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小說閱讀教學心得

本文已影響 3.87W人 

鑑賞活動是讀者、文本和作者三方互動的過程。這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從簡單到複雜的歷程,它大致可以分爲三步:第一步,初步瞭解作品的基本內容;第二步,深入作品,感同身受;第三步,獲得審美愉悅,總結反思,理解作品的主題,分析寫法等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揮小說的優勢,設計出形式各異、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理解分析小說,提高語文教學的效果。下面筆者將結合教學中的一些感受,淺談幾種小說的閱讀方法:

小說閱讀教學心得

(1)興趣閱讀法。在名著小說的教學時,比如《林黛玉進賈府》、《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等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要求學生在暑假時就閱讀《紅樓夢》、《水滸傳》,瞭解作品的背景,還可以通過網絡資源,比如《百家講壇》的資源,提高閱讀的興趣.還可以先觀看影片.比如《邊城》,通過觀看影片,使學生對小說中刻畫的獨特而美麗的景色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和美感享受;初步體會小說中所流露出來的一種順乎自然的人性,閃爍正直樸素的人性美;一種深藏在湘西邊遠山鄉底層人們之中的良知和明慧.

(2)發現閱讀法。在充分閱讀文本的基礎上,教師圍繞教學目標設定一個有意義的主題,引導學生深入文本,對文本進行細緻入微的取捨,然後採取聚焦式的探索發現,深挖一點。這種方式從表面上看只抓住一點,內容顯得單薄,但是從學習效果來看卻是收穫一片。因爲,學生圍繞一點進行發現探究,目的明確,心無旁騖,可以詳盡地掌握這一點的知識,提高學習質量。而且,在以後的學習中還可以觸類旁通,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例如在《祝福》一課的教學中,我就給學生出了這樣一個“發現”題目:《祝福》中祥林嫂的外貌描寫。引導學生細讀文本,從文本中發現探索。課堂上,學生興致勃勃,紛紛研讀文本。大部分同學經過發現後積極發言,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在學生髮言的過程中,我又引導學生逐步由淺入深探究文本,發現人物外貌特徵,分析外貌產生變化的深層原因,同時探討外貌描寫的方法。最後進行簡單的小節。在總結中,我首先肯定、表揚了學生們的熱情和課堂的表現,然後又以“《祝福》中不僅有祥林嫂的外貌描寫,還有魯四老爺的書房,魯四老爺對祥林嫂參加祝福儀式的態度等等,這些都是值得去發現的內容”這樣的話引導學生觸類旁通,深入文本,展開對文本其他內容的學習,從而拓寬了學生的思維空間。

(3)鑑賞閱讀法。 這是指對作品本身的鑑賞,必須和作品達成一致,引導和促使學生的認知水平逐漸上升到作品所具有的認知層次。指導學生建立個體與小說文本間的聯繫,充分運用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感體驗、閱讀體驗等讓學生由淺入深地走進小說。學生在學習《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這篇小說時,初步瞭解故事情節的基礎上,鑑賞人物的細節描寫,表現了林沖什麼性格特點?這種性格的變化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比如林沖在風雪之夜出門沽酒時,生動地描寫了他一系列的動作:“把花槍挑了酒葫蘆,將火炭蓋了,取氈笠子戴上,拿了鑰匙,出來,把草廳門拽上;出了大門首,把兩扇草場門反拽上鎖了;帶了鑰匙,信步投東,雪地裏踏着碎瓊亂玉,迤邐揹着北風而行。”細膩刻畫了林沖的安分守己。最後林沖殺敵,對陸謙潑賊奸賊的怒罵,以及一些動作描寫,生動地表現了他的極大義憤。接着進一步分析原因;林沖由安於現狀到奮起反抗,完全是一步步被逼的.最後點明小說《水滸傳》逼上梁山的主題。

(4)比較閱讀法。比如對小說《裝在套子裏的人》中的人物別里科夫的評價,我們不妨將人物一分爲二地來看待。從他維護沙皇統治的角度看,他與《祝福》中的魯四老爺有相似的一面,但是卻有本質的不同,魯四老爺是現實世界中的真實權威,而別里科夫只是一個鏡中影像;從他作爲受害者的角度看,他也可與祥林嫂進行比較,他們的人格在不幸中扭曲,他們的精神支柱在打擊下斷裂;他還可以和柳媽進行比較,都是精神上的受虐者,也是精神上的施虐者.以上是個體人物的比較。其實,“魯鎮的人”和“全城的人”,作爲羣體人物形象,也具有可比性。一個依然沉寂如水,一個是悄悄涌動的暗流,對痛苦的知覺程度是二者的最大差異。從這種比較閱讀中我們能進一步感受小說的主旨,同處黎明前的黑暗時期,相比較而言,魯迅筆下的黑色顯得更濃重些。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