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小故事民間故事

神頭村的來歷

本文已影響 1.67W人 

大寨山北有一個山村,名曰神頭。村中有一條小河,將村子一分爲二。說起村子的得名,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呢。

神頭村的來歷

相傳唐朝貞觀年間是香泉寺的鼎盛時期,香火旺盛,香客雲集,善男信女人頭攢動,膜拜虔誠。寺院住持決定在西寺建造一座尊勝佛塔,以弘揚佛法。

修建佛塔工匠的勞累,運料瓦工的艱辛,這都按下不表,且說在異地雕刻塔頂的石匠。他們夜以繼日,敲敲打打,叮叮噹噹,日復一日,月復一月,經過半年多的精雕細刻,終於按期鑿成了一頂惟妙惟肖的塔頂。這個塔頂是用青石所鑿,少說也有三、四噸重。在當時沒有現代化的吊裝、運輸工具,要在這羊腸山道上運這麼重的東西,真比登天還難。眼看馬上就要用着塔頂了,可是這塔頂還在五六裏以外的大寨山下的小道上,修塔的監工催得甚緊,逼民工快點運到,塔頂滯停這裏,怎麼也運不動了,民工們你看看我,我瞧瞧你,個個六神無主,搓手撓頭,誰也想不出個好主意。

正當民工束手無策之時,忽然從遠處姍姍走來一個手牽毛驢的老頭,面目和善,笑容可掬,邊走邊吆喝:“馱大傢伙啦!馱大傢伙啦!……”大家正在發愁拉不動塔頂,急得頭上出小人,誰也沒有搭理他,可是他站在一旁還是不停地吆喝。一個民工說道:“咱這個塔頂就讓他給咱馱馱吧,省得咱弄不動。”另一個民工說:“我們正愁沒辦法哩,就請他幫幫忙給咱馱過去吧!”領工的說:“唉,留口氣暖暖肚吧,憑他那身小力薄的小毛驢怎能馱動這麼重的塔頂,說不定他是一個瘋癲老頭,別信他的話。”他這麼一說,大家像泄了氣的皮球,頓時鴉雀無聲。

那趕驢的老頭還是不走,在他們周圍徘徊,嘴裏仍不停地喊:“馱大傢伙啦……”這時一個年青的民工帶着輕蔑的口氣說:“喂,老頭,別喊了,有本事把這個塔頂給我們馱到香泉寺吧!”真怪,這老頭牽着驢來到大夥跟前,二話沒說,只見他腰一拱,兩手輕輕地就抱起那沉重的塔頂,穩穩當當放在了驢背上,大家看了不由得目瞪口呆,暗暗叫好。然後,那老頭“嗒”的一聲,小毛驢馱起塔頂,奮起四蹄,直向香泉寺方向跑去。

大家興高采烈地跟在小毛驢的後面,邊走邊議論:“這老頭一定是個神仙,見我們有困難,來幫助我們的。”有的說:“這麼重的東西凡人誰能搬得動。”又有一個人插話道:“這老頭咋瞧咋像季歷廟的季老爺。”他這麼一說,大家都瞪着眼上下打量着這個老頭,不約而同地說:“就是像,肯定是他,肯定是他。”這時一個民工忽然發現這頭毛驢與衆不同,仔細端詳。果然發現了蛛絲馬跡。“啊!這不是個真驢,是個泥驢。”他這麼一說,大家都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那頭驢,眼看就要蹚水過河了。

誰知這一句話道破了天機,霎時西北角飄來一塊烏雲,說時遲,那時快,撲撲嗒嗒下起雨來。那泥驢哪能經得起雨淋,一下子變成了一堆泥,趕驢的老頭也不見了。就這樣,這個塔頂就擱在這裏了。以後誰也挪不動,搬不走。因此,香泉寺的那座尊勝佛塔蓋好後,一直是沒頂。

塔頂,人們稱作“神頭”。這座塔的塔頂至今還留在神頭村,因此,人們就把這個村子取名“神頭。”這段軼事,乾隆年間的《汲縣誌》有載。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