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發言稿

關於誠信的演講稿(12篇)

本文已影響 2.48W人 

演講稿特別注重結構清楚,層次簡明。在現在社會,用到演講稿的地方越來越多,演講稿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誠信的演講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誠信的演講稿(12篇)

關於誠信的演講稿 篇1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爲人處事,安身立命,都要信守承諾,不能不信守、不守承諾。

“曾子殺豬”的故事,世人皆知。曾子爲妻子哄騙兒子的一句戲言,執意殺豬保信,說到做到。這並非小題大做,乃是明智之舉。試問一頭豬又怎能與一個人的信用相比呢?言爲德之表,敢立言者,一言九鼎,道德高尚。誠信是做人的根本,是衡量人道德、風尚、品格的標誌。守信之人,不得失信,雖人微,卻從不覺言輕,無論做人做事都要光明磊落,坦誠大方。如果一個人輕率許諾,又背信棄義,只能招致世人的唾罵與排斥。言必行,行必果,這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社會的認可。

友善是輪紅日,消融心裏的冰封;友善是一杯清茶,沖走淡淡的愁緒;友善是一陣春雨,滋潤乾涸的'大地;友善是東方魚肚白打碎黑暗的一縷陽光,照耀萬物。

有一次,羅斯福總統家被盜了,他對此並不十分惱火,而是十分新和友善地說:“這個賊一定是萬般無奈纔會這樣做的,我非但不恨他,而且我還要感謝他,我感謝他只偷走了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我要感謝他只偷走了我的財物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我要感謝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友善與感激使羅斯福總統很快地處理好了這件在很多人看來是倒黴,煩惱的事情。

友善是衝破霧霾的動力,是生命的源泉!所以,讓我們友善他人、友善自然、友善社會,發揚這種傳統美德!

誠信立身,友善待人。在人生的渡口上,讓我們點亮誠信和友善這兩盞明燈,讓這個世界變的溫馨,讓這個世界不再寒冷,讓愛灑滿每一個角落,讓這個世界變爲更加美好的人間。

關於誠信的演講稿 篇2

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誠信走萬里),我們知道人無信不立這句名言,意思是人如果沒有誠信,長大後就不能在社會上立足。這句話使我明白了人要講誠信。

想必大家一定聽過(曾子殺豬)故事吧。有一天,孩子的母親要去集市上,孩子吵着鬧着要跟母親去集市,於是孩子的母親就哄着他說;等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孩子聽了,便不聽不鬧了。等到母親回來,她看見曾子拿着刀準備殺豬,孩子的母親急忙跑過去制止了曾子的行爲,說;你在幹什麼。曾子說;你不是說回來殺豬嗎,既然說了就必須做到,如果連我們當父母的都不講誠信,孩子長大還得向我們這樣,每天種地。於是曾子殺了豬。結果孩子長大後,當了官,頗受人們的愛戴。所以說誠信走萬里。

還有這樣一個人,他在大學時期的時候學習非常的好,很受老師的關注。等畢業了的時候,他出去找工作,找了一家又一家,工司都不要他,於是他心裏就想;以我的`成績,都能進500強了,可他們爲什麼都不要我呢。於是他又進了一家公司,還是被拒絕了,他心裏想;這是爲什麼呢,我要問問清楚。你們爲什麼不肯錄取我呢,已我的成績。錄取人卻說了這樣一句話;因爲你有三次在公交車上逃票,雖然你的成績很好,但不誠信,我們不收這樣的人。那個人震驚了一下,他沒想到僅僅只有三次逃票,就造成這樣的局面,他的心裏後悔莫及。

所以說我們要誠信,不能因爲一點利益而說慌,不能欺騙老師,更不能欺騙家長,因爲這樣不僅是騙了這些信任你的人,而且還期騙了你自己。這樣會使你長大以後因爲說謊找不到工作,會使你後悔莫及。

關於誠信的演講稿 篇3

誠實守信歷來是中華民族的一種美德,這點從衆多典故、俗語中就能看出來:像曾子殺豬、曹操斷髮、立木取信,還包括烽火戲諸侯等等,無不向我們闡述了誠信的重要。這種東西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潛移默化於我們的民族精神裏了。

對一個國家和政府來說,“誠實守信”是“國格”的體現;對一個企業和團體來說,它是一種“形象”、一種品牌、一種信譽,是企業興旺發達的基礎;對一個人來說,它既是一種道德品質和道德信念,也是一種崇高的“人格力量”,是做人的基本品格。

誠實守信是企業的生命,是企業生存之本。以誠取勝,贏得顧客信賴,從而贏得市場,沒有信用,企業就失去客戶,失去市場,失去希望。一些企業之所以能興旺發達,走出中國,在世界市場佔有重要地位,儘管原因很多,但“以誠信爲本”是其中的一個決定因素;相反,如果爲了追求最大利潤而弄虛作假、以次充好、假冒僞劣和不講信用,儘管也可能得利於一時,但最終必將身敗名裂、自食其果。記得改革開放初期,部分溫州人一味追逐利潤,粗製濫造,特別是鞋子,用硬紙板做的鞋冒充皮鞋,買去穿不了二天就要扔到垃圾箱裏去,導致全國許多商店打出“本店無溫州鞋”的標誌,溫州鞋業最終舉步維艱。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溫州人醒悟了,假冒僞劣得到了有力的剷除,在杭州武林廣場,溫州人將數萬雙劣質溫州鞋一燒而光,以此舉表明自己“誠信經營”的決心。歷經漫長的重塑品牌艱難之旅的十幾年後,溫州貨才慢慢的以價廉質優再次獲得了國人的信任,溫州因此成了我國率先富起來的地區之

一。溫州人也將燒鞋時間8月8日立

爲“誠信日”,以此爲訓誡。“溫州皮鞋”的事情告訴我們:一日不講誠信,多年難樹品牌,整改之路必將付出更大的代價。

誠實守信是人的立身之本,因爲一個人不是孤立的生活在世界上,我們要生活、工作,要和他人交往,要協調社會關係,一個人只有誠信做人,誠信地對待工作、家人和社會,才能與他人相互諒解,和睦相處,得到他人的信任、尊重、合作和幫助。正所謂有誠信,人之願交,並交之甚好,因爲這種交往是誠實可信的,是安全可靠的。而一個人如慣於弄虛作假,偷奸耍滑,終究會經不住時間的考驗,遲早會被他人所鄙視和唾棄。

誠實守信,似乎並不難做到,但在當今能堅守住“誠信”並將其“發揚”的人已越來越少了。《狼來了》的故事,流傳了一代又一代,當年那個說“狼來了”的孩子已經被狼吃掉,而現實生活中一些不講誠信的人仍有一定的市場。於是,有的人選擇了說假話、賣假貨、考試作弊,以此作爲獲得成功的捷徑。在金錢、物質、利益驅使下,一些人、一些企業,已無情地將誠信丟棄一旁,即使是在企業和員工之間,也存在着這種“誠信流失”的現象。比如:企業自毀對員工工資、獎金、福利等各方面的.承諾,總以爲自己是強者,應該自己說了算。而員工則以跳槽、帶走企業機密資料和客戶做爲對企業失信的“回報”,因此給企業帶來有形或無形的損失,雙方因此對簿公堂??這樣的例子常常見諸報端,不勝枚舉。法律當然可以解決這些糾紛,但雙方爲此付出的精力、財力、物力卻不是完全能用法律的形式解決的,最終的結果依舊是二敗俱傷。怎樣才能避免這種“雙輸”的局面呢?我想雙方的誠信是最重要的,既有企業的信守諾言,又有員工的誠信可靠,任何一方都不能偏廢。企業對員工的管理行爲要信守諾言,答應做到的一定要能

夠做到,否則就不要答應。答應了做不到所產生的危害後果如果可以量化的話,我想一定會大於不答應所造成的影響。員工同樣承擔對企業的誠實守信義務。比如,員工對企業的忠誠義務,以公司的利益最大化爲本職追求,不利用企業職務工作之便謀取私人之利;不利用掌握企業商業機密的便利損害公司的合法權益;遵守與企業簽定的合同,不見利忘義,隨便跳槽等等。只有雙方都做到了誠實守信,員工才能全心全意的爲企業服務,而企業也能借此更上一步,實現“雙贏”。無數事實證明,“以誠實守信爲榮”,這不僅是我們每個人做人的立世之本,而且也是我們國家和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繁榮昌盛的強大精神支柱。一個人、一

個企業、一個地方、一個國家都要講誠信,“人無誠信不立、業無誠信不興、國無誠信不強”。各位同事,讓我們高舉“誠信”的大旗,和我們中鐵十六局三公司一起實現我們超常規發展的目標吧!

關於誠信的演講稿 篇4

在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日本、韓國、新加坡,誠信都是天大的事,奈何儒家思想發源地中國,尤其大陸,現在卻天天在念叨誠信缺失?我看問題很簡單:社會發展階段而已。

誠信兩個字其實很簡單。

“誠之者,擇善固執之者也”。誠,就是堅守信念,沒完沒了,打死都不動搖。

人+言爲信,所謂“言必信,行必果”。你說出去的話,是你建立信用的開始。你說的話能不能落實,能不能每次都落實,我們會評價你,這叫做聲望,是信用的達成。所以,啥都不說的人,沒信用可言。說了辦不到,或者說了不辦,甚至說一套做一套,就是言而無信、失信、奸詐之輩了。

失信,可原諒和不可原諒的

那麼,失信,在什麼情況下可以被原諒下?有兩種。

一種,是孟子認可的失信:“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有人把這理解爲領導幹部可以有不講誠信的特權,誤解!其實,孟子的本意是,如果是涉及大道義的事,可以不講究小誠信。比如戰爭雙方的臥底,不能說實話,而且打死也不能說。親人癌症晚期了,可以不用講實話……基於大愛的善意謊言,可也。

另一種,就是平頭百姓,或者生活太艱難,或者被強權者壓迫、逼迫太甚,沒辦法,如孔子說的“鳥窮則啄,獸窮則攫,人窮則詐,馬窮則佚”。所以,孔夫子的治國理念,非常重視一個邏輯:首先要“富之”,然後趕緊“教之”。

除了這上下兩端,其他人、其他情況,就絕對不可以不講誠信嘍。

信,是底線

作爲個人,“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作爲國家,“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作爲管理者,“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爲厲己也”。

作爲建言獻策者,“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爲謗己也”。

總而言之,沒信用,就只有死路一條。

所以,中國曆代講究的誠信精神,比之西方舶來的所謂“契約精神”,高大上的太多啦。契約是書契合約,即合同,可以再找個公證、旁證什麼的。倆人簽字畫押,按合同辦,當然也可以按合同的約定來毀約。而中國人的誠信呢,是一言九鼎,說了就得算,打死也不能改。所以,纔有尾生抱柱、季布一諾的故事。

當然,對於文化底蘊有待豐富的人來說,契約精神也可以講講。講了之後,再升級到誠信精神。可也。

信者,聖也!

信,是中國人的基本道德原則之一。道德,即價值觀的共識,最牛的道德原則,就是普世價值觀了。中國爲世界貢獻了很多具有普世意義的價值觀,比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簡單而言,就是董仲舒所概括總結,而由朱熹命名的“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朱熹說,“百行萬善,總於五常”。

這五常,我認爲,可以概括爲中國人的“德商”,其中包括:愛人人愛之的“仁商”;“無爲其所不爲”、“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義商”;敬人人敬之的.“禮商”;權衡進退、知人自知的“智商”,還有作爲底線和最高理念的“信商”。社會上通常所說的“情商”,只是仁和禮兩個字的部分含義而已。

有意思的是,作爲文化集大成者的董仲舒,把陰陽五行的思維體系與儒家思維整合,以五行對應五德。他認爲“信”對應着“土”,土,如同大地和高山,承載一切,又高山仰止,所以,信,是一種神聖的理念。而上世紀漢墓出土的帛書中,也有以“仁義禮智聖”對應五行。可見,信,乃是神聖之品德啊。

《易經·繫辭》說:“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講誠信,則近乎聖人。信商高,則可以發財,持續發展。

河北保定有個“油條哥”,名叫劉洪安,把孔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寫在招牌上,宣稱不用剩油炸油條,實實在在地履行承諾,居然生意爆棚,從一個小小的早點鋪發展爲連鎖店,本人也成了全國道德模範。當然,對這個道德模範評選活動,我十分十分地不贊成!

至於老字號們,誠信都是基本功。同仁堂,成立於1669年,一幅對聯用了300多年。上聯“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下聯“品位雖貴必不敢減物力”。兩個“必不敢”,就是誠信的承諾嘛。

其實,“信”這個字本身,也有表示強調語氣的意思:信乎!就是確定一定以及肯定的意思嘛。

誠信精神入骨髓,即文化。有誠信文化,必能塑造口碑。口碑,就是品牌。所以,品牌,其實源自你的文化底蘊。這麼簡單的道理,可惜我們的企業家、專家們,羅哩羅嗦的沒幾個能說的明白。

法治加德教,可再現誠信,積累信商

孔夫子說:“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中華民族幾千年教化,道德標準始終都在,就是由於天時、環境的影響,人心時有波動,所以週期性地需要重建,即“復”和“歸”。如今,也一樣,中華復興,必以中華文化的復興爲基礎,目的是人心迴歸道德。

那麼,如何“復”而“歸”?需要“克己”嘛。用孔夫子一貫好用的方法,就是“刑政相參,以德以法”,而達到“化民成俗”。就是說,一方面以嚴格的法治做保障,讓人不敢不誠信,另一方面用教化影響人心、提升心智,讓人願意誠信,能夠做到誠信,從而篤行誠信。

一、對失信零容忍

授信、建立信用,需要慢慢積累,可如果他什麼時候有一塊錢的不誠信,請立即開除他,而且把他的不誠信行爲永久公佈在你的網站上,逼死他。韓國前總統、韓國前國奧足球隊員都可以因爲失信行爲謝罪自殺,我們的人怎麼只有畏罪自殺的?

蘇州德勝洋樓和山東京博控股,實行誠信報銷制度,發票不用領導簽字,每次去報銷都要宣讀誠信誓言,如果有違規,開除沒商量。據說,他們實行這樣制度多年,沒有出過問題。

格力電器董明珠自己說,有一次一位下屬上班時間去送父母,回來和她說是送客戶,她說,這麼正常的事都要撒謊,如果是大事,更不會誠信,所以把此人免掉了。

我們的企業、社會,能不能用最嚴格乃至於嚴苛的誠信管理制度和法律?爲什麼不呢?底線嘛。底線不硬,還叫做底線嗎?

二、追究典守者之責

誠信管理,誠信教化,責任在誰?在於朱熹夫子所說的“典守者”。即,企業、組織的最高領導者,有關誠信的管理者、教育者們。

比如說,我們的很多管理規定都是可以商量的,罰款200到20xx,結果把處罰變成交易,罰你200還是20xx,看你給我什麼好處了。我認爲,涉及誠信問題的類似法律法規制度,都屬於混賬規矩。是否誠信,是0和1的關係,不能來個0.5,有了0.5,就有0.1、0.2,還會有0.05……

信,是底線問題。有信應該是常態,不應獎勵。獎勵了就容易導致有人用來做幌子。所以,我建議:

1,不再搞什麼重合同守信用、馳名商標之類評選。這類評選完全是給自己弄好處的路子。好,自有市場給好評,不該用政府部門的信譽爲其擔保。如果今年評的好,明年又完蛋了呢?

2,有市場監督職能的部門應該一起做個誠信網絡,設置黑名單。對不誠信的企業、個人,上黑名單公佈,永遠市場禁入。

3,對民間守信故事可宣傳,但不做任何榮譽評選。我們現在很多部門熱衷搞評選,連慈善都評選,按照捐款多少評,這樣的評選辦近乎無恥。善,是發心,不可在乎是一元錢還是一億元錢。而拿着慈善做幌子買面子,目的無非是更多欺詐。

信,如何篤行之?

中國人一向強調知行合一,誠信,如何知行合一呢,我認爲有四個層次:

第一層,博學之,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故我信。

第二層,明辨,則篤信。我信,擇善固執。

第三層,信行,即篤行不輟,久而久之,人相信我,口碑、品牌積累中。

第四層,得信,“信則人任焉”。

如此,無論個人、企業、組織、國家,如《中庸》所述,“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

關於誠信的演講稿 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一個老奶奶賣饅頭,想吃飯的時候就把攤子往馬路邊上一擺,就大搖大擺的回家吃飯去了,毫不擔心會有人偷有人搶。”事實證明是這樣的,每個人都很自覺,拿完饅頭把錢放在攤子上就走。

我們的誠信。人之初,性本善。誠信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幹老實事,就是實事求是。”誠是做人的核心,信是做人的根本。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爭頻繁,人心惶惶的時候,爲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衆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矢量。圍觀的人都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情能得到商鞅的賞賜,結果沒有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到了五十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來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賜了他五十金。商鞅的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的變法自然就很快的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起來,最終統一了戰國。

英國著名小說家瓦特·司各特曾經借朋友的錢去經營一家公司,經營不善最終倒閉。朋友覺得司各特有才,讓他可以不必還錢,但司各特執意要還錢,並且更加努力的去賺錢,靠自己的'勞動還清了債。

誠信對於一個人,一個團體,一個國家都是一樣的,言而無信則自取滅亡,如果人無誠信,就無法做成大事,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火花,誠信是是做人的根本。

高爾基曾說過:“人類最不道德的是不誠實與怯懦,遠離爾虞我詐。多一點真誠的感情,多一點信任的目光,腳踏一方誠信的淨土,就可以澆灌出人生最豔麗的花朵,築起人生中堅不可摧的銅牆鐵壁。”

誠信是每個人都應具備的,我認爲,一個人擁有誠信會令別人刮目相看。在未來的道路上,誠信也會給予我們許多許多。

誠信是通往成功之路的鋪路石,也是開啓成功之門的鑰匙,讓我們踏上成功之路,緊握誠信的鑰匙,開創出自己的誠信未來。

關於誠信的演講稿 篇6

各位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誠實守信從我做起》。

同學們都聽說過“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些流傳了千百年的古話,這些話講的都是誠實守信。誠,就是忠誠正直,言行一致,表裏如一;信,就是遵守諾言,不虛僞欺詐。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發生了許多誠實守信的故事。有古代的曾子殺豬不失信於孩童、季布“一諾千金”使他免遭禍殃、商鞅立木爲信推新法等等都說明了誠信的重要性,更有流傳的`《狼來了》、烽火戲諸侯、溫州鞋匠……這些不誠信的例子爲我們敲醒警鐘。

有人或許認爲這件事和我們沒關係。其實不然,這和我們息息相關。如果商販、商場經營者、飯店老闆等弄虛作假、以次充好,那我們買了變質的食品、飯菜,質量不合格的衣物、甚至房屋、交通工具豈不是很危險?作爲一名小學生,我們要做的就是自己做到誠信,如果每個人都這樣去做,那麼,整個民族素質就會前進一大步。在此,我呼籲,誠實守信,從我做起!

關於誠信的演講稿 篇7

尊敬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誠信伴我同行”。

站在國旗下,舉目仰望那高高飄揚的紅旗,眼前頓時展現出一幅雄雞傲立的畫面——我們偉大祖國的版圖。心中不禁感想萬千,每當這個時刻,我們都沉浸在雄壯的國歌聲中,莊重而嚴肅的向祖國,向國旗默默許下自己的志願。新一代的我們身上擔負着千斤重擔,我們作爲祖國最寶貴的財富,首當其衝的一條就是要講誠信。誠信是什麼?農民說,誠信是秋天裏結出的豐碩果實;老師說,誠信是師生間白玉般純潔的感情;工人說,誠信是辛勤勞作下生產出質高價優的產品.簡而言之,誠信是個人的立身之本,民族的存亡之根。

翻開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會發現,以誠實守信爲做人根本的故事比比皆是。同時,我們也看到,因失去誠信導致國破家亡的例子也可信手拈來:商紂失信,加速了國家的'滅亡;楚懷王失信,不但亡了國,還使一代賢臣——屈原飲恨汩羅江;吳三桂失信,留下千古罵名……。所以,以史爲鑑,誠信是我們立身、修德、處事的根本。

誠信對於一個人很重要,對於一個國家則更爲重要。一個不講誠信的個人是社會的危險品,而一個不講誠信的民族是莫大的悲哀.因此,我們中學生更應身體力行,從我做起,這樣才能在不久的將來擔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

作爲未來祖國的主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新科技、新信息、新體制不斷涌現,競爭日益激烈的信息時代。要想使自己能夠適應於這個時代,使我們的民族立於這個競爭的世界,就必須誠實守信。你可以沒有金錢,可以沒有榮譽,也可以沒有健康,但你不可以沒有誠信,因爲誠信是個人的立身之本、民族的存亡之根。

同學們誠信做作業,誠信考試,誠信待人,這是順應時代的號召,是勢在必行的。朋友們,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要讓誠信只出現在紙上,成爲我們的口頭禪,要讓它活躍在我們當中,讓誠信無處不在。同學們,只要我們大家都行動起來,我們的祖國建設將如日中天,欣欣向榮。同學們讓我們同聲呼喊“誠信伴我同行!”

關於誠信的演講稿 篇8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爲輕。誠信,沿歷史的長流,浩浩湯湯,注入黃河長江。萬丈豪情融入血液沸騰的你我,五千年的文化是生生不息的脈博。荀子云:“君子養心莫過於誠。”誠信,如同樹高千丈,卻仰賴於樹根的滋養,我們憧憬的筆直脊樑,要靠誠信支撐的力氣。擁有誠信,腳下可踏一方淨土;堅守誠信,必有問心無愧的歸宿。仰慕誠信,夯築人生的.鐵壁銅牆,播種誠信,收穫信任的海洋。

有了誠信,纔有了商鞅城門立木的一諾千金;有了誠信,纔有了過五關前“赤兔胭脂獸”的一騎絕塵;有了誠信,纔有了“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承諾;有了誠信,纔有了焚畫酬知己的蘇曼殊。信任誠信的力氣,它可以點石成金,觸木爲玉。由於誠信,“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服衆”的宋江才能坐上聚義廳的頭把交椅,將替天行道的大旗扯得迎風飄揚。由於誠信,平遙小城誕生出來的“日升昌”,纔將分號開遍大江南北,將半個中國的財寶匯合一堂。

當拔山扛鼎的傳奇褪色成一張泛黃的書籤,卻留下項羽頂天立地的身影,慢慢清楚。當愛因斯坦與波爾在學術上爭辯的不行開交,卻能映出坦誠溝通、互存的情意;當《致加西亞的信》一書再度掀起銷售熱潮,只因忠於職守的僕人公信守一個承諾“把信送給加西亞將軍”;當羣雄逐鹿的家電峯會上,聽到海爾“真誠到永久”的鏗鏘諾言時,我們最終明白:“人無信而不立,鳥無翅而不飛。”

誠信,曾經的簡潔字眼,如今卻扮演多種角色。千百年前的儒學大師發自肺腑的吶喊,飽學之士終生恪守的君子作風,是誠信;勾心鬥爭、爾虞我詐中一文不值的操行;狡詐之輩賴以飛黃騰達的假面道具,也是誠信。一聲“然諾重,君須記”,換來一聲嘆息。誠信,好像與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格格不入。

我們的國家要建立誠信,我們的社會呼籲誠信,我們每一個人渴望誠信。於是,有了以誠爲本,以信爲天。誠信是一種品行,是君子作風,是坦誠胸懷,是樂觀豁達。讓我們重新伸出小手指,拉鉤許諾:若爲人生故,誠信不行拋,一百年,不許變!

由於年輕,我們青春無畏;由於無畏,我們坐擁幻想。不但要有幻想,我們還要給幻想一個高度。所以,就讓我們把幻想播種在誠信的土地上,隨着春天一起生根發芽,讓誠信的芳香浸潤每一個人的心田,信以致遠。

關於誠信的演講稿 篇9

古人云:言必信 行必果。 信者 人之根本也。曾子殺彘,尾生抱柱。民不信不立。誠信作爲傳承千年的優良傳統,在歷史的長河中無處不散發着耀眼的光輝。

徐徐回望,明時朱棣承諾百姓天子守邊,直到闖王入京明朱家人仍舊沒有遺忘背棄自己的祖先的承諾,一直沒有遷都,故而後世百姓多思舊帝之恩,行反逆之事,九州義舉不斷,直至清末也未曾停止。

蜀末,關羽戰敗爲吳所殺,劉備遭火燒連營,臨終託孤謂孔明: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si)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而諸葛亮承諾劉備: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此後 無論劉禪如何昏庸,諸葛亮始終恪守自己的諾言,致死效忠後主,並沒行廢立之事,也未取而代之。

所以後世在崇拜武鄉侯的聰慧時,也沒忘記他出類拔萃的道德與人品。 到了今天,誠信在物慾橫流中被忘卻,被拋棄,在越來越多的人口中說起,卻在越來越少的人心裏存在,無奸不成商,無商不奸 。越來越多的假冒僞劣商品,越來越多的農民工工資拖欠,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不還助學貸款。而誠信呢?是否已經僅僅是字典上乾枯的名詞,已經消逝在我們華夏兒女的心中? 當夜晚來臨的時候,我們是否聽見他在角落的哭聲,我們仰望星空,叩問靈魂的時候,在心底處 是否還存在一份寧靜的誠信,是否聽見祖先們的的憤怒與指責?

在當下中國商場,以假亂真的貨物充斥着各類市場,柏楊先生在《醜陋的中國人》中說到一個經歷:在中國的一個風景區,買到的總是假貨,而在埃及,即使大多數遊客一輩子僅僅到訪一次,那裏的商家也不會在一件貨物的`真假上欺騙你。 我們時常把猶太人比作虛僞的小人 背信棄義之徒,而我們自詡爲華夏龍的傳人 把誠信作爲品德的根本,在行商上,猶太人重信用,講商業道德,貨真價實;但生意永遠總歸是生意,生意做完,翻臉無情。

中國人熱情纏綿,生意不止是生意,表面上情義兼顧,內裏的信譽常懸個問號,輕諾而不重契,先是滿面溫情而後劍拔弩張,起於哥們兒氣而終於對簿公堂。我們的誠信呢?

我們世代相傳口口聲聲誠信呢,熱情激昂的演講稿,膾炙人口的典故乃至電視裏聲聲不斷的廣告,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講”誠信,可是誠信並不是一句“童叟(sou)無欺”也並不只是紙上龍飛鳳舞的漢字。它是深埋在心裏的品質,曾今重慶人多喜袍哥文化,把信義放在爲人的第一位。我們不能忘記老祖宗的教誨,讓我們一起講誠信 ,不僅僅是口中 而且是心裏。做真正華夏龍的傳人。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行動吧!

關於誠信的演講稿 篇10

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誠實守信,文明做人。

誠信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所謂誠信指的就是誠實和守信,自古以來關於誠信的故事就層出不窮。戰國時商鞅立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推行變法的條令已經準備就緒,但是還沒公佈出去,擔心百姓不會相信自己,於是在國都集市的南門豎起一根三丈高的木頭,招募有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的人賞十兩銀子。"有並說能搬木頭的人賞銀五十兩"有一個人搬了木頭,商鞅就給了他五十兩銀子,用來表明自己沒有欺騙百姓,最後順利頒佈了法令。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後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終使他免遭災禍。

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誠信是一種美德,留心一下,不難發現在人際交往中,凡能做到誠信待人者,一般都深受衆人的歡迎,像商鞅,季布這樣人能做到誠信待人,平易近人理所當然會受到大家的愛戴與支持。講誠信是一個人品質的體現。現在的社會是一個講誠信的社會,誠信考場早已屢見不鮮,學校開設的誠信考場就是學校把誠信教育置於我們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位置,來培養我們誠實守信的優良品質。誠信,作爲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伴隨着中華歷史長河浩浩蕩蕩奔流至今;誠信作爲做人之本立事之根也常常拷問着我們的靈魂。

何爲誠?誠實做人即爲誠。何爲信?一諾千金則爲信。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認爲人如果不講信用,在社會上就無立足之地,什麼事情也做不成。不講誠信就不可以再稱之爲人。任何事我們都要以誠信爲底線去衡量,考試自然也是如此。在誠信考場上考出來的不只有你的文化素質,還有你個人的品質。

誠信是立身之本,我們常說人無信不立。敬愛的周總理就是一位"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有一年他視察農村,在座談會上認識了一位老農民張二廷。會後還專門訪問了張二廷的家,臨走時他緊握着總理的手請求總理抽空再來,周總理微笑着說:"有機會一定來,如果我不來,也一定派人來看望你。"在後來的幾年中,周總理不管多忙,每年都派專人去看望張二廷。可見,誠實守信並不一定體現在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上,周總理就是這樣,在細小的事情上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到誠實守信纔得到了全國百姓的尊敬與愛戴。 相反,不守誠信就會遭到別人的不信任,我們在很小的時候就聽過狼來了的故事,那個放羊的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捉弄山下的'百姓並以此爲樂,當真正有狼來了的時候,卻再也沒有人能救他,因爲他喪失了人最基本的道德——誠信。

不守誠信也會使一個國家滅亡,西周末代皇帝周幽王有一個妃子叫褒姒,不喜歡笑,周幽王爲了博得美人一笑,毅然點燃了烽火臺,各路諸侯以爲有緊急戰事紛紛雲集於烽火臺下,褒姒看到各諸侯驚慌失措的樣子大笑起來,諸侯認爲受了戲弄都回去了,後來犬戎來攻打周幽王,卻沒有任何諸侯來搭救,歷史就永遠進入了東周時期。

可見講誠信對於一個國家是多麼的重要。現代社會是講誠信的但卻仍面臨着失信的危機,當代社會急功近利,物慾橫流,現代人雖利用科技創造了物質財富,但自己反被物質財富所奴役。當現代人意識到自己可以積極爭取權利和利益時,卻錯誤地認爲自由就是無規定和不受約束地爲所欲爲,因此人們往往爲了一己私利而不擇手段,損人利己,將道德規範,承諾信譽,合約法律置諸度外,作出種種自私行爲。例如中國大陸的經濟開始急促發展,但信用制度,市場規則尚未健全,於是一些見利忘義的人就會鑽制度,法律不完備,執法不嚴的空子,不講信用,形成現今種種見利忘信的現象。

誠信的缺失令人心痛,令人深思,我們該怎樣發揚誠信美德,共建和諧社會成爲當務之急,比如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在學習上我們犯了錯誤,就應持誠實態度對待它,知錯即改,不文過飾非,弄虛作假,既是講誠信。求學時應抱着"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的態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切不可以不懂裝懂,欺世盜名。

孔子說過,"與朋友交言而有信"我們在平常人際交往中要做到與朋友以誠相待,以信相交,這樣纔會贏得大家的尊重。而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之上的。

朋友就是在一起可以互相幫助的,在你有困難時扶你一把,在你心煩時可以聽你傾訴的人,在你開心時會替你開心的人。這樣的人才可以稱做朋友。誠信,是最美麗,最聖潔的心靈,他讓人問心無愧,心胸坦蕩。

誠信,如此珍貴,我們應該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讓誠信的種子,在我們的心田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同學們,讓我們守住誠信的陣地,誠實守信,文明做人,讓誠信之花永遠絢麗,永遠綻放!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關於誠信的演講稿 篇11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誠信是一個人需要的品質,誠信是每衆所周知,個人心中的美德,是一種品質,在我們這個人文社會,不管在哪一個方面,都要講究誠信,誠信是福。如果這世上沒有誠信,人們都生活在充滿謊言的世界裏,那麼人們會感到快樂嗎?你想想如果你和你最好的朋友之間沒有了誠信,那麼你很快就會被拋棄,所以誠信—是做人之根本。請聽聽下面這個故事:

一個顧客走進一家汽車維修店自稱是某運輸公司的汽車司機“在我的賬單上多寫點零件。我回公司報銷後,有你一份好處。”他對店主說。但店主拒絕這樣的要求。顧客死乞白賴的`說:“我的生意不算小,會常來的,你肯定能賺很多錢!”店主告訴他,這事無論如何也不會做。顧客氣急敗壞的嚷道:“誰都會這麼幹的,我看你是太傻了。”店主火了,他要求那個顧客馬上離開,到別處談這種生意去。這時,顧客露出微笑並滿懷敬意的握住店主的手,說:“我就是那家運輸公司的老闆,我一直在尋找一個固定的,信得過的維修店,你是信得過的維修店,因爲你是的一個不被錢所迷惑的店主,你還讓我到哪裏去談這筆生意?”

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誠信已成了這個社會必不可少的品德,誠信能完善我們自己,它對自己、他人都有好處,搏得信任,博得好感,博得事業上的提高,博得生活上的進步,這些比無誠信要好上許多。懂得誠信,做好誠信,改善身心,利益如流,也就是說誠信是福。所以,誠信是一個人不可缺少的品質。

感悟:通過店主告訴我們:面對誘惑,不怦然心動,不爲其所惑,雖平然如雲,質樸如流水,卻讓人領略到一種山高海深,這就是一種閃光的品格——誠信。

關於誠信的演講稿 篇12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好!

我國是一個,擁有這悠久歷史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優良傳統美德的國家。當今社會更是要以誠信爲本。

自古以來就有着許多的與誠信有關的傳統故事。就比如大家熟知的韓信,他就有一個管用誠信的故事。在韓信落魄的時候,有一個漂母給他飯吃,韓信離開她的時候,告訴她以後一定來報答她。後來韓信做了楚王,就做到了不忘舊恩,他奉了黃金千兩獻給漂母來報恩。

又比如北宋詞人晏殊,素以誠實著稱。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爲神童舉薦給皇帝。皇帝召見了他,並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結果晏殊發現考試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並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非常讚賞晏殊的誠實品質,便賜給他“同進士出身”。這些都是古代賢人的誠信故事。

如今社會更應該向他們學習不僅僅是孩子,還有大人們。相信大家都聽過曾子殺豬的故事。講的是曾子的妻子去集市爲了讓孩子在家裏,她答應孩子回來會爲他殺豬吃。等她回來,便看見了丈夫曾子在磨刀準備殺豬。便上前攔他。可曾子說要誠實守信,纔可以給他一個良好的榜樣,不然他以後也會這樣騙別人的。這就是曾子殺豬的故事。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精神。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