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文言文

《宋書·列傳五》節選文言文閱讀

本文已影響 1.52W人 

劉粹,字道衝,沛郡蕭人也。粹家在京口,少有志幹,初爲州從事。高祖①克京城,參建武軍事。從平京邑,轉參鎮軍事,尋加建武將軍、沛郡太守,又領下鄭太守,復爲車騎中軍參軍。從徵廣固,戰功居多。以建義功,封西安縣五等侯。軍還,轉中軍諮議參軍。盧循逼京邑,京口任重,太祖時年四歲,高祖使粹奉太祖鎮京城。轉游擊將軍,遷建威將軍、江夏相。

《宋書·列傳五》節選文言文閱讀

衛將軍毅,粹族兄也,粹盡心高祖,不與毅同。高祖欲謀毅,衆並疑粹在夏口,高祖愈信之。及大軍至,粹竭其誠力。事平,封浚陽縣男,食邑五百戶,母憂去職。俄而高祖討司馬休之,起粹爲寧朔將軍、竟陵太守,統水軍入河。明年,進號輔國將軍。永初元年,以佐命功,改封建安縣侯,食邑千戶。

景平二年,譙郡流離六十餘家叛沒虜,趙靈、秦剛等六家悔倍,還投陳留襄邑縣,頓謀等村。

粹遣將苑縱夫討叛戶不及,因誅殺謀等三十家,男丁一百三十七人,女弱一百六十二口,粹坐貶

號爲寧朔將軍。時索虜②南寇,粹遣將軍李德元襲許昌,殺魏穎川太守庚龍,斬魏徵虜將軍、廣州

刺史司馬世賢,傳首京都。

太祖即位,遷使持節,督雍、樑、南北秦四州,荊州之南陽、竟陵、順陽、襄陽、新野、隨六郡諸軍事,徵虜將軍,領寧蠻校尉、雍州刺史、襄陽新野二郡太守。在任簡役愛民,罷諸沙門二千餘人,以補府吏。元嘉三年吐謝晦遣粹弟車騎從事中部道濟龍驟將軍沈敞之就粹良陸道向江陵。粹以道濟行竟陵內史,與敞之及南陽太守沈道興將步騎至沙橋,爲晦司馬周超所敗,士衆傷死者過

半,降號寧朔將軍。初,晦與粹厚善,以粹子曠之爲參軍。粹受命南討,一無所顧,太祖以此嘉之。

晦遣送曠之還粹,亦不害也。

明年,粹卒,時年五十三。追謐安北將軍,本官如故。

(節選自《宋書·列傳五》,有刪改)

[注]①高祖:指南朝宋高祖劉裕。②索虜:南北朝時,南朝對北朝的蔑稱。

4.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元嘉三年/討謝晦遣粹弟車騎從事中郎/道濟龍嚷將軍沈敞之就粹/自陸道向江陵

B.元嘉三年討謝晦/遣粹弟車騎從事中郎道濟龍嚷將軍沈敞之就/粹自陸道向江陵

C.元嘉三年討謝晦/遣粹弟車騎從事中郎道濟/龍嚷將軍沈敞之就粹/自陸道向江陵

D.元嘉三年/討謝晦遣粹弟車騎從事中郎/道濟龍嚷將軍沈敞之就/粹自陸道向江陵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字”,又稱“表字”,古人幼時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義上的聯繫。“字”是爲了便於他

人稱謂。對平輩或尊輩稱字出於禮貌和尊敬。

B.“遷”在古代稱調動官職,一般指升職,如升遷。也指貶滴,放逐,如“遷滴”指貶官遠地,“遷

客”指流遷或被貶滴到外地的官。

C.原文“景平二年”中的“景平”是年號。習慣上,唐朝以前對lxR世的皇帝一般簡稱溢號,如漢

武帝、隋場帝;唐朝以後,由於溢號的文字加長,則改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兩代才用年號來稱呼,如明英宗、清聖祖。

D.“明年,粹卒,時年五十三”中,“明年”指“第二年”,而在現代漢語中,“明年”指“今年的後一

年”,古今意義不同。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劉粹,字道衝,沛郡蕭縣人,家住京口,年少時就有志氣和才幹。輔佐高祖期間,盧循逼京

劉粹奉高祖命鎮守京口。

B.劉粹雖戰功赫赫,但也多次因受到牽連被貶官,如景平二年,將領苑縱夫討伐叛逆無果濫

殺無辜,劉粹因此受降職處分。

C.劉粹對國君盡心竭力,忠誠有加,常常超越個人的親情和友情而竭忠盡力成全國家利益,

他也因此受國君的'讚許和嘉獎。

D.劉粹在職期間,爲了減免勞役、撫愛百姓,曾遣散衆佛教僧侶共計兩千餘人,任用他們來補

充管理財貨文書出納的小史。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高祖欲謀毅,衆並疑粹在夏口,高祖愈信之。及大軍至,粹竭其誠力。(5分)

答:

(2)初,晦與粹厚善,以粹子曠之爲參軍。粹受命南討,一無所顧,太祖以此嘉之。(5分)

答:

答案解析:

4. C

5. C 【解析】“英宗”“聖祖”是廟號,不是年號。

6. A 【解析】“鎮守京口”錯,應是“鎮守京城”。

7.(1)高祖想要誅殺劉毅,(1分)衆人都疑慮劉粹在夏口,(1分)高祖更加信任他。(1分)等到(高祖率領)軍隊到達,(1分)劉粹竭盡他的忠誠和能力(來助高祖)。(1分)

(2)當初,謝晦與劉粹交情深厚,(1分)(謝晦)任用劉粹之子劉曠之擔任參軍。(1分)劉粹接受朝廷的命令向南征討(謝晦),(1分)全不顧及這些,(1分)太祖因此嘉許他。(1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