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活動方案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優選)

本文已影響 1.74W人 

爲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科學有序進行,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方案,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後所制定的書面計劃。優秀的方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優選)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1

活動目標

1、瞭解家鄉龍舟的特點。

2、知道賽龍舟是集體活動。通過遊戲感受賽龍舟的激烈氛圍,體驗團隊合作精神。

活動準備:

龍舟、比賽賽龍舟、普通船圖片;鼓和紙棒。

活動流程:

首先,在比賽中展示龍舟比賽的圖片,引導孩子理解這項活動。

1、圖中的人正在進行什麼活動?他們劃的船和我們平時看到的有什麼區別?

2、引導孩子觀察討論。

雕刻師小Ku:圖中的人正在進行龍舟比賽。賽龍舟的船是龍的'形狀。我們平時看到的船都是普通的船。

第二,通過圖片讓孩子瞭解龍舟比賽的故事。

雕刻師講述了《賽龍舟傳奇》的故事。

現在你知道龍舟是怎麼演變的了嗎?引導孩子根據故事進行討論和回答。

第三,通過龍舟的圖片引導孩子瞭解龍舟的特點。

1、你見過龍舟嗎?它的特點是什麼?龍舟中間是什麼樣的?兩頭在哪裏?水龍頭在哪裏,像什麼?

2、請觀察圖片並回答。

肖Ku老師:龍舟有龍頭、龍身、龍尾、槳和舵。龍林將被畫在龍身上。龍舟一般中間寬兩頭窄,龍頸長。龍頭裝在龍的長頸上,龍頭和龍的尾巴微微向上翹,像一隻野鴨浮在水面上。有時龍舟上插一面小紅旗。

3、你知道江西最大的龍舟在哪裏嗎?引導孩子知道上饒的龍舟是江西最大的龍舟。

4、要明白賽龍舟是一項集體活動,需要大家的配合。

1、龍舟需要多少人?爲什麼不能一個人做?龍舟上的人如何分工才能讓龍舟快速划行而不互相碰撞?

2、經過觀察、思考和討論,孩子們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小Ku老師:通常龍舟上至少有17個人。一個人劃不了龍舟。這是一場需要每個人相互合作的比賽。划龍舟的時候,大家一起努力,一個是舵手,一個是鼓手加油,一個是橈手。隨着鼓聲的節奏,龍舟可以快速前進。

5、通過遊戲感受賽龍舟的合作精神。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成年人划龍舟的方法。現在讓我們分組玩這個遊戲。我會當鼓手給大家加油,你會隨着我的鼓聲抓着手來回划水。大家的行動來了!否則,龍舟無法快速向前划水。

2、孩子們分組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試着按照老師的節奏划龍舟,體驗團隊合作的快樂。

3、剛纔我們划龍舟的時候,大家的槳都是同一個方向,沒有碰撞,你是什麼感覺?

小Ku老師:玩這個遊戲,一定要聽同一個鼓,從一個方向開始劃。每個人都要有相同的速度和動作,這樣才能一起完成龍舟划船。所以你可以看到,龍舟劃得很快,在家裏都配合的很好,這也是他們如此出衆的原因。

活動擴展:

引導孩子回家和父母講龍舟的故事,和父母玩龍舟遊戲。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2

活動目標:

1、瞭解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如:吃糉子、插艾草、划龍舟。

2、在教師的幫助下嘗試飽糉子,瞭解糉子的各種口味。

3、樂於參與端午節的活動。

4、知道端午節是幾月幾號。

活動準備:

1、插艾草、划龍舟的圖片。

2、活動前請家長向幼兒介紹端午節的來歷和包糉子的方法。

3、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幼兒用書中划龍舟的圖片,引出活動主題

教師出示圖片:小朋友,你們知道圖片上的人在幹什麼嗎?什麼節日人們會舉行划龍舟比賽呢?(引導幼兒知道是端午節。)

二、引導幼兒瞭解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

1、教師:你們知道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嗎?

2、教師請幼兒說一說。

3、教師講述《屈原的故事》,讓幼兒瞭解端午節的由來。

4、教師:端午節爲什麼要划龍舟呢?教師講述划龍舟的來歷。

5、教師:你們知道端午節初了吃糉子、划龍舟之外,還有什麼風格習慣嗎?教師展示艾草圖片,讓幼兒初步瞭解艾草的原因。

6、帶領幼兒學習簡單的端午節兒歌。(兒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糉子,插艾草,划龍舟呀真熱鬧。)

三、讓幼兒完整聽屈原的故事

1、故事中的屈原是一位什麼人呢?

2、他爲什麼要跳江呢?

3、人們爲什麼要包糉子、吃包子和划龍舟呢?

教師小結:原來端午節是爲了紀念我們國家古代的一位偉人,他的名字叫屈原,他是一位愛國主義詩人,一心爲國家大事擔憂,眼看着國家就要面臨災難卻無法挽救,於是整天憂心忡忡,不久,這位懷才不遇的詩人就跳江了!但是他的`屍體一直都沒有找到!人們找到他的時候剛好快到五月初五了,人們就把五月初五定爲端午節,在端午節要賽龍舟、吃糉子。賽龍舟是爲了趕跑河裏的魚蝦,怕他們吃掉屈原的屍體,在河裏投包子、糉子餵飽魚蝦,也是怕他吃掉屈原的屍體!由此可見屈原他是一位多麼受人尊重與愛戴的人啊!

四、請幼兒說說自己過端午節的經歷

教師:馬上就是端午節了,我們家裏都已將開始包糉子了,你們包糉子要用到哪些工具呢?

這些包糉子的工具要作哪些準備呢?

教師小結:每年的端午節我們都要包糉子和包子。包糉子要用糉葉和糯米,根據個人的口味,人們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豬肉,做成鹹糉子。也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紅棗,做成甜糉子!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3

一、活動來源: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設計並組織有關端午節的主題教育活動,是爲了讓幼兒更好地瞭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以下主要經驗:

①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②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五黃”指黃豆做的.糉子、鹹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

③端午節有賽龍舟的習俗。

④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糉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

⑤端午節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如:有關屈原的傳說等。

二、中、大班年齡段節慶活動目標:

知道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初步瞭解其來歷及風俗習慣,如:吃糉子、掛艾草等;

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激發愛國情感;

喜歡和大家一起共度端午節,積極參與端午節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三、中、大班節慶活動實施概況

1、屈原的故事

2、童謠《拍手歌》

3、觀看賽龍舟

4、美麗的龍舟

5、龍舟競賽

6、我愛吃糉子

四、節慶活動環境創設及資源利用

1、班級中陳列幼兒收集的與端午節有關的物品,懸掛艾草、糉子、鴨蛋、香包等;

2、各班以端午節爲主題更換主題牆飾,展示幼兒參與端午節活動的全過程及在活動過程中的發現、收穫與體驗。中、大班可以以“我的調查”、“我的發現”等爲標題展示幼兒端午節活動進展情況,如:有關端午的問題以及對端午的傳說與習俗方面的調查資料等。

3、區域中提供與主題相關的操作材料,如:

①圖書角:提供有關端午節的圖書、圖片,供幼兒欣賞、閱讀;

②體育角:提供“賽龍舟”遊戲所需的竹竿、彩條、紙棍、小旗等,供幼兒遊戲;

③動手區:中、大班提供紙、線等材料供幼兒嘗試包糉子、縫香包、編鴨蛋網,小班提供油泥讓幼兒嘗試自制綠豆糕、鴨蛋。

4、家長園地:介紹主題活動中須請家長配合的內容、主題活動進展情況等

五、家園共育:

1、請家長協助幼兒進行相關資料的調查及收集,豐富幼兒的相關經驗;

2、可以請家長來園參加活動,和老師、幼兒共同感受節日做做、玩玩、嚐嚐的快樂;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4

【活動目標】

1、欣賞端午節傳說中有關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的愛國詩人。

2、能認真傾聽老師與同伴的講述,樂於在集體中交流自己對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活動準備:有關《屈原的.故事》的圖片。

【活動過程】

1、觀看圖片,傾聽《屈原的故事》,瞭解端午節的來歷。

老師:你們知道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嗎?

2、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老師:

①大家爲什麼要過端午節呢?爲什麼要紀念屈原呢?

②大家是用哪些方法來紀念屈原的呢?

③假如你是屈原,國君不接受勸告,你會怎麼做?(教育幼兒珍惜生命,以積極的方式解決問題。)

【拓展交流】

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5

活動目標:

1、在熟悉包糉子過程的基礎上,嘗試創編洗葉、裝米、壓米、扎線等包糉子動作,並隨音樂合拍地進行表演。

2、能根據音樂節奏及旋律等變化,匹配相應動作。

活動準備:

1、音樂。

2、幼兒觀察過包糉子,瞭解包糉子的過程。

活動過程:

1、欣賞音樂,感受音樂旋律,激發創編興趣。

(1)欣賞音樂,感受音樂旋律。

★指導語:

聽了這段音樂有什麼感覺?

你想幹什麼?

(2)隨着音樂自由地表現包糉子的過程。

★指導語:

這段音樂表現了包糉子的過程,怎麼包呢?

我們聽着音樂試着做一做。

2、遷移包糉子經驗,嘗試創編洗葉、裝米、壓米、扎線等包糉子動作。

★指導語:

包糉子要先做什麼?

再做什麼?

用什麼動作表現洗葉?

用什麼動作表現裝米?

3、嘗試隨音樂合拍地表演包糉子。

(1)聽音樂自由匹配動作。

(2)交流隨音樂表演時的`經驗與問題,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幼兒根據音樂節奏及旋律等變化匹配動作。)

(3)聽音樂,完整進行表演。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6

活動背景:

爲了讓小朋友瞭解“端午節”這一中國的傳統節日,激發小朋友熱愛傳統文化的情感。我們小班組在五月二十七日這天,開展了“走進端午”活動。活動中,我們通過故事向小朋友介紹了端午節的由來,瞭解了“屈原”的英雄事蹟。同時又用形象生動的課件向小朋友介紹了端午節的習俗,有掛艾葉草、掛香袋,吃糉子、賽龍舟等。小朋友還和糉子來了個親密大接觸,通過看一看、說一說,剝一剝、嘗一嘗,他們認識了各種各樣的糉子,知道糉子形狀各異,裏面的餡料很豐富,糉子的味道也很好吃,還了解了包糉子的方法。小朋友們還舉行了 “賽龍舟”比賽, 參加比賽的“運動員”們齊心協力,讓龍舟快快地航行起來,而“小觀衆”們也熱情澎湃,都爲“小運動員”們加油鼓氣。最後活動在分享糉子中落下了帷幕。相信這次活動一定會給小朋友留下美好的回憶!

活動地點:

中班各教室

活動策劃:中班組全體教師

活動範圍:中班年級組

活動目標:

1.瞭解端午節的由來及民間習俗。

2.通過活動體驗包糉子、吃糉子、賽龍舟的樂趣。

3.激發幼兒的熱愛傳統文化的情感。

活動程序:

1.年級組成員共同討論制定活動方案。

活動準備:商量活動流程、準備材料、組織形式。

活動名稱:五月五過端午活動形式:各班通過向家長髮送短信告知家長這一活動,再每班開展走進端午活動。

活動材料:糉子、視頻、課件等。

2.各班組織全體幼兒開展活動。

介紹端午節的由來及風俗。看課件師:端午節在什麼時候?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瞭解包糉子的`流程、習俗。觀看視頻。

師:糉子是怎樣做的?需要哪些原料?爲什麼會有端午吃糉子這一習俗?

教師介紹糉子,讓孩子介紹自己吃過什麼樣的糉子什麼餡的糉子。

幼兒欣賞、學習民歌“五月五過端午”。

手工製作彩糉。

3.在“家園櫥窗”或“網站”向家長介紹此次活動,請家長繼續和孩子講有關端午節的故事。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7

一、端午文化介紹

參與形式:利用國旗下講話和宣傳海報形式在門廳展示關於端午節的節日知識,幫助孩子學習和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各班可以開展相關的知識鋪墊和豐富。(屈原的故事、認識艾草和菖蒲等)

二、包糉子比賽

活動形式:邀請會包糉子的'爺爺奶奶來園爲孩子們包糉子,並開展包糉子比賽。(各年級組開展。)包好的糉子可放在門廳展示最新20xx年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最新20xx年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

三、各年齡段開展龍舟系列活動

小班:龍舟塗色活動

中班:龍舟製作活動

大班:雪花片拼插龍舟。

時間:20xx年XX月XX日上午9:10

地點:五樓多功能廳

活動目標: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這一天,中國家家吃糉子,很多地方還戴香包、插艾蒿、賽龍舟。通過此活動,讓幼兒瞭解端午節的由來以及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節目,從而使幼兒對各地方的風俗習慣有一定的認識,以此增強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流程:

一、主持人講話,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主持人:明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你們知道是什麼節日嘛?(端午節)

支持人: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裏,我們會用各種方式來度過這個快樂的節日。我們會在這一天裏做些什麼?吃些什麼呢?

小結:在這一天裏,中國家家吃糉子,很多地方還戴香包、插艾蒿、賽龍舟。

主持人: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個短片。

二、幼兒觀看視頻,進一步瞭解“端午節”

1、端午節由來的短片最新20xx年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活動方案。

2、人們裹糉子的短片。

3、人們賽龍舟的短片。

4、學念兒歌《五月五》。

三、活動結束,主持人總結。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8

(一)活動要求:

1.引導幼兒模擬構造龍舟,學習結構物體的基本特徵與某些細微部分的建構方法。

2.引導幼兒欣賞和評價自己和別人的作品,與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

(二)活動準備:

1.準備花片、積塑、各種玩具。

2.組織幼兒參觀龍舟的畫展。

(三)活動過程:

1.結合端午節的划龍舟比賽,引導幼兒根椐自己的已有經驗說一說龍舟的基本特徵(幼兒也可自由討論)。

2.引導幼兒想想用什麼玩具拼插龍舟?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拼插龍舟的三角形船頭、還有龍的形態,特別是龍頭的'建構。

3.幼兒分組製作龍舟,採用各種已學的技能進行拼插;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拼插龍頭,指導個別能力弱的幼兒拼插龍舟的龍頭。

4.啓發幼兒可大膽設計不同的龍舟,裝飾龍舟的外形。

5.將幼兒自己製作的龍舟放在活動室的周圍,並讓幼兒互相參觀、交流、評評誰的龍舟最有特色、最有創新。

活動反饋:

1、幼兒對建構活動有濃厚興趣,他們喜歡各種結構材料,尤其是花片、積塑;在拼插物體造型時,在顏色搭配、牢固程度等方面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2、幼兒在拼插龍舟時,特別是龍舟的龍頭拼插的比較難,所以在活動中我重點引導幼兒如何拼插龍頭或是引導幼兒用其它的辦法來解決如:用紙張畫出龍頭來,然後貼在積塑上等等。也有一部分幼兒拼插好龍舟後自己坐在龍舟上划龍舟玩的很開心。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9

活動目標:

1、願意與同伴交流分享,感受過端午節的喜悅情感。

2、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能積極參與節日慶祝活動。

3、瞭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在節日中的習俗。

活動準備:

1、物質材料準備:幼兒自帶的糉子,鴨蛋

2、知識經驗準備:知道端午節要吃糉子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提問:"你們吃過糉子嗎?吃過哪些味道的糉子?"

"你喜歡吃哪種糉子?"

"爲什麼在這段時間裏人們都要包糉子、吃糉子?"

(幼兒討論後,教師可以向幼兒介紹端午節的傳說)

2、說說端午節的古老故事。

(1)教師講述端午節的來歷。

(2)瞭解端午節的習俗。提問:你們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門前掛艾草和蒜頭、賽龍船、胸前掛鴨蛋網……)。

(3)拓展談話範圍:爲什麼在端午節時家家戶戶門前掛艾草和蒜頭?(幼兒討論)

3、教師小結:

從端午節開始天氣會越來越熱,蚊子、蟲子也越來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時還沒有發明滅蚊劑,但古代中國人非常聰明,愛動腦筋,利用艾草、蒜頭的特殊氣味將它們掛在門框上,用以驅除蚊蟲。

4、幼兒品嚐糉子,體驗端午節的快樂

(1)幼兒互相介紹自己帶來的糉子:形狀、口味。

(2)幼兒分享糉子。

5、活動延伸

親子游戲:划龍舟。

遊戲規則:將班級參與活動的家長和幼兒平均分爲兩組。每組家長分兩隊面對面插縫站好然後平躺在地面上,家長將雙手舉起來,讓幼兒可以在上面平穩的爬過去。遊戲開始前幼兒在起點排好隊依次從家長的手上爬過去。

遊戲提醒:家長躺下的時候,老師要注意調整家長的`位置,保證家長雙手舉起來的時候是一條直線。家長在運送幼兒的時候注意配合左右的家長關注幼兒的位置。老師注意家長搭起來的“龍舟”上面最多隻能兩到三個幼兒。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10

活動要求

1。引導幼兒模擬構造龍舟,學習結構物體的基本特徵與某些細微部分的建構方法。

2。引導幼兒欣賞和評價自己和別人的作品,與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準備花片、積塑、各種玩具。

2。組織幼兒參觀龍舟的畫展。

活動過程

1。結合端午節的划龍舟比賽,引導幼兒根椐自己的已有經驗說一說龍舟的`基本特徵(幼兒也可自由討論)。

2。引導幼兒想想用什麼玩具拼插龍舟?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拼插龍舟的三角形船頭、還有龍的形態,特別是龍頭的建構。

3。幼兒分組製作龍舟,採用各種已學的技能進行拼插。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拼插龍頭,指導個別能力弱的幼兒拼插龍舟的龍頭。

4。啓發幼兒可大膽設計不同的龍舟,裝飾龍舟的外形。

5。將幼兒自己製作的龍舟放在活動室的周圍,並讓幼兒互相參觀、交流、評評誰的龍舟最有特色、最有創新。

活動反饋

1、幼兒對建構活動有濃厚興趣,他們喜歡各種結構材料,尤其是花片、積塑。在拼插物體造型時,在顏色搭配、牢固程度等方面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2、幼兒在拼插龍舟時,特別是龍舟的龍頭拼插的比較難,所以在活動中我重點引導幼兒如何拼插龍頭或是引導幼兒用其它的辦法來解決如:用紙張畫出龍頭來,然後貼在積塑上等等。也有一部分幼兒拼插好龍舟後自己坐在龍舟上划龍舟玩的很開心。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11

設計理念

農曆五月五日是端午節,和中秋節、春節並列爲最重要的三個節慶。端午節時值夏季,正是疾病開始流行的'季節,在這初夏蟲疫滋生之際,以端午節提醒大家做好保健的工作。另外再加上愛國詩人屈原的傳說,更增添了端午節的重要性。將端午節融入學校課程,使小朋友瞭解端午節的由來與相關習俗,並提醒小朋友預防各種傳染病的方法,將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學習活動。

活動一 (品嚐)

活動準備:

糉子 (每班選家長代表參與包糉子)

活動過程:

1、全園開展端午節相關知識教育。

2、幼兒代表發放糉子。(本班幼兒發放本班)

3、各自帶回家品嚐。

活動二 (在家制作)

活動準備:

糯米、糉葉、糉繩、塑料袋(糉子原材料放置塑料袋中,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全園開展端午節相關知識教育。

2、發放糉子製作材料包。

3、請幼兒回家與家長共同完成。

活動三 (來園製作)

活動準備:

製作材料:糯米、糉葉、糉繩

活動過程:

1、全園集體念兒歌——《端午習俗》

2、全園集體玩音樂遊戲——《端午節》

3、手工製作——包糉子

4、各自帶回家煮熟食用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12

端午節是我國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由於託班幼兒年齡較小,爲了能讓幼兒感受傳統節

日的氛圍,讓幼兒初步瞭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關物品,結合我園的傳統節日教育的'精神,我幼兒園組織開展了“共度端午,揚民族正氣”的主題活動,在大力宣傳端午傳統習俗和衛生常識中我們的幼兒過了一個“文明、和諧、安全、節儉”的端午節。本次活動通過家園合作取得良好效果。

一、環境佈置

主題牆:掛滿糉葉包成的小糉子、香包、彩蛋等使教室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二、教學活動

由於託班年齡較小的特點,我們通過故事、圖片的形式向幼兒介紹愛國者屈原以及糉子、香包等風俗的來歷。

三、家園互動

在活動期間家長都能夠積極配合工作,如帶來了糉葉、蛋袋子、彩蛋、艾葉等等。使我們的活動能夠順利進行。

我們開展這次活動主要目的可以讓幼兒從小了解國家傳統文化,樹立民族意識,培養我們的幼兒過一個“文明、和諧、安全、節儉”的端午節。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13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瞭解端午節獨特的風俗習慣及其意義。

2、與家人一起製作香袋、觀看糉子的製作方法。

材料準備:

1、製作糉子和香袋的各種材料。

2、PPT

活動過程:

(一)觀看PPT引入話題:

1、五月五日是什麼節?五月五日已經過去了,爲什麼我們還要過端午節?農曆是什麼意思?

2、屈原是誰?屈原和端午節有什麼關係?

3、觀看PPT,瞭解糉子、艾草、龍舟等。

(二)和家長一起動手製作香袋、紙製三角綜。

(三)觀看部分家長表演包糉子,並與家人一起品嚐糉子。

活動反思:

在這次端午節活動中,孩子們對把糉子拋到河裏,紀念屈原,賽龍舟等都很好奇。

活動剛開始,幼兒和家長都迫不及待的開始裝香料,做香囊,每一個香囊都傾注了孩子家長的無窮用心。在興致勃勃地觀看了幾位家長制作糉子後,孩子們在剝糉子的`時候發現:各種糉子的大小不同,包法也不同,有的是用線扎捆起來的、有的則不是用線,是直接用糉葉穿過去的。但是孩子們都想知道這糉葉軟軟的怎麼可以穿進去的?是怎麼穿的?當糉子被切成一塊一塊開始品嚐時,他們品嚐各種各樣的糉子。孩子們都很開心,對端午節有了進一步的感性認識。

在此活動中孩子們不僅吃到了美味的糉子,更從活動中瞭解了這個活動的由來,以及我們民間對於活動的重視,更進一步增強了孩子們的民族自豪感。

本次主題活動內容豐富有趣,活動效果好。通過活動,使幼兒對端午節這個中國傳統節日有了一定的瞭解和認識,同時也發展了動手能力,感受了節日的快樂氣氛。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14

一、活動背景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爲了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初步瞭解節日的習俗、瞭解端午節的風俗民情,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如:吃糉子、賽龍舟、掛香袋、系長命縷等慶祝活動。能鍛鍊和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又能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和興趣。同時,端午節又有着一個有名的來歷,讓幼兒瞭解“屈原”的故事,能激發他們初步的民族自豪感。爲此,結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節,幼兒園會開展相關的主題教學活動。

二、活動目的

1、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樂於瞭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樂於參與一些節日準備和慶祝活動。

2、啓發幼兒的創造力與想象力,通過不同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與理解。

3、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三、活動主題:

糉情端午,糉香四溢

四、活動時間:

20xx年5月23——27日

五、活動人員:

中心幼兒園全體師生

六、活動準備

1、通過講述故事、欣賞圖片、觀看節日相關的視頻,引導幼兒追溯端午習俗由來,講述屈原的故事。知道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每年農曆五月五爲端午節。

瞭解全國各地也有着不盡相同的習俗,各地的人們在端午節有吃糉子、賽龍舟、掛艾草、拴五色絲線辟邪等風俗習慣。幫助幼兒形成更多的求知慾望,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2、小班:手工糉子;手指遊戲《糉子香》(重點拍攝小三班)

中班:手工:龍舟;手勢舞:過端午(重點拍攝五班)

大班:掛艾葉:門插艾,香滿堂。在門口掛艾葉,菖蒲,可以促進身體健康。關於端午節的古詩或詩歌;

3、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的活動,不僅傳承了中國傳統文化,還蘊含着團結、拼搏、進取得體育精神和理念(提前準備好龍舟遊戲道具),各班老師組織幼兒進行比賽,6月2日進行全園性比賽。

4、中大班:編織五彩線

端午節孩子佩戴戴彩繩,有祈福納吉的美好寓意。老師可以準備好彩繩的材料,指導孩子們學會簡單的“三股編”法,讓孩子們挑選喜歡的顏色,編出一根根美麗的彩繩。作品完成後,贈送給身邊的小夥伴、老師和家人們,把好運和祝福送給大家!老師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編織好開頭,然後教師讓幼兒拿回家跟爸爸媽媽完成親子編織五彩繩,請家長提供親子製作的過程,可圖片、視頻分享到班羣;另外,請各班選定好編織彩繩的款式、編織的教程發給家長參考。(重點拍攝中二班)

6、品嚐美食端午五黃之一:黃瓜(小一班老師帶小朋友從採摘、清洗到品嚐,重點拍攝小一班;菜地種有青瓜的班級都可以從採摘到品嚐都請小朋友動手)

5、全園製作端午香包:手工香包

端午節佩香包,有避邪驅瘟之意。香包樣式精緻,佩戴在身上也煞是好看。老師可以組織孩子們製作香包,作爲孩子們親手爲自己準備的“端午”禮物,小小的香包承載滿滿的愛和祝福,想必在這個端午節中定會增加一份快樂。活動中,老師可以讓孩子用花布、絲線、流蘇等材料做出香包,結合自己的獨特創意,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呢!

準備材料:提前購買新鮮艾葉,讓幼兒從清洗艾葉到製作香包的材料。(重點拍攝:小三、小五班)

七、活動延伸

1、請幼兒回家和家長一起做糉子飯糰,品嚐茶葉蛋;吃五黃:黃瓜、黃鱔、黃酒、鹹蛋黃、大黃魚;編織五彩繩。

2、照片:班級作品、小視頻——副班負責在5月27日下午3點前把照片打包發給黎琳琳老師;並把當天照片小視頻編輯好發班羣

3、手指遊戲/手勢舞——各班主班可以利用餐前或晨談引導幼兒學會;錄視頻發班羣。

4、端午節公衆號負責:黎琳琳老師

幼兒園端午節活動方案15

一、活動目標

1、瞭解端午的來歷和習俗,如:吃糉子、插艾草、划龍舟。

2、瞭解糉子的各種口味。

3、樂於參與端午節的活動。

4、知道端午節是幾月幾號。

二、活動準備

插艾草、划龍舟的'圖片,各種糉子圖片。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划龍舟的圖片,引出活動主題。

出示圖片:小朋友,你們知道圖片上的人在幹什麼嗎?什麼節日人們會舉行划龍舟比賽呢?(讓幼兒知道是端午節。)

(二)瞭解端午節的來歷與習俗。

1、你們知道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嗎?

2、請幼兒說一說。

3、講述屈原的故事,讓幼兒瞭解端午的由來:端午爲什麼要划龍舟呢?老師講述划龍舟的來歷。

4、展示艾草圖片,讓幼兒初步瞭解插艾草的原因:你們知道端午節除了吃糉子、划龍舟之外,還有什麼風俗習慣嗎?

5、帶領幼兒學習簡單的端午兒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糉子,插艾草,划龍舟呀真熱鬧。

四、結束活動

表揚上課認真的幼兒。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