然的幾番不同的模樣描述了一遍。全書分爲六部分:寥廓的宇宙、地球的大小、一個新時代的黎明、處境危險的行星、生命本身、通向我們的路。

正像《出版商週刊》說,閱讀布萊森的作品,就像是在聆聽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他的故事像磁鐵一樣吸引着我,讓我瞭解了愛因斯坦、牛頓、弗裏茨茲威基等科學家。知道原子、鉛、細菌的組成、形成部分。可以說是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的有些內容讓我非常地震驚,原來自己有那麼多知識不知道。作爲一個科學迷,必須精通各種科學奧祕,但這本書有些讓我暈暈乎乎,有好多都是我看不懂的,我也沒辦法,只好囫圇吞棗,那些瘋狂的科學家,爲了榮譽而不擇手段,甚至拿自己做實驗,我也不敢相信牛頓也在內。畢竟這是全國著名的,特別是書背後的那些好評,讓我有信心讀下去,我想一生都看着這本書。買來時嫌它厚,沒有圖,但在看了它之後,我動心了,改變了主意,我要一輩子收藏。

其實我喜歡這本書的理由很簡單。它能告訴我關於地球多大多重多老,它能拋開所謂的科學體系的劃分甚至拋開科學這個概念大一統的說事兒,它還講了很多科學家的趣事兒,他更加激發了我熱愛科學的熱情,讓我對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更加濃厚。雖然已經讀過很多的科普書,但我要說,《萬物簡史》是到目前爲止,我讀過的最打動人的一本科普書。

放下手中厚重的書籍,卻久久不能忘懷,是科學的神奇?還是對自身的探索?在這本被美國著名媒體紐約時報稱爲“爲萬物寫史,爲宇宙立傳”的書中,作者以一種區別於普通科普圖書的通俗易懂和引人入勝方式讓我們折服。

  物理科普書讀後感 篇13

萬物簡史,是一本特殊的遊記,也是一本關於現代科學發展的書,這本書一共分爲宇宙,地球,新時代,行星,生命和發展,作者比爾布萊森勇幽默風趣,通俗易懂,清晰明瞭的筆法,從宇宙大爆炸到人類與地球發展,翻看任何一頁都像在走入一個個妙趣橫生的場景,你可以穿越時空,和愛因斯坦,達爾文一起遨遊知識與科學的海洋,或是跨越時代,去到冰川期和地球誕生之時,這本書在講述着一個又一個奇特驚人的世界,宇宙起源於一個用顯微鏡才能看到的奇點,宇宙是在製作一塊三明治的時間中完成的,書中那些沉迷於科學的科學家們也千奇百怪,比如達爾文爲蚯蚓彈琴等等。

這本書中的彩繪圖簡單易懂,令人很快了解那時的畫面與情況,其中我最感興趣的還是宇宙,最初的一點,經過大爆炸,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裏,宇宙直徑已超過1600多萬億公里,還在繼續擴大,三分鐘後,宇宙產生了,這是一個奇妙的過程。微生物的世界也非常有趣,同時也會令人害怕,比如,就算你很衛生健康,也有大約一萬億的細菌在啃你的肉,又或是還有幾萬個細菌在你的眼睛表面游泳,還有的在你的牙齦打洞。科學家還說地球最初像個橄欖球,而不是足球。我們真好生存在紅巨星時代,而到最後滅亡,一共要100億年,紅巨星不像新星那樣充滿活力,但也不老,正好維持地球上多由生物的生存與發展,書中還解釋了魚爲什麼不上岸,看到這引發了我的思考,是啊,在水中維持了海洋的生物鏈,在陸地上確實沒有幫助。而我們,還是早起爬行動物第四支進化成的,讓我不禁感慨萬物演變的神奇。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雖不能記下很多,可一篇篇都令人感嘆大自然的神奇與奧妙,激發了我們的想象力與好奇心。令人大開眼界的知識引出了我們對科學更強的興趣。在這個科技發展的時代,我們也應努力學習科學知識,發現創造更多奇妙事物。

  物理科普書讀後感 篇14

"生命是一團原子的化妝舞會"、"我們在宇宙裏的存在是個奇蹟"——《萬物簡史》。

這是一本科普書,我建議對宇宙,天文,物理,化學,科技,生物,古生物,航空,甚至是生命,細菌有興趣的人來讀一下,所有人都會從這裏找到他感興趣的東西。就算是對上面這些都沒有興趣,而對一個只是有好奇心的人來講,這本書也是十分有趣的。

它是由美國作家比爾布萊森撰寫的。一經出版就在美國引起了很大的轟動,連續10周高舉《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的最前列。作者比爾?布萊森自稱這本書是"爲萬物寫史,爲宇宙立傳"。用極其風趣幽默、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着現代科學發展:從宏觀的宇宙到微觀的粒子,再到幾乎難以解釋的生命及人類誕生和發展的奇蹟,。我不禁感嘆生命的可貴、存在的美好。心中,無限欣賞、讚歎……

書中回溯了科學史上那些偉大與奇妙的時刻,引用了近年來發現的最新科學史料,幾乎每一個被作者描述的事件都奇特而且驚人:宇宙起源於一個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得見的奇點;全球氣候變暖可能會使北美洲和歐洲北部地區變得更加寒冷;從組成人體的原子講到宇宙大爆炸,從太陽系的形成講到居里夫人爲什麼得了兩次諾貝爾卻沒當選過她所在科學院的院士?美國黃石國家公園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而那些沉迷於科學的科學家們也是千奇百怪:達爾文居然爲蚯蚓彈起了鋼琴;牛頓將一根大針眼縫針插進眼窩,爲的只是看看會有什麼事情發生;富蘭克林不顧生命危險在大雷雨裏放風箏;卡文迪許在自己身上做電擊強度實驗,竟然到了失去知覺的地步;以及人們曾癡迷的火星人的種種傳說,只是源於一個科學家看到了火星上的圖紋,就武斷的說那是火星人開鑿的運河,目的是爲了從南北極運水以灌溉赤道上乾旱而又高產的農作物;它就象一個有魔法的盒子,總有新奇的東西不斷的跳到你的眼前,科學和科學家在這裏都變的生動有趣。

《萬物簡史》還喚起了我對生命的崇敬之情。生命在它長達四十多億年的時間裏,雖然歷經無數艱難險阻和滅頂之災,但是卻能繁衍生息代代相傳,她的光輝史不得不使我從心底升起敬畏和崇敬之情。正如作者在本書的最後寫道:"如果說這本書有什麼寓意的話,那就是我們來到地球上,實在是十分的幸運——這裏的我們"我們",我指的是所有的生物。在這個宇宙中,獲得任何一種生命都是一個奇蹟。當然,作爲人類,我們更是雙倍的運氣。我們不僅享有存在的恩典,而且還享有獨一無二的欣賞這個存在的能力,甚至還可以以多種多樣的方式使其更加美好。這樣一種技巧,我們纔剛剛開始懂得。"《萬物簡史》讓我重新認真的思索起"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要到哪裏去"的千古命題,我的回答是:"我"也是"我們","我們"是"生命",生命之舟必將駛向光明美好的未來——回顧四十多億年的生命史,我有理由堅持這條信念。""一個星球,一次試驗"。我想對待對待生命的最好方式,一是珍惜她的美好,二是要爲她創造更多的價值。我們——人類,應當自求多福,好自爲之。

這次的讀書活動讓我受益匪淺,深感於作者面對科學嚴謹認真的態度以及對讀者高度負責的責任感,也讓我對科學有了新的認識,對生命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生命來之不易,難道還不值得我們去好好珍惜嗎?

通信公司應用研發中心魏xx

  物理科普書讀後感 篇15

“人是從地球上第一批動物演化而來的嗎?一個人的DNA有多少個億的密碼字母?一個普通身材的成年人,軀體怎麼可能包含着30顆氫彈爆炸的能量?”帶着一連串疑問,我翻開了這本厚厚的《萬物簡史》。

這是一部有關現代科學發展史的既通俗易懂又引人入勝的書,作者用清晰明瞭、幽默風趣的筆法,將宇宙大爆炸到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所發生的繁多妙趣橫生的故事一一收入筆下。門捷列夫發現化學元素的週期規律,是從北美洲的單人紙牌遊戲中獲得了靈感;達爾文爲蚯蚓彈起了鋼琴,是爲了研究聲音和震動對它們的影響;發現第一批陸地動物魚甲龍化石的瑞典古生物學家賈維克居然數錯了手指、腳趾的數量,還把化石藏了48年不讓別人看……

科學從未如此引人入勝,我們所居住的世界也從未如此充滿驚奇和美妙。

《萬物簡史》大大的拓展了我的視野,它引領我去探索宇宙,地球,生命和人類的產生,變化和發展的進程。使我感受到生命的偉大和神奇,讓我對人類永不止步的探索精神充滿敬意。喚起了我對生命的崇敬之情。

“一個星球,一次試驗”。我想對待對待生命的最好方式是珍惜她的美好,並要爲她創造更多的價值!

  物理科普書讀後感 篇16

我今天分享的是美國作家比爾·布萊森的鉅著《萬物簡史》———一本爲萬物寫史、爲宇宙立傳的書。作者用清晰明瞭、幽默風趣的語言,將宇宙大爆炸到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所發生的繁多妙趣橫生的故事一一收入筆下。驚奇和感嘆組成了本書,歷歷在目的天下萬物組成了本書,有益於人們瞭解大千世界的無窮奧妙,掌握萬事萬物的發展脈絡……

作者用漫談的方式,通過講述各種歷史逸事把難懂的科學概念寫的生動可讀,把枯燥的東西講得引人入深。宇宙是如何誕生的?地球是如何形成的?生命是如何出現在地球上的?世間萬物是怎樣演進的?人類是怎樣的一步步成爲地球的主宰的?在這個宇宙中,生命是一個奇蹟,它需要一連串永無休止的好運。從地球最深的海溝底部到最高的山頂,生命的全部生存範圍只有28公里。作爲人類,更是神奇!我們不僅有存在的恩典,而且還享有獨一無二的欣賞這種存在並使之更加美好的能力。我不禁感嘆生命的可貴以及存在的美好!

生命如此來之不易,值得我們好好珍惜。新聞上屢屢傳來因爲各種不順而輕生的新聞,讓人看了不免惋惜。他們不懂生命之可貴,不懂他是如何克服了重重困難纔來到地球上,又怎樣熬過無數次的危險,才讓擁有智慧的自己出現在地球上。對於這些人,我多希望他們能看看路邊石縫間的小草,看看苔原中的地衣,學習他們的堅韌,感受他們強烈的生存慾望,再看看生命進化的歷程、人類血染的歷史,就會明白生之爲人的幸運!

生命是脆弱易逝的,需要我們努力捍衛。生命的家園,地球,美麗卻危險:無論是內部還是外部,都潛藏着危機。戰爭、地震、火、瘟疫……太多災難。今後,仍有無數生存難題需要面對——溫室效應、宇宙射線、星際隕星、太陽耀斑……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我們需要爲“生命的存在”而努力,勇做生命的捍衛者!

生命短暫而燦爛,如果把整個地球的歷史壓縮成一天,那麼出現第一批最簡單的單細胞生物是上午四點,人類的出現要一直到午夜前1分17秒。按此推算,我們到現在的全部歷史也就短短几十秒,但即使是如此短暫的存在,人類也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優越的位置,成爲了生命舞會中當之無愧的、最耀眼的明星。

看完《萬物簡史》,我感覺萬分幸運,一切都那麼恰好,在茫茫宇宙裏,在無邊無垠的時間長廊裏,不早不晚地趕上了這場生命的盛會;我特別、特別地感恩生命給予我的所有,知足、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親愛的同學們,請熱愛你們的生命,珍惜、感恩你們所擁有的!

  物理科普書讀後感 篇17

翻開書,大爆炸三個字映入眼簾。大爆炸是一種突然發生的巨大膨脹,正因爲有它,引力、電磁、核力以及質子、電子等許多粒子都從無到有出現了。緊接着,無數的氣體塵埃不斷集結,形成了太陽。地球,月亮,大氣也逐漸形成。因爲有安全的宇宙環境,適應的溫度,大氣與水,生命就要在地球上起步了。

書中對於行星的定義有具體說明。首先行星必須獨立圍繞太陽運轉。第二必須有足夠的質量,引力使它大致成圓球狀。最後行星必須主宰自己的軌道。也就是說,行星的質量必須比穿越其軌道的其他任何天體要大得多。這與八大行星的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正好相吻合。

對於地球,牛頓的理論認爲它並不是個標準的球形。因爲地球自轉產生的離心力會導致它成爲兩極有些扁平,赤道略鼓的扁圓形。1785年,詹姆斯·赫頓認爲地球的形狀是它自身內部運動在漫長中塑造的。由此基礎,1807年,地質學會成立。

經學習得知,地質作用分爲外力與內力作用。內力作用因地球內部能量的釋放,導致地表高低起伏。包括但不限於岩漿活動,變質作用,地殼運動。外力作用則是由太陽輻射引起,包括了風力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海浪作用等。地表形態的塑造正是以內力作用爲主,外力作用爲輔。

19世紀初,地質學界圍繞地球的形成發生爭論。這取代了過去水成派與火成派之間的爭論,誕生了災變論派,均變論派。查爾斯·萊爾提出了構造板塊學說,也由此成爲現代地質學之父。而地殼運動又被稱爲構造運動,它以水平運動爲主,垂直運動爲輔。直到1953年,克萊爾。彼得森才成功測定地球的年齡爲45.5億歲。

二十世紀初,魏格納提出泛大陸學說。雲莓幹理論與陸橋理論在當時十分流行,但都不能完美得解釋板塊漂移。直到板塊構造理論的提出,才解釋了地球的表面運動與內部活動。

正是因爲年復一年不斷的研究學習,我們纔會對地球,對宇宙,對這個世界有深刻認識。雖然現代人類的存在時間不到地球歷史的萬分之一,但我們依然在堅持。

  物理科普書讀後感 篇18

讀完厚厚的一本《萬物簡史》,我感到意猶未盡這真是一本最打動人的科普書。

作者比爾·布萊森自稱這本書是“爲萬物寫史,爲宇宙立傳”。他用清晰明瞭、幽默風趣的筆法,將宇宙大爆炸到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所發生的繁多妙趣橫生的故事一一收入筆下。這是一本可以從任何一頁任何一行任何一個字開始把你吸引的書,就像是在聆聽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可以和作者一起,穿越時空的隧道,去與達爾文、愛因斯坦、牛頓這樣的巨匠一起遨遊科學的海洋,探索宇宙和世界的奧祕。

書中回溯了科學史上那些偉大與奇妙的時刻,引用了近年來發現的最新科學史料,幾乎每一個被作者描述的事件都奇特而且驚人:宇宙起源於一個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得見的奇點;全球氣候變暖可能會使北美洲和歐洲北部地區變得更加寒冷;1815年印度尼西亞松巴哇島坦博士拉火山噴發,噴涌而出的熔岩以及相伴而來的海嘯奪走了10萬人的生命;美國黃石國家公園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而那些沉迷於科學的科學家們也是千奇百怪:達爾文居然爲蚯蚓彈起了鋼琴;牛頓將一根大針眼縫針插進眼窩,爲的只是看看會有什麼事情發生;富蘭克林不顧生命危險在大雷雨裏放風箏;卡文迪許在自己身上做電擊強度實驗,竟然到了失去知覺的地步;發現第一批陸地動物魚甲龍化石的瑞典古生物學家賈維克居然數錯了手指、腳趾的數量,還把化石藏了48年不讓別人看??

這本書的語言風趣幽默,在讀到描寫哈雷這位科學家的文字時,我一下子笑出了聲。其實,類似這樣的語氣和描述在書中比比皆是。“哈雷是個不同凡響的人物。在漫長而又多產的生涯中,他當過船長、地圖繪製員、牛津大學幾何學教授、皇家制幣廠副廠長、皇家天文學家,是深海潛水鐘的發明人。他寫過有關磁力、潮汐和行星運動方面的權威文章,還天真地寫過關於鴉片的效果的文章。他發明了氣象圖和運算表??他惟一沒有幹過的事就是發現那顆冠以他名字的彗星。他只是承認,他在1682年見到的那顆彗星,就是別人分別在1456年、1531年和1607年見到的同一顆彗星。這顆彗星直到1758年才被命名爲哈雷彗星,那是在他去世大約16年之後。”

類似的幽默有的時候近乎調皮,也許正是在這樣一支筆下,纔有如此生動立體的一個個科學巨人款款走來,一幅幅科學的圖景才如此瑰麗而妙不可言。

其實我喜歡這本書的理由就是。它能告訴我關於地球多大多重多老,它能拋開所謂的科學體系的劃分甚至拋開科學這個概念大一統的說事兒,它還講了很多科學家的趣事兒,他更加激發了我熱愛科學的熱情,讓我對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更加濃厚。所以我喜歡這本書。

  物理科普書讀後感 篇19

暑假老師推薦了一本《萬物簡史》,讓我回味無窮。

這是本帶插圖彩繪的科普書,作者比爾·布萊森運用通俗易懂、幽默風趣的筆法,結合有關現代化科學的發現,帶領我們從微乎其微的質子、電子、中子、原子、分子一直漫遊到浩瀚無際的太陽系、宇宙;帶領我們沿着時光隧道漫遊,讓我們知道“世界是怎麼從無到有”。它大大的拓展了我的視野,使我感覺到宇宙,地球,生命和人類的種種偉大和神奇。使我這個不喜歡看科普書的人也被它的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所吸引。比如,門捷列夫“ 從北美洲的單人紙牌遊戲中獲得的靈感,按點排成縱行,紙牌按花色排成橫行”,從這個故事中讓我悟出了化學元素週期表的真諦。比如,一個人的DNA有多少個億的密碼字母?居然有32個億的密碼。再比如,宇宙起源於一個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得見的奇點;全球氣候變暖可能會使北美洲和歐洲北部地區變得更加寒冷。等等。總之從DNA到恐龍,從冥王星到三葉蟲,從臭氧到地震,從天氣到海洋,無所不包、無所不談。再配上可愛的彩色插圖,讓我輕鬆看完了並懂得了很多知識,感到世界是如此的驚奇和美妙。

朋友們,你也想知道嗎?那就看這本《萬物簡史》吧,它會帶你到科學中遨遊的。

  物理科普書讀後感 篇20

最近,在老師的引導下,我閱讀了一本在20xx年度極爲暢銷的科普讀物——《萬物簡史》,書的封面很簡潔,但一翻開,我就被它通俗易懂的內容深深地吸引了。萬物簡史是一部有關現代科學發展史的既通俗易懂又引人入勝的書,作者用清晰明瞭、幽默風趣的筆法,將宇宙大爆炸到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所發生的繁多妙趣橫生的故事一一收入筆下。驚奇和感嘆組成了本書,歷歷在目的天下萬物組成了本書,益於人們瞭解大千世界的無窮奧妙,掌握萬事萬物的發展脈絡。書中回溯了科學史上那些偉大與奇妙的時刻,引用了近年來發現的最新科學史料,幾乎每一個被作者描述的事件都奇特而且驚人:宇宙起源於一個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得見的奇點;全球氣候變暖可能會使北美洲和歐洲北部地區變得更加寒冷;1815年印度尼西亞松巴哇島坦博士拉火山噴發,噴涌而出的熔岩以及相伴而來的海嘯奪走了10萬人的生命;美國黃石國家公園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而那些沉迷於科學的科學家們也是千奇百怪:達爾文居然爲蚯蚓彈起了鋼琴;牛頓將一根大針眼縫針插進眼窩,爲的只是看看會有什麼事情發生;富蘭克林不顧生命危險在大雷雨裏放風箏;卡文迪許在自己身上做電擊強度實驗,竟然到了失去知覺的地步……本書在講述科學的奇蹟與成就的同時,還浸潤着濃郁的悲天憫人的人文關懷。全書從科學發展史的角度對“我們從哪裏來?我們是誰?我們到哪裏去?”這一千古命題作了極爲精當的闡釋,每一個人在閱讀此書之後,都會對生命、對人生、對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產生全新的感悟。一位美國小讀者的父親說,讀過《萬物簡史》之後,他對死亡不再感到恐懼……這也正是這本書的魅力所在,語言平易近人,給讀者的感覺就像是在一個和自己很親近的人聊天,聽他用生動的語言,跟你描述神奇的宇宙、世界、萬物。作者用清晰明瞭、風趣幽默的筆法,講述了從宇宙大爆炸到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所發生的故事。而作者也是盡職盡責,爲了更好地完成此書的創作,花了三年的時間廣泛查閱各種資料,並且向數十種學科的幾百位專家請教了當今科學研究的。

不得不說,書中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情節都離不開作者背後付出的努力。出了被書中內容所吸引,我也深感於作者面對科學嚴謹認真的態度以及對讀者高度負責的責任感。也許是因爲是女生的緣故,隨着自己慢慢長大,越覺得科學世界的深奧,除了一些專業的人,一般人彷彿是被隔絕的,無法真正地瞭解科學的奧祕和神奇

。這本書改變了我的看法,讓我覺得科學其實也可以很容易讓我們這些外行人明白,而且比爾.布萊森講故事的手法着實高超,相信每個讀者都會被這部作品的妙趣橫生所吸引,深深地陶醉在神祕的科學世界裏,對我們身邊的世界有一個全新的認識。這次的“讀書活動”讓我受益匪淺,讓我對科學有了新的認識,對生命也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生命不易,難道不值得我們去好好珍惜嗎?

  物理科普書讀後感 篇21

最近,我讀了一本簡介事物來源和發展的科普讀物——《萬物簡史》,使我瞭解到許多科普知識以及一些我以前從不注意的事情來源,還彌補了一些我瞭解不夠的知識。

《萬物簡史》分爲科技、政治外交、經濟、軍事、醫學、交通、曆法、服飾、文化、體育、藝術、節日習俗、郵政通訊、地理地名、生活用品、飲食16個部分,講述了300多個事物的歷史。配插了400多幅包括實物和歷史照片在內的精美圖片,並通過簡潔舒朗的版式設計將圖片和文字有機結合,營造一個個具象的場景,使我獲得直觀的閱讀效果。

《萬物簡史》所寫的每一種事物的簡史從內容到形式都獨具特色,讓我零距離感受、觸摸真實而生動的歷史,使我在輕鬆獲取知識的同時,走進更廣闊的文化視野和想象空間,獲得愉悅的審美感受。《萬物簡史》可以從任意一頁讀起,也可以在任意一頁放下。它不僅給我許多全新的知識,而且會讓我體會到閱讀的樂趣。

大千世界的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歷史,每一個事物的歷史或蘊含着重要的知識,或揭示着一種道理,或伴隨着一段十分有趣的故事。通過閱讀這些歷史,它所蘊含的知識、所揭示的道理、所伴隨的故事豐富了我的知識結構,向我展示出一個全新的世界。瞭解這些歷史,對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產生許多益處。它們豐富了我的知識結構,引發我思考和行動,使我對所處的世界產生新的認識。讓我瞭解到許多重大發明或發現的背後有着許多艱辛和努力。事物的發展和完善是靠着許多人努力奮鬥來完成的。只有靠堅忍不拔的工作纔有可能成功。

這個世紀將是我們的時代,同時也是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要靠我們的努力去譜寫新的歷史。我們將發明創作更多更好的事物。

  物理科普書讀後感 篇22

小時候,我用稚嫩而充滿好奇心的雙眸去看大千世界的萬物,可我並不知道,萬物也可以有歷史,不知道宇宙也可以立傳。我只能用膚淺的目光去看待萬物。但是,《萬物簡史》卻讓我擺脫那扇世俗的門,讓我在浩瀚無邊的科學帝國裏去領悟他們。

回溯到書中,你知道這些奇怪驚人的科學異事嗎?例如:宇宙起源於一個要用顯微鏡纔看的到的奇點;全球變暖可能會使北美洲和歐洲北部變得更加寒冷;黃石國家公園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你閱讀了這一系列的奇聞怪事肯定會感到大吃一驚,而我也感到不可思議。這本書的作者就用妙趣橫生的筆觸寫了這本書,更是清晰明瞭地將宇宙大爆炸到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所發生的故事一一道來。更讓我佩服的是,這些繁瑣的事變的個個通俗易懂,深入人心……

你知道生命的起源嗎?我自想生命應該是在某一時刻,某一地方蹦出來的吧!而書中所述:時間已經證明,事情跟本不是我想的那麼簡單。在賦予我們生命的化學物質裏,沒有什麼非常奇特的物質,要是你想製造另一個有生命的的物體,無論是一顆青菜,一條魚,甚至是一個人,你其實只需要四種元素:碳、氮、氧和氫,加上少量幾種背的東西,主要是硫、磷、鈣、鐵。把30多種這類的混合物放在一起,形成糖、酸和其他基本化合物,你就可以製造任何有生命的東西。也許,可能正因所此,在你的手中誕生一個新的生命。但是,這一切來說,生命始終是不可思議的,令人滿意的,甚至是奇蹟般的發生。

其實,讀了這本書以後,我感到我們很幸運。因爲我們生活在一個太陽較爲安穩的的年代。當太陽從星雲開始形成,一直到紅巨星、白矮星、最後到滅亡爲止。從中,這一過程足足要經過100億年。而我們正好生活在太陽較少動的時段——紅巨星,同時紅巨星他有大量的物質讓它在每秒大約400萬噸的超速度發揮,從而用來維持地球所有生物的生長和生存。

就如書中介紹,每一個人閱讀此書以後,都會對生命,對人生,對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產生新的感悟,而我一樣,也許在浩瀚的宇宙心空中,生命可能是那麼脆弱,每一秒可能就會有新的生命誕生,每一秒都有一個生命的結束。而《萬物簡史》這扇科學帝國的大門帶我領略了生命的精彩,生命多災多難的進程,也許還能讓我明白科學的真諦。正因爲這樣,我對“死亡”這個可拍的字眼不在感到可怕!回憶書中的每一個章節,每一個都讓我久久不能忘懷,我非常贊同美國《紐約時報》說的一句話:“《萬物簡史》似乎註定要成爲一部現代科普著作的經典!”

《萬物簡史》,終將成爲科學領域的一塊珍寶!

  物理科普書讀後感 篇23

人人都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不看幾本書那怎麼行呢,於是我堅持只要有空就看書,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萬物簡史》。

這本書是一本科普書籍,剛剛翻開這本書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讀了一頁就想讀下一頁,書裏化學的碰撞讓我激情澎湃;宇宙的浩大讓我無限感慨;歷史的悠久讓我穿越空間……一頁又一頁,一篇又一篇,讓我很快讀完了這本書。讀完後我反而覺得作者是我的.知音,因爲他解決了我一直疑惑的東西,還說出了我的吶喊,更重要的是他和我一樣都提倡四個字:保護地球。現在的地球正在日益惡化,環境不斷下降,惡劣的天氣日益增加,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我們自己,不光我們受到了傷害,就連許多動物也被牽連,河水不再清澈,山脈不再挺拔,就連空氣也不再新鮮。很多物種因此而消失了,就像渡渡鳥。我們只知道它是一種生活在毛里求斯的不會飛的鳥,這種鳥頭腦簡單,所以很容易被欺負,但就是這種笨笨傻傻的鳥,在1693年被人類無情地殘殺掉了,從此,渡渡鳥一去不復返了。所有人不知道它長什麼樣。如果按自然滅絕比例每四年消滅一個物種,但是現在,人類造成的滅絕比例高達那個數字的12萬倍。可想而知,這些動物都成了人類進化文明的犧牲品。

雖然,我們想避免這些已沒有用,但是我們可以展望未來,去保護那些瀕危物種,保護地球我們的家園,這樣我們的生活會更加美好,我們的地球也會更加美麗,所以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

  物理科普書讀後感 篇24

科學是一紮無字書卷,在素色的紙上,人們將一點一點歷史寫下,一點一點智慧寫下,一點一點執着寫下。當書卷成華章時,我知道,這便是人生。

厚厚的一本《萬物簡史》被翻開,被開封的同時還有積澱於人類歷史中已久的智慧。我渴望讀它,讀懂它是如何“爲萬物寫史,爲宇宙立傳”。

牛頓、達爾文、愛因斯坦、奧本海默、居里夫人……《萬物簡史》將這些現代科學發展史上綴着的羣星一一羅列,造就了閃爍璀璨的美麗科學星空,勾起我無限的幻想。

科學並非是披着華美袍子的貴婦,它是一位青年,帶着一點理性,一點冷酷俯視着物質世界。

猶記書中那位目光敏銳的科學家,誕生於十八世紀末的法國,用雙手將科學推進入現代。他的名字是安託萬?洛朗?拉瓦錫。那一位一邊掙錢一邊從事科學的推動者。他的重大意義並非發現了什麼新的元素,而在於“嚴格化、明晰化和條理化出了力。”

科學正是如此,而比爾?布萊森,這位聞名遐邇的非虛構作家,卻從幽默獨特的文風中將晦澀、枯燥之感一掃而盡。例如:宇宙起源於一個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到的奇點;牛頓將一根大針插入眼窩,爲的是看看會有什麼事發生;富蘭克林不顧生命危險在雷雨天放風箏;達爾文爲蚯蚓彈起了鋼琴;卡文迪許在自己身上做點擊強度實驗,以致失去知覺……這些奇聞軼事向我們展現了沉迷於科學的、千奇百怪的科學家們的事蹟,讓一位位科學巨人們生動立體地向我們款款而來。

比爾·布萊森以輕鬆生動的語言把從宇宙大爆炸到人類文明史的產生的歷程展現在我們眼前,同時又將自然科學巧妙地嵌入書中,令人頓生閱盡萬物萬象,縱橫億萬光年之感。

《萬物簡史》引領我探索宇宙生命,人類的產生、變化與發展的進程,令我對人類永不止步的探索精神充滿了崇拜。

從中我瞭解到,生命在它長達四十多億的時間裏,縱然歷經無數艱難險阻亦或是瀕臨絕境,更甚者受到滅頂之災,但仍是繁衍生息,代代相傳。

我沉迷於《萬物簡史》的世界,因它縱橫捭闔、馳騁古今,將世界的玄祕娓娓道來,在無盡的未來與過去中,它超脫生活,卻每每回歸生活,令人在一瞬驚歎萬物之神奇猶如鬼斧神工。

讀書,悟史,透視科學,我們人生的書卷日積月累,密密匝匝。我終於開顏,爲這繁盛的生命,浩渺的智慧,以及最後的,我所愛上的,時刻伴我成長的科學。

  物理科普書讀後感 篇25

《萬物簡史》以簡短的文字、生動的圖畫描述了世間萬物如何演變而來,並揭示了許多科學理論。

作者是一位英國人,他從小就喜歡科學讀物。每當讀了以後,總是問:“他們是怎麼知道的?”這本書恰恰回答了自己思考的問題。當前,初中和高中的物理所講的科學理論,由於許多高深的專業術語,學生們並不完全理解,而他以淺顯的文字加以闡述,則更容易被我們接受。

書中講到的“萬有引力”,雖然我很早便聽說牛頓的這個著名理論,但並不完全理解它的意思,但是,讀完了關於它的敘述,才徹底明白了它的含義。作者這樣寫道:也許你正在看電視,這時,你吸引着電視機,電視機也正吸引着你;你吸引着椅子,椅子也吸引着你;桌子和天花板也相互吸引着。世間萬物都有引力,物體越大,引力就越大,有時你感覺不到,只是引力太小的緣故。

經過這樣的解釋,我也就懂了“萬有引力”地道理。所以,這本書是我讀過的科學類書籍最好看、最有價值的一本書。閱讀這本書,真正使我瞭解了宇宙的一切奧祕。

  物理科普書讀後感 篇26

今年暑假,我讀了《萬物簡史》後,深有觸動。此書由六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寥廓得空宇、第二部分:地球的大小、第三部分:進入新時代的黎明、第四部分:處境危險的行星、第五部分:生命本身、第六部分:人類的進化過程。

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第四部分的第一章《砰!》。這章主要講了:艾奧瓦洲曼森下面的泥土有點怪。過了41年後,派了一支小組來到了那個地方,它是由遠古火山的活動而造成的,可是其實是隕石撞擊形成的。當時,人們都知道小行星是巖質的,但是當時有些人並不知道它的威力,終於在1994年7月16日,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擊木星,留下了地球表面上大小不同的坑。可是我們沒有必要凝視着太空尋找着滅絕性危險。因爲地球就是一顆危險的行星。

這讓我深受觸動,我們人類實在太脆弱了,不能預測下一個災難,也不能解決這種災難。即使成功的把小行星變成碎片,砸出來的很可能是一連串的岩石,會一個接着一個的砸過來。威力可想而知有多大,也不可能發射一飛船,警察爲我們幹這活兒,因爲宇宙中還隱藏着看不見的暗物質,更不可能在地球上觀測,除非有一個人正巧拿着天文望遠鏡看着它,但是這種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並且,你要知道,地球也是一個充滿“安全隱患”的星球。這是隨時隨刻都會發生地震、火山爆發、海嘯等等超強自然的災害。所以,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生活,不要虛度光陰,別等到世界末日那天到來,這就後悔太晚了。因此,我們要保護環境,要保護那個適合我們人類居住的環境。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呢?首先:我覺得不能過度開採礦物,那些數萬年甚至數億年形成的礦產資源,形成的週期非常的緩慢,可是不出幾個年頭就會被全部開採完了,那我們的子孫後代怎麼辦?其次:不能污染環境,最近日本福島核電站,泄漏事故,污染了許多噸的海水?從這些海水打撈上來的海產品,都是受污染的,不僅損失了一大筆美元,還污染了環境,後果非常嚴重。接着:不能亂坎亂伐,這樣不僅森林其罕見,還會增添很多麻煩,就會受到大自然的的懲罰,增添洪水氾濫、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後果也是相當慘重的!最後不能亂捕獵,這樣,我們的子孫後代以後吃什麼?

所以我很喜歡《砰!》這一章。

  物理科普書讀後感 篇27

最近,我讀了有關萬物發展史的既通俗易懂又引人入勝的書——《萬物簡史》,作者是比爾。布萊森(一位美國著名旅遊文學家)。雖然呢,這本書我還沒有讀完,但是呢,它已經深深的把我吸引住了。寥闊的空宇、新時代的黎明、處境危險的行星、人類進化史……一個個標題都是那麼的吸引人……

科學家們的奇聞異事:達爾文居然爲蚯蚓彈起了鋼琴;牛頓將一根大針眼縫針插進眼窩,爲的只是看看會有什麼事情發生;富蘭克林不顧生命危險在大雷雨裏放風箏;卡文迪許在自己身上做電擊強度實驗,竟然到了失去知覺的地步;卡爾。威爾海姆。舍勒習慣親自“品嚐”一下發現的化學元素,最後死於“汞中毒”;愛因斯坦在還是一個專利局三級審查員時,發表了幾篇足以改變歷史的論文,但是卻沒有一個物理學家去重視他,原因是因爲他們不重視專利局職員發表的東西。於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就遭到後來在申請大學講師、中學教員時的拒絕!

神奇的原子:原子非常非常非常的小,它是沒有生命的,但,它又是組成世間萬物的物質(包括人、動物、植物、石頭、土、化學元素……)。從某種意義上說,整個時空中,所有的東西都是死的。

原子是不會消失的,只要它出現過,就不會消失。當你死亡之後,你身上的原子有趣組成另外的事物。可能是一棵草的、一塊石頭、一隻貓、或是一個人的一部分……所以說,你的身上可能有一些莎士比亞的原子、愛因斯坦的原子,或是一隻貓的原子……從某種意義上說,整個時空中,所有的東西都是長久的、不死的、永恆的……

太有趣了!太奇妙了!你還想知道更多的嗎?那就去看這本書吧!記住——《萬物簡史》。

  物理科普書讀後感 篇28

讀完厚厚的一本《萬物簡史》,我感到意猶未荊這真是一本最打動人的科普書。

作者比爾·布萊森自稱這本書是“爲萬物寫史,爲宇宙立傳”。他用清晰明瞭、幽默風趣的筆法,將宇宙大爆炸到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所發生的繁多妙趣橫生的故事一一收入筆下。這是一本可以從任何一頁任何一行任何一個字開始把你吸引的書,就像是在聆聽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你可以和作者一起,穿越時空的隧道,去與達爾文、愛因斯坦、牛頓這樣的巨匠一起遨遊科學的海洋,探索宇宙和世界的奧祕。在這本書裏,作者不是在陳列知識,而是用滿腔熱情把知識做成工藝品,讓人讀來舒暢,有時忍不住要拍案叫絕。

書中回溯了科學史上那些偉大與奇妙的時刻,引用了近年來發現的最新科學史料,幾乎每一個被作者描述的事件都奇特而且驚人:宇宙起源於一個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得見的奇點;全球氣候變暖可能會使北美洲和歐洲北部地區變得更加寒冷;1815年印度尼西亞松巴哇島坦博士拉火山噴發,噴涌而出的熔岩以及相伴而來的海嘯奪走了10萬人的生命;美國黃石國家公園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而那些沉迷於科學的科學家們也是千奇百怪:達爾文居然爲蚯蚓彈起了鋼琴;牛頓將一根大針眼縫針插進眼窩,爲的只是看看會有什麼事情發生;富蘭克林不顧生命危險在大雷雨裏放風箏;卡文迪許在自己身上做電擊強度實驗,竟然到了失去知覺的地步;發現第一批陸地動物魚甲龍化石的瑞典古生物學家賈維克居然數錯了手指、腳趾的數量,還把化石藏了48年不讓別人看……

這本書的語言風趣幽默,在讀到描寫哈雷這位科學家的文字時,我一下子笑出了聲。其實,類似這樣的語氣和描述在書中比比皆是。“哈雷是個不同凡響的人物。在漫長而又多產的生涯中,他當過船長、地圖繪製員、牛津大學幾何學教授、皇家制幣廠副廠長、皇家天文學家,是深海潛水鐘的發明人。他寫過有關磁力、潮汐和行星運動方面的權威文章,還天真地寫過關於鴉片的效果的文章。他發明了氣象圖和運算表……他惟一沒有幹過的事就是發現那顆冠以他名字的彗星。他只是承認,他在1682年見到的那顆彗星,就是別人分別在1456年、1531年和1607年見到的同一顆彗星。這顆彗星直到1758年才被命名爲哈雷彗星,那是在他去世大約16年之後。”

雖然已經讀過很多的科普書,但我要說,《萬物簡史》是到目前爲止,我讀過的最打動人的一本科普書。

  物理科普書讀後感 篇29

在寒假,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萬物簡史》這本書的作者是來自英國的比爾·布萊森,他寫道作品幽默風趣,而《萬物簡史》便是其中之一。

這是在我看來最能讓人震撼到的一本科普書。

這本書寫得通俗易懂,不像一般的科普圖書帶給人們晦澀、枯燥之感。人讀來舒暢,有時忍不住要拍案叫絕。

雖然這本書介紹的是現代的科學知識,包括宇宙的結構、地球和其它行星的狀況、核物理、相對論、生物、生命、進化、遺傳等等。而這些知識科學知識難免有抽象枯燥之處,但是作者在敘述中不時穿插着大量科學家、發明家的遺聞軼事,讓你讀起來能夠興味盎然,比如談到愛因斯坦著名的質能公式的意義時,作者說,一箇中等身材的普通人,他的血肉之軀中蘊含着30顆氫彈爆炸的能量,“要是你知道怎麼釋放它”的話。

當作者在其中留下一個個問號,又在最後一個一個解答,你會發自內心的感慨:“原來如此!”讀完這本書你會發現人類多麼渺小,大自然又是多麼的神奇。

《萬物簡史》讓我發現了生命的神奇,宇宙的絢爛,世界的精彩,它讓我瞭解了大千世界的無窮奧祕。萬物簡史大大拓展了我的事業,他引領我去探索宇宙、地球、生命和人類種種的偉大和神奇,他讓我對人類永不止步的探索精神和大自然無限的神奇充滿敬意!

  物理科普書讀後感 篇30

我老爸是個書迷,書房裏放了好多書,尤其是科學方面的書最多,而且老爸沒事的時候就喜歡講給我聽,在爸爸的薰陶下我也成了小書迷,看好多科學方面的書,不過我還是最愛圖書館裏看到的那本《萬物簡史》。

星期天,我上完興趣班之後,媽媽又帶我去圖書館看書。我徑直的走到科學類書架找我愛看的書籍,一本一本的看着,突然,我看到一本封面特別的書,我迫不及待把它從書架上拿下來,此書名爲《萬物簡史》,當時我的心裏揣測到,難道這本書說的是世間萬物是怎麼來的嗎?懷着強烈的好奇心,我打開書的目錄:浩瀚的宇宙、地球的大小、生命的本身……這些標題瞬間映入我的眼簾。我的小心臟“寶寶”也跟着跳起了歡快的舞蹈。我暗自慶幸,因爲這就是我要找的書。

我靜靜地的坐下看起了《萬物簡史》,看着看着我不知不覺就沉浸於書中的知識海洋裏,書中對宇宙哲學、古生物學、生命科學、人類學等都有非常詳細的描述,還配有精美的插圖。我是個二年級學生,雖然書中有些知識我不能理解,但我也從中學到到了一些知識如:世界是怎麼從無到有,又是怎麼產生了我們人類,從冥王星到三葉蟲,從臭氧到地震,從DNA到恐龍,從天氣到海洋,無所不包,無所不談,它就是包羅萬象的一本好書。

《萬物簡史》中的知識開闊了我的眼界,活躍了我的思維,改變了我的性格,更讓我對自然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同學們!讓我們一同來閱讀,尋找閱讀給我們帶來的樂趣吧!

  物理科普書讀後感 篇31

科學是人類智力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且不斷完善的傑作。人類之所以能夠征服猛禽野獸等等擁有比人類健壯數倍的體格的生物,靠的並非單純的武力而根源上仰仗的是由智慧而產生的各種科技成果。在科學逐漸成型的近現代,我們不敢說我們是全宇宙最高貴的種族。但起碼我們擁有屬於自己領域的驕傲。

《萬物簡史》一書內容淺顯易懂,筆調詼諧。感謝這本書治癒了我對科學知識的冷淡態度。從這本書裏我再一次認識到你我的存在,是多大的一個奇蹟。引言部分簡述了人類的成型需要在過去的三十八億年裏以超過一百萬種別的東西的形式存在並進化。而我們作爲現今個體的存在要求過去三十八億年裏我們的祖先都成功的繁殖了後代。也就是說,我們的存在是由數不勝數個奇蹟造就的。在讀完上述的資料時,儘管我對人類發展歷史略知一二,但還是難以抑制內心的讚歎。我們時常在失落的時光裏責怪這個世界多麼不盡如人意,指責這個世界的種種不公。可是縱觀地球的歷史會發現我們的舉動多麼可笑,我們已經是被命運之神無數次眷顧的幸運兒。我們起碼擁有能夠說出責怪這個世界的話的智力水平。在漫長的時間裏那些被淘汰的生命,他們甚至不知道該責怪什麼,他們爲我們的存在和發展默默地讓路。我們已經擁有這顆星球上價值最高的智慧。這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殊榮。你是否想過那些被你吃進腹中的生命們,他們把最寶貴的生命都給了你,你難道不應該代替他們用最陽光的姿態活下去嗎。

本書的第八章介紹了我非常青睞的一位科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宇宙。他對於學術界的貢獻,遠不止物理學,更爲哲學與科學的相輔相成鋪設道路。儘管我的學識和智力有限,無法完全理解愛因斯坦博士的所有言論。但是愛因斯坦關於量子力學提出的一句名言:“上帝不會擲色子”卻是我至今的信仰。以現在我的智力無法理解量子力學的種種理論。但是通過至今爲止的理科學習,我對於世界的平衡更是堅信不疑。物態變化而終歸是一個大的循環。能量守恆不會憑空產生或者消失。這些科學上的定則一定程度上與我的哲學觀吻合。同樣的,儘管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講人類的出現是奇蹟中的奇蹟。但是站在哲學和物理的層面上,這樣的存在即合理。作爲已經生存下來的我們,要做的是盡人事以待天命。上帝不會擲色子,所以不要報以僥倖心理妄圖通過運氣來矇混人生。人事未盡,那麼當然不可能得到我們理想的天命。

讀完整本《萬物簡史》,頭腦中漸漸浮現出一個龐大而糾結的世界觀。我們的存在是個奇蹟,而上帝不會擲色子。所以我們的存在是一個必然的奇蹟。在這顆星球上,每天睜眼能夠望見太陽,晚上能夠仰望星空。能夠按照每天24小時的狀態規律的生活。因爲重力所以沒有漂浮到宇宙裏去。因爲有空氣、水和食物所以沒有死掉。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無數巧合構成的。假如當初宇宙構成少了一個元素,引力有了一點改變。你和我也許都不復存在。但是沒有過往的假如,發生的事就是必然。既然大自然要我們存在,那麼樂安天命而不是怨天尤人才是我們生存下去的最佳選擇。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