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說課稿

《永久的生命》說課稿範文(精選12篇)

本文已影響 2.74W人 

作爲一名教師,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說課稿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永久的生命》說課稿範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永久的生命》說課稿範文(精選12篇)

《永久的生命》說課稿 篇1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積累語言,感受哲理性的語言表達。

2、反覆朗讀課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3、理解作者對生命本質的認識。

4、認識個體的生命是短暫的,人類的生命是永久的,要用短暫的生命去創造永久的價值

教學重點:

1、課文結構內容。

2、認識生命的本質。

教學難點:揣摩文章中重要語句,理解其哲理意蘊。

課時安排:1課時

一、引入

有人說,生命,偉大而神祕,豐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說,世上沒有永恆的春天,亦沒有永久的生命。生命到底是怎樣的呢?下面讓我們來聽聽作者嚴文井的答案!

二、作家作品

嚴文井,原名嚴文錦。1915年生,湖北武昌人。1934年畢業於湖北省立高中,次年到北京圖書館工作,並開始以“嚴文井”的名字發表作品。歷任《人民文學》主編、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等職。主要著作有:《嚴文井散文選》《嚴文井童話集》等。在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中被授予榮譽獎。

三、讀課文,初步把握文章內容。

1、課文朗讀錄音。

2、積累語言

(1)生字詞

(2)多音辨析

(4)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詞義。

臼齒:齒名。在口腔後方的兩側。一般上下頜各六個,其形如臼。

茸毛:身體表面或某些內壁長的短而柔軟的毛;一般指動物初生柔軟的細毛。

蔓延:向四周擴展延伸。

凋謝:指(草木花葉)脫落、衰落、零落。

洗滌:衝蕩;清洗。又用除去罪過、積習、恥辱等。

四、課文內容

第一層:(第自然段)談生命的易逝,表現出人對生命的無奈。

第二層(第-自然段)通過小草和牛犢具體表現生命永久不朽的意義。

第三層(第自然段)瞭解生命的真實意義,聯繫現實生活,高唱生命的凱歌。

五、理解語句

1.第一段末尾寫道:“在這件事上我們都是這樣可憐!”爲什麼這樣說?

2.第二段文章用“地面上的小草”比喻什麼?

3.最後一段說“我們瞭解了生命的真實意義”,你覺得“生命的真實意義”指什麼?

六、生命的本質

作者對生命本質有怎樣的認識?談談你的理解。

七、課堂小結

《永久的生命》是嚴文井在1942年寫的一篇帶有比喻,帶有哲理意蘊的散文。

(1)它不僅哲思深邃,鮮明生動,而且語言通俗易懂,感情充沛。全文條理清晰,章法井然。(2)在寫法上,先談生命的易逝,欲揚先抑,再談生命的永久,正面展開。最後聯繫現實生活,高唱生命的凱歌。(3)文章揭示出個體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個人類來說,生命是永久不朽的,表達了作者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同時要感謝生命,並以自己全部熱情回報生命。

八、佈置作業

1、練習冊。

2、背誦課文

《永久的生命》說課稿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簡單瞭解作者,熟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理解作者觀點;

2、把握哲理散文的特點,得到有益的人生啓迪。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默讀、批註等多種方法來理解作品的內容及作者的情感。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啓迪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學重點難點

整體感知,把握課文內容,理解作者對生命的感悟。精讀品味,欣賞富有哲理的語言及欲揚先抑寫法的妙處。教學時間:1課時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1、有人說,生命偉大而神祕,豐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說,世上沒有永恆的春天,亦沒有永久的生命。生命到底是怎樣的呢?下面讓我們來聽聽作家嚴文井的答案吧!(板書課題)

2、作者簡介:

閆文井,原名嚴文錦,1934年畢業於湖北省立高級中學,次年到北京圖書館工作,並開始以“嚴文井”的名字發表作品。1937年出版散文《山寺暮》。1938年5月到延安,進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在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文學系任教。

3、背景介紹:

《永久的生命》是嚴文井在1942年寫的一篇帶有哲理意蘊的散文。文章揭示出個體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個人類來說,生命是永久不朽的,表達了作者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同時要感謝生命,並以自己全部熱情回報生命。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通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哪幾層意思?

明確:課文可以分爲三個層次:先談生命的易逝;再談生命的永久;最後聯繫現實生活,高唱生命的凱歌。三個層次,條理清晰,章法井然。

2、作者對生命有哪些感悟?這些感悟矛盾嗎?明確:作者先是感悟到生命的易逝,一個人擁有的一切包括青春、健康甚至器官都可能失去,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情。作者又感悟到生命的永久,生命是生生不息的,個體的生命終將以新的形式永久存在。這些感悟看似矛盾,其實是不矛盾的。就個體而言,生命是脆弱的,易逝的;就生命的整體而言,它又是延綿不絕的,永久存在的。

3、文章第二自然段用“地面上的小草”比喻什麼?

明確: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能夠不斷地創造新的生命。

4、課文寫對生命的感悟,開始說“我們都非常可憐!”後來又說“這就是奇蹟”。這樣寫有什麼好處?明確:作者寫對生命的感悟,使用了欲揚先抑的寫法,先寫生命的易逝,人們的無奈與可憐,感情轉入低谷;接着用“不應該爲此感到悲觀”一轉,描寫生命的神奇,個體生命有限,集體生命無窮,生命永久不朽,值得讚美;最後聯繫生活實際,要以愛情來讚美生命,感情高亢,給人以磅礴的力量。這樣寫,前後對比,把對生命的思考引向更深層次,同時使行文有了波瀾,更能夠打動人心。

5、作者爲什麼讚美生命?

明確:因爲它充滿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隨處宣示它的快樂和威勢。

三、細讀課文,思考人生:

1、聯繫實際,怎樣理解“生命在那些終於要凋謝的花朵裏永存,不斷給世界以色彩,不斷給世界以芬芳”?

明確:生命像花朵一樣,最終必將凋零。但是,生命的意義不是去哀傷,而是在凋零之前,給世界以色彩,以芬芳,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這樣的生命,將和世界一起,獲得永存。

2、你對生命有哪些思考?請用比喻的修辭,寫幾句話和同桌交流。

明確:這個練習,不僅要關注學生的人生觀,學生對生命思考的深度和廣度,而且要關注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在交流欣賞中發現精彩的表達,並推薦給全班欣賞。

四、總結課文,拓展延伸:

生命是什麼?它是青藏高原上那遼遠的天穹,它是峽谷中那激盪的長江水,它是內蒙古高原一望無際的綠色。生命是一次性的筷子,每個人只有一次,生命是徐徐升起的風箏,只能高飛豈能停滯,生命是崎嶇不平的山路,只能走下去,儘管你會摔倒我們的生命可以偉大,也可以渺小,但不管怎樣我們要挺直生命的脊樑,把生命努力進行到底,善待生活、善待自己,過好自己的生活,這大概就是生命的定義吧!

五、作業佈置:

聯繫實際,談談你對生命的理解,200字左右。

《永久的生命》說課稿 篇3

對現代很多人來說奢華的物質享受比單薄的精神養料更實在,更有價值。然而真的是這樣嗎?“與其在這個浮躁與膚淺的社會裏行屍走肉般地遊蕩下去,毋寧讀一點有思想、有內容的書,對於乾裂的心田,它可以說是一注清泉。”蒙田的話給了我們深刻的啓示。

學習目標

1.研讀課文,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

2.學習作者從自身生活經歷談起,表達獨特的情感體驗和深刻的人生感悟的寫法。

3.學習《永久的生命》中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

4.用心領悟字裏行間傳達的真誠與睿智,感受作者博大的胸懷和境界。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在忙碌、悠閒、快樂、憂愁中,日子一天一天流逝,我們一天一天老去。有沒有誰思考過:你爲什而活着?你想怎樣活着?(學生短暫交流)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散文《要生活得寫意》,一起去領略蒙田的智慧!

二、自學指導(一)——預習與交流

1.請給下面加點的漢字注音。

寫意(xiè)鬆懈(xiè)

遵循(xún)點綴(zhuì)

興味(xìng)洗滌(dí)

卑微(bēi)土壤(rǎng)

牛犢(dú)茸毛(róng)

繁殖(zhí)蔓延(màn)

凋謝(diāo)

2.解釋下面的詞語。

洗滌:衝蕩,清洗。又作除去罪過、積習、恥辱等。

卑微:地位低下而渺小。

蔓延:向四周擴展延伸。

井然有致:形容非常有條理。

3.作者鏈接

(1)蒙田(1533-1592):法國文藝復興後期、十六世紀人文主義思想家。他是啓蒙運動以前法國的一位知識權威和批評家,是一位人類感情的冷峻的觀察家,亦是對各民族文化,特別是西方文化進行冷靜研究的學者。他的散文主要是哲學隨筆,因其豐富的思想內涵而聞名於世,被譽爲“思想的寶庫”。主要作品有《蒙田隨筆》《蒙田意大利之旅》《熱愛生命》等。

(2)嚴文井(1915-20xx):原名嚴文錦,湖北武昌人。著有長篇小說《一個人的煩惱》,散文集《山寺暮》,童話集《南南和鬍子伯伯》,還有《嚴文井童話寓言集》《小溪流的歌》《“下次開船”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風雨回眸》等。《嚴文井散文選》曾獲全國首屆散文、雜文(集)榮譽獎,童話《蚯蚓和蜜蜂的故事》獲1953年全國兒童文學獎。

三、自學指導(二)——合作與探究

(一)整體感知

速讀課文《要生活得寫意》,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交流點撥】第一段:開篇從“我”的生活體驗寫起,認爲既要理性地活動,也要滿足慾望獲得樂趣。第二段:以愷撒與亞力山大爲例,指出日常生活中享受樂趣的重要性。第三段:從反面指出人們對生活的種種偏見,並得出結論“我們最豪邁、最光榮的事業乃是生活得寫意”。

(二)深層探究

認真研讀《要生活得寫意》第二自然段,說說“那是需要有極大的勇氣的”一句中的“那”指代什麼?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

【交流點撥】句中的“那”是指上句“要讓激烈的活動、艱苦的思索服從於一般生活常規”。凱撒與亞歷山大在活動最繁忙的時候仍然充分享受生活,這在我們一般人來看好像是精神鬆懈的表現,但是作者認爲這是“必需的、正當的”,只有這樣才能使精神增強。

(三)寫法探究

研讀課文《要生活的寫意》,認真思考本文有哪些寫作特點?

【交流點撥】(1)以小見大的手法。作者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娓娓道來,告訴了人們一個深刻的哲理。(2)對比手法的運用。作者敘述像愷撒與亞歷山大那樣偉大而卓有成效的人在最繁忙的時候仍然充分享受自然,而我們這些毫無成就的平庸之人卻一味去追求什麼事業。通過對比,作者的觀點更加清晰、更有說服力,充分享受自然是必需的、正當的。

四、板書設計

從生活體驗寫起,既要理性地活動,也要樂趣。

要生活的寫意以愷撒與亞力山大爲例,談享受樂趣的重要性。

從反面指出人們對生活的種種偏見,得出結論。

五、拓展延伸

讀了課文,我們感受到了作者的胸懷和境界。那麼,你對自己的人生有哪些新的認識與思考?

第二課時

一、新課導入

有人說,世上沒有永恆的春天,亦沒有永久的生命。生命到底是怎樣的?它到底能不能永久?今天,就讓我們帶着這樣的疑惑一起來學習嚴文井先生的散文《永久的生命》從中找到答案吧!

二、自學指導(二)——合作與探究

(一)整體感知

1.速讀課文,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交流點撥】第一部分(第1段):運用了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暢談生命的易逝,表現出人對生命的無奈。第二部分(2-3段):從正面通過小草和小牛犢的具體事例來表現生命的永久不朽。第三部分(4-5段):瞭解生命的真實意義,高唱生命的凱歌。

2.認真研讀課文,說說作者爲什麼要讚美生命?

【交流點撥】因爲個體的生命雖是卑微柔弱的,但它充滿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隨處宣示着它的快樂和威勢,就整個人類來說,生命是永久不朽的。作者熱情洋溢地讚美永久的生命,表現了作者熱愛生命,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二)深層探究

1.在《永久的生命》中,作者的感情有變化嗎?是怎樣變化的?

【交流點撥】作者的感情是有變化的。一開始,作者就告訴我們,“過去了的時間永不再回來”“它們既然離開,就永遠不會再返回”“智者對此也無能爲力!”這是無奈的,顯示出作者悲觀、消沉的情緒。接着作者說“人們卻不應該爲此感到悲觀”,作者的感情發生了變化。“我們沒有時間悲觀”“我們應該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動着,永遠不朽”“感謝生命的奇蹟”“讓我們讚美生命,讚美那毀滅不掉的生命吧”,作者的感情由悲觀變爲樂觀,而且逐漸增強,以至於高唱生命的讚歌。

2.《永久的生命》寫於1942年,結合當時的背景,說說“那些暴君們能夠殺害許多許多人,但是他們消滅不了生命”這句話的含義。

【交流點撥】1942年,日本鬼子在我國橫行,殺害我國同胞,國民黨反動派也欺壓老百姓。因此,“那些暴君們”指的是日本鬼子和國民黨反動派等惡勢力。“能夠殺害許多許多人,但是他們消滅不了生命”指的是日本鬼子和國民黨反動派肆意殺害中國同胞,但是勇敢的中國人民不會因爲他們的暴行而滅絕,反而會凝聚成更強大的生命力,同這些殘暴勢力作鬥爭,就如同“地面上的小草,它們是那樣卑微,那樣柔弱,每個嚴寒的冬天過去後,它們依然一根根從土壤裏鑽出來,歡樂地迎着春天的風,好像那剛剛過去的寒冷從未存在”,表現了作者高漲的革命熱情以及革命必勝的信心。

3.生命是永久的,對生命的本質你有怎樣的認識呢?請談談你的理解。

【交流點撥】示例:①每個人的生命雖然是卑微、柔弱的,但整個人類的生命卻是無窮無盡的。②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經歷種種磨難。但它是強大的,永久不朽,不能被任何艱難困苦所阻擋的。③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生命去創造無限的價值。④我們應該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人生,去創造美好的未來。⑤我們要感謝生命,尊重生命,爲生命過程中的每一分鐘喝彩,用全部的熱情創造無限的價值。

(三)語言賞析

本文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請簡要賞析下面的句子。

1.在春天,我們以同樣感動的眼光看着山坡上那些小牛犢,它們跳跳蹦蹦,炫耀它們遍身金黃的茸毛。

【交流點撥】運用擬人的修辭方法,生動形象地展現了小牛犢爲擁有“遍身金黃的茸毛”.而欣喜的情態,表達出作者的喜愛之情。

2.它是一個不懂疲倦的旅客,總是隻暫時在哪一個個體內住一會兒,便又離開前去。那些個體消逝了,它卻永遠存在。

【交流點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把“生命”比作“一個不懂疲倦的旅客”具體生動的表現出個體的生命雖然是短暫的,人類的生命是永無休止的。

3.它是一朵永不會凋謝的花,它將永遠給世界以色彩,永遠給以芬芳。

【交流點撥】“它”這裏指代的是生命。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把生命比作“永不凋謝的花”,生動形象地表現出生命的價值。

4.個人生命不像一件襯衣,當你發現它髒了、破了的時候,就可以脫下它來洗滌,把它再補好。那存在過的憂愁,也許你能忘卻,但卻不能取消它遺留下的印跡。

【交流點撥】運用了對比的修辭方法,將“生命”和“襯衫”相對比,突出表現了“那存在過的憂愁,也許你能忘卻,但卻不能取消它遺留下的印跡。”“我們都非常可憐!”,表達了作者無可奈何的思想感情。

三、板書設計

短暫的(無奈)

永久的生命永久不朽(樂觀)欲揚先抑

高唱凱歌(讚美)

四、拓展延伸

課後讀一讀冰心的《談生命》,增強對生命的認識和感悟。

《永久的生命》說課稿 篇4

一、課標分析

《新課標》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它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因而,教學本文時,我主要採用討論式教學,在引導學生在理清行文思路的前提下,通過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感知語言特色和寫作手法來進一步理解品味本文的重點語句所蘊含的深刻的哲理,從而,挖掘本文的主題思想,提高學生對語文高度的感悟、理解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文是20xx部編教材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十五課《散文二篇》中的第一篇。本單元的課文都是散文,或寫人記事,如朱自清的《背影》;或寫景狀物,如汪曾祺的《昆明的雨》;或議論抒情,如《散文二篇》。展示了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會生活,表達出了獨特的情感體驗和深刻的人生感悟。前面的幾篇文章的學習,也爲《永久的生命》這篇這裏散文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三、學生以及學情分析

雖然本班有尖子生,但是中等生和中等偏下學生依然是全班學生的主力軍,因此,對於此類哲理散文的理解上,會存在些許的障礙。上課時,不僅要培養尖子生的,樹立榜樣作用,還要重視中等學生,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願意參與課堂,願意走進文本,願意探索他們未知的新領域。

四、教學目標:

1、簡單瞭解作者,熟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

2、感受欲揚先抑寫法的妙處及欣賞富有哲理的語言。

3、理解作者對生命本質的認識。

五、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整體感知,把握課文內容,理解作者對生命的感悟。

難點:精讀品味,欣賞富有哲理的語言及欲揚先抑寫法的妙處。

六、教學方法:

1、誦讀法

2、合作探究法

七、教學用具:

PPT課件、投影儀

八、課時安排:

一課時

九、教學過程:

(一)、課前三分鐘

詩歌簡析:《有的人》

本詩是當代詩人臧克家爲紀念魯迅逝世十三週年而寫的一首抒情詩。所以副標題是紀念魯迅有感。詩歌通過兩種人的對照,對俯首甘爲孺子牛的人傾注了無限深情,表達了崇高的敬意;而對高踞人民頭上的人,則無情地揭露,表現出滿腔的憤懣。詩歌的獨特之處在於表現了具有哲理意義的主題:人是爲了多數人更好地活着而活。

(生談感受)

(二)、導入

宗璞曾在《紫藤蘿瀑布》一文中,這樣說過: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對此,大家是如何理解的?生命到底是怎樣的呢?當代作家嚴文井也有他自己的看法,讓我們一起走進《永久的生命》!

(板書:永久的生命嚴文井)

(三)、初讀感知

1、作者簡介

主要著作有《嚴文井散文選》、《嚴文井童話集》、《嚴文井童話寓言集》等,曾獲首屆全國優秀散文雜文獎、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榮譽獎。他被稱爲“20世紀最知名、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還被無數人視爲是“未來時代的先知”,亦是的數學家、邏輯學家、社會活動家,又被公認爲“富有鼓動天才的辯論家”“百科全書式文學家”。

2、檢查預習

洗滌(dí)俯瞰(kàn)遏制(è)

(生注音,誦讀並注意字形)

設計意圖:讓學生熟悉文中出現的生字詞,在此基礎上理解識記,爲後面理解課文做準備。

3、通讀全文,找出文中直接抒發作者對生命的情感的詞語或句子。

(1)我們都非常可憐!

(2)人們卻不應該爲此感到悲觀。

(3)讓我們讚美生命,讚美那毀滅不掉的生命吧。

生反覆誦讀,體會其感情,並總結。

4、寫作手法:

欲揚先抑。先寫生命的易逝,人們的無奈與可憐,感情轉入低谷;接着用“不應該爲此感到悲觀”一轉,描寫生命的神奇,個體生命有限,集體生命無窮,生命永久不朽,值得讚美;最後聯繫生活實際,要以愛情來讚美生命,感情高亢,給人以磅礴的力量。這樣寫,前後對比,把對生命的思考引向更深層次,同時使行文有了波瀾,更能夠打動人心。

設計意圖:學生在朗讀課文的同時,思考並理解作者面對生命,所書法的情感。進而教會學生這種不一樣的寫作手法——欲揚先抑。層層推進,對文本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以完成教學目標。

(四)、細讀賞析

請結合文中的具體語句,談談這篇散文是如何體現嚴老的語言風格的(通俗易懂、感情充沛)?

1、它是一個不懂疲倦的旅客,總是隻暫時在哪一個個體內住一會兒,便又離開前去。那些個體消逝了,它卻永遠存在。

2、讓我們讚美生命,讚美那毀滅不掉的生命吧!

……

除此之外,文中還有很多富有哲理且意味深長的語句,學生可四人一組,討論、探究,並形成文字性的結論。

設計意圖:學生在尋找語句的同時,會思考,會討論,會分辨,進而組織語言,形成文字性的結論。不僅對學生說的能力進行了培養,也對學生的團結協作的合作性學習方式進行了再訓練。

(五)、主題探究

關於本文的主題,有以下幾種理解,請結合具體語句,說說你最傾向於哪一種?

①每一個人的生命雖然是卑微、柔軟的,但整個人類的生命卻是無窮無盡的。

②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經歷種種磨難。但它是強大的,永久不朽,不能被任何的艱難困苦所阻擋。

③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生命去創造無限的價值。

④我們都應該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人生,去創造美好的未來。

⑤珍惜時間,珍愛生命,做有意義的事。

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結合文本,組織語言,進行交流

設計意圖:“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文本所蘊含的主題,每個學生都有他自己不同的理解,重點在於,怎麼樣才能結合文本,迴歸教材,將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有理有據的表達出來,這是設置本環節的主要意圖。

(六)、拓展延伸

請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寫寫自己對生命的理解。

(提示:對聯、小詩、橫幅或一句話,等等。)

(聯繫學生寫這方面的能力)

設計意圖:前面訓練了學生讀的能力,說的能力,本環節主要是訓練其寫的能力。在寫的過程中,能夠看出學生對本課的理解程度,也能夠看出學生對於生命的看法,以及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體現。

(七)、小結

冰心在《談生命》一文中這樣說過: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他從生命處發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許多細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濤,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過了懸崖峭壁,衝倒了層沙積土,挾卷着滾滾的沙石,快樂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八)、作業

(九)、板書:

生命的易逝可憐

永久的生命生命的永久感動欲揚先抑

生命的讚歌讚美

《永久的生命》說課稿 篇5

學習目標:

1、要求學生藉助工具書和註釋,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準確理解課文內容;

2、在對學生的薰陶感染中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

能力目標:

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出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與認識,提升自己的思想認識,正確把握本文的思想內涵。

教育目標:

教育學生珍視自己的生命,學會對生命負責,正確地面對人生的磨難。

學習方法:朗讀;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用具:投影儀

教學設計:

課文導入:

講述故事《人梯》導入新課,同學們,這對父母在面臨生死抉擇的時候將生的希望留給自己的孩子,這的確體現了母父愛的偉大,但是,我們也可以從另外一個側面感受到當人們面臨死亡的侵襲的時候那種對於生的渴望。讓我們對生命的偉大再一次肅然起敬起來。今天,讓我們來學習一篇名爲《生命生命》的文章,來感悟一下作者對生命的另一番感悟。

整體感知:

騷擾

小憩

茁壯

糟蹋

庸碌

辜負

昂然挺立

擎天撼地

肅然起敬

1、從把握各段主題詞入手,整體把握文章內容事例,思考思想感情。飛蛾:生之慾望意義震驚香瓜子:生命力價值肅然起敬心跳:生命真實、奮鬥震撼

探討研究:

1、三個事例爲什麼這樣排列?爲什麼前兩個事例舉的都是小蟲子、小瓜苗這樣的小生命?

2、三個事例蘊含的意思側重點有什麼不同?

2、小瓜苗僅僅活了幾天,說得上擎天撼地的生命力嗎?

3、三點思考側重點有什麼不同?

拓展延伸:

請你列舉生活中熱愛生命的例子。

你喜歡聞文本中的哪些文字?請你找出來並說說自己的理由。

課後記:應引導學生準確把握文意,看看三個事例分別側重哪一個方面,三點思考分別提出了哪三個要求,這樣學生才能比較細緻的研究課文。

《永久的生命》說課稿 篇6

教學目標:

1、識記並理解生字詞,瞭解有關作者的常識。

2、採用朗讀法,抓住文章線索,把握文章的思路,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3、理清文章的思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體味文章的風格與質樸的語言中所蘊含的深情。

4、引導學生體會父母、長輩對自己的愛,使其懂得審視自己的行爲,珍惜親情,探尋與父母、長輩相處的最佳方式。

教學重點: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回想一下,我們學以前學過哪些與母親有關的文章?(提問後師生齊背孟郊的《遊子吟》)母親是天底下最偉大的,可能我們有不理解的時候,但最後我們都會明白的。因此,從古到今,無論是誰,都對母親永生難忘,因爲我們的生命是她給的,我們的未來是她撐起,我們有理由來歌頌她,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季羨林老先生,在90高齡寫的一篇文章《永久的悔》。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悔”是後悔自己做錯事,“永久”是說最深切、最真實、最難忘,點明悔恨的程度,題目點明文章寫作內容。

2、作者:季羨林(1911—20xx),山東清平(今臨清)縣人,中國著名文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翻譯家、散文家。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考入北京清華大學西語系。1934年畢業後,在濟南山東省立高中任教。1935年考取清華大學交換研究生,赴德國留學,在哥廷根大學學習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等古代語文。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46年回國,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兼東方語言文學系教授、系主任。著有散文集《天竺心影》《朗潤集》《留德十年》《牛棚雜憶》等。他翻譯了印度迦梨陀娑的著名劇本《沙恭達羅》和《優哩婆溼》。

3、作者寫作此文時已接近90歲高齡,應《光明日報》記者邀請,寫了這篇飽含深情的散文。此文記敘的是他童年時代的生活,他的母親死於他上大學期間。未能對母親盡孝成了作者心中永遠的痛:年幼時不懂盡孝,年輕時無力盡孝,成年後卻無法盡孝。因爲母親已經永遠地離開了作者,所以在作者的心中也就有了這“永久的悔”。

4、學習生字:

唾手可得(tuò)孤苦伶仃(dīng)賴以(lài)饃饃(mó)掰(bāi)....幸福(fú)夠嗆(qiàng)恃(shì)蹭(cèng)懵懵懂懂(měng)....

5、理解生詞。

6、教師範讀,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三、默讀課文,理清條理:

全文共11個自然段,可以分爲三部分:

第一部分(1,2):點題,“永久的悔”就是不該離開故鄉,離開母親。第二部分(3—9):記敘“永久的悔”的具體內容。第一層(3—5):概述家庭基本情況

第二層(6—8):詳細敘述自己幼年的生活情況。

第三層(9):詳細敘述母親的艱苦生活。

第三部分(

10、11):篇末扣題,揭示“永久的悔”的具體內容:作者後悔千不該萬不該離開了母親,結果造成了“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結果。

四、教師小結:

本文通過回憶過去的家庭生活,表達了對母親的深深思念,也表達了因爲再也無法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而悔恨不已的心情。

五、佈置作業:研討與練習一。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怎樣理解記敘文標題的含義?

1、記敘文的標題往往很含蓄地傳達出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思想感情。理解標題的含義也就是要挖掘標題的比喻義和象徵義。要善於通過表象,展開聯想,就是由此及彼,抓住客觀事物、現象間的各種聯繫和微妙的類似,從而發掘出人物的精神美和事件所蘊涵的哲理美。

2、整體感知,善抓點題句。文章的標題不是遊離於內容之外的,而文章的點題句又是理解標題含義的鑰匙。用點題句去印證標題含義,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對文章標題含義的理解,一個根本原則就是要對文本仔細琢磨,抓住作者的寫作意圖,聯繫主旨來思考,切不可脫離文本,脫離主旨,從字面上去死摳。

二、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1、學生齊讀課文第l、2自然段。

2、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麼?明確:不該離開故鄉,離開母親。

3、爲什麼說它是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明確:因爲它最深切、最真實、最難忘。

4、三個“最”字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明確:三個“最”既表達了對母親深切的懷念之情,又寫出了對母親的愧疚感時刻在心頭。

5、第2段在文章內容和結構上有什麼作用?明確:文章的中心句。開篇點題,給人留下懸念。

6、作者在第1段用了兩個成語“俯拾皆是”和“唾手可得”,它們在文中起到了什麼作用?明確:俯首皆是——只要彎下身子來撿,到處都是。這裏形容後悔的事很多。也說俯拾即是。唾手可得——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唾手,往手上吐唾沫。這兩個成語說明作者後悔的事有很多,但卻能不假思索地說出讓他感觸最深的事,因爲它一直在他心中,是作者無法解開的心結。

三、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1、細讀品味

3、4自然段

(1)、讓學生閱讀第

3、4段,思考這兩段主要講了什麼,在文中有什麼作用?明確:這兩段主要講述了作者貧困的家境,將母親的大致輪廓也勾勒了出來,爲後文的展開鋪墊了感情基調。

(2)、這兩段篇幅不長,卻將作者父輩生活的艱辛深深地印人讀者腦海。文中有些詞語極富表現力,請大家找出來。

明確:立椎之地、孤苦伶仃、無依無靠、舉目無親、背井離鄉、千辛萬苦(3)、母親的基本情況是怎樣的?明確:孃家姓趙,十分貧窮;不識一字,連名字都沒有;走過的最長的路就是從孃家到婆家的五里路。

(4)、如何理解“這個五里路,就是我母親畢生所走的最長的距離”?明確:母親一輩子沒有離開過家,離開過家鄉,特別是結婚以後,更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家務勞動上面了。她把畢生都毫無保留地貢獻給了這個家庭和子女,而作者年幼時竟不能理解,成年後也未能盡孝。這裏飽含了對母親的思念和對她一生苦難的同情。

2、細讀品味5—9段:

(1)、讓學生細讀5—9段,掌握其內容。

(2)、吃白的是最高標準,其次是黃的和紅的,作者家平常都吃些什麼呢?明確::“‘白的’與我們家無緣,‘黃的’與我們緣分也不大,終日爲伍者只有‘紅的’。”

(3)、但“我”卻偶爾可以吃到點白的或黃的,有哪幾種途徑可以得到呢?明確:可以從家境較好的大奶奶那裏得到一小塊饃饃;中秋節母親會想辦法給我弄一點月餅;爲二大爺割牛草也可得到一點黃的。

(4)、文中母親在中秋節給我半塊月餅的事是整篇文章唯一一處對母親行爲的描寫,語言極其樸實,卻讓人感觸甚深,爲什麼會有這種效果呢?

明確:這篇文章語言細膩,母親一生過着艱苦的生活,把僅有的一點好吃的都留給了兒子。作者對母親一生的艱辛感嘆不已,對偉大的母愛讚歎不已,對生身母親懷念不已。

(5)、“特別有一點,讓我難解而又易解:握無論如何也回憶不起母親的笑容來,她好像是一輩子都沒有笑過。”——家境貧困,兒子遠離,她受盡了苦難,笑容從何而來呢?這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傷啊!也飽含了做兒子的多少同情以及未能盡孝的無窮的悔恨!

四、教師小結:

有人說母親似海,驚濤細浪,無不顯示着母愛的博大與寬厚。留在母親的身邊永遠是最幸福的,而作者似乎經歷了人世間的種.種變遷,終於明白了這世間最簡單的情感。什麼名譽、地位皆可拋棄;任何優越的生活、幸福都不值一提:因爲母愛似海。

五、佈置作業:研討與練習二。第三課時:

一、複習導入:

本文結構嚴謹,條理清晰。表面上是以作者的回憶爲線索,然而貫穿全文、時隱時現的一條內在主線則是“永久的悔”,全文就是以此爲中心展開的。開篇點題,這樣安排結構,條理清晰,主題突出,感人至深——點出“永久的悔”;中間敘事——引出“永久的悔”;結尾思母——解釋“永久的悔”。

二、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1、學生朗讀

9、10兩段。

2、這兩段是本文最感人的部分、每次讀來都讓人有一種辛酸的痛。“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年少時對母親的恩情理解得並不深刻,等到知道報答時卻已不能,這裏包含了作者多少的無奈啊!

3、“我後悔,我真後悔,我千不該萬不該離開了母親。”——這句話在全文中有什麼作用?明確:點題之句,強調作者後悔的心情,突出了後悔的強烈。

4、世界上無論什麼名譽即使整天吃“紅的”——作者認爲回報母親的愛是至高無上的,它勝過一切。

三、合作探究:

1、課文開頭說到“我‘永久的悔’”,結尾又說“這就是我‘永久的悔’”。作者“永久的悔”是什麼?這個“悔”包含了作者怎樣複雜的感情?

明確:作者“永久的悔”是:不該離開故鄉,離開母親。

這個“悔”裏面包含着作者對生身母親的深切思念,又包含着因無法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而產生的悔恨。

2、課文在結構安排上有什麼特點?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明確:全文以“永久的悔”爲主線展開。開篇點明“永久的悔”,引出對往事的追憶——“悔”的由來,結尾扣題進一步突出“永久的悔”。這樣安排結構,條理清晰,主題突出,感人至深。

3、怎樣體會作者對母親深厚的感情?

明確:母親一輩子沒有離開過家,離開過家鄉,特別是結婚以後,更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家務勞動上了。家境貧困,兒子遠離,她受盡了苦難。“白的”一口也沒有吃過。這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傷啊!作者年幼時不懂事,沒有想到如何孝敬母親;年輕時經濟不能獨立,空有雄心壯志,無法實現孝敬母親的願望;沒有等到自己大學畢業,母親卻永遠地走了,自己永遠不能盡孝了。每想至此,就會心肝俱裂,眼淚盈眶。看到母親的棺材,想到了母親思念自己的急切心情;看到那簡陋的屋子,想到了母親一生所過的苦日子,心中很不是滋味。覺得對不起母親對自己的思念,再也無法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了。作者認爲,自己不該離開故鄉,離開母親,最後讓母親一個人孤孤單單地死去,永遠失去了盡孝的機會。所以作者十分後悔自己在母親身邊生活的時間太少了。由此可見,作者對母親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

四、教師小結:

是父母賜予我們生命,是父母辛辛苦苦把我們養大,是父母教導我們如何做人,有時還爲不懂事的我們牽腸掛肚。面對父母無私的愛,再華美的語言都是蒼白無力的。作爲兒女的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珍惜與父母相處的時光呢?

五、佈置作業:研討與練習三。

六、板書設計:

2、永久的悔

開篇點題:不該離開故鄉,離開母親;

中間敘述“悔”的內容。

篇末扣題:思母恩到骨子裏,今生今世難忘記。 ————養育之恩無法報答,深深思念悔恨不已。

《永久的生命》說課稿 篇7

教學目標:

1.在誦讀的過程中,理清結構,感悟作者的情感。

2.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在老師的點撥下品味的語言特點,理解主旨。

感悟作者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啓迪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重點:

理解的內容,總體把握作者的思想傾向。

難點:

揣摩語言及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引導學生朗讀,以探究式教學爲主。

一、導入文本,初讀感知

視頻播放:一粒種子破土而出,長成參天大樹;一條小溪從雪山發源,流入大海。

導言:上面兩組畫面,讓我們看到生命的進程,感受生命的蓬勃。生命,是大自然偉大的作品,是人類永恆的話題。從古至今,不知有多少精闢的語言來揭示生命的真諦,給我們留下了一筆豐厚的關於生命的文學財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兒這樣闡釋生命的意義:“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人來說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一個人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爲而羞愧;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能夠說,我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人生最寶貴的事業——爲人類的解放而奮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現代著名作家嚴文井先生寫的一篇散文《永久的生命》,來感知作者是如何理解生命的。

嚴文井,原名嚴文錦。湖北武昌人。現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兒童文學家。著有《南南和鬍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

二、精讀文本,理解內容

聽音頻朗讀,然後學生自由朗讀。思考回答:

1.文題是“永久的生命”,讀罷文,你覺得作者在文中對生命持怎樣的情感態度?

讚美

2.理清的行文思路。

第一部分談生命易逝。

第二部分談生命神奇不朽。

第三部分讚美生命。

3.作者主要運用了什麼寫作手法?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先抑後揚。作者從時間過去永不再回來談起,談到個體的生命容易逝去,人力不可挽回,讓人無奈,這是“抑”;接着寫種族的生命是神奇的,偉大的,充滿活力的,“隨處顯示它的快樂和威勢”,這是“揚”,最後抒發對生命的讚美之情。層層鋪墊,將對生命的禮讚之情抒發到極致,凸顯主旨。

三、合作討論,思考探究

1.第一段末尾寫道:“我們都非常可憐!”爲什麼這樣說?

因爲過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來,你的力量是那樣的小,對於生命上的事你絲毫不能做主。

2.怎樣理解“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動着,永遠不朽”?

作者在第二段中以“小草”“小牛犢”爲喻,闡釋了“生命自身的神奇”。小草卑微而柔弱,然而“春風吹又生”,永不休止的繁殖着,蔓延着,隨處顯示它的快樂和威勢。不斷給世界以色彩,不斷給世界以芬芳。

3.如何理解“生命在那些終於要凋謝的花朵裏永存”?

“凋謝”的是一個個個體,一朵朵花朵。“永存”的是生命永不休止的繁殖着,蔓延着,隨處顯示它的快樂和威勢。不斷給世界以色彩,不斷給世界以芬芳。永遠充滿生機。

四、總結

1.條理清晰,層層深入。

作者從時間過去永不再回來談起,談到個體的生命容易逝去,人力不可挽回,讓人無奈;接着寫種族的生命是神奇的,偉大的,充滿活力的,“隨處顯示它的快樂和威勢”,層層鋪墊,層層蓄勢,水到渠成地抒發對生命的讚美之情。將對生命的禮讚之情抒發到極致,凸顯主旨。

2.欲揚先抑,凸顯主旨。

分析見前面“整體感知3”。

永久的生命生命易逝

豁達生命神奇

樂觀讚美生命

積極

《我爲什麼而活着》

“我爲什麼而活着?”古往今來,人們何止千百次地這樣追問過自己。我們究竟爲什麼而活着,這個問題太簡單又太複雜。有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經成爲人間的匆匆過客;有人搜古尋今,苦思冥想,終其一生也未能參透其中玄機。在座的各位同學,你們是否考慮過這個問題呢?今天我們來看看羅素是怎麼回答這個問題的。

《永久的生命》說課稿 篇8

教學目標:

1、反覆朗讀課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理解作者對生命本質的認識。

3、認識個體的生命是短暫的,人類的生命是永久的,要用短暫的生命去創造永久的價值。

教法:合作探究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有人說,生命,偉大而神祕,豐富而奇妙,永久而不朽;也有人說,世上沒有永恆的春天,亦沒有永久的生命。生命到底是怎樣的呢?下面讓我們來聽聽作者嚴文井的答案吧!

二、展示:(10分鐘)

1、生字難字

臼齒(jiù) 茸毛(róng) 蔓延(màn) 凋謝(diāo) 洗滌(dí) 俯瞰(kàn) 遏制(è)

2、多音辨析

口號(hào) 呼號(háo)

顫抖(chàn) 顫慄(zhàn)

3、形似辨析

點綴(zhuì) 啜泣(chuò)

頻率(pín) 瀕臨(bīn)

4、作者介紹

嚴文井(1915——2005),原名嚴文錦。湖北武昌人。當代作家、散文家、兒童文學家。著有《南南和鬍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中共黨員,《人民文學》主編,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總編輯。

5、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論述層次

第一層:(第一自然段)談生命的易逝,表現出人對生命的無奈。

第二層(第二至四自然段)通過小草和牛犢具體表現生命永久不朽的意義。

第三層(第五自然段)瞭解生命的真實意義,聯繫現實生活,高唱生命的凱歌。

三、合作探究:(10分鐘)

1、第一段末尾寫道:“在這件事上我們都是這樣可憐!”爲什麼這樣說?

因爲過去了的日子永不會再回來,你的力量是那樣小,對於生命上的事你絲毫不能做主,只能“聽天由命”。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都非常可憐。

2、第二段文章用“地面上的小草”比喻什麼?

生命自身的偉大:生命能夠不段地創造新的生命。

3、最後一段說“我們瞭解了生命的真實意義”,你覺得“生命的真實意義”指什麼?

生命是永久的、不朽的,它能永遠給世界以色彩、永遠給世界以芬芳。

四、深入探討:(5分鐘)

作者對生命本質有怎樣的認識?談談你的理解,學生自己探索,自由發言。

①每一個人的生命雖然是卑微、柔軟的,但整個人類的生命卻是無窮無盡的。

②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經歷種種磨難。但它是強大的,永久不朽,不能被任何的艱難困苦所阻擋。

③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生命去創造無限的價值。

④我們都應該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人生,去創造美好的未來。

⑤珍惜時間,珍愛生命,做有意義的事。

五、寫作特色:(5分鐘)

1、欲揚先抑,章法井然

在寫法上,先談生命的易逝,如“過去了的時間永不再回來”採用欲揚先抑的寫作手法;然後再談生命的永久,以小草,小牛犢爲例,從正面展開,指出“它卻永遠存在”;最後聯繫現實生活,高唱生命的凱歌。

2、通俗易懂,感情充沛

語言通俗易懂,如“一個人到了三十歲的邊頭就會發現自己丟失了一些什麼”“個人生命不像一件襯衣,當你發現它髒了,破了的時候,就可以脫下它來洗滌,把它再補好”。這樣通俗易懂的語句,闡述的卻是深邃的哲理。作者在行文中感情充沛,如“讓我們讚美生命,讚美那毀滅不掉的生命吧”,表達了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永久的生命》說課稿 篇9

一、作者簡介

嚴文井,原名嚴文錦,1915年生,湖北武昌人。主要著作有《嚴文井散文選》、《嚴文井童話集》、《嚴文井童話寓言集》等,曾獲首屆全國優秀散文雜文獎、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榮譽獎。他被稱爲“20世紀最知名、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還被無數人視爲是“未來時代的先知”,亦是的數學家、邏輯學家、社會活動家,又被公認爲“富有鼓動天才的辯論家”“百科全書式文學家”。在1950年他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二、故事背景

《永久的生命》是嚴文井在1942年寫的一篇帶有哲理意蘊的散文。文章揭示出個體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個人類來說,生命是永久不朽的,表達了作者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同時要感謝生命,並以自己全部熱情回報生命。

三、理解詞義

1、洗滌:衝蕩;清洗。

2、蔓延:像蔓草一樣向周圍擴展。

3、炫耀:照耀;誇耀。

4、混爲一體:融合成一個整體,不可分割。

5、凋謝:(草木花葉)脫落。

四、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1):從時光一去不復返入手,談生命的易逝。

第二部分(2—3):寫生命的永久。

第三部分(4—5):歌頌生命的奇蹟。

五、問題歸納

1、作者是怎樣描述生命易逝的?有何好處?

作者從生活中的一些細瑣的事情入手,通過生活中的點滴小事的變化表現出生命的易逝。這樣以小見大的表現手法,更有利於讀者感知生命的易逝,通俗易懂。

2、作者爲什麼說“我們都非常可憐”?

因爲過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來,我們的力量是那樣的渺小,對於生命上的事我們絲毫不能做主。作者採用了欲揚先抑的手法,爲下一步讚美生命蓄勢。

3、“它充滿了希望,……隨處宣示它的快樂和威勢。”怎麼理解這句話的含義?

生命生生不息,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失去的只是暫時的,希望永遠就在前方。我們應該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對待生命。

4、文章最後一段採用了什麼表達方式?有什麼作用?

最後一段採用了議論的表達方式,篇末點題,進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題,生命是一個奇蹟,它將永久存在,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六、課文主題

《永久的生命》這篇散文抒寫了生命的卑微、柔弱、易逝,但它又是永久的、充滿希望的,我們應該讚美生命,以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去感謝生命,回報生命。

《永久的生命》說課稿 篇10

教學目標:

1、積累重要的詞句,瞭解作者及哲理散文的相關知識。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

3、理解富含哲理的文句含義,明白作者寫作意圖。

教學重難點:

1、理解富含哲理的文句含義,鞏固修辭手法的運用。

2、體會作者對生命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知道:一個人從出生那一刻就註定着要面臨死亡,每個人擁有的生命都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但作家嚴文井卻說“生命是永久的”,這又是爲什麼呢?下面讓我們來聽聽作者嚴文井的解答吧!

二、檢查預習,積累字詞。

(一)字音

臼jiù齒  茸róng毛  蔓màn延  凋diāo謝  牛犢dú

(二)詞義

興味:興趣、趣味。

洗滌:洗。

卑微:地位低下。

蔓延:形容像蔓草一樣不斷向周圍擴展。

(三)作者簡介:

嚴文井,原名嚴文錦。1915年生,湖北武昌人,作家。1934年畢業於湖北省立高中,次年到北京圖書館工作,並開始以“嚴文井”的名字發表作品。1939年在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文學系任教。1945一1951年任《東北日報》副總編輯。到北京後歷任《人民文學》主編、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等職。第一部童話集《南南和鬍子伯伯》出版於1941年。主要著作有:《嚴文井散文選》《嚴文井近作》《嚴文井童話集》《嚴文井童話寓言集》等。1958年出版的中篇童話《“下次開船”港》被譯成多種外文介紹到國外。《嚴文井散文選》獲中國作家協會首屆全國優秀散文雜文獎。在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中被授予榮譽獎。本文選自《嚴文井散文選》。

三、品讀課文,整體感知,體會作者情感。

1、讀課文,明結構。

先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朗讀時要注意語調的把握。感情激烈處聲音要響亮,情調應激昂;感情平靜處要讀得深沉些。文章篇幅短小,要求學生多讀幾遍。其次教師範讀,然後讓學生探討出課文結構。

明確:

第一部分(1)談生命的易逝,表現出人對生命的無奈。

第二部分(2——3)通過小草和小牛犢具體表現生命永久不朽的意義。

第三部分(4——5)瞭解了生命的真實的意義,聯繫現實生活,高唱生命的凱歌。

2、通過富含哲理的文句,讀懂作者對生命的理解。(教師設置相關問題要求學生合作討論解答,可以前後四桌間討論交流。用多媒體展示問題)

(1)怎麼理解文題“永久的生命”?(提示:文章在哪句裏出現了“永久”一詞,聯繫文句去體會)

(2)本文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作用是什麼?

(3)怎麼理解“生命在那些終於要凋謝的花朵裏永存”?

(4)作者爲什麼說“那些暴君們能夠殺害許多許多人,但是他們消滅不了生命。”

(5)“生命要不斷給世界以色彩,不斷給世界以芬芳。”的含義。

明確:

(1)第三段第一句話“生命分開來是暫時的,合起來卻是永久的”裏出現了“永久”一詞,作者所說的永久的生命是合起來的生命整體,不是一個個單獨的生命。“永久的生命”指生命整體,這與個體生命短暫不矛盾。

①“個人生命不像一件襯衣;當你發現它髒了、破了的時候,就可以脫下它來洗滌,把它再補好。那存在過的憂慮,也許你能忘卻,但卻不能取消它遺留下的印跡。”

對比。“生命”和“襯衫”相對比,突出表現了生命是一段不可逆轉的過程。表達了無可奈何的思想感情。

②“它是一個不懂疲倦的旅客,總是隻暫時地在哪一個個體內住一會兒,便又離開前去了,那些個體消逝了,它卻永遠存在。”

比喻。把“生命”比作“一個不懂疲倦的旅客”,生動形象地表現出個體的生命雖然是短暫的,人類的生命是永無休止的。

(3)“終於要凋謝的花朵”指綻放過的美好的生命個體,“永存”說的是生命整體,花謝後又會有花開,生命是永不休止的。這句話看似矛盾,卻再次意蘊着生命的永久的'哲理。

(4)本文寫於1942年,當時日本鬼子在我國橫行,殺害我國同胞,國民黨_也欺壓老百姓。因此,我們認爲日本鬼子,國民黨_等惡勢力就是那些“暴君們”,他們是殺不絕我們的,我們這些勇敢的中國人民會凝結成強大的生命力,同這些殘暴勢力作鬥爭,就如同“地面上的小草,它們是那樣卑微,那樣柔弱,每一個嚴寒的冬天過去後,它們依然一根根地從土壤裏鑽出來,欣喜地迎着春天的風”,表現了作者革命熱情以及革命必勝的信心。

(5)人活着,就要創造自身的價值,能夠爲人類社會作出貢獻,這纔是生命真正意義上的永久不朽。從重複的“不斷”一詞可體會作者的這種對生命的期許。

3、同學們還有不理解的地方,提出來,大家商討。

4、本文作者的感情有變化嗎?是怎樣變化的?這是運用了什麼寫法?

作者的感情是有變化的。

文章一開始,作者就告訴我們,歲月在一點點地消逝,而人們卻只能任憑它悄悄地溜走。這是無奈的,顯示出作者悲觀、消沉的情緒。第二自然段開頭一句中“卻”字,可見作者的感情發生了變化。“我們沒有時間悲觀”“生命自身神奇”“生命充滿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隨處宣示它的快樂和威勢”“讓我們讚美生命,讚美毀滅不掉的生命吧”這些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感情是樂觀的、激昂的,而且逐漸增強,以至於高唱生命的讚歌。

這是運用了欲揚先抑的寫法。表面上看作者一開始的感情是悲觀失望的,其實這不是作者要表達的情感。因爲,歲月的流逝,青春的一去不復返,是我們每個個體生命客觀存在。作者主要想告訴我的是:“生命充滿了希望,永不休止的繁殖者,蔓延着,隨處宣誓他的快樂和威勢。”“我們要讚美生命”統觀全文作者的感情是樂觀的、激昂的。

5、明主旨:

本文通過對生命是永久的描述,表達作者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同時要感謝生命,並以自己全部熱情回報生命。

6、拓展思考:作者對生命的本質有怎樣的認識?談談你的理解,學生自己探究,自由發言。

例:

①每一個人的生命雖然是卑微、柔弱的,但整個人類的生命卻是無窮無盡的。

②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經歷種、種磨難。但它是強大的,永久不朽,不能被任何的艱難困苦所阻擋。

③我們都應該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人生,去創造美好的未來。

7、課堂小結:學習這篇課文,我們要感謝生命,尊重生命。生命是短暫的,易逝的,我們要珍惜時間,爲自己的生命精彩而拼搏、爲自己能給世界增添姿彩而努力。爲生命全過程的每一分鐘喝彩,用全部的熱情創造無限的價值。

四、課時作業:

1、運用“欲揚先抑”的手法寫篇短文,可以寫自己生活中受到家長、老師賞識的一件事。

例文:

刺梨花不平凡(節選)

近了,我不禁啞然——那不是什麼玫瑰花,只是刺梨花,只是刺梨花而已。花瓣稀稀的,薄薄的,連色彩都是那麼淺淡!

讓我驚奇的是,它被遺棄在溝旁、路邊,飽經風霜卻能昂首挺胸。花朵比不上玫瑰花的清香與嬌豔,不會被人擁入懷中,置於案頭,但它能結出刺梨兒,做藥,做茶,在默默中奉獻自己的所有;它不像玫瑰那樣活得轟轟烈烈,雖然平平淡淡,卻也堂堂正正地生活;從未有過驚天動地,只是在默默中奮進。這樣的人生不也一樣有意義嗎?

我蹲下身去,摘了兩朵刺梨花捧在我的手心裏,感覺它並不平凡,同玫瑰花一般美麗。不,它比玫瑰花還美麗。

點評:始見刺梨花,它的花型、花色都讓作者嫌棄,不是自己要尋找的漂亮的玫瑰。“不禁、只是、只是”等詞流露出作者的失望,這是“抑”。但它的生長環境,它對人類的貢獻讓我驚訝,平凡卑微的生命卻在默默中奉獻一切,我摘兩朵捧在手心,感覺它比玫瑰更漂亮。高度讚揚這不平凡的刺梨花。結尾“揚”。作者就靈活運用了欲揚先抑的手法成文。

2、讀下面文字,完成問題。

生命也不完全是爲了抵達。就像花草,並不是非要到達某一個季節纔算實現價值。就像______,並不是非要到達_______________。因爲生命中絕大部分的風景總是在途中,生命主要是爲了經歷,就像候鳥,不停地qiānxǐ(  )就是爲了經歷季節和風雨。就像河流,不息地流動就是爲了經歷交匯和起伏。儘管具體的經歷總是顯得那樣瑣碎、那樣平凡、那樣漫長又那樣的不勝其煩,但是恰恰是它們構成了一個個真實的jīngcǎi(  )的人生。這纔是生命最彌足珍貴的狀態。

(1)根據拼音寫出文段括號處應填入詞語。

qiānxǐ()  jīngcǎi()

(2)聯繫上下文,仿照畫線的句子在橫線處補充恰當的語句。

就像______,並不是非要到達_______________。

(3)使用下面詞語另寫一段連貫的話,至少用上其中兩個。

抵達  起伏  瑣碎  不勝其煩  彌足珍貴

2、參考答案:

(1)解題思路:注意聲母,聲調和前後鼻韻。

參考答案:遷徙  精彩

答案解析:“遷徙”和容易寫成“遷徒”,牢記這兩個形似字。精彩的“彩”容易寫成“採”。這也需要牢記。

(2)解題思路:此題考仿寫,要先看清例句。先仿形:分析變與不變得內容,本題以填空形式出現,難度減小。再仿神:變化的內容是像花草一樣的自然景象,寫出一句合乎邏輯的話即可。

參考答案:(就像)溪水,(並不是非要到達)哪個地方纔算完成使命。

答案解析:變化的主體不能再談花或草,後句符合那種事物的特點就行。

(3)解題思路:這是考組詞造句的能力,近幾年中考也有出現。解答時先選好詞,再連成一段通順的話。

參考答案:長大了,才知道瑣碎的童年趣事彌足珍貴,才知道當年父母不勝其煩的嘮叨價值連城,才知道經歷挫折才能抵達成功的彼岸。

答案解析:結合自己的生活體會,選至少用上兩個詞,保守一點選兩個、三個就可以,一定要注意寫出來的一句話沒有語病。

3、讀冰心的《談生命》。

《永久的生命》說課稿 篇11

【學習目標】

1、把握行文思路,理解作者對生命過程和本質的認識。

2、培養在朗讀中品味探究散文意蘊的能力。

3、培養生命意識,建立正確的生命觀和價值觀。

【課前導學】

1、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驕奢()清吟()蔭庇()梟鳥()

芳馨()雲翳()巉巖()朔風()

2、走近冰心。

3、認真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生命的本質有怎樣的認識?

4、請給你喜歡的語句或段落做上標記,並反覆朗讀,力求聲情並茂。

5、認真體會下列語句的含義:

⑴啊!他已到了行程的終結,這大海,使他屏息,使他低頭,她多麼遼闊,多麼偉大!多麼光明,又多麼黑暗!

⑵他消融了,歸化了,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

⑶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信來生!

⑷願你生命中有夠多的雲翳,來造成一個美麗的黃昏。

【課堂學習】

一、導入

二、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1、冰心老人對生命的本質有怎樣的認識呢?請在文中畫出相關的語句。

2、作者說生命像“一江春水”“一棵小樹”,你認爲妙在哪裏?請談談你的認識。

三、圈點批註,品味賞析

1、圈畫出你最喜歡的句子或段落,細細品讀,感受冰心老人語言的魅力,並在旁邊作好批註。

2、小組合作:

組內交流所批註的句子或段落並進行朗讀,推薦一名成員展示合作成果。

四、鞏固創新,加深體驗

冰心老人認爲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像一棵小樹,那麼你認爲生命像什麼呢?請用一個比喻句詮釋你對生命的理解。

五、課後鏈接,延伸拓展

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後面的問題。

生命的本質

①夜幕降臨,對門那人家又傳出熟悉的和生疏的音樂,響起時緊時緩的舞蹈腳步。

②那是一對才搬來的殘疾夫妻,男的一雙腳掌向後撇,女的是啞巴。那天初次見到他們時,一股憐憫之情在我心頭升起:這樣的人生、這樣的家庭,該怎樣艱難!這不是我鄙視他們,我認爲作爲一個正常人,是應該有一點這樣的憐憫之心的。

③但接下來的事實卻讓我大吃一驚,這些天來,他們的那些殘疾朋友絡繹在夜幕之後前來集會,空氣裏傳來他們的音樂、舞蹈和歡笑。我看不到他們的表情,但我可以感覺到他們的舞蹈火一般忘情、熱烈。

④面對着這樣一羣人,我感到世上所有的詞彙變的蒼白、不貼切。說殘疾人也愛生活,也需要音樂和舞蹈,這樣的解釋是那麼的物理、詞不達意。只有用火的舞蹈,才恰如其分。火在舞蹈,那扭動、變形的舞姿是火的生命的表達。燃體在火的舞蹈中發出畢畢剝剝的吟唱,燃體不盡,火的舞蹈也不停。

⑤熟悉的和陌生的音樂像一支焰火,一下子照亮了我記憶的天空。我通過遙遠歲月重又看到生命在另一種形式下的舞蹈:那是在一座簡陋的磚瓦窯,我三十年前下放勞動的地方。窯師傅的小女兒才七八歲,就開始幫大人辦事了。這個小姑娘一身衣服綴滿補丁,正當讀書和遊戲的年齡,就過早地承擔了生活的艱辛。當時也也以憐憫的目光注視這個小女孩,但艱辛的勞動在小女孩身上卻成了舞蹈,她蹦蹦跳跳舞着工具,全無一點悲愁。她一下子就讓我陷入對生命的沉思和叩問:生命的本質是什麼?是什麼讓生命以這樣歡樂的形式前行的?

⑥用童心無邪、用不諳世事、用樂觀主義來解釋都是不夠的,上蒼彷彿有意安排,讓我看到不同形式的兩次生命的舞蹈,生命從一降生就穿上了一雙紅舞鞋。這是生命的本質,是人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情況下都會歌唱、都會歡樂的原因。

⑦人類的生命史穿越了數千年,其間戰爭、災難、病痛、死亡都阻擋不了生命歡樂的舞蹈。廢墟上一次又一次出現輝煌的殿字,災難之後,人類又一代代繁衍生息。沒有畏懼,從不悲觀,生命就這樣一路舞着唱着前行,這一切都是因爲生命的本質就是舞蹈。

1、讀了本文之後,你認爲作者所說的“生命的本質”是什麼?

⑴如果用文中的一個詞語回答,應當是:。

⑵如果用文中的一個比喻句回答,應當是:。

⑶如果用你自己的話回答,可以概括爲(不超過30字)

2、仔細閱讀第④段,回答問題。

⑴爲什麼說“只有用火的舞蹈”來形容這羣殘疾人的生活才恰如其分?

⑵畫線句有什麼深刻含義?

3、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仿例造句。(字數不要求與例句相等)

例句:生命像火焰,火在舞蹈,那扭動、變形的舞姿是火的生命張力的表達。

造句:生命像。

4、第⑥段中說“上蒼彷彿有意安排,讓我看到不同形式的兩次生命的舞蹈”:

⑴聯繫全文,說說兩種形式的生命的舞蹈各自具體的內容。

一種是:。

一種是:。

⑵“讓我看到不同形式的兩次生命的舞蹈”,果真是“上蒼”“有意安排”的嗎?說說你的理解。

5、下列對文章分析正確的兩項是()()

A、在“他們那些殘疾人朋友絡繹在夜幕之後前來集會”中,作者特意加上“在夜幕之後”這一修飾成分,說明“那些殘疾人”身殘志堅,渴望像正常人一樣,有自己的夜生活。

B、第⑤段開頭“熟悉的和陌生的音樂像一支焰火,一下子照亮了我記憶的天空”,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是讚美殘疾人的音樂嘹亮、動聽。

C、第⑦段中畫線句子的意思是說戰爭、災難、病痛、死亡不但阻擋不了生命歡樂的舞蹈,並且推動了人類歷史的前行。

D、對“殘疾人”和“小姑娘”,作者開始都生有憐憫之情,後來發現這種憐憫是多餘的,他們需要的並不是憐憫。

E、本文作者先寫殘疾人,再寫小姑娘,最後引發對整個人類生命史的思考,由點到面,從而揭示了生命本質的普遍意義。

《永久的生命》說課稿 篇12

《生命生命》是人教版第八冊第五組的第三篇課文。課文的寫作思路是開頭首先提出問題:生命是什麼?下面的內容卻沒有從正面回答,而是從飛蛾求生、磚縫中長出的瓜苗、傾聽心跳等幾件小事中,展示了生命的意義: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作者還表達了自己積極的人生態度: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他白白流失,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它是一篇哲理性較強的散文,它通過三個小故事從不同的方面來談對生命的認識,展示了生命的意義,並且教育我們:要珍惜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這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有很強的指導作用。

【學生分析】

這篇課文的作者對生命作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四年級的學生年齡尚小,在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上有一定難度。本單元的教學主題是:熱愛生命,教學時要體現整合的教學思想,聯繫前面兩篇課文的學習。利用前面的課文已經引發了學生對人生、對生命的一些思考和感悟,爲學習本課作了鋪墊,這樣可以減少本篇課文教學的難度。教學本課前,還可以讓學生蒐集一些有關人生、生命方面的名言,使學生從中受到生命意義的啓發,爲領悟本篇課文的思想內容做好準備。

【設計理念】

本單元的教學主題是引導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學習產生真愛生命、敬畏生命的認識。《生命生命》抒寫了對人生的感悟,思想深邃。這類課文極容易上成道德課,爲了避免此類現象的發生,備課時,我首先把目標定位到“人文合一”的層面,不但凸現教材中處處流露的生命教育因子,讓學生認識生命,珍惜生命。而且引導學生抓關鍵詞句進行品讀,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詞語的理解和體會,從而讓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機融合,渾然一體,進而讓學生熱愛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蘊含的意思。

4、感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愛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對生命的熱愛。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領悟三個事例中蘊含的意思。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投影片,朗讀音樂,與生命抗爭的人物資料及圖片;學生收集杏林子的資料和有關生命的名言、諺語。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要點:

1、認識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3、引導學生領悟前兩個事例中蘊含的意思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