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觀後感

數學聽課觀後感(通用10篇)

本文已影響 1.47W人 

“取之所長,補己之短”,在教學中倡導教師吸取學習他人之精華,不斷去更新自己的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那麼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數學課堂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數學聽課觀後感(通用10篇)

數學聽課觀後感 篇1

本週我有幸聽了的一節展示課,下午又聆聽了專家們對我校的“三六智慧課堂”操作的建議,一天的聽課學習使我收穫很大,下面就聽課情況談點自己的感受。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

金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非常注意情境的創設,他由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梯子下滑,從而引出各式各樣的問題,並且這些問題都是由學生自己提出的。最後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解決了所提出的問題,也引出了本節課所學的內容。所以通過這節課,我又一次發現每一個學生都渴望挑戰,渴望挑戰帶來的成功,這是學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能使學生產生主動求知的心理衝突,因此,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我要有意識地創設各種情境,爲學生提供挑戰的機會,不失時機地引他們走向成功。

二、精心設計了教學課件

金老師的課件製作也十分精良,充分發揮了多媒體技術在現代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從課題材料的蒐集上和視聽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創意,如花似錦,引人入勝,而且都非常貼近學生生活,做到學數學用數學。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運用到生活中使枯燥的數學教學變得形象直觀,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於學生對所學知識得牢固掌握。

三、教學語言富有感染力

所有老師都知道教師的教學語言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聽了金老師的這節課,使我更深刻的感受到了這一點。課堂教學不但要有準確的專業用語,讓學生聽懂理解知識,而且還要有豐富幽默的煽情語言,隨時關注了學生的情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互動環節引人入勝,氛圍融洽。

在數學教學中,金老師能根據學生的心理髮展特點,把枯燥、呆板的課堂教學改變了,從而也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了孩子的求知慾。尤其是在聽課過程中,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符主任教學方法的與衆不同,雖然是第一次給孩子上課,但我卻感受到他和孩子之間竟是如此的默契……,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一定要注意以學生間信譽心的交流。

以上是我聽課的幾點心得體會,我以後要把這次學習到的優秀經驗,用運到我們的“三六課堂”模式中去,讓自己的課堂也更加活躍,真正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

數學聽課觀後感 篇2

天在我們學校參加了中心校舉行的初中數學優質課的聽課學習活動。我們學校的王英老師和北張中學的王改萍老師對分式一節進行了新課程改革示範課,使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課堂授課水平之高,對教材內容挖掘之深,課堂教學過程設計之精彩,及對課外知識拓展之廣,讓我對自己所教學科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下面就這方面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1、數學是有趣的。

長期以來,數學幾乎成了枯燥乏味的代名詞,重知識的傳授,輕能力的培養;重學習的結果,輕探究的過程;重反覆的練習,輕情感的滿足……這一切,使我們學生對數學很難激起興趣。他們感到數學是枯燥的、煩瑣的,數學幾乎等同於做題,而且沒完沒了。學生的學習是認知和情感的結合。每一個學生都渴望挑戰,渴望挑戰帶來的成功,這是學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能使學生產生主動求知的心理衝突,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創設各種情境,爲學生提供挑戰的機會,不失時機地爲他們走向成功搭橋鋪路,使他們感到數學是有趣的。

一個巧妙的問題引入,把學生探究知識的興趣激起,你還用擔心本節課學生學習的熱情嗎?這就是老師的智慧,做爲一名數學老師,我們就應該在我們的課堂上多提供一些既能學習到數學知識,又讓學生感覺有趣的問題,我們的數學教學纔會充滿活力與魅力。在王英老師這堂課中就在導入時結合133班的人數問題使學生以下就有了興趣。

2、數學是簡單的

領略到了這兩位老師的教學藝術,我們看到了平時寡言的學生也可以和大家一起討論,聽到了富有思想的回答,讓人忍不住爲他們鼓掌,同時也忍不住爲老師的教學喝彩,因爲她們用最簡單的話語來解釋數學,讓學生們觸及到了數學的本質,從而在內心發出強烈的震撼。讓孩子們覺得數學的簡單,不僅是一種技巧,更是一種智慧,是還原數學最樸素的狀態。

只有這樣,才能極大地釋放孩子的潛能。而爲了做到這一點,老師在課堂上精彩的設計纔是最關鍵的。同學們的學習熱情明顯的得到了提高,課堂氣氛比活動前活躍了很多。遊戲中也可以學習數學,數學知識可以通過玩遊戲來解決,我想這種方法非常適用初中的同學,我相信參加同學永遠都不會忘記在數學課上的一次次爭論和老師精心設計的遊戲。

3、數學是鮮活的。

現代數學觀認爲:教材處理的核心總是是從學科世界走向學生的生活世界。當數學和學生的現實生活密切結合時,數學纔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鮮明的現實背景,更有助於學生髮現和理解數學概念,形成數學思想和方法,積累數學知識和解決問題的經驗。

我們應不斷攫取生活中的新鮮素材來充實我們的課堂,使我們的數學變得豐富多彩、生動活潑。這些鮮明的生活素材,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充分體現了新課標中提出的數學來自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這一理念。王英老師在這節課中就把植樹造林引入課堂呼籲學生保護壞境。

這次聽課活動雖然是短暫的,但是我們的課堂改革以及課程改革是長久,我會將這次學習活動積累的經驗,應用於以後自己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去,努力去做一位優秀的數學教師。

數學聽課觀後感 篇3

每學期學校都要組織“開放教學優質課”活動,因爲課堂教學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大家對教材的鑽研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所以在課堂教學中都會展現出不同的教學風格。通過聽評課不但可以展現教師們紮實的教學功底,而且會讓聽課者受益匪淺,所以說聽評課是一個共同學習一起進步的良好平臺。下面是我聽數學課的一點心得體會:

一、教師善於創設情境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境,目標明確,能爲教學服務。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感覺數學是有趣的。學生的學習是認知和情感的結合。每一個學生都渴望挑戰,渴望挑戰帶來的成功,這是學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能使學生產生主動求知的心理衝突,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設各種情境,爲學生提供挑戰的機會,不失時機地爲他們走向成功。

二、教師精心設計了教學課件

教學課件製作精良,充分發揮了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從課題材料的蒐集上和視聽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創意,如花似錦,引人入勝,而且都非常貼近學生生活,做到學數學用數學。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運用到生活中使枯燥的數學教學變得形象直觀,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於學生對所學知識得牢固掌握。

三、教師的教學語言富有感染力

教師的教學語言也是至關重要的,不但要有準確的數學專業用語,讓學生聽懂理解知識,而且教師要有及時的課堂評價,隨時關注了學生的情感,多表揚來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師生互動環節引人入勝,氛圍融洽。

在數學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心理髮展特點,把枯燥、呆板的課堂教學改變了,從而也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了孩子的求知慾。尤其是在聽課過程中,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這些數學教師教學方法的與衆不同,我感受到老師和學生之間是如此的默契……看到每個老師都精心的設計每一堂課,從板書、圖片、內容,那種工作態度與熱情都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學習,在他們的課堂上很少有見到不學習的孩子,因爲他們都深深地被老師的課所吸引着。

五、教學中注重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

在教學中要注重加強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通過明確分工,協調配合,對學習內容進行充分的實踐和探究,讓學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規律,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體現了探索性的教學過程。

以上是我聽數學課的幾點心得體會,因爲各科的教學理念都是相通的,我以後要把通過聽課學習到的優秀經驗,用到自己的信息技術實際的教學工作中,讓自己的課堂也更加活躍起來,真正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充分讓學生參與到信息技術的教學中來,從而切實感受到了信息技術課的魅力!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爲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

數學聽課觀後感 篇4

11月18日,我參加了鎮教研室舉辦的教師教學觀摩聽課活動,讓我有幸聽了趙錦林老師的數學課和管海霞老師的英語課,這堂課對我們數學教師有很大的啓發。這次活動我受益匪淺,針對這次活動我談談自己的感受。

這兩節課讓我充分領略了課堂教學無窮的藝術魅力。兩位老師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精湛的教學藝術向我們展示了課堂教學的崇高境界。

其中趙錦林老師的數學課《淘氣的猴子》,它的精彩之處在於課堂上學生們在老師的引導下,在已有的一位數除法知識的基礎上主動應用已有知識從所熟悉的現實生活情景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了解並掌握除法豎式的運算規律,並能應用此規律來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整個課堂以研究性的學習方式貫穿始終,孩子們民主的討論和嚴謹的態度,輕鬆的氛圍構成了一個“玩”的數學課堂,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良好的思考習慣和全新意識。趙老師的這堂課很好地爲學生能進行實踐性的、探索性的和研究性的學習提供了途徑和渠道,也爲今後的課堂教學的進一步深入指明瞭方向。

1、那麼,對我們年輕教師而言,從這些優秀教師身上,我們能學到什麼呢?我認爲,向別人學習,僅僅學其一招一式是沒有用的,我們應學其形,更要得其神。作爲一堂好課,其內在的神在於教師本身精湛的學科涵養,以及將其自然轉化爲教學影響力的智慧。課堂不應該只是數學知識的授受之所,也不僅僅是數學方法與經驗的交流之地。好的課堂應該是一扇窗戶,打開這扇窗,孩子們可以洞察“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老師提出疑問,設置懸念,啓迪他們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激起他們探索、追求的濃厚興趣。促使學生的認知情感由潛伏狀態轉入積極狀態,由自發的好奇心變爲強烈的求知慾,產生躍躍欲試的主體探索意識,實現課堂教學中師生心理的同步發展。設疑導思,讓學生滿懷熱情地投入學習。老師是教學的引路人,不斷地揭示知識的新矛盾,讓學生用數學思想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最後得出認知的理念。

2、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老師僅僅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每節課,每一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爲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執教者的語言精練、豐富,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非常值得我學習。授課教師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爲學生創設現實的生活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3、讓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使數學更貼近生活,才能使學生學得主動,因爲數學來源於生活,而又爲生活服務。老師把數學問題生活化,因爲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數學課堂,我們的數學教學要儘可能地接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中也處處有生活的道理。加強數學教學的實踐性,給數學找到生活的原型,讓學生體驗到“學數學”不是在“記數學,背數學,練數學,考數學”而是在“做數學”。在教學中應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教師在“導”中幫助學生主動建構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讓學生通過活動積極地獲得知識,將感性的實際活動與學生的內心感受體驗結合起來,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更好地發展學生的各方面能力。

4、就是老師所特有的魅力,比如說教師的語言。人們常說:教學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在上課時,教師語言的魅力深深地令我折服;尤其是課堂教學評價的語言,對學生回答問題或對其課堂表現進行評價時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評價是否科學直接影響着課堂教學效果。新課改提倡多鼓勵、多表揚和多肯定學生,幫助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樹立深入學習和研究的信心。作爲一名老教師,我一直苦於課堂語言,尤其是對學生的評價。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們的多維評價:“雖然你說得不完全正確,但老師還是要感謝你的勇氣和膽量”,“你說的觀點很有創見,非常可貴,老師想請你再響亮地說一遍”,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有新的感受和發現”——以上這些評價,我認爲既是對學生感悟結果的評價,也指向了學生的`感悟態度,指導了感悟的方法。同時,其激勵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課堂上用我們欣賞的眼光、讚賞的話語去激勵學生,只要用心去做我們是能辦到的。

總之,本次聽課學習,讓我對自己平時的教學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數學教學中,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儘量讓學生通過自己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教學可採用“討論式”、“合作式”等教學模式,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爲數學學習的主人。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素質,不斷地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博採衆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多對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並真正地達到教育的理想境界——“寓教於樂”。

數學聽課觀後感 篇5

說起數學,我們總是想到哪些背不完的公式,令人眼花繚亂的圖形。對於孩子來說,學數學簡直就是一場噩夢。

記得第一次見到它們時,是看哥哥的數學書,那些令人頭昏眼花的數字、公式、字母,讓人看都不能看,何況要把它們解答出來,像印度一樣的文字不停的在我腦海中打轉,所以一開始我就對數學十分模糊,認爲它真是太難了。

日子過得飛快,眨眼我就上4年級了,有次我去書店看書時,突然看見一本書的名字叫《數學魔法》,覺得好奇怪,於是就買了下來。一回家我就看了起來,這本書中,作者深入淺出的解釋讓答案一目瞭然,那些複雜的公式,突然顯得十分簡潔,看了這本書後,我覺得數學真是神奇!在那之後,我開始認真聽講,課前課後預複習,重新找回了自信,覺得數學一點都不難,而取決於是否認真學。

《數學魔法》這本書語言通俗易懂,讀來引人入勝,就算對數學不瞭解,也能讓人體會到數學的魔力,徹底消除對數學的牴觸,書中的一個個有趣的例子會徹底讓你愛上數學。

數學聽課觀後感 篇6

向量的概念是平面向量的第一課時,平面向量既是聯繫幾何與代數的橋樑,也是數學的工具性知識,學生對其基礎概念的正確理解和掌握直接影響到學生對平面向量的後續學習,因此本節課的教學至關重要。這是一節概念課,概念課通常很枯燥,但聽了這節課,讓我感受到概念課原來也可以上的這麼生動有趣。

教師以導彈發射視頻導入方向與距離,非常熱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再提出物理中早就接觸過的位移、速度等矢量,從而引出數學中向量的概念。強調大小和方向兩個重要的元素。緊接着拋出幾個需要仔細辨別的例子讓學生討論分析,例如:溫度,座標軸等,進一步深刻體會向量的概念。在提出向量的表示方法時,銜接自然,引出有向線段表示向量,字母表示,以及在書寫過程中如何書寫。知識點串聯緊密自然,教師通過長度的變化引導學生總結出零向量、單位向量等概念,這種概念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在練習過程中讓學生動手動腦,深刻理解各種特殊向量概念,通過提問,讓學生參與其中,並對學生的解答做進一步引導,循循善誘,具有親和力。問題選材很典型,設置針針見血,把學生易錯的地方一一揭開。以學生體育課列隊的真實生活,體會大小方向都相同的兩個向量的關係,再給出一個幾何圖形,讓學生自主得出相等向量的概念。重點突出,難點得到有效化解。

整堂課涉及到向量、有向線段、長度(模)、零向量、單位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等不同的概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精心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由情入境,始終以學生爲中心,緊緊抓住學生的思維最近發展區。以問題串爲主線,啓發學生通過自主觀察,主動思考,相互討論,逐步抽象完善每一個概念,所有概念基本上是由學生定義的,實屬不易!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反覆利用聯繫的觀點、類比的思想引導學生結合已有數學知識和數學經驗,隨着課堂師生互動的逐步推進,明顯感受到學生已經能主動思考探索向量的有關基本概念。整個過程,教師只是適時點撥,可以說引導的恰到好處、別具匠心,充分體現了授課教師的機智和智慧。

本節課的一些細節的處理上還可以有所改進。看完我學習到很多。

數學聽課觀後感 篇7

在課堂上觀看了一部分《數學維度漫步》之後,我回來在網上也看了一部分。身爲中文系的我對於數學物理快要忘得一乾二淨了,但我依舊可以把這部紀錄片看下去,因爲這部紀錄片探究的是一個全人類所關注,是一部非常有深度的影片。雖然還有很多地方我是看不懂,無法理解的,但並不妨礙我感受數學物理的博大精深與美感。

這部影片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對於維度的探究。從二維到四維逐層深入的講解,以二維看三維的方式一道我們去一窺四維的門徑。這是一個頭腦風暴的過程,也是一個突破常規思維的過程,不得不承認展現在眼前的事物美得令人驚心動魄。

這部影片以第一人稱爲我們講解了自己如何理解四維的事物。他先從簡單的二維事物講起,並借用二維空間事物的視角來看三位空間(即我們所在的空間),藉助我們比較熟悉的兩個維度,引導我們用自己獨特的視角欣賞四維空間中的規則圖形。從這裏我深刻理解了:維度,是指一種視覺,而不是一個固定的數字;是一個判斷、說明、評價和確定一個事物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條件與概念。

談談我對這影片的理解。零維是一個點,一維是一條線,二維是一個面,三維是長寬高,也就是一個靜止不動的立體圖形,四維就是在動的立體圖形。一個四維物體,我們這些三維空間中的生物永遠不可能從真正意義上感知(看到)到四維物體,所以只能在三維空間中看到四維物體的三維“投影”。所以我們看到四維物體點點是一個繞着一個面不停扭曲旋轉的超立方體。

也許你認爲這些概念非常費解,那是因爲我們本身生活在三維世界中,試圖讓一個生活在特定維度空間中的生物去理解更高維度的概念甚至是在它大腦中建立一個高維度空間的幾何直覺的確非常困難的。一個空間內的點如果能用1個參數描述,這就是一維空間,如果能用2個參數描述,這就是二維空間,能用N個參數描述,這就是N維空間。四維物體在我們三維空間的“投影”是十分美麗的且十分絢麗即是超立方體。立方體大家都很熟悉了,就是方方的,擁有8個頂點,12條長度相等的棱,6個全等的面的那麼一個玩意兒。而四維物體在三位空間中的“投影”我們可以想象爲擁有16個頂點,32條棱,24個面,8個體的超立方體。這個超立方體中各條棱相互交錯,各個面在交織,各個體在相互堆疊,形成了一個錯綜複雜、超越了我們日常定律、充滿了奇異的物體,散發出引人探求的美。就如同那令人嘖嘖稱奇,有着獨特美感的克萊因瓶。

數學物理中存在着美,留待我們進一步去探索、去發現,就和四維物品一樣,雖然你不能通過眼睛去看到它,甚至難以在腦海中繪製他的形狀,但並不影響我們去感受這份美。

數學聽課觀後感 篇8

今天上午我校組織教師到實驗小學聽公開課課,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課堂教學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大家對教材的鑽研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所以,我跟大家交流我個人聽課的一點膚淺的看法。

這些課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境,目的明確,爲教學服務。例如:趙老師上三年級《級的變化規律》時,在課件裏呈現了其情境的內容和形式的選擇都符合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整個教學過程都緊緊圍繞着教學目標,非常具體,有新意和啓發性。

比較特別的是,趙老師在學生主動探索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數學來源於生活並運用於生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不但激發了他們學習的慾望,而且興趣也被調動起來。於是同學們就可以在自然、愉快的氣氛中享受着學習,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這種情境的創設非常適合低年級的學生。

趙老師根據小學生的特點爲學生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她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學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並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心理上的疑問以創造學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態。

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趙老師提出疑問,設置懸念,啓迪他們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激起他們探索、追求的濃厚興趣,促使學生的認知情感由潛伏狀態轉入積極狀態,由自發的好奇心變爲強烈的求知慾,產生躍躍欲試的主體探索意識,實現課堂教學中師生心理的同步發展。她揭示知識的新矛盾,讓學生用數學思想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使他們在質疑中思考,在思考中學到知識。

總之,趙教師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爲學生創設現實的生活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數學聽課觀後感 篇9

前不久,臨沭縣小學數學優質課評比在我校舉行。這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短短的三天裏,我們除了按規定認真上課,其餘的時間都在認真聽課,每天至少聽三節課。參賽老師的課堂教學風格各有千秋,但都浸潤着濃濃的求知精神和探索理念,真實、樸實、紮實、生活化的數學課堂都是各位執教教師智慧火花的精彩呈現,使我受益匪淺,感受頗多。

一、課堂上數學味更濃

一是導入環節,老師們設計的情境各有特色,有的開門見山,有的直觀、形象,有的生動有趣,有的巧設鋪墊,每一節課的情境創設都讓我們品出了數學獨有的味道。

二是重視數學語言表達,教師語言簡潔精練,同時重視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例如在學生彙報表達觀點或是總結數學概念時引導規範學生的數學語言。

二、學習方式更適合於學生

課堂教學中,教師以學生爲主體,組織學生學習活動,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師關注的是全體學生,讓我們真正體會到數學課堂教學的樸素與紮實。另外,根據中高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與年齡特點,讓自學回歸課堂。許多老師針對教學的內容引導學生自學,不僅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同時教師無需滿堂講,教的輕鬆,學得愉快,效果好。

三、小組合作有成效

在數學學習活動中,恰當的使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需要討論交流時,教師組織同桌或是小組的學生一起合作學習,在彙報展示中學生的精彩發言和教師適時的引導與總結評價更體現了這一形式的高效。

四、多媒體的使用恰到好處

我們都知道,數學課堂上運用課件的目的一方面是爲了節省時間,二是直觀形象展示給學生。看到老師們精心設計的課件,每一環節的畫面、文字排版、動畫變換,不僅製作水平高,而且使用效果好,真正起到了輔助教學的作用。

五、今後努力方向

1、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

深研教材,領會課標要求,明確一節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針對教學的內容,結合學生實際,從導入到探究活動到鞏固練習以及達標測試,精心設計每一環節的教學,合理分配各環節教學時間,不要眉毛鬍子一把抓,該放手時要放手,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錘鍊教學語言,提高教學機智

班額大,學生存在很大差異,爲照顧後進生,提高教學質量,教學中往往講的過多,語言不簡練,對學生的表現不能很好的進行引導和評價。今後教學中多向優秀教師學習,採用合適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和自學能力,有效地組織學生的探究活動,評價方式多樣。

總之,聽優質課是教師成長的一條捷徑,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從講課老師身上汲取優點,從而找出自身的不足與差距,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提高教學效率。

數學聽課觀後感 篇10

一、信息技術手段的使用

信息技術作爲教學的輔助手段正在日益廣泛的被廣大教師使用,數學優質課觀後感。尤其是各類公開課、競賽課、基本上都是無課件不上課。那麼信息技術的使用應遵循哪些原則呢? “適度”、“適時”、“適當”。信息技術爲課程服務無外乎要達到

1、解決重難點。

2、創設情境。

3、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作爲一種輔助工具,信息技術手段最根本的原則是要爲課堂教學服務,要本着能優化我們的課堂教學這一原則。《面積》一課的教學中教材在情境引入時呈現給學生的是一個教室的場景,並讓學生看看哪些物體表面的形狀是長方形,哪些是正方形。這個情境是學生熟悉的,這樣一個生活場景的出現及問題的提出,馬上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數學與生活的聯繫上,讓學生可以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事物。再看焦老師《面積》一課的教學,教師先問學生:“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然後給學生呈現了幾個動畫人物(海綿寶寶、小鯉魚、孫悟空、哪吒)。學生的積極性馬上被調動了起來。接下來教師又問:這些人物的圖片是什麼形狀的(三個圖片的形狀是長方形的,一個是正方形的)?你周圍哪還有長方形?教師的意圖是想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但是我們再來考慮它的效果:首先媒體的素材太單一,僅侷限於幾張圖片。另外,學生對照片的人物的興趣度要遠遠大於對照片形狀的興趣。(我們從教學效果也可以看到這點,學生竟然根本沒有發現有一張照片是正方形的。)多媒體的使用一個最重要的效果就是“創設情境”,“創設情境”一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就是激起學生認知上的矛盾衝突。那麼這節課,教師用這樣的媒體內容創設情境的目標沒有得到很好的實現。

三角形內角和一課的教學,兩種情境的創設都是非常成功的。情景一:森林中三個小動物手中拿着三個三角形爭論哪個三角形三個內角和大(小)。

二、教材的使用

面積一課教材呈現了兩個圖形:一個長方形,一個正方形。讓學生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然後提示學生用透明紙把兩個圖形描下來把圖剪下來再比一比。還不能比較出誰大誰小,然後再考慮還有沒有其他方法比較大小,再提示學生,可以把兩個圖形劃分成許多同樣大小的方格,也就是用同樣的面積單位衡量,爲下節課學習面積單位做準備。設計意圖很好但是在兩個圖形的大小上卻有失考慮:長方形是2×4(釐米),正方形是3×3(釐米)。學生把兩個圖形兩條邊所在的直線重合,把兩個圖形沒有重合的部分剪下來比較長方形剪下的是一個1×2的長方形,正方形剪下的是一個1×3的長方形。不用再畫方格學生便能比較出正方形比長方形面積大。授課教師設計了讓學生多種方法驗證的教學環節:

1、剪拼比較。

2、用邊長1釐米的小正方形分別擺一擺。

3、畫小方格的方法。教師詳細講解畫小方格的方法。最後教師還讓學生比較哪種方法最簡便,最科學。如果就教材上的兩個圖形來說,直接剪下來比較或者剪拼的方法是最簡單的。但是教師卻在畫方格上大做文章,這樣的教學沒有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其實只要在兩個圖形的大小上稍稍做寫文章(比如:把長方形改爲2.5×4)讓剪拼的方法無法直接比較圖形面積的大小,學生產生認知上的需要,從而引出畫小方格的方法,一切問題即可迎刃而解。

一些大賽課老師們不願完全遵循教材的設計,可能多出於想要出新的考慮,但是形式上的“新”是次要的。從學生的角度,從教學目標的角度,從教學內容的角度,考慮怎樣使用手中的課本纔是最根本的。

三、體現數學學科本身的魅力

數學學科有其自身的特點:抽象、概括,嚴密而簡潔,數學之美也源於此。兩節三角形內角和的教學教師都和學生歸納方法,最後歸納出“撕拼法、折拼法、畫拼法”其實這些都是我們在幾何教學中經常用到的“剪拼”的方法,也是數學轉化思想的滲透。數學語言簡潔、凝練,把這種高度凝練的語言“通俗”成諸如“撕拼、畫拼”之類的生活語言我想是不恰當的。數學源於生活,但是我們不能弱化數學學科本身的特徵。《三角形內角和》在教材的“兔博士網站”中給了“黃金三角形”的知識鏈接。黃金三角形是頂角(或底角)爲36°等腰三角形。“黃金三角形”是給人視覺上最美的三角形,因爲它的腰與底長度比符合黃金分割的比。我們國旗之美也源於此。數學不僅是抽象的、簡練的,數學也是美的,美麗的“黃金三角形”,美麗的“畢達哥拉斯樹”。

一、認真對待,吃透教材,促進青年教師成長

本次活動,是學校領導精心組織安排的。活動前夕,青年教師都積極準備,認真鑽研教材,廣泛蒐集素材,虛心向老教師請教,進行了精心的教學設計,環節清晰,層次分明,體現了知識的建構過程。在課堂教學展示中,全體青年教師展現了各自的風采,對教育教學過程進行了創新,積極、合理、有效地利用多方面的資源。正是由於參賽的每位教師。對教材如此吃透,才能預設好環節、巧妙細緻的教學;也正是由於對教材的如此吃透,才能巧妙地利用學生身邊的資源以及教學中的生成資源,靈活地調整自己的教學。在課後,青年教師又積極主動地聽評委們的反饋,結合自己講課的實際情況認真地反思。促進了個人教學研究水平。總之,本次優質課大賽促進了青年教師快速成長,提升了青年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教研能力,打造了和諧高效課堂。

二、創新情境,設計巧妙,調動學生積極性

大多數課堂的情境創設不僅體現了數學從生活中來的理念,也充分考慮了計算教學的實際內容。如徐翠娜老師由獎勵進步快的同學作爲導入口,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悄無聲息地介紹了生活中如何把單位“1”平均分,很自然地引入新知,營造了真實的學習情境。還有張學齡老師讓低年級學生在說說笑笑、不知不覺中導入了新課。還有幾位老師均創設了不同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從身邊的數學問題入手,把數學問題從生活中提煉出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源於生活,誘發了學生爲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萌發瞭解決問題的慾望……作爲聽課教師,我看到現場的同時,更多的是對他們教學技巧的敬佩。

三、運用現代化教育手段,提高教學效率

參賽的每位教師都能熟練的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PPT課件的應用、精彩的視頻以及FLASH製作成的故事都向我們展示了數學老師緊跟時代的節奏,用現代化工具幫助我們解決了一些本來枯燥本來抽象的數學問題,將這些問題趣味化,形象化。在應用現代化教學工具的同時,並能很好的與傳統的數學教學手段相結合,做到嚴謹和生動相結合,既提高了教學效率,又實現瞭解決數學問題的效果。

四、教學觀念新,課堂氛圍寬鬆和諧

參賽教師有着紮實的教學基本功。他們的教學觀念新,突出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即把握住了一條線:以學生爲本。如:陳杰、杜國靜、劉豔等多位參賽教師通過讓學生觀察、發現、整理信息,使學生能合理利用已有知識經驗來探究新知,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營造了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如:李俊嶺、李宏偉等低年級參賽教師多次提問“你有什麼辦法”“你是怎樣想的”,促進了學生的思維的發展和能力的培養。此外,參賽教師還注意了學法的引導,始終注意引導學生自己思考、想一想、畫一畫、說一說,並注意發揮小組互動的作用,讓學生在小組活動中充分的展示自我,爲學生構建合作學習的平臺。參賽教師更注意了知識生成的方法的探究及能力形成的培養,給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體驗和經歷數學;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

總之,這次優質課評比活動,給我帶來了很多的思考,更讓我從中看到了我的不足以及今後努力的方向。如:根據學生髮言靈活調控課堂的能力,創造性的使用教材的能力等等,都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進一步的加強。這次優質課評比活動,讓我深刻認識到:作爲一名中年的數學教師,要想在課堂中做到遊刃有餘,讓授課進入更高境界,我還必須在以下方面下功夫:一要勤於學習研究;二要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三要勤于思考推敲;四要學會動手製作動態課件。使自己的教學經驗不斷豐富,教學技能不斷提高,從而讓自己今後的數學課堂更加吸引我的學生們。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