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中心勵志文章

2016年關於冬至的習俗文章

本文已影響 1.15W人 

導語: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下面是2016年關於冬至的習俗文章,歡迎欣賞。

2016年關於冬至的習俗文章

  篇一:2016年關於冬至的習俗文章

傳統冬至節主要習俗大致可以分爲祭俗、食俗、禮俗和娛俗。

1 祭俗

冬至是漢民族祭天的日子。對天與地的崇拜是漢民族最莊重、最神聖的信仰。祭天是冬至日最重要、最隆重的風俗。對天的祭拜,從天子至庶民都可以進行,其中尤以天子爲重。古代帝王親自參加的最重要的祭祀有三項:天地、社稷、宗廟。皇帝以“天子”自栩,對天的祭祀自然成爲皇帝最重要的祭禮。皇帝於每年冬至祭天,登基也例須祭告天地,表示“受命於天”。祭天起源很早,《周禮·大司樂》雲:“冬至日祀天於地上之圜丘”。

祭天儀式中,最盛大的要算冬至祭天了。每年冬至日,皇帝都要來圜丘壇舉行告祀禮,稟告上天五穀業已豐登,主祭昊天上帝,配祭皇帝列祖列宗及日、月、雲、雨、風、雷諸神,這就是祭天大禮。我國現存的最大的祭天壇廟爲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的北京天壇。皇帝祭天儀式極其盛大,按照典制規定,皇帝需在祭天的前三日來齋宮齋戒,祭天大典從冬至日的拂曉正式開始,據說冬至這天夜裏陽氣開始逐漸增強,而陽氣能使萬物滋生繁衍。祭天大禮分爲迎神、奠玉帛、進俎、獻禮等9項程序,在孟冬寒夜初曉、星光微曦的時刻,天子於圜丘之上仰望茫茫宇宙,實現與天的對話。

在民間,出於對天的敬畏和信仰,在冬至日也有各種對天的祭祀儀式。

冬至時還有一種“迎日”的風俗,當屬於一種特殊的祭天方式。《易通卦驗》曰:“冬至之日,見雲送迎從下向來,歲大美,人民知不疾疫,無雲送迎,德薄歲惡,故其雲赤者,旱黑者,水白者爲兵。黃者,有土功諸,從日氣送迎其效也。”又曰:“冬至之日,立八神樹,八尺表,日中視其晷如度者,則歲美人和,晷進則水,晷退則旱。進一尺則日食,退一尺則月食。”又曰:“冬至之始,人主與羣臣左右縱樂五日,天下之衆,亦家家縱樂五日,爲迎日至之禮。”

除了祭天,冬至節也是先民感懷祖先之德、祭祀祖先的日子。

2 食俗

冬至節是一個食俗非常豐富多彩的節日。冬至日正值隆冬,節日食俗以“進補”爲主題。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諸如餛飩、餃子、湯圓、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爲節日食品。曾較爲時興的“冬至亞歲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獻冬至盤、供冬至團、餛飩拜冬等。傳統冬至節,各地的主要食俗有(舉例):

①冬至餃子:民諺雲,“冬至不端餃子碗,凍壞耳朵沒人管”。傳說女媧用黃泥做人,一年到頭不停地做。到了冬至那天,氣候寒冷起來,黃土人的耳朵總被凍掉。她就在一個個黃土人的耳朵上都穿個小孔,用一條線通過,一頭打個結紮住,一頭塞進黃土人的嘴裏,讓黃土人咬住,這才保牢耳朵沒被凍掉。以後就演變成冬至吃餃子的風俗。每年冬至節,人們就包耳朵形狀的餃子,意思是讓女媧做的黃土人咬住帶線(餡)的耳朵,不致於凍掉。另一種傳說則與醫聖張仲景有關。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曾在長沙爲官,他告老還鄉正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他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親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裏非常難過,就叫其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裏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麪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裏煮熟,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服食後,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俗。以後人們稱它爲"餃子,也有的稱它爲"扁食"和"燙麪餃",人們還紛紛傳說吃了冬至的餃子不凍人。

②冬至肉:湖南人過冬至,會殺雞宰豬,把肉陰乾,稱爲冬至肉。有俗話說"吃過冬至肉,身體賽牛犢"。

  篇二:2016年關於冬至的習俗文章

冬至一般在每年的陽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2015年冬至爲12月22日。

冬至的由來

冬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制訂的一個,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測影,在洛邑測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爲土中。“土圭測景”的目的是找出“土中”(中國的中心)。這種方法的要義是“樹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長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長一丈三尺五寸”。據記載,周代以冬十一月爲正月,以冬至爲歲首過新年,也就是說,周公選取的是經土圭法測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長的一天,爲新的一年開始的日子。

由周冬至的由來中到秦,以冬至日當作歲首一直不變。古人認爲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後來一般春節期間的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也往往出現在冬至。冬至又被稱爲“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冬至的習俗,各地都要吃什麼

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吃狗肉、羊肉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在我國臺灣還保存着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徵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後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於冬至或前後約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長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稱“祭祖”。祭典之後,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大家開懷暢飲,相互聯絡久別生疏的感情,稱之爲“食祖。”

上海人過冬至節除了要吃湯圓、赤豆糯米飯,還要服膏方、喝補酒,外出的人要早點歸家,相聚一起共敘天倫親情。上海人還說,冬至時候晚上要早些回家,因爲什麼小鬼的會出來活動。

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浙江台州人好美食,冬至是一年中重要節氣,在這一天要做些特色菜餚和食物,首先要祭奠祖先,祈禱祖先保佑全家人來年一切平安如意。然後全家人歡樂地聚在一起喝酒吃菜。其中吃“冬至圓”(擂圓,又叫硬擂圓、翻糙圓)是台州的老傳統,擂圓取圓圓潤潤、團圓之意。

傳統的姑蘇人家,會在冬至夜喝冬釀酒,冬釀酒是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香氣宜人。姑蘇百姓在冬至夜暢飲冬釀酒的同時,還會配以滷牛肉、滷羊肉等各式各樣的滷菜。

潮汕地區漢族民諺雲:“冬節大如年”、“冬節沒返沒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這一天無論如何要趕回家敬拜祖宗,否則就是沒有祖家觀念。海峽兩岸的同胞,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當作團圓節。潮汕的人們吃了冬節圓後,還要在家宅的門、窗、桌、櫥、梯、牀等顯眼處粘附兩粒冬節圓,甚至漁家的船首,農戶耕牛的牛角,果農種植的果樹也不例外。

合肥人到了冬至都要吃南瓜餅,大街小巷瀰漫着南瓜餅的香味,並且還有一句諺語叫做“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就是說過了冬至,就會夜短日常了,

嘉興冬至有吃“桂圓燒蛋”的習俗,老人們說因爲一年中冬至夜晚最長,不吃的話會凍一晚上,半夜還會肚子餓。

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諸如餛飩、餃子、湯圓、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爲年節食品。曾較爲時興的“冬至亞歲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獻冬至盤、供冬至團、餛飩拜冬等。

  篇三:2016年關於冬至的習俗文章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爲: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爲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爲“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爲“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古人認爲,冬至是陰陽轉樞的日子,這一天之後,陰氣漸消,陽氣漸長。冬至,皇帝到天壇祭天,第二天就在太和殿裏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

一、吃餃子

古語有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可見冬至吃餃子已經是必不可少的風俗。“醫聖”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辭官回鄉後,看到鄉親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因而命其弟子搭臺築竈,把羊肉和驅寒藥材放在鍋裏熬煮,然後撈出來切碎,用麪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吃。人們吃後,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着"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便叫“餃子”。

二、九九消寒

冬至的次日開始數九,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提冬數九”。數上9天是一九,再數9天是二九,以此類推,數到“九九”就算“九”盡了。“九盡楊花開”,那時天就暖了。入九以後,文人墨客,搞所謂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三、祭天祭祖

很多地區在冬至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習俗,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家家戶戶都把家譜、祖先像、牌位等供於家中上廳,安放供桌,擺好香爐、供品等。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靈,以祈福來年風調雨順,家和萬事興。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