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古詩

關於清明節的古詩大全

本文已影響 3.42W人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對各類古詩都很熟悉吧,廣義的古詩,泛指鴉片戰爭以前中國所有的詩歌,與近代從西方傳來的現代新詩相對應。什麼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清明節的古詩大全,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清明節的古詩大全

清明節的古詩1

清明

作者: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譯文

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

借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

註釋

⑴清明: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陽曆四月五日前後。舊俗當天有掃墓、踏青、插柳等活動。宮中以當天爲鞦韆節,坤寧宮及各後宮都安置鞦韆,嬪妃做鞦韆之戲。

⑵紛紛:形容多。

⑶欲斷魂:形容傷感極深,好像靈魂要與身體分開一樣。斷魂:神情悽迷,煩悶不樂。這兩句是說,清明時候,陰雨連綿,飄飄灑灑下個不停;如此天氣,如此節日,路上行人情緒低落,神魂散亂。

⑷借問:請問。

⑸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今在安徽貴池秀山門外。受此詩影響,後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賞析

這一天正是清明佳節。作者小杜,在行路中間,可巧遇上了雨。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可也是氣候容易發生變化的期間,常常趕上“鬧天氣”。遠在樑代,就有人記載過:在清明前兩天的寒食節,往往有“疾風甚雨”。若是正趕在清明這天下雨,還有個專名叫作“潑火雨”。作者杜牧遇上的,正是這樣一個日子。

作者用“紛紛”兩個字來形容那天的“潑火雨”,真是好極了。怎見得呢?“紛紛”,若是形容下雪,那該是大雪,所謂“紛紛揚揚,降下好一場大雪來”。但是臨到雨,情況卻正相反,那種叫人感到“紛紛”的,絕不是大雨,而是細雨。這細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細雨紛紛,是那種“天街小雨潤如酥”樣的雨,它不同於夏天的如傾如注的暴雨,也與那種淅淅瀝瀝的秋雨絕不是一個味道。這“雨紛紛”,正抓住了清明“潑火雨”的精神,傳達了那種“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的悽迷而又美麗的境界。

這“紛紛”在此自然毫無疑問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還有一層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實際上還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慾斷魂”。“行人”,是出門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於“遊人”,不是那些遊春逛景的人。那麼什麼是“斷魂”呢?“魂”就是“三魂七魄”的靈魂嗎?不是的。在詩歌裏,“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緒方面的事情。“斷魂”,是極力形容那一種十分強烈、可是又並非明白表現在外面的很深隱的感情,比方相愛相思、惆悵失意、暗愁深恨等等。當作者有這類情緒的時候,就常常愛用“斷魂”這一詞語來表達他的心境。

清明這個節日,在古人感覺起來,與我們今天對它的觀念不是完全一樣的。在當時,清明節是個色彩情調都很濃郁的大節日,本該是家人團聚,或遊玩觀賞,或上墳掃墓,是主要的禮節風俗。除了那些貪花戀酒的公子王孫等人之外,有些頭腦的,特別是感情豐富的作者,他們心頭的滋味是相當複雜的。倘若再趕上孤身行路,觸景傷懷,那就更容易惹動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趕上細雨紛紛,春衫盡溼,這給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層愁緒。這樣來體會,才能理解爲什麼作者在這當口兒要寫“斷魂”兩個字;否則,下了一點小雨,就值得“斷魂”,那不太沒來由了嗎?

這樣,我們就又可回到“紛紛”二字上來了。本來,佳節行路之人,已經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絲風片之中,紛紛灑灑,冒雨趲[zǎn]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悽迷紛亂了。所以說,紛紛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緒;甚至不妨說,形容春雨,也就是爲了形容情緒。這正是我國古典詩歌裏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一種絕藝,一種勝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問題也發生了。怎麼辦呢?須得尋求一個解決的途徑。行人在這時不禁想到:往哪裏找個小酒店纔好。事情很明白:尋到一個小酒店,一來歇歇腳,避避雨;二來小飲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溼的衣服;最要緊的是,藉此也就能散散心頭的愁緒。於是,向人問路了。

是向誰問路的呢?作者在第三句裏並沒有告訴我們,妙莫妙於第四句:“牧童遙指杏花村”。在語法上講,“牧童”是這一句的主語,可它實在又是上句“借問”的賓詞——它補足了上句賓主問答的雙方。牧童答話了嗎?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動”爲答覆,比答話還要鮮明有力。我們看《小放牛》這齣戲,當有人向牧童哥問路時,他將手一指,說:“您順着我的手兒瞧!”是連答話帶行動——也就是連“音樂”帶“畫面”,兩者同時都使觀者獲得了美的享受;如今作者手法卻更簡捷,更高超:他只將“畫面”給予讀者,而省去了“音樂”。不,不如說是包括了“音樂”,讀者欣賞了那一指路的優美“畫面”,同時也就隱隱聽到了答話的“音樂”。

“遙”,字面意義是遠。但我們讀詩的人,切不可處處拘守字面意義,認爲杏花村一定離這裏還有十分遙遠的路程。這一指,已經使我們如同看到,隱約紅杏梢頭,分明挑出一個酒帘——“酒望子”來了。若真的距離遙遠,就難以發生藝術聯繫,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無盡的興味:妙就妙在不遠不近之間。《紅樓夢》裏大觀園中有一處景子題作“杏簾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這裏體會脫化而來,正好爲杜郎此句作註腳。《小放牛》裏的牧童也說,“我這裏,用手兒一指,……前面的高坡,有幾戶人家,那楊柳樹上掛着一個大招牌”,然後他叫女客人“你要吃好酒就在杏花村”,也是從這裏脫化出來的。“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這隻需要說明指往這個美麗的杏花深處的村莊就夠了,不言而喻,那裏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不但如此。在實際生活中,問路只是手段,目的是得真的奔到了酒店,而且喝到了酒,纔算一回事。在詩裏就不必然了,它恰恰只寫到“遙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費一句話。剩下的,行人怎樣地聞訊而喜,怎樣地加把勁兒趲上前去,怎樣地興奮地找着了酒店,怎樣地欣慰地獲得了避雨、消愁兩方面的滿足與快意……,這些作者就能“不管”了。他把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與讀者的想象,由讀者自去尋求領會。他只將讀者引入一個詩的境界,他可並不負責導遊全景;另一面,他卻爲讀者開展了一處遠比詩篇語文字句所顯示的更爲廣闊得多的想象餘地。這就是藝術的“有餘不盡”。

這纔是作者與我們讀者的共同享受,這纔是藝術,這也是我國古典詩歌所特別擅場的地方。古人曾說過,好的詩,能夠“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在於言外”。拿這首《清明》絕句來說,在一定意義上,也是當之無愧的。

這首小詩,一個難字也沒有,一個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語言,寫得自如之極,毫無經營造作之痕。音節十分與諧圓滿,景象非常清新、生動,而又境界優美、興味隱躍。詩由篇法講也很自然,是順序的寫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環境、氣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寫出了人物,顯示了人物的悽迷紛亂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轉”,然而也就提出瞭如何擺脫這種心境的辦法;而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爲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藝術上,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頂點放在最後的手法。所謂高潮頂點,卻又不是一覽無餘,索然興盡,而是餘韻邈然,耐人尋味。這些,都是作者的高明之處,也就是值得我們學習繼承的地方吧!

清明

作者:王禹偁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譯文

我是在無花可觀賞,無酒可飲的情況下過這個清明節的,這樣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廟的與尚,一切對於我來說都顯得很蕭條寂寞。

昨天從鄰家討來新燃的火種,在清明節的一大早,就在窗前點燈,坐下來潛心讀書。

註釋

興味:興趣、趣味。

蕭然:清淨冷落。

新火:唐宋習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節再起火,稱爲“新火”。

簡析

這首詩所寫的應該作者早年讀書生活的真實情況,清苦,寂寞,還可能有孤獨。爲了前程,也許有興趣或習慣的原因,臨窗攻書,發奮苦讀,過着山野僧人般的清苦生活。即使在清明節,沒有像平常人那樣外出踏青,去欣賞山花爛漫的春景,也沒有邀約友朋飲酒作樂。君子慎獨,作爲讀書人,沒有忘記民俗傳統——寒食節禁用煙火。一到禁忌菸火的期限過了,馬上去鄰居那裏討來燈火,抓緊時間,在靜靜的夜裏繼續苦苦用功,發奮苦讀。

從這裏可以看出古人讀書的用功程度,我們雖然不推崇“興味索然”,但是應該學習古人那種讀書的毅力。

清明

作者: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譯文

清明時節,春雷萬鈞,驚醒萬物,宇宙給大地帶來了勃勃生機。 春雨綿綿,使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桃李盛開。 野田荒蕪之處,是埋葬着死者的墓地,死去的人們長眠地下,使活着的人心裏感到難過。 作者由清明的美景想到死者,從死想到了生,想到人生的意義。 作者指出,人生各不相同。 古代的某個齊人天天到墓地偷吃別人祭奠親人的飯菜,吃得油嘴膩臉。回到家裏,還要對妻子與小妾撒謊吹噓,他是在某個當大官的朋友家裏吃喝,主人如何盛情招待他。 這種人的人生萎瑣卑下,毫無人格尊嚴。 而另有一些高士,如春秋戰國時代的介子推,他幫助晉文公建國以後,不要高官厚祿,寧可隱居山中。 晉文公想讓他出來做官,下令放火燒山,但是,介子推其志不可動搖,意抱樹焚死在綿山中。 黃庭堅由清明的百花盛開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價值。他感嘆地說,雖然無論智愚高低, 最後都是篷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義卻大不相同。

註釋

桃李笑:用擬人手法形容盛開的桃、李花。

“雷驚”句:意思是清明早已過了驚蟄的節氣,萬物正欣欣向榮。

蟄:動物冬眠。

“人乞”一句:《孟子》中有一則寓言。說齊國有一人每天出外向掃墓者乞討祭祀後留下的酒飯。回家後卻向妻妾誇耀是刖人請自己吃飯。這是一個貪鄙愚蠢的形象。

“士甘”句:用春秋時介子推寧願被燒死也不願再出仕的典故。

蓬蒿(hao):雜草。丘?指墳墓。

鑑賞

這是作者觸景生情之作,通篇運用對比手法,抒發了人生無常的慨嘆。首聯以清明節時桃李歡笑與荒冢生愁構成對比,流露出對世事無情的嘆息。二聯筆鋒一轉,展現了自然界萬物復甦的景象,正與後面兩聯的滿眼蓬蒿荒丘,構成了強烈的對比。由清明掃墓想到齊人乞食,由寒食禁菸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論賢愚,到頭來都是一抔黃土。作者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機,想到的卻是人世間不可逃脫的死亡的命運,表達了一種消極虛無的思想,悲涼的情緒纏繞於詩行間。這與作者一生政治上的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禪宗思想的濃厚影響是分不開的。但作品體現了作者的人生價值取向,鞭撻了人生醜惡,看似消極,實則憤激。

清明節的古詩2

1、遲遲春日弄輕柔,花徑暗香流。清明過了,不堪回首,雲鎖朱樓。——朱淑真《眼兒媚·遲遲春日弄輕柔》

2、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高翥《清明日對酒》

3、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高啓《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4、可惜一片清歌,都付與黃昏。——黃孝邁《湘春夜月近清明》

5、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孟雲卿《寒食》

6、帝裏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7、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顧太清《臨江仙清明前一日種海棠》

8、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9、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韓翃《寒食》

10、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晏殊《破陣子春景》

11、聽風聽雨過清明。——吳文英《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12、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13、馬上逢寒食,愁中屬暮春。——宋之問《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14、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黃庭堅《清明》

15、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宋之問《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16、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張繼《閭門即事》

17、林臥愁春盡,開軒覽物華。——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18、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爲子推。——孟雲卿《寒食》

19、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20、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

21、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李清照《念奴嬌春情》

22、清明時節雨聲譁。——張炎《朝中措清明時節》

23、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餘。——楊萬里《寒食上冢》

24、黃蜂頻撲鞦韆索,有當時、纖手香凝。——吳文英《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25、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26、寒食不多時,牡丹初賣。——晁衝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時》

27、夢迴山枕隱花鈿。——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28、庭軒寂寞近清明,殘花中酒,又是去年病。——張先《青門引春思》

29、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高啓《清明呈館中諸公》

30、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李冠《蝶戀花春暮》

31、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32、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33、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楊萬里《寒食上冢》

34、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程顥《郊行即事》

35、誰把鈿箏移玉柱?穿簾海燕驚飛去。——馮延巳《鵲踏枝清明》

36、惻惻輕寒翦翦風,小梅飄雪杏花紅。——韓偓《夜深》

37、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

38、大堤欲上誰相伴,馬踏春泥半是花。——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39、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40、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41、淡蕩春光寒食天。——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42、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

43、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44、滿眼遊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馮延巳《鵲踏枝清明》

45、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清明》

46、落花經上巳,細雨帶清明。——羊士諤《寒食宴城北山池,即故郡守榮陽鄭鋼目爲折柳亭》

47、燕子飛來春又晚,去年曾此看清明。——蘇泂《金陵雜興二百首·白沙翠竹長幹寺》

48、鞦韆宅院悄悄。又是清明過了。——歐陽修《洞天春·鶯啼綠樹聲早》

49、清明寒食荒城晚,燕子梨花細雨愁。——仇遠《和韻胡希聖湖上》

50、畫橋外、花晴柳暖。今年自是清明晚。便覺芳情較懶。——史達祖《杏花天·軟波拖碧蒲芽短》

51、黃昏月下惆悵白,清明雨後寥梢紅。——韓偓《殘花》

52、今年自是清明晚。便覺芳情較懶。——史達祖《杏花天·軟波拖碧蒲芽短》

53、花深柳暗,時節正是清明,雨初晴。——韋莊《河傳·錦浦》

54、村落清明近,鞦韆稚女誇。——鄭谷《旅寓洛南村舍》

55、院湘簾閒不卷,曲房朱戶悶長扃。惱人光景又清明。——朱淑真《浣溪沙·清明》

56、暖牀寂寞聽風雨,孤負清明又一年。——釋文珦《清明》

57、二月和風到碧城。萬條千縷綠相迎。舞煙眠雨過清明。——晏幾道《浣溪沙·二月和風到碧城》

58、怕清明幾度傷懷,關節得荼老且慢開,春已聽榆錢斷買。——張可久《沉醉東風·瓊花蝶粉霜》

59、霽日園林好,清明煙火新。——祖詠《清明宴司勳劉郎中別業》

60、小雨新晴,才過清明後。初見花王披袞繡。嬌雲瑞日明春晝。——毛滂《蝶戀花·三疊闌干鋪碧瓦》

61、故園兄弟別來久,應到清明猶望歸。——崔道融《寒食客中有懷》

62、朱簾半卷,單衣初試,清明時候。——秦觀《水龍吟·小樓連苑橫空》

63、春事闌珊芳草歇。客裏風光,又過清明節。——蘇軾《蝶戀花·春事闌珊芳草歇》

64、三月清明天婉娩。晴川祓禊歸來晚。——歐陽修《漁家傲·三月清明天婉娩》

65、柳帶榆錢,又還過、清明寒食。——吳潛《滿江紅·金陵烏衣園》

66、十五年間春夢斷,亂山寒食清明。——劉辰翁《臨江仙·閒居感舊》

67、青郊綠野無窮意,寒食清明三月時。——蘇泂《金陵雜興二百首·城腳粼粼水一陂》

68、可憐寒食與清明,光輝並在長安道。——李隆基《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69、楊柳垂村麴塵色,殊鄉時節近清明。——張嵲《勸農六首·皇恩力本勸農耕》

70、清明時節雨聲譁。潮擁渡頭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戀天涯。——張炎《朝中措·清明時節》

71、清明日月旦,蕭索煙雲渙。——楊炯《奉和上元酺宴應詔》

72、今歲清明逢上巳。相思先到濺裙水。——史達祖《蝶戀花·二月東風吹客袂》

73、帝裏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孟浩然《清明即事》

74、從來禁火日,會接清明朝。——張說《奉和聖制寒食作應制》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