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件中心七年級課件

七年級語文下冊趙普課件(精選7篇)

本文已影響 3.88W人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準備好課件,課件可以生動、形象地描述各種教學問題,增加課堂教學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如何把課件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七年級語文下冊趙普課件,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七年級語文下冊趙普課件(精選7篇)

七年級語文下冊趙普課件 1

學習目標

1、準確翻譯全文,注意重點字詞,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2、學習本文敘事簡潔、運用細節描寫的方法。

3、瞭解更多學習刻苦、以天下事爲已任的人物的故事。

學習重點、難點:

1、準確翻譯全文,注意重點字詞,背誦全文。

2、運用細節描寫人物、敘事簡潔的方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方法:

講解誦讀

教學手段:

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許多大膽進諫的忠臣,請同學們列舉幾個例子,如:魏徵、商鞅等。正是因爲他們,纔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社會的進步,今天我們就再來認識一位冒死舉薦人才的忠臣——趙普。

二、點撥正音、讀課文

學生齊讀課文,教師再範讀全文,最後請個別學生朗讀。

糾正字音:篋、牘、綴、卒、吏、論語

三、背景知識及相關背景

1、關於《宋史》:

《宋史》,元代脫脫等撰。四百九十六卷,修於順帝至正三年到五年。紀傳體宋代史。首創《道學傳》,以道學爲判斷是非的標準。本書卷帙浩繁,成書倉促,北宋詳,南宋略,理宗、度宗以來尤多缺漏。資料剪裁、史實考訂,論舛頗多。如紀志表傳間相互矛盾,一人兩傳,有目無文等。但保存了不少今已散失的原始資料,爲研究宋代歷史的基本史料之一。明、清以來對《宋史》進行改作或補充者頗多,成書的有柯維騏《宋史新編》、錢士升《南宋書》、陸心源《宋史翼》等。

2、趙普(922~992),北宋大臣。字則平。祖爲幽州薊(今北京西南)人,遷鎮州(今河北正定),再遷洛陽。後周時爲趙匡胤的幕僚,任掌書記,策劃陳橋兵變,幫助趙匡胤奪取政權。宋初任樞密使,乾德二年(公元964年)起任宰相。太祖採納其建議,選拔各地精兵充禁軍,削弱地方武力;實行更戍法,經常變換軍隊防地,使兵將分離;解除石守信等兵權,防止大將奪取帝位。對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統一戰略及對遼採取守勢的策略,都參與謀劃。太宗時又兩次爲相,淳化三年(922年)因病辭職,封魏國公。他少時爲吏,讀書不多,相傳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

四、重點字詞句及全文的翻譯。

教師提醒學生注意古今異義、固定句式(“九陰真經”:增、刪、留、換、移、固、意、直和定)

參考譯文

趙普年輕時熟悉官吏(應處理)的事務,他學問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宋太祖常勸他讀書。他晚年讀書勤奮,每次(退朝後)回到自己的住宅,關上門,打開書箱,拿出書,整天在讀。到了第二天,辦理政務時,處理決斷很快。他死後,家裏人打開書箱一看,原來是一部《論語》。

趙普性格深沉而嚴肅剛正有原則,雖然多嫉妒而好勝,但能以天下大事作爲自己的責任。宋代初年,在宰相職位上的人許多都拘謹顧小節而遇事沉默不言,趙普則剛毅果斷,沒有誰能與他相提並論。他曾經推薦某人擔任某個官職,太祖不用這人。趙普第二天又上奏請用這人,太祖還是不用。第三天,趙普還是上報這人。太祖生氣了,撕碎了趙普的奏章扔在地上。趙普臉色不變,跪在地上把碎片拾起來帶回了家,過些日子把這些舊紙片補綴起來,重新像當初一樣拿去上奏。太祖這才清醒過來,最終任用了這個人。

五、整體感悟

1、謀篇立意

本文寫了趙普的哪兩件事?

[明確]課文共兩段,主要寫了趙普的兩件事:刻苦讀書,奏薦人才。表現了一個主題:趙普能以天下事爲己任。

2、文章脈絡

[明確]文章記了兩件事,第一段主要寫趙普刻苦讀書。在這一部分中,作者用了“晚年手不釋卷”、“闔戶啓篋”、“讀之竟日”來表現趙普的勤奮學習精神。

第二段中,通過趙普“四奏薦人”的事蹟,體現了趙普爲國薦才的精神。其中,細節描寫如“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補綴舊紙,復奏如初”對錶現人物的性格起着重要的作用。

六、細讀課文,思索:

1、通過文中所寫的兩件事,你認趙普是個怎樣的人?

[明確]具有超人的毅力、堅強的意志。

2、本文刻畫人物善於運用細節描寫,試舉例說明。

[明確]“闔戶啓篋取書”、“普顏色不變”、“補綴舊紙,復奏如初”。

七、自由朗讀課文,鞏固知識。

八、過渡語:

古往今來,“刻苦讀書”和“以天下事爲已任”的人和故事層出不窮,你能試着舉出一兩個嗎?並談談他們對你成長的影響。

九、總結:

側重鼓勵大家胸懷天下、刻苦學習。

十、作業:

1、背誦課文。

2、重點字詞句的練習。

3、收集刻苦學習的名言、名句、故事。

七年級語文下冊趙普課件 2

教學目標:

1、準確地翻譯全文,背誦全文;

2、學習本文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和敘事簡潔的方法;

3、學習趙普超人的毅力和堅定的意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引述“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典故,激發學習的興趣。

二、商量確定本課的學習方式

讀譯講,以讀爲主。

三、熟讀背誦課文。

1、自讀,將自認爲難讀難寫的字詞寫到黑板上。例如:

寡闔篋薨齷齪循默奏牘補綴

2、指名讀,糾正誤讀處。

3、領讀。

4、訓練快速讀。

師示範讀,計時。生練習,自薦快速讀比賽。

5、練習背誦。

師生比賽背誦,看誰錯誤少。

四、合作翻譯課文。

1、兩人一小組,對照書下注釋,試譯課文。

2、質疑。師將學生提出的疑問中的重要點板書,精講。

(1)太祖常勸以讀書。(省略句、倒裝句)

(2)讀之竟日。(倒裝句)

(3)普明日復奏其人,亦不用。(省略句)

(4)碎裂奏牘擲地。(使動用法)

注:有些知識只要求學生了解,不要求掌握。

3、學生翻譯全文。

五、簡析、精講課文。

1、概括課文內容。

2、從文中找出能表現趙普讀書勤奮的詞語。

3、比較三、四兩次上奏與一、二兩次上奏在寫法上的不同。精講細節描寫的作用。

4、歸納趙普的性格特徵,歸納文章中心。

六、小結、佈置作業。

整理筆記

《趙普》知識點薈萃

譯文:趙普年輕時熟悉官吏(應處理)的事務,他學問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宋太祖經常勸說他要多讀書。他晚年讀書勤奮,每次(退朝後)回到自己的住宅,關上門,打開書箱,拿出書,整天讀書。等到第二天處理政務時,他處理決斷很快。他死後,家裏人打開書箱一看,原來是一部《論語》。趙普性情沉着,嚴肅剛正,雖然對人忌妒刻薄,但是他能夠把天下大事作爲自己的責任。宋朝初年,在宰相職位上的人大多過分謹慎拘於小節,按常規辦事,不多言語,趙普卻剛毅果斷,沒有誰能和他相提並論。他曾經上奏推薦某人擔任某個官職,宋太祖不任用這個人。趙普第二天又上奏推薦這個人,宋太祖還是不任用。第三天,趙普又把這個人上奏推薦,宋太祖非常生氣,把趙普呈上的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趙普臉色沒有改變,跪在地上把撕碎的奏章拾起來帶回了家。過些日子,他把撕碎的舊奏章修補連接起來,又像當初一樣上奏。宋太祖這才明白過來,終於任用了趙普推薦的那個人。

練習:1.文章主要寫了趙普的兩件事:刻苦讀書,爲國薦才。表現了一箇中心:能以天下事爲己任。

2.本文刻畫人物,善於運用細節描寫方法的例句分析:(1)“闔戶啓篋取書”:動作描寫、細節描寫,“闔”字,說明趙普閉門謝客、排除外界干擾,表明他讀書決心之。(2)“晚年手不釋卷”“讀之竟日”:細節描寫,表現他刻苦勤奮的精神。(3)“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細節描寫,比喻、誇張,表現他學以致用、學習效果突出的特點。(4)“則《論語》二十篇也”:細節描寫,表明他學習內容不在於一味地求多,而在於精讀善讀,注重質量的特點。(5)“碎裂奏牘擲地”:動作描寫、細節描寫,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宋太祖怒不可遏、非常生氣的樣子,反襯趙普沉着冷靜、鍥而不捨的精神。(6)“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細節描寫,反映了趙普不顧個人安危爲國薦才,表現了他能以天下事爲己任和剛毅果斷的品行風格,表現他不畏權勢、沉着冷靜、鎮定自若的特點。(7)“他日,補綴舊紙,復奏如初”:細節描寫,再次表現趙普意志堅定、毅力超人、鍥而不捨、以天下事爲己任的愛國主義精神。

3.趙普四奏,面對“太祖怒”而能“顏色不變”,其根本原因是什麼?。答:能以天下事爲己任。

4.趙普“能以天下事爲己任”,從文中看主要表現在哪兩件事上?

答:(1)爲治國而勤奮讀書(或刻苦讀書);(2)以天下爲己任而奏薦人才(爲國薦才)。

5.太祖乃悟,他悟到了什麼?答:(1)悟出趙普的良苦用心和赤膽忠心;(2)悟出其所薦之人必定是個可用之才。

6.說說宋太祖是一個怎樣的人?答案:太祖是個偶爾固執,但最終仍會明辨是非的開明君主。

7.對趙普的舉薦,太祖的態度是“不用”、“亦不用”、“卒用”,你從太祖的這種變化中讀出了什麼?

答:(1)讀出宋太祖悟出了趙普的良苦用心和赤膽忠心,由此也悟出了其所薦之人必定是個可用之才。(2)讀出了太祖是個偶爾固執,但最終仍會明辨是非的開明君主。

8.趙普的性格特點有哪些?答:第一節(刻苦讀書):從善如流、刻苦勤奮、學以致用。第二節(爲國薦才):剛毅果斷、沉着冷靜、不畏強權、意志堅定、毅力超人、鍥而不捨、愛國。

9.相關“勤奮刻苦”的成語、典故或格言。答:成語:孜孜不倦、持之以恆、一絲不苟、手不釋卷、廢寢忘食、天道酬勤;典故:囊螢映雪、懸樑刺股、鑿壁偷光、韋編三絕、聞雞起舞。格言:(1)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2)書山有路勤爲徑,學海無涯苦作舟;(3)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10.歷史上大膽進諫的忠臣:唐朝——魏徵;明朝——海瑞。

11學了本文後,對你的學習或生活有什麼啓發?答:(1)對待別人的正確建議,要學會從善如流、虛心接受。(2)在學習方面,要善於排除外界的干擾,要專心致志,勤奮刻苦纔能有所收穫。(3)在學習效果方面,要學以致用,注重實效。(4)在學習內容方面,學習的內容不在於一味地求多,而在於精讀善讀,注重質量。(5)在學習態度上,懂得學習是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走向成果的必由之路的道理,要活到老學到老,要下決心努力,先天不足,後天補,不斷提高自己的水平。(6)遇到挫折時,要沉着冷靜,剛毅果斷,鍥而不捨。(7)要有愛國精神,樹立以天下事爲己任的擔當意識。⑻面對強權,要鎮定自若,沉着冷靜。

12.文章的第二節採用了什麼寫作方法?答:文章第二節採用了概括介紹與具體的細節描寫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13.賞析“普性深沉有岸谷,雖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爲己任”。答:這句話是對趙普爲人的客觀評價。既體現出其觀點,也概括了“以天下爲己任”的品質,爲下文做鋪墊,引出下文奏薦人才的故事。

14.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趙普具有“以天下爲己任”的崇高思想?答:(1)年少時就任要職,爲國效力;(2)年老時刻苦讀書,從收中尋求治國安民的方法;(3)爲給國家舉賢,不惜冒着惹怒聖上的危險一次次舉薦。

15.通過文中所寫的兩件事,你認趙普是個怎樣的人?答:趙普儘管他有忌妒刻薄的缺點,但能以天下事爲己任,讀書勤奮刻苦,專心致志,知人善任,做事剛毅果斷,是一個做事持之以恆具有超人的毅力、堅強的意志的人。他一奏不行,再復奏,復奏未果,又三奏,三奏未通又四奏,有不畏皇威,敢於冒死爲國薦才的精神。

16.作者敘述趙普這則故事,主要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突出了他什麼樣的特點?

答:主要運用了反覆、對比、白描、細節描寫等表現手法,突出了趙普爲人深沉,能以天下爲己任的特點。

17.請舉例說明本文“敘事簡潔,不用冗筆”的寫作特點。答:(1)寫太祖的“不用”、“亦不用”主“卒用”,總共才七個字,省去了若干對話和過程,真可謂惜墨如金。(2)通篇沒有說明趙普所薦者何人,爲何薦此人,而把筆墨醫治在一奏、二奏、三奏、四奏上,通過“復奏如初”反映了他無畏的精神和堅定的意志。

18.試舉例說明文中如何採用對比的手法刻畫人物的。答:(1)把年輕時的趙普“寡學術”與年老時的趙普“手不釋卷”進行對比,突出趙普爲國勤奮讀書的精神;(2)把其他在相位者與趙普進行對比,突出趙普的`剛毅果斷。

19.古往今來,“刻苦讀書”和“以天下事爲已任”的人和故事層出不窮,舉例談談他們對你成長的影響。

答:㈠古人刻苦讀書的成語或典故:①韋編三絕是孔子勤讀《易》書的一則典故,孔子讀《易》的次數之多,竟把編聯簡策的編繩翻斷了多次.後就用來形容讀書勤奮,刻苦治學。②鑿壁偷光:漢朝元帝時的匡衡,從小喜好讀書。可是家裏很窮,連飯都吃不飽,哪有錢上學讀書呢?他只好白天干活,晚上自己學習。家裏沒有錢買燈油,怎麼辦呢?匡衡沒有向困難屈服,想出了一個辦法:在牆壁上鑿了個小洞,借鄰居家照射過來的微弱燈光看書學習。他勤奮刻苦,學到了許多知識,後來做了宰相。比喻:在艱苦的條件下設法堅持學習的精神。③囊螢映雪:囊螢是指晉代車胤少時家貧,夏天以練囊裝螢火蟲照明讀書;映雪是指晉代孫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讀書。形容家境貧窮,勤學苦讀。④懸樑刺股:漢朝的孫敬刻苦好學,每天一早就起來就讀書,直至深夜。因爲疲勞瞌睡,常會不知不覺打起盹來。他就把繩子的一頭懸在屋樑上,一頭繫着頭髮。這樣,一打盹,頭皮就會被扯痛。後來,他終於成爲儒學大師。戰國時的蘇秦因爲遊說秦國失敗,家裏人不理他,就發憤自學。每當瞌睡時,就拿錐子刺自己的股(大腿),直至鮮血淋漓。後來他成爲有名的學問家。戰國時的蘇秦因爲遊說秦國失敗,家裏人不理他,就發憤自學。每當瞌睡時,就拿錐子刺自己的股(大腿),直至鮮血淋漓。後來他成爲有名的學問家。後人將兩人的事蹟合在一起用“懸樑刺股”形容刻苦自學。

㈡以天下事爲己任的事例:①范仲淹,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學家,少年時家貧但好學,當秀才時就常以天下爲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書批評當時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貶。他倡導的先憂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是中華文明史上閃灼異彩的精神財富:朱熹稱他爲“有史以來天地間第一流人物”!②文天祥,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官至右臣相。元軍大舉進攻宋朝,文天祥帶兵奮起抗戰,終不敵被俘。元朝多次派人勸降,文天祥至死不降,最終留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絕句。

㈢以天下事爲己任的名句有:①苟利國家生死已,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②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③孤村不自哀,尚思爲國戍輪臺。—陸游;④安得廣廈千萬間,大蔽天下寒士俱歡顏。—杜甫

20.趙普爲國薦纔不惜觸怒龍顏,但是作者又寫他“雖多忌克”,這不是有損於他的形象嗎?你是怎樣理解的?

答:作爲一個人,都有優點和不足,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趙普也是一個有缺點的人。但正是這一缺點才使人物形象更真實,更可信,也符合史家“秉筆直書”的寫作原則,看人應看主流、長處,應看到趙普以天下事爲己任,唯纔是舉的優點。這樣才能全面地評價一個歷史人物。而且,本文也是採用了“欲揚先抑”的寫作方法,既寫出了真實的趙普,又突出了他的愛國之情,反而使他的形象更高大。

21.學習完《趙普》後,班裏舉行了“選舉心中最偉大的具有‘以天下爲己任’思想的聖賢人物”活動。有人列出了以下選項,你選擇的是哪位?理由是什麼?請在班會上陳述。( )A.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B.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C.屈原—汩羅江自沉,以身報國D.張載—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示例一:選A理由:趙普憂國憂民,在政事上一直勤勤懇懇,到了晚年仍不忘學習來提高自己,爲國家鞠躬盡瘁,是活生生的“以天下爲己任”的例子。示例二:選B理由: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警句警示着後人,他也用卓越的政績表明了自己“以天下爲己任”的報負。】

22.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這是否意味着我們也不必學習那麼多知識,而只研究透徹《論語》就能在社會上立足?(不少於30字)

示例一:當然不能。《論語》裏雖然包含了學習、做人、處事、治國等各方面的知識,是孔子一生思想理論的精華,但是這些理論只能充實我們的思想,教給我們爲人處世的方法,我們不能僅憑它們就想在如今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立足。我們必須用大量的文化知識來豐富自己,武裝自己,將來才能爲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示例二:趙普的身份決定了他的工作性質。他工作的目的和方向都可以從《論語》中找到答案,用到實際中來,這就是趙普只用半部《論語》就能治天下的原因。而我們不是古代的官吏,即使以後從政也不僅僅是一部《論語》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我們的社會需要的是全能複合型人才,所以,只研究透徹《論語》就能在社會上立足,只是生搬硬套古人的可笑想法

《趙普》教學反思《趙普》是一篇文筆凝練、敘事簡潔的文言文,文章圍繞“以天下事爲己任”這一中心,精選了趙普一生中的兩件事-----刻苦讀書、奏薦人才,來展示趙普好學上進,忠言直諫,剛正不阿的秉性。教學過程中,要“言”、“文”並重,既要注重文言知識儲備,培養學生閱讀前線文言文的能力;又要引領學生學會審美,着力培養學生初步鑑賞古詩文的能力;還要關注歷史人物趙普,領略人物風采,提升自我修養,鑑於古今語言之別,加之文本可圈可點的東西較多,我安排了兩課時,本節彙報課爲第一課時,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一、激趣導入

(以敢於忠言直諫的歷代名稱導入)

在中國歷史上,幾乎每一盛世王朝,都有敢於以死直諫的忠臣,他們是智慧的象徵,更是正義的化身。請同學們舉個例子。(學生髮言,如比干,魏徵等)正是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社會了進步。今天我們將要結識的是一位敢於冒死舉薦人才的忠臣,他就是趙普。

二、出示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爲背誦課文奠定基礎)

2、嘗試運用“移、換、調、補、刪”翻譯課文第一段。

3、學習趙普勤奮刻苦的精神。

三、朗讀感知,瞭解文意

1、教師範讀,學生聽讀,把握字音和句讀

2、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要讀的沸沸揚揚,自在而放肆,同桌之間你讀我聽,相互糾正讀音和節奏,力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的字正腔圓。

四、合作探究、翻譯課文

教師先介紹文言文翻譯的基本知識,原則------直譯意譯相結合,以直譯爲主;方法------移換調補增刪。

學生藉助註釋、工具書,翻譯課文,力求文字通順。發現問題,同桌之間溝通解決。教師巡視,及時答疑解惑。

五、欣賞品析:

文章是如何運用細節描寫刻畫趙普讀書的(抓住關鍵詞語來分析)

六、拓展延伸

展示自己所蒐集的有關勤奮讀書的名言或事例(通過此環節,使課內與課外,實踐與文本有機的結合起來,再聯繫中讓學生夯實基礎,在發散中培養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本文設計體現了新課標的教學要求,根據新課標提出“閱讀淺顯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的要求,在教學中組織學生自讀文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懂文意,積累文言詞語,豐富文言素養,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教學思路不枝不蔓,脈絡清晰。依託文本,按“五步教學法”逐層推理,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超越文本,引導學生蒐集資料,展示交流,資源共享,全面提高文學素養。

當然,有待改進的地方也有很多:

1、課堂容量不足,本節課只翻譯了第一段,容量較小,因而課堂結構略顯鬆弛。

2、朗讀不夠深入。

讀有多個層次----感知性朗讀、理解性朗讀,品味性朗讀,本節課只停留在感知性朗讀層面上,沒有真正實現以聲傳意,借聲傳情的美讀。

3、自主研讀少,合作探究多

本節課意在培養學生自主研讀,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力求從文章中讀出自我,但在實施過程中,往往顧此失彼,學生在討論中迷失了自我。獨立思考的實踐較少。

《趙普》教學反思

《趙普》是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古文,展示了一位“以天下事己任”的封建官員——趙普的人物形象。由於上學期在教學《幼時記趣》、《三峽》等古詩文時,我注意要求學生讀準文言文的停頓、重音,同時向學生講解了古文翻譯的一些基本方法。因此,本學期在講《趙普》一文時,學生基本能準確朗讀課文的節奏,基本能回憶起文言文翻譯的一些注意事項,並運用到重點字詞句的翻譯中。

在賞析人物形象時本課的教學,我主要讓學生質疑,小組合作解決疑難問題,不能解決的集體交流。在集體解疑的過程中,把人物形象進行分析,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如:學生提出一個問題:課文主要寫的是趙普能以天下事爲己任,爲何還要說他“多忌克”?這不是很矛盾嗎?這個問題的提出,頓時引起了全體學生的興趣,他們各抒己見,最終得出的答案是寫人的文章既要寫出人物光輝的一面,也要寫出他的不足,這樣才能體現真實性。我覺得這個回答很有道理!這個環節的設置是本節課最令我滿意的了。作爲教師課堂上一定要給學生質疑思考的時間,學生許多思考的火花才能和教師進行碰撞,達到教學相長

七年級語文下冊趙普課件 3

教學目標:

1、準確翻譯、背誦全文,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2、學習本文敘事簡潔、運用細節描寫人物的方法。

3、瞭解更多刻苦讀書,以天下爲己任的人物及其故事。

課前學習:

熟讀課文,利用工具書自譯課文,圈劃疑難。

課堂學習:

一、導課:毛主席在《沁園春雪》中稱讚“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是中國歷史上的英雄人物,當我們在評論他們的功過得失時,我們常常發現這些英雄的身邊總有賢臣相隨。同學們能從歷史長廊中舉出一些賢臣的例子嗎?

二、學生舉例,教師可適當補充,並引出趙普。

三、教師範讀課文,學生再齊讀課文,然後請學生個別朗讀。

四、翻譯全文

1、學生自譯課文,質疑,師生解疑。

2、請學生全文翻譯,讓其他學生幫助糾錯。

(注:教師在這一環節可將文言文翻譯的常識滲透給學生,如保留法、補充法、調整語序法,並突出詞類活用的字。)

五、細讀課文,思考:

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中的兩件事,並說說從中可以看出趙普的哪些性格特點?

2、本文刻畫人物語言簡潔,且善用細節描寫,請舉例說明。

六、自由朗讀課文,鞏固知識。

七、過渡語:古往今來,“刻苦讀書”及“以天下爲己任”的人和故事層出不窮,你能分別舉出一二,並談談他們對你的成長所產生的影響嗎?

八、學生交流

九、總結:側重鼓勵大家胸懷天下,努力學習。

十、課後作業:

1、背誦課文

2、整理有關刻苦學習的成語、名言、故事。

《趙普》課堂掠影

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下)《趙普》中“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爲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啓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以下是該課的'一個片段:

師:“古代諸侯或大官死叫做‘薨’。”那你還知道對死的其他別稱嗎?

生:駕崩是稱天子之死。

生:還有稱太史之死的卒,稱諸侯之死用賽。

師:看來同學們的積累還是很多的。這些都是社會某一階層的特定用詞,那對普通人又是如何說呢?

生:一般人死都稱逝世,去世。

生:壽終正覆。

師:什麼人才如此說?

生:成年男子特別老年男子的死才用壽終正覆。

生:未成年人死亡稱做溺。

生:用“長逝”稱年高有德的人之死。稱年高的長輩之死用“百年”。

古稱成仙爲羽化,稱年高或尊長者之死。

生:登仙,舊時稱老年人之死。作古:舊時稱年長者之死。

生:有人被迫害或發生意外而死亡叫遇難。因意外之事而死稱遇害。

師:以上稱呼從詞的感情色彩上講都是中性,那對死之稱可有帶褒義或者貶義的呢?

生:見閻王指做過壞事的人之死。

生:上西天也指做過壞事人的死亡。

生:就義:稱爲了正義事業被敵人殺害者。

生:稱那些爲國難、爲國家民族利益而獻生的人爲用殉國。殉難同樣也是這個用法。

師:同學們的知識真是豐富,只要如此積累下去,再憑同學們的鑽研精神,相信你們能一定能成爲知識型的學生。

本處教學細節,並不是刻意追求語文知識,而是根據《語文課程標準》“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七年級語文下冊趙普課件 4

學習目標:

1.能夠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課文內容。

2.學習運用細節描寫人物的方法。

3.結合課文內容,認識趙普的勤奮學習、學以致用、爲國薦才的精神。

課前預習:

1.查工具書解決古文中的生字詞,藉助註釋,瞭解文章大意,能讀通課文。

2.蒐集幾個有關刻苦讀書的成語或名言,

3.上網或圖書館查找趙普的資料,瞭解趙普生平事蹟:趙匡胤黃袍加身,杯酒釋兵權、金匱之盟等。

課堂學習:

一、導入新課:

1.師:“人生不可無書”。任何一個正常的人都明白,刻苦讀書纔可能成爲有用之才,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那麼讀書的目的又是什麼呢?(學生髮言後,不忙着下結論)請同學們從北宋著名大臣趙普身上來對照一下吧!

2.學生交流展示收集的`有關趙普資料,較多的瞭解趙普其人其事,激發學習的興趣。

3.學生展示預習卡積累的字詞情況,對文章理解進行質疑。

二、朗讀課文,培養文言語感能力

1.教師組織學生用範讀、學讀、比讀等多種方式朗讀。

2.學生根據不同層次的朗讀要求朗讀,最終做到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出感受。

三、疏通文章。

1.學生獨立學習。

看註釋,藉助工具書,譯出大意。

2.老師巡視,藉機做好個別輔導。

3.學生合作學習,先四人小組交流,然後全班討論明確。

4.教師組織討論、歸納,幫助學生積累重點詞句。

四、評價人物,探究寫法

1.教師設疑導學。趙普是怎樣一個人?你覺得文章中哪部分寫的最精彩?趙普舉薦何人?作者沒寫舉薦的原因,沒有記敘趙普與太祖的對話,這樣寫突出了什麼?

2.學生思考、討論。

3.教師組織交流歸納。

板書

內容: 中心 寫法

刻苦讀書 勤奮 細節描寫

四奏人才 以天下事爲己任 語言簡潔

五、研究學習

1.教師出示材料。(投影)

資料上說:“趙普少時爲吏,讀書不多,相傳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

課文中,趙普晚年讀書勤奮,整天讀書,死後書箱裏就是一部《論語》。

2.學生根據材料,說一說自己的研究發現。

3.教師組織學生交流,並點撥研究的角度、方法。

六、加深理解,能力遷移。

1.學生朗讀課文,加深理解。

2.教師鼓勵學生質疑及開放性題目設計。

3.學生按要求積極參與。

4.教師組織學生解疑及對設計題作積極評價。

七、課後學習

整理本課出現的詞類活用現象及特殊句式。

七年級語文下冊趙普課件 5

教學目標

1、準確翻譯、背誦全文,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2、學習本文敘事簡潔、運用細節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學習本文敘事簡潔、運用細節描寫人物的方法。

學習流程:

檢查自主合作—學以致用——總結提升——檢測反饋

教師導控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當我們在評論歷史上的英雄人物的功過得失時,我們又常常發現這些英雄的身邊總有賢臣相隨。同學們能從歷史長廊中舉出一些賢臣的'例子嗎?(學生舉例,教師可適當補充,並引出趙普並簡介。)

二、檢查預習,瞭解趙普

1、走近趙普——學生簡介趙普情況。

趙普(922—992)北宋大臣。字則平。後周時爲趙匡胤的幕僚,任掌書記,策劃陳橋兵變,幫助趙匡胤奪取政權。宋初任樞祕史,乾德二年起任宰相,太宗時又兩次爲相,淳化三年因病辭職,封魏國公,他少時爲吏,讀書不多。相傳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

2、給劃線字注音:

闔戶啓篋處決 既薨

發篋齷齪奏牘

3、解釋劃線的詞

少習吏事 寡學術 發篋視之 齷齪

明日顏色 深沉有岸谷

三、熟讀全文,理解文意

1、教師範讀課文,或指名朗讀(朗讀水平高的學生)。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正確停頓,準確把握句子的語氣語調。

3、對照註釋默讀課文,理解語句意思。

要求:小組內全文翻譯,其他成員幫助糾錯;不理解的字詞、語句,在小組內討論解決;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在書上標記出來,舉手質疑。教師引導解疑。

4、詞句理解檢測教師對一字多義,詞類活用等重點詞語加以提醒;對特殊句式,如:

①太祖常勸以讀書。(省略句、倒裝句)

②讀之竟日。(倒裝句)等句子的翻譯可予以指導。

(注:教師在這一環節可將文言文翻譯的常識滲透給學生,如保留法、補充法、調整語序法,並突出詞類活用、古今異意、一詞多義的字。)

5、思考並小組討論:

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中的兩件事,並說說從中可以看出趙普的哪些性格特點?你喜歡這個人物嗎?

②本文刻畫人物語言簡潔,且善用細節描寫,請舉例說明。

四、調動積累,拓展延伸

1、趙普晚年讀書“手不釋卷”刻苦讀書,請你根據自己的積累,再寫出兩到三個有關刻苦讀書的成語。

例如:學而不厭韋編三絕鑿壁偷光

2、“以天下爲己任”的人和故事層出不窮,你能分別舉出一二,並談談他們對你的成長所產生的影響嗎?學習了課文,你認爲爲官者應具備怎樣的才能?(學生交流)

學生識記目標後,師檢測預習情況,生帶着目標進行自主學習課本P26-P27內容,完成導學案第二大題第1、2、3題,最後小組交流討論,達成共識,教師指定小組回,其中詞句檢測通過小組展示明確。

學生獨立思考,再小組內交流,教師指定小組展示,其他小組補充訂正。

三、總結提升:

側重鼓勵學生胸懷天下,努力學習。(這是學生讀完全篇最大的啓發)

引導學生進行總結

四、課堂作業

1、熟讀並背誦課文;

2、課外多收集趙普的有關資料,以《我心中的趙普》爲題,寫一篇200字以上的短文;

3、完成相關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課堂檢測,教師巡堂輔導個別學困生,發現共同難題,集體討論後明確答案

五、板書設計

刻苦讀書(讀書)--勤奮好學:“晚年手不釋卷”;

“闔戶啓篋取書,讀之竟日”

奏薦人才(薦官)——冷靜沉着:“碎裂奏牘擲地,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

意志堅定:一奏、二奏、三奏、四奏,“復奏如初”

以天下爲己任

七年級語文下冊趙普課件 6

教材分析:

本文選自《宋史》,主要寫了兩件事:刻苦讀書和推薦人才,表現了一箇中心:趙普能以天下事爲已任。課文刻畫人物,善於運用細節描寫的方法,敘事簡潔沒有冗筆。

教學目標:

1、準確翻譯全文,注意重點字詞,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2、學習本文敘事簡潔、運用細節描寫的方法。

3、瞭解更多學習刻苦、以天下事爲已任的人物的故事。

教學重點:

1、準確翻譯全文,注意重點字詞,背誦全文。

2、運用細節描寫人物、敘事簡潔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毛主席在《沁園春雪》中稱讚“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是中國歷史上的英雄人物,當我們在評論他們的功過得失時,我們常常發現他們的身邊總有賢臣相隨。同學們能從歷史長廊中舉出一些賢臣的例子嗎?

二、學生舉例,教師補充,引出趙普。

趙普,北宋大臣。後周時趙匡胤的幕僚,策劃陳橋兵變,幫助趙匡胤奪取政權,後任宰相。太宗時又兩次任宰相。他少時爲吏,讀書不多。趙普曾經對宋太宗(趙匡義)說過這麼一段話:"臣平生所知,無不出此。昔以其(指《論語》)半輔太祖(趙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

三、學生齊讀課文,教師再範讀全文,最後請個別學生朗讀。

糾正字音:篋、牘、綴、卒、吏、論語

生回答:本文寫了趙普的哪兩件事?

刻苦讀書與推薦人才。

四、重點字詞句及全文的翻譯。(見幻燈片3——9)

教師提醒學生注意古今異義、固定句式(“九陰真經”:增、刪、留、換、移、固、意、直和定)

五、細讀課文,思索:

1、通過文中所寫的兩件事,你認趙普是個怎樣的人?

具有超人的毅力、堅強的意志。

2、本文刻畫人物善於運用細節描寫,試舉例說明。

“闔戶啓篋取書”、“普顏色不變”、“補綴舊紙,復奏如初”。

六、自由朗讀課文,鞏固知識。

七、過渡語:古往今來,“刻苦讀書”和“以天下事爲已任”的人和故事層出不窮,你能試着舉出一兩個嗎?並談談他們對你成長的影響。

八、總結:側重鼓勵大家胸懷天下、刻苦學習。

九、作業:

1、背誦課文。

2、重點字詞句的練習。

3、收集刻苦學習的名言、名句、故事。

十、備課素材:

從宋太祖取得政權開始,到平定南方,趙普是主要的謀士,立了不少大功。宋太祖拜趙普爲宰相,事無大小,都跟趙普商量。

趙普出身小吏,比起一般文臣來,他的學問差得多。他當上宰相以後,宋太祖勸他讀點書。趙普每次回家,就關起房門,從書箱裏取書,認真誦讀。第二天上朝處理政事,總是十分敏快。後來,家裏人發現,他的書箱裏藏的不過是一部《論語》。於是人們就流傳一種說法,說趙普是靠“半部《論語》治天下”的。

宋太祖信任趙普,趙普也敢於在宋太祖面前堅持自己意見。有一次,趙普向宋太祖推薦一個人做官。接連兩天,宋太祖沒有同意。第三天趙普上朝的時候,又送上奏章,堅持要求宋太祖同意他的推薦,這下可觸怒了宋太祖。宋太祖把奏章撕成兩半,扔在地上。

趙普趴在地上,不慌不忙地把扯碎的`奏章拾起來,放在袖子裏。退朝回家以後,趙普把扯碎的奏章粘接起來,過了幾天,又帶着它上朝交給宋太祖,宋太祖見趙普態度這樣堅決,只好接受了他的意見。

再有一次,趙普要提拔一名官員,宋太祖不批准。趙普就像前次一樣堅持自己意見。宋太祖說:“我就是不準,你能怎麼樣?”

趙普說:“提拔人才,都是爲國家着想,陛下怎能憑個人的好惡專斷!”

宋太祖聽了,氣得臉色變白,一甩袖就往內宮走。趙普緊緊跟在後面。宋太祖進了內宮,趙普站在宮門外不走。

宮門前的衛士見宰相站在門口不走,只好向宋太祖回報。這時候宋太祖氣已經平了,就叫太監通知他,說皇上已經同意他的請求,叫他回家。

十一、教學後記:

1、由於上期在教學《幼時記趣》、《三峽》等古詩文時,我注意要求學生讀準文言文的停頓、重音等知識,同時向學生講解了古文翻譯的一些基本方法(如文言文翻譯的“九陰真經”、“三字經”),因此,本學期在講《趙普》一文時,學生基本能準確朗讀課文的節奏,基本能回憶起文言文翻譯的一些注意事項,並運用到重點字詞句的翻譯中。

2、從本學期開始,我每週向學生提供一至兩篇淺顯的文言文,並分層進行練習,讓學生培養一定的文言文閱讀能力。

3、本課的教學,我改變了上期精講全文字詞的做法,實行重點突破,並利用幻燈片展示我的做法,讓學生抓住重點進行學習,效果明顯。

七年級語文下冊趙普課件 7

教學目的:

1、揣摩課文所寫的人物形象,學習用故事表現人物特點的方法。

2、激發學生珍惜時光多讀書、讀好書。

3、學習幾個文言詞語。

學習重點:

目標3

教學方法:

研讀法、討論交流法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閱讀序幕

中國古代有一句與宋朝開國元勳趙普有關的佳話,叫做“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的表面意思是“趙普靠半部《論語》就管理好了天下”(趙普曾做過宋朝宰相);實際還隱含有兩層含義:一是《論語》對治理、管理國家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二是多讀書、讀好書就能使人增進才幹,成就大業。在這一點上,趙普就是我們最好的榜樣。(板書課題)

二、閱讀主場

1、教師範讀課文後,學生誦讀。(要求讀正確,讀順暢)

2、教師板書課文中的重點詞語,學生理解掌握。

⑴少習吏事:年輕時熟悉官吏(應處理)的事務。習:熟悉。

⑵每歸私第:每次回到自己的住宅。第,府第,大的住宅。

⑶闔戶啓篋:關上門,打開書箱。

⑷竟日:一整天。

⑸臨政:處理政務。

⑹處決如流:處理決斷很快。如流,像水向下淌,比喻快速。

⑺薨:死。唐代二品以上的官員死叫薨。

⑻性深沉:性情穩重。

⑼明日:第二天。

⑽碎破奏牘擲地:撕破奏章扔在地上。

⑾顏色不變:臉色沒有改變。

⑿卒用其人:終於任用了那個人。

3、學生串講課文,並歸納各段的.段意,其他同學補充。

(段意:①寫趙普平生抓緊時間讀《論語》;②寫趙普向宋太祖推薦有用之人。)

4、學生重點閱讀第二個故事,找出並體會最能體現人物性格的語句,小組交流,班上發言。

(趙普——“明日復奏”,“又以其人奏”“顏色不變,跪而拾之以歸”,“補綴舊紙”;太祖——“不用”,“亦不用”,“卒用其人”)

三、閱讀尾聲

1、課堂練習

⑴“探究練習”二、三

⑵學習識記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的含義

①太祖常勸以讀書(勉勵)

②晚年手不釋卷(放下)

③每歸私第(府第,大的住宅)

④處決如流(處理決斷)

⑤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過分拘謹,拘於小節)

⑥家人發篋視之(打開)

⑦普顏色不變(臉色)

⑧卒用其人(終於)

⑶全文背誦課文

2、課外作業:

⑴向爸爸媽媽講述趙普的故事,並在合理想像基礎上擴寫第二個故事,題目自擬。

⑵學生查詢有關“《宋史》”的相關資料,下次上課時在班上與同學交流。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