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小故事民間故事

竹升面的來歷故事

本文已影響 3.07W人 

清朝末年,民不聊生,慈禧太后的每日正餐卻仍要擺足108個菜。這天晚上做夢,她的口水都要流下來了,她夢到一個人拿着一根碗口粗的竹子在打什麼東西,啪啪地打了兩個時辰,說勁道夠了。她正想着打的是什麼好吃的玩意兒,偏偏夢醒了,好不失望。

竹升面的來歷故事

這天中午,御膳房照舊上了一盤鮮香味美的紅燒鯉魚,原材料是一條金色鯉魚,爲了吃到嘴裏鮮美而不肥,每條魚都要用清水單獨養上半個月,讓它瘦身,使身 體呈現流線型,不能有肚腩鼓出。挑剔的慈禧太后先對魚來了一番“望診”,才滿意地示意可以吃了。吃魚,她是不必親自動手的,由兩個宮女爲她把魚刺挑出來, 一塊塊喂到她嘴裏。

慈禧太后只管吃,看也懶得看,沒想到今天挑魚刺的宮女秋蕊一時粗心,有一根小刺竟沒挑出來,正半閉着眼享受美味的慈禧太后一下子就被刺卡住了喉嚨!憋 得她臉上通紅,宮女們圍上來,你拍胸,她捶背,慈禧太后被憋得眼淚鼻涕齊流,好不狼狽。秋蕊嚇傻了,急忙跪地,求老佛爺賜她一死!

消息傳到御膳房秋蕊的表哥李仁昌那裏,魚是他做的,他拿起一瓶醋求得李蓮英准許,快步來到了太后面前,說是醋能軟化魚刺。衆人勸說慈禧太后喝醋,她沒 辦法,只好捏着鼻子喝了幾口,差點兒沒酸掉牙齒。一番折騰,魚刺滑下了喉嚨,但慈禧太后的火氣卻衝到了頭頂,她一拍桌子,喊道:“把秋蕊拉下去,亂棍打 死!”

宮廷裏用來責罰宮女的棍子,有木板做的,有竹子做的。這次太監們拿上來的是竹子做的,每根都有小兒胳膊粗。太后怒道:“哀家昨晚夢見用竹子打什麼東西,原來是打你這個賤婢!不行,你們得找根粗的竹子打她,我才解恨!”

李仁昌跪倒在地,爲表妹求饒,他說:“老佛爺心慈,怎麼會夢見拿竹子打人呢?秋蕊一時粗心,我願意爲老佛爺做一碗您從來沒吃過的美食,將功折罪!”

慈禧一聽有新的好吃的,就把火氣壓了壓,說:“昨晚哀家夢見的東西,確實是有人在用竹子打什麼東西,說是做什麼食物。”

李仁昌趕緊說:“太后吉祥,本來我就打算今天晚上爲您奉上一碗竹升面的,這是廣東第一面,是用碗口粗的竹子把麪糰滾壓兩個時辰,打成布一樣薄,再抖成銀絲下鍋,用熬了三個時辰的高湯淋制再吃,爽滑無比,彈性絕佳,和麪全程可以不用一滴水。”

“什麼竹升面?”慈禧太后聽不明白了。

李仁昌拿過太監手裏的竹棍,說:“太后,您看這竹子一節節的,意味着步步高昇。用竹子打麪糰做的麪條,原叫竹竿面,‘竿’和‘趕’同音,聽着像要趕什麼人似的,不吉祥,所以我們廣東人就叫它爲竹升面!”

慈禧太后這人平生喜歡聽個吉祥話,這話她愛聽。接着,太后提出了一個很怪的要求:“你做的竹升面,要能跳舞!否則,我就要剁掉秋蕊的雙手!”

麪條無手無腳,怎麼跳舞?李仁昌爲了救表妹,只好先答應下來,他想:到了晚上,太后的怒氣消了,到時再求情不遲。

回到後廚,李仁昌先去後院砍了一根碗口粗的竹子,仔細清洗乾淨,用一根粗繩子綁在面案上。又拿來一個盆子和麪,放了十幾個鴨蛋打散,將麪粉放進去和 面。和麪快結束時,又放了點兒鹼水進去。麪糰和得勻了,就將它甩在案板上,他騎坐到竹子上,兩腳輪流蹬地,竹子很有彈性,一下下就滾壓在麪糰上,這樣壓了 兩個時辰,麪糰就成了一大塊布一樣的薄片。

這時的李仁昌,身上的汗流得像水一樣,他的徒弟彭進兵想給他幫忙,他說:“我不累,我要用誠心感動上蒼,讓端給太后的麪條能跳舞!你幫我去調製高湯吧。”彭進兵一邊找齊材料調製高湯,一邊想:如何才能讓麪條給人跳舞呢?

李仁昌歇了一口氣,將布一樣的面片使勁揉拉,拉了幾個回合,那麪條就成了一根根銀絲一樣細的麪條。他聞了一下,將麪條丟在案板上“醒”一會兒,自己找 了個有風的地方涼快一下。彭進兵端來一碗茶,說:“師父,你爲什麼不現在煮一碗試一下呢?”李仁昌說:“麪條現在有蛋香和麪香,但鹼味兒還有點沖鼻子,必 須讓它發散一下。”

等了一個時辰後,李仁昌就來煮麪條,他燒開了一鍋水,等水沸騰時將麪條丟了一把進去,煮了一會兒,用筷子將麪條撈散開,又迅即撈上來在冷水裏過一下, 然後丟回鍋裏再煮一會兒,馬上起鍋裝碗,淋上高湯。麪條只是靜靜地橫臥在碗中央,一點兒沒有要跳舞的意思。李仁昌喪氣地坐到地上:“唉,我救不了秋蕊了! 一個女孩子,沒了雙手,活着比死了還受罪啊!”

廚房的幾十個人,都關注着這碗麪條,但個個幫不上手。彭進兵進了自己的小竈屋,搗鼓了一通,出來跟李仁昌說:“師父,我有辦法了,但是,我有個小人之請,就是明年秋蕊就該出宮了,我想等她出了宮娶她,師父您要答應,我就用這個辦法,保證能成功。”

李仁昌思來想去沒有別的辦法,就答應了,於是雙方立了字據。接下來,彭進兵找到大總管李蓮英提供方便,說晚膳的第一道點心就上竹升面,現場煮制,保證能達到太后的要求。李蓮英說:“這個好辦,但你若搞砸了可不要怪我。”

那秋蕊還被關在牢裏,聽了李仁昌的安排,並沒有驚愕,她說:“宮女嫁御廚,也算門當戶對,我只要能手腳齊全地活下來就行了。”

晚膳時,慈禧太后坐在那裏等飯菜上來,臉上浮現着一層殺氣。秋蕊也被帶了上來,跪在她面前,等候發落。

一聲“傳膳”響起,李仁昌第一個進膳,金質托盤裏放着一隻白玉盤,盤裏是一小把銀絲樣的麪條,還是生的,一點兒沒有要跳舞的意思。玉盤的一端,一段翠竹頭頂着幾根鳳尾似的竹葉,裝點着這盤面條。

傳膳的小太監將麪條接了過去,恭敬地輕放在慈禧太后面前,太后拉長了臉,瞪大眼睛往玉盤裏看,說:“還是生的!”

李仁昌忙回道:“先讓它給您跳了舞,再現煮了吃了它!”

慈禧冷哼一聲,默許他可以開始了。李仁昌將麪條倒進一個小鍋裏,又倒上了一瓶水。隨着這瓶水的入鍋,那一小把麪條先是沉到水底,接着又漂了起來,起落了幾個回合。由於麪條跟銀絲一樣細,沉浮之間是扭動着的,看起來就像在跳舞一般。

慈禧看得一臉驚奇。李蓮英趕緊奉承:“老佛爺,這麪條有靈性啊!它們是在跟您跳舞請罪呢,真是天降奇蹟啊。”

慈禧不置可否。李仁昌換了一鍋水,將麪條當場煮熟,調了味,放到慈禧面前。她吃了一口麪條,臉上有了笑容,說:“很是爽滑鹹鮮,勁道十足,從沒有吃過這麼好吃的麪條。”

這時,李仁昌的一顆心才放下來。他和秋蕊眼巴巴地等着慈禧的發落。大約是這碗麪條對了慈禧的胃口,她吃了好幾口才停下:“秋蕊罰俸半年,下去吧!”秋蕊趕緊謝恩,李仁昌也長出了一口氣。

本來,這事就算過去了。可是,慈禧太后跟迷上金色鯉魚一樣,一連三天點名要吃竹升面。第二天端上來的麪條,是直接煮熟的。慈禧太后不快地說:“它爲什麼不跳舞了呢?”

一旁的李蓮英笑着解釋說:“因爲無罪可請了,它就不想驚擾到老佛爺了!”慈禧太后說:“誰見了哀家不是先請安啊?它倒是膽大得很。”

李蓮英就坡下驢,說:“是啊,我們再不上它了,讓它依舊在廣東那個蠻荒之地呆着,讓老百姓吃它去。”本來慈禧還想給這種麪條賜個名的,聽他這樣說,覺 得這麪條不識擡舉,就沒吭聲。後來她又吃過幾次,但總覺得沒有第一次的好吃。第二年的大年初三,她忽然來了脾氣,將李仁昌趕出了御膳房,說他通過麪條對自 己犯下了大不敬的罪。

李仁昌回到了廣東,開了一家竹升麪店,每天幾根粗竹子在店門口壓麪糰,面美價廉,吸引很多行人,生意很快紅火起來。

秋蕊出宮以後,果然嫁給了彭進兵。當晚吃合歡酒時,秋蕊說:“進兵,如今我們是一家人了,你倒說說,那竹升面爲什麼會跳舞?爲什麼後來又不跳了呢?”

彭進兵拿出一個空瓶子,說:“這是西洋人帶進宮來送給大總管李蓮英的,是汽水。就一瓶,用完了,還怎麼給太后表演跳舞呢?汽水能產生氣泡,讓麪條上下沉浮一會兒。至於麪條不再像第一次好吃,其實是太后的錯覺。就像我們平常人嚐鮮,總覺得第一次的最好吃。

“不過,真正救你命的不是汽水,而是那根裝點在面盤裏的竹子,那竹子的造型類似頤和園中的‘鳳壓龍’樹,那可是老佛爺最喜歡的樹,象徵着陰盛陽衰,她 在上,皇帝在下,我就投其所好,討她歡心。加上李蓮英收了我的好處,幫着打打邊鼓,她的心情就好多了,哪還會再剁你的手呢?”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