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說課稿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說課稿範文(通用5篇)

本文已影響 2.44W人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部編版五年級語文說課稿範文(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說課稿範文(通用5篇)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說課稿1

一、說教材

《莫高窟》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先寫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及周圍環境,接着寫莫高窟的彩塑、壁畫特點,最後寫莫高窟是藝術寶庫。

二、說目標

本單元的重點訓練項目“感受這些風景名勝的美麗,體會到作者蘊於字裏行間的喜愛之情。”根據大綱要求,課文類型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可制定以下的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文文字優美,是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的極好例子,可以通過朗讀的訓練,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情感。

2、藉助圖片和音樂,抓住關鍵詞句,體會莫高窟的藝術特點。

根據本單元重點訓練項目,從本課描述的內容極具鑑賞性,在教學中運用展示圖片和音樂相結合,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多讀、多想象,感受莫高窟的美,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說教學重難點的確定

根據單元訓練重點和本課特點,這課學習的重點從內容上講欣賞莫高窟的藝術特點(彩塑、壁畫),難點就是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激勵學生熱愛我國燦爛的民族文化。

四、說教法

《莫高窟》是繼講讀課文《江南水鄉——周莊》、《美麗的小興安嶺》、《香港夜色》之後的第四篇課文,學生對品讀課文佳句,欣賞風景名勝,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因此,本課立定於目標儘可能讓學生確定,問題儘可能讓學生提出,方法儘可能讓學生掌握,內容儘可能讓學生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教師適當進行點撥引導。

下面,重點說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在第一課時學習的基礎上,分五個環節進行教學。

一)、談話導入,走進生活。

教師出示泥塑、談繪畫,通過問題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構建學生已有的認識,接着引出課題,藉助圖片理解“窟”的意思。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習《莫高窟》這篇課文,你最想了解的是什麼?莫高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這樣,學生通過朗讀課文,尋找答案,激發學生走進課文。標上自然段的序號,目的是爲了後面學生找描寫彩塑、壁畫的內容打下鋪墊。

三)、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學生質疑問難,圍繞研究性的問題,學會篩選性閱讀,探討,我們的課堂充滿了問題,纔會學趣盎然。(如果學生不提出問題,教師引導學生提問,養成能提問的好習慣。)

四)、精讀品味,點撥提高。

1、你最想讀哪一段內容?(根據學生情況,教師隨機進入,這樣,可以讓學生說出自己的心裏話,尊重學生。)

2、品讀“彩塑”一段。

(1)朗讀感受:莫高窟的彩塑給你總的印象是什麼?(充分發揮學生的獨特見解。)

(2)欣賞圖片: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感受莫高窟的彩塑。(學生欣賞圖片,形象具體地感知了彩塑的神態。)

(3)品味體驗:欣賞了彩塑,再讀第二自然段,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句?爲什麼?(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描繪彩塑的神態。)

(引導學生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在字裏行間蘊於情感。)

(4)對話追問:同學們,我們學會品味語言還不夠,還要學會和課文對話,請你們追問一下古人,他們當時塑造神態各異的彩塑,心裏是怎麼想的?(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真正與課文對話,與課文交流,激發學生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

(5)美讀感悟:把你自己對莫高窟彩塑的理解和感悟讀出來。(放音樂)學生配上動作。(此目的是通過美讀、模仿,讓學生體驗、感悟、薰陶,在語言的海洋裏領會情感。)

(6)想像說話:如果你站在莫高窟彩塑面前,你會怎樣嘖嘖讚歎?(引起學生心靈的震憾和情感的共鳴。)

3、總結言語感悟的策略。(放幻燈片)

(滲透學法指導)

4、自主品讀彩塑一段,讀後彙報交流。

5、欣賞了莫高窟的壁畫,此時此刻,你站在莫高窟壁畫面前,你最想做的是什麼呢?

(學生進行合作性閱讀,增加課堂的信息量,促進學生全面深入地探究問題,理解課文的內容。)

6、齊讀課文最後一段,用橫線畫出最能體現莫高窟地位的詞,你怎樣理解?我國除了莫高窟還有什麼是“舉世聞名”的?“結晶”是什麼意思?

(通過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領會莫高窟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並理解“結晶”的意思,激發學生對我國燦爛文化的熱愛。)

五)、欣賞影片。

(進一步瞭解莫高窟的藝術,激發學生內心對莫高窟的欣賞,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

說:板書

14莫高窟

彩塑

壁畫

(栩栩如生)

(宏偉瑰麗)

結晶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說課稿2

一、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強調淡化文體意識,倡導自由表達,強調習作"要引導學生寫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說真話,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本文設計力求體現《課程標準》的這種精神,突顯學生作文的"真實"和"真情".

二、設計目的

針對學生作文中敘事空洞,感情牽強附會這種現象,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打破常規的思維和習作的定勢,多角度地去觀察、認識事物,多層面地進行回憶、思考、分析、想象,從自己的生活經歷中,尋找最適合這個題目的內容,從自己的生活感受中抒發最誠摯的情感。使學生的作文記事真實,抒情真摯;使學生的作文在"真"與"情"這一層面有所突破。

三、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五年級習作教學要求和新理念及本冊教材特點,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

2、通過具體的事,從對父母的不理解到理解,體會到父母的愛;.

3、能根據自己的觀察,能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寫出父母的愛。

4、選擇最想給爸爸媽媽說的話,暢所欲言;表達真情實感;寫完後讀給爸爸媽媽聽。

重點:根據自己的回憶,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從不同的角度寫出對父母的愛。

難點:通過回憶交流把故事的內容敘述清楚。

四、 說教法

爲了創設一個良好的說、學氛圍,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寫作激情,圓滿的完成這次的教學任務,我採取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情景再現。先通過談話激發學生,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創造激情。

2、合作交流。指導學生觀察圖畫,開拓學生思路,爲編故事作鋪墊。

3、點撥引導法。學生在說的過程中適當點撥、誘導。幫學生有條理把事情說清楚、說具體,而不是將寫作方法強加給學生。

4、分組合作法。學生分小組交流,暢所欲言。

五、 說學法

爲了讓學生更好的完成這次寫作任務,我將採用以下幾種學習方法:

1、自主學習法。教師儘量少說,大量讓學生說,給學生營造一個自由寬鬆的氛圍。

2、互說互評法。學生講好的故事,無論句、段、篇,哪怕是一個詞,教師也及時予以表揚鼓勵,培養學生口語表達、組織語言能力,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互相激勵。

3、學生修改法。說中改、評中改,提高學生修改作文能力,在相互修改中進一步錘鍊自己的語言,提高自己的寫作表達技巧。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說課稿3

一、 說教材

《太陽》一課是九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小學語文第九冊中的課文。這是一篇說明文,主要介紹太陽的常識:離地球有多遠,它有多大,多熱。說明太陽與人類有着密切的關係。全文分爲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紹太陽與地球的距離,太陽的大小,太陽的熱度;第二部分說明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係。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學習說明文的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二是更多地瞭解太陽的特點,培養熱愛科學的情趣。

本課教學重點是瞭解太陽的特點,教學難點是怎樣運用舉例和數字來說明太陽的特點的。

二、 說教法

這是一篇說明文,它不是藉助藝術形象傳授知識的,而是在觀察某些事物的基礎上,用準確、通俗的語言來說明事物和傳授知識的。所以我是側重一下幾方面教的:

1、 抓住說明文的構段特點進行教學。教師精講第一段,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找出說明文在結構上注重一段一意,段首概括的規律,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自學相似段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 抓住課文中語言,瞭解說明事物的方法。課文第一段爲了講清楚太陽的三大特點,運用了大量的數字來說明,給學生的感覺是一目瞭然。但是爲什麼要引用傳說,就是爲了增加文章的生動性,這樣教學既使學生了解了學法,又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再比如說,太陽很大,會發光,會發熱。爲什麼又提到了地球和鋼鐵呢?這就運用了比較的說明方法,使抽象的數字具體化、形象化。這樣做的目的是,既教了課文,又學會了作者的寫作方法。

3、 利用電教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說明文同記敘文相比,語言比較枯燥,形象性不強。在教學過程中,我製作了課件,變抽象爲具體,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去接受知識,從而增強學習效果,是一舉多得的方法。

三、 說學法

這篇課文沒有過多的難以理解的詞語和句子,大多數學生都能讀懂,因此我設計讓學生這樣去學習:

1、 整體感知,初步瞭解課文的大概內容。學生先自讀課文幾遍,有個別學生可先背誦課文。自學完以後,能概括出每個自然段的內容,並加註在書上。按照分門別類的方法把全文分爲兩大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內容。這樣,學生就會從整體上知道這篇課文講的是什麼內容。

2、 加強朗讀,在閱讀中理解課文是怎樣講述太陽的特點和我們的關係的。學生抓住每個自然段的中心句子瞭解這樣意思,再進行歸納合並,總結每一段的寫作方法,掌握說明事物怎樣運用列舉數字、做比較、打比方、比喻等多種方法。運用這種方法,給人的感覺是準確、簡練、明晰、具體,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3、 利用電化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太陽與雨、雪、風形成過程的關係時,製作了課件。利用幻燈放影像。學生一看就明白了風、雨、雪形成的過程。知道太陽和氣候的關係確實很密切,同時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變抽象爲具體,使學生學得輕鬆愉快,留下了印象深刻。

四、說教學程序

在備課時,我認真鑽研教材,尋找了有關經驗,進行了一番思考分析之後,制定本節課的知識目標:一是瞭解太陽的三大特點,二是使學生知道太陽與我們人類有哪些密切的關係。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教給學生寫作方法,即能力目標。這樣,教學目標明確了,上課時,就能有的放矢,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一堂課的好壞,一個主要方面就是教師在課堂45分鐘內給學生傳授知識的能力怎樣,學生能不能按時完成本節課的學習任務。所以,我在教學過程設計上,儘量使課堂每一分鐘都能合理運用,該講的就講,不該講的少講,甚至不講。在自己預先想好的導學提問的指導下,啓發讓學生思維,用板書直觀地再現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始終讓學生手腦並用,達到啓發思維的目的。

最後的達標測試題,既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本節課的難點。目的是檢查學生對本節課內容理解得怎麼樣,也就是教學目標達到了沒有。通過讓學生做這些題目,可以驗證出教學效果是良好的。

五、說板書設計

隨機抓住學生彙報過程中出現的“閃光點”進行板書,使整節課亂中有序,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重點,起到引領作用。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說課稿4

一、說教材

《豐碑》一課是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每十冊第七組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敘述了在風雪交加的行軍途中,一位紅軍的軍需處長因衣服過於單薄而被嚴寒凍死的感人事蹟,表現了這位軍需處長毫不利已、專門利人的高貴品質。

《豐碑》的主人公是軍需處長,可全文直接描寫軍需處長的地方不多,而是用了大量的筆墨細緻地描寫了將軍的神態和動作,感情真摯濃烈,有力地襯托了軍需處長的高大形象。

在認真分析了教材的基礎上,我確立了《豐碑》這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語感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情感目標:深刻領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從中受到感染和教育;理解豐碑的含義。

能力目標:學習作者按照思想感情發展變化的脈絡進行記敘的方法。初步領會文章側面描寫的表現手法。

教學重點:體會軍需處長的獻身精神。

教學難點:理解豐碑的含義。

二、說教法

1、質疑問難法: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於疑。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質疑問難,能激發學生濃厚的思考興趣和創新思維。

2、多媒體直觀法:課堂中恰當地運用電教手段,創設情境,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從而更快、更準、更深地理解課文內容。

3、自主、合作、探究法:陶行知先生說:教育孩子的全部奧祕在於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在教學中的重點、難點部分,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可以鍛鍊學生的協作精神,訓練學生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4、表演法:表演是學生喜愛的一種活動方式,在課堂中運用表演法,能起到寓教於樂的作用。

5、誦讀感悟法:《豐碑》一課語言精練生動,思想性強,故事感人至深。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既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可以實現語感的積澱。

三、說學法

語文學習不僅要幫助學習和掌握知識,而尤爲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學習方法,變我學會爲我會學。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課堂上,引導學生運用讀一讀、畫一畫、想一想、議一議、讀一讀的學習方法逐步學習課文,入情入境,自悟自得。

四、說教學流程

針對教材特點,我把這課的教學時間定爲兩課時,第一課時教師引導學生熟讀課文,自學生字詞,學習課文的第1、2自然段。這裏我說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流程,在這一課時裏,我設計了五個教學環節來達到教學目標。

第一個教學環節 渲染氣氛,讀題導入

1、利用多媒體出示紅軍長征途中爬雪山的行軍畫面,播放狂風呼嘯的錄音。教師激情導入:爲了新中國的誕生,多少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讚歌。今天,我們將把紛飛的思緒再一次拉回到那艱苦的戰爭歲月,去聆聽發生在紅軍長征途中的又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

2、教師先板書一個碑字,讓學生組詞理解字義。然後板書豐字,讓學生,根據詞義選擇義項。這樣,學生很容易弄懂課題的意思是:高大的石碑、高大的紀念碑這時,教師讓學生圍繞課題提問,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一定會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這是一座什麼紀念碑,是紀念誰的?

這樣導入課文,會立即將學生帶入一個特定的情境中,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質疑能力,也爲學生把握課文重點奠定了基礎。

第二個教學環節 自讀自悟,合作探究

1、學生自由讀課文,指名回答剛纔提出的問題。學生不難從課文的第13自然段找到答案:豐碑是指被大雪覆蓋的、凍僵的軍需處長。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再提出問題:讀到這兒,你有什麼疑問?學生思考後一定能提出:爲什麼被大雪覆蓋的,凍僵的軍需處長是一座豐碑呢?教師表揚學生問題提得好,鼓勵學生再讀課文,自悟自得。

2、學生再讀課文,在自己最受感動的地方做上記號,然後在小組內交流。

這個環節的教學,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質疑能力,還引導學生扣住了本課的教學重點。讓學生通過幼口、幼腦、幼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互幫互學、共同提高的精神。

第三個教學環節:感悟豐碑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到第十三自然段,思考兩個問題:

①文中除了講軍需處長,還講了誰?

②哪些內容直接描寫軍需處長?哪些內容寫將軍?(這些環節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重點內容,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學生默讀自學課文第七自然段,教師提出自學要求:

①畫出描寫軍需處長動作、神態、穿着的詞。

②議一議:從這些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

學生討論完畢,各小組作小結,然後在全班彙報交流,教師抓住重難點進行點撥指導。

在體會軍需處長穿着單薄的時候,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換詞法理解貼的精妙。然後引導學生聯繫課文第一自然段中的冰天雪地、大冰坨、狂風呼嘯、大雪紛飛等詞語,利用電教手段輔助以、大雪紛飛、狂風呼嘯的畫面來感受天氣的嚴寒。

這個環節旨在讓學生在聯繫比較中,在情境體驗中充分感受到軍需處長是因爲穿得太少而被嚴寒活活凍死的。

在體會軍需處長動作、神態的時候,首先讓學生理解鎮定、安詳的意思,然後引導學生討論問題:軍需處長掌管着整個部隊所需的給養、被服等,怎麼會被活活凍死呢?他凍僵時爲什麼表現得那樣鎮定、安詳?引導學生在討論中明白:軍需處長是把生的希望留給了戰友,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爲了革命,他視死如歸。爲了人民,他死得其所。

在學生體會了軍需處長的高尚品質後,我設計了各種形式的朗讀:引讀、指導朗讀、加一個抒情句子頌讀、自由讀。比如:加抒情句子讀:這位老戰士是多麼偉大,多麼堅強啊!

這一環節通過理解重點詞語,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不僅使學生感悟到軍需處長的高尚品質,受到情感的薰陶和感染,而且記住了好詞好句,積累了語言。

3、體會將軍的動作、神態描寫

①畫一畫:課文哪些地方描寫了將軍的神態?

②議一議:將軍的神態描寫反映了他怎樣的心情?

③演一演:指名錶演將軍敬禮的動作,其他同學評價,體會將軍的心情。

④在學生充分討論交流後,教師出示填空練習題,進一步鞏固學生的探究結果。

這一環節的教學,讓學生在讀、議、演、品將軍神態變化的詞句後明白:通過描寫將軍錯怪軍需處長後的愧疚之情以及對軍需處長的崇敬之情,更顯出軍需處長形象的高大,品質的高貴。寫將軍實際上是作者從側面刻畫軍需處長的形象,讓學生體會到襯托手法的妙處。

4、體會豐碑的`含義

多媒體出示第13自然段的課文內容,利用課件展示情境。

①指名讀後引導學生理解晶瑩的意思。生活中哪些東西是晶瑩的?課文中指什麼?

②學生討論交流問題:爲什麼說被大雪覆蓋的、凍僵的軍需處長是一座晶瑩的豐碑?

③啓發學生談一談:面對這座晶瑩的豐碑,你想說點什麼或者做點什麼?

④指導感情朗讀,齊讀。

這個環節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利用電教媒體展示了特定的情境,減緩了理解難點的坡度。學生在讀議中體例到軍城, 處長舍已爲人、勇於獻身的精神像一座紀念碑一樣永垂不朽,流芳百世。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第四個教學環節 首尾聯繫 深化主題

面對行軍途中將要面臨的嚴峻考驗,將軍開始是什麼樣的心理?(擔心)現在他還擔心嗎?從哪裏可以看出來?

1、指名讀第14自然段,思考:戰士們的腳步聲爲什麼是沉重而堅定的?

2、要求學生把反問句改成陳述句後提出問題:爲什麼說勝利一定屬於這樣的隊伍?

引導學生聯繫軍需處長的高尚品質來理解,然後指導學生用堅定的語氣來朗讀。

3、配畫播放《紅軍不怕遠征難》的歌曲。

這個環節通過抓重點詞句的教學,深化了文章的主題,學生明白了軍需處長僅僅是千千萬萬個紅軍中的一個代表,他的精神就是紅軍隊伍的精神。配畫播放歌曲讓學生再次入情入境,深刻感悟。

第五個教學環節 拓展延伸

根據下面的題目,自選一題,課後完成。

1、蒐集紅軍戰士的英雄事蹟,辦一份手抄報。

2、自讀資料:有關殷雪梅捨身救人的英雄事蹟的報道。

讀了這則報道,你有什麼感想?寫一寫。

語文教學要樹立大語文觀,通過這一環節的教學,鏈接了學生的課堂內外,拓寬了學生的眼界,深化了學生的認識,培養了學生讀寫結合的能力。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說課稿5

一、教材淺釋

《城南舊事》的特點:每一章節表面上幾乎都沒有緊湊的情節,但在一個不過七、八歲的小女孩眼中看到的小世界,後面卻是一個悲慘的大世界。整篇小說作者曾未逾越這個孩子有限的觀察,她的天地幾乎侷限在五十年前北平城的城南一個四合院裏。全文從一個孩子的視角出發,語言特色鮮明。

選編《竊讀記》課文的原因是:本組教材以“我愛閱讀”爲專題進行編排,選編的課文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都緊密圍繞着閱讀。教材的安排上,目的是要引導學生把握住要內容,體會作者對書的深厚感情,在閱讀中能夠結合學習和生活實際,習得一些讀書和習作的方法,讓學生明白閱讀的重要意義,從而激起閱讀的興趣,逐步養成閱讀的習慣。

本篇文章的特點:

《竊讀記》:生動細緻地刻畫臺灣作家林海音小時候竊讀的心理和樂趣,表達對讀書的熱愛。課文以“竊讀”爲線索,以放學後急匆匆地趕到書店,到晚上依依不捨離開的時間順序和藏身於衆多顧客、借雨天讀書兩個場景的插入,細膩生動地描繪了“竊讀”的獨特感受與複雜滋味,表現了“我”對讀書的熱愛和對知識的渴望。

作者善於通過自語式的獨白描繪心境,表達自己的感情,在“竊讀”這種氛圍中,一方面享受閱讀的快樂,一方面還要時刻關注周圍的環境,非常形象生動地表現了“我”的心情變化,使人如歷其境。

此外,作者還善於用細緻入微的動作描寫來表達自己的感情。通過一系列的動作描寫,寫出了書店的顧客之多,更表現了“我”對讀書的如飢似渴。

二、明晰學情

學生與這篇文本之間存在在一定的距離感,包括時間的距離和空間的距離,學生很難理解那時作者所處的年代特點以及她所生活的環境特色。這些都是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去滲透的。這篇文章對於學生來說能讀懂她的主要內容不難,難在領悟和模仿她藉助語言文字的特殊表達方式所營造的情感及畫面效果。這是學生需要提升的部分。另外,由於學生們大多數家庭的文化素養不高,家中沒有較多的藏書,所以沒有多少課外閱讀量,語言積累和語言感受力相對就比較缺乏。所以通過這節課的共同學習,希望學生能夠感受到語言的魅力,對讀書或者某一本書產生閱讀興趣。

三、教學目標

1.通過圈劃描寫心理活動、動作的語句,初步感受作者的寫作特色,揣摩出人物思想情感變化,並能試着仿寫句子。

2.通過朗讀、圈劃和討論等方法,體味竊讀的滋味。

重點:圈劃並有感情的朗讀竊讀時心理、動作描寫的語句,瞭解作者寫法上自語式的獨白等特點,從而體味竊讀的滋味。

難點:揣摩人物情感變化。

四、教法運用

1.朗讀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獨特的意蘊,只有反覆朗讀,才能領會其中深刻而豐富的思想內涵,在教學中我要求學生帶問題細讀、散讀、默讀、讓學生感悟作者平實、自然、柔美的風格。

2.情境設置法:在本節課上,充分利用課件展示創設情境,使學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課文的意境中去,思想產生共鳴。

3.自主合作:引導學生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4.多元評價法:在整個教學環節中採用學生自我評價、學生相互評價和師隨機評價等方法讓學生有主動學習的熱情和自我思考的空間,達成讀說等方面的增量。

五、學法運用

強調學生自己的感受。

教材的編排也體現了這種理念,如課文練習的設計,強調學生自己的感受。如“課文中有很多地方寫出了我如飢似渴地讀書,抄寫這樣的句子,並說說感受”,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我們關注課標,會發現多處帶有“自己”這個詞的表述,例如:拓展自己的視野、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作出自己的評價、說出自己的體驗、通過自己的思考、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蒐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等。

學法具體如下:

1.勾畫圈點法:讓學生勤動筆墨,“心到、手到”,積極讀書,抓住文中描寫的細節重點。

2.朗讀法:指導學生各種形式的朗讀,從中體會課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3.合作探究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探究。

六、過程展現及涵蓋的理念

(一)導入

教師出示《城南舊事》這本書,簡單介紹作者的生平然後老師用排比的方式,詩意的介紹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比如:在這本書中有小英子眼中:街道上留下的駱駝隊的身影,有她耳中四合院裏傳來的夥伴的嬉戲聲,也有……。同時,課件隨即播放作者書中描述的老北京的場景,包括街道,駱駝隊,四合院,書店等。

接着導入本文的學習,老師這樣描述:今天,讓我們一起跨越時空,走進其中的一篇《竊讀記》,隨小時候的林海音一起走進書店,去感受她的竊讀滋味。

導入設計的想法在於【語文學習要尊重作品本身,閱讀的過程首先是一個還原的過程,所以有必要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與作者及文中所提到的環境的距離】

(二)進入課文的賞學

賞學設計思路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知道寫了什麼?真切感受作者筆下竊讀的場景。二是讓學生了解文本是怎麼寫?也就是語言表達的特點。感受到作者竊讀的複雜的情感體驗。從這兩個方面入手提升學生的理解概括能力,同時也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方式。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