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精品)讀青銅葵花有感15篇

本文已影響 1.27W人 

讀完某一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青銅葵花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讀青銅葵花有感15篇

讀青銅葵花有感1

《青銅葵花》是著名現代作家曹文軒寫的。

故事講的是大麥地的男孩青銅與城市幹校的女孩葵花,一次特別的機緣,讓他們成了兄妹之稱的朋友。

雖然青銅家裏很窮,但還是收養了孤兒葵花。

青銅和葵花非常懂事,他們都知道爲別人着想,一旦有了好機會,都會讓給別人。

葵花很愛學習,她所在的學校裏數她學習最好,而且多才多藝。

就這樣,他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讓村裏的孩子異常羨慕。

直到葵花12歲那年,命運又將葵花召喚回了她以前所生活的城市。

在青銅和葵花一齊生活、一齊長大的時候,並不是像我們現在一樣如此一帆風順的`。

他們生活的村莊大麥地也是經歷風風雨雨才走到今天的:火灼焦過大麥地,風侵略過大麥地,蝗蟲進攻過大麥地……但這裏的人們沒有倒下,而是變得更加堅強!其實,痛苦也是很美麗的,“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最近,我們小區裏流行玩“活力板”,於是,我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

一開始,我剛站上活力板,就會因重心不平衡而跌倒在地,再看見別的小夥伴玩得神氣活現的時候,我心裏就很不是滋味。

放棄?還是堅持?一個天使和一個惡魔在我的腦海中打架。

但我一想起青銅和葵花的故事時,一種莫名的信念就在心中升騰:堅持下去,你一定行!於是,我又一次站起來,重新站上活力板。

每當這時,我就覺得成功正在向我招手。

有一天,我再次帶上活力板到樓下練習時,我驚喜地發現——我能順溜地滑了!那時,我衷心地感謝青銅和葵花,是他們,讓我在挫折之中更加堅強!痛苦和挫折一樣,可以磨練我們的意志。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一帆風順,少一些痛苦和挫折,因此他們一遇到困難就退縮,不磨練自己的意志,就無法進入人生更高的一個境界。

正如高爾基所說的:“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我們從小就要學習青銅、葵花,學習他們對待困難的風度,做一個有毅力的人。

讓堅強在挫折中沉澱,在沉澱中昇華,讓昇華的堅強再去儲存堅強!

讀青銅葵花有感2

《青銅葵花》講述了啞吧青銅和城裏孩子葵花的故事。正當城市女孩葵花享受着大自然的美麗的時候,她的爸爸卻因爲一幅畫而溺水身亡了,這讓她受到了深深的打擊。在小木船裏,青銅彷彿在第一次就“愛上”了那又瘦又弱的女孩葵花,又在大槐樹,葵花回到了青銅的家。這時,葵花心裏彷彿出現了一片藍天。

誰會想到,青銅會用他的全部的愛去照顧葵花;又誰會想到,青銅會爲了葵花做任何事……就是在那一次的學校運動會上,青銅就爲了葵花做了一條冰項鍊。在大雪紛飛的冬天,青銅從屋檐上取下冰凌,用茅草做出一個管子,用他那充滿愛的`熱氣,在冰凌上吹出一個個小洞。不久以後,他用媽媽給的紅線穿了起來。在夕陽下,一條用青銅滿滿的愛做出來的項鍊是那麼的溫暖!在舞臺上,那條冰項鍊在燈光的照耀下,五顏六色,漂亮極了,葵花感到十分開心和幸福。

愛和親情就在青銅和葵花的故事中呈現出來,那種愛是那麼的溫暖!在生活中,愛就在每一處。在學校裏,同學們會相互幫助、相互支持,如果有同學跌倒,就會立刻有周圍的同學去攙扶,從那一連串的動作裏都能看見愛無處不在!這個世界到處充滿愛,只要你付出了愛,就能得到愛。

讀青銅葵花有感3

讀書節活動中,我拜讀了曹文軒先生的幾部作品,讓我最受感動的是《青銅葵花》一書。讀罷此書,我的心情像五味雜陳混在一起,那一幕幕讓人潸然淚下的情景,久久浮現在我眼前。

這是一個男孩與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銅,女孩叫葵花。一個特別的機緣,讓城市女孩葵花和鄉村男孩青銅成了兄妹相稱的朋友,他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十二歲那年命運又將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男孩青銅從此常常遙望蘆蕩的盡頭,遙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我永遠也忘不了三月蝗,無情的蝗蟲把莊稼全部吃光,鄉親們沒有糧食,接下來等待他們的就是死亡,可是他們沒有放棄生命,而是勇敢的面對困難。忘不了一場來勢洶洶的大火讓青銅高燒五天,體溫恢復後,這個本來說話流利的孩子已經變成了啞巴。我更忘不了青銅在冰天雪地裏冒着刺骨的寒風賣蘆花鞋,有人喜歡他腳上的那雙蘆花鞋,他答應了,爲了給妹妹照一張相片他願意這麼做,冰冷的風無情的吹着他瘦小的身體,赤着腳站在雪地裏忍受着鑽心的`疼痛,他卻毫無怨言。他的堅強,他的勇敢,他對妹妹的默默付出讓我感動,更讓我震撼。其實在世界上還有好多好多敢於與命運抗爭,不放棄生命,珍惜生命,好好使用生命的人。幾天前,老師推薦我們看了“超級演說家”這個節目,舞臺上的李寧不禁讓我心生敬意,他先天小腦偏癱,走路搖搖晃晃,說話時非常吃力,手有時還不斷的揮舞。他卻憑着堅強的毅力站到了“超級演說家”的舞臺上。這樣的舞臺,不要說殘疾人,就是正常人都望塵莫及呀。還有最美孝心少年裏的邵帥,母親身患絕症,他用自己的骨髓來挽救母親的生命,他一個人擔當着大人擔當的一切,他用自己稚嫩的雙肩扛起這個家的重擔,有時大人還會抱怨幾句,可是邵帥在媽媽面前露出的總是那麼燦爛的笑容。

然而讓我們不可思議的是,有些同學因爲不寫作業被老師批評幾句就要跳樓自殺,我們想一想,你自殺以後親人該怎樣生活下去,就算不爲家人想,也要爲自己想想,人生雖然有些坎坷,但是不可能一輩子都是坎坷,有很多事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糟糕,很多事情都是可以過去的。回頭想想,我們每天想吃什麼吃什麼,想喝什麼喝什麼,但是我們還挑着挑那,與這些人比起來,我們不覺得慚愧嗎?

同學們,我們要好好珍惜現在的好日子,還有許許多多不幸的人,比起他們我們是多麼的幸運。友情,親情,微笑,語言,是上天賜給我們最好的禮物,只要珍惜,幸福的生活永遠不會離你而去,痛苦是必不可少的,我們要勇於面對痛苦,解決痛苦,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美好的明天。

讀青銅葵花有感4

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每一個時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絕不是今天的少年纔有的。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長大時纔有可能是一個強者。—曹文軒

《青銅葵花》這本書寫苦難大苦難,將苦難寫到深刻之處;寫美——大美,將美寫到極致;寫愛——至愛,將愛寫得充滿生機與情意。讓讀者領略人間真情。

這本書的男主名叫青銅,女主叫葵花。主要內容講了一個特別的`機緣讓城市女孩葵花與鄉村男孩青銅成了兄妹相稱的好友,他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葵花十二歲那年,命運又將葵花召回城市,爲此青銅常常遙望蘆葦蕩的盡頭,遙望葵花所在的地方。

《青銅葵花》這本書讓我印象深刻的事有很多,例如爲學費賣花鞋;爲演出做冰鏈;奶奶賣首飾養家;帶病摘棉花;捉蟲做花燈等等。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捉蟲製作花燈,這裏體現了滿滿的愛。青銅從菜園裏摘了十幾枝欲開未開的南瓜花用來做螢火蟲的容器,他專挑那些形體美麗,亮點又大又亮的螢火蟲,捉住就放進南瓜花裏。

讀完這本書,我不禁聯想到了現實中的我們,《青銅葵花》就像一面鏡子反映出我們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們在餐桌上,挑食,浪費。我們在學校寫作業還抱怨。我們根本體會不到那種苦難。我們是多麼幸福呀!

道路崎嶇,我自勇往向前!心苦向陽,無畏悲傷……

讀青銅葵花有感5

“我撲在書籍上,像飢餓的人撲在麪包上一樣”閱讀不僅豐富了我們的知識,開闊了我們的視野,還帶給我們了許多教育和啓發。“痛苦是我們的恩人。”這句話是小作者讀了曹文軒的親情小說《青銅葵花》後得到的感悟。

我利用暑假把《青銅葵花》看了一遍。《青銅葵花》是曹文軒的純美小說系列。書中講的是一個城裏的小女孩葵花和大麥地的小男孩青銅之間的故事。

在青銅五歲時,大麥地裏忽然發生了火災,正在發燒的青銅躲在媽媽的懷裏嚇得瑟瑟發抖。從此,一個說話口齒清晰的小男孩變成了一個啞巴。只能用手勢表達意思。

葵花生下來就很好看,很漂亮,皮膚又白又嫩,身上有一股奶香味。可是,葵花很不幸,在很小的時候,爸爸就被水淹死了,媽媽生病死了。幹校的'人把葵花送到大麥地,也就是青銅住的地方。看看有沒有人願意收養她。過了一個上午,青銅家終於把葵花收留了。儘管青銅家很窮,但是他們的家人已決定:就算是砸鍋賣鐵,也要把葵花帶好。

葵花在青銅家住了一段日子,漸漸的與他們家人有了感情。葵花很懂事,學習也很刻苦,成績也挺好的。又一次,學校裏每位學生交錢拍照片。葵花也想去拍照,可是因爲家裏沒有錢,所以葵花就放棄了。這件事被青銅知道了,他們家決定攢錢,讓葵花去補拍一張彩色照。

還有那次跳舞比賽,媽媽把她以前的衣服讓奶奶改一下,給葵花穿。到了學校,老師說如果戴上銀項鍊就好看了。葵花向同學借,人家不借,青銅知道後,用冰爲葵花做了冰項鍊,在比賽時,冰項鍊一閃一閃,發出了亮晶晶的光,美麗極了……

過了些日子,城裏人把葵花帶走了。青銅很難過,每天不吃不喝,等葵花回來。有一天,青銅突然看見了葵花的影子,他大喊一聲:“葵花!”青銅竟然開口說話了。雖然講得含糊不清。

在書的最後,我看見了羅曼·羅蘭的一段文字:我們應當敢於正視痛苦,尊敬痛苦!歡樂固然值得讚頌,痛苦又何嘗不值得讚頌!這兩位是姐妹,而且都是聖者。她們鍛鍊人類開展偉大的心魂。她們是力是生,是神。凡是不能兼愛歡樂與痛苦的人,便是既不愛歡樂,亦不愛痛苦。凡能體味她們的,方懂得人生的價值和離開人生時的甜蜜。

讀青銅葵花有感6

我們應當敢於正視痛苦,尊敬痛苦!歡樂固然值得讚頌,痛苦又何嘗不值得讚頌!題記

我利用暑假的時間,再讀了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撰寫的名著——《青銅葵花》。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啞巴少年青銅和少女葵花的故事。全書總共有九章。

一天,葵花的爸爸去大河中尋找划船的葵花,不料卻遇到了水龍捲,當場去世。從此以後,可憐的葵花就變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好心的青銅家便收養了她,從此青銅和她就成了以兄妹相稱的好朋友。

本來就已經窮得叮噹響的`青銅家領養了葵花,經濟就更加的困難了,爲了供葵花上學,他們一家省吃儉用。可是他們剛剛東拼西湊湊足了葵花上學的錢,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風暴卻將他們家的屋頂掀翻了。這時,他們絲毫沒有向苦難低頭。青銅和他的爸爸便去了海邊割茅草,準備蓋一座大房子。經過他們辛勤的勞動,終於蓋了一座漂亮的大房子。他們剛住上了大房子,蝗蟲就把他們的莊稼給啃完了,他們爲了不餓肚子做起了賣鞋的生意,不管是酷暑還是嚴寒。最終,他們過上了幸福的日子。

當他們一家遭受苦難時,他們並沒有退縮而是勇敢地面對苦難,他們這種樂觀主義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而過着富裕生活的我們,遇到一點點挫折,一點點苦難往往就萎靡不振。我們最最需要的不就是面對苦難時那種處之泰然的精神嗎?

因此,作爲二十一世紀建設者的我們,應該從小就鍛鍊一種正視苦難的能力。只有這樣,我們纔可以成就自己燦爛的人生,也才能創造出我們偉大祖國的未來!

讀青銅葵花有感7

我曾以爲愛是一個無色、無味、毫無意義的字,而自從我看過“青銅葵花”叢書後才知道原來愛並不是像我說的那樣。

比如“有一次,青銅做哥哥的'帶妹妹葵花去看馬戲。它們找到了個石磙,正坐在上看了不久,一羣男孩就把那石磙給搶走。青銅一人打不過那一羣男孩,就乾脆站着看。可表演臺太高了,站着也看不見。青銅想“我不看了,說什麼也得讓葵花看。”青銅就讓葵花坐在自己肩上。過了好久馬戲也沒結束,青銅早已腿又疼,肩又痛了。可又爲了自己的妹妹,青銅還是忍耐了。而葵花卻早就忘了她是坐在哥哥肩上的。回家時葵花纔想起她剛纔坐在了哥哥肩上,眼裏就流下了熱淚。

這裏麪包含的就是愛呀!哥哥對妹妹的關愛,和妹妹對哥哥的珍惜,那就是愛呀!

如今,我知道了愛是味爲酸、甜、苦、辣的。愛,色是爲甜蜜的粉色,或是彩虹色。

愛,可喜可悲的永恆。

讀青銅葵花有感8

當我放下青銅葵花這本書時,它帶給了我深深的沉思,令人久久不能平靜。青銅葵花無疑是另一種聲音,它是對苦難與痛苦的描述,也是對苦難與痛苦的詮釋,更是那個年代的人們面對苦難與痛苦作出的一種選擇!在那個特定的年代裏苦難是無可避免的。主人公青銅與葵花經歷了種種磨難:自身身體的不幸受難,親人的悲慘去世,好友的無奈離開,就連兒童最基本的上學權利也要分個先後。三月的蝗蟲更是把整塊大麥地的`糧食一掃而光,像給麥田剃了個頭,地上的農作物也被吃了個精光,這幾乎是一場劫難。

面對苦難作出的抉擇,往往因人而異:有人可能被直接壓垮,或憤世嫉俗或一蹶不振;有人可能選擇逃避現實,或龜縮一邊,或閉門消沉;當然也有人勇敢正視,或頑強站立,或越挫越強。面對啞巴的殘酷現實,青銅仍“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像正常人一樣堅持學習;面對父親的蒙難,葵花終於頑強地挺了過來;面對貧窮與苦難,青銅和葵花互幫互助,快樂成長。現在的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雖然也聽到東南亞的海嘯吞沒了無數燦爛的生命,將繁榮的東南亞摧殘得一片狼藉;雖然也看到阿爾卑斯雪山的突然崩塌,吞沒了無數家庭的歡聲笑語;特別是汶川大地震降臨時,我們親眼目睹了多少親人瞬間失去了他們美好的家園。但有時,我們總覺得那些災難似乎離我們很遙遠,當災難真正降臨時,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夠做些什麼。現在,當我們看到人們面對種種災難所作出的種種選擇時,我們恍然大悟:雖然自然界的各種災害可以毀壞我們美好的家園,但只要我們擁有一顆快樂而堅強的心,就永遠摧毀不了我們對生活的追求!中國近代思想家梁啓超說:“患難困苦,是磨鍊人格之最高學校。” 青銅葵花正是這樣一本闡述苦難、闡述如何面對苦難、磨鍊人格的書。

而現在的我們缺少的正是對苦難的瞭解和認識,不明白苦是什麼滋味,不清楚到底什麼纔是真正的難!想想自己,有時候一次失敗,甚至是一次小小的挫折,就說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人,可是與青銅葵花相比,我們生活在和平、安寧、幸福的環境下,我們是何等的幸運!我們要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包括苦難,只有真正經歷過苦難的人,才能懂得7686苦難的真正含義。去年,面對冰凍三尺的雪災,我們選擇了堅強和自救;面對慘不忍睹的地震,我們選擇了鎮靜和團結。今年8月的“莫拉克”颱風,又造成了福建、浙江等5省1103.4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達449.6千公頃,因災直接經濟損失97.2億元。面對肆無忌憚的颱風災害,我們仍然堅定地選擇了頑強的抗洪和賑災,沖垮的道路重新暢通了,沖塌的設施重新完善了,沖毀的家園開始重建了!

讀青銅葵花有感9

我流着淚讀完了曹文軒寫的《青銅葵花》這本書。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城市女孩葵花跟隨她的爸爸來到了一個叫大麥地的村莊。

在葵花5歲時,爸爸的意外死亡使葵花成了一個無依無靠的孤兒。善良、貧窮的青銅家收養了她,葵花和青銅成爲了兄妹相稱的朋友。青銅更是在沉默中無微不至地呵護着葵花。爲了葵花上學,青銅放棄了自己的上學夢想;爲了讓葵花照一張相,青銅在寒冷的冬天把自己腳上的蘆花鞋賣了;爲了讓葵花參加演出時帶一條漂亮的項鍊,青銅冒着風雪把冰凌敲碎,給葵花做成了一條“冰項鍊”;爲了葵花晚上寫作業時不去別人家“借燈光”,青銅捉來螢火蟲做了十盞南瓜花燈……

在生活富足的今天的我們,也許已經失去了於痛苦中感受美的機會,《青銅葵花》無疑是給我們城市孩子展示了另外一個世界,發出了另外一種聲音。它讓我們知道,生活中處處有苦難,而苦難中也含着更動人的.美。雖然青銅一家過得很清貧,有時連飯都吃不飽,不像我們想吃什麼吃什麼,想喝什麼就喝什麼,但我們有些人還在嫌這嫌那,吃飯要挑,穿衣要挑,整天覺得父母欠他們似的。與青銅葵花比比,我們不覺得慚愧嗎?通過看這本書我覺得青銅一家人是那麼的純樸、善良,充滿愛心。如果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像青銅一家人那樣關心別人,那麼這個世界該會多麼美好呀!

讀青銅葵花有感10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暑假中,我讀了曹文軒的《青銅葵花》,對這詩句又有了獨特的看法。苦寒中的梅花會開放得更香,而經歷過苦難與磨練的愛,會變得更加強烈,更加有力量!

《青銅葵花》這本書中的主人公青銅和葵花,他們生活在窮苦環境中,經歷過失去聲音、失去親人及沒錢治病等苦難,但他們在苦難中產生的愛,使他們始終保持着對生活的信心,努力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文中的葵花因一件事故失去了爸爸,陷入了久久的傷心之中。好心的青銅一家收留了葵花。青銅家本來就很窮,青銅還是啞巴,再加上葵花,再沒有一點閒錢了,不過貧窮並沒打倒他們。他們愛家人、愛朋友,愛最終戰勝了貧窮與苦難,獲得內心的幸福和快樂。

奶奶去種棉花的.表妹家“修養”。爲了讓家裏省錢,奶奶剛到就堅持去摘棉花爲青銅葵花做新衣服。這愛的力量使青銅葵花穿上了新棉衣,卻把奶奶給累倒了。奶奶對家人的愛如此偉大,讓我不禁留下了熱淚。這種愛,是一種無私的愛;這種愛,在他們這個貧困的家庭裏更顯得珍貴!

葵花,一個瘦弱的女孩,爲了給奶奶治病,獨自一人跑到江南去撿銀杏賺錢。她這種爲了親愛的人不畏艱鉅、堅強勇敢的精神十分讓我敬佩。是什麼力量使葵花做出如此大膽的決定?是愛!是葵花對奶奶的愛讓她勇敢地向前衝!這種愛,在當時的苦難環境中更顯得有偉大!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中,又酷又帥的歌手秦勇因爲孩子大珍珠患有自閉症,他放棄了舞臺,專心用愛來感染兒子。雖然,教自閉症的兒子比教正常孩子要付出兩倍甚至更多的時間,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但秦勇並沒有放棄,始終相信愛會讓他的付出得到收穫,有愛他的孩子會越來越好。他成功了,現在大珍珠已經不比正常人差,還比正常人更懂得孝敬爸爸。秦勇的堅持,讓我明白了:有些人的花是生長在苦難中,但只要用愛心來灌溉,就能收穫豐碩的果實。

地震中,舞蹈老師繆智失去了雙腿。因爲有媽媽、親友和許許多多愛心人士的關愛,所以她沒有放棄生活。爲了能重新站起來,回報關愛她的人,她裝上假肢,3天學會站立,10天重新開始學舞蹈。她重新教孩子們學習舞蹈,用自己的例子鼓勵那些在地震中失去手和腿的人。她登上了《我要上春晚》的舞臺,她的經歷讓無數人震驚……

手捧《青銅葵花》一書,我想到了秦勇叔叔和他的兒子大珍珠,想到了繆智,還想到了很多很多。這一切讓我相信:如果有愛,那麼苦難就並不是一件壞事,苦難會讓愛更加有力量,讓人生更加出彩!

讀青銅葵花有感11

夜晚,繁星閃爍着,微風輕輕地翻開《青銅葵花》這本書,發出“沙沙沙”的聲音,於是我坐在窗邊,拿起書,心無旁騖地讀了起來。

這本書的作者是獲得國際安徒生童話獎的曹文軒。

書中主要講了一個男孩與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銅,女孩叫葵花。一個特別的機緣,讓城市女孩葵花和農村男孩青銅成了以兄妹相稱的朋友,他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12歲那年,命運又將女孩葵花召回她的城市。男孩青銅從此常常遙望蘆葦蕩的盡頭,遙望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

我讀完《青銅葵花》,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青銅。有一次葵花和青銅爲了看戲,走了很遠的路,由於人太多,他們看不到表演,青銅便讓葵花坐在自己的肩上,即使自己沒有看到,但看着葵花開心的樣子,他自己也很開心。還有,青銅因爲一場大火成了啞巴,但他最終爲葵花喊出了聲音。

青銅對葵花無私的愛讓我深受感動。這讓我想起到自己,我和弟弟一會兒和,一會兒吵。和的時候好得不得了,吵的時候又像仇人一樣打架。我現在很後悔,因爲我是姐姐!我應該像青銅一樣,無私地愛護弟弟。

曹文軒說:“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每一個時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絕不是今天的少年纔有的,少年時就有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長大時纔可能是一個強者。”是啊,在我們的成長路上總會遇到許多困難,只有努力克服,纔會收穫成長的快樂。

讀了《青銅葵花》這本書,我受益匪淺。“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相信你們去讀這本書,也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讀青銅葵花有感12

最近,我讀了《青銅葵花》 1~3 章,主要講了:葵花是個七歲的女孩子,她跟隨爸爸來到了大麥地,青銅是個啞巴,一天葵花爸爸落入水中,青銅家人便收養了她。

其中,蘆花鞋這一章令我最感動,這篇體現出了葵花在青銅家受到的最令我感動的溫暖,從這篇中,我們能深深的體會出葵花的懂事和青銅對葵花的呵護,在大雪紛飛的時候,青銅仍踏着白雪,到鎮上賣鞋,到了最後,還把自己腳上的蘆花鞋賣給了客戶,這都是爲了葵花能照相片啊!從這裏,我深深的體會到了青銅對葵花的無微不至的'關愛!

青銅和葵花這兩個素不相識的孩子,竟能在一夜之間建立這麼深厚的友誼,還成爲了兄妹,像《蘆花鞋》上這麼無微不至的關懷更是令我驚訝無比,回憶小學五年級時,班上有一對要好的朋友,一次其中一個竟忘了帶試卷費,急得滿頭大汗,四處求救,可沒有人借給他,就連到上課時那位朋友也沒有伸手幫助,大家都知道他帶了很多錢,可是到了關鍵時刻一點也不可靠。

這五年的朋友積下的點點滴滴的友情竟沒有三、四天的青銅、葵花的友誼深啊,青銅對葵花的關懷是我們難以做到的!

讀青銅葵花有感13

四年級的時候,我讀過曹文軒的一本書,名叫《青銅葵花》。

故事中的主人公青銅是一個啞巴,他有一個美麗善良的妹妹,:葵花。葵花本來隨父親來到麻油地,但父親卻在災難中死去了,這使葵花的心靈蒙上了陰影,也使她無家可歸。葵花沒有夥伴,也沒有親人,她該如何時候呀!就在這時青銅與她相遇了,他們遇到了村長,村長召集了好心 村民來收養葵花……

最後,青銅一家收養了葵花,他們倆互幫互助,成了親密的兄妹。其中最令我記憶猶新的就是他們去看馬戲的那一章。起先他們找到了一塊大石頭坐下,但又有幾個大孩子與他們爭搶這塊石頭,青銅被打得落花流水,但爲了讓妹妹能看到馬戲表演,青銅揹着葵花,自己則站在茫茫人海中,頭腦昏昏沉沉的。當葵花說:“哥,你看這個人真有趣!”時,她早已忘了自己是坐在哥哥的'頭上。

是相互感恩,讓他們分別的時候依依不捨。是感恩,讓青銅在分別時奇蹟地叫出了:“青銅——!”兩個字……

只有你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別人纔會來尊重你。

感恩其實很簡單。一聲謝謝也是感恩;一本清茶也是感恩;一張賀卡也是感恩;一次幫助也是感恩……我想我們現在對家長最好的感恩就是努力學習,回報祖國吧!

讀青銅葵花有感14

我讀了《青銅葵花》這本書,深深地被震撼到了。這是北大教授曹文軒的純美小說,這本書的內容大概是這樣的:男孩叫青銅,女孩叫葵花,在葵花三歲時,她的媽媽離開了人間,爸爸和女兒來到了鄉下。後來爸爸也去世了,城裏的女孩葵花和鄉村的男孩青銅成了兄妹相稱的朋友,他們一起生活,一起長大。

這本書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青銅葵花都到了讀書的年齡,因爲青銅家很窮,只能讓一個人去上學。可青銅和葵花哪個人去上學?青銅和葵花互相謙讓,青銅想了一個好的辦法,他對葵花說:“這個罐子裏有一顆紅銀杏和一顆綠銀杏,誰摸到紅銀杏就去上學?”接着他讓葵花先摸,摸到的是一顆紅銀杏,這時青銅也把手伸進去拿出來的是一顆綠銀杏。其實,青銅在這個罐子裏放的是兩顆紅銀杏,不管葵花怎麼摸,摸到的一定是紅銀杏,綠銀杏早就被青銅藏在手裏了。讀到這裏,我潛然淚下,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這時多麼偉大的愛,不是親兄妹,勝似親兄妹,不是親人,勝似親人。葵花非常珍惜上學的機會,學習非常刻苦。葵花上學之後,每天都在朋友家寫完作業回來,再教青銅拼音和怎樣書寫漢字。老師經常表揚葵花寫的作業都非常認真,每天青銅都來接葵花,怕葵花被嘎子(養鴨子的富人家)欺負,下雨天班裏的.女生就嫉妒葵花身上沒有一滴玉珠,而且乾乾淨淨的。葵花雖然是個孤兒,從小遭受了許多苦難,但是青銅一家讓她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親人的愛護,讓她坦然而茁壯地成長。

《青銅葵花》這本書讓我認識到親人之間要互相關愛,在我豐富多彩的生活裏,我的表妹交嬌嬌。記得有一次,我剛把下午要上課的作業寫完,就去牀上休息了。嬌嬌一個人來到我的桌上,以爲桌上的本子可以玩,就一張張撕了下來,接着再從我桌上拿出她最喜歡的水彩筆在紙上畫了好多圓圈。他畫完後,把這些紙都折成了一個個無法形容的東西。當我休息完,來到桌前拿作業本時,發現我的作業被她這個貪玩的孩子當成了廢紙,此時的我已經耐不住性子了,直接走到隔壁房間訓了她一頓並揍了她。

我想到青銅對葵花那麼好,這時我覺得我這個當姐姐的慚愧不已,在以後的生活中穹會像青銅一樣對待我的表妹。

通過看這本書,我覺得青銅一家是那麼的淳樸、善良、充滿愛心。如果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像青銅一家那樣關心別人,那麼這個世界該會多麼美好啊!人不能只顧自己,只注重物質生活,更重要的是人要有奉獻愛心的精神,這比什麼都重要。擁有了愛心,就算日子過得再苦再累,心裏都是充實的,幸福的。

讀青銅葵花有感15

《青銅葵花》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無疑是另一種聲音。它打破了人們享樂主義的水晶球,給予了這個在慾望中迷失的世界,最徹底的抨擊。它是對苦難和痛苦的肯定,也是對苦難和痛苦的昇華。

曹文軒筆下的青銅,家庭困苦,經歷了一場大火之後永遠無法開口說話。在啞巴的陰影下,他面對着無法與人交流、被人奚落嘲笑的生活。文中有多處描寫他獨自一人和老牛草地上漫步交流的場景:

“牛最願意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將頭微微低下,邀請青銅抓住它的犄角,踏着它的腦袋,爬到它的背上……那時,牛就會停止吃草,軟乎乎的舌頭,輕柔地舔着青銅的手……有時,青銅會突然抱住牛的頭哭起來,將眼淚抹在它的鬃毛裏……”

一幅幅畫面,寧靜悠遠,給人帶來一種純樸之美。青銅與牛之間的情感是最真實的,沒有遮攔,沒有虛僞,或許這纔是“知己知彼”吧。

葵花的出現,改變了青銅的緘默和孤獨,給青銅的生活帶去了一縷陽光般的溫暖,從小說的描寫中不難找到青銅和葵花患難與共、傾心交談的情景。然而,葵花的出現,同時也給青銅,給這個貧困的大家子帶去了更沉重的壓力與負擔。爲了葵花,青銅捨棄了上學的機會;爲了讓葵花能照張相,讓她能擁有和別人家孩子一樣的快樂,青銅頂着風雪在外面賣蘆花鞋。當我讀到葵花坐在青銅的肩膀上看馬戲表演的片段,內心真的有一種感動。

“青銅用手抱着葵花的腿,起初是一動不動地站立着,但過了一會兒,就有點站不住了,身體開始晃悠起來。他咬着牙堅持着……有一陣,他的腦子是空空的,他的身體沒有重量了,在黑暗裏飄動着,卻又不倒下來。”

“飄動着”“卻又不倒下來”一個是肉體的虛無,一個是精神的堅強。我想,正是對妹妹的那份關愛、那份責任,是骨子裏的那份堅強,纔會讓青銅在這樣的痛苦下,卻依然屹立。我不得不說,青銅是曹文軒創造的一個苦角,他不斷面臨着苦難的折磨,從精神上的到肉體上的,而讓人欣慰的是,在苦難與痛苦的面前,他選擇了承擔和麪對。

我們的生活中不斷地面臨着苦難,它包括天災、人禍亦或是挫折、坎坷與淪陷。然而面對苦難,我們往往缺的不是力量,不是幫助,不是滿口談天論地的空話,而是一種態度,在苦難近在咫尺時的態度。1976年,唐山大地震,撼天動地。突如其來的大災難,毀滅了這座古蹟斑駁的城市。是啊,苦難來了,離別、死亡、傷痛肆虐着這裏的每一個人。可是,你聽見了嗎?多少互不相識的人在殘垣下互相鼓勵,互相扶持;殘垣外,士兵們、倖免於難的居民、婦女還有孩子們,他們用自己的手挖開了一塊、兩塊、三塊……,沒日沒夜的挖着。他們堅毅的面容彷彿告訴我們,“苦難面前,我們選擇堅強”。苦難與痛苦在這一刻,在這些人的身上,得到了確定。就像天空中的星星,一顆一顆雖然微弱,但連成片卻足以照亮漆黑的深淵,永不墜落。

常讀曹文軒的小說,讀多了,才發現,他筆下的每一個人物,其實都代表了每一段經歷。在《青銅葵花》中,青銅是不斷成長着的,從剛開始的消沉、幼稚到葵花離開時的果敢、成熟,友誼與苦難是不可缺失的催化劑。

“那時,青銅很得意。他穩穩地騎在牛的背上,一副旁若無人的樣子。那時,他的眼睛裏只有天空,只有起伏如波浪的蘆葦,還有遠處高大的風車。然而,當所有的目光都不在時,青銅挺直的腰桿就會變軟,直到無力地將身體傾伏在牛的背上,任它將他隨便駝到什麼地方。”

這是小說開頭對青銅的描寫。那時的青銅也會想要炫耀,也會軟弱。孤獨讓他嘗試着從別人的羨慕中去尋求一種滿足。或許,那時的青銅是自卑的,因爲別人的嘲諷,而不敢再去接近他人,獨自沉醉在自己的世界中。歲月像一條線,將回憶攢成一顆顆珍珠,一顆一顆穿在一起,而當葵花到來後,這些珍珠纔有了光芒。在葵花和青銅身上,發生了太多的事:他們一起捕魚、一起在草坡上看遠處的風景;當青銅發現葵花因爲“借燈光”而被同學拒絕時,他做了一個個的南瓜燈,在小棚屋裏散射出暖暖的光;一家人一起做蘆花鞋,做好了,青銅冒着風雨向路人兜售蘆花鞋;大風暴雨將他們的家弄得四分五裂,於是,一大家子的人共同出力,蓋新房屋……發生了太多太多的事,苦難總是伴隨着他們。然而,苦難與痛苦的折磨,卻讓青銅變得成熟了,讓每一個人都成熟了。因爲苦難,青銅經歷了失望、孤獨、寒冷、飢餓,所以,不會害怕了。苦難鑄造了青銅寬厚的肩膀,讓他在痛苦的面前,能夠承擔更多的責任,哪怕風吹雨打,也不會倒下。在青銅葵花的故事裏,苦難不僅僅只是折磨、痛苦,而是昇華成了一種大愛、一種力量,這種在苦難中縈繞的愛與力量,將一家人的五顆心緊緊地連在了一起,患難與共。

其實,在青銅的成長過程中,我也看見了自己的成長,不禁豁然開朗。原來,苦難纔是成長的代名詞。風雨中弱不禁風的一株小草,突破頑石,長成參天大樹;醜陋的毛毛蟲,作繭自縛,破繭化成了美麗的蝴蝶;鳳凰百年,浴火重生,這一點一滴,都在訴說着同一個道理:成長的過程中,只有經過不斷地磨練,不斷地去挑戰苦難,纔會明白人生的真諦,才能挑起成長的責任。其實成長本身就是一個苦難的大包袱吧,當你背起包袱,準備起航時,在前方的`道路上,將有數不盡的大浪,數不盡的困難,阻擋我們前進的道路。而我們,卻要闖練。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幅漫畫:一對父母在前面用力地爲孩子鋪設着平坦的道路,後面,一個孩子大搖大擺的走在父母爲他鋪好的路上。這幅漫畫不正好諷刺了這個享樂主義氾濫的今天嗎?“嬌生慣養”“弱不禁風”什麼時候已經變成了我們成長的標註。天天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難道這就是成長的意義嗎?人們常說,“無事一身輕”纔是一種享樂,可青銅葵花的故事卻讓我明白,真正的快樂,是苦難過後的大徹大悟,是心靈上的提升,而不只是物慾上的滿足。苦難是成長的試金石,而我們卻自然地忽略了苦難的必然性。我並不贊成那些父母“俯首甘爲孺子牛”的作爲,正是這種一帆風順,沒有經過苦難磨礪的人生經歷才造成了社會上頻頻發生的輕生現象。然而,當社會輿論對當今的教育制度發生種種質疑的時候,你們是否想過:“是什麼,讓我們的孩子如此脆弱?”

有人說,“一本好的書能帶給人巨大的震撼與心靈上的切合”,《青銅葵花》帶給了我一個大震撼。成長中,我們離不開苦難,正是這種苦難在我們的心中留下了大愛、大美,讓我們不會再在利益和享樂的漩渦中迷失自己。

故事的結尾,葵花離開了。童年,以苦難告終;成長,以苦難開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