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詩詞名句

中國古詩詞

本文已影響 1.48W人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秀的古詩吧,漢魏以後的古詩一般以五七言爲基調,押韻、轉韻有一定法式。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中國古詩詞,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國古詩詞

中國古詩詞1

唐詩宋詞,我偏愛宋詞較多。雖說宋詞同唐詩一樣,讀起來朗朗上口,有着較強的節奏性,但,我喜愛宋詞,是喜愛詞中語言所抒發的情志。

學習宋詞,個人認爲把握整首詞的情感尤爲重要。一首詞的情感基調會在這首詞中的語句直接或間接地表現出來。而你要做的,就是去“抓住”表現情感的地方。例如辛棄疾的《破陣子》:“可憐白髮生!”,從“可憐”和一個感嘆號就讓人體會到作者那種壯志難酬的情懷。於是讀詞時,也會主動地在這個地方慢下來,有意識地讀出那種“可憐”的滋味。辛棄疾的另一首作品《醜奴兒》中,“而今識盡愁滋味”的“盡”字,簡簡單單的一個字,卻道出了作者現在的情感。“卻道天涼好個秋”看似無玄機,但一與前面“識盡愁滋味”聯繫起來,你至少能知道,這句不單單在講天氣,而是作者愁到無話可說,纔會顧左右而言他。在初讀時,這幾個表現情感的地方就能讓你知道作者寫詞時的心中所想,再聯繫寫作背景與作者生平,就能準確把握詞人一生渴望收復失地的滿腔熱情,然而直至老年他都未能實現抱負,可見其悲愁已經到無處訴說的.境地。再如陸游的《訴衷情》。第一遍讀下來肯定會有一股悲涼直衝心上,想必詞人的心情好不到哪裏去。從“斷”“暗”“先”“空”這些字眼,再聯繫上下文與作者生平與寫作背景,就能感受到作者想要去前線赴戰,卻只能身在滄州這種壯志難酬的情懷。再深入體會詞的大意,詞人的感慨與寫作目的也不是難題了。晏幾道《臨江仙》中:“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從“獨”與“雙”中至少能體會出詞人的那一份孤獨;辛棄疾《青玉案》:“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前面的元夕盛景襯托出了“那人”被冷落的寂寞孤獨,其實就是作者自己。再看看作者生平與社會背景,就可以體會出詞人是懷着一份孤高淡泊的情懷、心跡與那一份美好品格了。

由此可見,把握詞的情感我認爲就是讀詞的關鍵。只要知道那一份情感是何味,就讀來享受,思路通暢了。

中國古詩詞2

1、圓圓曲(清代-吳偉業)

鼎(dǐng)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慟(tòng)哭六軍俱縞(gǎo)素,衝冠一怒爲紅顏。紅顏流落非吾戀,逆賊天亡自荒宴。電掃黃巾定黑山,哭罷君親再相見。

相見初經田竇(dòu)家,侯門歌舞出如花。許將戚里箜(kōng)篌(hóu)伎(jì),等取將軍油壁車。家本姑蘇浣(huàn)花裏,圓圓小字嬌羅綺(qǐ)。夢向夫(fū)差(chāi)苑(yuàn)裏遊,宮娥擁入君王起。前身合是採蓮人,門前一片橫塘水。橫塘雙槳去如飛,何處豪家強載歸。此際豈知非薄命,此時唯有淚沾衣。薰天意氣連宮掖(yè),明眸皓(hào)齒無人惜。奪歸永(yǒng)巷(xiàng)閉良家,教就新聲傾坐客。坐客飛觴(shāng)紅日暮,一曲哀弦向誰訴?白晳(xī)通侯最少年,揀取花枝屢回顧。早攜嬌鳥出樊籠,待得銀河幾時渡?恨殺軍書抵死催,苦留後約將人誤。相約恩深相見難,一朝蟻賊滿長安。可憐思婦樓頭柳,認作天邊粉絮看。遍索綠珠圍內第,強呼絳(jiàng)樹出雕闌。若非壯士全師勝,爭得蛾眉匹馬還?

蛾眉馬上傳呼進,雲鬟(huán)不整驚魂定。蠟炬迎來在戰場,啼妝滿面殘紅印。專征蕭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車千乘(shèng)。斜谷雲深起畫樓,散關月落開妝鏡。傳來消息滿江鄉,烏桕(jiù)紅經十度霜。教曲伎(jì)師憐尚在,浣紗女伴憶同行。舊巢共是銜泥燕,飛上枝頭變鳳凰。長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當時只受聲名累,貴戚名豪競延致。一斛(hú)明珠萬斛愁,關山漂泊腰肢細。錯怨狂風颺落花,無邊春色來天地。

嘗聞傾國與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妻子豈應關大計,英雄無奈是多情。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紅妝照汗青。君不見,館娃初起鴛鴦宿,越女如花看不足。香徑塵生烏自啼,屧(xiè)廊(láng)人去苔空綠。換羽移宮萬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爲君別唱吳宮曲,漢水東南日夜流!

2、相送(南北朝-何遜)

客心已百念,孤(gū)遊重千里。

江暗雨欲來,浪白風初起。

3、送別得書字(唐代-李白)

水色南天遠,舟行若在虛。

遷人發佳興,吾子訪閒居。

日落看歸鳥,潭澄羨躍魚。

聖朝思賈誼,應降紫泥書。

4、水龍吟·送萬信州(宋代-吳文英)

幾番時事重論,座中共惜斜陽下。今朝翦柳,東風送客,功名近也。約住飛花,暫聽留燕,更攀情語。問千牙過闕,一封入奏,忠孝事、都應寫。

聞道蘭臺清暇。載鴟夷、煙江一舸。貞元舊曲,如今誰聽,惟公和寡。兒騎空迎,舜瞳回盼,玉階前借。便急回暖律,天邊海上,正春寒夜。

5、送客歸江州(唐代-韓翃)

東歸復得采真遊,江水迎君日夜流。

客舍不離青雀舫(fǎng),人家舊在白鷗洲。

風吹山帶遙知雨,露溼荷裳(shang)已報秋。

聞道泉明居止近,籃輿(yú)相訪爲淹留。

6、送王司直(唐代-皇甫冉)

西塞雲山遠,東風道路長。

人心勝潮水,相送過潯陽。

7、五松山送殷淑(唐代-李白)

秀色發江左,風流奈若何?

仲文了不還,獨立揚清波。

載酒五松山,頹(tuí)然白雲歌。

中天度落月,萬里遙相過。

撫酒惜此月,流光畏蹉(cuō)跎(tuó)。

明日別離去,連峯鬱(yù)嵯(cuó)峨(é)。

8、題情盡橋(唐代-雍陶)

從來只有情難盡,何事名爲情盡橋。

自此改名爲折柳(liǔ),任他離恨一條條。

9、河滿子·秋怨(宋代-孫洙)

悵望浮生急景,淒涼寶瑟餘音。楚客多情偏怨別,碧山遠水登臨。目送連天衰草,夜闌幾處疏砧。

黃葉無風自落,秋雲不雨長陰。天若有情天亦老,搖搖幽恨難禁。惆悵舊歡如夢,覺來無處追尋。

10、宴清都·送馬林屋赴南宮分韻得動字(宋代-吳文英)

柳色春陰重。東風力,快將雲雁高送。書檠細雨,吟窗亂雪,井寒筆凍。家林秀桔霜老,笑分得、蟾邊桂種。應茂苑、鬥轉蒼龍,唯潮獻奇吳鳳。

玉眉暗隱華年,凌雲氣壓,千載雲夢。名箋淡墨,恩袍翠草,紫騮青鞚。飛香杏園新句,眩醉眼、春遊乍縱。弄喜音、鵲繞庭花,紅簾影動。

11、廬陵王墓下作(南北朝-謝靈運)

曉月發雲陽,落日次朱方。

含悽泛廣川,灑淚眺(tiào)連岡。

眷(juàn)言懷君子,沉痛結中腸。

道消結憤懣(mèn),運開申悲涼。

神期恆若存,德音初不忘。

徂(cú)謝易永久,松柏森已行。

延州協心許,楚老惜蘭芳。

解劍竟何及,撫墳徒自傷。

平生疑若人,通蔽互相妨(fáng)。

理感深情慟(tòng),定非識所將。

脆促良可哀,夭(yāo)枉特兼常。

一隨往化滅,安用空名揚?

舉聲瀝(lì)已灑,長嘆不成章。

12、和李秀才邊庭四時怨·其四(唐代-盧汝弼)

朔風吹雪透刀瘢,飲馬長城窟更寒。

半夜火來知有敵,一時齊保賀蘭山。

13、墨池記(宋代-曾鞏)

臨川之城東,有地隱然而高,以臨於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窪(wā)然而方以長,曰王羲(xī)之之墨池者,荀伯子《臨川記》雲也。羲之嘗慕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此爲其故跡,豈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強以仕,而嘗極東方,出滄海,以娛其意于山水之間;豈其徜(cháng)徉(yáng)肆(sì)恣(zì),而又嘗自休於此邪?羲之之書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後世未有能及者,豈其學不如彼邪?則學固豈可以少哉,況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爲州學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書‘晉王右軍墨池’之六字於楹(yíng)間以揭之。又告於鞏曰:“願有記”。推王君之心,豈愛人之善,雖一能不以廢,而因以及乎其跡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學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後人尚之如此,況仁人莊士之遺風餘思被於來世者何如哉!

慶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鞏記。

14、送渤海王子歸本國(唐代-溫庭筠)

疆(jiāng)理雖重海,車書本一家。盛勳歸舊國,佳句在中華。

定界分秋漲,開帆到曙(shǔ)霞。九門風月好,回首是天涯。

15、醉落魄·詠鷹(清代-陳維崧)

寒山幾堵,風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無今古,醉袒(tǎn)貂(diāo)裘(qiú),略記尋呼處。

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人間多少閒狐兔。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rǔ)。

16、黍離(先秦 佚名)

彼黍(shǔ)離離,彼稷(jì)之苗。行邁靡(mǐ)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suì)。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yē)。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17、論詩三十首·其六(金朝-元好問)

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爲人。

高情千古閒居賦,爭信安仁拜路塵!

中國古詩詞3

1、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度大庾嶺》

2、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范仲淹《漁家傲》

3、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唐李商隱《樂原遊》

4、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唐杜牧《清明》

5、莫道身閒總是,孤燈夜夜寫清愁。陸游《秋興》

6、故人萬里無消息,便擬江頭問斷鴻。陸游《秋思》

7、寂寂花時閉院門,美人相併立瓊軒。朱慶餘《宮詞》

8、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周密《聞鵲喜吳山觀濤》

9、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間應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10、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漢樂府民歌《悲歌》

11、琵琶弦上說相思。晏幾道《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

12、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鄭思肖《畫菊》

13、清風明月苦相思,蕩子從戎十載餘。王維《伊州歌》

14、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不知。白居易《中秋月》

15、一夜綠荷霜剪破,賺他秋雨不成珠。來鵠《偶題二首》

16、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歐陽修《木蘭花》

17、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陶淵明《酬劉柴桑》

18、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宋晏殊《浣溪沙》

19、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別君時。韋莊《女冠子四月十七》

20、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21、十二樓中盡曉妝,望仙樓上望君王。薛逢《宮詞》

2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唐張九齡《望月懷遠》

23、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宋辛棄疾《青玉案》

24、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25、旋開旋落旋成空,白髮多情人更惜。司空圖《酒泉子買得杏花》

26、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李之儀《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27、惜分長怕君先去,直待醉時休。賀鑄《眼兒媚蕭蕭江上荻花秋》

28、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張籍《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29、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李商隱《無題重幃深下莫愁堂》

30、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芳心苦。賀鑄《芳心苦楊柳回塘》

中國古詩詞4

1、苦筍(宋代-陸游)

藜藿盤中忽眼明,駢頭脫襁白玉嬰。

極知耿介種性別,苦節乃與生俱生。

我見魏徵殊媚嫵,約束兒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養成,放使幹霄戰風雨。

2、清平樂·金風細細(宋代-晏殊)

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

紫薇朱槿(jǐn)花殘。斜陽卻照闌(lán)幹。雙燕欲歸時節,銀屏昨夜微寒。

3、七哀(魏晉-曹植)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婦,悲嘆有餘哀。

借問嘆者誰,言是宕(dàng)子妻。

君行逾(yú)十年,孤妾常獨棲(qī)。

君若清路塵,妾若濁(zhuó)水泥。

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

願爲西南風,長逝入君懷。

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

4、上行杯·草草離亭鞍馬(五代-孫光憲)

離棹(zhào)逡(qūn)巡欲動,臨極浦(pǔ),故人相送,去住心情知不共。

金船滿捧,綺(qǐ)羅愁,絲管咽。回別,帆影滅,江浪如雪。

5、蝶戀花·京口得鄉書(宋代-蘇軾)

雨後春容清更麗。只有離人,幽恨終難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瓊梳擁青螺(luó)髻(jì)。

一紙鄉書來萬里。問我何年,真個成歸計。白首送春拚(pàn)一醉。東風吹破千行淚。

6、公安送韋二少府匡贊(唐代-杜甫)

逍遙公後世多賢,送爾維舟惜此筵(yán)。

念我能書數字至,將詩不必萬人傳!

時危兵革黃塵裏,日短江湖白髮前。

古往今來皆涕(tì)淚,斷腸分手各風煙。

7、劍客(唐代-齊己)

拔劍繞殘樽,歌終便出門。

西風滿天雪,何處報人恩。

勇死尋常事,輕讎不足論。

翻嫌易水上,細碎動離魂。

8、稼說送張琥(宋代-蘇軾)

曷(盍)嘗觀於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餘。其田美而多,則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全;其食足而有餘,則種之常不後時,而斂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實,久藏而不腐。

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畝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鋤、銍、耰、艾,相尋於其上者如魚鱗,而地力竭矣。種之常不及時,而斂之常不待其熟。此豈能復有美稼哉?

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過今之人也。平居所以自養而不敢輕用,以待其成者,閔閔焉,如嬰兒之望之長也。弱者養之,以至於剛;虛者養之,以至於充。三十而後仕,五十而後爵。信於久屈之中,而用於至足之後;流於既溢之餘,而發於持滿之末。此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而今之君子所以不及也。

吾少也有志於學,不幸而早得與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謂不早也。吾今雖欲自以爲不足,而衆已妄推之矣。嗚呼!吾子其去此,而務學也哉!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吾告子止於此矣。

子歸過京師而問焉,有曰轍、子由者,吾弟也,其亦以是語之。

9、夜飛鵲·河橋送人處(宋代-周邦彥)

河橋送人處,涼夜何其。斜月遠墮(duò)餘輝。銅盤燭淚已流盡,霏(fēi)霏涼露沾衣。相將散離會,探風前津鼓,樹杪(miǎo)參(cēn)旗。華驄(cōng)會意,縱揚鞭、亦自行遲。

迢遞路回清野,人語漸無聞,空帶愁歸。何意重紅滿地,遺鈿(diàn)不見,斜逕都迷。兔葵燕麥,向殘陽、欲與人齊。但徘徊班草,欷(xī)歔(xū)酹(lèi)酒,極望天西。(紅滿地一作:經前地斜逕一作:斜徑)

10、採桑子·平生爲愛西湖好(宋代-歐陽修)

平生爲愛西湖好,來擁朱輪。富貴浮雲,俯仰流年二十春。

歸來恰似遼東鶴(hè),城郭人民,觸(chù)目皆新,誰識當年舊主人?

11、邊詞(唐代-張敬忠)

五原春色舊來遲,二月垂楊未掛絲。(舊來遲一作:歸來遲)

即今河畔(pàn)冰開日,正是長安花落時。

12、初過隴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唐代-岑參)

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

平明發咸陽,暮及隴山頭。

隴水不可聽,嗚咽令人愁。

沙塵撲馬汗,霧露凝貂裘。

西來誰家子,自道新封侯。

前月發安西,路上無停留。

都護猶未到,來時在西州。

十日過沙磧,終朝風不休。

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萬里奉王事,一身無所求。

也知塞垣苦,豈爲妻子謀。

山口月欲出,先照關城樓。

溪流與松風,靜夜相颼飀。

別家賴歸夢,山塞多離憂。

與子且攜手,不愁前路修。

13、前赤壁賦(宋代-蘇軾)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馮通:憑)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xián)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蘭槳,擊空明兮溯(sù)流光。渺(miǎo)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yǐ)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niǎo)嫋,不絕如縷。舞幽壑(hè)之潛蛟,泣孤舟之嫠(lí)婦。

蘇子愀(qiǎo)然,正襟(jīn)危坐,而問客曰:“何爲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liáo),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jīng)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zhú)艫(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釃(shī)酒臨江,橫槊(shuò)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qiáo)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mí)鹿,駕一葉之扁(piān)舟,舉匏(páo)樽(zūn)以相屬。寄蜉(fú)蝣(yóu)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須臾(yú),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áo)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爲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共適一作:共食)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zhuó)。餚(yáo)核既盡,杯盤狼籍(jí)。相與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中國古詩詞5

1. 關於除夕的詩: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2. 關於春節的詩: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 玉樓春

【宋】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3. 關於元宵節的`詩:

《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元夕於通衢建燈夜升南樓》

(隋) 隋煬帝

法輪天上轉,梵聲天上來;

燈樹千光照,花焰七枝開。

月影疑流水,春風含夜梅;

燔動黃金地,鍾發琉璃臺。

《正月十五夜》

(唐) 蘇道味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

遊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4. 關於清明節寒食節的詩: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

途中寒食

【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5. 關於端午節的詩:

《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節 令門.端 陽

【清】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

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6. 關於七夕節的詩:

《七夕》

【唐】羅隱

絡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歡笑設紅筵。

應傾謝女珠璣篋,盡寫檀郎錦繡篇。

香帳簇成排窈窕,金針穿罷拜嬋娟。

銅壺漏報天將曉,惆悵佳期又一年。

古詩十九首之一

【汗】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夕

【後唐】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

【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7. 關於中秋節的詩:

《中秋月》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淨,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攸然是玉京。

《水調歌頭》

【宋】蘇東坡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月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8. 關於重陽節的詩: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採桑子 重陽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中國古詩詞6

從《百家講壇》到漢字聽寫大會、成語大會等文化盛會,被譽爲“綜藝清流”,而獵奇熱潮一陣陣隨風而逝,人們對於傳統文化學習和書寫的淡漠似乎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在B站看“詩詞大會”節目視頻的網友,也有人被吐槽“文盲”。劉百生老師說,生活中“沒文化”的例子不時跳出來刺眼。艾青去世時,兩家報紙都在標題裏將“大堰河”當成了一條河;而前幾年,春天,某地的梨花開了,報紙用的標題是“千樹萬樹梨花開”,而此梨花卻非彼梨花。

現象級綜藝背後的社會成因,在於人們對中國文化中最精緻文字的膜拜心理,如今浸淫於網絡語彙,仍心嚮往之。這也可以理解爲何現在的父母在孩子三四歲時就令其背詩,可惜最終難以塑造其“詩和遠方”,孩子的精神生活最終被奧數和考級等佔據。借古詩詞學霸爆紅的契機,教育人士期待能在全社會的努力下,改變古詩詞整體教育氛圍——未來能減少孩子“苦惱”背書,而是因爲懂得才熱愛,因爲理解才淡然,愜意感受和品味古詩詞之美。

當喧囂的`現代社會與傳統文化有了一次次美麗的“邂逅”,中華文化基因逐漸甦醒,這危機中的微熹,則彌足珍貴一些。

中國古詩詞7

1、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2、江城子·密州出獵

【宋】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爲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3、滿江紅·寫懷

【宋】岳飛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4、破陣子·爲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宋】辛棄疾

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5、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宋】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6、訴衷情·當年萬里覓封侯

【宋】陸游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7、浪淘沙令·伊呂兩衰翁

【宋】王安石

伊呂兩衰翁,歷遍窮通。一爲釣叟一耕傭。若使當時身不遇,老了英雄。

湯武偶相逢,風虎雲龍。興王只在笑談中。直至如今千載後,誰與爭功。

中國古詩詞8

山雨欲來風滿樓。

東風夜放花千樹。

春江水暖鴨先知。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螟蛉有子,蜾蠃負之。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青山不老,綠水長存。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天之於物,春生秋實。

日往月來,星移斗換。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雲翻一天墨,浪蹴半空。

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

葉低知露密,崖斷識雲重。

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零落殘雲片,風吹掛竹溪。

磊落星月高,蒼茫雲霧浮。

微雨池塘見,好風襟袖知。

月色溶溶夜,花陰寂寂春。

慘慘寒日沒,北風捲蓬根。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沙平連白雪,蓬捲入黃雲。

中國古詩詞9

杜甫

江碧鳥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 何日是歸年?

此詩爲杜甫入蜀後所作,抒發了羈旅異鄉的感慨。“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這是一幅鑲嵌在鏡框裏的風景畫,濡飽墨於紙面,施濃彩於圖中,有令人目迷神奪的魅力。你看,漫江碧波盪漾,顯露出白翎的水鳥,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風光!滿山青翠欲滴,遍佈的朵朵鮮花紅豔無比,簡直就象燃燒着一團旺火,多麼綺靡,多麼燦爛!以江碧襯鳥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輝;以山青襯花葩的紅,青紅互爲競麗。一個“逾”字,將水鳥借江水的碧色襯底而愈顯其翎毛之白,寫得深中畫理;而一個“欲”字,則在擬人化中賦花朵以動態,搖曳多姿。兩句詩狀江、山、花、鳥四景,並分別敷碧綠、青蔥、火紅、潔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賞心悅目。可是,詩人的旨意卻不在此,緊接下去,筆路陡轉,慨而嘆之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句中“看又過”三字直點寫詩時節。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謂不美,然而可惜歲月荏苒,歸期遙遙,非但引不起遊玩的興致,卻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傷。

此詩的藝術特點是以樂景寫哀情,唯其極言春光融洽,才能對照出詩人歸心殷切。它並沒有讓思歸的感傷從景象中直接透露出來,而是以客觀景物與主觀感受的不同來反襯詩人鄉思之深厚,別具韻致。

清平調

李白

一枝紅豔露凝香, 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新妝。

第二首,起句“一枝紅豔露凝香”,不但寫色,而且寫香;不但寫天然的美,而且寫含露的美,比上首的“露華濃”更進一層。“雲雨巫山枉斷腸”用楚襄王的故事,把上句的花,加以人化,指出楚王爲神女而斷腸,其實夢中的神女,那裏及得到當前的花容人面!再算下來,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可算得絕代美人了,可是趙飛燕還得倚仗新妝,那裏及得眼前花容月貌般的楊妃,不須脂粉,便是天然絕色。這一首以壓低神女和飛燕,來擡高楊妃,借古喻今,亦是尊題之法。相傳趙飛燕體態輕盈,能站在宮人手託的水晶盤中歌舞,而楊妃則比較豐肥,固有“環肥燕瘦”之語(楊貴妃名玉環)。後人據此就編造事實,說楊妃極喜此三詩,時常吟哦,高力士因李白曾命之脫靴,認爲大辱,就向楊妃進讒,說李白以飛燕之瘦,譏楊妃之肥,以飛燕之私通赤鳳,譏楊妃之宮闈不檢。李白詩中果有此意,首先就瞞不過博學能文的玄宗,而且楊妃也不是毫無文化修養的人。據原詩來看,很明顯是抑古尊今,好事之徒,強加曲解,其實是不可通的。

清平調詞

李白

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羣玉山頭見, 會向瑤臺月下逢。

第一首,一起七字:“雲想衣裳花想容,”把楊妃的衣服,寫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擁着她那豐滿的玉容。“想”字有正反兩面的理解,可以說是見雲而想到衣裳,見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說把衣裳想象爲雲,把容貌想象爲花,這樣交互參差,七字之中就給人以花團錦簇之感。接下去“春風拂檻露華濃”,進一步以“露華濃”來點染花容,美麗的牡丹花在晶瑩的露水中顯得更加豔冶,這就使上句更爲酣滿,同時也以風露暗喻君王的恩澤,使花容人面倍見精神。下面,詩人的想象忽又升騰到天堂西王母所居的羣玉山、瑤臺。“若非”、“會向”,詩人故作選擇,意實肯定:這樣超絕人寰的花容,恐怕只有在上天仙境才能見到!玉山、瑤臺、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襯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聯想到白玉般的人兒,又象一朵溫馨的白牡丹花。與此同時,詩人又不露痕跡,把楊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極。

江 雪

千山鳥飛約,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江雪》是柳宗元被貶永州後的作品,歷來爲人們所稱誦。這首小詩,是託景言志的。作者用極其洗煉的文筆,勾勒出一位漁翁在白雪茫茫的寒江上獨釣的情景,藝術地概括了當時他所處的'政治環境的險惡,表現了他毫無畏懼、不向黑暗勢力屈服的堅強意志和不同流合污的高貴品質

詩中所寫的景物是:座座山峯,看不見飛鳥的形影,條條小路,也都沒有人們的足跡。整個大地覆蓋着茫茫白雪,一個穿着蓑衣、戴着笠帽的老漁翁,乘着一葉孤舟,在寒江上獨自垂釣。看,這是一幅多麼生動的寒江獨釣圖啊!這幅畫面究竟意味着什麼呢?大家知道,在藝術作品中,絕不會有“純粹”的風景詩或風景畫。在它們裏面總是要或多或少地反映作者的感情和現實內容的。事實上,風景詩中的極品,儘管通篇花鳥,滿紙菸霞,但必然是字字看來皆是景,聲聲細味總是情。這首詩,也不例外。只要我們瞭解柳宗元的一生經歷,就可以看出這一點。

中國古詩詞10

1、九日登山(唐代—李白)

淵明歸去來,不與世相逐。

爲無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黃花菊。

我來不得意,虛過重陽時。

題輿何俊發,遂結城南期。

築土按響山,俯臨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彈霜絲。

自作英王胄,斯樂不可窺。

赤鯉涌琴高,白龜道馮夷。

靈仙如彷彿,奠酹遙相知。

古來登高人,今復幾人在?

滄洲違宿諾,明日猶可待。

連山似驚波,合沓出溟海。

揚袂揮四座,酩酊安所知?

齊歌送清揚,起舞亂參差。

賓隨落葉散,帽逐秋風吹。

別後登此臺,願言長相思。

2、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唐代—岑參)

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應傍(bàng)戰場開。

3、灞陵行送別(唐代—李白)

送君灞(bà)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無花之古樹,下有傷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問路歧,雲是王粲(càn)南登之古道。

古道連綿走西京,紫闕(què)落日浮雲生。

正當今夕斷腸處,驪(lí)歌愁絕不忍聽。

4、題情盡橋(唐代—雍陶)

從來只有情難盡,何事名爲情盡橋。

自此改名爲折柳(liǔ),任他離恨一條條。

5、送餞從叔辭豐州幕歸嵩陽舊居(唐代—盧綸)

白鬚宗孫侍坐時,願持壽酒前致詞。

致詞何所擬?願自邊城始。

邊城貴者李將軍,戰鼓遙疑天上聞。

屯田布錦周千里,牧馬攢花溢萬羣。

白雲本是喬松伴,來繞青營復飛散。

三聲畫角咽不通,萬里蓬根一時斷。

豐州聞說似涼州,沙塞清明部落稠。

行客已去依獨戍,主人猶自在高樓。

夢視旌旆何由見,每值清風一回面。

洞裏先生那怪遲,人天無路自無期。

砂泉丹井非同味,桂樹榆林不併枝。

吾翁致身殊得計,地仙亦是三千歲。

莫着戎衣期上清,東方曼倩逢人輕。

6、送妻(唐代—楊志堅)

平生志業在琴詩,頭上如今有二絲。

漁父尚知溪谷暗,山妻不信出身遲。

荊釵任意撩新鬢,明鏡從他別畫眉。

今日便同行路客,相逢即是下山時。

7、涼州詞二首(唐代—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qiāng)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單于北望拂雲堆,殺馬登壇祭(jì)幾回。

漢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親歸去來。

8、送韋評事(唐代—王維)

欲逐(zhú)將軍取右賢,沙場走馬向居延。

遙知漢使蕭關外,愁見孤(gū)城落日邊。

9、贈瑕丘王少府(唐代—李白)

皎(jiǎo)皎鸞鳳姿,飄飄神仙氣。

梅生亦何事,來作南昌尉(wèi)。

清風佐鳴琴,寂寞道爲貴。

一見過所聞,操持難與羣。

毫揮魯邑(yì)訟,目送瀛(yíng)洲雲。

我隱屠(tú)釣下,爾當玉石分。

無由接高論,空此仰清芬。

10、聞樂天授江州司馬(唐代—元稹)

殘燈無焰影幢(chuáng)幢,此夕聞君謫(zhé)九江。

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

11、封建論(唐代—柳宗元)

天地果無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然則孰爲近?曰:有初爲近。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彼封建者,更古聖王堯、舜、禹、湯、文、武而莫能去之。蓋非不欲去之也,勢不可也。勢之來,其生人之初乎?不初,無以有封建。封建,非聖人意也。

彼其初與萬物皆生,草木榛榛,鹿豕狉狉,人不能搏噬,而且無毛羽,莫克自奉自衛。荀卿有言:“必將假物以爲用者也。”夫假物者必爭,爭而不已,必就其能斷曲直者而聽命焉。其智而明者,所伏必衆,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後畏,由是君長刑政生焉。故近者聚而爲羣,羣之分,其爭必大,大而後有兵有德。又有大者,衆羣之長又就而聽命焉,以安其屬。於是有諸侯之列,則其爭又有大者焉。德又大者,諸侯之列又就而聽命焉,以安其封。於是有方伯、連帥之類,則其爭又有大者焉。德又大者,方伯、連帥之類又就而聽命焉,以安其人,然後天下會於一。是故有里胥而後有縣大夫,有縣大夫而後有諸侯,有諸侯而後有方伯、連帥,有方伯、連帥而後有天子。自天子至於里胥,其德在人者死,必求其嗣而奉之。故封建非聖人意也,勢也。

夫堯、舜、禹、湯之事遠矣,及有周而甚詳。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設五等,邦羣后。布履星羅,四周於天下,輪運而輻集;合爲朝覲會同,離爲守臣扞城。然而降於夷王,害禮傷尊,下堂而迎覲者。歷於宣王,挾中興復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魯侯之嗣。陵夷迄於幽、厲,王室東徙,而自列爲諸侯。厥後問鼎之輕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伐凡伯、誅萇弘者有之,天下乖戾,無君君之心。餘以爲周之喪久矣,徒建空名於公侯之上耳。得非諸侯之盛強,末大不掉之咎歟?遂判爲十二,合爲七國,威分於陪臣之邦,國殄於後封之秦,則周之敗端,其在乎此矣。

秦有天下,裂都會而爲之郡邑,廢侯衛而爲之守宰,據天下之雄圖,都六合之上游,攝製四海,運於掌握之內,此其所以爲得也。不數載而天下大壞,其有由矣:亟役萬人,暴其威刑,竭其貨賄,負鋤梃謫戍之徒,圜視而合從,大呼而成羣,時則有叛人而無叛吏,人怨於下而吏畏於上,天下相合,殺守劫令而並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漢有天下,矯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內而立宗子,封功臣。數年之間,奔命扶傷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遲不救者三代。後乃謀臣獻畫,而離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國居半,時則有叛國而無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繼漢而帝者,雖百代可知也。

唐興,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爲宜也。然猶桀猾時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於州而在於兵,時則有叛將而無叛州。州縣之設,固不可革也。

或者曰:“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適其俗,修其理,施化易也。守宰者,苟其心,思遷其秩而已,何能理乎?”餘又非之。

周之事蹟,斷可見矣:列侯驕盈,黷貨事戎,大凡亂國多,理國寡,侯伯不得變其政,天子不得變其君,私土子人者,百不有一。失在於制,不在於政,周事然也。

秦之事蹟,亦斷可見矣:有理人之制,而不委郡邑,是矣。有理人之臣,而不使守宰,是矣。郡邑不得正其制,守宰不得行其理。酷刑苦役,而萬人側目。失在於政,不在於制,秦事然也。

漢興,天子之政行於郡,不行於國,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侯王雖亂,不可變也,國人雖病,不可除也;及夫大逆不道,然後掩捕而遷之,勒兵而夷之耳。大逆未彰,奸利浚財,怙勢作威,大刻於民者,無如之何,及夫郡邑,可謂理且安矣。何以言之?且漢知孟舒于田叔,得魏尚於馮唐,聞黃霸之明審,睹汲黯之簡靖,拜之可也,復其位可也,臥而委之以輯一方可也。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賞。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設使漢室盡城邑而侯王之,縱令其亂人,戚之而已。孟舒、魏尚之術莫得而施,黃霸、汲黯之化莫得而行;明譴而導之,拜受而退已違矣;下令而削之,締交合從之謀周於同列,則相顧裂眥,勃然而起;幸而不起,則削其半,削其半,民猶瘁矣,曷若舉而移之以全其人乎?漢事然也。

今國家盡制郡邑,連置守宰,其不可變也固矣。善制兵,謹擇守,則理平矣。

或者又曰:“夏、商、周、漢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尤非所謂知理者也。

魏之承漢也,封爵猶建;晉之承魏也,因循不革;而二姓陵替,不聞延祚。今矯而變之,垂二百祀,大業彌固,何繫於諸侯哉?

或者又以爲:“殷、周,聖王也,而不革其制,固不當複議也。”是大不然。

夫殷、周之不革者,是不得已也。蓋以諸侯歸殷者三千焉,資以黜夏,湯不得而廢;歸周者八百焉,資以勝殷,武王不得而易。徇之以爲安,仍之以爲俗,湯、武之所不得已也。夫不得已,非公之大者也,私其力於己也,私其衛於子孫也。秦之所以革之者,其爲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盡臣畜於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夫天下之道,理安斯得人者也。使賢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後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繼世而理;繼世而理者,上果賢乎,下果不肖乎?則生人之理亂未可知也。將欲利其社稷以一其人之視聽,則又有世大夫世食祿邑,以盡其封略,聖賢生於其時,亦無以立於天下,封建者爲之也。豈聖人之制使至於是乎?吾固曰:“非聖人之意也,勢也。”

12、秋寄從兄賈島(唐代—無可)

螟(míng)蟲喧暮色,默思坐西林。

聽雨寒更徹,開門落葉深。

昔因京邑(yì)病,並起洞庭心。

亦是吾兄事,遲迴共至今。

13、田園樂七首·其三(唐代—王維)

採菱(líng)渡頭風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

14、柳含煙·御溝柳(唐代—毛文錫)

昨日金鑾(luán)巡上苑,風亞舞腰纖軟。栽培得地近皇宮,瑞煙濃。

15、歲夜詠懷(唐代—劉禹錫)

彌(mí)年不得意,新歲又如何?

念昔同遊者,而今有幾多?

以閒爲自在,將壽補蹉(cuō)跎(tuó)。

春色無情故,幽居亦見過。

16、嘲春風(唐代—溫庭筠)

春風何處好?別殿饒芳草。

苒嫋轉鸞旗,萎蕤吹雉葆。

揚芳歷九門,澹盪入蘭蓀。

爭奈白團扇,時時偷主恩。

17、立秋夕涼風忽至炎暑稍消即事詠懷寄汴(唐代—白居易)

嫋(niǎo)嫋檐樹動,好風西南來。

紅缸(gāng)霏(fēi)微滅,碧幌(huǎng)飄颻(yáo)開。

披襟有餘涼,拂簟(diàn)無纖埃。

但喜煩暑退,不惜光陰催。

河秋稍清淺,月午方裴(péi)回。

或行或坐臥,體適心悠哉。

美人在浚都,旌旗繞樓臺。

雖非滄溟阻,難見如蓬萊。

蟬迎節又換,雁送書未回。

君位日寵重,我年日摧頹。

無因風月下,一舉平生杯。

18、涇溪南藍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築餘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唐代—李白)

藍岑竦(sǒng)天壁,突兀(wù)如鯨額。

奔蹙(cù)橫澄潭,勢吞落星石。

沙帶秋月明,水搖寒山碧。

佳境宜緩棹,清輝能留客。

恨君阻歡遊,使我自驚惕(tì)。

所期俱卜築,結茅鍊金液。

19、梧桐影·落日斜(唐代—呂岩)

落日斜,秋風冷。今夜故人來不來,教人立盡梧(wú)桐(tóng)影。

20、菩薩蠻·夜來皓月才當午(唐代—溫庭筠)

夜來皓月才當午,重簾悄悄無人語。深處麝(shè)煙長,臥時留薄妝。

當年還自惜,往事那堪憶。花露月明殘,錦衾(qīn)知曉寒。

中國古詩詞11

1、問訊無言,依稀似妒,天上飛英白。——辛棄疾《永遇樂·賦梅雪》

2、六出自天然,更一味清香渾勝雪。——趙以夫《金盞子·得水能仙》

3、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陸游《題老學庵壁》

4、虎將如雷霆,總戎向東巡。——李白《贈張相鎬其一》

5、老農相慶無它語,盡道冬晴好趁耕。——王之道《長至和魏公達》

6、冰霜歲聿暮,方昭君子心。——唐寅《詠懷詩》

7、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8、根依陽地春風透,瓶倚晴窗日氣濃。——董嗣杲《蠟梅花》

9、借水開花自一奇,水沉爲骨玉爲肌。——黃庭堅《次韻中玉水仙花》

10、烏桕平生老染工,錯將鐵皁作猩紅。——楊萬里《秋山》

11、閒看臘梅梢,埋沒清塵絕。——張玉娘《白雪曲》

12、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陸游《霜月》

13、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宋真宗《勵學篇》

14、落水荷塘滿眼枯,西風漸作北風呼。——紫金霜《立冬》

15、東君未破含春蕊,青女先飛翦水花。——范成大《春後微雪一宿而晴》

16、昨夜東風來,吹我門前柳。柳芽黃未全,草根青已有。——劉基《新春》

17、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杜牧《歸家》

18、絕訝梅花晚,爭來雪裏窺。——簡文帝《雪裏覓梅花》

19、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賈島《劍客》

20、歲華搖落物蕭然,一種清風絕可憐。——劉克莊《水仙花》

21、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明葉顒《已酉新正》

22、早起煙霜白,初寒鳥雀愁。——白居易《初冬早起寄夢得》

23、顛風夜半撼蕪城,雪萼瓊絲破空碧。——趙文《瓊花上天歌》

24、門前烏桕樹,霜月迷行處。——顧貞觀《菩薩蠻·山城夜半催金柝》

25、四顧無人跡,雞鳴第一聲。——石召《早行遇雪》

26、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27、春風只被多情苦,紅嫩青新總要詩。——謝枋得《元旦阻雨二首·其一》

28、滿庭更遣遲銷著,剩借書窗幾夜明。——楊萬里《觀雪二首·其一》

29、長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陳浮《江天暮雪》

30、虎逝龍亡不記年,舊巢雙鳳故依然。——項安世《南嶽路口懷胡氏兄弟》

31、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王維《相思》

32、昔去雪如花,今來花如雪。——範雲《別詩二首·其一》

33、不知天上誰橫笛,吹落瓊花滿世間。——吳澄《詠雪》

34、虎嘯谷而生風,龍藏溪而吐雲。——李白《鳴皋歌送岑徵君》

35、輕羅疊雪,小盞排金,又一番春色。——志潤《瑤華·水仙》

36、客邊沽酒逢殘臘,雨裏迎春到小年。——李之世《舟次小年》

37、冬至宵難短,孤眠恨自長。枕單寒入夢,窗破月窺牀。——龍輔《冬至》

38、自着衣偏暖,誰憂雪六花。——賈島《寄令狐綯相公》

39、烏鴉盤舞黃雲亂,早與商量雪意生。——范成大《次韻袁起巖常熟道中三絕句·其一》

40、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王維《畫》

41、暗香靚色撩詩句,宜在林逋處士家。——黃庭堅《劉邦直送早梅水仙花·其一》

42、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魏收《臘節》

43、挺劍刺乳虎,血濺貂裘殷。至今傳軍中,尚愧壯士顏。——陸游《懷昔》

44、開簾見新月,便即下階拜。細語人不聞,北風吹裙帶。——李端《拜新月》

45、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開萬卷餘。——杜甫《柏學士茅屋》

46、老柘葉黃如嫩樹,寒櫻枝白是狂花。——白居易《早冬》

47、王奮厥武,如震如怒。進厥虎臣,闞如虓虎。——《詩經·常武》

中國古詩詞12

【篇一】梅花 / 梅

宋代: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爲有暗香來。

譯文

那牆角的幾枝梅花,冒着嚴寒獨自盛開。

爲什麼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爲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註釋

⑴凌寒:冒着嚴寒。

⑵遙:遠遠地。知:知道。

⑶爲(wèi):因爲。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篇二】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譯文

好雨似乎會挑選時辰,降臨在萬物萌生之春。

伴隨和風,悄悄進入夜幕。細細密密,滋潤大地萬物。

濃濃烏雲,籠罩田野小路,點點燈火,閃爍江上漁船。

明早再看帶露的鮮花,成都滿城必將繁花盛開。

註釋

1.知:明白,知道。說雨知時節,是一種擬人化的'寫法。

2.乃:就。發生:萌發生長。

3.發生:萌發生長。

4.潛(qián):暗暗地,悄悄地。這裏指春雨在夜裏悄悄地隨風而至。

5.潤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養。

6.野徑:田野間的小路。

7.曉:天剛亮的時候。紅溼處:雨水溼潤的花叢。

8.紅溼處:指有帶雨水的紅花的地方。

9.花重:花沾上雨水而變得沉重。

10.重:讀作zhòng(重在這裏的意思是:沉重。所以讀作第四聲。)

11.錦官城:成都的別稱。

【篇三】詠柳 / 柳枝詞

唐代: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譯文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

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裏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註釋

碧玉:碧綠色的玉。這裏用以比喻春天嫩綠的柳葉。

妝:裝飾,打扮。

一樹:滿樹。一:滿,全。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數量詞在使用中並不一定表示確切的`數量。下一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絛(tāo):用絲編成的繩帶。這裏指像絲帶一樣的柳條。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中國古詩詞13

1.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勸學》

【翻譯】:年輕的時候不知道抓緊時間勤奮學習,到老了想讀書卻爲時已晚。

2. 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 ——林逋《省心錄》

【翻譯】:知道自己的不足並努力學習就是聰明的.人,不好問又驕傲自滿的人是可恥的。

3. 學不可以已。 ——《荀子》

【翻譯】: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4.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論語

【翻譯】:學過的知識,在適當的時候去複習它,使自己對知識又有了新的認識,這不是令人感到快樂的事嗎?

5. 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論語》

【翻譯】:學了新的知識又常常溫習已學過的知識,不斷地學習,溫習,學問和修養一定會很快得到提高,這樣的人就可以成爲老師了。

6.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唐杜甫

【翻譯】:讀書讀得多,寫起文章來就會筆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樣。

7.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長歌行》

【翻譯】:年輕時不努力學習,年老了只能後悔、嘆息。

8.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三國志

【翻譯】:讀書必須反覆多次地讀,這樣才能明白書中所講的意思。

9. 學而不化,非學也。 ——宋楊萬里

【翻譯】:學習知識但不能靈活運用,不能稱爲學習。

10. 好學而不貳。 ——《左傳》

【翻譯】:愛好學習但不三心二意。

中國古詩詞14

1、嚶嚶鳴矣,求其友聲——《詩經、小雅、伐木》

2、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3、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詩經、衛風、木瓜》

4、結交在相知,骨肉何必親——漢樂府民歌《箜篌謠》

5、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三國.魏.曹植《贈白馬王彪》

6、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爲鄰——唐.張九齡《送韋城李少府》

8、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韓愈《除官赴闕至江州寄鄂嶽李大夫》

9、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唐.白居易《琵琶行》

10、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唐.杜甫《徒步歸行》

11、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王風、采葛》

12、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唐.王維《相思》

13、郎騎竹馬來,繞牀弄青梅——唐.李白《長幹行》

14、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宋.歐陽修《生查子》

15、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唐.李商隱《無題二首》

16、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唐.李商隱《無題》

17、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唐.劉禹錫《竹枝詞》

18、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唐.白居易《長恨歌》

19、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唐.白居易《長恨歌》

中國古詩詞15

古詩,古詩,顧名思義,古代詩歌。

古詩最鼎盛的時期在唐朝,所以也叫唐詩。古詩的每一句都是詩人們經過反覆琢磨出的,講究“對應”,字字對照,朗朗上口,極具韻味。

雖說古詩具有獨特的韻味,但在大多數人看來,並非如此,看前人的詩,反倒有些枯燥了,但這次的《中國最美古詩詞大賽》卻是令人們對古詩的映像有所改觀。

往年的.古詩都是要求“記”,而這次則要求人們會“用”。雖說是比賽,卻也增加了一絲娛樂性,讓古詩不再枯燥,讓人們願意親近詩文。古詩是華夏民族百年的文化,是一種值得傳承的文化,這次大賽倒是讓人們對古詩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和傳承,這是對華夏文化的弘揚,也是對它的記憶,以致使它不會在時光的消逝下丟失。創新而不能忘本是本次大賽的中心。

古詩美,“美”在何處,是它獨有的韻味。“詩歌”是什麼,它不是說“詩”和“歌”,而是“詩歌”這是一個整體。在早期,人們創作的詩歌是可以唱出來的,有名的有“漢樂府”,所以早期是也叫“詩歌”,是非常具有音樂美的。詩不像詞,詩的字字照應,而詞卻是段段照應,詩也不似曲,詩雖可唱,卻簡短且有韻味,但曲卻是可唱的詞,自然不同。可以說,詩歌是獨有自己的韻味的,且它的流傳廣、簡單卻又有強烈的感情的獨特性讓它一躍成爲人們最喜愛的表達方式。

喜愛詩,是對詩的傳承,更是對華夏文化的傳承。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