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心得體會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精選51篇)

本文已影響 3.15W人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啓發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有利於我們不斷提升自我。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精選51篇)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1

《童年的祕密》是一本風靡全球的幼兒教育名著,對幼兒之謎進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解答。它是現代意大利著名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1936年7月在英國牛津召開第五次國際蒙臺梭利會議之際出版的。

在這本書中,蒙臺梭利博士詳細而生動地描繪了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徵,揭示了成年人對兒童心理髮育的忽視和抑制。提出了兒童發育中有一個“敏感期”的觀念,刻畫了兒童在智力、秩序感、行走、節奏感、觀察力等方面的發育特徵,是一本瞭解兒童發育和成長祕密的最生動的.著作。

在“節奏”一節裏,蒙臺梭利博士提到很多成人注意的是他自己行爲的外在目的,並根據自己的想法來確定採用何種方法。對成人來說,有一條自然法則,即“最大效益法則”。這引導他運用最直接的方法,在儘可能短的時刻內到達他的目的。當他看到一個兒童正在作巨大的發奮做某些似乎沒有成效和幼稚的事情,而這些事情他自己一瞬間就能夠做完而且做的更完美,這時他就感到痛苦,就想去幫忙這個兒童。這是正因成人不明白兒童在活動中需要運用他的手,不把手的戶外看成是兒童工作本能的第一次展現,就可能成爲兒童工作的障礙。

無論是作爲家長還是老師,我都曾正因看到兒童試圖去做一些在成人看來似乎是毫無必要的活動而去阻止他,甚至變得惱怒,如果兒童企圖反抗,結果往往是以兒童“不聽話”而告終。

作爲一名幼兒教師,務必使自己的內心作好準備。務必系統地研究自我,以便發現自己身上某些具體的缺點。而不好只注意兒童的壞脾性和如何糾正童錯誤的行爲。教師首先要清除自己眼中的沙粒,然後他才能更清楚地知道如何消除兒童眼中的塵埃。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2

我認真讀過《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之後才發現,很多時候我們對幼兒的生活並不是真正的瞭解。其實,讀過此書之後感受頗深。很多時候成人自以爲是按照成人世界的法則教導孩子,而我們並沒有發現是我們有意識的闖入了他們的世界,破壞了兒童世界的法則,還沾沾自喜的認爲我們是爲他們好。其實,作爲“異物”闖入幼兒的和諧世界的我們所做的不是按照成人社會的日常規律和相關法律教導幼兒要怎樣做,而是要認真瞭解孩子的世界,讀懂他們的內心,當孩子們能夠安心放心的敞開心扉接納你的時候,你才能和他們成爲朋友,開始發揮你來此世界的引導者的作用和目的,而在這之前,一切都是徒勞無功。

孩子的敏感期即爲關鍵期,而幼兒關鍵期的發展是決定孩子一生的關鍵,作爲一名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幼兒各年齡層發展關鍵期的方面的同時,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注意正確的引導幼兒,最大限度促進幼兒更快更好的成長。幼兒的不一樣年齡階段有着相對應的發展關鍵期。

0——2歲:新生兒從剛剛出生就開始敏感的對待這個世界,無論從視覺、聽覺、口腔、手、還是行走和語言方面,都是幼兒在這個年齡階段的關鍵期。當新生兒睜開眼睛的那一霎那他們就從視覺開始觀察這個充滿陽光的世界,這時的我們要爲幼兒帶給科學的視覺環境,這不僅僅僅單純的是爲幼兒鍛鍊眼睛的潛質,更重要的是在視覺敏感期的階段的幼兒的視覺與大腦發育與治理的發展都有務必的關聯。視覺是人腦獲得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能顯著影響腦部發育。這一時期的幼兒開始用口認識外部世界,因此吃手指的現象不斷出現。當我們發現吃手指的現象在幼兒生活中發生的時候,要正視這個問題,而不是絕對性的禁止。幼兒在不會用語言表達的階段,他們用口去探索這個未知世界,從口到手這需要一個時刻過程。當我們在安全的條件下,採取滿足孩子口腔的味覺和觸覺,給孩子帶給較硬的食物的科學方法並隨着幼兒年齡的增長,孩子的手及其他器官也會出現敏感期,到那時,孩子用口探索世界的方式就會悄悄的退居二線了。相反,很多幼兒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還是出現“吃手”這一現象,這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家長的制止的原因。

2——4歲:這階段的幼兒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由獨立個體成長到羣衆生活。很多時候,我所在的小班經常會出現“搶玩具”、“在椅子上爬來爬去”、“從衣服、鞋子上扣亮晶晶的小亮片”的這些現象,最初的我是採取制止的方法告訴孩子們這些行爲時不正確的,而不沒有深刻的反思到這些正是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在自我意識的產生、空間感、和關注細小事物的敏感期方面的發展。對待“什麼都是我的”的幼兒,我們要給他們充分的選取,不好譴責還自己的行爲,若是強迫孩子歸還屬於自己的物品給別人,孩子會絲毫感覺不到安全感。在正確引導幼兒的同時,要給他們足夠的權利自己決定。而幼兒對細小事物的觀察,皮亞傑認爲:兒童首先是通過簡單圖式發展認知和認識外在世界的。因此,兒童起初對世界的認識務必是從微觀開始的`,並且外在世界在他們眼裏也是微觀的。“亮晶晶”這一現象幾乎在我所在小二班每一天都在上演。從開始的制止到此刻的別隨意丟棄孩子收集的小玩意兒,我深刻體會到觀察細小事物對孩子的重要性。爲孩子“創造”一些小玩意或是帶領幼兒進行一節對“亮晶晶”的觀察教育活動課遠比經常制止孩子在生活中“玩亮晶晶”要更科學、實際且更能解決問題。針對每一年齡階段的幼兒的發展狀況和哪些關鍵期在這階段發展對幼兒進行了解,是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幼兒發展的一項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的環節。不僅僅僅如此,很多時候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還會出現“排斥一些幼兒”的個性現象,原先這正是孩子處在人際關聯的敏感期。這時我們要正確認識到幼兒的人際交往關聯的重要性。人際關聯很好的幼兒和人際關聯很差的幼兒的區別不是在他們喜不喜愛交往,而是在於他們的個人心理品質和社交潛質。行爲表現是一項很重要的因素,表現友好、用心的交往行爲就會受歡迎,而那些搶奪玩具、推打小朋友的孩子就成了受排斥的兒童。這時候對孩子進行正確的行爲指導便顯得至關重要。但很多時候,這兩種幼兒都會受到老師的關注,而經常會不記得“受忽略兒童”,不受歡迎,也不受排斥。這時,我會經常發動全班幼兒進行“記名字”的遊戲。那些孩子們都不記得名字的幼兒在某一階段我會採取着重讓他們進行表演、回答問題等方式使其受到關注。雖然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孩子的人際交往技能,但至少用科學的方法正確的解決幼兒之間出現的問題。

年紀再大一些的兒童,比如4——5歲的中班幼兒會出現一些關於婚姻和性別方面的問題等,5——6歲的大班孩子會在秩序方面、文字符號和數的排列組合等抽象方面產生一些問題,這就要求最爲兒童導師的我們在生活中認真觀察、正確指導幼兒走出困惑,不進如此還要重視家園教育,幼兒園是孩子的第二個家,是孩子成長的沃土。但只依靠幼兒園單方面的教育是不夠的,家長的緊密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

很多時候,孩子常常不明白自己犯了錯誤,但是當他們一旦意識到就會自己反省,他們有自我反省的潛質,而作爲教師的我們,要耐心的等待幼兒改正錯誤,這是每個孩子在成長中的必經過程。老師的耐心教導,家長的支持配合,家園攜手共同教育爲孩子順利透過敏感期奠定堅實的基礎,促進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3

近日讀了《新課程教學問題與解決叢書》中的《備課新思維》一書,心中有很多感想,現想與大家同分享。備課無論在什麼時代都很重要,撇開學生因素,一個教師一節課活動的成敗就在於備課是否成功。隨着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各領域的要求更是越來越高。教師在備課時,必須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按照新課程的要求,幫助幼兒制定適當的學習目標,並明確和協調的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在教學過程中,全面體現新課改的基本理念,並常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幼兒的學習動機等等。對於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應認真參加,吸取各項經驗,豐富自己理論知識。

在新課程理念中提出:強調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教師要注意在思想上全面把握改革思路,在實踐中全面貫徹改革精神,讓每位學生都有其“個性”發展,每個人的優點各有不同,應針對每位幼兒的性格特點,年齡特徵來因材施教。這些都是我們在備課時必須要考慮的',只有這樣考慮幼兒纔會得到更好的發展。比如說:大班的語言活動看圖講述《一隻襪子》,這是一節看圖講述活動,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活動中我們要求孩子能夠完整地講述故事的內容,並注意到細節部分,這也是考慮到大班幼兒要重點培養他們細緻的觀察,能連貫的表達自己所看的圖片等。因每個幼兒的能力各有差異,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幼兒希望他不僅能用連貫的語言講述故事,還需豐富故事的內容,說出好聽的詞語。這部分的幼兒我們在備課時就要用鼓勵的語言去讓她們自己發現圖書細小的部分,給予較少的指導語;而表達能力較弱的幼兒則需要她能夠連貫的說出故事內容即可。備課時老師要給予多點指導語言。

其次在教學目標上也應體現“三位一體”的課程目標,“知識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者相互滲透,從而促進學校教育中心的轉移,使素質教育的理念切實體現到日常的教育過程中。課程標準關注幼兒的興趣與經驗,精選幼兒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服務於學生髮展的功能。

現在幼兒的數學活動與幼兒的生活密不可分,如大班的10以內的減法運算,老師在備課時會考慮到利用幼兒的生活經驗,設計一個超市的場景,每人手上有10元錢,超市裏的商品都有明確的標價,“我拿10元錢去買2塊錢的橡皮,我還剩下多少錢?同時轉換成減法運算就是10—2=8”等等,這樣的活動形式不僅提高了活動的有趣性,也將繁瑣的數學活動變得簡單化,讓幼兒更有興趣去主動地學。

最後我想談談我對教學設計的幾點看法,針對新課標的理念,我認爲自學輔導模式、問題教學模式,“探究——發現”模式等等都是能夠體現其特點的,向幼兒高效的傳授人類積累下來的各類知識是教育、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事實上,課堂教學室一個千姿百態、變化萬千的過程,它受學科的特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對象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因而不可能用統一的超越特點的教學情景的模式來套用所有的教學過程,尤其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對教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理念。

備課對於任何一位教師都是至關重要的,它是教學活動中最基礎,也是最關鍵的一環節,只有做好它,才能上好課,才能提高教學質量,以上是我的一些感想,有許多不足,請諒解。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4

最近,讀了《老師,你在聽嗎?》這本書,這一書是出自美國。美國五歲的安東尼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我們有兩隻眼睛,那爲什麼只看到一個東西?”可見幼兒的求知慾並不侷限與幼兒園裏所教的課程,他們並不是都對課堂活動感興趣。美國自由、開放的幼兒園都尚且不能給幼兒的好奇心提供支持,無法使幼兒從幼兒園的經驗中有所收穫、產生興奮感。我們中國的幼兒園更不用說了。

《老師你在聽嗎》書中談到孩子的自發型對話。自發型對話可以在任何時間發生,只要你給孩子時間去談話,讀到這裏我深有體會,想到自己在日常教學中的一件小事例。一次在堂課中,發現小A和小B小朋友在悄悄講話,小A講的很投入,有時甚至忘記觀察老師。小B聽的很認真,還不時的微笑表示對小A的話題很感興趣。課後我將兩個孩子叫到身邊,問起了課堂中他們聊的話題,小A在介紹自己昨晚新買的恐龍玩具,並邀請小B去他家一起玩。這是孩子們在交流自己的生活趣事,忽然我感到是不是我給孩子這樣自由交流的時間太少了呢。每天各個活動安排很緊湊,每個活動都有一定的常規紀律,也許真該找個時間讓孩子想說什麼就說什麼,真正去自主交流。於是我靈機一動,在課前擠出十分鐘給孩子自由交談,漸漸我發現孩子們上課隨意聊天的現象少了,孩子們的關係密切了,交際範圍也廣了。在這種自由談話中老師可以是一個觀察者與傾聽者,儘量不去打擾到孩子們的談話,孩子們會在這種自發型的談話中成長。

另外讓我感興趣的是這本書中談到關於課堂中的談話部分細節。書中說到很多老師在課堂上的提問屬於讓孩子“猜測老師想法”的問題。老師如果不喜歡這個答案會讓孩子繼續回答直到滿意爲止或者是稍微改變之後再提問,孩子在這個提問中是被動的。回想自己的教學過程中同樣出現過類似的問題,有時我的處理方式也會比較急躁不是很妥善。當一個孩子回答老師的問題不是老師所要的答案,也許會有兩個現象發生,一個是老師終止了他的回答,另一個可能是他的答案沒有得到老師的迴應被忽略掉了。其實這兩種情況都會讓孩子比較沮喪,表現慾望減弱,也有可能發生更嚴重的事情就是挫傷了孩子的自信心。現在反思起來我想我們應該多給孩子一些表達的空間,提問也多提發散性的問題,答案不要單一,讓孩子在各種觀點的碰撞下產生智慧的火花。

讀完整本書還是思緒萬千,一下子感慨良多。老師怎麼可能去發現孩子是如何看待認識世界的呢?怎麼可能與孩子一起探索他們的生活與成長的世界呢?怎麼可能幫助孩子建構他們自己的學習生活呢?這麼多的問題圍繞着我,我想答案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傾聽與支持,讓孩子獲得積極的自我價值感與情緒情感。我想說:親愛的孩子,老師會聽你說,聽你說你的故事,你的夢想,你的成長…

在幼兒園的日常活動中,幼兒的一日生活都是安排得非常緊湊的,一個環節緊接着又一個環節。剛開展完一個活動,又得馬上準備開展下一個活動了,連氣都不喘一口。老師往往連喝一口水、上個洗手間的時間都得控制好,控制不好便避不了會出事。“老師,你在聽嗎?”哪能仔細傾聽幼兒的話?

如果幼兒園的活動節奏沒有那麼緊張,如果老師中午能有一點休息時間,不用因繁瑣的事情而從早上直落到傍晚,傍晚又把工作間搬回家持續到深夜,第二天天剛亮又拖着疲憊的身軀去上班……剛吃完早餐便就要帶幼兒跳劇烈的晨間操,每天都只能處於帶病狀態地強作歡笑,試問哪有心思去仔細聽幼兒說。《幼兒園指導綱要》中說到的以幼兒爲主導,大家都知道。只是無暇顧及罷了,真是力不從心。

但願能使老師精力充沛、能讓老師騰出時間仔細傾聽,能使安東尼們對課堂感興趣的幼兒園早日出現,使安東尼們能保持他們的學習興趣、探索事物的好奇心。

書中第四章“促進對話”中有這麼兩句“好的老師是你能夠向他提問,並不以此爲恥。”“當我們有重要的事情而開班會時,她總是傾聽,而且她問的正是我們所想的問題。”說明了創設對話的學習環境非常重要,教師的有效的對話能夠豐富、激發幼兒的思維。“提問”是促進對話的有效工具,提問可以引出有創造性的想法,可以揭示兒童的想法,而不是加強教師已有的思想或檢驗兒童習得了多少知識。所以教師的提問應該是開放式的,它可以得到一個很長的'或多樣化的答案,包含豐富的觀點和想法。封閉的問題只有唯一正確的答案。“猜測老師的想法是什麼”。如何在教學活動中進行開放式提問,怎麼樣才能提出開放式的問題?這是我們真正關心的問題。以下幾個開放性問題,是在觀摩幼兒園集體教育活動、整理分析教師的典型提問的基礎上得來的,與大家共享。

一、關於這個問題你知道什麼?

教學從哪裏開始?教師最先了解清楚幼兒原有的知識經驗是什麼,關於目前的教學內容幼兒到底瞭解了多少,即幼兒的已有經驗。力求瞭解幼兒的原有知識經驗、能力狀況,以確定教學的起點、目標。

二、通過活動,你發現了什麼?

這一開放式提問的前提,就是讓幼兒經歷發現的全過程。教師要非常關注幼兒的點滴發現,與幼兒一擔分享發現的欣喜;注重同伴之間發現後的交流,通過交流去幫助幼兒思考梳理在活動中的發現、發現的方法、碰到的問題,把幼兒原本的無意活動引向有意活動,增加活動的計劃性,提升思維的質量。

三、你還有什麼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要問大家?

兒童站在自己的思維水平和立場提出的問題,在成人看來是幼稚可笑或不可理解的,但在同伴中卻很能引起共鳴。因爲他們生活在同一世界中,使用相同的思維和語言表述方式。同伴之間的問題解答,也最易被幼兒理解和接受。兒童在提問和同伴回答這一過程中,學習着同伴提問、回答的技巧,也分享着同伴的經驗。

四、你還想了解什麼?

集體教學應該是讓孩子帶着問題進來,帶着更多的問題離去。幼兒在集體教學活動中,嘗試着發現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提高問題解決的能力,進而激發起對周圍世界更加關注的興趣。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5

某日在電腦上看了《怎樣做一名好的幼兒教師》文章,讓自己又學習了一些知識,教師一直是人們所尊崇的事業,這個職業被稱爲太陽底下最崇高的是職業。教師要懷着崇高的愛去傳授知識,要用滿腔的熱情去啓迪人生,春雨潤物般的言傳身教不僅能使孩子獲得淵博的知識,還能使幼兒擁有豐富而高尚的靈魂。

作爲一名幼兒教師應具備對人真誠、心地善良,有愛心,要熱愛幼兒,還應不斷補充自己的知識儲備量。這就說明我們教師應該具備求知的精神,要學而不厭,要掌握淵博的文化知識,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在學以致用。幼兒教師還應具有以身作則,爲人師表的崇高品質,凡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做好。

教師還要有耐心,面對不聽話的幼兒要耐心的教導他們,不能侮辱他們,這不僅會傷害幼兒感情,而且會使矛盾激化,在幼兒心中失去威信,教師的勞動是十分艱苦、複雜的,教師只有保持愉快平靜的心境,才能使幼兒產生一種愉快的感情體驗,提高積極性,並因此創造一種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只有用自己的言行品格去影響幼兒,纔是爲人師表。還有教師教書育人應是面對全體幼兒,要對班級裏所有幼兒關心,不過在平常的教學中,我還是比較喜歡那些聽話乖的小朋友,往往忽略了那些調皮的幼兒,在這一點我想在今後工作中應該要注意。

看了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我想我以後一定會努力,多讀一些幼教文章。爭取做一名讓孩子開心,讓家長放心的幼兒教師!

翻開首頁映入眼簾的就是卡森的一句話:如果一個幼兒要維持他內在的好奇心,那麼他至少需要一個成人與他分享,和他一起快樂地、興奮地探究這個神祕的世界!

作爲守護在孩子身邊的幼兒老師,我們都有這樣的機會去分享、感受、把握這個和孩子共同快樂的機會!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幫助孩子瞭解所處的這個世界,而好奇心正是自然科學家的基本心態,當孩子正用盡辦法去探索事物時,自然科學家的精神便已悄悄萌芽了。有位科學教育工作者曾說:“當孩子問‘爲什麼?’時,最好的回答便是‘那你覺得爲什麼呢?’”這本書便是希望喚起成人去觀察、發現孩子原有的好奇心,依從孩子的好奇心,提供適當的探索環境和引導,培養孩子像自然科學家的精神和態度一樣,去學習如何發現和找尋答案。這本書也是老師最佳實用指南,清楚的提供老師在自然探究前的準備,並在不同階段的探究(開放式探究、主題探究)中,詳列出探究的核心概念、教學計劃、引導方法和延伸活動,以及討論時的引導話語。也讓老師能在符合個別孩子的發展、興趣和能力之下,如何從孩子自身的經驗,引發他們主動觀察環境;如何提供孩子好奇、發問、探索、調查、討論、反思自己觀點的機會,進而瞭解孩子如何在相互學習中建構概念,發展出科學探究的技巧和態度。此外,書末附有相關資源、表格,可供老師記錄孩子的發現和觀點,再通過這些檔案檢討和發展課程。

《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一書拓展了教師在教育中所扮演的傳統角色。這本綜合課程能指導教師開展以探究爲基礎的課程,該課程是以探究爲基礎的課程,該課程是以幼兒對周圍生物世界的自然好奇心爲基礎的。從在室內養育生物和種植植物,到去室外搜尋動物和他們的棲息環境,並且在此基礎上進行一系列的討論活動,教師們能學到如何爲教學活動做好準備,學到如何知道幼兒通過開放式或主體式的科學活動進行學習、學會觀察。“如果一個幼兒要維持他內在的好奇心,那麼他至少需要一個成人與他分享,和他一起快樂地、興奮地探究這個神祕的世界。”這應該是《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一書所秉承的理念,同時也符合《綱要》中“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這一思想。幼兒對於自然有着一種天生的探索慾望:看到花草,他們總試圖觸摸;看到小動物,他們又會滿懷好奇地觀察;下雨了,他們會穿着雨具,在雨中嬉戲,找尋雨水的奧祕……我們要保護幼兒的這種好奇心,我們應該讓幼兒在好奇中觸摸自然,親近自然。

在幼兒共同探究和互動的過程中,他們總會試圖搞清楚所見和所做的事情。他們開始建構有關事物的概念。這時,“小小科學家系列”讓教師擔當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確保幼兒有關科學的遊戲和想法可以受到關注、深化和挑戰。在幼兒探究過程中,教師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在教室中創設一種支持和鼓勵幼兒成爲小小自然學家的環境與文化,而這種環境和文化的`特點是:尊重生命;強調調查;分享觀察的內容和觀點;檔案與記錄;關注真實的生物。其中首要的“尊重生命”,讓我特有感悟。回想到,自己在平時的自然角管理或是科學探索活動中,常常就會忽視,甚至迴避這一問題。小蝌蚪死了,老師也不向幼兒說什麼就把它處理掉,當他們發現小蝌蚪不見了時,來問老師,老師就會用一些非常理的話敷衍了事。久而久之,將會使幼兒形成了無視周圍生物的意識。通過這次的閱讀學習,我會更新自己的認識,反省自己教育中的不良問題,用全新的“自己”去帶動幼兒、帶動周圍的成人,把尊重生命放在首位,爲與我一同生活在地球上的小生命負責。

另外,我還充分體會到“家庭參與”的重要性,《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一書所展示的教學案例都將家長納入到活動的參與者中,這也能進步激發幼兒觸摸自然的興趣。我們不要總以爲幼兒年齡小,不懂事,其實有時候他們腦中能閃現出成人都沒有的靈感,尊重幼兒,讓他們充分觸摸自然,或許未來的自然學家就會在他們之中產生。這不僅僅是《與幼兒一起探索自然》一書所給予我的認識,更是應在今後的幼兒教育中貫穿始終的一種理念。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6

我是懷着一名幼兒老師的心情看完的。這不是一本書,是篇文章,但我把它當書一樣的看了一篇又一篇。

本書的核心思想:

這篇文章是以一位幼兒教師用自己的心態寫出了自己對工作的一些想法。一共十六點寫出了幼兒教師方方面面。有工作上的,有生活上的等。

1、整天有寫不完的案頭工作;

2、工作強度大,活兒忙不完;

3、工作時間長,報酬少;

4、工作上的比賽無休止;

5、幼兒老師的安全責任大;

6、在社會,沒有誰能瞧得上幼兒老師;

7、每天都在幼兒的吵嚷聲中度過;

8、每天和孩子嘻嘻哈哈,在一些人眼中就如瘋子般。

9、爲了佈置區域什麼垃圾物品都要。

10、家長工作有難度;

11、當孩子們長大了,認識兒時的幼兒老師幾乎是零等等

幾點心得

看了這篇文章後,我覺得這位作者用反寫方法,突出了幼兒教師的偉大。幼兒老師雖在一些人眼中很小很小,但卻能把家中的小霸王教育的懂事。比如:“當新生幼兒才入園時,二三直個孩子一起哭,抱完這個哄那個,哄完那個又抱這個,老師常常是騙一個,哄一個,抱一個,拉一個後頭還跟着好幾個!要是遇到幾個感情脆弱的'家長,孩子哭,她也哭,那就又得哄家長。於是大人小孩一起哭,那場面那傢伙那整個一人間練獄啊!哭還算小事,現在的孩子普遍奧特曼看多了,特暴力,那是又打又鬧又踢又咬死活不要上幼兒園,所以老師身上留點小傷那是常事。”就從這點上,就看出了幼兒老師的不同一般。

一開始看到這篇文章時,覺得這作者真的寫出了老師的心裏話,一些不平。但多看了幾篇後,才知作者的含意——幼兒老師的不簡單!我作爲一名普通幼兒教師感到真幸福。因爲我看到了我們的偉大,因爲我看到了我們的高尚,因爲我看到了我們幼兒老師在人家眼裏的不同。雖沒有小學老師、中學老師、大學老師那麼的高級,但我們卻能把一個不懂事的孩兒學會懂事,未來的才子們都是從我們手中開始起步的!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7

每個人都喜歡受到表揚,這似乎已經成爲了人的一種生存需要。如果一個人在生活中沒有讚美,就很容易產生失落感。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性中最深切的廩質,是被人賞識的渴望。”因此,我們不難看出收到別人的讚揚對於一個人來說是何等的重要。孩子受到家長或者老師的表揚,會使孩子的思想、行爲受到鼓舞,因而變得自信起來,從而生活中充滿了喜悅和滿足,但並不是所有的表揚都對孩子產生良好的影響,不恰當的表揚很可能會引起孩子的緊張情緒,還會使孩子變得受不住批評,心理承受能力差。那麼,我們在對孩子進行表揚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一、不要吝嗇自己的表揚

我們有時往往想着幫助孩子改正缺點和壞毛病,動機是好的,但總是達不到預期的目的,這是爲什麼呢?這就是因爲我們總是關注孩子的缺點,我們往往會用大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因而並不認爲孩子所做的事情是值得表揚的,但孩子總是希望能夠引起大家的注意,尤其希望自己做的事情得到大人的表揚。如果我們能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在適當的.時候多給孩子表揚,那樣,孩子就會更自信,也就會更加努力的去學習和生活。

像書中細節三十八中的妮妮,她的口頭禪就是“我不會”,像她這樣來自單親家庭的孩子,缺少父母的理解、支持和鼓勵,所以產生了退縮、膽小、不自信的表現,作爲老師,除了要和她的家長溝通外,更要給予她所缺少的支持和肯定。比如妮妮有了一點點小小的進步,我們就需要給予大大的肯定,一個讚賞的眼神,一個肯定的微笑,就能讓妮妮的自信增一分,讓她不再自卑、退縮,敢於與別人交往。

二、給孩子具體的表揚

書中細節一就提到,“你真棒”、“你最棒”之類的話一直被我們掛在嘴邊,但這樣千篇一律、徒有形式的表揚竟帶來了案例中的副作用,引起了幼兒的迷茫甚至是質疑,孩子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哪裏棒了,長此以往,有的孩子可能會產生盲目的自大,覺得自己什麼都好。

那應該怎麼表揚孩子呢?首先,要慎用橫向比較,儘量不說“你最棒“、“你最能幹”之類的語言;第二,教師要因人而異,給每個幼兒不同的評價標準,通過表揚讓幼兒認識到自己的進步和優點;第三,將表揚和評價結合起來,在表揚的同時,通過一些指導性的話語幫助幼兒繼續進步;最後,表揚的時候一定要真誠,以熱情、關注的態度去評價幼兒。

三、要表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結果

每個孩子的能力發展水平不同,有的孩子可能本身就在某一方面有天賦,比如有的孩子畫畫一直很好,這時候,我們老師就會常常誇那些畫的好的孩子,但是我們卻沒有思考過,我們表揚的是這些孩子身上顯性的優點,這對幼兒的發展並沒有好處,如果我們能再多觀察孩子身上新的變化,發現他潛在的優點進行表揚,並鼓勵孩子朝着這個方向發展,可能對孩子的成長更有意義。

書中細節四提到的案例是老師對好不容易做對題目的凡凡說了一句話:“你終於做對了”,然後給他貼了一朵小紅花。但是這樣的表揚是不是有意義呢?老師的表揚只是重視了凡凡做對的結果,但凡凡是不是真的就是會做了呢?可能只是運氣而已。這會讓孩子產生錯覺,不管用什麼方法,只要結果對了就好,對孩子的未來也會產生影響。其實,老師完全可以換種表揚角度,凡凡在錯誤了那麼多次後,還是堅持去完成題目,教師可以對他堅持探索的精神進行表揚。如果在凡凡操作的過程中教師給予一些指導,讓凡凡真正理解了操作結果,這時表揚凡凡的努力、認真,纔是真正有意義的表揚,是對凡凡努力的肯定。

表揚有利於孩子成長,但並不是所有表揚都有效,我們我們在表揚孩子的時候,要注意竅門,不能濫用表揚、也不能亂表揚。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8

讀了《幼兒教育新理念》這本書,讓我明白要想成爲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不難,只要有愛心、有專業的幼教人員,通過學習,我深深的感觸到作爲一名教師我們必須讀好書,做一名好的幼兒教育工作者,這是最有挑戰性的工作中我們必須重視的一點就是要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在這方面我覺得自己還存在不足,我會在接下來的工作中繼續不斷努力。

首先,在理論學習中成長:

“學高爲師,德高爲範”。作爲教師不僅要有廣泛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道德。幼兒園裏教師,作爲一名幼兒教師,肩負着很多的責任和義務,因此我要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做到用愛心和耐心讓孩子在快樂的'環境中學習,健康的成長。

其次,在實踐工作中成長:

“學中玩,玩中學,學中做”,作爲一名教師,在教學上我會多花點心思,在這方面我覺得自己還做的不夠,在以後的學習中我會努力做的更好。在實際工作中我還要繼續努力,爭取讓自己在這方面有更大的進步。

第三,對教育的愛和奉獻:

“愛幼兒是母雞,愛幼兒就是母愛”,作爲一名幼兒教師,我們不僅要關心和理解幼兒,而且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關注這個“幼兒園”,真正的爲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最後,在日常生活中,我要更加關心愛護幼兒,我們能在孩子身上做到的就是“愛”和“嚴”並存,但在幼兒的過程當中,我們做的也不必非是嚴厲或者是嚴厲的,而是要讓孩子知道我們是愛他們的,只要我們用愛心去對待孩子,我們的世界就會變得愛的美好。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9

無意中在《早期教育》上看到一篇對《兒童行爲管理》一書的介紹也或許是因爲我園正在做的一個課題與孩子的行爲有關,於是我就迫不及待的到網上買了這本書來看,本書是由英國學前教育研究家希拉。裏德爾—利奇着,由劉晶波翻譯。我對譯者序篇中的一小段話印象特深:“你知道,爲什麼上帝要把小孩子們造得那麼可愛嗎?

因爲上帝知道,小孩子們會把大人弄得很累,甚至折磨得筋疲力盡,如果不把小孩子們造得可愛一些,他擔心大人會忍耐不住把他們殺掉的”這讓我想起與孩子共同生活的這麼多年中,有氣惱,有傷心但也有驚喜,有欣慰,有快樂還有希望。我深刻體會到作者在書中提到對教育工作性質的闡釋“快樂並痛苦着”。

“儘管每個人都可以列出一長串中生活變化着的觀點,目標和行爲,但是這其中必定有某些會終生保持的穩定的核心特徵。這些特徵是由兒童的童年經驗和家庭影響塑造的”讀完這段話後,我不竟心理抖了一下,原來我們的'一言一行在孩子其一生的發展過程中都起着至關重要的影響,但我們怎樣才能將一個已經養成不良習慣的如一盤散沙的班級培養成一個有良好常規和正氣的班級呢?怎樣才能讓那幾個重點難管理的孩子聽我們的話,管好自己呢?作爲老師我們都明白講道理有時甚至在幼兒做錯後去批評教育他,孩子們很顯然都會屢錯屢犯,屢犯屢錯。有些孩子雖然不會再出現這樣那樣的不適當的行爲並不代表他真正已經懂得了如何做纔是正確的,而他是害怕老師的批評他。即使他在我們面前是個乖乖的好孩子,也未必就這麼信服你。

“在開始瞭解兒童某種行爲的原因之前,我們有必要審視自己關於行爲的立場和價值觀”。那作爲一名幼兒老師,我的行爲立場和價值觀是什麼呢?“一切爲了孩子好”這就是我的立場和觀點。那怎麼做纔是爲孩子好呢?那些上學學過的理論大部分被拋在腦後了,整天拿着工作忙,孩子多,班級遺留問題搪塞着自己,從來沒有好好審視,自己與這些科學的教育理論觀點偏離了多少。

因此,我每天依舊那樣忙,處理完這一堆事情,還有另外一堆事情,我只想着每天怎麼去管理孩子,怎樣作爲一個好的管理者,孰不知一個好的“管理者”而應是讓他的學生學會如何管理自己。我們應該給予他們自我管理的技巧和能力,鼓勵他們自願的在自我願望和規範要求之間折中。我現在是一位管理者,管理着一個班的將近五十名孩子和他們的家長。如何讓我班的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呢?如何學會調節自己和別人的需要,不能因爲孩子才上小班,年齡小,很多道理不懂,而放棄這個想法,孩子每天都在不斷地長大,心智在不斷地成熟,這正是一個很好的時機也是一個很難很艱鉅的任務,既不能放任孩子也不能壓制孩子,孩子需要愛和贊同。他們需要知道,如果自己很自私就不會贏得別人贊同。我們要給他們愛要適當寬容他們行爲,也要有理由地讚賞他們。正如這句話“增強能力更多着眼於發展自信和積極地自尊,這些個性品質對於兒童積極地行爲養成是有利的”。

我們應該通過哪些方式方法來增強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呢?而且還要注意不能讓孩子最後成爲一個受不了挫折的孩子。有理由,有根據的表揚,鼓勵,讚賞。但我認爲這些遠遠不夠,班裏的孩子畢竟不是一個,班裏的事情並不是只有幾件,作爲教師的我們應儘可能去關注每一個孩子,並不是當孩子需要我們微笑的那一刻我們纔會出現。當下,我認爲讓孩子懂得道理,知道做對了不僅有老師會讚美,小朋友會喜歡,自己也要誇獎自己,也要大聲對自己說:“真棒!加油!”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10

讀了《玫瑰與教育》後,我想至少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勤奮地閱讀成就了她的美麗和深刻。請看她是怎樣看待閱讀的:

“讀書,使精神高貴而豐富,亦使生命深刻而闊遠;讀書,讓我在有限的從教時間內,實現自身的無限。”

“讀書,是我心靈的振翅;讀書,是我精神的呼吸。”

“讀書雖不能改變人生的物象,但可以改變人生的氣象。”

“外在的形貌基於遺傳,是難於改變的,但人的精神卻可因讀書而蓬勃蔥蘢、氣象萬千。”

“讀書是最高檔的營養品、最名牌的抗衰老劑……一個人,只有在讀書中才能體驗生命的滋味。在讀書中身體自然得到運動,大腦自然得到運轉,心靈自然被酬勞。”

讀書讓我們有專業的知識,思考讓我們有了獨立的思維,實踐是將我們的思考實施於課堂教學之中,這樣的實踐我想一定是具有教師獨立特色的教學活動,竇老師強調教師應該具有一定的個性,教學活動應當有自己的.特色,反思自己在每次外出聽課之時,所獲得的那些老師們表揚、鼓勵的技巧,調動情緒的方法。回來以後便照葫蘆畫瓢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之中,現在想起來在課堂我們反而失去了自己。作爲一名語文老師,我常常爲自己語文課堂缺乏生動、靈性、激情、思想……而苦惱、煩憂、慚愧、自責。或許這就是我不斷買書讀書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吧,是的,“唯有讀書”才能讓自己長“高”啊!人,讀書與不讀書肯定是不同的。身爲教師,讀書與不讀書,就更不一樣了,這可以在你的學生那裏得到驗證。就讓我們在這讀書的季節裏,來開始我們自己的閱讀吧,相信在閱讀中,我們也一定會變得美麗、優雅。教師的一生或許就是一個不斷翻閱書籍,行走於學生中間以及文字之間的生命過程吧!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11

讀了《孩子,你爲什麼不聽話》後我深有感觸,“一分鐘批評”讓孩子認識自己的錯誤,但仍堅持良好的自我感覺,並且試着自我改正;當孩子身上閃現出點滴的優點時,“一分鐘表揚”讓他們堅持長久的歡樂,並所以而做得更好;而“一分鐘目標”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學會自我監督,在反覆的目標的.實踐與重溫中得到提高。我深切地感受到,這“一分鐘”所帶來的效果並不僅僅是孩子不良習慣的糾正,更體現出教育的一種良性發展,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優秀,教育也變得越來越簡便。

優秀是教出來的,你想讓孩子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孩子,關鍵你有沒有用心去做,是不是真誠地應對孩子。給表現不良的孩子“一分鐘批評”,給有提高的孩子“一分鐘稱讚”,給所有的孩子“一分鐘目標”,試一試,或許能夠得到很多驚喜。

表揚孩子之中,要含着期望和要求。我班有幾個小朋友吃飯慢,愛磨蹭或是說話,每次吃飯,我總是不停地催促他們:“快點兒,飯都涼了!”催一下好一點,不催,就又慢下來了。時間長了沒耐心,乾脆瞪眼呵斥孩子,也沒什麼提高。之後,我改批評爲稱讚,對他們說:“今日吃飯好,比昨日快了。”孩子們很高興,果然加快了點速度。批評好似命令,孩子執行起來很被動。如果換成讚揚,孩子明白了教師的要求,還會感覺自己距離目標不遠,自信心和簡便感會隨之增強。

《孩子,你爲什麼不聽話》,翻開它,慢慢品味,領略書中的經典之出。慢慢地,一個個道理遷移到我們的教育生活中,對照自己的行爲,必須會有很多感悟。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12

在《幼兒教師的專業素養》中提到:“對幼兒園老師而言,與家長溝通,積極尋找教育的最佳切入點,從而提高教育的質量,顯得尤爲重要。幼兒教師除了在每天上學、放學的過程中與家長面對面溝通、進行家訪等方式之外,還可以努力思考,建立多種渠道,採用多種方法與幼兒家長溝通。”現在我們每個月都會去孩子的家中進行家訪,以家訪的形式面對面的與家長進行交流,這種形式受到家長們的歡迎,作爲老師也能在家訪的過程更多的全面的瞭解孩子。但我們的家長由於平時工作比較忙很少來幼兒園裏,接送的大部分都是孩子的.爺爺奶奶,更別說走進學校、走進課堂,瞭解老師的教育工作,體會幼兒園的教育活動的重要性了。雖然我們幼兒園在學期中也會組織一些親子開放活動,但家長對幼兒園平時的常態教學活動卻知之甚少。

爲了促進家園之間的理解、溝通,我們曾經開展過“利用家長資源,讓家長走進課堂”的親子系列活動,該活動得到了家長們的積極響應,有很多家長都表示願意走進幼兒園,嘗試着做一回老師體驗幼兒園的教學工作:記得我們有一位在銀行工作的媽媽,她準備了一些錢幣給孩子上了一堂“認識人民幣”的數學活動,一開始上課孩子的積極性非常高漲,特別是她的孩子更是非常開心和自豪,但後來由於都是以講解和示範爲主,孩子們開始蠢蠢欲動起來,讓這位媽媽無法掌控,活動結束後她對我說:“周老師!你們上課時怎麼能讓孩子注意力一直集中的,我在課上真是沒有辦法,你們可真不簡單啊……”還有一位是在環保局工作的媽媽,準備了一些環境污染的圖片,給孩子們上了一節環保課;還有是警察爸爸,給孩子上了認識“安全標記”的活動……這些家長通過走進幼兒園,“客串”一回老師,他們更加了解了幼兒園的工作,也體會了老師工作的不易,對我們的教育教學更加的支持和理解了,而我們也在此類活動中受到更多的啓發。因此,利用家長的豐富資源,讓更多的家長走進課堂,架起家園溝通的橋樑,受益的是我們的孩子。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13

《做一名幸福的教師》一書中針對教師遇到的各種問題,通過衆多案例和深入的剖析,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做一名幸福的教師其實很簡單,只要你戒驕戒躁,不再攀比,放鬆心情,努力工作,樂在其中,幸福就在我們身邊。

我是一名幼兒教師,閱讀完此書後有很多觸動我的地方,比如說:幸福是什麼?幸福是一種生活狀態,是一種人們對生活經驗的感受,也是一種生活價值的體現。作爲一名平凡的幼兒教師的我來說,幸福就是真切的感受到幼兒園生活的舒適感,一種與孩子在一起的快樂感,一種自我價值體現的成就感。幸福就是幼兒一聲甜甜地“老師好!”幸福就是孩子們燦爛的微笑,撒嬌的吵鬧,熱情的`擁抱……

——用欣賞的眼光獲得幸福感

如何得到幼兒教師職業的幸福感,只有靠自己去尋找工作中的樂趣,在與幼兒的接觸中,我們要用欣賞審美的眼光看待每一名幼兒,把孩子看成是可愛的天使,那麼你就會變成快樂的天使在教育教學中,以平等、真誠的態度與孩子交往,成爲孩子真正的朋友,和孩子們打成一片,與孩子一起體驗成長的足跡,你會發現幸福和快樂就在身邊,你將獲得滿滿的幸福感。

——寬容的心態得到幸福感

作爲一名幼兒教師要善於發現幼兒的長處和可愛之處,要多學習其他幼兒教師的可取之處,面對一件事情,要用一顆全面寬容的心來衡量要善於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你會發現其實得到愉悅感並不難,只是少了一份用幸福的眼睛看待事物心情。

——感悟幸福在生活的每一處

做一名幸福的幼兒教師,不要抱怨生活,不要羨慕別人的生活,當你在迷茫的仰望別人的幸福時,而有好多人也仰望着你的幸福。凡人就該平凡的生活,知足者常樂,感悟幸福就在平淡的生活中;感悟幸福就在真實的生活中;感悟幸福就在瑣碎日常中;感悟幸福,就在你我的微笑中,感悟幸福就在每天太陽出來開始新的生活中。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14

讀《如何成爲高效能教師》一書,使我對“有效教學”的涵義以及實施“有效教學”的途徑和方法有系統瞭解和整體認知,所謂“有效教學”是指教師所採取的遵循教學活動客觀規律,以優化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進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上獲得整合、協調、可持續的進步和發展,從而高效能地實現預期的目標的一切行爲,從本質上說有效教學就是一種目標導向教學。傳統教學強調簡單灌輸,只關注如何使學生接受教學內容,而沒有考慮學生的個人需求和自主權,使學生學得辛苦,教師教得辛苦,導致“時間+汗水=低效”結果。而“有效教學”的“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種先進教學理念指導下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後,使學生獲得具體的進步或發展。

通讀此書以後,我越來越堅定地認爲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是素質教育的基礎,針對提高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即如何使學生在在繁忙的學業中把英語學得有興趣,有成效呢?下面我結合《如何成爲高效能教師》一書內容和自己教學經驗談談自己的一點想法。

一、真正的高效能教師必須一開始就成功

書中談到普通教師在開學第一天往往直切正題只顧講課或做個小遊戲來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結果這樣的教師在以後的日子裏,只得追着學生學。而高效能教師在第一天就能很好的掌控大局,組織安排好課堂教學進程,使學生明白自己該做什麼,怎樣取得成功。不能天真的認爲與自己的學生打成一片、一團和氣,併成爲他們的.朋友就是一名成功的教師。開學第一週,最重要的事情是建立教學的一致性、連貫性。會用最初的兩週的時間教導學生們如何在一直連貫的教學氛圍中約束和控制自己的行爲。學生的期末成績與教師在學年伊始建立起來的課堂程序息息相關。假如有特殊情況,教師沒有佈置任務,學生也會井然有序,知道該做什麼。

二、高效能教師將自己得體的包裝爲一個職業教育工作者,來示範成功。

在一個理想的世界裏,我們最好是作爲自己本身而被接受,而不是因爲我們的外觀。但是,在現實世界中,我們看得見摸得着的自身總是在受到不斷地審視。

在學生眼中,你就是一個能走能說的廣告,你最好是讓你的穿着爲你工作而不是讓它阻礙你。高效能教師像專業教育家一樣穿着得體,來示範成功。我們散步、談話等一言一行均在昭示着我們是個什麼樣的人,同時也昭示着我們相信自己是一個專業教育工作者。服裝可能不會成就一個人,但卻可以成爲阻礙一個人成功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教師的穿着會影響學生的功課、態度和紀律。學生們留意他們的教師的穿着如何,他們會以同樣的方式留意他們自身及相互之間的穿着的適應性。當你早晨穿着好後,當你去學校面對你的學生前,對着鏡子看看自己。你自己可以問你自己這三個問題:1、像你這般穿着,房地產機構會不會聘用你?2、像你這般穿着,麥當勞會不會讓你將食物遞給顧客?3、你有沒有信心,將你的愛子、孫子、侄子或外甥送到學校,交給像你這樣穿着的教師教育呢?從你的得體穿着中,給學生、給同事、給領導傳遞的信息是你是專業、自豪、執着、專注、有責任心而且受到賞識的人羣當中的一個。

三.違反紀律方案要承擔後果。

違反規則必須承擔後果。有些規則即使違反了,教師也不會違反者實行任何懲罰,這使得有些學生認爲他們可以不遵守這些規則。犯錯的學生如果質問你“你爲什麼跟我過意不去”“我做了什麼”“其他人也那樣做的,爲什麼只看我”你不要爭辯,不要吼叫,也無需提高你的嗓門。每次都只要平靜的說“因爲你選擇了違反規則”幾次過後,沒有學生再會問這樣的問題,因爲每個人都完全清楚你會怎樣回答。規則要經大家討論後一致簽名同意這樣幾周、幾個月以後,如果還有人問你,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面帶微笑地站在學生前面---全班學生將替你回答。

當上課時,不要停止講課去懲罰違反課堂紀律的學生,這樣會干擾教學節奏。實施處罰的方式--白色書寫板、罰單、圖案(讓學生製作代表他們自己的圖案或剪紙,當你發現有人違反規則時,在布告欄上代表該學生的圖案上“標記”一下。

《如何成爲高效能教師》一書,真的值得我們花時間閱讀,內容精彩,介紹教學方法獨特,通過不斷學習這些方法和不斷地實踐創新,才能積累更豐富的教學經驗,提高有效教學能力,才能使教育質量得到持續發展,才能察實現我們要追求“時間+策略=高效”的有效教學。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15

最近我讀了幼兒教育中的一篇文章,它的名字叫《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畫出五彩世界》。通過學習這篇文章,我學到了許多對好的方法。

首先,要選擇幼兒感興趣的題材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筆者在文中說到,要深入到幼兒生活中去發掘他們關注的熱點,將目標拓展到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興趣和求知慾,在開展一系列探究活動中去尋找美術創作的題材,並將幼兒的創作放在一個不斷探究和發現的過程中。通過案例,我們也知道了只有當孩子對事物產生興趣,纔會自發地想去了解並進一步觀察和探究,而這些行爲都是建立在幼兒主動的基礎上的,最終幼兒學到的都將通過一系列手段展現出來。

其次,引導與評價相結合鼓勵幼兒主動學習。在孩子的眼裏,一切似乎都是生命體,而情節的創設,讓我們在引導幼兒學習探究和興趣需要之間找到了一個切入點。教師在引導過程中,用生動的語言激發幼兒對美術的`興趣,易於讓幼兒產生輕鬆、愉快的遊戲心理,所以儘量運用形象生動地語言將活動內容和孩子的生活經驗相聯繫,讓孩子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同時自己也投入到情節中,以自己的情緒去影響孩子、調動孩子,這樣孩子會自然而然的參與、自然而然的投入到情境中去,和活動融爲一體。無論幼兒的作品是否理想,教師都應以認真、細緻的態度去欣賞,儘量去發現其中的閃光點並及時予以表揚和指導,使每個幼兒都在活動中體驗到老師的關懷,從而增強繪畫的興趣和信心。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16

每一次學習陳鶴琴老先生的著作,都會帶給我新的思考。最近又一次重溫了《陳鶴琴文集》,陳老的“活教育”思想體系讓我對自己從事的幼兒園教育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認識。

陳鶴琴先生的課程論明確指出:“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活教育的課程是把大自然、大社會做出發點,讓學生直接對它們去學習”。我園地處全國的農業示範區——楊凌,有着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如何開發和利用好這一資源,踐行“活教育”?如何更好的讓“活教育”思想來引領我們,讓我們的幼兒教育更加生活化、自然化?怎樣挖掘教育資源,創設“活”的教育環境,更好的支持孩子的發展?隨着對《陳鶴琴文集》不斷的深入研讀,結合工作實際和自己的思考,有了以下幾點啓示:

一、“活”教育思想指導下的幼兒教育課程觀

陳鶴琴先生認爲“所有的課程都要從人生實際生活與經驗裏選出來”切合人生的課程內容就是“兒童的一飲一食,一草一木的接觸,燦爛的玩具用品。”因此,在陳鶴琴先生參與起草的1929年的中國幼稚園課程暫行標準中,自始至終地貫徹了生活課程的思想,連幼兒一日生活中的“餐點”和“靜息”都納入了幼兒園的課程內容。陳鶴琴先生的源於生活的幼兒園課程觀尊重兒童的興趣、特點,體現了學習活動中兒童的主體地位。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生活”一詞也頻頻出現,教育內容要生活化成爲了幼兒園課程的重要特點之一。基於以上教育思想,我們應堅定“一日生活皆課程”的教育理念以及“生活課程化、課程生活化”這一課程觀。“生活課程化”重在認識到幼兒在園的一日生活中蘊藏着取之不盡的教育資源,要樹立教育的整體觀,讓生活課程化。“課程生活化”重在我們要把課程內容滲透到幼兒在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樹立教育的整合觀,讓課程生活化。

二、“活教育”思想指導下的幼兒園教育內容

陳鶴琴先生的課程論指出:選擇幼稚園課程內容應該遵循三條標準:

1.凡是兒童可以學的東西,都可能作爲幼稚園教材;

2.教材必須以兒童的經驗爲依據;

3.凡能使兒童適應社會的就可取爲教材。基於以上依據,我們應該聯繫幼兒生活實際,結合幼兒興趣,充分利用本土教育資源生成園本教育內容。

課程內容是實現教育目標的支柱。陳鶴琴曾說過:所有的課程都要從人生實際生活與經驗裏選出來,書本上的知識是間接的'、形式化的,只有大自然、大社會纔是知識的真正來源,是兒童學習的活教材。由於幼兒身心發展水平的制約,他們對周圍世界的認知,不可能依靠抽象的符號和邏輯的推理,而是依賴於他們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當選擇的課程內容爲幼兒所熟悉時,他們才能以極大的興趣和熱情投身於他喜歡的工作中。他主張幼兒園的課程要以大自然、大社會爲活教材,根據自然和社會的發展變化科學地組織和選擇教材,引導幼兒從廣闊的自然界,紛繁的社會生活中學習各種實際的、活生生的知識。

“整個教學法”是陳鶴琴先生針對分科教學的弊端提出的。他認爲:“我們不能把幼兒稚園裏的課程像大學的課程那樣獨立,什麼音樂是音樂、故事是故事的,相互間不發生影響。我們應當把幼兒園的課程打成一片成爲有系統的組織。”因爲生活是整個的、互相聯接的,不能是四分五裂的。生活化的幼兒園課程,其組織形式必然是綜合的。綜合化,是當前世界範圍內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基本趨勢,強調幼兒園課程的綜合也是《綱要》的基本理念之一。在這一思想的引領下,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生活實際又結合本土教育資源生成這樣三個園本主題活動課程——六一主題、體操比賽主題、農高會主題。這三個主題,內容均與幼兒的生活息息相關;時間上根據既定時間適時開展。活動的形式上,從活動前的準備、到活動的進行和開展、再到活動的小結、反思與評價,整個過程都應該按照主題活動以課程形式來開展;這樣通過引導每一位幼兒完全的參與園本主題活動的開展,來促進幼兒多方面的發展。

生活中的節日教育,也可以作爲一項重要的教育資源。尤其在傳統節日方面,例如:端午節、清明節、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等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節日,我們都可以開展相應的班級教育活動,在遊戲中、活動中引導孩子學習社會知識,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

三、“活教育”思想指導下的幼兒園教育環境

環境作爲幼兒園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資源,其創設的恰當與否直接關係到幼兒的身心發展。陳鶴琴先生“活教育”中的環境觀至今對幼兒園環境創設有着深遠影響。陳鶴琴先生“活教育”中的環境觀旨在創設更適宜幼兒成長的環境,促進幼兒和諧發展。“活教育”的教學論和方法論,體現了“共同學習模式的建構”和“以兒童爲學習主體”等理念。這就要求我們在幼兒園環境創設中,要讓幼兒真正的參與進去,要讓環境材料與幼兒的主觀經驗相符,能讓幼兒產生共鳴,與幼兒產生互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因此,我們在音樂特色課程建設實踐過程中,要注重選擇適合幼兒的材料,儘可能選用幼兒專用的設備設施,活動材料的大小、高度、功能等都應是適合幼兒發展需要的。在教育環境創設過程中,應做到以科學的正確的教育觀和兒童觀爲前提,以“活教育”思想爲指導,集藝術性、教育性和互動性爲一體,創設溫馨、舒適、安全、愉悅的豐富教育環境,促進幼兒全面、和諧、健康的發展。

終身學習、深入思考、勇於創新、大膽實踐,陳鶴琴老先生的教育思想激勵着我不斷進步,相信不斷地學習和實踐定能幫助我不斷成長、不斷收穫。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17

本人是一名幼兒園教師,最近看了篇文章《如何成爲一名好教師》,有很多的感想,特地寫下了以下感受:

一、教師應當有一雙會說話的眼睛

好教師的眼睛是帶着感情的,那是母親般溫暖的目光,每一個孩子在他的視野中應當是平等的。在日常工作中,教師會用自己的眼睛尋找孩子,關注他們在做些什麼;課堂上,教師會用自己的眼睛注視着孩子,捕捉孩子對知識學習的每一個信息,以調控自己的教學進程;生活中,教師的眼睛能給孩子溫暖,孩子能在教師關切的目光中勇敢地走出課堂,走向社會!

二、教師擁有一顆寬容的心

有人說得好:如今我們身上的全部長處都是以前教師以往誇獎過的地方,我們身上的大部分缺點也是當年教師以往批評過的地方,我們至今還沒有涉足的領域,也是當年我們初次涉獵,遭遇失敗被他人抱怨或者嘲笑的'地方。所以一個教師,就要有一顆寬容的心,能夠成爲孩子的良師益友,要學會賞識孩子。在評價孩子中,你要能堅持鼓勵性的傾向,使孩子時刻感到自信,能激發孩子的學習慾望和興趣;孩子犯錯時,能給孩子一個臺階下,當孩子取得成績時;別忘了給孩子送上一片掌聲;孩子有疑難時,教師是孩子最好的心理醫生和真誠的朋友;當孩子大膽表現自我時,教師是最好的.欣賞者。教師潛在的人格魅力會深深地感染孩子,真誠的讚美、友善的態度中時刻不忘對孩子有一顆寬容的心。

三、教師要營造一個富有詩意的課堂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必須樹立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好教師應能充分相信孩子的潛能,挖掘孩子的優點和長處,發展孩子的個性。“讓每個孩子追求成功”是我們追求的教育目標。一個好教師必須會給孩子營造一個富有詩意的課堂,使教學成爲師生生命發展的載體,煥發師生生命的活力,注重塑造幼兒完整健全的人格。在這樣的課堂裏,師生是民主的、平等的,知識是師生互動生成的,孩子成績的評價是全方位的。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18

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可見,作爲一名教師並不容易,而作爲一名深受幼兒和家長親睞的教師更不容易,其肩負着是無數人的期望和重託。對新時代的教師也無疑是一次對知識、綜合素養的考驗,其中教師對教學活動設計就是一個值得研討的問題。

在實踐與反思中,我覺得幼兒園的活動設計,必須以促進幼兒發展爲出發點。教育活動設計應適應幼兒水平,對所提出的教育目標,既不可任意拔高,也不能盲目滯後。資料應以幼兒身心發展的成熟程序爲基礎,注重幼兒的'學習準備。幼兒發展的動力是內部矛盾,活動設計應促進幼兒內部矛盾的產生並解決,促進幼兒儘早儘快地獲得發展。教師不應當把着眼點放在幼兒今日明白了什麼,明天將學會什麼,而應當着重研究如何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如何使幼兒在活動中學會學習,以及該活動會對幼兒的發展起什麼作用等方面。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的生活化,就是要使幼兒園的教育具有生活的色彩和意義。要求選擇貼合學前兒童學習的生活經驗,把富有教育價值的資料納入教學之中,增加教育的人文精神。衆所周知,對幼兒來說,生長是重要的,他的發展是隨着生命運動而進行的。兒童在自己的親身生活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和學習,由此獲得各種生活知識,習得人際交往的經驗,爲以後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所以,幼兒園的活動設計,應緊密結合幼兒的生活,遵循生活化的原則。

學前兒童的生活是活動,愛活動是學前兒童的天性。活動化原則是指教育活動的設計和組織應以活動爲基本形式,其本質是經過調動幼兒積極性進行外部活動而引發積極的內部活動。這種內部活動不僅僅是智力運演,也是情緒調節、態度構成、知識結構化過程。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19

讀完《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選》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爲一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懷,倡導並實踐了愛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稱學生和學校爲“愛人”,令人震驚,也給我很大的啓示。

當通過一段段短小卻精闢的文字去了解陶老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這些他所創立的教育理論時,不禁深深地佩服這位教育大家的遠見與深刻。因爲他在多年前提出並研究的問題,正是今天我們所倡導的的理念。

書中也談到民主的教師必須要有1、虛心;2、寬容;3、與學生同甘共;4、跟民衆學習;5、跟小孩子學習;6、肅清形式、先生架子、師生的嚴格界限。

通過讀書,使我學習到了:

1、教師和孩子是平等的,我們的教育要以幼兒爲本,有一顆寬容的心,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幼兒。

2、尊重,就要學會寬容與接納孩子,教師對孩子的.內心深入的寬容,爲孩子提供充分表達自己的機會和空間。

陶行知先生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裏有牛頓,你的譏笑裏有愛迪生。”尊重孩子還要學會欣賞孩子,特別是對個體幼兒、更要努力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並把這閃光點放大,讓每個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讓每個孩子都在成就感中獲得自信。如果我們把指責、批評、抱怨,換成啓發、表揚、激勵會是另一種情景。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20

本書是由艾米·勞拉·多伯羅、勞拉.J.柯克和黛安·翠斯特·道治等撰寫,在我們這樣的一個在幼兒園中題“課程”都遮遮掩掩、躲躲閃閃的背景裏,《托幼班創造性課程》無疑給我們一種新的觀念震盪。這一課程以幼兒生理和心理髮展的理論爲依據,充分關注了家庭、社區和托幼機構之間的關係,關注了保教人員、家長和社區成員的關係,以優質教育的思想,系統構建了托幼機構的創造性課程。

《托幼班創造性課程》是夢想的,更是現實的。所謂夢想的,就是有追求,有目標。有些追求和目標基於對幼兒和幼兒家庭等因素的合理評估。與其他年齡段的課程一樣,設定幼兒發展的目標,是落實課程夢想的主要步驟,也是保教人員確定自己的工作目標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再擬定各類工作計劃。本書所展示的計劃較爲具體、直觀,又有示例,清晰明瞭,有操作性。《托幼班創造性課程》給我印象最深的一點,是將一般的幼兒發展目標落實到特別的幼兒身上,爲設定個別化目標,真正研究“爲孩子及其家庭定做課程”。這個過程,是以評估特定幼兒的發展需要爲前提的。該書詳細地說明了評估幼兒需要和行爲並確定目標和行爲的進程,示例生動、趣味。尤其是對幼兒觀察和對觀察資料整理的一些方法和策略具有很大的借鑑意義。此外,該書提出給幼兒規劃一個能滿足他們需要且是傳遞正向信息的環境,主張“將幼兒的家長和文化帶入托幼機構”,這些觀點,一方面體現了教育機構環境的特點,另一方面體現了以幼兒爲本、以幼兒發展爲重的原則。該書還在保護幼兒的安全及給予幼兒行爲明白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可操作的策略。

《托幼班創造性課程》是現實的。當規劃。環境等轉化爲幼兒和成人的.行動時,幼兒的發展就成爲可能。《托幼班創造性課程》詳細地說明了在一日生活中如何瞭解幼兒的需要,如何滿足幼兒的需要,如何明白幼兒具體的行爲,如何調整幼兒特定的情緒。涉及幼兒的交往、睡眠、飲食、玩耍、製作、欣賞、模仿、扮演、閱讀、律動、郊遊等等日復一日的具體行爲。涉及特定活動的準備,涉及幼兒在活動中需要的基本技能,涉及幼兒在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心理現象,涉及幼兒在活動中可能產生的困惑,涉及可能產生的同伴交往或成人的交往,當然,也必定涉及成人對幼兒行爲的鼓勵、引導策略。該書在這些方面的表述是很清晰的,也是具體生動的。

看完《托幼班創造性課程》,我深切感受到,一個優秀的幼兒教育課程方案,是紮根於幼兒生活的,是能真實反映幼兒的需要和能力的,並且有強有力的理論指導,有堅實的實踐基礎。我能夠在其系統的指導策略中感受到理論的力量,也能在這些策略中感受到作者們長期的實踐和思考。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21

書籍是承載着人類智慧的階梯,他不僅是我們踏上學習的第一個臺階。也是我們在今後自我提升的最快“捷徑”。

作爲一名幼兒園的老師,我同樣非常的喜歡讀書。這不僅僅只是因爲我作爲教師的身份。更是因爲我是一名求學者,一名渴望知識和發展的人。對我而言,書籍中的知識和文章,對我都有着如同“花蜜對蜜蜂”般的吸引力。但不同的是,對比與僅能品嚐一會就得回味的“甜食”,書本中的“花蜜”卻能長長久久的陪伴着我,甚至成爲影響一生的思想。

如今,在的成爲老師之後,我在書籍的閱讀上也不再像過去那樣雜亂和隨性。在閱讀和理解方面,也更加偏向作爲一名老師的思考方式。現在,我對我近期閱讀的一些類型的書籍的感受心得記錄如下:

幼兒教育類:作爲一名幼兒教師,這是我最主要的選擇。儘管已經參加工作了很久,但通過閱讀,我卻能發現更多、更好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這讓我能在思想上對自己不斷的更新,改進,讓自己能深入的理解到幼兒教育並不僅僅只是在教材上的那一點知識!對他麼而言,整個生活都是一個大課堂!這樣的認識,讓我在教育上不僅僅限制於課本和課堂,還引導他們認識的世界,認識生活。

思想心理類:思想是最難以琢磨的東西,遙記得最初來到幼兒園的時候,一位小朋友拉着我的手想說什麼,但我卻絲毫不理解他想表達什麼。如今,通過自己對幼兒心理書籍的瞭解,我深深的感到後悔,當時的孩子因該是有什麼事情想要我幫助,但我卻沒有做出相應的回答,這不僅給幼兒留下了不信任的印象,也同樣是我作爲老師的失職。

爲此,對於幼兒心理學的知識我一直都有在研究,幼兒們很難說清自己想要什麼,所以,我們作爲老師,更要去主動了解!這就是我對心理書籍的體會。

此外,還有疾病預防類的書籍,它教會我預防季節性幼兒疾病,並學會了緊急處理的知識與技巧。以及生活安全類的圖書,它的圖文生動的講解了生活中的安全問題和預防知識。還有管理類、啓發類……各種各樣的書,給我帶來各種各樣的知識。

越是閱讀這些書籍我越發的感到自己知識的貧乏。作爲一名幼兒教師,我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但是,就像之前所說,“生活也是一個課堂”。爲此,我不僅要讀書,更要更具實際的生活情況去讀書,將書本中的知識,確確實實的利用到生活上,工作上,讓自己能成爲一名優秀的學習型幼兒教師。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22

杜威在《藝術經驗》一書中談到了“經驗”的概念,定義爲“我們經驗過的物質完成了歷史,有了經驗”。這個定義表明“一個經驗”至少有兩個意義。一是完整性,即“完成歷史”。二是圓滿性,即“完成”。完整性和圓滿性共同構成了“經驗”的內涵。

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教師應該尊重幼兒對完整經驗的需求。例如,給幼兒講完整的故事,讓幼兒唱歌,幫助幼兒完全體驗科學的探索活動等。但是,很多幼兒園在追求幼兒經驗的完整性的同時,忽視了幼兒經驗的完整性。例如,在美術活動中,教師不斷催促幼兒完成作品,爲了在活動結束時給幼兒答案,教師會縮短探索時間,給幼兒很多直接幫助。在這種情況下,表面上教育活動完整,教師引導幼兒獲得完成某種教育活動任務的經驗,但這種經驗膚淺,沒有積累性。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完整的任務,在關注幼兒經驗的完整性的同時,往往以犧牲幼兒經驗的圓滿性爲代價。

那麼,如何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使幼兒獲得的經驗完整圓滿?

一是分解。分解是將原來巨大的“經驗”分解爲小的“經驗”。例如。爲了讓幼兒瞭解水的特性,他們可以通過幾次活動分別探索水的顏色、味道、流動、物體浮動等不同特性。一首歌的學習可以通過體驗理解歌詞、初步學習歌唱、歌唱和表演、音樂遊戲和創造等幾個層次的活動逐步完成。在這種情況下,幼兒每次都獲得比較完整的“經驗”,小“經驗”的積累構成了完整圓滿的大“經驗”。這就像我們大人讀長篇小說,看電視劇時的經驗模式。

第二,留下空白。留白是國畫創作中的構圖方法,接受虛實、形神兼備的藝術境界。幼兒園教育工作的空白是在教育活動的.設計時間歇地預約一部分不安排教育的時間。活動設計時有意識的空白後,教師在教育活動過程中可能脫離緊急教育任務,可能用更多的心力觀察、分析幼兒:教師意識到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與活動計劃不一致時,可以根據幼兒現場的反應調整教育計劃

三是時間。充足的活動時間是幼兒獲得高質量經驗的條件。要想讓幼兒經驗完整圓滿,老師就要學會放慢腳步,善於等待,讓幼兒有足夠的時間按照自己的腳步去探索。有了豐富的活動時間,教師可以不急於給幼兒一個既定的結論,幼兒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方式和速度自主探索,自己找結論,自己發現和修正錯誤。在這樣的活動過程中,幼兒體驗挫折和成功,感受到困惑、興奮、喜悅、失落、悲傷等各種感情,幼兒獲得的經驗豐富、充實,在與原有經驗的集合中成爲推動幼兒成長的重要力量。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23

往往對那些不愛學習的孩子,我總覺得無能爲力,只能採取比較強制的措施。雖然也知道應該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但總以失敗告終。讀了這本《我們這樣管孩子》這本書,讓我有了新的認識。

作爲教師首先要激發孩子的好奇心,使他們喜歡學習,熱愛學習。兒童的學習興趣往往是和好奇心聯繫在一起的。好奇心是兒童的天性,是孩子求知的一種反映,也是兒童智慧的火花。他們有探索現實生活中各種未知事物的強烈願望,對周圍一切都感到陌生、新鮮、好奇。正是出於各種好奇心的心理和舉動,有時難免要闖禍;有時他們對大人所說的,也要親自試一試,企圖自己找出答案。平時孩子往往愛問“爲什麼”,有的家長由於不瞭解他們這種好奇、好問的特點,把這些正常現象看成是搗亂、淘氣,因而對孩子提出的問題往往採取冷淡、漫不經心、和支吾搪塞的態度,或者不予理會。這種做法,會有損於孩子智慧幼芽的生長,挫傷他們求知的積極性。要知道,兒童的智力正是在好奇——滿足——好奇中得到發展的。對於求知慾旺盛的孩子來說,最大的快樂莫過於知道了從來不知道的奧祕。揭開奧祕後所體驗到的愉快和滿足的情感,反過來又激起新的探索興趣。作爲家長,不僅要尊重、保護和正確引導孩子的好奇心,而且應努力激發他們的好奇心,使幼稚的好奇心發展爲強烈的求知慾。對孩子提出的問題,要確切、通俗易懂,有條理地給以答覆,如果暫時答覆不了,可以告訴他:“這個問題等弄明白以後,再告訴你。”切記事後一定要兌現。與此同時,更要鼓勵孩子自己去了解豐富多彩的自然界和紛法複雜的社會,讓他們大膽提出問題,並引導他們通過自己讀書、觀察、思考,尋找正確的答案。

作爲教師還要積極發展孩子的廣泛興趣。根據兒童好動、興趣不穩定的特點,應發展他們正當的興趣愛好,並注意把他們的興趣引向對知識和科學真理的追求上。由於兒童生理髮育不夠成熟,興奮和抑制發展不平衡,表現出幼稚、好動、注意力容易轉移,加上缺乏生活經驗,對學習的社會意義理解不深,所以他們的興趣帶有顯著的偶然性,多樣性和不穩定性。低年級兒童的興趣往往是不分化的,他們似乎對什麼都感興趣,大到日月星辰,小到蜘蛛螞蟻甲蟲,都要問一個爲什麼。

隨着智力的發展,知識經驗的'積累,孩子的興趣逐漸分化,最後往往表現出對某一或某些方面的特殊興趣,以至終身。事實證明,如果兒童小時候興趣廣泛,那麼它的求知範圍就大,各方面的知識經驗就多,智力發展的前景就越廣闊。所以應該培養孩子們多方面的興趣愛好。在引導孩子切實學好課內知識的同時,應法培養他們廣泛釣興趣愛好,培養他們多方面的能力。比如,培養孩子課外閱讀的興趣。家長要選好書籍,並指導閱讀,以逐步提高讀書興趣。要創造條件讓孩子們多看、多聽、多接觸大自然和社會,擴大生活範圍,增長見識;要引導孩子閱讀童話、科學幻想小說、科學故事,以激發他們對科學的興趣;還應鼓勵孩子學會唱歌、跳舞、國畫;參觀各種藝術展覽,學會美化、佈置自己的住房;鼓勵孩子自制玩具、做賀年片以及各種科技製品等等。總之,要有豐富多彩的活動。

作爲教師還應注意發現和引導兒童的偶然性興趣。常常看到這樣一種情況,孩子在某個時期對某項活動或某一事物產生了強烈的興趣,與此同時,又產生了他對與此有關的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對這種偶然興趣應積極加以引導,使之成爲穩定、持久的興趣,成爲推動孩子學習的強大動力。應該看到,任何科學家都具有比一般人更強烈的求知慾,推動他們頑強勇敢地攀登科學高峯。

書中的每個字每句話都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相信我只要這麼做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都將會提升,提升學習興趣纔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24

作爲一名教師,從書本中吸取知識是再正常不過了。但作爲一名幼兒園的幼教,我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能去“讀書”了。在這個信息發達的時代,信息和知識的獲取變得方便,但同樣,生活的節奏也變的更快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很少再有機會去接觸書本,甚至是電子書籍。

而在這次的閱讀活動中,我們意外的得到了參與閱讀的要求。儘管很意外,但是對我來說,也不失爲一種難得的充電機會。對於這次的閱讀,我選擇了基本與幼兒相關的書籍以及一些童話。這些都能給我的工作帶來幫助。以下,是我讀書的心得體會:

一、對幼兒知識書籍的感受

這次的`閱讀,給了我很多的收穫,尤其是這些幼教知識書籍,這些書籍記載的都是一些篇幅較短的實用知識經驗,我每次都是趁着幼兒午睡或者自己休息的空閒時間來閱讀。

儘管只是利用零碎的時間來看書,但是這本書給我帶來的幫助可不小。這些看似簡單的知識中,有不少都是非常實用性非常強的經驗!我們老師之間常常互相交流,但是卻漸漸的沿用了一套在學校中教導的方法。但是通過閱讀,我學習到了不少更爲出色的小技巧。這些不僅給我的教學帶來了新的方式,更讓我在各種活動和遊戲中想出了不少的好點子!大大的豐富了我的教學。

此外,我也學習到了不少的幼兒知識,並且認識到了我們平常一些習慣中的錯誤,我不僅僅自己吸收了這些經驗,並且還和老師們交流,經驗,將自己的收穫交流了出去,讓讀書的效益更大化!

二、對童話閱讀的體會

選擇了童話,本身是爲了讓我能更多的掌握也些教學材料,也能成爲一些實用的比喻。但是,通過童話的閱讀,我發現受益的不僅僅是幼兒,看着這些童話中的美好故事,我自己也深受其感染,在教學中要和更能理解幼兒們的行爲習慣,並且能更好的去引導他們。

童話並不僅僅是安撫孩子們的故事,它對於每個人都是一種幫助。

三、心得感受

此次的閱讀,不僅僅豐富了我的知識,更是讓我更加的熱愛這份工作。同時,我也在閱讀中認識到,自己如今的知識並不足以完成教學,作爲一名教師,我必須不斷的累積,不斷的豐富自己!爲此,我會好好的保留這個閱讀的好習慣,在今後的也不斷的提升自己!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25

閒暇之餘,讀了意大利教育家和改革家瑪利亞·蒙臺梭利的《童年的祕密》,它揭開了兒童成長的奧祕。描繪了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徵,揭示了成年人對兒童心理髮育的忽視和抑制,提出了兒童發育中有一個“敏感期”的觀念,刻畫了兒童在智力、秩序感、行走、節奏感、觀察力等方面的發育特徵,是一本瞭解兒童發育和成長祕密最生動的著作。

兒童天生具有秩序感,這是無可厚非的。但之前,我們並不太在意,讀了這本書以後,我有了新的感受。大人都自以爲是地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不會去考慮兒童的感受,這樣就會違背兒童的心理願望。年幼的初生兒將用啼哭來表示想法,稍大點的幼兒園小朋友就會大膽說出來,到了小學階段的兒童,甚至會產生逆反的心理,因此,我們要根據兒童天生具有秩序感這一點原則,多考慮兒童的感受。特別是書中講到我們成人對兒童缺乏理解,在與兒童打交道的過程中,成人會慢慢變得自私自利,或者以自我爲中心,只會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看待與孩子有關的一切,這樣最終結果只能使他們之間誤會越積越多。兒童並不是什麼也不懂,有時候成人應該站在兒童的角度看待事情,多欣賞兒童,也要對自己的行爲多做自我反省。

書裏還提到:我們無論多麼熱愛自己的孩子,從他一出生,我們就本能的開始對他提防,憑着一種本能的守財欲,我們趕緊保護擁有的每一件東西,即使是毫無價值的破爛。從孩子一出生起,成人的心理就被這樣一種思想支配,管住這個孩子,不能讓他惹麻煩,看住他。在成人的眼裏,孩子熱衷於一些瑣碎的、毫無用處的事物,他們爲此感到不可理喻,他們認爲孩子的自由探索行爲是很幼稚的,這個過程是很緩慢的,他們企圖將一切事情代勞。但對於孩子來說,這些探索是可喜、有趣的,他們從中得到了滿足感。比如,孩子會要求自己擰瓶蓋、吃飯、穿鞋等,他們會完全沉迷在這些在大人看來是再簡單不過的工作中,在一遍遍的嘗試、重複中探索、發現、興奮着、愉悅着,但成人往往將一切事務全部代勞。

兒童成長的步伐需要成人的等待,書中舉例:帶孩子出去散步的時候,當孩子停下來的時候,大人也應該停下腳步等待孩子。可是,現實生活中,我們大人往往會因爲自己不願等待,不斷的催着孩子往前走。有時候對兒童的尊重,我們人還沒有動物做的`好。像小象跟着象羣走,走累了,停下來時,大象也會停下來等待。看到這裏我想到了曾經看到帶着蝸牛去散步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就是讓我們知道,尊重兒童成長步伐。我覺得成人真的應該承認自己的錯誤,對兒童的成長我們真的不能再幹預太多,有時候成人的“冷眼旁觀”,對於兒童未嘗不是一種好的選擇。

看了這本書,解開了心中有些疑惑,更願意站在兒童的角度去看待事情,感覺讓自己的理論知識也增加了不少,在以後的工作中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理解孩子,讓他們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26

對一本教育類書籍的的閱讀方式有多少種可能性呢?安靜地進入,讓作者帶着你簡便遊弋在各種教育觀念間,尋覓着教育中的清風明月,陳震教師的《做溫暖的教育者》一書做到了。

陳震教師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他的語言功底深厚,善於敏感把握身邊事物,對各種話題,信手拈來,皆從教育的角度進行敘述,日積月累,堅持書寫,構成了二十七萬餘字的教育類著作。

書中文章大多短小精煉,無贅言贅語,給人很強的閱讀愉悅感。書中話題涉及豐富,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一位普通教師爲師、爲學、爲人的自在尋覓過程。應對現實的瑣碎與繁雜,陳震教師始終以教育者的智慧關照教育現實,展現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與生活姿態。

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尋求有境界的工作姿態。

書中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姿態提出了很多提議,如:教師的基本要求是努力創設寬鬆的和諧環境,調節構成寬容的內部心境,堅持寬厚關愛的溝通心態;“小疑獲小進,大疑獲大進”,能夠努力培養出有懷疑態度,批判思維與創新精神的學生等等,這些都是需要教師不斷尋求的!

對於教育者的工作姿態陳震教師認爲有境界爲上,借鑑王國維先生對於境界的經典描述,即:第一境,“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境,“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有境界的教育自成格調,有境界的'教育才有生命力。境界有大小、高下之分,並無優劣。教知識,教方法,教心態能夠成爲教育的三種境界,對於成長中的人來說,知識,方法,心態都是重要的,境界由低到高,低層次是知識獲得,高層次是心態培育,只要能夠有效整合,就能促進終生的和諧發展。

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尋求有品質的生活姿態。

有品質的生活姿態是內涵多元的,閱讀是良好的通道。讀書能夠愉悅身心、提升自己。讀書讓生活更有品位,讀書使人內心更加寧靜,讀書使職業更有智慧。

教育工作者是文化的傳承與引領者,讀書不僅僅是提升自己的需求,也是職業的要求。一位教師只要願意與書爲伴,堅持“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態度,就能尋覓到心中的清風明月,就能塑造出有品質的生活姿態

讓每一點感動在心中融化,讓每一點感觸在心中發芽,並將思考記錄筆端。陳震教師作爲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爲我們供給了工作與生活姿態的良好範本。

讓我們以溫潤的內心,尋覓着教育中的清風明月,成爲溫暖的教育者!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27

非語言行爲是指通過一些身體動作、表情等形式表達思想的一種行爲。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我們與幼兒交流時也會用一些非語言行爲。怎樣運用這種行爲?在《幼兒園教育的50個細節》書中,通過案例的形式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一、非語言行爲的無效運用

非語言行爲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我們經常會用到,這種方法並不適用於所有的情況,有時也會有反的作用。如在《撕破了的小紅花》的案例中,陳老師看到天天小盆友有所進步,所以獎勵給他一朵小紅花,讓孩子很開心。可是天天沒有因爲得到小紅花而一直“遵守紀律”,又被老師撤銷了獎勵,衣服上的小紅花被撕了下來。天天的一句“我以後再也不要小紅花了”,實際上反映出教師採用的外部獎賞方式並沒有得到預期的效果,反而很大程度給孩子的內心造成了傷害。主要是因爲教師沒有意識到,這種外部獎勵只是暫時調整幼兒的行爲,不可能收到長遠的教育效果。對於幼兒來說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必須是發自幼兒內心的一種慾望,而非外部賦予的。我的感悟:幼兒園教師要正確的把握幼兒興趣與外部獎賞需要程度的關係,正確發揮外部獎賞的作用。

二、非語言行爲的有效運用

有些非語言行爲會達到較好的效果。在《此時無聲勝有聲》案例中我學到了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人際溝通是通過語言和非語言兩種方式進行的,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恰當的體態語,能激發幼兒的思維及語言,能幫助幼兒準確地掌握知識、理解內容。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還要有意識的運用體態語、智慧的運用體態語、恰如其分的使用體態語。避免直呼幼兒的姓名的`批評,傷害幼兒的自尊心。在《尋找的眼睛》案例中,講述老師對於擾亂秩序的幼兒的一種解決的理念,教師要有一雙“尋找的眼睛”,去發現這樣幼兒身上存在的優點,發現這樣孩子在用自己的“一百種語言”來表達的獨特的思想情感。而老師表揚孩子的方式可以是“微笑的點頭”“鼓勵的語言”“大家的掌聲”等形式。書中寫到:“只要教師有一雙尋找的眼睛,勵志,就能發現那些躲在角落裏的”天才“。其實在日常的教學生活中,你是否有這一雙尋找的眼睛,相信只要多去關注有個性的幼兒,發現這樣幼兒的特點,多去鼓勵、表揚孩子,相信我們也會發現角落裏的”天才“。

總之,教師要結合不同的情況,運用不同的體態語對幼兒進行正面的教育。此外,教師還要學會尊重幼兒,理解幼兒。平日裏教育幼兒要學會等待,在幼兒犯錯時,教師也要學會靜心、學會等待,等待幼兒改正不好的行爲習慣。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28

近一個星期以來,我正在讀《做一個專業的幼兒教師》裏的"幼兒園本研修"部分,這部分內容使我瞭解到爲進一步開展幼兒教育事業,我們國家進展屢次幼教改革,所有這些努力使我們對幼兒教師專業成長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對幼兒教育進一步明確了方向,同時也進一步掌握了教育規律,對教師的使命有了更深刻的體會,知道要做好一個好老師,好班主任,應該做到"三心二意"。所謂"三心二意",是指愛心、信心、恆心這"三心",真情實意、深情厚誼這"二意",能做到三心二意的老師一定是熱愛孩子,善於研究孩子、會呵護孩子心靈、受孩子喜歡的好老師。書中談到幼兒園的課程設置、教學形式、教學評價等諸方面的問題都是通過不斷的實踐研究,摸索出來的,以往的一日活動中存在着六多現象,即集體活動多於自由活動,教學活動多於遊戲活動,室內活動多於戶外活動,等待時間多,控制時間多,班級人數多。聯繫自己的教學,雖然僅是不同往日,幼兒教育更多表達的.是以幼兒爲本,更具科學性,但不可否認有些時候在教育活動中,因急於求成,過多的干預了孩子的自由學習。老師講的過多,限制了孩子思維的開展。讓孩子失去了自由探索的空間。生活教育中有時缺乏耐心,不是去教孩子做,而是過多的幫孩子做,導致孩子們的自理能力的開展受到了限制。

一個教師不管他唱的有多好,彈得有多棒,也不管他的課上的有多創新,如果沒有很好的師幼關係作根底,課堂上沒有師幼良好融洽的情感交融,那麼,他的教育也是失敗的,只不過是一個人的表演罷了。什麼纔是好的課程,好的教育?答案只有一個,就是一切以幼兒的開展爲出發點,時刻把孩子放在心中,蹲下身子,用一顆童心與孩子交流,傾聽他們的聲音,順應孩子的年齡特點,說他們聽的懂得話,把教育融進遊戲盒生活之中,還給他們自由的天空,讓他們在快樂中安康的成長。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29

怎樣做一個專業的幼兒教師?這個問題很廣泛,我覺得無論任何一個人都沒自信說自己是一個很專業的幼兒教師,我們唯有往專業那一方面靠近,而不會真正的做到專業。近期通過學習《做一個專業的幼兒教師》,瞭解了一些作爲教師的專業性和技巧性問題,對我的工作也有了很大的幫助。

《做一個專業的幼兒教師》這本書裏的一個個的問題,一個個的案例,一個個分析都是從教師教育上發生的實例,掌握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是每個一線教師必須具備的教育技能。書中提到了一句話:“要讀懂孩子這本書。”孩子是一本讀不懂的書,但可以慢慢地去解讀。我們要做到的是,順應兒童的自然發展,讓兒童快樂地玩。同時,書中也介紹了專家的一些經驗,以及以前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小技巧對我們以後的教育教學也有很大的幫助。書中談到幼兒園的課程設置、教學形式、教學評價等諸多方面的問題都是通過不斷的實踐研究,摸索出來的。以往的一日活動中存在着“六多”現象,即集體活動多於自由活動,教學活動多於遊戲活動,室內活動多於戶外活動,等待時間多,控制時間多,班級人數多。聯繫自己的教學,雖然今時不同往日,幼兒教育更多體現的是以幼兒爲本,更具科學性,但不可否認有些時候,我在教育活動中,因急於求成,或多或少的干預了孩子們的自由學習,有時自己說的多,而忽略了孩子的年齡特點,忽視了他們的接受能力。特級教師閔傳華提出了“幼兒在前,教師在後”的理念,我覺得說得非常有道理,教師不是教學的主導者,不能像牽馬一樣,牽着孩子走,教師應該是在後面推孩子的人。這樣教師就能夠更多的去幫助兒童,也才能給兒童創造更多的學習空間。

本書前半部分講述到遊戲、幼兒、老師的關係。這部分我的印象極爲深刻。書中提到,現在流行一句話,不叫“兒童遊戲”,叫“遊戲兒童”。兒童遊戲其實很簡單,但是在我們當今老師安排的任務之下,遊戲對幼兒來說又是枯燥無味的。

說到了遊戲,我們不得不提到區角遊戲。區角遊戲時,我們總會先給幼兒講解玩法,在玩耍的過程中觀察、指導幼兒需依據我們預設好的“軌道”往下進行。忘記了孩子們喜歡玩什麼,能玩什麼,最適合他的玩具是什麼。你怎麼知道小孩喜歡玩這個,不喜歡玩那個?你知道小孩在玩的時候他到底把這個東西想象成什麼?你只能事後來解釋,來解讀,沒有辦法事先預設。遊戲是不可能預設的,遊戲也是不可能按照你的想法來規範的。這才叫做遊戲。

遊戲是幼兒最基本的活動方式,是他們獲得最大發展的最佳途徑,也是幼兒學習的基本方式。孩子想做真正的遊戲,老師就要提供給他機會,不要去幹擾孩子游戲,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遊戲也是幼兒最爲喜歡,最能夠接受的一種方式。可見遊戲在幼兒發展與教育領域中具有重要的意義。近年來人們十分重視教育觀、遊戲觀點轉變,並且更加重視發揮遊戲在促進幼兒全面發展中的獨特教育作用。這是我讀這本書前半部分最深刻的感悟。

“一切爲了兒童”既熟悉又陌生,這不僅是書中南京鼓樓幼兒園的校訓,同時,也是我們幼兒園的宗旨、目標。當我繼續往下讀,細細品味鼓樓幼兒園的校訓時,我又發現了“爲了兒童的發展,爲了每一個孩子的發展。”這句話讓我陷入了沉思。

首先從自己身上下功夫提高自己的個人修養做一名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會自我調節情緒,保持平和心態。學會欣賞每一個孩子,發現他們各自的閃光點。幼兒老師的工作是繁瑣的,責任是重大的。幼兒教師應具備積極向上,健康,快樂的工作心態,永遠保持一顆童心。因爲工作,接觸的都是沒有閱歷的孩子,可笑的想法,異想天開的做法,有時會很出人意外。所以保持一顆童心,可以不會扼殺他們的豐富想象力。比如,幼兒畫,既色彩絢麗,又怪異縱橫,那麼,老師在指導的時候,不僅不能糾正孩子正確的事物形象,反而更應該鼓勵孩子去繼續完成自己的畫作。讓孩子有一個足夠寬廣的想象空間,不至於過早的被限制住思想。

一個教師不管她唱得有多好,彈得有多棒,也不管她的課上的有多創新,如果沒有很好的師幼關係作基礎,課堂上沒有師幼良好融洽的情感交融,那麼,她的教育也是失敗的,只不過是一個人的表演罷了。什麼纔是好的課程,好的教育?答案只有一個,就是一切以幼兒的發展爲出發點,時刻把孩子放在心中。蹲下身子,用一顆童心與孩子交流,傾聽他們的聲音,順應孩子的年齡特點,說他們聽得懂的話,把教育融進遊戲和生活之中,還給他們自由的天空,讓他們在快樂中健康的成長。

教師的教育對象是活的個體,同時也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教師不能做控制者,一定要在瞭解兒童生理、心理特點的基礎上再進行教育,靈活的教育個體,促使我們教師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要不斷的學習,不斷地向專業化方向成長!霍姆林斯基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在談話”。我讀了《做一名專業的幼兒教師》這本書,它猶如一位老師,告訴我做人的準則,開闊我的視野,豐富我的知識。而且這本書凝聚了專家,園長們的教育智慧,也包含着所有參與人員的辛勤付出,使我受益匪淺。

作爲一名幼兒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與幼兒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這是作爲一個教師首先要具備的,“愛心”是一個教師的首要具備條件!

閱讀是學習的基礎,也是學習的`關鍵。親子閱讀是家庭教育的有效方式,是培養親子關係的重要途徑,可以使家長和孩子很好地溝通和交流,拉近與孩子的距離,提高他們的興趣和熱情,同時也是一起享受親情、分享快樂的過程。所以我們都比較重視和孩子一起閱讀,下面是我的一些點滴心得與大家分享。

首先是選書。我家的書都是帶孩子一起去選的。我覺得既要尊重孩子的心裏特點,選一些她趕興趣的,如印刷美觀,篇幅短小、通俗,內容有趣的圖畫;又要有一定的價值,情節發展要符合孩子的想象和思維。我家貝貝喜歡的書有《可愛的動物》、《神奇的植物》、《變、變、變》、《絢麗的大自然》、《艾瑪叢書》、《三隻小豬》、《三字經》、《童話故事》等等。

其次是讀。圖書繪本的畫面很細膩、豐富,畫面間一般有過度和銜接,不要錯過細節,要注意把畫面看全。我們大部分是先讓孩子自己看一遍,鼓勵她把看到的想到的說出來。然後再講給她聽,一邊講一邊一起翻閱圖書。最後以遊戲的方式提問,讓孩子在填空遊戲中回憶故事情節,加深對內容瞭解和語言文字的印象(有趣、好聽的詞語鼓勵她多說一說)。答對就給予一定的表揚和鼓勵,激發、培養他的潛能和興趣,從而提高閱讀水平,但也不能讓讀書成爲死任務,只要她願意看,我們就很高興陪她一起,不能刻意地要求她學裏面的字,記清所有的內容。在興趣的基礎上更能把書讀到心裏去。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30

第一次聽到《優秀是教出來的》這本書的名字時感覺怪怪的,優秀當然是培養出來的,這本書到底想要說明什麼呢?於是我對這本書充滿了渴望。

一拿到這本書,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結果出乎意料的是我沒有那種“眼前一亮”的感覺,相反覺得作者羅恩克拉克先生所描述的教育場景,所提的要求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說話先要講禮貌、主動詢問表關心、乘坐公車不吵鬧、見到老師問聲好,完成作業不拖延等這些不都是我們老師平時經常強調的嗎?書中沒有長篇累牘的大道理,有的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細節。但是再次拜讀第二遍的時候,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這種對事業執著追求的精神。對於一個老師來講,《優秀是教出來的》確實是一本不可不讀的好書,讓我對教育又有了一層新的認知。作者抓住教育過程中容易被人們忽視的細節,既對孩子嚴格施教,又用愛心和熱忱贏得了他們的愛戴和尊敬。克拉克老師不僅僅將注意力放在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上,而且更加註重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和教養。

作爲成功的教育者,作者在書中沒有談及如何教書、如何分析教材、如何準備教案,而更像是在談論如何爲人處事、待人接物。一個個活生生的例子生動形象,作爲讀者絲毫沒有感覺枯燥乏味,相反感覺作者所描述的就在我們身邊,親切自然。書中講述的創造奇蹟的55個細節確實常常被人們忽略,而正是細節創造了奇蹟,成就了輝煌。書中提倡對孩子要從小在平時的`一點一滴、一舉一動中體現出尊重孩子、寬容孩子、賞識孩子,並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讓孩子從生活中學習,從鼓勵中學會自信、從寬容中學會耐心、從讚美中學會感激、從接納中學會自愛、從賞識中學會行動、從分享中學會感激、從誠實中學會真理、從公平中學會正義、從關心中學會尊重、從保護中學會信任、從關愛中學會友善……

在日常的工作中,羅恩克拉克的幾點做法給了我不少啓示。例如:一個“問題”學生已經很多天沒有交作業了,羅恩克拉克和他家長聯繫了多次都沒有聯繫到。有一次總算聯繫到了,睡覺——在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人們對睡覺再熟悉不過了。睡覺簡單而平凡,可能在人的心目中沒有什麼特別可談之處了。可是小班的分享閱讀中就有一篇《上牀睡覺》的故事。《上牀睡覺》這本讀本是講了一個非常有趣的關於動物睡覺的故事,大大小小的動物都到一張牀睡覺,一個一個動物接着來,小蛇、獅子、斑馬上牀去睡覺,它們的表情都很高興;但河馬、大象上牀去睡覺時,牀上的動物表情又是怎樣的,高興還是不高興呢?牀上的動物們爲什麼不高興呢?到最後,牀終於塌了,動物全都住院了。

這麼簡單的故事怎樣教幼兒呢?其實這個故事表面上是很簡單,但它有很多空間給我們挖掘的地方,如何更好地發揮讀本的教育功能。除了教幼兒朗讀故事之處,還能從讀本當中獲取什麼知識呢?讀了這本書,孩子能夠學會什麼呢?其實在《上牀睡覺》這個故事中,巧妙的融入了數的概念、量的體驗有關數學領域的知識經驗。如小蛇和河馬、大象的對比,動物與枕頭的一一對應關係等。並且在閱讀的過程中更能啓發幼兒積極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從動物們上牀睡覺到動物們都住院了,在讀本的圖畫信息非常豐富,有很強的敘事性從畫面來預測和推斷故事情節的發展。比如,所有的動物都上牀睡覺了,哪牀將會發生什麼變化呢?這裏可以讓幼兒不斷的預測和推斷。在這樣的情節中不斷髮展幼兒的推理能力,同時培養幼兒更有效地觀察的方法。比如小蛇的尾巴卷樹上緊緊的,動物們的表情等等。整個故事的趣味性很強,能讓幼兒充分體會閱讀的樂趣。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31

逛書店的時候偶然看到了《給孩子當下的幸福》這本書,因爲剛剛有了孩子,所以,單單只是這個題目,就深深的吸引了我。

我們天天都在講“要給孩子幸福”,那麼,究竟怎麼樣纔算是給了孩子幸福呢?又究竟怎樣纔算是給了孩子當下的幸福?

我們設計了太多孩子的幸福未來:給他攢錢,給他買房,給他買車,讓他上的學校,接受的教育,將來好擁有一份美好的人生。爲此,我們拼命上班賺錢,有時,有些父母一個星期一個月甚至是一年連孩子的面都見不上,哪裏談得上給孩子當下的幸福。其實有很多孩子,只盼着爸爸媽媽在身邊,他們期盼着爸爸媽媽與自己玩,哪怕是最簡單的藏貓貓,也會讓他們樂此不疲,哪怕是隨手撿起一根小樹枝,也會是他們的玩具。與其讓孩子將來接納父母所給予的幸福,不如給孩子當下的幸福,讓孩子真正接受成長的快樂,遠比給予他將來的幸福要實在的多。

就像馬老師書中所言,讓孩子自己撅着_在沙坑裏自由自在的玩一上午,讓孩子滾着一個破舊的輪胎在院子裏撒歡,讓孩子和小夥伴們一起痛快的玩個夠……這就是給孩子當下的幸福,我們也本就應該讓孩子享受他這個年齡段應該享受的事情。所以,當看見孩子不顧剛穿上的新衣,專注的趴在地上看螞蟻時,請不要阻止他,當孩子不顧弄髒雙手玩泥巴時,請不要指責他,當孩子天馬行空的給你描繪他的理想時,請不要嘲笑他,因爲,這就是孩子眼中的幸福。這種幸福,人人能給予,簡單又隨機,那何樂而不爲呢!

作爲一名幼兒園老師,我也希望我所教的孩子在我所教的當下都能感受到幸福。看完書後,我最深的體驗是:他們的老師是自然的、不着痕跡的、以孩子們願意接受的方式來引導孩子,他們很少說“不”,他們看似不動聲色的動作、言語,卻是包含了許多對孩子們的尊重、理解和愛。

細細想來,也的確如此。想想我曾經教過的孩子們,玩個橡皮泥,因爲害怕他們把桌子弄髒,我不許他們這樣,不許他們那樣;擺個雪花片,因爲害怕他們太吵,又不許他們這樣,不許他們那樣;上樓玩個輪胎,因爲害怕收尾時太費時費力,又不許他們這樣,不許他們那樣……好像有很多個時候都是在說着“不”。一個個“不”字,不知道磨滅掉他們當下多少小小的幸福。

以後,我也應該像馬老師所言,多多運用言語的智慧。玩個橡皮泥,說再多個“不”,他們也還是會把桌子弄髒,不要怕髒,髒了可以教他們整理乾淨。我們可以隨便捏兩下,捏個歪歪醜醜的小人,讓孩子們知道,原來捏出個東西是這樣的簡單,進而興致勃勃又自信的開始自己的創作。期間,橡皮泥可能會散落一些,掉的桌子上地上哪裏都是,我們可以言語引導:捏出個掃把,打掃一下,捏出個筷子,把垃圾夾走,捏出個垃圾桶,用來放垃圾,捏出個吸塵器,吸一吸地……製作東西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當時製作的心情和樂趣。

同理,玩個雪花片聲音太大,太吵,說再多的不要吵,不要吵,他們也還是會吵。本身孩子們的樂趣就是玩玩鬧鬧說說笑笑,我們沒有理由制止,只是在非常吵鬧的瞬間,可以加一個“木頭人”的遊戲讓他們短暫的保持安靜,然後,引導他們搭一條安靜的小橋,再擺一條靜靜流淌的小河,在河中央放一條漂亮的.小魚,用悄悄話告訴小魚什麼什麼……可以加一個安靜的小故事,引導着孩子們將小故事情景再現一下,孩子們感受到那種氛圍,被小故事吸引,並忙於創作,怕是也不會再無端吵鬧了吧!

戶外場地,最是孩子們能撒歡的地方。我班孩子最喜歡玩輪胎。他們推着輪胎先是各自玩着,然後小羣體聚成了一堆,輪胎也依次擺開,他們坐在輪胎的洞洞裏說說笑笑,一臉的幸福。慢慢的,聚過來的人越來越多,推過來的輪胎也越來越多,有些有力氣的男孩子把輪胎摞高,有些女孩子把輪胎依次擺開,一會兒,輪胎長長的被擺成了個圓。有些孩子在圓裏說說笑笑,有些孩子在圓上蹦蹦跳跳,擺出來的輪胎高高低低,圓圓的像一個城堡,城堡裏的王子公主們忙着爲城堡造門,裝扮,大汗淋漓卻一臉歡笑。很多個時候,我們會覺得天氣太熱,他們把輪胎都拉出來擺成這樣,收尾的時候不免要多說好些話,多花好些時間,然後,看見他們亂擺輪胎的瞬間,就會制止,會說“不”,在說“不”的時候,他們當下那種“想要擺的”幸福也就給說散了。收尾再長,也不過就多幾分鐘,帶孩子們出來就是玩的,就是找快樂,不能因爲害怕麻煩,而讓孩子們當下玩的快樂大打折扣啊。

這本書,真的讓我收穫很多。很多我感覺都能運用到我以後的教學實踐當中。孩子們的成長只有一次,當下的幸福過後也不能彌補,所以,在每個當下,我都願意耐心陪同,也願意悉心傾聽,更願意靜靜等待,願意與孩子們一同玩耍,共同成長。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32

前幾天,我在《幼兒教育》雜誌上看到一篇文章——“每個幼兒都是教師的寶貝”,我深受感動。

“愛孩子,真誠對待每一個孩子”這是幼兒教師最基本的職業素質,能否真誠對待每一個幼兒,並不是件簡單容易的事。有些幼兒聰明、漂亮、乾淨,非常討老師的喜歡;有些幼兒調皮、穿戴不整潔,不討老師喜歡。記得有一年我在分院帶學前班的時候,班上有個孩子,叫李小明,他患有“先天性甲亢”,智力發育較慢,語言表達能力差,每天穿着髒兮兮的衣服,掛着兩條鼻涕來上幼兒園。看着這樣一個孩子,實在難以讓人喜歡。我剛接觸他的時候他連“老師”兩個字都叫含糊不清。後來我瞭解到這個孩子的爸爸在他半歲時就棄他母子而去,媽媽又沒有固定收入,只能靠打短工維持生活,家境貧窮。李小明由於長期缺乏父愛,他的母親又沒有足夠的時間來與他交流,導致了他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內向,不願與人溝通,再加上小朋友不喜歡與他玩。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更應關心、呵護他。爲了能走進他的內心世界,我經常有事沒事的找他說話,一開始往往都是我一個人在說,他沒有任何反應,只是呆呆地看着我,看到這種情況我真有點氣餒,但是我並沒有放棄,而是繼續與他談心,找他說話,漸漸的他能與我進行簡單的交流了,上課也能專心聽講了,教的生字也能讀出來了。那時我的心情是多麼的'激動,雖然工作非常平凡,甚至是瑣碎的,但憑着對教育事業的執着,可謂心香一瓣、冰心一片,讓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付出終於換來了回報。

從教三年來,讓我懂得了什麼纔是真正的幼兒教師。著名作家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爲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教育大計教師爲本,教師大計師德爲本。幼兒教師不僅要具有知識與能力的素質,更應該具有良好的師德修養。作爲一個幼兒教師,一個優秀的幼兒教師,首先要具備的是什麼?可能有人會說:是紮實的基本功,但我覺得更應該具備的是強烈的責任心與對幼兒的“愛”,沒有強烈的責任心與“愛”,一切都無從做起。

作爲一名幼兒教師,我們就應該對孩子負責。我們應該用“愛滿人間”的胸懷去關愛每一位幼兒,對幼兒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像對待自己的眼睛一般呵護他們,像對待自己的傑作一般欣賞他們,讓每個孩子在真誠的關愛中健康成長!

記得剛踏入幼兒園工作的第一天,看到一羣羣天真可愛的孩子,一張張好奇的小臉,我有點不知所措。所幸的是,我遇上了這麼多好的領導、好的搭班老師。正是她們,給了我幫助與鼓勵,讓我學到了許多道理,知道了什麼是愛,什麼是責任心。

讓我們用慈愛呵護純真、用智慧孕育成長、用真誠開啓心靈、用希冀放飛理想,我願用自己的雙手與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33

翻開《0—8歲兒童學習環境創設》一書,首先印入眼簾的是三張彩色照片,照片的旁邊有相關的文字說明。一頁頁往下翻,每一頁的圖文並茂都給了我無比的震驚。照片的內容很豐富,有室內的場景,也有室外的場景。涉及到的區有閱讀區、數學區、科學區、建構區、音樂區、繪畫區、手工區等等。但是不管哪個區的照片,上面所呈列的物品都分類擺放的很整齊,很有規律,很注重物品的分類。當我看到擺放美術區和手工區材料的櫃子的照片時,我眼前一亮。一是因爲櫃子裏所擺放的材料分類擺放的非常整齊;二是因爲櫃子裏的各種繪畫材料和拼貼畫材料都分別陳列在透明的玻璃器皿裏,這樣使得這些材料更具吸引力和可視化。

這讓我想到了我們平時裝材料料用的器皿大多是籃子、盆子、盒子此類。當這些器皿放在幼兒桌子上時,幼兒可以較方便的看見裏面所裝的材料。但如果是放在櫃子裏的話,可能就會因爲幼兒的高度原因,不便他們從上往下看,從而只能從側面看。這時就會出現一個問題,就是側面看的話,不能看見不透明器皿中的材料。可能以後在擺放材料的器皿的'選擇上,我們也可以學習下書中所介紹的這個幼兒園的方法,讓我們的孩子能一目瞭然的看見櫃子裏所呈現的物品。還有一張照片也令我的印象深刻:照片上是一塊草地,上面有兩個很高的圍欄,在圍欄上錯落有致的掛着大大小小的各種鍋子。照片下的文字說明是“用各種的鍋創設廉價的戶外音樂區”。簡單的場地,廢物利用的鍋子就造就了一個實用的音樂區。戶外音樂區像室內音樂區一樣,對兒童的發展有很多好處,並且它有較少的約束。

音樂可以提升生活質量,有時能幫助我們靜心,有時也讓我們興奮。音樂還能幫助兒童學習其他的文化,促進兒童各方面能力的發展。建立在我們關於音樂標準的知識和兒童獨特的才能和興趣之上的音樂區,可以爲兒童提供各種各樣的音樂機會。平時只要我們多動動腦筋,花點心思去思考,在環境的創設上,我們一定能想出更多的創意和點子。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34

去書店,翻閱書架上的各種學前教育書籍。雖然有很多優秀的書籍,但很難有心跳的感覺和密集的文字。我不知道去哪裏。突然,我看到這本書,覺得它是一本理論性很強的書,或者是一個孩子的母親寫的與孩子一起成長的例子。但當我打開它時,我被那些插圖和那些簡潔的對話和建議深深吸引住了。看到這幅插圖正反兩面的對比,我深深地感到,我們的家庭和幼兒園老師或多或少會有相應的不恰當的語言。也許這些語言在工作日對我們來說是正常的,但相比之下,我能真正感受到欣賞、接受和移情語言的力量。即使是成年人,我也喜歡聽這種語言。當然,書中所說的不僅僅是語言,更是一種態度。

讀完這本書後,我有太多的快樂和太多的困惑。當我每天讀一點的時候,我會充滿期待,期待第二天的到來。我想我已經找到了一種與孩子溝通或處理問題的適當方式。我想盡快以快樂、平等和有效的方式與孩子們在花園裏度過美好的時光。然而,在實施過程中,始終存在一些問題。書中看似簡單的對話在實施過程中並非易事。首先,事情發生在不同的情況下,書中的語言不能被嚴格模仿。起初,我認爲這些簡單的語言很好“說來,;,但在溝通的過程中,我發現這真的很難。正如書中所提到的,我們生活中的許多說話方式都變成了定性的。很難改變。教師或家庭成員需要練習。第二,我們應該改變態度。生命只有一次,時間一去不復返,孩子是完美的,我的童年也是如此。如果我們想讓我們的孩子有一個美好的童年,我們應該有足夠的耐心去對待他們,傾聽他們的每一句話,找到他們快樂或悲傷的時刻。我們是老師和學生,或者是母親和女兒。生活中有許多瑣碎的事情。有時我們難免會不耐煩。然而,您的小小疏忽可能會給您的`孩子留下一點“遺憾”;痛苦。如果你有不開心的事情,你可以告訴孩子們他們能感受到你的悲傷,但請不要以此爲藉口把他們推開。

這本書對我影響很大,儘管我對這本書的理解不是很透徹。但是“學會欣賞孩子”給了我一點“自豪感”,我深深感受到了欣賞的力量。

呵呵是我們班最小的孩子,還是個男孩。與其他孩子相比,他各方面的發展都很慢,而且他以前從未上過幼兒園(幼兒園轉學到下學期,但他經常生病,很少進幼兒園)。他不太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不參加班級的各種活動。他每次都得由老師喂。即使老師吃東西,他也吃得不多。有時他咬幾口後就嘔吐。他的脾氣很頑固。只要他不想吃,他就不會吃一口食物。不管老師怎麼喂,他都不會吃。因爲他剛出生就做了心臟手術,老師總是對他給予特別的照顧。開學後,他各方面的能力略有提高,但仍需要老師的幫助。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35

今日看了《你很特別》這篇文章,我在想,什麼才叫特別呢?特別的定義是怎樣樣的呢?我特別嗎?班上的孩子,他們誰是特別的呢?聰明漂亮的叫特別,還是聰明有才的叫特別?走在下班的路上我不斷的在尋找這個所謂的“特別”。作爲一名幼兒園教師,應對的是一羣天真可愛的小天使,我能對誰有“特別”嗎?當我以一個教育者的身份應對班中的三十幾位孩子時,她(他)們在我面前都是那麼特別的、獨一無二的、是我要用愛心呵護的。

如果我對這個“特別”太過於注重,後果會是怎樣樣的,孩子們幼小的心靈會在步入社會的第一步就受到打擊,這是多麼的殘忍。而這個“特別”意味着,教師對漂亮的幼兒、聰明的幼兒、讓人看的順眼的幼兒貼金星星,而對剩下的那些幼兒貼灰星星。沒有了公平,沒有了平等,對偶爾做錯事,偶爾調皮的孩子給了一個否定,沒有了翻身的機會,這樣的教育還有意義嗎?同樣很多家長,爲了在教師地方給自己的孩子搞一個“特別”千方百計的去討好教師、取悅教師,期望教師給自家的寶貝多點的“特別”,這樣的行爲有意義嗎?

教師是教育者,處的就是教育,平等公平嚴格的對孩子,是對孩子負責,家長還要什麼特別呢?我們也期望家長們更不要用“特別”看每一位教師,因爲每一位教師都有自己的特長,自己的個性,那是獨一無二的,相信我們能給寶寶最好的最美的。我只想說:寶貝們,無論你是美是醜,聰明還是笨笨,你都是特別的,不需要任何理由、任何條件。

這個特別無意的讓我感到社會上存在的`太多的有色眼鏡,也就是書裏說的“特別”。就因爲有這個特別,讓很多和睦離我們遠去,讓許多人開始逃避,失去信心。不管是對待孩子還是成人都要堅持一視同仁態度,保護好孩子的幼小的心靈,保護好成人的自尊。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拋去別人會怎樣看的顧慮、拋去世俗的標準,那些來自別人給出的記號有什麼意義嗎?你就是你,做你自己就好。即使你再普通,你也永遠是父母眼中的寶貝,如果你夠自信,如果你夠堅強,那麼別人給你貼灰點也好,星星也罷,都不能左右得到你。

如果一個人的思想跟行爲變得隨波逐流是十分可悲的,俗話說“知人者智,自知則明”說明正確的,客觀的看待自己是一門藝術,不要被俗世的態度摧毀自己的價值。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36

今天,我在《學前教育》雜誌上看到這篇文章。是文章的題目首先吸引了我,引起我強烈去閱讀的興趣。因爲在我們以往的慣性操作中,認爲只要制訂好計劃,班內三名教師認真組織實施就可以了。教師就像一根指揮棒,指到東孩子就得向東,幼兒完全不知道教師有什麼安排,幼兒是一個盲從的狀。所以我們各班級在每個活動前後的環節銜接很亂,幼兒常常在班內追跑打鬧,教師要一刻也不能閒的看住孩子,要孩子集體的喝水,集體的上廁,幼兒完全失去了自主,沒有自主的空間。

針對課間自由活動混亂的局面,作者在文章中是這樣反思:我們給幼兒自主的空間了嗎?我們有提供給幼兒按自己的意願選擇做事的條件嗎?幼兒知道在這個環節可以做什麼嗎?於是,作者在每天的活動區講評時都將問題拋給孩子:“活動結束後我們有什麼事可以做呢?”洗手、小便、喝水等等。“小朋友做事有快有慢,需要我們等待,這個時候我們還可以做什麼呢?”根據孩子的.回答,按照孩子的想法,作者在教室中豐富了一些簡易活動材料。這樣一來,活動結束後幼兒可以看、可以說、可以玩,多了許多自主選擇的機會,兩節活動課間的環節就顯得順暢多了。

針對每次活動在不同的場所,需要幼兒在短時間內一次次搬椅子到不同地方的問題。如何讓幼兒預知呢?作者還是把問題拋給孩子:“我們每天上課的地方都不一樣,怎麼才能讓小朋友都提前知道把椅子搬到哪裏呢?”通過幼兒的討論,最後決定用圖片的預知方式來告訴幼兒,下一環節要準備什麼。於是作者在班內開設了一個“提示角”,每天早飯後都將當天上午的活動要求、場地安排用圖片的形式告訴幼兒。如上閱讀活動,就放一張書的圖片和一張小椅子的圖片,幼兒一看就知道老師需要他們搬椅子到上閱讀的地方上課。

通過作者這兩方面的闡述,我們可以貫通的使用這種方法。在一日活動的其它環節中,如:戶外活動前,通過提示牌讓幼兒瞭解去哪兒,站幾路隊,要帶什麼?音樂舞蹈要到哪裏上?要帶上道具嗎?數學活動要到珠心算室嗎?要帶上書嗎?等等。做到讓幼兒預知下面的活動,瞭解自己要做的事情,讓幼兒從小學會有計劃的支配安排自己的時間,形成有序做事的習慣,對幼兒的成長很有幫助。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37

近階段一直在讀麗蓮·凱茲博士的《與幼兒教師對話——邁向專業成長之路》一書,不愧是國際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畢竟從事兒童教育、教師成長研究多年,對兒童發展與教育、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乃至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具有豐富、深刻、獨到的認識。

書中分上下二篇,上篇爲“幼兒與幼兒教育”,下篇爲“幼兒教育議題”共十六章。無論在探討兒童發展、幼兒教育的目標、內容、幼教的專業化、幼教機構的評價,還是教師角色、教師與兒童關係、專業幼兒教師的行爲、教師的專業成長等問題時,凱茲博士時刻向我們展示着她對這些問題的省思、檢視與理性的把握。譬如兒童自尊的培養是教師和家長都關心的一件事,但是目前用來培養自尊的做法實際上是在養成兒童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以及關注別人如何看待自己,而不利於培養幼兒適宜、積極的自尊。她多次指出“自尊無法從直接教導或勸告兒童覺得自己很好中獲得”,教師應該“幫助兒童處理所面臨的負面反愧挫折及失敗”,只有在適量的、明確且充分的正面反饋中才有助於增強兒童的自尊。這些觀點既反映着凱茲博士所秉持的客觀、審慎的態度,批判與反思的理性以及她對問題的辨證的把握,也體現了她科學的態度和嚴謹的學風,彰顯她獨特的學術品格和精神。使人領略到一種作爲研究者的竟社和境界,一種在幼教領域中孜孜耕耘的.勤奮態度,滋養與凸現着研究的內在價值與魅力。

讀了凱茲博士的書,在感受到她豐富的教育經驗和理論成果的時候,同時深深感受到自己是多麼的渺小與無知,在幼教的海洋中我只是個涉世未深的孩子,我想,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修養自己的內涵,使自己具有一點學有所想,做有所依,思有所悟,才能做一個真正優秀的幼兒教師.,才能擔負起幼教的重任。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38

最近閱讀了《幼兒園數學教育》這本書,從而更深刻的理解幼兒園數學教育。數學教育它教給孩子的不僅僅是一種知識,更是一種情感、態度、方法等精神文化。在我們的教育實踐中,能重視對孩子這方面的培養,從:挖掘數學知識的情感因素,培養幼兒良好的道德情感;注重數學操作材料的管理,培養良好的行爲習慣;關注有而學習數學過程,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這三方面來彰顯和弘揚,是孩子們在數學活動中能吸取所蘊涵,養成良好的素質。

《幼兒園數學教育》讓我從數學教育理論上提升了積澱,對幼兒園數學教育的新認識,改變了以往傳統的教學觀念,知道數學教育不光是訓練幼兒單一的邏輯思維能力,它還可以培養幼兒的思維品質,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行審美教育。可發掘幼兒的非智力因素,從中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任務意識和合作意識。“如何教”是數學課程改革中理論向實踐轉化的關鍵,也是教師深感複雜和繁難的問題。

讀了《幼兒園數學教育》一書後,他給了我實踐的指引。皮亞傑認爲:“對兒童來說,邏輯數理知識的獲得,不是從客體本身得到的,而是通過與材料的相互作用發現和從自身內部建構數學關係的”這就告訴我們,教師提供必要的材料和創設相應的環境,讓幼兒通過自己的動作和方式來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在其多次反覆練習中,豐富自身的經驗,從而促進其經驗概括水平的提高。《綱要》特別強調幼兒園教育活動要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就數學知識本身的特點來說,數學反映的是事物與事物之間的抽象關係。

對於幼兒,要把握這些抽象關係往往不是知道一些計算的技巧就能解決的,而是有賴於幼兒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從數學的教學方法來看,既然數學是一門具有高度抽象性和邏輯性的學科,教師就不能把自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簡單地“複製”到幼兒的頭腦中。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之下,幼兒常常很難理解教師傳授的數學概念和運算技能,因此我們應該明白:幼兒只有通過自己的思維活動,依靠自己的經驗,才能真正地理解數學。書中對我在以後的數學教育不僅得到了更深的理論引領,也給了我一些實踐的指導。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39

對父母而言,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傾聽孩子的呢喃細語,是他們最快樂的一件事。而作爲一名幼教工作者,觀察兒童則能讓我們快樂地體味每個兒童的獨特之處。那麼我們如何來觀察兒童呢?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單敏月、王曉平翻譯的《觀察兒童》一書是一本極具參考價值的工具書。

在還沒有閱讀到此書之前,我對如何開始一次觀察,如何來記錄觀察能說是腦中是空白的。但通過認真的對每一個章節進行通讀後讓我獲益匪淺。本書章節的內容在安排上步步深入,引領着我們逐步掌握觀察實施的全過程,其中的一些觀察實例的呈現相當惹眼,稱其爲工具書,是因爲書中提供了大量的'幼兒早期學習目標,能正確地幫助你去進行定位,明確目標,有科學的理論依據;其中還有許多具體的練習活動,能幫助我更好地建構起自己的觀察技術和知識體系。

通過閱讀此書,讓我對爲什麼要觀察兒童,怎樣觀察有了更爲清晰的認識。如:

我們爲什麼要觀察兒童?——爲了發現他們獨特的特點。

我們能看到什麼?——兒童能夠做些什麼;他們怎樣接近問題,以及嘗試怎樣解決問題;兒童自得其樂。

通過觀察兒童,我們能瞭解什麼?——他們已經達到了什麼水平;更好地理解兒童爲什麼做某事;強化我們關於兒童發展的知識;從兒童的視角去看事物。

通過觀察兒童,我們怎樣幫助他們?——通過提供活動、資源或支持,促進這些發展性技能。

通過觀察兒童:我們評估他們的需要,拓展他們的經驗,促進他們的學習。

其中以具體實例一步步教我們如何呈現觀察,讓初學者能更直觀地瞭解具體的操作與記錄方法,從而對每一次的觀察確定目標和目的,詳盡觀察情況的記錄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並將自己觀察得到的發現與工作實踐聯繫起來。

真正做到學會觀察,還需要我們在工作中不斷地練習、實踐、反思;才能做到科學、客觀,有效。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40

收到滿滿都是愛系列繪本之《我愛幼兒園》,是針對入園寶寶克服焦慮情緒的一本書。雖然寶貝還不到上幼兒園的年齡,但是提前“進入”幼兒園體驗一下生活,對日後入園也是一個很好的指導。

主人公安娜還不到上學的年齡,媽媽提議她該去幼兒園了,安娜的擔心就開始了“誰來幫我穿鞋啊”、“沒人喜歡我怎麼辦”,媽媽安慰道“幼兒園有老師和好多小夥伴呢”。送安娜去了幼兒園,老師薩姆太太的出場,讓安娜寬心了不少,“多漂亮的鞋子,我來幫你穿上好嗎”,並指導“外套掛在這兒”,還給她介紹了一個小夥伴“這是湯姆,他也是今天第一天上幼兒園”,之後薩姆太太帶着湯姆和安娜去找其他小朋友。薩姆太太是一個非常有愛心的老師,她的關心,讓初入幼兒園的湯姆和安娜能比較快地適應。

安娜的媽媽話語不多,但也是一位非常睿智的媽媽,“在幼兒園做一樣好玩的東西送給我,好嗎?”看似媽媽在給安娜“佈置任務”,實際是讓安娜在幼兒園找到好玩的事情。

另外,在幼兒園找個小夥伴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看,這些泰迪熊一直哭個不停,他們不乖”湯姆說,“可能他們想媽媽了”安娜說。跟初入幼兒園的小朋友的狀況和心理很相似。“我們帶小熊去散步好嗎”,於是他們帶着小熊去了學校好多好玩的地方。薩姆太太還讓他們兩個當小幫手,並誇獎道“你們倆都很能幹”,讓他倆很快地融入幼兒園生活。

幼兒園的生活對所有的小朋友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考驗。所有的小朋友都排隊上廁所,但還是有小朋友尿褲子了;上完廁所要洗手,湯姆忘了把袖子捲上去;老師要求大家安靜地回到座位上去,但是有的還是跑着回去;老師讓大家乖乖坐好,小朋友們還是連蹦帶跳的。在這種“鬧哄哄”的情境中,湯姆和安娜坐在了一起。孩子們唱歌,拍手,還到教室外面去玩,大家都玩得不亦樂乎。

媽媽接安娜的時候不忘問安娜今天做了什麼好玩的事情,安娜說“我交了一個好朋友”,並問到“明天還可以上幼兒園嗎?”

安娜很幸運,她有一個睿智的`媽媽和一個有愛心的老師。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可能並不是每個寶寶入園都能碰到這麼好的老師,所以做父母的要提前把幼兒園的生活了解一些,平時有所側重點的鍛鍊。看完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我們的寶寶入園前至少有兩件事情要提前鍛鍊,一是鍛鍊孩子自己換衣服、鞋襪,二是鍛鍊孩子自己交朋友。總之,生活能基本自理,能輕鬆找到一起玩的小夥伴,寶寶入園基本就不成問題了。

另外,這本書還有一個好的地方就是後附英文縮小版,可以念英文給寶寶聽呢。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41

這幾天一直在讀一本書——薛瑞萍老師的《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書裏的文章多半是隨筆,而且寫的也都是平時在教學中和班級管理中的點點滴滴,情真意切,令人不得不深思。

薛老師對愛讀書,愛學生同樣重要的執著深深打動了我們。正如薛老師所說“如果給我豐厚的收入,以及足夠高的職位,我還會要求更多的東西。然而只要他們是愛我的,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多麼樸實的話語,作爲一個老師,需要的就是一個班。

他把教育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而我們有時把教育當成自己謀生的工作。但責任感又使我不得不竭盡所能地支撐下去。

俗話說:“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一個老師一天、二天讀書並不難,但一個老師,能夠長期像薛老師每天讀書。難!在薛老師身上,我們看到“大量的、高品位的閱讀;自由的、誠實地書寫;勇敢地、大膽地思考——這,就是我磕磕碰碰一路走來的、越來越堅定的語文學習之道。”薛老師的這段話是對她一生工作的最好概括。更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寬容、機智、理性的薛老師,在教育中,薛老師像對待自己的孩子那樣對待自己的學生,寬容自己的學生,而不是不允許孩子們犯一點錯誤,這樣的胸襟,又怎麼會生學生的氣,即使遇到了經常犯錯誤的學生,薛老師也並不像很多老師採取的措施那樣,對學生大批一頓,恰恰相反,很多時候,薛老師是很講究技巧的。但她的技巧不是一般老師都能學得會的。

正如她的'學生所說,“我們的語文課就像一首歌,一幅畫。我坐在裏面,光是聽,就覺得好幸福”。薛老師那獨特的人格魅力、教學藝術魅力、學識魅力征服了我們,只有愛教師這份事業,愛自己的班級,愛這些孩子們,愛讀書。這樣的堅持,才能創造出這樣的奇蹟。

讀完這本書,裏面還有很多我意猶未盡的東西,至於是什麼我至今沒能理順,但我想她的好多思想和觀點,在影響我開始思考我與孩子的讀書生活。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42

在骨幹教師讀書交流會上又得到了一本新書——由虞永平教授主編的《幼兒園班級管理》。細細翻讀,不難發現時代的開展使教育的功能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它給班主任的作用賦予了新的內涵,對班主任的角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沉思良久後對照自己的工作認爲要做好班級工作必須做到三個有心。

1.對孩子多一份讚美。

對於幼兒來說,能得到老師的讚美,就如同吃到一顆甜甜的糖果一樣開心,所以面對幼兒,教師要多用正面、積極、恰當的語言來肯定並讚美他們在學習、生活方面的良好表現,這是一種最簡單的愛的表達方式。教師的一句貼切的讚美語言可以使孩子保持一天或幾天的良好情緒,還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2.細心呵護,關心孩子的生活細節。

我們面對的是年齡很小的孩子,因此,在幼兒園孩子會碰到各種各樣的生活困難,這時他們需要老師無微不至的關心和幫助。教師在工作中假設能注意觀察孩子,主動接近孩子,瞭解他們的實際情況並給予及時的幫助,就能消除孩子的緊張情緒,讓孩子對教師產生信任並保持愉快的'心情。如:剛入園的孩子,不會穿衣服、鞋子,我們幫助他們穿;睡覺的時候,我們幫他們蓋好被子,午睡起牀後,給孩子梳好辮子;上完廁所後,幫他們把內衣塞進褲子裏面等,這些雖是非常瑣碎而繁雜的細節照顧,可是卻最能讓孩子體驗到教師慈母般的愛。

3.用微笑、擁抱、眼神來滋潤孩子的心田。

“微笑着迎接每一個孩子,美好的一天又開始了。”老師的微笑是鼓勵﹑是讚許,是寬容。當孩子遇到困難時,老師的微笑能增加他的信心,幫助他克服困難;當孩子獲得成功﹑做了好事時,老師的微笑使他覺得獲得認同,倍加快樂;而當他們不小心犯錯時,老師的微笑又能減輕他們的恐懼感和心理壓力。

1、尊重家長,讓家長主動配合。

家園共育的特點就是一個“共”字,即幼兒園與家庭、教師與家長相互配合,共同促進幼兒開展。老師和家長是教育夥伴也是教育孩子的主體,家庭、幼兒園同是培育幼兒的重要環境,所以幼兒園與家庭、老師與家長要雙向互動,既要幫助家長提高科學育兒水平,同時也請家長積極參與幼兒園的教育與管理,因此互相尊重就是建立和保持良好關係的重要前提。

2、與家長保持平等的關係,注重經常性的雙向溝通。

作爲教師不要以教育行家自居,或者與家長交談中使用過多的專業術語,給人以高高真正的合作不是工作不分彼此,或界限太清,而是在明確各自職責的前提下,在分工的根底上,每個人都優質高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並在班級總體工作目標下,互助互補,才談得上是成功的合作。這樣,工作纔不會因職責不明而遺漏,也不會因界限太清而延誤。保教人員之間是否和諧,是班級一切工作能否得以順利進行的關鍵。班級事務雜而亂,僅憑一個人孤軍奮戰,根本無法完成任務,只有幾個人既分工明確,又團結互助,方能順利完成各項工作。

總之,在班級管理中,不管採取什麼形式,什麼方法,只要具備了對幼兒廣博的愛心,對家長的真心,對班級事務做到處處用心,就能創造出和諧,使教師、幼兒、家長之間始終處於一種協調平衡的狀態。這樣,班級工作才能在和中求穩,穩中求勝,從而把班級工作做得有聲有色。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43

閒暇時,我拜讀了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受益匪淺。其中“教給兒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一建議給我印象深刻。

盧梭的“寓教於樂”總讓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快樂,在快樂中學習呢?縱觀今天揹負着“升重點,考大學”沉重包袱。孩子們,他們哪還有心思去玩,哪裏還有時間去樂呀!

“一個人在求學時代最寶貴的財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時間”,雖然減負已不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但我們仍能聽到許多學生埋怨的聲音,細問起來,原來,每天做完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回家還得完成家長的若干作業。鄰居家的小男孩,放學回家很少出門活動,就連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關在小房間裏做媽媽佈置的什麼《江蘇正卷》、《課外補充閱讀題》等習題集,碰到難題(特別是些聯繫生活談感受的'題目)一定過來問我,細看一下整本習題集,無非是些常見的題目,好些題目與學校統一的練習冊雷同,甚至一模一樣,而真正能開發智力的題目寥寥無幾,孩子就在這樣每天練了又練的習題中荒廢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時光。“最寶貴的財富”也在不知不覺中浪費了。

每每想到這兒,初爲人母的我都會發誓將來要讓自己的女兒從繁重的“家作”中解放出來,我會和她做遊戲,看她畫畫,欣賞她唱歌跳舞,引導她讀書明理,帶着她去看路邊藝人奇妙的手藝。帶着她認識大自然,認識社會學習在學校中看不到學不到的知識。

在社會要求學校給學生減負的同時,我們也呼籲各位家長給孩子減負。現在正是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紀,正是他們好動好玩的年紀,如果每一位家長都能正確對待他們稚嫩的問題,欣賞他們童趣十足的舉動,多給他們“最寶貴的財富”,我相信每個童年在記憶中都會是五彩繽紛的。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44

最近讀了《浮躁與靜心》這本書,還沒有打開書頁,書名就已經感染了我,那幾天,我就覺得自己是個浮躁的人,需要靜心,這本書真的是買得恰到好處。終於,這本書在半個月的時間裏看完了,與大家共同分享。

讀“貧窮只是生活的外衣”有感:我們當中肯定有人經歷過童年時代艱難的歲月,至少我就是一個,吃過胡蘿蔔爲主的米飯,穿過補丁的衣服,但是日子總算過來了。所以現在的我不是把金錢看得很重,因爲我也知道,比我富裕的人比比皆是,比我貧窮的人也無處不有,我有現在的生活很滿足了。正如作者所說的“我相信貧窮不是什麼罪過,富有也不是什麼美德。如果因貧窮而卑微而擡不起頭來,才真正使人所鄙夷。而富有的人,應該心中充滿愛,去享受、珍惜自己和別人的生命。”

對於金錢的看法,我始終抱着一顆平常的心,有則多用,無則少用,不必太吝嗇,也不必太奢侈。在這篇文章中,我特別鄙視主人公的`班主任,就因爲主人公由於貧窮穿了媽媽以前的式樣老舊、滑稽的衣服,而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話:“你們家沒有人管你了?穿成這樣就來上課。趕緊回教室去,不要在外面給我丟人。”我想,這是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應該說的話嗎?他的師德,他的關愛就是這樣體現的嗎?我很氣憤,當然,這也給了我啓示,我作爲一名幼兒教師,我千萬不能以這位班主任爲榜樣,孩子們的內心都是很脆弱的,我們的言行舉止要時刻尊重孩子們,循循善誘、關愛呵護,這纔是我們需要做的,不是嗎?也許我這一生不會有什麼大榮譽,但是我會時時刻刻記得我是一名教師,我會努力地去關愛孩子們、教育孩子們。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45

暑假空閒時,讀了國際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麗蓮·凱茲博士的《與幼兒教師對話——邁向專業成長之路》一書,感觸頗深。《與幼兒教師對話》這本書,具有以下突出的特點:首先,充滿獨到而精闢的觀點和見解。關於兒童發展的精闢論述、關於適宜性幼兒教育的獨特觀點、對教師專業發展的深刻闡述。

其次,隨處可見基於實踐的理論闡述和基於理論的實踐反思。我們能夠感受到,本書的很多觀點並不是“寫”出來的,而是“實踐”與“思悟”出來的。

再次,滲透着對幼教問題的理性審視與對兒童發展和幼教事業高度關注的氣質和精神。無論在探討兒童發展、幼兒教育的目標、資料,幼教的專業化、幼教機構的評價,還是教師主角、教師與兒童關子、專業幼兒教師的'行爲、教師的專業成長等問題時凱茲教授時刻向我們展示着她對這些問題的省思、檢視與理性把握。在凱茲教授的書中,沒有華麗的辭藻,但在其樸實、流暢的語言中,我們時刻能感受到的是貫穿始終的她個人的獨特的學術品質!並感受到了幼兒教師的成長過程是漫長而艱辛的,只有不斷充實自身,不斷更新觀念,才能適應新時代學前教育的要求。

在書中,麗蓮。凱茲博士深刻地闡述了關於兒童發展與教育、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等的觀點和思想,充滿了關於幼兒教育與教師成長的專業智慧,以及她對於兒童發展與教育的理論和時間的深入把握。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本書第十一章中談到的:專業幼兒教師的行爲。

文中講了這樣一個案例:一位老師帶着20位四歲的幼兒在戶外活動,因爲只有兩輛小三輪腳踏車,幼兒便常爲“該誰騎”而爭吵不休。這一天,一位叫寶寶的小男孩跑到老師面前抗議道:“小莉不讓我騎三輪車!”這時老師應如何反映呢?她說一位專業的幼兒教師整個決定思考及反應的過程,牽涉到三個相互關聯的問題:

1、此情境能夠教導幼兒什麼?

2、老師對事件中的幼兒所做的診斷是什麼?

3、課程與管理上應如何處理?讀到那裏,我不禁放下書本,思索着……這樣的案例在我們的一日活動中再熟悉但是了,而我們,平時又是怎樣來處理的呢?

處理的同時關注到了哪些因素呢?在文中麗蓮。凱茲博士就談到了專業的幼兒教師在處理時應關注:此情境能夠教導幼兒什麼:社交技巧,老師能夠利用這個事件鼓勵幼兒發展社交技巧,社交知識,氣質培養。社交技巧,如輪流、協調、克服困難等處世技能,其中談到了讓孩子學習語言技巧(明確的詞句對話技巧);社交知識,如社交認知,正義觀念,旁觀幼兒的理解與技巧的學習;氣質的培養如同情心及助人的氣質,實驗的氣質,避免抱怨及搬弄是非。

可見,老師在遇到類似的狀況時,就應把重點放在教導幼兒解決問題的技能和策略上。在這一章節中,麗蓮。凱茲博士以一個幼兒園裏經常發生的事件來說明專業人員與未受過專業訓練人員不一樣的處理方式。專業人員的反映就應是運用可靠的專業知識及見解來決定,着眼於兒童長遠的發展利益,而未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員的反應大多視當時的狀況,以在最短時間內來解決事情的方法來決定行爲與反應,而不是以兒童長期的利益未目標。文中描述了一些幼兒教師所使用的專業行爲,爲兒童發展與學習盡最大努力。

在工作中我們時常面臨這樣的事情:在遊戲中,幼兒常常會爲一件玩具或者某個主角而爭吵。反思自己平時在處理這些我們都認爲的“小事”時,自己的反應處理方式是一名專業人員該做的嗎,恐怕我們常常會因爲這樣那樣的原因,比如手頭正好忙碌着,比如小朋友本來就有許多麻煩事……這些所謂的原因,使我們常常會出現許多非專業人員的處理方式,比如“說教”,比如“追究原因”等等,而每每這時,我們都還沒意識到這些方式的不妥,也許,在這些我們通常都認爲的“小事”上,很少會去思考孩子的長遠發展上。反覆讀了這一章節的資料,讓我有了新的的認識,此刻我看了此書,明白自己其實能夠利用這件事情鼓勵幼兒發展社會技巧,如:輪流、協調、克服困難等出世技能,這些纔是對我們的孩子終身發展有利的。

我覺得,一本好書,更何況是一本非情節性的理論性較強的書,粗略地瀏覽一遍,是不能很好地去解讀它的精髓的,需要我們反覆地閱讀反覆地領會才能真正有所收穫。這一次,我只是在網上粗略地看了一遍,而不能說是真正地讀懂了它。我想,手頭若是放一本的話,我們便能夠隨時地翻閱,遇到問題時,把它作爲我們的導師,請教於它,必定會有更多的收穫。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46

這段時間,抽空看了一下《幼兒園班級管理》一書,感覺受益匪淺。切實,孩子如果沒有上幼兒園的時候,孩子的時間是非常自由的,沒有規矩和規定時間,俗話說:“沒有規矩,難成方圓。”幼兒在幼兒園裏,不僅是有了一定的常規,對孩子的身心也得到了鍛鍊。

書中說到:在兒童方面,教師應該撇棄那種將孩子視爲成人的客觀附屬物或“小大人”的觀念,梳理科學兒童觀。在老師的角度看孩子,時常將孩子的行爲或多或少的和擺在成人的觀點,以成人的做法來給孩子定位,孩子身心各個方面都需要合理的照顧和保護,孩子應該有主動、自由和充分活動的權利。在教師角度方面,教師應該認識到自己的工作室一項需要童心、愛心和責任心的工作,一項需要全身心投入且必須具有廣博學識的工作。幼兒教師是幼兒健康和安全的保護者,是幼兒全面發展的`引導者,應該受到全社會的關心和尊重。

看了這本書後,感覺作爲一名幼兒教師,首先應該將自己的自身素質及業務水平進行不斷地提高,在教育技能方面需要具備科研能力,心理諮詢、心理診斷能力,電化教育軟件設計、應用及電腦操作能力,計劃於組織能力,觀察與評估能力,意外事故處理能力。對於小班的幼兒,生活的管理需要知道一切安排要切合幼兒的能力,擬定明確的工作步驟,給予充分時間和重複練習的機會,提供適當而充足的設備,給予讚賞和鼓勵,持之以恆。

根據這些,我的不足還有很多很多,看來我還有很多方面需要自己去學習,根據書本所講到的和自己實踐所遇到的,進行提醒和反思,並將自己的不足彌補起來,爭取每次都有新的收穫。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47

最近,我在閱讀一本書名字叫《不會說話的孩子想說什麼》。其中有一個章節談到培養快樂、負責、有潛質孩子的5個訣竅。

在學習這5個訣竅之前,要先了解孩子天生就會使用的9種情緒密碼:好奇、開心、驚奇、苦惱、生氣、害怕、羞愧、噁心、厭惡。

訣竅一,允許孩子充分、合理地表達所有的情緒密碼(儘可能不讓孩子的情緒受到壓抑)。表示開心、好奇的情緒密碼,都是正面的情緒密碼;表示苦惱、生氣、害怕、羞愧、噁心、厭惡,這些都是負面的情緒密碼。

訣竅二,儘可能鼓勵孩子多多表達好奇和開心的情緒密碼(儘可能讓正面情緒充分發揮,及至最大)。例如,孩子抓起一本圖書或是雜誌,開始動手撕扯。如果這本書不是那麼珍重,你不妨先觀察一會兒,看看孩子對撕扯所發出的聲音、撕扯時候的感覺、撕扯本身都有什麼反應。或者你就應捫心自問,孩子是不是在模仿父親撕報紙的動作。然後,要讓孩子知道,你認可孩子的興趣,也對此表示欣賞:這本雜誌很棒,對不對?上方的圖案也很漂亮,紙張也很棒喲。如果你不想讓孩子撕雜誌,那就那另外的紙換下它,同時要跟孩子說:這本雜誌不能夠撕,這有一張紙,你能夠隨便玩。

訣竅三,排除引起苦惱的因素(儘可能設法消除因其負面情緒的因由)。有的孩子只要看到戴眼鏡的人就會哭,如果我們忽視孩子的這種表現,或者對孩子的哭鬧不予理睬,這樣做會讓孩子誤以爲你沒有明白他發出的情緒密碼,這樣不僅僅僅對孩子沒有幫忙,反而會讓孩子越來越苦惱。在這種狀況下,我們能夠把孩子抱起來,讓孩子背對那個人,也能夠請那個人把眼鏡摘下來,或者還能夠問那個人是否介意讓孩子玩一玩他的眼鏡,以便消除孩子的負面情緒。

訣竅四,用話語幫忙孩子表達情緒密碼。例如,小孩子正因飢餓哭泣時,不好只是喂他,也要花時刻同他說話:我聽到了,孩子,你此刻餓了對吧,我們找點東西來吃吧!若孩子被汽車喇叭聲嚇到了,你能夠跟他說:那種聲音真可怕,把你嚇壞了。孩子開心地蕩着鞦韆,你能夠用話語增強這種經歷給孩子帶來的正面感受,能夠發出誇張的聲音,比如哇的一聲,或者說:你玩的很開心,對不對?這些語言描述不僅僅僅對孩子的感覺予以認可,同時也能把孩子身體的感覺用語言描述出來。

訣竅五,明白孩子的願望,他想要變得和大人一樣。1歲大的.索尼婭走到電視機後面,想要看看那些奇妙的電線和插頭,這時父親平靜地說:索尼婭,若果插頭在插座裏,電線就會有電,你碰它會受傷,到我這來,我給你看看這段沒有電的電線,看看到底是怎樣回事。要不來玩這個好玩的球吧!然後索尼婭走到父親面前,聽父親簡單描述了一下電線和電流的用途,就開心地玩球去了。這時父親不妨說一句:索尼婭,謝謝你不去玩那些電線,我愛你。在這件事情上,首先,父親以平靜的語氣和孩子說話,並干預了她的危險舉動,儘管孩子不能完全聽懂父親的意思,但她明白說話的含義和語調。其次,他還給索尼婭帶給了一種十分好玩的東西球。最後,謝謝你,我愛你!他用這樣正面的語言對孩子的做法予以肯定,引導索尼婭在行爲上做出改變並給予獎勵。這位父親所有的舉動和反應,都是在給索尼婭師範一些寶貴的經驗,還會有助於她將來長成一個心地仁慈、態度冷靜以及情感和諧的大人。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48

作爲一名幼兒園老師,我常常會讀些書來充實自己。最近別人向我推薦了一本書,書名叫《我爲誰工作》。閒暇時細閱,頗有感觸。就象書本里面所言:在這個世界上,最有力量的東西,莫過於書了。一本好書能改變人的一生,讓一個人從失敗走向成功,從憂傷走向快樂,從灰心失意走向奮發圖強。的確,一個人讀的書越多,就越能明白事理,也就更能讀懂人生,更加珍惜人生。人們說人生是一條路,而這條路確實是無數本書鋪成的。如果沒有了書,那麼它就失去了本身的意義,就會永遠只是一條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路,甚至會變成一條被人們遺忘了的路,一條被人們丟棄了的路。培根的一段話尤爲精彩:“讀書使人明智,讀書使人聰慧,數學使人思維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學使人善變……無非就是讓我們博覽羣書。如果我們能做到這一點,相信我們的生活就一定會充實幸福。

《我爲誰工作》就是這樣一本好書。雖然我只是把它粗略讀完,但封面上的一段話給我很大的感悟: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應該把心態迴歸到零,把自己放空,抱着學習的態度,將每個任務都視爲一個新的開始,一段新的體驗,一扇通往成功的機會之門,千萬不能視工作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結果做得心不甘、情不願,於公於私都沒有裨益。我們當中的有些人,時常處於消極頹廢的心理狀態中,覺得社會太大,自己所學、所想的在現實中經常行不通。完美、成功的境界離自己更是遙不可及。於是,便有些垂頭喪氣,駐足不前,面臨人生的道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也有時候,對自己當前的工作不太滿意,導致了一些負面的情緒。這樣,抱怨與痛苦就產生了,在這個時候,一本好書,它可以幫助我們,它啓示了我們的思維,掀起了我們久違的熱情,亦詮釋了某些灰與黑的現實本質。

然而,工作又是什麼呢?我認爲,工作是每個人對社會應盡的職責,如果沒有機會工作或不能從工作中享受到樂趣的人,就失去了人生的意義,他們就不能完整地享受到生命的樂趣。工作是付出努力以達到某種目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也有自己的'夢想,正是爲了獲得某些東西達到某些夢想,或是成就自我,爲了拓寬、加深、提高自身的技能,將自身全面發展成爲和諧美麗的人,我們纔會專注於一個方向,併爲此付出畢生的心血。工作是一個施展自己才能的舞臺,除了工作,沒有哪種活動能有如此高的充實自我、表達自我的機會,以及如此強的個人使命感,和種種活着的理由。工作的質量往往決定着生活的質量。

要知道,工作是我們要用生命去做的事情。你,在爲誰工作?讓我們一起來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一起走向成功之路。在這個浮躁的時代,我們更需要用熱情去重燃工作的激情,再來一次觸動心底的反思,讓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從內心深處承認並接受:我們在爲他人工作的同時,也在爲自己工作。這個樸素的人生理念,責任、敬業、忠誠就從而誕生了。敬業鑄成燦爛人生。愛崗,在自己的崗位上閃閃發光。在平凡中創造着不平凡的輝煌,勤奮努力、自強不息,要知道我們不是在爲誰工作,更不單純是爲了賺錢,我們是在爲自己的理想而工作。我們要把自己當作工作的主人,才能更好地從中獲得發展的機遇。

不言而喻,答案已經很明顯,我們是爲自己而工作,在爲自己的人生工作,既然這樣,我們就應該負起天經地義的責任,義不容辭以誠信爲立身之本,言必有信,行必有果,盡心盡力,忠誠第一,忠誠於工作,忠誠於同事,誠實坦率,視誠實爲生命,敞開心扉,坦蕩處世,率直爲人,把職業當作生命的信仰。記住,我們是在爲自己的人生而工作,一起努力、一起奮鬥,爲創建和諧社會而盡我們每一個人的職責。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49

我是一位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青年教師,需要學習的地方有很多。讀完《幼兒行爲的觀察與記錄》之後,我發現觀察是瞭解孩子的第一步。

觀察幼兒行爲時,我們需要重視觀察幼兒的遊戲過程。青年教師常常重結果、輕過程,如這樣一份觀察記錄:“某某小朋友到數學區隨意拿了幾樣玩具,沒怎麼玩就到別的區域去了。”這句話說明,這位教師只注意了孩子的遊戲結果,對孩子在遊戲過程中的動作、表情、語言等沒有詳細記錄。我們不僅要了解孩子的行爲,更要了解他們行爲背後的原因。在遊戲分享環節,老師請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問問孩子最喜歡玩什麼,讓孩子真正成爲遊戲的主人。教師通過觀察分析幼兒的興趣點、最喜歡的遊戲區域和材料等。

有時我在撰寫觀察記錄時,對如何觀察、觀察的目的是什麼、用什麼方法記錄等無從入手。這本書告訴我們,要學會耐心觀察,等等孩子。集體活動、區域遊戲、戶外遊戲等一日生活,都可以成爲我們觀察記錄的重點。通過觀察,我們可以更好地爲孩子提供支架,投放更加適宜的遊戲材料。

幼兒行爲觀察和記錄最終目的是爲了讓觀察更有針對性,記錄更細緻,我們要不斷實踐、反思、改進、創新,把自身的專業成長與幼兒的發展聯繫在一起,隨時隨地捕捉孩子的亮點,找到共性問題以便及時解決。

幼兒教師應有愛心、耐心、責任心和專業的知識,並細心的照顧孩子的衣食起居。當然專業知識並不是只懂得自己的一點專業,對於專業以外的`東西一概不知也毫無興趣。比如:他們非常缺乏常識,就像一些不食人間煙火的人,他們對時事等問題發表的拙劣看法,時常成爲人的笑柄。理想的幼兒老師應該胸寬廣,富地獻身精神,充滿仁愛之心,理想的老師應該能夠看到矛盾和缺陷,並立志去解決它,做到公平、公正、公私分明,正確地對待工作中的問題。

(一)愛心

如果一個教師在孩子做錯事以後也不告訴原因就斥責或打罵,而不是耐心的講道理,反而久而久之孩子會變得頑固、冷酷、殘忍,會失去自尊心、自信心,給孩子內心世界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對孩子將來的發展也有一定的影響。

(二)耐心

對待孩子要有正確的態度和耐心,不管你有多忙多煩,都應該做到孩子問什麼,就回答什麼,在向孩子傳播知識和方法時決不能嫌麻煩,敷衍塞責,應該了事,一定都要真實合理,只有這樣的教育才能使孩子成爲對社會矛盾和缺陷有辨別能力的人也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出孩子潛在的能力。如果培養出來的人辨別不出人間的好壞和善惡,對世界沒有思考的認識,這類人越多將會成爲社會的累贅。

(三)責任心

如果一位教師沒有責任心,他不管孩子是否來上課了,是否學會了?孩子在什麼地方?發生什麼事他一概不知,這樣的教師我想是不會教出好學生,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忘記自己的責任或對工作不負責,後果不堪設想。

(四)溝通和理解

溝通和理解最重要,不管是家長和老師還是孩子和老師等等。如果一個老師對溝通技能方法的掌握非常好,與孩子示來社會適應能力的高低緊密相聯。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在家學會與家庭成員溝通,在幼兒園學會與教師同位的溝通技巧,當他走入社會時,他也能很快地與他人溝通,更重要的是與他們溝通是建立在理解的基本上,而不是不講理的亂說一通。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榮的職業,因此我們教師應取長補短,盡力讓自己成爲別人心目中的理想教師。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50

假期我在“讀一本好書、來一場旅行”的約定中,選讀了《童年的祕密》這本教育名著。本書由意利當代教育最偉的幼兒教育思想家和家瑪利亞·蒙臺梭利撰寫,書中從生理學、心理學、社會學和教育學的角度爲我們提示了兒童發育和成長的祕密。

捧讀此書使我受益匪淺,進一步提升我在幼兒教育方面的知識,也讓我得以更深刻地瞭解和理解兒童。現在讓我們在這本書的帶領下一起來探索兒童的祕密吧!

全書分爲三部分,介紹了兒童生理、心理各階段的發展,兒童的教育,愛的智慧,與兒童的等。書裏充滿愛的語言,充滿愛的教育方式,因此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在“愛的智慧”章節中關於愛的理解“愛不是原因,而是結果,它像一顆行星,得到了太陽的光輝!它的動力就是本能,是生命的創造力量,在創造過程中,他產生了愛,這種愛充滿了兒童的意識,並影響着兒童的自我”。

愛是降生於世界上每一個兒童的稟賦,要是兒童愛的潛能得以發揮,或者其全部價值都得以發展,我們就會取得無法計量的成就。但丁把這種兒童的本能爲動力的愛,這種對一切的熱愛稱之爲“愛的`智慧”,它是一種精神能量,伴隨着創造力的得到。

這種愛也是:當一個孩子發現桌布歪了,他就會想到桌布應該怎麼鋪,並且調動他的所有熱情,慢慢地試圖把它弄平整。對這個孩子來說,這是一種令他狂喜的行爲。我們也許會認爲,孩子的這種行爲是多麼的幼稚。但或許,這正體現了我們對孩子的不理解。

孩子可以不厭其煩重複做一件他們認爲有意思的事,甚至完成後會有一種幸福喜悅的感覺,我們眼裏的無聊但對於一個正處在認識世界的兒童來講,這些社會法則是不適用的,當一件事完成的步驟越精細,孩子重複的次數就會越多。只有愛與理解纔會讓我們發現更多屬於孩子世界的精彩。

這種愛是:早晨孩子進去喚醒他的父母,這是一件極討厭的事情。但是,如果不是愛,還有什麼東西會促使一個兒童一醒過來就去尋找他的父母呢?孩子來了並觸摸他的父母,父母抱怨孩子的打擾,孩子卻回答說:“我並沒有叫醒你們,我只是要給你們一個吻。”我想任何父母聽到這樣的話都會給孩子一個吻。

這就是孩子與的不同,我們往往以自己固有的觀念來評價孩子,認爲孩子不懂事、便會和孩子發生,正是這種不理解、不尊重孩子的行爲,給孩子的心理無形烙上傷痕,根本沒有意識到孩子對我們深深的愛。自以爲是爲了孩子好,但其實卻造成相的結果。

發生矛盾時,我們需要正確地移情,即感人之所感,並知人之所感,接受其感情,不一定接受其中的行爲。我們應該從孩子的立場和角度出發,換位思考,如:“假如我是孩子”來建立移情。只有相信孩子,這樣纔會讓我們更能貼近孩子的心,就像我們的教育理念一樣,遵循自然,靜待成長。

通過這些事例對內心世界的描繪,使人油然想起童年的特徵,想起童年吸收的心理,它愛一切吸收一切,並使其在未來的成年人中得到體會。還記得初做媽媽給孩子講《猜猜我有多愛你》繪本故事時,我總認爲我們對孩子的愛是無私、偉並多於孩子的。但讀完這本書後我明白,其實孩子愛我們勝過其他的一切。

如何才能將我們對兒童的愛化爲滋潤的雨麓灌溉兒童的心靈?我認爲,最重要的是給他們創造一個充滿愛的安全的環境,尊重並理解孩子的行爲,對他們的行爲儘量做最少的限制和“指導”。孩子自然會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該如何做。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中,他們會逐漸成長起來。這就要求我們選擇合適的愛的表達方式、方法,尋求合適的表達時機和教育環境。”

教育是一種充滿愛的工作,愛的智慧需要身體力行、春風化雨。是一顆樹搖動另一顆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愛的智慧需要我們始終保持一顆敏感的心,保持對孩子的全神貫注,對孩子的細微行爲也有所預期,並迅速做出應。

我們努力爲了孩子那份愛!爲了愛的明天!

幼兒園老師讀書心得體會 51

對一本教育類書籍的的閱讀方式有多少種可能性呢?安靜地進入,讓作者帶着你簡單遊弋在各種教育觀念間,尋覓着教育中的清風明月,陳震老師的《做溫暖的教育者》一書做到了。

陳震老師是一名普通的老師,他的語言功底深厚,善於敏感把握身邊事物,對各種話題,信手拈來,皆從教育的角度進行敘述,日積月累,堅持書寫,構成了二十七萬餘字的教育類著作。

書本里面文章大多短小精煉,無贅言贅語,給人很強的閱讀愉悅感。書本里面話題涉及豐富,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一位普通老師爲師、爲學、爲人的自在尋覓過程。應對現實的瑣碎與繁雜,陳震老師始終以教育者的智慧關照教育現實,展現了一位老師的工作與生活姿態。

作爲一名老師————要尋求有境界的工作姿態。

書本里面對老師的工作姿態提出了很多推薦,如:老師的基本要求是發奮創設寬鬆的和諧環境,調節構成寬容的內部心境,堅持寬厚關愛的溝通心態;“小疑獲小進,大疑獲大進”,能夠發奮培養出有懷疑態度,批判思維與創新精神的`學生等等,這些都是需要老師不斷尋求的!

對於教育者的工作姿態陳震老師認爲有境界爲上,借鑑王國維先生對於境界的經典描述,即:第一境,“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境,“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有境界的教育自成格調,有境界的教育才有生命力。境界有大小、高下之分,並無優劣。教知識,教方法,教心態能夠成爲教育的三種境界,對於成長中的人來說,知識,方法,心態都是重要的,境界由低到高,低層次是知識獲得,高層次是心態培育,只要能夠有效整合,就能促進終生的和諧發展。

作爲一名老師————要尋求有品質的生活姿態。

有品質的生活姿態是內涵多元的,閱讀是良好的通道。讀書能夠愉悅身心、提升自己。讀書讓生活更有品位,讀書使人內心更加寧靜,讀書使職業更有智慧。

老師是文化的傳承與引領者,讀書不僅僅是提升自己的需求,也是職業的要求。一位老師只要願意與書爲伴,堅持“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態度,就能尋覓到心中的清風明月,就能塑造出有品質的生活姿態。

讓每一點感動在心中融化,讓每一點感觸在心中發芽,並將思考記錄筆端。陳震老師作爲一名普通的老師,爲我們帶給了工作與生活姿態的良好範本。

讓我們以溫潤的內心,尋覓着教育中的清風明月,成爲溫暖的教育者!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