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歌賦現代詩

淺談對現代詩教學的思考與認識

本文已影響 2.03W人 

" 在我們的童年記憶裏,幾乎每個人都保留着詩的可親;讀書之後,詩卻在我們的成長中漸行漸遠了:許多年前,對傳統文化與審美意識的政治性否定隔離了我們和詩。即使生活在“詩的國度”,詩的傳人卻了了無幾。博大精深的詩詞文化,哺育了一代代士子學人,而我們卻成了數千年詩歌文明的“失憶者”。

淺談對現代詩教學的思考與認識

亡羊補牢,爲時未晚。語文語文教材選編了大量古今中外的詩歌,在七年級下冊中,教讀篇目與自讀篇目合計達8首之多,在一冊教材中同時出現這麼多內容、風格迥異的詩歌,意味着編者正重新審視並回歸詩在語文教育中和審美取向中的價值和地位,也意味着執教者將要通過課堂去收復已經淪陷的“詩”地,在當前倡導“大語文”或者說是“人文語文”的教學背景下,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思考並嘗試一些新的詩歌教學的方法,也算是爲詩歌“重整河山”做些實事吧。

一、展現美,培養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美是最能夠激發興趣的,在模糊理論裏,美將是以完整的形式呈現的。詩是語言的精華,是人類精神最優雅的表現方式。要讓中學生走近詩,首先要讓詩的神韻吸引他們。作爲教師,要精心選擇磁性展現得強烈而不經意的詩句,因爲我們的學生已經承受了多年語文解析教育,對文字幾乎喪失了親近感。

中國是詩的國度,“楊柳依依”、“在水一方”的悽迷的《詩經》,“採菊東蘺下”、“池塘生春草”的清拙的魏晉,“滄海月明珠有淚”、“清泉石上流”的雍容的唐詩,“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綺秀的宋詞,以及“殘月像一片薄冰/漂在沁涼的夜色裏”、“車輪滾過/百里香和野菊的草間”的優雅朦朧的現代詩……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便會使我們的課堂滿溢。由於“模糊思維”具有直觀表面性、整體關聯性、非邏輯的神祕性和羣體表象性等待徵,所以只要堅持每節課花五分鐘左右讓同學認識一首或一節詩,讓直觀的語言感動思想,日積有累,一定會有成效。

在實際教學中,選擇好詩是教師最關鍵的備課工作:

(一)選詩最好能與本課內容有一定關聯。如上本節課,選用主題相近的李白《靜夜思》做“引詩”,既在內容上相輔相成,加深同學對課文的理解;又可以全方位展示作者的.創作風格;教學上相得益彰。

(二)儘量運用現代設備,做成圖像.字體.配樂相互和諧的多媒體投影課件,幫助學生進入優美的詩境。在設計余光中的《鄉愁》課件時,我用模糊的月夜和故鄉風貌做爲背景,選用行楷字打出詩句,用古曲《春江花月夜》和現代歌曲《想家的時候》做渲染,學生自然就被立體展現的美所震驚並陶醉其中。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應儘量避免剖析說教。讓學生在有意無意間每天走近一點點,人類的那些奇思妙句會在潛移默化中激活學生對詩的興趣。

二.不可缺少的朗讀。

漢語具有“偏重心理,略於形式”的特點,語言思維結構偏於籠統模糊,這促進了中國詩人形象思維、經驗思維、直觀思維和類比推理能力的發展,使整體把握、籠統感受、模糊思維成了感受言語對象的主要的和擅長的方式方法;出於同理,會有“書讀百遍,其意自現”的事實。因此,語文教學中,誦讀是必需的。在誦讀中以模糊的方式來培養對文字的“悟性”,它具體表現爲對文字的“意會”,是一種“知其然而未必知其所以然”的領悟;而學習詩歌時對誦讀的要求更高:在誦讀中要兼及領會詩的內容、體驗詩的情感、模想詩的意境、把握詩的思路、品味詩的特色、歸納詩的風格。葉聖陶先生說:“吟誦就是心、眼、口、耳並用的一種學習方法,……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與理法化而爲讀者自己的東西,這是可貴的一種境界,學習語文學科,必須達到這種境界,纔會終身受用不盡。”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反覆而不重複地誦讀這些詩句,將無聲的文字變成有感情的音響,使語言更富有活力,使詩句的生命力跳躍出來。

教學中可以採用集體讀,分組讀,男女聲輪讀的方法,讀出詩的氣韻;也可採用學生個人朗讀的方法,讀出詩詞的深層情感與個人理解。朗讀過程中,要逐漸提高要求:先慢讀,指語速要慢,不能漏字或加字;再要求讀出詩的節奏,分清輕重緩急;然後進一步要求讀出詩味,品出詩情,讓學生在讀詩中產生共鳴,從而發現其中內含的美。如余光中的《鄉愁》,作者對故鄉深厚的感情是完全可以靠一個“讀”字去體會的;反覆誦讀後,學生不得不歎服中國詩詞的神韻,並且陶醉於其中。

朗讀還是培養學生語感的最有效的方式。語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統一的,語感感性中暗含着理性的認識和本質的理解,直覺中潛伏積澱着邏輯理智基礎,這樣就可以在感性直接關照裏,同時瞭解本質。而語感具有的直覺性、整體性、聯想性和情感性的特徵都可以在朗讀中體現出來。

在大量的反覆地的朗讀中,學生便會漸漸地驚異於文字的奇妙組合,領略數千年鍾煉的漢字的意韻,感悟詩句所積澱的文化氣蘊,從而提高詩詞的閱讀欣賞能力。

三、閱讀面的拓展

即使是新教材,一學期也不過讓學生見識幾十首詩,這樣的接觸量是不足以普遍提高學生的“詩意”的。語文教學不同於科學分析,大量的研究、實踐以及常識告訴我們,語言的學習規律,不是舉一反三,而是“舉三反一”,“舉多勝少”。這也正符合了模糊理論的精神,模糊思維正是通過對事物多方面的模糊認識的集合,來正確認識事物本質特徵的一種思考認識問題的方式。因此,閱讀數量的積累,語言例子的極大豐富,纔是形成語文能力的最首要的前提條件。新版教材也特別指出“重視積累、感悟、薰陶、培養語感”。由此可見,語言的精粹――詩歌的學習,必須是在“不求甚解”的量的積累中,在不斷的薰陶中尋求質的突破,以典型的模糊思維方式,最終達到對詩境的“感悟”。“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當然,這裏的量不是無選擇的堆積,也不是遊離於教材的標新立異.漫無目的,而是既有重點、統一點,又有涉獵廣度的點面結合。

<一>.立足課文。

詩歌常常以意象的聯結、轉化和綜合進行運演,它屬於形象思維,而形象思維常常帶有模糊性,這種模糊性給詩人與欣賞者留下了廣闊的自由天地。因此,在充分賞析課文的同時,選擇內涵或意象與課文相似的詩,充實閱讀量,即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又提高了閱讀理解的能力。例如,上《致橡樹》時,我從這兩個點來選詩補充閱讀量:第一,愛情主題。通常認爲舒婷在詩中表達了理想的愛情關係。於是,匈牙利詩人裴多菲的《我願意是激流》和席慕蓉的《一棵開花的樹》,因其主題與形式的相似而角度迥異成爲首選;第二,樹的意象。源於詩自身的特點,同樣的意象在不同的創作者筆下,總能創造出迥然的意境。鄭敏的《樹》是寧靜而深思的自我化身,艾青的《樹》簡潔而多解,沈尹默的《月夜》淺近地表達了人格獨立的思想,與《致橡樹》異曲同工。這是充滿了藝術美感的理性滲透,它啓動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也更易於被認知主體所接納。

<二>.開設專題詩欣賞課。

將課文作爲一首引詩,略作點撥後進入專題多詩的欣賞。詩人流沙河的《就是那一隻蟋蟀》,雖然只是篇自讀課目,但由於其獨特的文化視角,可以把它處理成兩節鄉愁詩的鑑賞課,除了讓同學瞭解選詩所對答的《蟋蟀吟》外,還選取了余光中.李廣田.席慕蓉等詩人的同題《鄉愁》,並穿插配以歌曲《鄉愁四韻》.《鄉戀》等,通過立體的視聽感悟詩情詩句,所有的詩與歌都深情無限且不難解,讓學生了解不同的意象卻能傳遞出同樣的感情,既開闊了視野,深刻了思想,又自然地接受了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從而體現了語文教學中的人文關懷。

<三>.以詩解詩。

模糊思維中,有一個留粗去細的原則,這個原則可以適用於古詩詞的鑑賞。由於中國古詩中處處可見 “取象生理”的模糊思維,以精練文字達深厚意蘊,所以最忌用白話直解,雖然可以藉助於繪畫作品和音樂作品提升學生的感悟,但語文教學的目的最終是要用文字本身來表達美,以模糊思維爲原理的以詩解詩是較爲理想教學的方法。

當然,詩歌閱讀量的積累,僅靠課內是遠遠不夠的,然而課內有意識的引導與介紹,必然會將學生引向課外的自覺閱讀。我在課堂上唸了《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那篇故事後,班裏開始流傳海子的詩集;我曾用半課時介紹顧城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很多學生便在隨筆中表達了他們對顧城的歎服;作文中對古詩詞的引用不一而足;班裏的學生幾乎人手一冊詩集,對古今中外的詩人耳熟能詳……事實上,讓閱讀由課內延向課外,讓詩歌在課餘走入學生的視野,不正是我們努力的最終目標嗎?

現在的學生是幸運的。詩性的天賦的一脈相承給了語文教育一個多麼好的契機。我們並不奢望培養詩人,我們只希望能在飛揚的青春中留住美好的詩情;在未來的挫折歲月中讓心靈有所依託。在整個社會趨向急功近利的今天,讓詩在學子心中留住精神的自由與純淨。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