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古詩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古詩原文及賞析

本文已影響 2.01W人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原文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古詩原文及賞析

竹塢無塵水檻清,

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

留得枯荷聽雨聲。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鑑賞

憑藉詩人提供的文字語碼,我們完全可以想象一處鳳尾森森的竹塢,清幽之至,遺世超塵。非常奇怪又非常合理的是,越是在幽靜的處所,思緒卻偏偏象插上了雙翅而飛翔起來,哪怕思念的對象隔着幾重山水,幾重城池。濃重的陰雲沉積不散,寒霜的遲到才留下了幾枝枯萎的荷葉在風中舞動,聽上去彷彿是秋雨瀟瀟。

在這首詩中,詩人並沒有用一字一詞來直接抒發他的情感,標明自己的情感狀態究竟如何,只使用了一個非常平常的中性詞—— “想思”,而其他則全是關於自然物象的描寫,是竹塢,是水檻,是秋陰,是枯荷。不過,這諸多物象竟然像是在黃連般苦澀的汁液中浸泡多時,等到嵌入這首感懷詩時,依然發散出沉重痛楚的傷感情調。這哪裏是在寫物?明明是在寫心!可是我們又不能不看到,這首詩又不是浪漫放肆,它的內部結構又充滿了審美的秩序。紀昀解釋這首詩時曾經指明:“‘秋雨不散’起‘雨聲’,‘飛霜’起‘留得枯荷’,此是小處,然亦見得不苟。”也就是說,物象滲透了心聲,而心象卻又不侵凌物象,兩者之間達到了一合二,二合一的那種和諧境界。

李商隱是開一代詩歌風氣的天才。在李杜韓白這些大師的後面,創造顯然是難事。也許可以說,李商隱有他自己不得不然的獨特選擇。較之前輩而言,他也許不夠開闊宏大,不夠積極樂觀,但是他終究開闢了一條新路。這不僅意味着他撥轉了詩歌的創作方向,使之內心化與個人化了,更意味着他在心象的.馳騁與物象的駕馭之間,尋求到了一種新的審美的均衡,一種新的創造意象的方式。如果一言以蔽之,則可以說李商隱的詩,盡得曲涵含蓄之美,而這正好體現了中國文化所特有的藝術精神。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作者簡介

李商隱,著名詩人。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爲“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裏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爲“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爲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爲《李義山詩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