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演講稿

認識自己的演講稿15篇

本文已影響 3.09W人 

好的演講稿可以引導聽衆,使聽衆能更好地理解演講的內容。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演講稿應用範圍愈來愈廣泛,演講稿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認識自己的演講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認識自己的演講稿15篇

認識自己的演講稿1

古希臘神廟上刻着一句箴言:認識你自己。

我是誰?從哪裏來?到哪裏去?這是人類的永恆話題。

屈原在《天問》中對人的本源發出了追問:“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千年之後,達爾文用進化論做出了科學有力的迴應。

但是,認識你自己,不僅是一個科學問題,更是一個哲學問題。每一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都有可能迷茫困惑,可能利令智昏,可能眼紅耳熱,忘記了自己的使命,喪失了自己的初心。

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話爲後人提供了一種理想的範式:不同的人生階段,對應着不同的人生體悟,收穫不同的人生境界。這是一種對自我的高度洞察,對人生目標的高度自覺。這種境界,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一般人也許達能以體會。但是我們可以把自己的人生也放在這樣一個座標系上去體認,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我是否成爲了更好的自己?是否實現了年輕時的夢想?人生的下半場該如何奮鬥?

認識你自己,要有謙虛的靈魂。

作爲全希臘最有智慧的人,蘇格拉底說過一句話:“我知道自己一無所知。”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牛頓在臨終前說:“我好像是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孩子,不時爲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麗的貝殼而歡欣鼓舞,而展現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人生是有限的,而智慧是無窮無盡的。擁有謙虛的靈魂,在自然面前保持敬畏,對生命常懷感恩,這是一個能夠認清自我的人應該做的事情。

如果前秦主帥苻堅多一分謙虛謹慎,少一分妄言要投鞭斷流,而是清醒地看到淝水之戰前雙方的真實實力以及北方各族的暗流涌動,興許不會一戰而敗、草木皆兵,南北朝的歷史也就因此改寫。如果能夠大清帝國不再妄自尊大,看清楚自己早已不是世界的中心,停止閉關鎖國,早日開啓民智,興許就不會被堅船利炮一次又一次地留下屈辱印記。

但是,歷史沒有那麼多早知道。在紛亂的時局中保持清醒的頭腦,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壇經》中記錄了一個小故事: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無論是幡在動,還是風在動,都來自於是內心對於外物的認知。要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識,還得時常聽聽自己的心跳,叩問自己內心最真實的聲音。

認識你自己,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是一種人生修爲,一種人生境界。多一分清醒,少一分盲目;多一分克制,少一分衝動;多一分謹慎,少一分狂妄,興許可以慢慢打開認清自己這道大門。

認識自己的演講稿2

尊敬的各位評委、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認識自己》

在古希臘的聖城德爾斐神殿上刻着一句千古流傳的箴言:認識你自己。它傳達了神對人的要求,就是人應該知道自己的限度。有人問泰勒斯:什麼是最困難之事,回答是:“認識你自己。”接着又問:什麼是最容易之事?回答是:“給別人提建議。”這位最早的哲人顯然是在諷刺世人,世上有自知之明者寥寥無幾,好爲人師者比比皆是。看來還是大哲學家蘇格拉底領會了箴言的真諦:“我比別人知道得多的,不過是知道自己的無知。”正是這種謙虛態度,才成就了蘇格拉底的深厚哲學思想。

美國貝爾電話電報公司實驗室著名科學家、“衛星通訊之父”約翰?皮爾斯也曾提出過同樣的觀點:意識到無知才讓我們充滿活力。

在美國人心目中,林肯是極有威望的總統。美國人都認爲,從來沒有比林肯講話所用的字句更優美的了。可林肯的父親是一個目不識丁的木匠,他的母親也是普普通通的家庭主婦。那麼林肯怎麼會有運用文字的特別才能呢?人們通常會認爲是受過良好教育的緣故,其實不然。不少美國人都知道,林肯所受的教育是“極不完全的”,他一生中只進過不滿一年的學校。那麼誰是林肯的老師呢?他們是數位外出巡遊的村儒學究等人,他曾每天和許多農夫、商人、律師商討國家大事、世界風雲,從他們身上學習到許多的知識和道理。林肯成功的祕訣就是:“每個人都可能成爲他的教師。”

由此可見,正是林肯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的不足,善於向每個可能彌補自己不足的平凡人學習,才能取得這樣的成功。在大多數人的眼裏,他的成功似乎是傳奇的,可仔細想想,卻又是在情理之中的。的確,他並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但是他卻通過認識自己來認識世界,所以與其說他的成功存在着偶然性,不如說正是他經常地自我審視、自我探尋,才成就了這樣充滿着傳奇色彩的一代總統。

我們在平常的學習中,也要有這樣的自知之明,只有先認識到自己的無知,才能形成自己虛心向人學習的動力,才能發掘潛能、不斷取得進步,達到預定的目標,邁向成功。不自以爲是、抱着開放的求知意識和謙虛好學的求知態度,我們才能多學知識,獲得成功!

最後我想用一句話來結束今天的演講:意識到無知,便是有知的開始。認識自己,從今天開始!

認識自己的演講稿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在你的生活中,有一個人需要你的支持、鼓勵和理解,有一個人是你最可信賴的人,這個人是誰呢?就是你自己。

你有沒有想過,在生活中,人們最先注意的是自己,還是別人?“當然是自己。”你毫無疑義地說。你說得很對,拿到一張集體照,每個人的目光首當其衝不就是落在自己身上嗎。可是人們經常會發生不認識自己的現象,有些人在碰到意外打擊時不能自拔,會一下失去自我,事後回想:“我怎麼會做出這種事,說出這種話,簡直不可思議。”

如果沒有鏡子,不去河邊照照,人類可能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的模樣。同樣,人如果不去觀察、審視自己,不去認認真真坐下來想一想自己,就難以瞭解自己那變化莫測的思維、情緒和自我表現。

當你在失敗和挫折中,自己看不上自己,和自己賭氣,摔東西、罵人、捶打腦袋、無休止地長吁短嘆時,你有沒有想過,這並沒有解脫你的失敗,減輕你的挫折。你有沒有想過:是誰在阻撓你取得成功呢?這個人正是你自己。原來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敵手,而是你自己,你脆弱的心是你最可怕的敵人。

如果爲自己長得不好看而發愁,那你只會越來越醜;如果老是懷疑自己學習成績不能提高,你只能忍受失敗的煎熬。你有你的特長,你有你的情懷,你的你的才華,難怪有人寫過這樣一本書叫《生生世世爲矮人》。只有在“自卑”中尋找突破口,纔有可能改變自我。

從古至今功名顯赫的名人激起多少人的羨慕,欽佩,當這些人站在人們面前時,使人感到渾身上下都有一種人格魅力,可他們並非都是幸運兒。翻開他們每個人的經歷,幾乎都有過“醜小鴨”的坎坷經歷。他們善於把自己的缺陷當作人格完善大廈的鋪墊,從而鑄就了不屈奮鬥的個性。

美國參議員艾摩·湯姆斯16歲時,長得很高,但很瘦弱,別的小男孩都喊他“瘦竹竿”,他每一天、每一小時都在爲自己那高瘦虛弱的身材發愁。後來的一次演講比賽,使他發生了大的轉機。在母親的鼓勵下,他花了很多功夫進行演講準備,他把講稿全部背出來,然後對着牛羊和樹木練了不下100遍,終於得了第一名。聽衆向他歡呼,讓譏笑他的那些男孩羨慕不已。從此他的信心百倍,逐步走向成功的大門。他在回憶往事時說:“想當初,當我穿着父親的舊衣服,以及那雙幾乎要脫落的大鞋子時,那種煩惱、羞怯、自卑幾乎毀了我。”

至此,我們可以悟出這樣一個哲理:“認識自我”是人類智慧的表現,“改變自我”是成功人生的敲門磚,只要敢於突破自己那顆脆弱的心,拿出行動,你就能超越自我。“醜小鴨”就會變成世界上最美麗、最有活力、最有價值的人。

認識自己的演講稿4

我始終認爲,一個人應該展望未來,真正認識自己擁有的一切。這纔是人生大路上最重要的舉措。

100多年前,在美國費城的6個高中生向他們仰慕已久的一位博學多才的牧師請求,說:先生,您肯教我們讀書嗎?我們想上大學,可是我們沒錢。我們中學快畢業了,有一定的學識,您肯教教我們嗎?

這位牧師名叫R·康惠爾,他答應教這6個貧家子弟。同時他又暗自思忖:如今社會上一定還會有許多年輕人沒錢上大學,他們想學習但付不起學費。我應該爲這樣的年輕人辦一所大學。“

於是,他開始爲籌建大學募捐。當時建一所大學大概要花150萬美元。康惠爾四處奔走,在各地演講了5年,懇求大學爲出身貧窮,但有志於學的年輕人捐錢。出乎他意料的是,5年的辛苦籌募到的錢還不足1000美元。

康惠爾深感悲傷,情緒低落。當他走向教堂準備下禮拜的演說詞時,低頭沉思着,他發現教室周圍的草枯黃得東倒西歪。他便問園丁:爲什麼這裏的草長得不如別的教堂周圍的草呢?

園丁擡起頭來望着牧師回答說:噢,我猜想你眼中覺得這地方的草長得不好,主要是因爲你把這些草和別的草相比較的緣故。看來,我們常常是看到別人美麗的草地,希望別人的草地就是我們自己的,卻很少去整治自家的草地。”

這位園丁的一席話使康惠爾恍然大悟。他跑進教堂開始撰寫演講稿。他在演講稿裏指出:我們大家往往是讓時間在等待觀望中白白流逝,卻沒有努力地去工作使事情朝着我們希望的方向發展。他在演講中講了一個農夫的故事,他說:有個農夫擁有一塊土地,生活過得很不錯。但是,當他聽說要是有塊土地的底下埋着鑽石的話,他只要有一塊鑽石就可以富得難以想象。於是,農夫把自己的地賣了,離家出走,四處尋找可以發現鑽石的地方。農夫走向遙遠的異國他鄉,然而卻從未能發現鑽石,最後,他囊空如洗。一天晚上,他在一個海灘畔自殺身亡。

而真是無巧不成書!誰會料到那個買下這個農夫的土地的人在散步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一塊異樣的石頭,他拾起來一看,它晶光閃閃,反射出光芒。他仔細察看,發現這是一塊鑽石。這樣,就在農夫賣掉的這塊土地上,新主人發現了從未被人發現過的的最大的鑽石寶藏。這以後會發生的事情,我就不打算去細說了。

但是這個故事是發人深省的,康惠爾寫道:財富不是僅憑奔走四方去發現的,它屬於自己去挖掘的人,只屬於依靠自己的土地的人,只屬於相信自己能力的人。那麼其實我就是屬於這種類型的人,兩年多以來,我不停地寫作。寫博客日誌,也寫詩歌,還寫長篇、中篇、甚至短篇小說,畢竟我的筆齡兩年還不到。文筆也略顯稚嫩。也有一些好事的人說這說那的。而我卻滿不在乎,我一直認爲堅持就一定會得勝的,至於何時,那就不是我們能夠預料到的。相信自己的努力遲早會成功就OK了。

認識自己的演講稿5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認識自己》。

來到這裏三年,我覺得自己還從未好好的對自己進行一番認識,直到這次有機會寫這篇稿子,我和自己進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原來,我是這樣的。

剛進學校,也可以說自己是帶着理想,帶着抱負來的,想像着自己三年後能金榜題名,考進一所理想的大學,讓父母爲我驕傲。但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只能歸結爲想象。前二年時間裏,我曾用功過,也曾取得過好成績,也受到過老師的表揚,成績排行榜上也曾進入過學校前十名。但後來,由於種種原因,我變得不專用功,開始學會上課開小差,作業不及時做,只想着玩,對學習,特別是自己基礎差的課程,慢慢的失去了興趣。但時間,不管我用不用心,專不專注,喜歡不喜歡,照樣一分一秒的走動着,走動着,直到分班之後。

高三財會班,老師告訴我們,留下來的,一年後一定要走進大學的校門,否則,就對不起這一年的付出,走進高三財會班,看到第一排同學認真學習的樣子,看到他們對題目的分析見解,我突然醒悟到,前二年我到底幹嘛去了?接下來這一年,我又應該怎麼辦?我必須清楚的認識自己,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在古希臘的聖城德爾斐神殿上刻着一句千古流傳的箴言:認識你自己。它傳達了神對人的要求,就是人應該知道自己的限度。有人問泰勒斯:什麼是最困難之事,回答是:“認識你自己。”接着又問:什麼是最容易之事?回答是:“給別人提建議。”這位最早的哲人顯然是在諷刺世人,世上有自知之明者寥寥無幾,好爲人師者比比皆是。看來還是大哲學家蘇格拉底領會了箴言的真諦:“我比別人知道得多的,不過是知道自己的無知。”正是這種謙虛態度,才成就了蘇格拉底的深厚哲學思想。

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的不足,善於向每個可能彌補自己不足的平凡人學習,才能取得這樣的成功。我們通過認識自己來認識世界,成功雖然存在着偶然性,但經常地自我審視、自我探尋,才能成就更完整的自己。

我們在平常的學習中,也要有這樣的自知之明,只有先認識到自己的無知,才能形成自己虛心向人學習的動力,才能發掘潛能、不斷取得進步,達到預定的目標,邁向成功。不自以爲是、抱着開放的求知意識和謙虛好學的求知態度,我們才能多學知識,獲得成功!

最後我想用一句話來結束今天的演講:意識到無知,便是有知的開始。認識自己,從今天開始!

謝謝大家!

認識自己的演講稿6

尊敬的各位評委、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認識自己》。

首先我要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故事很簡單就是在座的大多數人已經經歷的或即將經歷的事,暑假找工作。

故事發生在去年的暑假,面臨即將到來的暑假室友們都不甘心回家宅着,幾個人在一起琢磨決定找“暑假工”。當時那叫一個興趣高漲,不求同年同月來,但求同年同月走,大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真是豪情萬丈。但卻面臨着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校園搬遷,也就是那麼幾天後可能學校連飯都吃不上接着連住也是個問題。終於在搬遷大軍浩浩蕩蕩的橫掃了一圈之後,學校的模樣徹底變了,除了每天會和你見面的樓管阿姨,想見個人都很難。就這樣大家開始買車票了,一個,兩個,一天兩天三天,最後就剩下一個女生。在空蕩蕩的宿舍,空蕩蕩的三棟,空蕩蕩的校園裏堅持了七天,終於等來了第三個中介公司安排的面試,工作找到了,在工廠裏做包裝工。

聽我講完了這個故事,不知道你對那個女孩是什麼樣的看法,可能你看到了他的堅韌他的執着,可能你看到了他的不知變通,爲什麼一定要找工作,難道不可以藉此時間多學點其他的東西嗎,或許你看到了他考慮問題的片面,根本不把自己的安危當回事,情感衝動,不理智。猜想下想那個女孩看到了嗎,她也看到了,因爲她就是我,那些都只是我自己這本書中的一個片段,都只是我認識自己的.一個過程。

你可能讀過李開復的《世界因你而不同》,看到他不循規蹈矩,聽從內心的召喚,去做自己最想做的事。你也可能看到了周恩來那一顆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心和關心所有人的真摯感情;你還可能瞭解了沈從文年少直到青年時在社會這本大書中的學習,意識到見識改變自己的命運,等等這些都非常好,但是我想說的是你讀過你自己這本書嗎,你讀過那些已經被書寫了很久的某一章某一節嗎,認真思考過那些事給你帶來的變化,能給你的某些感悟嗎,靜下心來思考過你自己這本書即將書寫的內容和上演的故事嗎。

認識自己,瞭解自己,認識自己,全方位剖析自己,留出那麼點滴時間來用心去讀認識自己這本書,也許你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謝謝大家!

認識自己的演講稿7

六月高考結束,九月來到醫大。三個月,告別着十二年酸甜苦辣;三個月,填充了對大學太多的憧憬;三個月,增長着對醫大的嚮往,三個月,猜測着藥學的真容:十二年與三個月,是動如脫兔前的靜積蓄,是一鳴驚人前的蟄伏期。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不顧風雨兼程。於是我從山東來到福州,即爲到遠方開闊眼界,也爲讀藥學工作謀生。

我帶着故事來醫大,卻像一個沒有歷史的人。我要學習的東西太多,要認識的東西太多,要展示的太多,我需要提高的還太多。

現在醫大的時間也恰好有三個月了。三個月,熟悉校園環境,領略醫大風采。三個月,汲取學長學姐的經驗,試着安排時間與自學。三個月,瞭解大學課程,告別高中被動學習的狀態。三個月,參加社團與學生會的各種活動,拓展自己的課外能力。

這新鮮多彩的三個月,這悠閒匆忙的三個月,我們不應該再總當自己還是一無所知的freshman,而是要制定大學的規劃,明確自己的奮鬥目標了!

有人說大學有四重境界,第一重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第二重知道自己不知道,第三重不知道自己知道。第四重知道自己知道。

我想讀大學的過程正是自我認知和自我提升的過程。

西班牙古彥說:自知之明是最難的知識。德國有彥:只有在人羣之中才能認清自己。大學正爲我們提供了提高自我認識能力的條件。在大學,我們將認識各種各樣的人,遇到從沒見過的事,在形形色色的人中我們要定位自己——我是怎樣的獨一無二。在七七八八的事情中,發現自己的潛力與不足。於是,自知所短而求其強也。

今天站在這裏的我,感知到自己的無知。我不敢說已經學到了多少,我只能自問還要學些什麼。

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做舟。這句古訓,恰好回答了我的一些疑問。要學什麼?學海無涯,怎麼學?書山有路,刻苦爲舟。

我想大學的學習有兩個方面,和一箇中心。兩個方面專業知識和爲人處事。一箇中心就是我,自我。學習的途徑倒是多的很。

首先,不把大學的圖書館裝到腦子裏,不僅是大學時期的一大遺憾,更是一種損失。所以常去圖書館吧,與高尚的心靈對話,與大師交流思想。

其次,常規課程的學習比從前輕鬆了很多,沒有了老師的填鴨式的教學。自制力就尤其重要。自習室可以幫助我驅除惰性,所以少一些時間待在宿舍多到自習室讀書學習吧。外在環境可以幫助我們做的更好。

大學——認識自我的聖地,大學——放飛夢想的地方,大學——獲取知識的殿堂。大學是太豐富的舞臺。每個人都可以也應該找到自己的舞臺角色。我們不能容忍自己的平庸。

四年在我們的生命中並不漫長,四年後,我不願在回想大學生活時,因不求上進而消沉沒落,因虛度光陰而喟嘆唏噓,因錯失機緣而一事無成,因沒有理想而迷失方向。所以珍惜大學重的每一天,珍惜我們的青春去努力吧。

最後,我想用蘇格拉底的一句話結束我的演講,這也是我大學生活乃至人生中的一句指導箴言: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學問要不知足。

認識自己的演講稿8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你有過這樣的感受嗎?當聽到與自己同齡人在電視節目中繪聲繪色的辯論時,你是否責備過自己沒有智慧的頭腦呢?看到電影明星多姿的風采,又是否發覺自己長得太平庸…… 那麼,我告訴你:快快認識自己,欣賞自己吧!難道你沒有感覺到自己或活潑或文靜或瀟灑的可愛性格嗎?難道你沒有看到自己的青春光彩……

如何去認識自己、欣賞自己呢?

曾經有過這樣一個經歷:上學期學校組織了一次演講比賽,幾個好友極力向班主任推薦我。我覺得這是一次難得的好機會,正好也趁這次機會向同學們展示我的才華,便十分高興地參加了。我每天刻苦地練習演講詞,一遍又一遍的揹着,力求完美。

終於盼到了演講比賽的那一天,我懷着緊張而又興奮的心情,在老師同學的鼓勵下,我信心十足、精神百倍地走上臺開始演講了。“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大家好。下面我給大家講……”一句接一句優美而流暢的話語從我口中流淌出來,在那安靜的演講臺上回蕩着……正當我講得津津有味,聽衆們聽得聚精會神,各個評委看着我直點頭時,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我的腦海中突然一片空白,我的身體顫抖起來,思緒也跟着亂了起來,我的口齒在剎那間也含糊不清了。在評委老師的嘆息聲中,我低着頭,難過地走下臺。

我辛辛苦苦的練習,竟然沒有得到回報!而當初對自己的那份信心,早已煙消雲散。

我憤怒地撕掉了自己煞費苦心寫出來的演講稿,大聲痛哭。這時,一雙有力的大手扶在我的背上,我滿臉淚痕地轉過頭,看見語文老師正站在我身旁微笑,我看到她那關切的目光,對我充滿希望的目光。“老師,我是不是很沒用?”我傷心地發問。“不,孩子,這只是一次偶然的失誤。你沒有錯!錯就錯在你不會用另一種方式來欣賞自己。你已經努力地付出了,雖然沒有獲獎。但這努力的過程中你有了許多收穫,這纔是最重要的。其實你是優秀的,只要你以全新的面貌去重新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優點。”老師很有道理地說着,走到我身邊,撫摸着我的頭,親切地說:“來,讓我也欣賞一下你的演講。”我拭乾眼淚,突然間我又一次看到了老師那雙對我充滿期待充滿信心的眼睛,於是,開始演講起來,不知爲何,此刻的演講是那樣的輕鬆。演講完了,傳來一陣響亮的掌聲——老師的掌聲。我再一次看到了教師那鼓勵的目光。我笑了,眼淚卻早已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 在以後的日子時裏,無論遇到多少次失敗,我都會想起老師那對我充滿無限期望的眼神,於是我便會用另外一種方式去欣賞自己,認識自己,發現自己的長處。她說得多好,只要付出了,就算沒有回報,也是成功的。 那一次,淚水洗涮了我心中的委屈,使我真正領悟到生活的內涵——怎樣在生活的種種困境中去認識自己。

認識自己,讓我對青春生活充滿了嚮往,更堅定了我前進的目標……

謝謝大家!

認識自己的演講稿9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很榮幸,能在升旗儀式上發言,我發言的題目是《認識你自己,發展你自己》。

最近我校混聲合唱團應邀赴維也納金色大廳參加第三屆“至高榮耀”國際青少年音樂節,並被深圳市外事辦正式批准。我校混聲合唱團的成員主要是由09屆高三同學組成,三年來,你們一直堅持每天只用早操或課間操的20分鐘時間訓練,寶貴的20分鐘,積累了十三首中外經典歌曲,先後參加了13場各級各類演出及比賽,多次參賽在市、區都是金獎第一名。相信金色大廳的演出是每一個音樂人一生的期盼,同時也是我們翠園合唱團隊員的期盼,這一段藝術經歷和體驗必定是終生難忘和至高榮耀。你們創造了花最少的時間獲得最大效率的奇蹟。我們爲此感到驕傲,我們爲此感到自豪。翠園爲你們喝彩。在此,我們也要感謝學校爲支持我們提供的各種策略。爲了同學們更好的發展個性,張揚個性,將來儘快的適應社會綜合素質人才的需求,學校千方百計,通過各種渠道爲團隊建設和發展提供廣闊的平臺,任由我們在藝術的殿堂展翅飛翔。

同學們,歌唱着、舞蹈着、演奏着,是美麗的,同時也是艱苦的。在我們的團隊訓練中,爲了抓住每一個音符,每一個節拍,每一口氣息,每一個動作,讓每個樂句駕馭自如,致力於把它們很好的完美的結合起來,讓優美的樂聲在翠園上空蕩起迴腸,讓優美的舞姿在翠園校園輕盈,老師們同學們都付出了無數的艱辛與汗水。歌唱着、舞蹈着、演奏着,更是幸福的。你們看到了嗎,在舞蹈室、合唱室、器樂室,在舞臺上,同學們一張張收穫、成就、幸福的笑臉,繪出了翠園和諧陽光的校園氣氛,就好象一個個跳躍的音符,譜出翠園綠色的生命樂章,動人而輝煌!

在這裏我還要告訴大家一個:我校高二年級正式設置影視藝術傳媒專業,上一週我們舉行了揭牌儀式,並由專業指導老師正式開始授課。讓我們期待着這一嶄新的培養人才模式爲翠園的發展增添光彩。

學校的新發展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努力與付出,需要我們齊心協力形成優秀團隊的合力。優秀的團隊需要的又是什麼?是團隊的凝聚力,是精誠合作的團隊精神,是我爲人人,人人爲我,是每人出一份力,盡一份責,互助,奉獻,共同進步,共同發展。這種精神就是來自翠園大家庭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

老師們,同學們,激情在藝術中燃燒,生命在藝術中不老。唱起來,跳起來,奏起來,去親密音樂,去親吻音符,去體驗高雅人的自豪和驕傲吧!

謝謝大家!

認識自己的演講稿10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離自己越近的東西,往往看得越不清楚,正所謂“欲知人者,必先料己之短長”這時正確認識自己尤爲重要,認識自己,才能認識他人,認識社會,最終走向成功之巔

相傳,在吳國和西晉滅吳時期,有一位叫周處的人,他爲人性情暴躁,縱情肆欲,常常爲禍鄉里,使村民苦不堪言。於是就把他和山上的猛虎、水裏的蛟龍合稱爲“三害”。一天,周處看到一些老人圍坐在一起愁眉不展,問過後才知是猛虎和蛟龍又來興風作浪,周處聽後就說:“我去除掉他們”之後就邁着大步離去了。過了一段時間,村民見周處一去不回,以爲他與猛虎、蛟龍同歸於盡,十分欣喜。可沒成想,他卻帶着蛟龍、猛虎的屍首趕了回來。後來周處才知道原來自己也是“三害”之一,就下定決心,痛改前非,最後終於除了自己這一害,得到了鄉鄰的讚揚和擁護。

從古至今,人無完人,只有學會全面看待自己,纔能有所進步,找準自己的位置,使自己更加成功。自知者明,自勝者強,人只有正確認識自己纔有可能成爲了不起的人。

雖說如此,但依舊有許多人認不清自己,生活在一個自己僞造的虛擬世界裏,看不到自己的本來面貌。有時候,生活就像一面鏡子,映射出了你行爲的點點滴滴,而這面鏡子,別人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鏡面上的污濁,真正可以使鏡面光潔的,只有你自己!

總而言之,人只有認識到自己的問題,纔可以完善自我,孔子云:“吾日三省吾身”難道不引人深思嗎?把自己的優點發揚光大,讓自己的缺點無處遁形,多聽取別人的意見,這樣你就會提升自我,在人羣中脫穎而出,成爲海面上升起的一顆新星。

其實有時,在空閒的時間裏,你能自我反省出很多東西,仰望星空,看着宇宙鬼斧神工的傑作,你會思考許多事情。“不己知者,焉能知人?”只有學會了認識自己,才能看透常人所無法看透的東西,這也不失爲一種“學問”。而我們就是在這種“學問”中成長,逐步成爲對社會、對人民有用的人。

認識自己的演講稿11

走過生命,猶如走過一條河流,河流中有許多精巧別緻的卵石,這猶如生命歷程中的成功,這時我們只需要彎下身,將最近的那枚石子拾起。或許這不是你最初想要的,但只要你用心,它同樣有價值,走好人生的第一步,便是爲自己找到一盞合適的航標燈。

西風蕭瑟,殘葉如蝶,悠悠飄落,那低垂的花,早已無力承受那一個個美麗的神話,昔日的幻想與浮華,一點點地在這一片荒涼中消失殆盡。擁有的,只是在熾紅的朝陽當空升起,霞光燦爛輝煌時對自己的認識。

一隻鷹隼,幾次振翅,跌落谷中,反反覆覆,這——不是絕望,是想一飛沖天的一心執著;這——是鷹隼對自己能夠征服天空的信心與對自己能力的認識。

一枚楓葉,秋風過後,悄然翩飛,落在地上,這——不是寂寞,是楓葉將自己獻給秋天的一汪情意,這——是楓葉對自己能“化作春泥更護花”的認識。

一炷香,點燃之後,化爲灰燼,散落風中,這——不是淒涼,是香銷以後,香氣瀰漫的一片深意,這——是香在生命盡頭還能放出一縷的神韻,是它對自身價值的認識。

認識自己,實現人生的價值,爲整個社會貢獻出自己的一份綿力,那麼,你的人生將會無比精彩。

著名數學大師陳省身在回答爲什麼選擇數學時,竟毫不掩飾地說“別的什麼都不會,只好做數學”,無獨有偶,著名畫家黃永玉也以同樣的話回答這個問題,他們的話令我無比的震撼,能作出這樣的回答,那是因爲他們完完全全的認識了自己,在生命的長河中,選擇了離自己最近的那枚卵石,找到了一盞最適合自己的航標燈。

當黑夜籠罩着你的人生,走出黑夜最好的方法那就是認識自己,點燃自己心中的那盞燈,這條路無論有多坎坷,跟着那盞燈,你會輕鬆而又愉快地達到成功的頂峯,實現人生的價值。

月亮的第一縷幽光已經劃破黑夜,浮動着託着我們無比焦躁的心駛向遠方……,找到那輪屬於你的月亮,找到那盞屬於你的航標燈,找到夜晚那顆明亮的北極星……,它需要的是認識自我,只有認識自我,定位人生,纔會使成功的光環降臨到我們身上。

成功,需要的是認識自我!

認識自己的演講稿12

同學們,我今天這個話題,實際上是從貝寧他剛纔講到的,關於高考開始的。我是比較早的,當時是七七級、七八級,因爲這兩級的時間特別近,大概一次是1977年,其實到年底了,一次是1978年夏季。那麼對我來說,我當時實際上是下鄉九年。1968年的7月1日,我就到了一個很遠的地方,大概坐了三天三夜,昏天暗日的,就坐的火車啊汽車啊,拉到一個地方。現在想起來,那個地方連地名也沒有,就是在黑龍江的邊境。所以我實際上是很長一段時間,是在農村度過的。

然後1977年回來,當時還很茫然。因爲我們這麼大年齡,能不能讓考試,其實不是很清楚。我印象1978年,大概春節前後的時候,那時候有一個親戚,他在一個汽車公司工作,他說這樣吧,你到我北京市人民汽車一廠來吧,將來能開汽車。因爲我們那個年代,什麼叫好工作呢?有兩個事情肯定是好的,一個叫手拿方向盤,一個叫手拿聽診器,這很厲害對不對。我說那好啊,於是我就在好像春節前後,就到他那一塊兒去工作了。但是到工作才知道,說你要想開汽車呀,得先當售票員,那怎麼辦?那就當吧。

後來當了一兩個月售票員,突然意識到可以報名高考了,然後就得找材料。那時候不像現在,說你還能到街上買一本複習考題,那時候哪有這些東西呀。所以我印象就是說找幾個好朋友,然後大家你有一道題,抄下來,有一個筆記本專門抄題的,每門課都有一個筆記本。因爲你不知道別人怎麼考你啊,於是你就找各種考題溫習,參加高考的。那個時候,選拔人才的機制都沒有了,誰也不知道誰有什麼本事,沒有辦法,所以我認爲,高考確實是一個很好的人才篩選的辦法。如果沒有這個機制的話,那麼實際上我們真的沒有辦法來識別人才。有了高考以後,七七級,七八級,其實因爲這兩級當時就隔半年,所以這兩級基本上學的時候,也很密切,在一塊了。我所在的人民大學是1978年覆校,所以我算是很幸運,成爲中國人民大學覆校後的第一屆學生。

那麼我那個年代,真的是對知識非常渴求,其實大家想想,我下鄉九年是十八歲去,二十七歲回對吧,這是人生多燦爛一段時間啊,所以你能理解我們到了以後對知識的渴求度。當時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書啊,那個時候看書雜亂無章,今天是《安娜·卡列尼娜》,明天突然拿一本叫《電工原理》,後天是《卓別林——不朽的流浪漢》,完全沒有關係。那時候渴望知識嘛,而且那個時候書很少,所以我印象就是一本書,翻到最後的時候都得小心翼翼,再翻那本書就翻爛了。而且這本書到你手裏以後,你必須一夜把它看完,因爲第二個人,早上就在你那裏盯着呢。所以你儘管幹了一天的勞動,那簡直疲乏得要命,晚上熬着夜也得把它看完。

夜裏怎麼看書呢?就是拖拉機上有那個煤油,把那個煤油拿來,弄一個棉花的小燈捻,然後就在那個豆大的燈捻下,看一夜書。第二天早上你看吧,兩個鼻孔都是黑黑的,所以可見就是說,我們那個年代真的是對知識非常渴求。誰要是能回一趟北京,頭一件事就是把書帶回來。有一次,我碰到作家樑曉聲,他好像跟我經歷差不多。他說當年回北京頭一件事,就是找書,把書帶回來。他說他有一次好容易帶了一提包書回來,結果沒想到,剛進村,你想大家都渴望書啊,結果書就被別人搶走了。有一本書,不知道被誰搶掉了,後來始終沒還他。他跟我說的時候還耿耿於懷。所以我感到,我那個年代上大學,享受在知識的海洋裏,真的是享受,真的覺得太好了。這樣一個時代,終於可以有一個文明的,有系統的梳理了。我們讀過無數的書,但那個書雜亂無章,你沒有被真的高手梳理過,這個知識的體系和知識的進程,這個事我覺得是挺重要的。

但是圖書館的書顯然不夠,因爲剛剛覆校嘛,書不夠,於是就去北大圖書館去找,因爲都是鄰居。最後終於找到一個地方,發現書最多了,叫作北京圖書館,這個地方現在已經更名,叫作國家圖書館了。每次真的我自行車後面,高高的一摞書啊。我都不知道有多少次,我騎着自行車,也可能是颳風下雨的時候,騎着這個車就往返於人大和北圖。所以可見我們那個時候,真的跟大家今天不一樣了。今天我估計不是沒有書的問題,是浩如煙海的書,到底怎麼來看的問題。而且我覺得今天可能大家,對紙質書都沒有太深的感情了。因爲天天大家拿一手機,天天掃那個微信,好像紙質書不是那麼重要了。但是我上大學的時候,我覺得那個書對我們來說,還是非常神聖的一件事情。

大家如果讀過作家高爾基的“三部曲”,他曾經寫《大學》。高爾基沒上過大學,但高爾基的大學是什麼呢?其實就是他的社會生活和社會經歷。所以我認爲我有兩個大學,你想我是1968年下鄉,1977年回來。我今天思考起來的話,如果我後來學的不是社會學,假設我學的是物理學,是化學,是數學,是其它學科,那九年頂多也就是一個生活閱歷,也就是一種品格,意志的培養等等,它跟學問沒有什麼關係。但是後來我做的這門學科恰恰叫社會學,所以想起來的話,跟我關係還真是深刻。因爲我們社會學有一個看家本事,就是說像一個研究生,你想寫一篇社會學的碩士論文,頭一件事你先去“田野工作”,你在一個村莊你都沒待過一年,你在一個地方都沒做過深入研究調查,你怎麼敢寫文章?這個東西有個英文詞叫,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叫參與式觀察。實際上後來我仔細想想我那九年幾乎是做了九年的參與式觀察。

實際上我上人大的時候,還沒有社會學,我最初學國際政治。大家說那你學國際政治轉社會學,這挺大的轉變。一個是研究國外,一個是研究國內,這不一樣啊。畢業的時候,我就仔細在思考這個問題,就是說我的優勢在哪裏?那麼我仔細一想呢,其實我在國際上沒有什麼優勢,我連美國都沒去過,我還研究美國,歐洲也沒有去過。所以我很質疑,我對於所謂國際問題的研究。而我仔細想我可能最瞭解的還是中國吧,所以這也是促使我很大程度上,後來做社會學研究的。我怎麼知道社會學的呢?其實是上大學的時候,1979年,當時有一個國際圖書展。那個時候改革開放了,大量的圖書開始被引進到國內了。那麼我去外文圖書展,我發現有一面架子都是這個社會學,Sociology。覺得這很有意思,一看艾瑞克森的,“人格發展八階段”,那一想我是哪階段啊。因爲那之前沒有這種學問啊,所以我逐漸意識到了,還有這樣一門學科,它告訴你怎樣認識你自己,怎樣認識社會,我覺得很精彩。

所以我後來很自然地就覺得,人大正好有社會學,我就在社會學系當老師。社會學讓一個人認識自己,這挺重要的,就你先想好了,我究竟是什麼樣的,這個判斷很重要,自己爲什麼要學。

我自己從1999年到清華,後來我做社會科學學院的院長,每年就要給學生講話,所以今天我也給大家分享一個清華故事。

這故事發生在1937年,大家知道1937年,“七七事變”以後,日軍就攻進宛平城,清華校園被佔了。這時候清華的一個教授,叫趙忠堯,物理系教授。他突然意識到有一個東西落在實驗室裏面了。什麼東西呢?就是放射性的鐳,這是他當年在劍橋大學的時候,他的導師是出於對中國人民很友好,把大概五十毫克的放射性鐳放在一個鉛管裏,在那個實驗室裏面。

七月中旬的一天晚上,趙忠堯教授就匆匆忙忙來到樑思成家。因爲樑思成條件比較好,他有輛小汽車,因爲大家知道城裏離清華也很遠。趙忠堯說,恐怕咱們必須得把這個取出來,兩人商量好了,夜闖清華園。然後就把一個小鉛筒取出來,他就拿一個鹹菜罐子,把這個藏在那個鹹菜罐子裏。後來一路其它東西都丟掉了,終於跑到長沙,找到清華的梅貽琦校長,講他一路的艱辛。趙教授熱淚盈眶而出,然後梅校長也熱淚盈眶而出。所以我們能理解,清華是一個有理念的學校。那麼我們作爲老師,總是給學生提出一些希望,學生其實無論能力大小,知道自己的奮鬥目標,就是一個有理念的孩子。

今天的演講是從我們高考開始的,所以我們再回到高考上來。我當年高考的時候,1978年,我查了一下數據,我們叫高校毛入學率,它的概念就是說同齡人口中,究竟有多少人在大學裏上學。我查了一下1978年,高校毛入學率只有1%,我們國家發展非常快,10%,20%,30%,高校擴招,那麼大家知道本來我們國家原來預定20xx年才能達到高校毛入學率40%,結果我們提前達到了,20xx年我們高校毛入學率40%。所以我覺得在座的同學們是很幸運的一代,也就是說想上大學的,差不多都可以實現自己的願望。你們有了更多的機會,但是社會對你們提出的挑戰其實也是更多了。比如說知識結構加快了,大家意識到了嗎?越是專一的技術,被淘汰的速度越快。

今天結尾我也講兩句,爲學和爲人,爲學要嚴,嚴謹求實,嚴肅認真,嚴師出高徒。爲人要正,正大光明,清政廉明,正人先正己。

認識自己的演講稿13

剛纔撒貝寧講,我們馬上要開學了。其實面對着開學,我還是有蠻深的情結的。這個情結是我進校園的門並不是那麼容易,我們那個時候高二就參加高考,大家都知道我名落孫山,那麼言下之意,我是一個高考的落榜生,我就要去復讀。

其實復讀本身來講,如果按部就班的話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復讀的過程當中,你會遇到各種各樣個性非常強的老師。你們知道白天的復讀班最不喜歡上的課是上午的課還是下午的課,你們說?下午。對,下午的第一節課,那個睡意朦朧啊,那個倦怠啊。而恰恰上這個課的時候,我們的個性很強的地理老師,張口就提問,蔣昌建站起來,你回答看看。我站起來了,我說老師,你能把問題再重複一遍嗎?他問,你剛纔幹什麼事去了,我說剛纔沒聽清楚。好,他又把問題重複了一遍,然後你的答案呢?我說老師那你說呢?他讓我坐下去,那我就坐下去了,接下來的那句話,讓我一輩子都記得:“我看你是沒有希望了。”

你們知道嗎?對於一個高考生來講,這句話有多重。注意,話沒有講完,第二句話更讓你絕望——“根據我多年輔導班的經驗,你真的沒有希望了。”你知道嗎?那種自尊心和虛榮心被徹底地打擊。但是我到現在爲止,一直還是很感激這個老師的,就是他這一棒砸下去把我砸清醒了。

到現在爲止,有很多的高考落榜生問我,說你怎麼重振旗鼓的時候,我還津津樂道地給他談這個經驗。你知道我的經驗是什麼嗎,我把初中的書和高中的書,把它加起來,我看頁碼是多少,然後除上三百六十五天。然後我告訴自己發現還可以,每一天其實你只要看那麼幾頁書,或者十幾頁書就看完了。對我來講,好像不是一個很難的事情嘛,對不對。所以從那天開始,我就每一天按照那樣的一個計劃,我就把從初中到高中的書,按部就班地把它消化過去,我就是這樣度過了我高考的複習階段。

還是套一句老話,叫作“功夫不負有心人”。高考完以後,我已經把高考完全忘記了,我覺得我今年還是考不取。我跟很多年輕的朋友一樣,我想考藝術,所以考完高考之後,我覺得沒有希望,我就去學畫畫。有一天我正穿着背心大褲衩畫素描,我接到了一通我姐姐來的電話,”昌建,你考取了!“ 啊,真的假的?真的,我說哦,那你告訴我蕪湖師專什麼時候報到。我姐姐聽了很奇怪,你怎麼知道是蕪湖師專呢?蕪湖師專是個大專學校,我說考取的不就是這所學校嗎?她說不對,是你的第一志願,安徽師範大學,是本科學校,你考取了,你知道嗎!

哇!那一瞬間同志們,掌聲可以有了,我就是這樣進了這個學校的大門。我一入學的時候,我就開始醞釀轉系,因爲你們都知道,我學過畫畫,所以我想轉藝術系。然後去拼命地折磨我當時的系主任。有一天系主任說,根據我對你的繪畫作品的瞭解,你經過刻苦的努力,你是能成功的。但是你最多是一個”匠“——畫匠。根據我對你政治學的成績的瞭解,如果你繼續努力奮鬥的話,你有可能成爲“家”。我不知道是因爲我們這個系主任很懂得心理學還是因爲什麼,一下子激發了我那個驛動的心。我想成爲“家”,我不想成爲“匠”。好,就開始認真地去學我的專業課。

在大學裏面,除了學習之外,其實還有很多社會交往的活動。後來學校裏面舉辦歌星大賽,那個時候我就開始每天晚上,別人在旁邊刷牙的時候,聽到我在唱歌。“怎麼停了?接着唱呀!”再刷牙,“怎麼停了?再來再來。”我是蠻受歡迎的。後來通過盥洗室的檢驗,我覺得我可以走到學校的舞臺了,所以我就參加了學校的歌唱比賽。你們知道我拿第幾名嗎?(觀衆:第一名),你對我那麼有信心啊?我的確是拿了第一名。我在這個校園裏的活動還是有我自己的價值的。

那我這裏就會講到,一九九三年我參加的那一次大專辯論會,說實在的,我並不是主動地積極地要參加這次的比賽。我就抱着隨時有可能被淘汰的這樣一個心情,走上了所謂辯論隊員的選拔競賽場。當你淘汰到最後的,第二關第三關的時候,你看到身邊的國政系的學生沒有了,只剩下你一個的時候。我告訴你們,那種集體榮譽感不用教育就油然而生。爲誰而戰?不是爲我而戰,爲國政系而戰,所以當時就告訴自己,死也要死到最後的決賽當中。所以那種集體的榮譽感上來了,就支撐着我一直到了最後。在校園裏面選拔到最後還好辦,要走上國際舞臺上的比賽卻很難辦,因爲你不知道命運掌握在誰的手上。

到比賽上飛機的那一瞬間,整個的隊伍都很沉默,走上飛機舷梯的時候,你會發現每一個人的腳步都是很沉重的。等到新加坡國際大專辯論會,我們拿到冠軍以後的那天晚上,當時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老師說:“昌建,你知道嗎?你走上飛機舷梯的時候,你回過頭對我說了一句什麼話?”我說我不知道,他說:“你回過頭來看了我一眼說,‘老師你放心吧,我會表現得很好的’。”

回過頭我真的不知道我那個時候,哪裏來的勇氣和信心,對他說的這句話。我只是覺得大家都很沉重。那麼到了比賽結束以後,我們的老師又說了另一句話——成功後各種各樣的誘惑就會接踵而至,你們一定要學會夾着尾巴做人。不管我在前面做過什麼樣的成就,取得了什麼樣的成績,我不能把這個作爲我特殊的任何的一個藉口。我沒有參加新加坡大專辯論會比賽之前,我的經濟上面是非常困窘和讓人尷尬的,所以每次到食堂的時候我就是倍受打擊的時候,我們那個食堂呢,是有窗戶是分開的,素菜,半葷半素菜和純葷的菜是分開的。我永遠會站在那個素菜的位置,但是我的眼睛永遠是盯在葷菜的那個檔口。有時候我就想說,人生過到這份田地也很失敗對不對?

那種悲情啊,油然而生。但是我很享受這種悲情,爲什麼呢?你知道嗎?高爾基在《我的大學》裏面,曾經有一句話,他說苦難的生活的最好的救濟辦法就是幻想。我個人覺得尷尬困窘,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自己陷入一種悲情。因爲你會覺得,生活再沒有比這個更苦,更讓自己尷尬的事情了吧。好,到了博士階段以後,我開始慢慢地寬裕一點了,生活也開始變得遊刃有餘一點了。而這個時候,就要開始想另外一件事情了,什麼事情?(觀衆:談戀愛),你太瞭解我了,我們那時靠寫信,我自己信寫得不怎麼樣,但是我經常幫助我身邊的難兄難弟們寫信。到才思枯竭的時候,我有一個好主意,就建議他們看五四時期的,那些現在看起來是很偉大人物的情書,我告訴他,如果你自己不能夠創造的話就照抄。這是一個祕訣,第二個祕訣,寫信的時候要有真情實感。但是那個真情實感,又到不到那個峯值的時候怎麼辦,我說藉助一些道具,拿一個吸管,自來水吸一點,然後那種兒女情長的段落,滴上去,知道吧。不要滴太多,就滴一點,那種欲滴又止的感覺,這個還蠻奏效的,對方很快就會回信。這個回信主要是以安慰爲主,我們那個時候對待感情的態度,說實在的,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參考的。

我用一首詩最能夠表達我們那個時候思考這個問題的方法:“我希望她和我一樣胸中有血,心頭有傷;不要什麼花好月圓,不要什麼笛短簫長;要窮,窮得像茶,苦中一縷清香;要傲,傲得像蘭,高掛一臉秋霜。我希望她和我一樣,就敢暗夜裏徘徊在白色的墳場,去傾聽鴟?的長鳴。去追逐飄逸的熒光。”我們都是在這樣的一個詩的感染之下去相信愛情的。

博士畢業以後我就留校,留校成爲一個光榮的人民教師。我自己認爲我上課還是蠻好的,但是幾年前有一件事情,讓我對自己教師的生涯和職業開始懷疑了 。爲什麼?有一天晚上我在備課,我感覺到我沒有辦法用我的腦子進行思維,我感覺到我的身體沒有辦法我自己來駕馭控制,而那個時候我就發現我的心臟完全要跳出我的胸腔,我甚至覺得我下一秒下一分鐘,就有可能死亡。後來醫生給我的診斷,他們認爲我是焦慮,有嚴重的焦慮症。

這種焦慮症的表現是什麼呢?我沒有辦法跟家人在一起吃飯,我吃飯是在我自己的臥室裏頭,就着電視機櫃旁邊的一個小角落吃飯,我沒有辦法邁出我家門一步,更不要談上在院子裏面散步。我心裏想這種狀態,我怎麼能夠去上課呢?有一天我接到電話,說蔣老師我們請你去開會,我必須要去開這個會。我就問醫生,我能去嗎?那個醫生說,我給你開一個比你平時服用的更厲害的藥,這樣子你吃下去的話,你就可以去開會了。我吃完那個藥以後,我就發現我好像能走出去了,而且走的距離還蠻長的,我發現我的身體其實沒有問題,而是我的什麼心理會有問題,因爲藥物幫助我克服了心理的問題。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跟藥物之間要進行搏鬥。一般來講緩解焦慮症的藥,是必須服用半年以上的,但是我那個醫生告訴我,在他所有治療的病人當中,沒有一個人敢在半年之前停用這個藥。我說我是一個很講究悲情的人,我就想我試試看,我要不要成爲你手下病人的唯一一個特例。他說我不相信,我停下來。我停下來那個藥的時候,我發現我不能走出去。但是有一天我接到銀行的電話,說你的賬戶有些問題需要調整,同志們那糾結啊,我一輩子的心血全在銀行裏面,你知道嗎?而此時此刻,我又不能夠邁出家門一步,怎麼辦?後來我告訴自己倒也倒在銀行的櫃檯面前,後來我不但走出去了,我還是開車出去的。我開車出去,把戶頭上的一些異動把它處理好以後,我又開車回來。

當我走完了這一次的時候,我頓時覺得我靠我自己的能力,是能克服焦慮的。所以我問我的心理醫生的時候,心理醫生說我今天不會給你開任何的藥,我只是給你講焦慮症形成的道理。他說:“昌建,你別愛惜你的羽毛好不好,你以爲這個世界上很多人在乎你嗎?”我說難道不是嗎?他或大:“真的不是。昌建,你能夠讓自己的性格,舒展一點嗎?你以爲讓自己變得有棱有角,這個世界就會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嗎?”我曾經以爲我是,他說:“不是,所以小夥子,伸展一點,展開一點。不要爲自己所做的一些小的瑕疵,用各種各樣的努力企圖去掩蓋它,太累,這不是生活的本意。”我理解了,其實科學和藥物會給你幫很大的忙,在靠你自己的能力沒有辦法戰勝心理問題的時候,但是有一點不要忘了,真正能夠戰勝心理的,最終還是靠自己。

我借用高爾基的那句表達,我還是認爲排遣尷尬和困窘的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自己設定在悲情的境地,如果你能做到的話,不妨試一試,謝謝大家。

認識自己的演講稿1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那是一本好厚的書,書上全是迷霧;那是一本很薄的書,書上全是崎嶇的小路;每段人生都是一本書,要用一生去讀。

認識自己,陶淵明正是因爲認清自己,不願與黑暗官場同流合污,不爲五斗米折腰,才寫出了“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的詩句。嚮往“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田園生活。

從他人的角度來認識自己。“遼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世事無常,誰知項羽從西楚霸王淪爲敗者,勝者爲王敗者寇。如果他早認識自己的不足之處,是否會有不同的結局,給予我們後人一個不同的歷史呢?可惜,世上沒有如果,只有已成事實的定局,我們只有惋惜。

勞格拉底他們哲理就是認識自己。

可看出,認識自己的重要性。

“關公面前耍大刀,班門弄斧”。

我們要勇於發出挑戰,牛頓,被奉爲物理界的權威,從未有人質疑,知道在實踐的過程中出現新的情況,當時人們還不肯認清事實。但是,愛因斯坦卻勇敢地站了出來,在當時,愛因斯坦被人嘲笑,他們認爲,牛頓是權威,不可能犯錯。可是,事實就在眼前,證明了愛因斯坦是正確的,提出了相對論,使物理界進入了另一個層面。

這樣的“弄斧”,不是玩笑,是在看清自己的前提下,堅持自己的信念。

在一次全國青年數學大賽中,一共是50道題,有位學生答對了49道,榮獲那次比賽的第一名,可是,那位學生在他錯的那道題上,推演了上千次,可是,次次都是那樣的結果,於是,它向有關機構反映。最後,結果出來了,是標準答案出錯了,機構向他道歉,並想把他們這次成績改下,但是,那位學生卻說不用了,他說:“這樣更能讓我明白、認識自己。”

我們要認識自己,認清自己,不要畏手畏腳的,認識了自己,就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就能改善自己,在每一段的人生旅途中,我們應用心去讀,因爲每段人生都是一部精彩的書,用心去讀,認識自己。

認識自己的演講稿15

人,最悲哀的是不能認識自己!

希臘神話中有一則“斯芬克斯之謎”的故事,十分有名,也十分有趣,以至流傳很廣:

斯芬克斯是一名獅身人面的女妖,她把守着路口,向來往行人出了一個謎語:“早晨用四隻腳走路,中午用兩隻腳走路,晚上用三隻腳走路,腳最多的時候正是速度和力量最小的時候。”猜出謎底的,便被放行;猜不出的,便被這位女妖吞噬。

這個謎語的謎底應該說是最簡單不過的了。原來它的謎底就是我們“人”。

遺憾的是,衆多路人都猜不出來。作爲“人”的人,卻不能認識自己,只能眼睜睜地進入女妖的血盆大口,成爲斯芬克斯的一頓美餐。幸虧一位智者俄狄甫斯猜中了謎底,才使這名淺薄的女妖無地自容、跳崖自殺了。

不要以爲斯芬克斯已經死了,不,她的陰魂不散,仍然在我們這一代人的人生路口上設置了一個又一個的關卡,蠻橫無理地向行人斷喝:“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從此過,猜出謎底來!”

只是,斯芬克斯之謎已不再是當年那麼簡單,假若你對人生的真諦沒有一個認真的思考、對自己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僅不能順利通過人生的一個又一個關卡,一不小心,還會落入斯芬克斯的魔口。

孟老夫子教導我們:“吾日三省吾身”。隨着年齡的增長、人生閱歷的豐富,這些年來,我反躬自問最多的問題便是“我是誰?”

我與各界青年分別作過一些對話,結集出版的時候,定名爲《人生迷宮探幽錄》。試圖以老師的身份,特別是朋友的身份,帶領一羣年輕人,勇闖“人生迷宮”探祕,解它幾個“斯芬克斯之謎”,不僅爲着好玩,也如當今青年所說,“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不想這座迷宮是如此的森嚴,警衛是如此的敬業。這裏進門的遊客必須經受“你是誰”的拷問。

一位威嚴的衛兵向我喝問:“你是誰?”

“我是李永田!”我回答。

“人的姓名不過是區別此人和彼人的一個符號,沒有什麼意義,叫‘阿貓’、‘阿狗’都無所謂。我問你:你是誰?”

“我是男人!”

“世界上除了女人,就是男人,偶爾也有幾個不男不女的人。我問你:你是誰?”

“我是江蘇徐州人氏,現居北京!”

“徐州是歷史名城,北京是帝王之鄉。你可以爲自己的故鄉和居地驕傲,但這些與我毫無干系。我只問你:你是誰?”

我有些憤怒了:“年輕人,何必如此威嚴,要知道,站在你面前的是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

不想,衛兵毫不退讓,反而更加威嚴:“樹木的年輪,只是記載它成長的符號,真的生命所在,還是根深葉茂。我這裏老幼婦孺,一樣對待。不要倚老賣老,請如實回答我:你是誰?”

我簡直達到怒不可遏的地步,一股腦兒將自己的職務、職稱、平生獲得的一項項光彩奪目的榮譽傾囊端出,炫耀一番,試圖讓這名乳臭未乾的年輕衛士刮目相看、知難而退。

衛兵並不動容,仍然義正嚴詞,只是威嚴中透出一絲笑意:“既然你是一個通情達理的人,應該深知一個道理:榮譽,只不過是一閃即逝的流星;而人格,纔是永恆光明的太陽。人的心中只有高懸着太陽,才能在生活中正常地前行。請不要再繞彎子了,如實回答我:你究竟是誰?”

受到衛兵的提示,我的心中豁然開朗,於是,向着衛兵、更向着人生迷宮緊閉的大門,莊重地回答:“要問我是誰?請聽好:我是一個人!我是一個好人!我是一個堂堂正正、頂天立地的中國人!”

衛兵致禮,大門開啓,我和我的朋友們終於邁進了人生迷宮的大門。但,還會遇到什麼樣的盤查,誰知道呢?

許多朋友讓我題詞,我總要將自己的座右銘寫給他們,以求共勉:

行止無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

一個人,該去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只有一個標準,即:上無愧於天,下無愧於地。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可以引申爲:上對得起黨,下對得起人民。

《孫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一位偉人也說:“人貴有自知之明”。縱觀古今中外,多少人在逆境中妄自菲薄、在順境中得意忘形,不能認識自己,最終被他人“棒殺”和“捧殺”?真是數不勝數!

我每到一處去演講,會場的主持人總要把我介紹一番,往往特別要突出我的各種頭銜,似乎只有這樣才能引起聽衆的崇敬,維持好會場的秩序,收取組織者預期的效果。

我不好阻止,只有加上一個獨特的開場白:

第一次見面,還是讓我作一番自我介紹吧,因爲最瞭解我的還是我自己。

請大家不要打聽我的職務。我這個人,見高不低、見低不高。

見到高官,我不覺得自己低微,彼此只是崗位不同,沒有高低之分,我更不會“前襟長、後襟短”地卑躬屈膝、阿諛奉承;見到普通的平民百姓,我沒有感到高貴,因爲我家祖祖輩輩都是平民百姓,而且是百姓之中“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這便是我的“本”,而人是不能忘本的。非要打聽我的職務,我便是“見官高三級、見民低三分”了。

請大家不要考察我的職稱。我這個人,見智不愚、見愚不智。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一種知識領域裏的泰斗,也許會是另一種知識領域裏的“白癡”。在鼎鼎大名的專家面前,我不會去追星,在文化程度不高的“老粗”面前,我也不敢擺出“教師爺”的架勢說教。

請大家不要計較我的錢財多少。我這個人,見富不窮、見窮不富。

遇到億萬家產的款爺,我不羨慕他的富有,明知道,你的錢再多那是你的,決不會平白無故流入我的腰包,更何況,我也許不像你那麼有錢,但我有的很多東西,你大概絕然沒有;面對衆多還比較貧窮的人,我也及早聲明:本人也是工薪階層的一員,並不富有,常常想着“扶貧”,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請大家也不要猜測我的年齡幾何。我這個人,見老不輕、見輕不老。

年老的人休要在我的面前倚老賣老,請看,我的頭髮不多了、皺紋不少了,這把年紀足可以與老人們稱兄道弟、插科打諢;而在座的年輕人可千萬不要以爲“又是一個老頭要在臺上憶苦思甜”,須知,人的生理年齡與心理年齡是並不完全吻合的,我的心態、我對某些新鮮事物的接受敏感度,有的時候,比一般年輕人還要年輕!

一陣掌聲之後,立即拉近了我與聽衆之間的距離。外表上看,這是演講開頭的一種獨特技法;實質來講,我把一個坦蕩蕩的自我,在與素不相識的聽衆會面初始,便全然托出,鋪墊了以後三個小時的感情交流、心靈碰撞。有的聽衆以後成爲我很好的朋友,時隔許久,還牢牢記得我的這段話。

見高不低,見低不高;見智不愚,見愚不智;見富不窮,見窮不富;見老不輕,見輕不老。清清白白做人,認認真真做事,勤勤懇懇奮鬥,瀟瀟灑灑生活。這就是我對自己反省之後,對自己宏觀認識的提煉。

是啊,在我看,人生之路儘管漫長,看透了,不過在走着五步:第一步,走出孃胎。如開始所說,這一步看起來不知不覺極其簡單,實際上只有三百萬億分之一的機率;第二步,走出無知。用前人積累的知識將自己武裝起來,如同接力賽跑一樣,需要承前繼後;第三步,走出貧困。民以食爲天,衣食無着不能生存,何談創造?第四步,走出自我。全然爲着自己不顧他人,與禽獸無異;第五步,走進永恆。大愛感天地,大善泣鬼神,大德蔭子孫。

有的人只走完了第一步,這是那些可憐的早夭兒;有人走完了兩步,滿腹經綸,空無一用,貧病交加,抱憾終生;有人走完了三步,沾沾自喜,自鳴得意,從此裹足不前,成爲一個“可悲不自悲,可憐不覺憐”的庸人;大部分人正在走着第四步,利己也利他,爲家亦爲國,捫心自問:上無愧於天,下無愧於地,外無愧於人,內無愧於心!

“行百步者半九十”,只有走出第五步,也就是最難行的一步――走進永恆,人的一生才真正完美,才真正能夠成爲他人的榜樣、他人的典範、他人的偶像!

想到許許多多歷史上的和現實中的,有名的和無名的,我認識的和不認識走進永恆的人。這太多太多的人都在提示我們: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的五步!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