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文言文

郭原平傳文言文翻譯

本文已影響 3.82W人 

《郭原平傳》節選自《宋書·列傳五十一·孝義》,大家知道原文講的是什麼嗎?下面是郭原平傳文言文翻譯,歡迎閱讀了解。

郭原平傳文言文翻譯

文言文

郭原平,字長恭。稟至行,養親必以己力,傭賃以給供養。性甚巧,每爲人作工,取散夫價。主人設食,原平自以家貧,父母不辦有餚味,唯食鹽飯而已。若家或無食,則虛中竟日,義不獨飽。須日暮作畢,受直歸家,於裏糴買,然後舉爨。

父篤疾彌年,原平衣不解帶,口不嘗鹽菜者,跨積寒暑,又未嘗睡臥。父亡,哭踊慟絕,數日方蘇。以爲奉終之義,情禮自畢,塋壙兇功,不欲假人。本雖巧而不解作墓,乃訪邑中有營墓者,助人運力,經時展勤,久乃閒練。又自賣十夫以供衆費,窀穸之事,儉而當禮。性無術學,因心自然。葬畢,詣所買主執役無懈,與諸奴分務,讓選取勞。主人不忍使,每遣之,原平服勤未嘗暫替。傭賃養母,有餘聚以自贖。既學構冢,尤善其事,每至吉歲,求者盈門。原平所起必自貧始,既取賤價,又以夫日助之。及父喪終,自起兩間小屋以爲祠堂,每至節歲,常於此數日中哀思,絕飲粥。父服除後,不復食肉。高陽許瑤之罷建安郡丞還家,以綿一斤遺之,不受。瑤之乃自往,日:“令歲過寒,而建安綿好,以此奉尊上下耳。”原平乃拜而受之。

每出賣物,裁求半價,邑人皆共識悉,現加本價與之,彼此相讓,要使微賤,然後取值。宅上種竹,夜有盜其筍者,原平遇見之,盜者奔走墜溝。原平乃於所植竹處溝上立小橋,令通,又採筍置籬外。鄰里慚傀,無復取者。

宋文帝崩,原平號慟,日食麥餅一枚,如此五日。人日:“誰非王臣,何獨如此?”原平泣而答日:“吾家見異先朝,蒙褒讚之賞,不能報恩,私心感動耳。”

翻譯

郭世通的兒子郭原平,字長恭,也具有仁孝的品行,全靠自己的力量來贍養父母,給人家做工掙取飠善食。性情謙虛,每爲人做活兒,只收取打短工的工錢。主人供應飯食,原平因爲自己家貧,父母都沒有吃過好飯的緣故,就只吃些鹹飯。如果有時候家裏斷了頓兒,便自己在外邊也空肚子一天,義不獨飽。必定等到傍晚收了工,領了工錢回去,在附近買了糧食以後,才生火做飯。

父親病重一年,從冬到夏,原平衣不解帶,不吃蔬菜,也從來沒有躺下睡過覺。父親死後,蹦着腳哭昏過去,幾天後才醒過來。他認爲給父母辦喪事,從道理上講,不管是情義還是禮節都應該由孝子自己來幹,喪葬之事,不宜交 別人代理。他雖然靈巧卻不懂怎麼做墳墓,就打聽到本地有造墓的,去給人家幫忙,這樣經常出力幹活,時間長了便精通此道。又十次頂替別人服役來掙取費用。造墓的事,辦得節儉又合乎禮節。他並沒有經過什麼專門的學習 ,全是憑內心一股自然靈氣。葬完父親以後,就到僱主家裏去幹活兒而毫無懈怠,和其他奴僕分擔勞務,把輕鬆的事讓別人,自己揀重活兒幹。主人不忍心使喚他,幾次讓他回去,而原平辛勤勞作不曾停歇。得到的工錢用來養母,有餘剩就攢着自己贖身。他學了造墓手藝之後,對這活兒很精通,每到宜於喪葬的吉日,來求他的人絡繹不絕。原平一定先撿最窮的人家去幹,不但收的費用低,還整天當勞力去幫着幹活兒。等他父親喪事辦完後,自己蓋了兩間小屋作爲祠堂,逢年過節,常在這裏悲哀悼念,只啃幾口乾糧,不喝湯水。父親喪服期滿後,再也不吃肉。高陽許瑤之免去建安郡丞後回鄉,派人送他一斤絲綿,原平不要。瑤之就親自登門,對他說:“今年冬天太冷,建安的絲綿又好,所以我拿來奉送令堂大人。”原平才拜謝收下。

他母親死時,悲痛傷身更甚,勉強支撐到喪服期滿。母墓前有幾十畝田,不屬他所有,每到耕種收穫季節,種田人經常赤身露體地幹活兒。原平不想讓人褻瀆了父母墳墓,就變賣家產,出高價買下這塊地,農忙時節,就穿戴整齊,流着眼淚親自去耕種。

每次出門賣東西,只要半價,本地人都知道這情況,總是加上原價付錢,彼此相讓,原平一定要讓價錢稍便宜些,才肯收錢。他家房子附近種着竹子,夜裏有人來偷筍,被原平碰上了,賊逃跑時掉進了溝裏。原平就在種竹處的溝上修了座小橋供人來往,又採下筍放在籬笆外邊,鄰里感到慚愧,再無人來偷取。

宋文帝駕崩,原平嚎啕大哭,一天只吃了一個麪餅,這樣一連五天。有人說他:“誰不是皇帝的臣民呢,你何必這樣?”原平哭着回答說:“我家被先帝看重,受褒獎之賞,不能報恩,所以心裏特別難受。”

他又以種瓜爲業,大明七年(463)大旱,運瓜的河溝不能通船。縣令劉僧秀可憐他窮困老邁,給他往河溝裏放水。原平說:“普天大旱,百姓們都受苦害,怎能再減少澆地的水,用來通運瓜的船呢。”於是就步行從別的旱路去錢塘賣瓜。每次在來往途中,碰到拉船過水壩,總是趕緊划過去幫忙。而他卻總是自己拉船,不求助人家。如果是自家的船先過水壩,後邊的人還沒到,常常停下船等待,這樣做已成了習慣。曾有一次在縣南郭鳳埭幫人拉船,碰到有人打架,被差吏抓捕,打架的.人都跑了,只有原平一人留了下來,差役把他拿住送到縣裏。縣令是新來的,不認識他,就要對他嚴加責罰,原平脫衣 領受責打,一句也不爭辯。左右上下的人都磕頭求情,才得以倖免。原平從來不去拜謁官長,從出了這事以後,纔開始學着去孝敬當官的。太守蔡興宗到本郡上任,十分看重他,把他私人的米饋贈原平和山陰朱百年的妻子。原平誓死不受,百年妻也堅決不要。

會稽郡特別看重望計與望孝,如若被薦舉者出身士族高門,那麼授官不會下於祕書、著作郎。宋明帝泰始七年(471),興宗打算薦舉山陰孔仲智兒子爲望計,原平次子爲望孝。仲智是會稽高門大族,原平是一方人倫楷模,想找兩個旗鼓相當的人。碰上明帝下詔用了別人,所以這兩個人選都被擱置一邊。興宗被徵召回京,向朝廷報告原平不尋常的德行,薦舉他爲太學博士。趕上興宗去世,此事未能辦成。原平死在家裏。三子一弟,都秉承家風具有孝行。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