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歷史的拐點觀後感

本文已影響 1.12W人 

央視紀錄片《歷史的拐點》是一部展現歷史珍貴瞬間、緊扣時代脈搏的紀錄片,選取六個影響中國歷史的關鍵一年,關注那些站在歷史轉折點上的關鍵人物。以下是歷史的拐點觀後感,歡迎閱讀。

歷史的拐點觀後感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歷史,而戰國時期應當是最勞農傷民的時候了,在秦王朝還沒有強大時,存在着幾個很強盛的國家,在秦孝公執政期間,秦國的一些土地被魏國佔領了,當時也有一些有志之士向秦孝公覲見,說的大多都是以仁義治理天下這些的道理,但對於當時急於在他執政期間做出成績的秦孝公來說,這些方法他不會採用,那些道理雖然對治理國家有用,但是,它的成效會在幾十年後或者更久纔會體現出來。

所以,秦孝公頒佈了招賢令,這時遠在魏國的商鞅,還未正式登上歷史舞臺的商鞅,一個需要變革的秦國正在等待着他。我始終相信,有些人的命運在歷史的這幕大劇中,始終是有所安排的。這時的商鞅在魏國正處於不受魏國君主重用,不得志時,他急切的需要一個可以施展抱負的地方,於是這次,他懷着一顆嚮往光明的心,踏上了他的秦國之路。

商鞅到了秦國,他找到了一個名叫景監的宦官去向秦孝公來引薦自己。於是商鞅獲得了第一次覲見秦孝公的機會,一般的人,可能會在第一次面見君王時就直接闡述自己的治國理念,但是商鞅並沒有,他開始給秦孝公說以前那些迂腐的治國理念,秦孝公是越聽越生氣,過後,秦孝公大罵景監,說他找來的是個什麼人!第二次的的機會又來了,商鞅這次依舊沒有表明自己的想法,而是繼續以迂腐之道向秦孝公訴說,這一次,秦孝公已經是聽的昏昏欲睡了,(商鞅的心裏這時纔有了底,他知道他可以開始在這裏開始他的變革之法了,他以法治國的理念將會得到重用,而他前兩次之所以以迂腐之道陳述是爲了試探秦孝公是否有耐心,與寬廣的胸懷,因爲一旦使用變法,這兩點對於一個君主來說,是不可少的因素。那麼在這裏我們也可以看出,這個宦官景監與秦孝公的關係是比較好的,否則,商鞅不會一而再的得到覲見秦孝公的機會)

很快,商鞅的第三次覲見機會來了,這一次,商鞅開始闡述自己的治國之道,當談到以法家理念治國時,秦孝公的眼神開始變得銳利了,就這樣,接下來的幾天他們都在一起交談,在歷史上留下重重一筆的商鞅變法以開始悄悄醞釀了。

在商鞅開始變法的時候他首先要取得的就是人民的信任,如果沒有人民的信任,那麼這個變法誰會去執行呢,於是便有了“徒木爲信”這一事,通過這件事,商鞅取得了人民的信任。商鞅開始變法的第一項就是“廢井田,開阡陌”,以前秦國的田地是像井字一樣,周圍的八塊田由私人耕種,中間一塊是公田,政府的,這一塊田是由這八家合種,然而,每年收割時,私家田地糧食都多於公田,所以商鞅的廢井田,開阡陌,就將中間的一塊公田也變成了私田,由私人種,但政府會對這些田納稅(這個制度表面上看是件好事,但是政府對田納稅,納多少稅是政府說了算。這樣一來,大大提高了政府的糧食產量)並且,商鞅還主張“重農業,廢除工商業”,(因爲當時的秦國薄弱,打仗就需要糧食,所以農業變得很重要),商鞅決定變法的那一刻,其實他的心裏也會想到自己的結果,但是他還是要義無反顧的去做,於是商鞅開始觸犯到那些貴族階級的利益了,商鞅廢除了世襲制,(以前你做官,你的這個官位可以傳下去的,你死了,傳給你兒子,你兒子死了,傳給你孫子,但是現在不行了,如果你沒有上戰場去立功,那麼,你的官位在你這一屆就結束了。)商鞅還鼓勵老百姓去打仗,參與軍隊戰役,取得敵方首級者,按首級領取官位等,這樣讓普通老百姓也有了立功獲封的機會(商鞅實際上的廢世襲制,鼓勵老百姓去參戰的手段都是爲了調動人民對打仗的積極性)當然,事實說明,這些政策得到了重用,在戰場上,秦國的軍隊開始變得勇猛精進了。除此之外,此外,在秦國,如果一個村子有一個人犯了法,沒有人告密,那麼事發後,整個村子的人都是犯法,會執行死罪。商鞅的一切制度都是爲了讓國家的權利集中於君主一人的手中。一切的法律制定出來,它的前期是需要有人去觸碰這個法律以嚴正這個法律的有效性,嚴格性,是不可撼動的,商鞅一直在等待這樣一個人出現,終於,不負商鞅所願,終於等來了這個人的出現,然而這個人的出現也使商鞅倒吸了一口涼氣,這個人就是當今太子,當時太子犯法,商鞅以法嚴格對待太子,迫使太子之傅公子虔受刑,致使太子懷恨在心,也爲商鞅日後悲慘結局埋下伏筆。此外,商鞅還以敘舊爲由相約魏國公子卬,酒至半旬,商鞅藉機殺掉了公子卬,比舉亦使魏國人對商鞅心懷恨意。

在商鞅變法的推動下,一個強大的秦國,殘酷的秦國開始慢慢崛起,商鞅變法爲以後得秦國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商鞅原名應該叫公孫鞅或衛鞅,應在秦國開始商鞅變法立功後,秦孝公封賞其於商之地,封之爲商君,故人稱爲商鞅。秦孝公死後,它的兒子也就是當年曾被商鞅用法所懲的太子繼位,史稱秦慧王,商鞅知道自己已經沒有了保護傘。秦慧王爲當年之事始終懷恨在心,並且朝廷一些貴族及昔日受刑的公子虔也早已對商鞅有恨意,於是,都在皇上面前彈劾商鞅,而這正中秦慧王下懷,且如今的秦國已羽翼漸豐,於是秦慧王下令追殺商鞅,數年前的商鞅曾懷着一顆光明之心從魏國奔向秦國,而此時,他卻要逃離這個他曾施展他抱負的地方,但這一次,他並不知道自己該去那裏。

商鞅開始他的逃亡之路,他一刻也不能耽擱,駕着一輛馬車,開始逃亡,但在出城門時卻遇到了阻礙,守城的士兵不放商鞅出行,商鞅逃亡,不可泄露自己真實身份,於是,守城士兵說“商君有令,黃昏非軍事者不可出城”,時至黃昏,商鞅便想先在旅店暫宿一宿,奈何,店主不肯,因爲秦國法律,無身份證者不可住店,於是商鞅長嘆一聲說“我商鞅制定法律,就是想一輩子把人民關在城裏,沒沒想到關住的卻是自己”,第二日,商鞅逃亡到了魏國,而魏國不可收留商鞅,並說了一句既實在又具有諷刺意味的話,魏國人說道“你現在用商鞅變法使得秦國如此強大,我們哪裏敢收留你而得罪強大的秦國呢”(魏國說此話情有可原,商鞅本是魏國人,後又設計殺死了公子卬)商鞅知道自己想留在魏國是沒有指望了,於是商鞅又向魏國人表明自己想從魏國逃亡到其他國家去的願望,但這一想法也被魏國人拒絕了。萬般無奈之下,商鞅走投無路只好帶着自己的一些隨從回到了自己的的封地,而那裏正有幾十萬軍隊埋伏在那,商鞅回到封地,看着隨從一個個被殺死,他的心也漸漸的暗了,他想做抵抗而最終也只是困獸之鬥,就這樣商鞅被抓了,秦慧王使用了商鞅變法中最嚴酷的法律—五馬分屍來制裁商鞅,一個對秦國來說功不可沒的人才,一個偉大的變革者,終究沒躲過他慘烈的結局。(從踏上秦國國土的那一刻起,從秦孝公啓用商鞅變法的那一刻起,商鞅的心裏應該也隱約知道這片國土會給他施展抱負的機會,同時,也會成爲他的葬身之所,但他還是毫無畏懼的走了下去,因爲結局無論好壞,他更希望自己在這過程中曾轟轟烈烈的投入其事業中,無論怎樣,商鞅變法確實爲秦國以後統一六國打下了良好基礎,無論是在秦國還是在歷史上,商鞅以一個變革者的身份佇立,不容忽視。)商鞅的血爲秦國的戰車塗上了一層潤滑劑,在戰場上,更加勇猛無畏。

秦慧王雖然處死了商鞅,但依然沿用其法律治理國家,而歷史證明,往後的其他秦國君主仍十分鐘愛商鞅變法。秦慧王去世後,又經過幾代君主,終於到了秦始皇嬴政這一代,秦始皇17年統一六國的序幕正式拉開,一個一個的大國漸次吞滅,幾年時間內,秦國成爲了世界上統一的真正大國,秦朝一代代的君主用了五百年的時間終於在秦始皇這一代登上了勝利的巔峯,可惜,這樣的勝利卻沒能持久,強大的秦王朝只在歷史上存活了22年,便走向了覆滅。(秦王朝的覆滅是有其原因的,當時的秦國並沒有即使的懸崖勒馬,一再的沿用商鞅變法,特別在始皇期間,法律更加嚴酷,當時民衆在水深火熱中,沒得到休養生息,秦始皇並沒有看清局勢,在當時吞併六國後,還一再使用商鞅變法,是一個不明智的做法,在秦國沒有強大之前,需要商鞅變法的輔助,一旦秦國吞併六國後,商鞅變法就已經是個敗竈了,始皇期間,多數民衆稱之“暴秦”,一旦民心不穩,就必然有反動,在不久後,中國歷史另一個偉大的朝代正將崛起,而它並沒有像秦國那樣猝死,一口氣竟活了四百年!)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