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件中心七年級課件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課件

本文已影響 2.27W人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課件,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課件

 知識教學點:

1、知道地理課的學習內容2、知道學習地理的目的、意義3、知道學習地理課的學習方法。

能力訓練點:

1、初步學會舉例說明學習地理的意義;

2、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好奇心,挑戰心理、冒險心理和堅韌性、求異性等創新情感和創新人格。

 德育滲透點:

1、使學生了解學習地理知識,掌握地理技能是社會主義公民適應現代化社會生活、學習和工作的需要,從而激起學生學習地理的慾望。2、通過爲什麼要學地理,幫助學生樹立爲建設家鄉,建設祖國,保護“人類家園”—地球而學習的志向。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1、重點:

1)爲什麼要學習地理?從學生日常生活和身邊的地理事物、地理現象入手,讓學生“想一想”。讓學生從已學過的自然課常識,舉例說出地理知識在我們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的用途,繼而誘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2)怎樣學好地理?首先指導學生自學教材,初步瞭解每一章的重要內容。學好地理的方法是“三多”,即多動腦筋想一想;多閱讀運用地理圖表;多參加地理課外活動,如閱讀地理書籍,看電視、讀報刊中的地理新聞,在現實生活中汲取地理知識和營養。

2、難點:讓學生理解怎樣處理好人類與地理環境的關係,這是本節課的難點。突破此難點,結合當時國內外新聞地理內容,通過教師舉例說明。

課時安排:一課時

1、學生結合小學已學過的自然課常識,舉例說明地理知識在我們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的用途。讓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2、學生閱讀教材第二頁中的彩圖,思考他們是否與地理有關?3、討論要學好地理,在課外和課前應做好哪些準備工作?學好地理的目的是什麼?

教學過程:一、做自我介紹二、給學生提出一些要求三、新課學習階段:

1、學生自由發言,然後討論,拿到地理書,會想到什麼?請同學們回憶小學已學過的自然知識,每個同學舉一個例子,說說我們生活、學習、工作中有哪些屬於地理知識內容。

2、學生自學教材第二頁彩圖,說說與地理的關係。多動腦筋想一想,想什麼?

3、教師根據學校環境的實際情況,結合當時國內外和實際的地理知識,列舉國內外和家鄉中諸如大氣污染、水污染、資源被破壞、垃圾的處理、人口增長過速等環境問題的典型事例,喚起學生裝學習地理知識的強烈願望,去探索適合國情的人類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真理。4、學習地理,爲了更好地生活尊重自然規律,做大自然的朋友。因地制宜,揚長避短。綜合地分析地理。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四、總結、擴展在教師指導下,學生最後思考歸納,爲學好地理,應做好哪些準備?課前準備:除學習用具、教材外,還需要準備地圖冊,填充圖冊。課外準備:注意收集國內外,家鄉的有關地理信息材料。五、板書設計一、生活離不開地理二、學習地理,爲了更好地生活尊重自然規律,做大自然的朋友。因地制宜,揚長避短。綜合地分析地理。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後記:剛進入初中,第一節課學生的表現很好。這節課主要讓學生討論一些與學生密切聯繫的實踐內容,讓學生自由發揮他們的想象,學生很感興趣。

第一章地球和地圖

第一節地球和地球儀

第一課時

【重點】(1)會觀察地球儀。(2)準確辨認經線和緯線、緯度和經度、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的劃分。(3)利用經緯網確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難點】(1)會觀察地球儀、使用地球儀。(2)東西半球劃分。(3)利用經緯網確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課前準備】

1.學生課前準備:分小組、每小組至少準備一小地球儀、乒乓球、鐵絲、膠布等。

2.教學器材:教學地球儀。

教學設計:【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同學們,在晴朗的白天,我們能夠看到太陽像一個火紅的圓球;在十五的夜晚,我們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圓盤。那麼,我們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麼樣的?

(板書)地球的形狀、大小1.地球的形狀

(展示圖片)地球衛星照片

(提問)地球是什麼形狀?

(引導)地球是一個球體,在今天看來已經是再簡單不過的問題,

在古代卻是一個難解的謎。人們對地球的認識,卻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引導學生觀察教材提供的圖片“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

(學生討論學習,小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古人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

(天園地方→天如斗笠→麥哲倫環球航行證實球體→地球衛星照片)

(提問)我們生活在地球上,根據聽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說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狀的事例嗎?(提問)還有什麼辦法可以證明地球是球形的?(小組同學可以充分的討論,教師啓發、解釋。)(總結)準確反映地球形狀科學證明是地球衛星照片。(討論)從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中,你感悟到了什麼(總結)任何一個真理的發現都不是輕而易舉的,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甚至以生命爲代價。板書:2.地球的大小(承轉)現代的科學技術不僅認識了地球的形狀,而且精確的測量出了地球的大小。

(展示圖片)地球的大小(學生活動)讓學生讀出:地球的平均半球6357千米,地球的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地球周長約4萬千米。(講解)精確測量表明,從地心到北極的半徑爲6357千米,赤道半徑爲6378千米,赤道半徑的長度比北極半徑的長度多21千米。實際上這些差別同巨大的地球來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地球縮小到地球儀那樣大小,這個差別就看不出來了,我們通常用平均半徑來表示地球的大小。(板書)二、地球的模型——地球儀(展示)地球儀(提問)1.地球儀與地球真實的原貌有什麼區別?

2.地球儀在日常生活中有什麼作用?(啓發學生積極回答)(講述)在學生總結的基礎上,教師再繼續總結補充地球儀的特點。地球儀是地球縮小的模型。在地球儀上,人們用不同的顏色、符號和文字來表示陸地、海洋、山脈、河湖、國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狀及名稱等。地球儀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實際並不存在的

地理事物,例如,用於確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經緯網和經緯度。地球儀上還有一個能使地球模型轉動的地軸,而這個地軸在地球上卻沒有。(板書)三、製作簡易地球儀(學生活動)引導學生參看教材提供的關於地球儀模型製作的活動進行製作。在製作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指導,強調製作環節中的要領,通過製作地球儀起到鞏固本節知識的作用。最後,評出製作最好的優勝組,進行表揚。(課堂小結)和學生一起回憶本節學習的主要內容。

第一節地球和地球儀

一、地球的形狀和大小1.地球的形狀2.地球的大小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儀

三、製作簡易的地球儀第二課時

——“地球和地球儀”

【重點】(1)會觀察地球儀。(2)準確辨認經線和緯線、緯度和經度、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的劃分。(3)利用經緯網確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難點】(1)會觀察地球儀、使用地球儀。(2)東西半球劃分。(3)利用經緯網確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課時內容】認識緯線和經線

【教學過程】

.1.經線呈什麼形狀?緯線又是什麼形狀?

2.認識本初子午線、赤道;區別南緯、北緯、東經、西經。讓學生讀出赤道、本初子午線的度數。(展示地圖)五帶分佈圖

1.引導學生繼續找出:北迴歸線、北極圈、南迴歸線、南極圈。

2.請同學們在圖上描畫出00、300、600三條緯線,教師補充低、中、緯度的劃分。

(讓學生在地球儀標出低緯、中緯、高緯的三個區域。)

(展示圖片)教材提供的圖片“南北半球的劃分”和“東西半球的劃分”

(學生活動)結合地球儀找出赤道的位置,1600E和200E組成的經線圈。

1.南北半球是怎樣劃分的?2.東西半球是怎樣劃分的?(南北半球的劃分比較容易,讓學生說出。東西半球的劃分比較難,教師指圖引導,讓學生充分想象、理解。)(學生活動)結合地球儀,教師採取問題教學法,邊提問、邊啓發與學生討論,完成下列問題:1.比較不同的經線長度有什麼變化。不同的緯線的長度是否相等?2.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呢?

讓學生完成教材的“活動”中第二問題“小明的暑期夏令營”,問:小明能否找到夏令營地點?爲什麼?(總結:找不到該點,400的緯線南北半球各有1條,1160的經線有2條。)

(學生活動)1.在地球儀上找出分別位於北半球的大洲、大部分位於南半球的大洲和地跨赤道兩側的大洲。

2.在地球儀上找出分別位於低緯、中緯、高緯三個區域的國家各一個。

(通過上面的練習,強化練習了地球儀的使用,對發言積極、答案正確的同學,教師應及時表揚鼓勵)

【課堂小結】和學生一起回憶本節學習的主要內容。【板書設計】四、緯線和經線

[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課件]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