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雷雨讀後感1000字(通用15篇)

本文已影響 3.41W人 

導語:兩代人的愛恨糾葛,猶如蜘蛛網似的交錯,然而一個不小心的漏洞就會將這“苦心經營”變得功虧一簣。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雷雨》的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雷雨讀後感1000字(通用15篇)

雷雨讀後感1000字 篇1

《雷雨》,這本書反映的也正是那個時代不同種愛情的縮影,用不一樣的愛情以及不一樣的結果,描繪了一個充斥着等級觀念的社會。

兩代人的愛恨糾葛,猶如蜘蛛網似的交錯,然而一個不小心的漏洞就會將這“苦心經營”變得功虧一簣。一個三十年來的祕密就在這雷雨天下揭開,不公平的命釀出這一場悲劇......

悲劇的初始,是一個並不動人的錯誤。富家少爺在空虛無聊的生活中與家中女僕墜入愛河,理所當然,富家長輩憤然反對二人"懸殊"的交往,在大年三十的夜晚生生將懷抱嬰兒的女僕趕走,還強要了他們的第一個兒子,三十年後兒女之間的愛恨情仇,似乎又在延續着當年的錯誤,當這一切都無法挽回的時候,曹禺先生又巧妙地製造了死的悲劇,瘋的悲劇。

其實大家都在想,究竟周樸園有沒有真正愛過魯侍萍呢?我認爲是有的,而且是愛得非常深,不然也不會一直掛着侍萍的照片,不會保持着關窗的習慣。但是爲什麼看到侍萍本人後不是久別重逢的喜悅,而是徹頭徹尾的猜忌,懷疑與恐懼,他想到的,是侍萍是到來也許會對他的地位,利益所造成的威脅,是真相揭穿後自己將面臨的尷尬處境,而不是對侍萍悲慘遭遇的同情和憐愛。甚至還認爲侍萍受人指使回來訛詐他,連我都感覺心寒,更何況是此時的侍萍。他口口聲聲的說他一直留着她喜歡的傢俱,說他保留她的習慣,珍視那繡了梅花的舊襯衣,可說到底,這些都不是因爲愛,都是因爲要彰顯他那早就不存在的良心,他要撫平侍萍心頭上的疙瘩然後再慢慢警告侍萍不能輕舉妄動,這份感情真是讓人無話可說了。

周樸園,作爲一箇舊社會的資本家,言行所表現出來的都是商人唯利是圖和陰險狡詐。他愛侍萍,但他愛的是以前那位美麗動人,溫文爾雅的侍萍,如今的侍萍早已被歲月摧殘地連當初最親密的人都認不出來,而周樸園唯一眷戀的就是她的那份溫婉美麗,可是這些都沒有了,那麼,情分也不必談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周樸園和魯侍萍之間的糾紛還未解決,他們的子女又鬧出感情,周萍和四鳳的愛情是美好的,但他們卻開始就是個錯誤,惡果一旦種下,除非連根拔起,否則就會風狂生長。然而他們卻走了最差的一條路,先讓它瘋狂生長,再連根拔起。

周萍這個男人的一生應該算是極其卑微潦倒的了,他總是在是非之中搖擺,不能忘卻前世與繼母的失足情網,也不能割捨後世對魯四鳳的愛戀糾纏,他活得過於矯情,淡薄了尊嚴,丟棄了理想,湮滅了自由,結餘的那些生命就只獨守着一個“情”字不了而已。我以爲,愛他就好比施捨同情,但是在於他的評價我只能說懦弱得幾近使人唾棄。

在這一場悲劇之中,讓我眼前一亮的就是二少爺周衝,他先是對四鳳的求愛失敗;又在爭執中委命於父親的呵斥,熟悉到獨權的威嚴終究是不可動搖的;之後他又抱着近似菩薩的善心去探望困頓中的四鳳,卻被魯大海視爲不速之客辱罵出門;結尾他又被周繁漪無情地拉出來,眼見了殘酷的事實,最終因救四鳳而被電死。他是我看到的唯一一位受害者,他的天真爛漫被社會矛盾、家庭仇恨無故吞噬,令人悲痛。

複雜感情的糾葛使他們那本已傷痕累累的心雪上加霜,在命運的無情擺佈和感情的殘酷玩弄下,他們已無還擊之力,死的死,瘋的瘋,逃的逃,兩個家庭在一天之內毀於一旦。那麼這場悲劇我們要怪那位自私自利的周樸園嗎?說到底還是要歸結到那令人窒息的封建制度,蠶食了人性的美好……

雷雨讀後感1000字 篇2

生活是一碗五味雜全的湯,品位酸甜苦辣;

生活是一張色彩斑斕的畫,欣賞赤橙黃綠,

生活更是一個解不開的迷,需要你去親身嘗試……

一個白天加一個黑夜,兩處房屋,卻將這三十年來的恩怨情愁濃縮在這短暫的時間和空間內。

對他們來說,生活本身就是一個錯誤。

文章開頭從一對小姐弟的對話倒敘十年前的故事,讓人饒有興致。接着,在開始的場景裏,作家通過人物的對話側面反映天氣的悶熱,預示着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這不僅僅是一場自然界的暴風雨,它更是全文的線索。這場大雨衝跨了房屋,衝倒了大樹,也摧毀了一個罪惡的封建大家庭。

笑聲,是周衝見到四鳳時天真的笑、是四鳳得到周萍承諾後幸福的笑、是魯貴看到那張大鈔後得意滿滿的笑,還是夫人絕望後肆無忌憚的笑?哭聲,是傷心的哭、後悔的哭、無奈的哭,還是絕望的哭?無論是哪一種笑,最後都走向了沉默。無論是哪一種哭,都成了悲哀。四鳳觸電而死,蘩漪的兒子周衝爲救四鳳不幸送命,周萍開槍自殺,善良的魯媽癡呆了,絕望的蘩漪瘋狂了,倔強的魯大海出走了。原先的人物一個個淡出了我們的視線。

魯大媽在看到自己的兒女,把所有的一切都歸咎在命不好上。其實,造成她們母女相似命運的不是命的驅使,而是他們自己的軟弱。這也是一個時代賦予婦女的不幸,世界沒有告訴她們:她們是可以反抗的。侍萍忍辱負重,遭遇那麼多不幸,卻只認爲那是自己造的孽,甘心在心裏承受所有痛苦。也許這樣的話,她的心理負擔會少一點,而不必把社會造成的悲劇由自己獨自承擔。

以前有看過一些《雷雨》戲劇的片段,還有看過由《雷雨》改編的《滿城盡帶黃金甲》,看影片的時候對於那個人小但是野心大的小皇子是沒有什麼憐憫的,但是真實劇情裏的二少爺的確很無辜。他還是一個孩子,他天真善良,希望可以幫助四鳳讀書。在他身上沒有少爺架子,沒有紈絝子弟的惡習,有的是青春活力。在他身上,我看到了這個家庭的希望。因爲,只有他是純淨的。但,一切彷彿像是註定好了的,他美好的生命終究還是被黑暗所吞噬。這黑暗是什麼?是時代的黑暗,這個家庭只是黑暗社會的一個縮影。

遺憾於作者沒有寫到魯大海繼續的抗爭,聯合工人將這個社會摧毀。曹禺在1977年爲自己作品集寫後記的時候說:“今天看來,必然有很多缺點和謬誤”,然後他談到沒有寫一個無產階級人物,沒有指出革命的方向都是缺憾。這就是時代所賦予所有人的侷限性,必定有些痛苦會跨越時代,跨越階級。就像無論諸葛孔命多麼聰明,也造不出火箭的道理一樣。

曹禹最喜歡繁漪這個角色,但他沒有刻意美化她。她的發瘋是她唯一的下場,因爲她的性格和當時的社會格格不入。一個佔有慾如此強烈的女人在失去一切希望後,她只能瘋。我也很可憐她,兩個男人都拋棄了她。而她只是在自以爲是的愛情中毫無頭緒地磕碰,也許她只有這個下場,也是因爲作者憐惜她,確實她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可憐的女人!

只能說,這就是生活……

雷雨讀後感1000字 篇3

《雷雨》這本長篇小說我並沒有看完,不過它曾出現在我的高中課本上,我記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那麼一段。周樸園走到窗前望外面,風聲甚烈,花盆落地大碎的聲音。這個像是將所有一切得情感矛盾綜合在一起,彷彿正準備着迎來所有得黑暗與愁苦,將所有的仇恨都化作實體向着人物狠狠得砸來。

在本書裏,擁有着一段糾葛難纏得關係,上一輩得與老一輩的。然而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完全體會到當時社會的黑暗,周樸園與當年的女僕梅侍萍發生了一段不被承認得關係,而後梅侍萍被趕出了周家,故事從此就開始發展,周樸園納了新的女人繁漪,然而沒有想到的是當年梅侍萍得女兒四鳳機緣巧合下來到了周家,和周家得少爺,自己同母異父得哥哥周萍有了關係。

在故事中,女人總是悲慘得,繁漪是,梅侍萍是,四鳳也是。

還有更多的是對人性醜陋的描寫,試問,假如當初周樸園沒有將梅侍萍趕出周家,那麼也就不會有後來的四鳳和繁漪,然而聯繫起這兩個女人的是一個叫周萍得男人,兩段不同的倫理關係,讓我們能體會到所謂得愛情真的不過是如浮萍一般得伶仃,情字帶給了這三個女人無一不是深入骨髓的絕望。

然而對於周樸園,卻是有諸多的爭議,有人說他冷血心腸,拋棄妻子,在結局最後是孤身自保得人。有人說他爲了成就自己的大業泯滅了那麼一點良心又怎麼樣,男人就是應該幹大事。

至於我,是偏向前者的,周樸園太狠心了,將自己的妻兒趕出家門,在梅侍萍來到周家時,他那顆所謂念舊得對梅侍萍還存着愛戀的心,卻又變得自私自利,讓人可憎起來。

我最喜歡的人還是梅侍萍,梅侍萍在被周樸園,在被這個醜陋黑暗得封建社會拋棄下,竟還能堅持得爲自己,爲自己的兒子,爲自己的家庭堅持下來。然而她卻眼睜睜的看着一場噩夢來臨,最後,她被噩夢壓倒了。

本書最可憐的人是繁漪,繁漪是一個不被愛情所祝福的女子,所以她愛上了周萍,這個她以爲能帶給她幸福的男人,最後當整個世界都崩塌了,繁漪也隨着那崩塌的世界,一齊丟了自己得魂。

再說說最後一個女人四鳳吧,她本是一個無辜的女孩,聰明能幹,身上卻帶着上一輩的恩恩怨怨,以致於到了最後不能勇敢的去愛,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擊,當她知曉了真相,周萍和自己是同母異父得關係,這個很獨立堅強得女子也被逼瘋了,最後她死了。

一本書將三個女人的命運緊緊牽在了一起,一本書,寫滿了對舊社會的無盡黑暗,那個可怕的世界當中,沒有一點溫暖。

可我們的生活中還是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在等待着我們。我們不應該被這種扭曲的社會打倒,我們應該站起來,勇往直前!!!

雷雨讀後感1000字 篇4

在四川省汶川縣映秀鎮中心小學有一位年輕的男教師,當年只有29歲,孩子剛滿3歲,妻子美麗端莊,是與他一個學校並肩作戰的戰友,他們對生活充滿了無限的憧憬,他就是張米亞,他性格開朗,幽默外向,喜歡運動,身高只有1.72米,可打的一手好籃球。

關上臺燈、閉眼,眼前似乎還是出現一幕幕叫人不知感慨還是感動的情景。

一切源於情又止於情。第一代的恩怨債孽卻由第二代繼續承受。倘使當初周樸園沒有爲了名利狠心拋下魯侍萍和魯大海,周萍和四鳳這段不該來的愛情也就不會來,瀿漪和周萍的這段瘋狂而又心酸的感情也不會存在。而這一切究竟是誰的錯?

四鳳,侍萍,周萍,周衝,他們不該是這樣的結局啊!本來應該是一段很美好的愛情,卻在最後被套上了枷鎖,本來應該是一段很親密的母女情,卻爲了兩段不該來的愛情而處在了痛苦的深淵。一切的美好啊,爲什麼終歸支離破碎?不該死的死了,不該瘋的瘋了,舊社會,令人心酸的下層人的命運,何故如此?舊社會的黑暗,上層人士的腐朽終究導致了無數悲劇的發生。

我依然在想,不僅僅是舊社會,即便是現在,這樣的情況也依然在發生。也許現在會比舊社會光明的多,可是仍有那麼多的人仗着自己有錢有勢,處事橫行霸道,任意妄爲?犯法了,他們的錢可以買通律師,買通法官,然後可以不負任何責任,拍拍屁股走人,還裝出一副受害者的委屈相,扔下真正的受害者捶足搗胸,哭盡人間的不公。這樣的人他們的心難道就不會滴血嗎?而這樣的人也終究會遭到報應的吧!呵,命運,如何的作弄了這世間的人,一切的人與事彷彿盡在它的掌握之中。

我又想到了魯大海,這個個性鮮明,決不向黑暗的上層勢力低頭的青年人。他意氣風發,愛憎分明,對於一切的不平,他敢於挑戰,堅定的意志和一直堅守的原則,也讓他對上層人士嗤之以鼻。他不甘於那種“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的下層人民的一貫作風,更不屑於魯貴那種奉承拍馬,狐假虎威的神奇,他願意爲自己以及其他所有礦工的公平挑戰周樸園,他要爲自己和其他人贏得他們應有的回報,他憎惡黑暗,也敢於挑戰黑暗,這樣的年輕人正是舊社會所有懂得反抗的人的真實寫照。他們頑強,他們堅持,在所有人都在無際的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朝更加黑暗的深淵走去的時候,只有他們在黑暗中摸索前進,找尋光明的所在。

一陣雷鳴,驚醒了多少懵懂的舊社會人民;一夜雷雨,淹沒了多少不堪回首的往事的痕跡。

人生總歸如此,像書像畫亦像戲,讀一部《雷雨》,彷彿嚐盡了人間千番種種,讀盡了舊社會勞動人民的辛酸血淚,想想現今,我們也算得幸福的了吧!

雷雨讀後感1000字 篇5

《雷雨》的題目並非多麼吸引讀者,的確這一題目也許僅是用於點明瞭時間,可令我吃驚的是,僅僅在這24小時之內,作者構思瞭如此精緻,耐人尋味的作品,僅是以時間爲題作者曹禺創造了這部白話佳作,作者文學功底之深厚,劇情之豐富,複雜,人物矛盾之尖銳之類是無法估計出的。在這部作品面前,我感到了自己如此渺小,而只能將自己化身爲作者的一位崇拜者,去細讀它!

出身於舊軍官家庭的.作者,專制,鴉片的煙霧並沒有吞噬作者,而使他在五四新思潮的影響下,無限壓抑情緒的爆發,並淋漓地揮灑出這部《雷雨》,這樣的一個成長環境,也許幫助他塑造人物間複雜的關係,專制,僞善的家長,熱情單純的青年,被情愛燒昏了心可魅惑的女人,痛悔這罪行卻又不自知地犯下巨大罪孽的公子哥,這些看作複雜的關係,在作者筆下如此條條有理,細細地醞釀,不覺間將事件推向了高潮。如僞善,貪圖和金錢,不惜間接殘害生命,假裝對魯侍萍有情有義,卻又說魯侍萍終究是找來了,可以說,任何親情,在周樸園這裏都成了他玩弄的對象,來豐富他虛僞,做作的內心世界,如此反襯除了舊社會,專制下,人性的畸形,醜陋,黑暗,無法見人。同樣的,作者也塑造了最獨特的人物繁漪,她的美麗的心靈被環境裏窒息變成了乖戾,在這樣環境下,她有了一顆強悍的心,盡情展現她的辛辣尖銳和魅惑。同時她雷雨般的性格也推動劇情的發展,層層疊疊,逐漸登上了高潮一幕,在舊社會下,女人心中的黑暗被淋漓地展現出來。

《雷雨》對舊社會毫無保留地披露,也引起了讀者的共鳴,一代代在中國文學中佔據了不可小視的作用!首先,戲劇即爲衝突,《雷雨》的衝突及疊在其中的特色中起承轉合到極致。《雷雨》的戲劇中的衝突時具有夏日的雷雨特點,開始是鬱悶燥熱,烏雲密集,繼而有雷聲有詭譎的閃電煽動着漸趨緊張的空氣,忽地,天地間萬物止息,紋絲不動,靜極了,靜極了,就在人剛剛覺察到異樣還未來得及思忖,當頭。響起了一聲炸雷,電閃雷鳴。達到這種效果也憑劇作家牽動劇中人物之間的危險關係!

幾十年來,《雷雨》比一代一代人閱讀,被一批又一批演員排演,但不失華彩,這與它複雜的人物關係,獨特的背景,等因素有關,同時,對這樣一部文學佳作,它還具有了不可估量的詩意!作者用詞優美,獨到,而又貼切,許多段落則是被別人反覆吟誦,得益於劇中人物詩意的性格,或許也可以說是細緻入微的舞臺提示,爲人物塑造更加球極致,每當分析,使人物形象深深印於讀者腦中,彙總而後開發出的一種形而上的氣質和品位!

雷雨讀後感1000字 篇6

看完《雷雨》後第一反應就是和張藝謀的《黃金甲》很像,也許就是照雷雨的版本拍的。畢竟年代不同所以無法真正理解那種家庭下的人的生活,不過還是有點感觸。

我比較欣賞劇中的周衝,至少他還具有他身邊人所不具備的純真和善良,儘管他有些懦弱,無法強硬的去反抗自己的父親,但至少他並不是一味去接受。當父親讓他勸不肯喝藥的母親喝藥時,他也試圖反抗,只是在父親強硬的態度下無法堅持。對於四鳳他付出了真心,即使知道四鳳另有所愛,他仍堅持對她的愛希望她幸福,並希望她可以上學。甚至對魯大海,他也抱着一種尊重的態度去對待。只不過在那種特定年代,性格本不堅強的他,即使再有想法仍無法改變什麼。

本來對蘩漪這個人沒什麼感覺,後來仔細閱讀了原著,覺得她其實也是一個不幸的人呢。她崇尚自由,受過一點新的教育。她嚮往愛情,可是周樸園和蘩漪並不是因爲相愛而在一起,周樸園比蘩漪大那麼多,對待她的態度更是毫無夫妻之情可言,根本就是不平等婚姻。在丈夫一系列的精神摧殘下,愛上了丈夫與侍萍所生的兒子,只可惜周萍喜新厭舊導致她最後不顧一切,當愛變成恨時,她的恨如同一團火傷人傷己。我在書的前言上看到說蘩漪是一個最具有”雷雨”性格的人。熱情好似澆不滅的火,然而,上帝偏罰她枯乾地生長在砂上,於是,她美麗的心靈被環境窒息變成了乖戾。實在是極恰當的比喻,她有鬥爭精神,她是不屈不撓的,只是用錯了方法。曹禺也說:“我會原諒她,雖然她做了‘罪大惡極’的事情——拋棄了神聖的母親的天責。”是啊,算不清舊中國有多少這樣的蘩漪,但她們又不是蘩漪,她們多半沒有她勇敢。這類遭遇不幸的女人,被人嫉惡,受社會制度壓制,抑鬱一生,最終竟吸不着一口自由的空氣。蘩漪與她們相比,自然是值得讚美的。堅定的信念與不屈的意志塑成了她一顆強悍的心,滿蓄着受着壓抑的陰鷙的力。她帶着這顆心,披着如火的熱情,出發上路了。她要去衝破桎梏,做一次困獸的鬥。

說實話,比起周樸園,我更不喜歡周萍這個人物,就像《黃金甲》中比起周潤發飾演的那個皇帝我更討厭大皇子。他崇拜父親,繼承父親衣鉢,走着父親的反動道路,但是與其父不同的是他生來就有現成的地位、榮譽,除了寄生性之外,又養成了懶惰性。對魯大海他沒有其父那樣的“雅量”,而是赤膊上陣,又打又罵。他玩弄女性,較其父之有過之而無不及!他與後母亂lun,始亂終棄,又玩弄四鳳,尋求寄託,事情敗露後,先準備逃走,後舉槍自殺,自私怯懦,不過是“一顆弱不禁風的小草”。 這個所謂的健全的子弟其實荒唐至極,過着花天酒地的放蕩生活。對於他,實在是一點優點也無法挖掘。

我想《雷雨》想表現的應該是一個不正常社會下的一個典型家庭吧。

雷雨讀後感1000字 篇7

1933年的夏天,23歲的曹禺先生給我們帶來了一場無聲的雷雨。

這部劇本中所描述的故事,真的如雷雨一般。

所有的事情在極短的數小時內發生了,就如閃電一般迅速。然後,所有的事情彷彿被雨給沖走了表面的僞裝,一一的浮現在我們的眼前。

《雷雨》所表現出的衝突,不僅僅是在故事情節方面。對於人物的刻畫與描寫,也體現出了他們個人所擁有的矛盾心理。

如周樸園。周樸園爲娶有錢有世家小姐進門,拋棄了魯侍萍與他的一個孩子。周樸園用卑鄙的方法發財致富,發的是“斷子絕孫的財”,然而,劇本最終的結局,的的確確符合了這句話。

然而,周樸園在如願的娶了周繁漪,並且有一些家底之後,他時不時還是會拿出魯侍萍的照片,看着照片中的人兒。或許周樸園與魯侍萍懷着一種歉疚,或許是害怕她會找回來,但是,誰又曉得這其中是不是還包含着一種情誼呢?至少,從這個周樸園經常會拿出魯侍萍的照片看的這個細節,我想周樸園或許還有些良知。

而周蘩漪,在全劇中,或許她纔是最可憐的人。

她嫁給周樸園,她與周樸園相差20歲。在思想上,有着很大的差異。而她在家中卻處處被壓制的。明明如正常人一般,明明有着健康的身體,卻要因爲周樸園的話而天天喝藥。後來,她愛上了周樸園的兒子周萍。這種亂lun的關係,最終是長久不了的。周萍愛上了魯四鳳,周萍厭倦了這種社會不接受的關係,他離開了周蘩漪。於是周蘩漪憤恨。她的精神一直被壓迫着,得不到解放,而她的愛也付之東流。沒有依靠,沒有精神寄託。她爲着周樸園的謊言而喝藥,被人當作是瘋子、不正常的人。在如此環境之下,她怎麼能不怨恨?她如何能不瘋?對她來說,她所處的環境,就如同雷雨未來前的悶熱,令人窒息。

然而,在她“發現一個更悲慘的命運”的時候,她突然清醒了……

那是周萍與魯四鳳的悲劇——兄妹相戀。他們的悲劇應該歸咎於上一輩。

周樸園對魯侍萍的拋棄,讓周萍以爲自己的生母以死。他與四鳳的愛情,終究只會是一場悲劇。

而對於周衝,那麼年輕的孩子,他的愛是純真的。然而,在這樣的環境中,他的愛得不到潤養。他的好心,他的善良一次一次的被打擊着,這讓他明白社會的殘酷,這讓他變得越來越壓抑。

《雷雨》,它描寫出在那樣的社會中,愛情往往會成爲利益與謊言的祭品。讓心存善念的人放棄對他人友好的希望。利益與金錢變爲世界的主宰。

《雷雨》,那是一本會讓人有深刻思考的書。

思考我們的人生,思考我們的信念,思考與我們有關的一切。人情、家庭、社會以及更多……

雷雨讀後感1000字 篇8

周蘩漪是一箇中國舊式女子,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她有她的文弱,她的哀靜,她的明慧。周樸園用卑劣的手段將她騙到周公館來,十幾年來受到周樸園的專制,她被漸漸磨成了石頭樣的死人,她難以忍受周家的沉悶空氣,她變得乖戾。正因爲她受到過新式教育,新思想對她的衝擊使她不能安於“三從四德”所規定的命運,她要擺脫思想的束縛,掙開行動的枷鎖,遠離這個令她喘不過氣的地方,遠離那個專制蠻橫的周樸園,去尋找她真正想要的東西。

周萍的出現喚醒了她的熱情,他的出現對於蘩漪來說,就像是在炎熱的沙漠中出現的一股甘泉一樣,她狠狠地抓住了這根救命稻草,抓住讓她“活”過來的他,不肯放手。蘩漪是矛盾的,她愛着周萍,卻也恨他,他的生命交織着最殘酷的愛和最不忍的恨,她擁有行爲上許多的矛盾,但沒有一個矛盾不是極端的,“她會愛你如一隻餓了三天狗咬着她最喜歡的骨頭,她恨起你來也會像條惡狗狺狺地,不,多不聲不響地恨恨地吃了你的。”

蘩漪懂得反抗,她大概是整個周公館唯一一個敢反抗周樸園的人。在四風端給她煎好的藥後,她雖然猶豫了一下,但最後還是讓四風將藥倒掉。在周樸園讓她喝藥的時候,她反抗地說她不想喝這種苦東西。她並不是真的因爲藥苦而不喝,她只是受夠了周樸園這些年來的專制,不想什麼事都依着他,最起碼在自己喝不喝藥的問題上,她想自己做主。所以纔有了對周樸園的反抗。但當週樸園叫周萍跪下勸她喝時,她沒法再堅持了,只得“嚥下憤恨,一氣喝下”,哭着,跑出了客廳。

雖然十幾年在周家沉悶的生活讓蘩漪變得乖戾,陰鷙,但在她身上,最本質的東西還沒有散去,她有她的善良。在她知道周萍是魯媽的兒子後,她逐漸開始同情周萍和四風,而且“不由自主地悔恨地望着自己的衝兒”。在四風難以接受現實的打擊而跑下中門後,蘩漪很不放心而叫衝兒出去看她。

蘩漪是個可憐的女人。她是一個做事情一條路走到黑的人。她本以爲周萍會一直留在她身邊,卻沒想到,即使沒有四風,周萍都以爲那是他做過最後悔的事,他對不起自己,對不起弟弟,對不起父親。而蘩漪卻沒有後悔過,她做事情從來都不後悔。她是一個極端的女人,她最愛周萍,也最恨他。因爲她關上了四風房裏的窗戶,魯媽才發現了周萍與四風的事。也是因爲她叫周樸園下樓,周萍的身世的祕密隨之解開。或許後者她是無意的,但確實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後果。

曹禺說,“(蘩漪)她有火熾的熱情,一顆強悍的心,她敢於衝破一切桎梏,做一次困獸的鬥。雖然依舊落在火坑裏,清熱燒瘋了她的心,然而不是更值得人的憐憫與尊敬麼?”。

雷雨讀後感1000字 篇9

一場雷雨,一場夢。夢醒之後,一切成空。

我曾看過愛情溫柔地凋零,直到感覺到那一絲痛狠狠的劃過心田後,才明白原來所謂真愛無敵的童話,只不過是當一絲情愫如輕沙般心田時,人們彼此心照不宣的謊言,在這原本就是個暖昧不清的世界,那些孤獨追尋着的靈魂遊離在城市巨大的陰影之下,在每讓人窒息到極點的黑夜,失去自由的愛情便只能頹廢地躲在牆角邊喘息,冥冥之中,一切被註定了的就這樣永遠被註定了。

兩代的恩怨註定了一場無法逃避的悲劇,一場雷雨,悲劇註定是兩代人的結局,三十年的漫漫時光,三十年的愛恨糾葛,三十年的淚與鮮血鑄就了一場悲天慟地的雷雨。

中國封建舊社會吃人的禮教傳統,女人永遠是被傷害的對象,魯侍萍,悲劇的核心承受者。周樸園,那個傷害她到遍體鱗傷的男人,說他保留她的習慣,珍視那繡了梅花的舊襯衣,可說到底,這些都不是因爲愛,都是因爲要彰顯他那早就不存在的良心,他聽任家中長輩將梅侍萍趕走,隨後娶了門當戶對的闊小姐時起,他的心靈已徹徹底底成了利益至上的最佳寫照。在三十年後,他重又認出侍萍的那一刻,他所表露出來的情感,不是久別重逢的喜悅,而是徹頭徹尾的猜忌,懷疑與恐懼。他想到的,是侍萍是到來也許會對他的地位,利益所造成的威脅,是真相揭穿後自己將面臨的尷尬處境,而不是對侍萍悲慘遭遇的同情和憐愛。這就是深愛他的女人的待遇。

蘩漪,《雷雨》中被愛情傷得最體無完膚的女子,她抓住周萍不放手,想重新拾起一堆破碎的夢而救出自己,因這條路也引向了死亡,她的生命交織着最殘酷的愛和最不忍的恨。像是一朵在黑夜裏悄無聲息地綻放了的花,冷漠、詭異、妖豔,穿過被灼傷了的眼睛,直逼進你的靈魂,尋找苦海深處的共鳴。

現實在殘酷地獰笑,唯有死亡是舒適的溫牀,四鳳,整齣戲中最讓人不忍心的受害者,單純、清澈,對甜蜜的愛情那麼憧憬,對未來充滿了熱情,她明亮的眼睛無法看到掩藏在黑幕下的波濤洶涌,一心只勾勒着幸福的輪廓,當她的幼稚在殘忍的現實面前被得頭破血流的那一剎那,老鍾就已經鳴起,雷雨過後,我們不得不扼腕嘆息:多麼年輕的生命啊。

那個驚心動魄的雷雨之夜啊,四鳳觸電而死,蘩漪的兒子周衝爲救四鳳不幸送命,周萍開槍自殺,善良的魯媽癡呆了,絕望的蘩漪瘋狂了,倔強的魯大海出走了。罪惡的家庭崩潰了。

愛與恨的廝殺滲透出的血腥之氣讓我不寒而粟,當一切又迴歸平靜,啜泣的問不再幽幽慨嘆,我們早應該明白,愛與恨終究不能長久,邊緣的問,兩個瘋子的女人,一個憂愁的老人,還在苦苦掙扎……

在那個黑暗的社會裏,人們的性格已經被扭曲。

雷雨讀後感1000字 篇10

拿到“雷雨”立刻放下手頭的事,一口氣讀完。

在封建權威的籠罩下,人們如同跌在沼澤裏的馬,愈掙扎,愈深沉地陷落在死亡的沼澤裏。掌權者也失掉了可貴的本真。周樸園生活在封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斷層中。年輕時,他曾經試過跳出封建的束縛,追逐自由,真心地對待所愛的侍萍,然而他的懦弱使他背叛了自己的理想,背叛了侍萍,飽受摧殘的侍萍便是這個社會的犧牲品。她沒有權力去愛她所愛,恨她所恨,而是將一切罪責都擔在了自己身上,這既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又是一位對封建權威的臣服者。

氣氛沉重得有些透不過氣來,人似乎在受着情感的捉弄,這是怎樣可憐的動物,帶着躊躇的心情,本應主宰自己,卻發現自己時常被環境所主宰着。在這樣的環境中,周府的豪宅,侍萍的陋室,極端的痛苦與愛情在一天中強烈的碰撞。隨着陣陣雷雨滾滾而來,抑鬱,絕望,充斥在空氣中,一幕幕就如暴風雨中的波濤,惡狠狠的撞向人們,人們無處可逃。

在這樣一羣隨波逐流的人中,蘩漪是一隻獨自綻放的花,她更讓人們所接受,因爲人常常身不由己,迴歸到原始的路,流着血,不是恨就是愛,一切走向極端,要轟轟的燒一場,中間不容易有一條折中的路。當她嫁給了被封建思想腐蝕了多年的樸園時,她奮力地要跳出緊縮的牢籠。在茫茫尋找中,她陰錯陽差地愛上了丈夫前妻所生的長子,周萍。她的生命如火一般的白熱。也是一般短促。情感,境遇,激成一朵朵火花,在周萍身上交織成了最殘酷的愛和最不忍的恨。然而她很勇敢,站在滾燙的砂岩上,她用火熱的情和那顆強悍的心做了一回困獸之鬥。當時有許多女人也都有美麗的心靈,是環境的窒息使她們乖戾,抑鬱終身。蘩漪雖然最終回到了火坑,但這更值得人們去尊敬和憐憫。

如果說迷走在愛恨中的是蘩漪,那麼沉浸在自己的伊甸園中的就是周衝了。也許是從小的高高在上讓他一直被埋藏在理想的堡壘之中,對社會,家庭,以及對四鳳的愛情都天真得像是在心中編織的一個個美麗的童話。然而現實的殘酷讓他不得不感到理想幻滅的悲哀。從父親逼迫母親喝藥的那一剎那,他已經感受到了現實的醜陋。直到慈祥的母親變成了站在眼前神志不清的女人時,他的夢驚醒了,心中的激盪早已不再。終於,這個悲情故事在雷雨的轟鳴聲中達到了高潮,一根電線,結束了四鳳和周衝的生命,扼殺了蘩漪和侍萍的意志,擊潰了一個罪惡的家庭。周萍在知道自己的身世後,崩潰了。但他平靜得如一潭死水,也許是知道了自己的命運,終於可以不再被命運完弄,以死來結束自己內心的折磨是最好的解脫,這是大廈轟然倒塌後的死寂。

是時代和命運在扭曲的人性中塑造的這一出悲劇。

雷雨讀後感1000字 篇11

《雷雨》是中國話劇史上的奇葩,關於《雷雨》品析賞鑑也是不勝枚舉,但是在我看來,《雷雨》更像是一部具有極其濃重的預言性質的話劇鉅作。

《雷雨》是作者曹禺在他23歲那年創作的,可以說,這樣一部在中國話劇領域有着標杆性質的作品出自一位年輕人之手卻是極其的尋常,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出名趁早,曹禺當時或許不知道這句話,但是他卻做到了,他用與其年級極其不相符的洞察力和思考力,讓自己的這部《雷雨》一舉奠定了其“中國莎士比亞”的美譽,直至現在。

拋開別的因素不談,從我們現在的眼光看,在《雷雨》中,確實是有曹禺人生寫照的影子,雖然這樣的說法會被詬病爲馬後炮,但是從這個角度來賞析《雷雨》,解讀曹禺,也不失爲另闢蹊徑。

《雷雨》中,繁漪是這樣被定義的,“受過一點新式教育的舊女人”,是的,我想表達的就是,在我看來,曹禺的性格,人生經歷和繁漪卻是那麼的雷同,曹禺出身在一個外表近代實質卻封建的大家庭,從小接受的是西式教育,是“文明戲的觀衆,愛美劇的業餘演員”。甚至,有學者將曹禺納入自由主義作家的行列,我們由此可以得見,曹禺的的確確是自由的鬥士,他的《雷雨》經過無數演員的深情演繹,將自由和民主的呼喊以最直接最深刻的方式傳遞給了無數普通大衆,或許曹禺受的不是“一點新式教育”,而他更像是一位領頭人,是裝備着新思想,用力的將舊社會的圍牆砸爛的那個人。

當時曹禺極其敏感的內心世界與亂塵翻滾的社會激烈的碰撞,碰撞出的火花點燃了他的創作之燈,這盞燈又爲無數人照亮了路,而《雷雨》中的繁漪雖然身處封建家庭的深處,但卻能洞察其虛僞罪惡的本質,於是相繼做出了反抗周樸園,與其兒子周萍相愛等一系列在當時或許在現在看來也是驚世駭俗的舉動,繁漪用這樣毀滅性的方式尋求自己的出路,極端,更多的卻也是無可奈何。內心極度敏感的曹禺或許也是將自己不曾或不敢實施的想法寄託在了繁漪身上,用一種更加誇張和無所顧忌的形式表現出來,舊社會的種種毛病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當時的中國已經是病入膏肓,唯有先破後立纔是救國之路,繁漪的毀滅帶動了整個封建家族在一夜之間瓦解,其中的隱喻不言自明。在天津這座承載着血與淚,中外各個方面都激烈摩擦與交融的城市,在封建與現代,新時代與舊社會邊緣遊走的曹禺,自然而然的對於衝破舊社會的黑暗,尋求光明這樣的時代命題有過深刻的思考,而《雷雨》毫無疑問就是其思考的精華。

精品文學永遠都是精品,不管創作年紀是23歲還是13歲,一部《雷雨》成就了曹禺,讓曹禺在以後的60多年的人生中做到了“天下誰人不識君”。

曹禺確確實實是嚐到了“出名趁早”的甜頭。

那麼,爲什麼又說曹禺生不逢時呢?

雷雨讀後感1000字 篇12

我曾經看過愛情溫柔的凋零,才明白所謂真愛無敵的童話,只不過這是當一絲情愫如細草穿沙般掠過心田時,人們彼此心照不宣的謊言,這原本就是個曖昧不清的世界,一切註定了就這樣永遠註定了。然而,《雷雨》卻形象地描述了那一切,描述了封建統治的罪惡,描述了封建社會吃人的本質。它讓資產階級的罪惡在陽光下暴曬,讓我們更好地明白現在生活的幸福。

《雷雨》中人物形象,首先不能不提周樸園,他是個封建資產階級的代表:在家,要創造“最圓滿、最有秩序的家庭”;在公司,他包修江橋,故意叫江堤出現險情一次就淹死了許多的小工,而他則是爲了從每個小工的生命中撈取三百大洋,正如魯大海說的“周樸園原發的是斷子絕孫的財”。在面對蘩漪和侍萍時更流露出他的專橫冷酷與醜陋的僞善嘴臉。讓人厭惡,讓人氣憤。接着也不得不提四鳳。

她看似再重複母親的後路,但卻要承受更大的壓力。一面是母親的擔心,一面是她與周萍的戀情,是她躍進悲劇的深淵。這是四鳳無法面對的理由,也是那個罪惡的社會的產物。提及周萍,我想要發表我的看法。

我不喜歡周萍,我想他是一日也不曾愛過蘩漪的,因爲他的懦弱,是個十足的膽小鬼,單憑這一點,他就永遠無法大膽地去愛。他只有無盡的追悔,永遠只在悔恨自己過去由直覺鑄成的錯誤,“他佩服他的父親,他的父親在他的見聞裏,除了一點倔強冷酷——但是這個也是他喜歡的,因爲這兩種性格他都沒有,他覺得他在那一方面欺騙他的父親是不對了,並不是因爲他怎麼愛他的父親,他覺得這樣是卑鄙,像老鼠在獅子睡着的時候偷咬一口的行動。不過,周萍並未完全使主體深化,周衝的死卻更讓主題深化,一位重面夢想的活力的少年,爲了追求美好的戀愛而失去了生命,這真是太殘忍了!《雷雨》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周蘩漪。她是一位中國舊式女人的代表,有她的文弱,她的哀靜,她的明慧。

——他對詩文的愛好。但是她也有她的野性但對強大的封建壓力也只有妥協,她那乖戾的性格,也是被環境扭曲的。但在《雷雨》的氛圍裏,周蘩漪最顯得調和,她的生命燃到電火一樣地白熱,也有它一樣的短促,情感鬱熱,境地,激成一朵豔麗的火花,當着火星也消滅時,她的生機也頓時化爲烏有,她是一個最“雷雨”的性格,她的生命交織着最殘酷的愛和最不忍的恨“也許愛與恨正是曹禺的《雷雨》所要表達的主題。曹禺寫的關於《雷雨》的一首詩是這樣說的:我是一個不能冷靜的人。

不過情感上《雷雨》所象徵的對我是一種種神祕的吸引,一種抓牢我心靈的魔。寫《雷雨》使一種情感的迫切的需要。《雷雨》我品味着,思考着……

雷雨讀後感1000字 篇13

《雷雨》,“到底什麼纔是公正”這個問題在我腦中徘徊了好久。爲什麼故事的結局那個最該死、最該瘋的人安然無恙?爲什麼那麼多無辜的人就死的死,瘋的瘋呢?

周樸園,故事的源頭,作爲一箇舊社會的資本家,言行所表現出來的都是商人唯利是圖和陰險狡詐。假如當初他沒有拋棄魯侍萍,那魯四鳳、繁漪就不會出現,那麼周萍的兩段戀情就不會發生,那麼慘劇也不會發生。可這只是個假設,事實上因爲他的貪婪,他的無情,使他做出了一切,導致悲劇的發生,但是到了最後,魯四鳳、周衝、周萍死了,魯侍萍、繁漪瘋了,魯大海不見了,唯獨他完整無缺。可我們知道事實上他失去了一切……

那麼周樸園到底愛不愛魯侍萍呢?從一直隨身帶着的舊傢俱一直保留着夏天關窗的習慣,到幾十年都一直穿着的舊襯衣,都可以看出,樸園對侍萍仍有感情,可事實樸園愛的是他印象中三十幾年前那個美麗溫柔的侍萍,而不是出現在他眼前的這個女人。周樸園所期望的是“最圓滿、最有秩序”的家庭,實際上它是一個醜陋的、混亂的家庭。妻子繁漪與他感情不和,處處與他針鋒相對,並且與大兒子周萍有私情。二兒子表面上對他畢恭畢敬,實際又敬又怕,不願與他多接觸,周樸園在這個家裏,空有家長的尊嚴卻享受不到夫妻、父子間的真情。所以當年那個侍萍自然成了他感情上的依託。他的所作所爲,只是爲了填補自己空虛的心,當他思念的侍萍出現在他面前時,他慌了陣腳,資本家的勢利、狡詐暴露無疑。他認爲侍萍會來勒索他,害怕侍萍向他算舊帳,害怕自己的名譽和財產受到威脅。這樣,一前一後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便把他的嘴臉暴露了出來,鮮明的性格躍然紙上。

雷雨從開始似乎就註定了這個是一個悲劇。然而悲劇的造成者便是故事的男主人公:元錫公館的大少爺——周樸園。

就像衆多中國悲劇那樣,一個風流的少年看上了自家的女傭,這樣的結合自古至今都不會有好的結果。倘若那個男的有情有義,大不了兩人私奔,背離父母,遠走高飛作對苦命鴛鴦,然而刺骨始終的女主角侍萍就更苦命了,周樸園這個風流少爺雖被她的青春美麗與溫柔打動,但他那顆只懂愛自己的心又怎會與她廝守一生?他爲了自己的前途最終放棄了侍萍。孤苦無依的侍萍帶着患病的二兒子傷心的離開,原一味故事就這樣結束了,誰知造化弄人,命運又將他們牽扯在一起。

重讀《雷雨》時,吸引我的就不只是它那跌宕起伏扣人心絃的情節了,而是曹禺用細膩的手法塑造出來的一個又一個豐滿生動的人物形象。他對於這些形象的描述可謂增一分則長,減一分則短,多一分則胖,少一分則瘦,真是恰到好處。

雷雨讀後感1000字 篇14

既不回頭,何必不忘,

若是有緣,何需誓言?

今日種種,似水無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三十年的漫漫時光,三十年的處心積慮,三十年的愛恨糾葛,終於在一場雷雨中轟然落幕。

三十年,無論身處何處,他都隨身攜帶當初的傢俱,始終保持着夏天關窗戶的習慣。即使家有萬貫,他依然保存那件縫補過的舊襯衣。三十年的堅守,始終請與曾經的最愛,還是償還良心的負債?要有多無奈,才能念念不忘?三十年的天光漫長,三十年的天各一方,三十年的悲哀的情感寄託!時的,侍萍只是周樸園空虛無處的寄託。倘若不是的話,三十年的用情之深,怎麼會因爲是平的滄桑落魄而蕩然無存?倘若不是的話,三十年的朝思暮想,怎會因爲侍萍的突然出現而惶恐不安?倘若不是的話,三十年的愧疚不安,怎會因爲名利的羈絆而顏色大變?是的,他愛的只是三十年前溫順聽話的侍萍,而不是這個年長色衰,會對他的利益構成威脅的侍萍。悲哀的三十年的記憶!

周樸園所希望的“最圓滿、最有秩序”的家庭,實質上是最醜陋最破敗的家庭。要讓他拋妻棄子而換來的因緣,一段與富家小姐繁漪同牀異夢的售後。夫妻二人感情不和,妻子繁漪處處與他針鋒相對,他視她爲瘋子。她也駛入瘋子一樣瘋狂地沉浸在與兒子周萍的有悖常理的戀情中。大兒子周平痛苦於這段讓人不能接受的愛情,在掙扎中又愛上了同父異母的四鳳,周重的善良,卻不願接近他這位嚴厲的父親。身爲一家之主徒有讓人畏而厭的尊嚴。他享受不到夫妻之間的並蒂情深,也體會了父子之間的骨肉親愛情!三十年,獨自面對內心的悲哀,所以曾經的有關侍萍的回憶自然而然的便成了他的一種習慣,一種安慰。

三十年的念念不忘在苦心經營的名利面前是那樣的蒼白無力,不堪一擊。當侍萍出現在他面前時,他驚慌失措,他“汗涔涔的”,她在害怕什麼呢?他怕自己的名譽地位受到威脅,他怕自己陷於一種尷尬境地,他怕自己的虛僞暴露無遺,便開門見山的質問侍萍的目的,便痛快果斷的提出以錢來做了斷,一個資本家的陰險狡詐就這樣被他演繹的淋漓盡致!

假如當初他有情有義,沒有拋棄侍萍母子,那麼繁漪和四鳳就不會出現,周萍的兩段痛苦感情也就不會出現,想必結果也不會如此地慘烈吧!可畢竟這只是個假設,資本家的惟利是圖,陰險狡詐讓他親手一步步地釀造成這個悲劇:死鳳死了,周衝死了,周萍也死了,繁漪瘋了,侍萍生不如死,只留下了一個完好無缺的他,可事實上他已經失去了一切!可憐的貪婪的悲哀!

一場雷雨,花謝知多少?

花非花,似花,非花無花,夢中淚花,

一場雷雨,夢碎一場空;

夢非夢,似夢非夢,無夢,夢碎一場空!

三十年,走完一場悲哀

雷雨讀後感1000字 篇15

記得曹禺曾說:"我從小失去了自己的母親,心靈上是十分孤單而寂寞的"。這句話讓我知道他的一生並不是順利的,平坦的。這也讓我更加深信正是這些痛苦的經歷,才使他產生了偉大的作品,訴說的渴望出自生活中所承受的苦難。

《雷雨》描寫了一個大家庭的崩潰。周樸園是這個封建大家庭的統治者,也是一個資本家。其妻蘩漪感到被壓抑的苦悶,與繼子周萍發生了曖昧關係。受過一定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影響然而缺乏反抗勇氣的周萍怯懦、自私,想擺脫與繼母的這種不倫關係,又愛上了充滿青春活力的婢女四鳳,而蘩漪的兒子周衝也愛上了四鳳。出於嫉妒,蘩漪通知四鳳的母親侍萍來領走四鳳。侍萍正是30年前被周樸園引誘爲他生了兩個兒子,而後又被遺棄的侍女。她是周萍的生身母親,而被她帶走的第二個兒子魯大海又正在周樸園的礦上做工,作爲罷工工人的代表,他和周樸園面對面地展開鬥爭…這些矛盾醞釀、激化,終於在一個"天氣更陰沉、更鬱熱,低沉潮溼的空氣,使人異常煩躁"的下午趨向高潮,周萍和四鳳終於知道他們原是同母兄妹,一場悲劇發生了:四鳳觸電而死,蘩漪的兒子周衝爲救四鳳不幸送命,周萍開槍自殺,善良的魯媽癡呆了,絕望的蘩漪瘋狂了,倔強的魯大海出走了。罪惡的家庭崩潰了。

曹禺曾還說:"《雷雨》的主題不是以道德敗壞爲主題的,也不是寫因果報應,《雷雨》寫的是一種情緒,是情緒的發酵,情緒的洶涌推動着我誹謗中國的家庭和社會。《雷雨》所顯示的是我所覺得的宇宙間的殘忍,相信種種宇宙鬥爭的背後有一個主宰。"我很能理解,作者在創作時候並沒有一種明確的主題,而是處於本能地一種傾訴,跟着自己的感覺去表現一個世界。

無疑的,我看到了一個罪惡的社會,一個危機四伏的黑暗的社會。但是這也更多的是對世界的一種感覺,不僅僅存在於某個歷史某個時期,這也正是我在這個時代去讀的時候,還心存理解而不是同情的原因。他表現的那個家庭,那個社會給我一種無路可逃的感覺。周萍、四鳳、周衝,還有蘩漪似乎一直都處於一種想要逃離這一切的狀態裏,他們想要離開,想要擺脫,想要征服。但是他們的痛苦卻始終沒有出路,反反覆覆地掙扎,甚至死成爲了唯一的解脫。是的,那個社會,那樣的生活沒有給他們自由,所有的希望像渺茫的迷霧般不能真實地抵達。探索真理的路上他們已經不能忍受,我想這也正是一種無奈的美。曹禺在1977年爲自己作品集寫後記的時候說:今天看來,必然有很多缺點和謬誤,然後他談到沒有寫一個無產階級人物,沒有指出革命的方向都是缺憾。我卻不敢苟同,必定有些痛苦會跨越時代,跨越階級。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