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有關《神舟十二號》的觀後感(通用5篇)

本文已影響 3.87W人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不能光會看哦,寫一篇觀後感吧。千萬不能認爲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神舟十二號》的觀後感(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神舟十二號》的觀後感(通用5篇)

  《神舟十二號》的觀後感1

戈壁大漠,塔架高聳,載人航天發射場內,神舟十二號船箭組合體蓄勢待發。時隔五年,太空即將再次迎來中國人的造訪。

6月17日9時22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預計將發射升空。此次飛行乘組由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組成,聶海勝擔任指令長,備份航天員爲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

作爲我國空間站建造的首次載人飛行,神舟十二號任務承上啓下,十分關鍵;恰逢黨的百年華誕,載人航天工程全線從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航天事業建設發展的輝煌歷程中汲取經驗力量、提振信心鬥志,全力投入任務準備工作,書寫中國航天新華章。

6月16日上午11點,執行本次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與中外媒體記者集體見面,並回答記者提問。

6月16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與中外媒體記者集體見面,並回答記者提問。航天員湯洪波、聶海勝和劉伯明出席。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此時執行我國空間站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可謂意義重大。作爲航天員,他們有什麼特別的感想和期待?

聶海勝是一名航天員,也是一名有着近35年黨齡的黨員。成爲航天員的20多年來,他親眼見證了中國載人航天的發展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的飛行,由艙內工作到太空漫步,由短期停留到中期停留的發展過程,也親身經歷了載人航天工程全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開拓創新、飛天逐夢的每一個光輝時刻。

中國載人航天的發展凝聚了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想,爲黨的百年奮鬥歷程增添了壯麗篇章。“我們前進的每一步,也都承載着黨、國家和人民的厚重期望;我們每向前一步,也代表着人類向太空不斷探索的勇敢與執着,都將爲人類和平利用太空貢獻中國人的智慧和力量。”聶海勝說

  《神舟十二號》的觀後感2

自古以來,人們對浩瀚的宇宙就充滿着遐想,隨着科技的發展,人類漸漸將探索的腳步邁向太空。但質疑的聲音也逐漸傳來:探索外太空是否是勞民傷財呢?

時至今日,由於地球資源有限,世界上的航天強國紛紛將探索的腳步邁向外太空,而太空廣闊無垠,擁有豐富的空間資源,如高真空、太陽能、月球、微小行星等。

此外,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gps導航系統便離不開航空事業的發展。近年來,航天技術在開發航天器高位置和高速度資源以獲取、傳輸和轉發信息方面取得了明顯成就,獲得了巨大的利益,例如通信衛星、遙感衛星的廣泛應用。

另一方面,隨着軍用航天器的迅速發展,各種軍用衛星、載人航天器、彈道導彈與反彈道導彈等空間新式武器形成了一體化的太空戰場軍事系統,並將在聯合戰役中發揮重要作用。而衆所周知,沒有穩固的國防,我們的幸福生活就難以保障。

沒有今天的投入就不會有我們明天的。航天事業的進步會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航天科技的應用會對人類產生重大的影響,只有社會不斷的進步,科技的不斷髮展,我們的生活纔會越來越美好。

  《神舟十二號》的觀後感3

載人航天是人類航天活動中系統最爲複雜、難度、要求最嚴的系統工程。按照空間站建造任務規劃,今明兩年將實施11次飛行任務,包括3次空間站艙段發射,4次貨運飛船以及4次載人飛船發射,於2022年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之後,空間站將進入到應用與發展階段。

每次飛行任務都是一項“大工程”,背後凝聚着成千上萬人的心血智慧。爲確保任務順利實施,各系統各單位全力備戰,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百年。

巴丹吉林沙漠深處,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垂直總裝測試廠房內燈火通明,人影綽綽,工作人員穿行在飛船箭體與測試儀器之間,日夜奔走忙碌。

航天事業被形容爲“千人一發箭”,任何環節都事關成敗,誰都不能掉以輕心。作爲中國航天員進出太空的航天母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一絲不苟的態度搭建安全的“登天梯”。

“數十人的吊裝團隊協同執行任務,每一步操作都不能出錯,吊裝對接誤差更是小而又小。每個產品只允許一次吊裝落位成功,沒有重來的機會,不能有絲毫閃失。吊裝對接火箭,一圈數十個螺栓要一次性全部對準連接。”基地工作人員石創峯承擔吊裝工作,爲了做到既快又穩,他自創訓練方法,在吊鉤上繫着焊條,操作吊車從高空將其插入啤酒瓶口裏。練到最後,他和同事揮動笨重的吊車鐵臂,就像揮動自己的手臂一樣靈活自如。

飛行千萬條,安全第一條。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團隊把保護航天員生命安全作爲底線,在神舟十二號發射、飛行、對接、停靠、返回等任務各階段,都準備了確保航天員安全的預案和舉措,還將首次啓用載人飛船應急救援任務模式,全力保證航天員安全往返天地間。

只有真正瞭解載人航天工程的起點在哪裏、道路在哪裏,才能從歷史中汲取力量,更好地前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將由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發射,任務準備期間,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長徵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發射隊臨時黨委帶領大家赴東風革命烈士陵園,緬懷聶榮臻元帥、衆多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蹟,號召大家以強烈的責任感、精湛的技術和奮勇拼搏的精神完成此次任務,穩操接力棒。

  《神舟十二號》的觀後感4

聳立如巨人的東方紅衛星發射塔架已經光榮“退役”。站在東方紅衛星發射塔架下,大風在耳邊呼嘯。望向四周,高闊的天空下,戈壁灘一望無垠。正是在這裏,老一輩航天人篳路藍縷啓山林。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百業待舉,航天事業處於一片空白。黨中央以非凡氣魄和膽略作出發展航天事業的偉大決策,航天人吹響了中華民族向宇宙進軍的號角。

作爲人類歷規模的航天器,空間站代表當今航天領域面、最複雜、最先進和最綜合的科學技術成果。11艘神舟飛船成功發射,11名、14人次的航天員隊伍叩問蒼穹,天和核心艙升空,中國載人航天跨越了一次次重大關口,夢想逐步變現實。

不僅是載人航天,嫦娥探月、天問探火、北斗導航等無不捷報頻傳。中國航天起步晚,起點低,爲何還發展快、本領高?

堅持黨的領導是“法寶”。每一次關鍵技術的突破、飛行試驗的成功、艱鉅任務的完成,無不凝聚着黨中央的決策和關懷,凝聚着黨組織和廣大航天系統黨員幹部職工的智慧和力量。中國航天事業取得輝煌成就背後,是黨中央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爲國家發展戰略支撐的決策部署,指引着航天事業前進的方向。

“航天夢是強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說,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發展載人航天事業,建造中國自己的空間站,是實現新時代航天夢的必經之路。

據統計,在載人航天工程中,直接參與其中的研究所、單位多達上百家,配合單位多達上千家,涉及數十萬科研工作者。“實施載人航天這樣宏大的工程,沒有黨中央集中統攬,沒有全國大協作,是不可想象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說。

一張藍圖繪到底,一棒接着一棒跑。在距離東方紅衛星發射塔架40多公里的載人航天發射場,新一代航天人正接力開闢攬天征途。

條件或許沒那麼苦了,航天精神卻是一脈相承。有人曾問兩度飛天的聶海勝和三度圓夢的景海鵬:“你們已經實現飛天夙願,未來還打算冒這麼大的風險嗎?”

“航天飛行是我們的事業,更是我們的生命,爲了飛天夢想,只要祖國需要,我們隨時準備再上太空!”

6月17日,飛天英雄再踏征程!

  《神舟十二號》的觀後感5

此次任務,航天員在軌停留時間長達3個月。時間長,意味着航天員面臨的挑戰更大。長期飛行中應急事件出現的概率大大增加,各類應急故障情況下的應急救生、緊急撤離、緊急救援、待援、故障處置等艙內外的應急操作,都對航天員自身素質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3個月的時間跨度前所未有,長期在失重和密閉狹小環境工作,要求航天員具備極好的身心素質。”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黃偉芬說。

據瞭解,航天員神舟十二號飛行乘組6月10日進入發射場,開展了全系統發射演練的專項訓練,飛行手冊的複習、體育鍛煉、心理放鬆等專項訓練,參加了升旗儀式,種植紀念樹、瞻仰東風革命烈士陵園等活動,圓滿完成進艙確認,爲執行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做好充分準備。

“本次任務航天員乘組選拔按照‘新老搭配,以老帶新’的方式,結合飛行經歷、相互協同能力等方面選拔出飛行乘組和備份航天員,並周密制定了航天員訓練方案和計劃,開展地面訓練和任務準備,每名航天員訓練均超過6000學時。”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助理季啓明說。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