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成語

揭竿而起的成語故事及解釋大綱

本文已影響 2.49W人 

成語名稱:揭竿而起

揭竿而起的成語故事及解釋

成語拼音:jiē gān ér qǐ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指造反。

實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詞

成語結構:偏正式

成語年代:古代

成語解釋:揭:舉;竿:竹竿,指旗幟。舉起竹竿當旗幟。借指武裝起義。

成語來源:漢·賈誼《過秦論》:“將數百之衆,轉而攻秦,斬木爲兵,揭竿爲旗。”

成語造句:魯迅《而已集·談“激烈”》:“憤激便有揭竿而起的可能,而‘可嘆也夫’則瘟頭瘟腦。”

揭竿而起的成語故事

公元前209年7月,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的地方官派出兩名差官押着九百名貧民壯丁,到漁陽(今北京市密雲縣)去防守邊疆。這兩個差官又從壯丁裏挑選出兩個身強力壯的'人作屯長,讓他們再去管理其餘的壯丁。這兩個屯長一個叫陳勝(字涉),是個僱農;另一個叫吳廣,是個貧農。他倆原來並不認識,現在碰在一起,共同的命運,很快就使他們成了好朋友。

揭字開頭的成語

揭竿而起

包含有揭字的成語

揭竿而起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