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怎樣培養真正的人》讀後感

本文已影響 2.28W人 

讀後感中的“敘”卻講究簡單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下面是小編我爲您準備的“《怎樣培養真正的人》讀後感,歡迎參考,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怎樣培養真正的人》讀後感

  《怎樣培養真正的人》讀後感一

蘇霍姆林斯基,前蘇聯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廣大教師心目中的偶像級人物,他的《怎樣培養真正的人》讓我在假期中受益匪淺,而其中的文章《怎樣教會孩子愛自己的父母》,讓人讀後頗有感觸。

作爲一名教師,不光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愛心,而教會孩子們愛自己的父母,是其中的基礎。一個孩子只有先學會愛父母,纔會愛老師、愛學校、愛祖國、愛他人,纔有可能成爲一個真正的有愛心的善良的人。如果我們的教育僅僅停留在講課、聽課、輔導、考試,而忽視了學生情感的培養,那麼,我們的教育將是可怕的,危險的,有愛的教育才是豐滿的真正的教育,因爲愛是永情的教育。

沒有任何東西能比人的愛更爲複雜的了。人的愛,是一束最溫柔,而同時又是最樸實、最美麗的,最不顯眼的小花,而孩子們對父母的愛,則是小花中最美麗的一朵。那老師怎樣才能教會孩子們去熱愛自己的父母呢?我個人認爲,要教孩子學會懂得,你的每一步,你的每一舉動,無論好與壞,都在父母心中引起歡樂或苦惱、幸福或難受的反映。要記住,你就是父母生活的意義、生活的目、生活的酸甜甘辣。在無限的愛你之中,他們有時竟會忘記有那麼一天,爲了給你們帶來物質的生活歡樂而將自己的精力耗盡,而他們所餘之力只會去愛你了。老師要教學生懂得:作爲子女的責任,就是要報答父母,報答他們對你的翔,報答他們對你的無限的受和忠誠;而且還應當用同樣的翔、愛、忠誠去報答。孩子對父母應盡的責任,是決不能用任何尺子來徇的,也不能用任何尺子來衡量的,也不能用任何數字來計算的。

在小學生那如小石潭記中潭水一樣清澈的心靈世界裏,我們教師可以從孩子們日常的生活小事中去引導他們熱愛自己的父母。比如父母下班回家,可以去爲家長放放鞋子,拿拿拖鞋,倒倒開水。雖然這些都是小事,但每個孩子都做得到,而且家長在勞累一天,發現孩子這些舉動,那其中的開心那是無法形容的。還可以建議在雙休日,家長帶孩子去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家走走,聊聊,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對父母的愛,自然而然就越來越深了。

我期待着愛的氣息包圍着每一個孩子,期待着愛的教育佈滿整修校園、整個社會,期待着我們的世界成長起來的都是有愛心善良的人。

  《怎樣培養真正的人》讀後感二

今天,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怎樣培養真正的人》。其中明白一條是教師要培養學生的愛心,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別人的愛心(或是痛苦)的能力,進而纔有可能把他培養成爲一個真正的有愛心的善良的人。

愛是教育的永恆的主題。韓軍的人文主義精神,教育在線中的朱永新教授高舉的愛的旗幟的新教育實驗;李鎮西的“走進心靈”的教育,似乎無不凝聚着愛的核心。

反思自我的成長經歷,尤其是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所奉行的不也是愛的惟一原則嗎?

記得,我還是學生的時候,我就發誓成爲一個善良的人。我要用我的善良感染周圍的每一個人。那時候,我在學校住宿,在同寢室中,我的人緣很好。因爲,我當時做人的準則就是:無論是誰,只要有事求我,我就必須答應他;既然求我肯定就有難處,我要幫助每一個有困難的人。那時,我家裏也不富裕,我吃和穿都很節省,可是隻要有同學跟我借錢,只要我兜裏還有錢我就一定會借。漸漸地,我發現我眼中的世界似乎變了,每天我都會有無窮的快樂,每當我躺在牀上要入睡的那一刻,我似乎都能感受到明天又是一個燦爛輝煌的日子。

再後來,我當了一名老師。在教育教學中,我首先教育孩子要學會關愛他人。關愛他人是現代社會中人所必備的素質之一,只有關心他人勝過關心自己的人,才能把我融入到使周圍的人都快樂的大我之中,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相互提高。學會幫助他人,也就學會了關愛自己。我給他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充分說明了關愛與合作對人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上帝到天堂和地獄去考察,發現天堂裏的人同地獄裏的人一樣都是圍着一口鍋,拿着兩米長的勺子喝着相同的肉湯。但是,天堂裏的人卻精神煥發,滿面紅光,地獄裏的人卻萎靡不振,面容憔悴,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地獄裏的人心中只有自己,手裏拿着長勺子舀湯喝,勺柄太長,總是喝不上,而天堂裏的人則相反,他們的心中有他人,手拿長勺子舀湯第一口總是先喂他人,然後再被別人喂。由於有了先己後人和先人後己之別,於是也就有了天堂地獄之分。在和孩子們朝夕相處的日子裏,我發現了,比我的世界更動人的孩子們的心靈世界,在那裏如小石潭記中的潭水一樣的清澈,在那裏如桃花源記中的桃源一樣的美麗;在那裏像聖經裏的天堂一樣沒有苦難只有關愛,在那裏像佛教中的佛心一樣沒有憎恨只有善良。你愛他們,他們也愛你。

愛孩子們吧,即使他暫時不能理解你,終有一天,他會明白你的愛。愛是永恆的!爲了你的學生總有一天如你愛他一樣能去愛別人,爲了這世上的人彼此之間都能互相關愛,請你愛你的學生吧!師愛是一種激勵學生個性和諧發展的無可取代的教育力量。愛是陽光,能融化冰雪;愛是春雨,能滋生萬物;愛是橋樑,能溝通師生的心靈。有了愛,師生之間就能以誠相見,心心相印,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正如一首歌中唱到的:“愛別人就等於愛自己!”蘇霍姆林斯基認爲:當你培養出具有愛心的孩子,他就會對教師的愛很敏感,並以好心還好心;而教師的愛,最重要的是爲了學生獲得知識,若是學生懂得了這些,自發向上,成績自然就好,成績好了,那作爲老師的你不也會更加快樂了嗎?

  《怎樣培養真正的人》讀後感三

最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怎樣培養真正的人》一書,作者從更高的道德理論形式,把關於善與惡、義務、奉獻、尊嚴、榮譽、良心、自由、責任心、公民的覺悟等一系列納入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教育理論問題的結構之中,涉及內容範圍廣泛,雖然年代已久遠,但教育是相通的,還是有很多可以借鑑學習的地方。

讀蘇霍姆林斯基的書,我們能強烈感受到他是一個崇高的有愛的大寫的人,作爲一個教育家,他對教育的貢獻功不可沒;作爲一個人,他也絕對是個獻身共產主義事業崇高的人,當然,從讀過的他的書中至少我們是這麼感受到的。站在教育的角度來講,他是一個心中時刻充滿愛的教育人,他曾說,有愛的教育才是豐滿的真正的教育。我想,是的,這是終極的結果,如果教育人士都報以愛,那麼其實現在教育界出現的一些問題都不會存在。教師不光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做人,尤其是能具有感受到別人的愛心的能力,進而纔有可能把他培養成爲一個真正的有愛心的善良的人。如果我們的教育僅僅是停留在講課,聽課,輔導,選拔,從而忽視了學生情感的培養,那麼,我想我們的教育也是可怕的,機械的。想起一句話,小學重態度,中學重品行,高中重品質,大學重成績,將來重選擇。教育沒有回頭路走,在一個人小時候就應該在其思想情感上加以引導,才能在之後的生活中更有責任和擔當。

書中有很多不錯的觀點,想在此分享一些。你周圍的人們,包括你的親人、親近的人,甚至完全不相識的人,他們都在品評着你的行爲舉止,你的整個道德面貌是善還是惡,他們都在看着你身上好的,或者不好的東西。那些比較好的東西往往成爲我們生活的準則,可是,這一點常常不被察覺。然而壞的東西卻往往在周圍的人中引起注意。永遠要考慮到:你周圍的人比你有修養,這樣,你在人際關係的世界裏就比較好處。這樣做,就要培養嚴格要求自己、自我監督、對自己的壞毛病不妥協的品格。一個人怎樣對待別人的批評和責備,這能反映出他的道德修養和素養。要善於理解和感受到在對你的行爲進行責備中,會有一種正義感的流露,沒有這種正義感就不可能有一般的幸福。譴責不會給你帶來歡樂,但是你應該去感謝它,原因是它可以救你,使你不至於墮落。一個最大的簡直難以忍受的不幸,就在於老師在於同學談話時常常先帶情緒。這樣一來,老師就給學生留下一個印象:老師的個性不招人喜歡,學生還會覺得,除了他個人的行爲本質之外一定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促使老師找他談話,因而這種談話會使學生感到委屈,也會使老師不信任學生。凡是委屈和不信任相沖突的地方,那裏必然產生對立情緒;老師本想制止學生的壞毛病,而結果適得其反。如果你本人不能逼迫自己,不能嚴格要求自己,即使給你派來一百位老師,他們也是無能爲力的。如果一個人靠他人逼迫自己去學習,靠他人逼迫自己去勞動,靠他人逼迫自己成爲自己父母的好兒子,成爲自己孩子們的好父親,這種人就會成爲社會的異物,因爲社會的精神和本質就在於創造。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