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設計

語文《花之詠》教學設計

本文已影響 3.62W人 

語文《花之詠》教學設計

語文《花之詠》教學設計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花之詠》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花之詠》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會認、會寫本課生字;

2、按照學生自己的理解背誦喜歡的段落;

3、初步感受擬人寫法;

4、積累詞語。

5、培養學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我永遠仰目朝天,不爲看到我的幻想,而是爲了看到光明”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入:

(1)同學們這個單元我們的主題是什麼?(花)

(2)你積累了哪些帶花的四字詞語。

(3)聽到了這些詞語,你會想到什麼?

(4)談話:是啊,多姿多彩的春天爲我們捧出了錦簇的花團,絢爛的鮮花將春

天裝扮得分外妖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一首與花有關的詩歌〈花之詠〉。

(5)介紹作者:這是黎巴嫩的著名詩人紀伯倫的作品,這位詩人最擅長借物抒情。

2、《花之詠》,藉助字典查一查“詠”字的義項,解讀課題。(指名交流,出示詞意。)

依着一定的腔調緩慢地誦讀誦唱

用詩詞等來敘述。

3、《花之詠》中該選哪個解釋呢,我們學習完課文後就能明白了。

二、初讀課文。

1、師範讀。

2、聽了這篇文章的朗讀後,你有什麼感受?

三、學習字詞。

1、我們已經預習了課文,你們學會了生字詞了嗎?

2、自由讀書,同桌互聽,讀準字音。

3、指名讀四會字,作小老師——全部掌握的站起來讀——沒掌握的再站起來讀。

4、開火車讀所有生字。

5、通過預習,你理解了哪些詞語了呢?

6、學生交流。(強調用什麼方法理解的。)

四、理解感悟。

1、輕聲讀課文,找出你最喜歡的語段再讀一讀,想想爲什麼你最喜歡這些語段。

2、學生交流。

理解朗讀品味美:聯繫上下文,說說這些詞語給自己帶來的感受,理解準確用詞的好處。

吐、收、藏(愛)

湛藍、碧綠(美)

孕育、降生、撫養、催(被愛)

一分禮品、一頂彩冠、一件贈物(奉獻)

攜手、宣報(追求)

舞姿輕盈、嘆籲呼吸、芳香四溢、醉臥、招徠

啜飲、瓊漿、聆聽、仰目朝天(追求)

3、感悟朗讀表現美:讀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嘗試用自己覺得合適的方式把自己讀後的感覺表達出來。

4、四人小組互相交流、朗讀,說說自己的感受。

5、有感情朗讀課文。(自由讀——配樂讀)

五、明確人稱代詞。

1、你認識他們嗎?

2、出示語句。

3、討論理解。朗讀。

六、理解“花之詠”。

“花之詠”——“花的歌唱”

七、發揮想象,創造美。

1、真好,我就是花,作者把自己幻化成美麗的花兒,借花兒唱出了自己心中所想,這是什麼寫法呢?

2、多好!我就是花,聽,我在歌唱……花們,你還會歌唱什麼?發揮你的想象,唱出你的心裏所想,讓它們也象這些花兒一樣美麗。

2、讀給同學聽一聽,請同學當小老師。

八、存疑、釋疑。

1、討論:爲什麼叫《花之詠》不叫《詠花》

小結:這是當題目比較合適。

2、暢所欲言:說說你對“我永遠仰目朝天,不爲看到我的幻想,而是爲了看到光明。”的理解。

3、提問題。

九、課堂練習:聽記生字。

十、作業:1嘗試背誦全文。

2找一找,像本文這樣用第一人稱擬人化寫法的文章來讀。

板書設計:

花之詠

我是(一句話、星星、女兒、)感受美好

我是(禮品、彩冠、贈物)奉獻美好

草原上、空氣裏、黑夜追求美好

宣報、告別、招徠、擁抱光明

語文《花之詠》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本課是黎巴嫩著名詩人紀伯倫的一篇散文詩。作者採用擬人手法,以第一人稱“我”的口吻寫出了花兒的心聲:“我是一句話”、“我是一顆星星”、“我是大地的女兒”……“我永遠仰目朝天,不爲看到我的幻想,而是爲了看到光明。”文章文辭優美、意味深長,表面是關於花的描寫,實際上是作者在借物抒情,此時,詩人與花已融爲一體,文章字裏行間都洋溢着作者對花的欣賞和讚美,潛藏着作者對美麗和光明的渴望和追求。

  學生分析:

花是我們身邊十分常見,也是大家喜歡的事物。學生對它比較瞭解。《花之詠》是本單元的第三篇課文,通過前兩課的學習,學生已經對借花喻人的寫作手法有了基本的瞭解。本文作者在抒發自己對花的讚美與喜愛的同時,表達了自己對美好光明的追求。有了前面的學習基礎,所以本文對學生來說不難理解,作爲教師應創設情景,讓學生在充分閱讀的過程中與作者的情感達到共鳴。

  教學目標:

1、綜合運用多種方法獨立識字,學會本課8個生字。

2、引導學生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學習第一人稱和擬人化的寫作手法,並能運用這種寫法仿寫一段。

4、通過誦讀課文體會作者對美對光明的渴望與追求。

教學重點:對“我永遠仰目朝天,不爲看到我的幻想,而是爲了看到光明”這句話的理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喜歡花兒嗎?誰來用最美的語言讚美自己所喜歡的花兒呀。

2、板書課題:花之詠

查字典,說說“詠”是什麼意思?

結合預習,想一想“花之詠”是什麼意思?(花之詠就是花的歌唱)

花到底對我們唱了些什麼呢,你們想不想知道?那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吧!

[由孩子們詠花引入課題,學生通過對比自然而然地理解花之詠就是花兒的歌唱。]

二、自讀自悟

1、學生自主朗讀課文,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

2、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什麼?把自己在課文中遇到的難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3、同學之間互讀,檢查字句讀得是否正確。

4、互相交流讀完課文的.感受。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獨立學習語文的能力,課堂上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其自讀自悟,自己質疑問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學生學習課文時會更積極。]

三、全班交流

1、誰願意代替花兒“唱”出自己的心聲?(指名讀)

2、你覺得他們讀得怎麼樣?(生生互評)

3、說說花兒表達了自己什麼心聲?(生答)

4、提出不理解的問題,爲進一步學習課文做準備。

四、詞句摘抄摘抄課文中的好詞佳句,互相交流。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從整體上感知了課文,這節課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聆聽花兒的心聲。

二、品讀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對喜歡的段落可多讀幾遍。

2、同桌互讀自己喜歡的段落,說說喜歡的理由。

3、選自己喜歡的段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讀後的感受。可以用語言交流,也可以畫一幅畫,唱一首歌,吟誦一首詩詞。

(1)談到第4段時教師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談談感受,體會花兒的美好寓意。

(2)第7段是文章的重點段,談到第7段時教師可以相機向學生介紹作者的資料,使學生明白“追求光明”是花的崇高理想,也是作者的追求,讓學生感悟課文借花喻人的特點。

[學生性格不同,經歷不同,對課文可能會有不同的理解,只要孩子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讀後的感受即可,教師適時點撥,其他學生可適當補充,但教師一定要求學生先有感情地朗讀原文,再結合原文的詞句談自己的理解,養成良好的說話習慣和思維習慣。]

三、感情朗讀

1、配樂朗讀課文。

2、朗讀比賽。

3、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學生充分交流對每段的理解感悟之後,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誦讀加深對文章的感悟。]

四、小練筆

1、根據前四自然段的結構特點,試着仿寫一段。

2、互相交流。

五、總結全文

學習了紀伯倫的《花之詠》,我們從花兒的自我歌唱中,不但感受到花兒的美麗,而且體會到作者的崇高理想與追求。

  教學後記:

這篇課文語言優美、文筆清新、想象瑰麗、比喻新奇,作者以第一人稱“我”的口吻,寫出了花的心聲,表達了作者對美對光明的追求。由於課文內容較簡單,而且學生已經有了前兩課的學習經驗,因此教學時我以讀爲主,通過多個層次、多種方式的朗讀,讓學生自讀自悟,引導學生讀後談出自己的感受,使他們在讀中理解,讀中積累,讀中感悟。

第一人稱、擬人化的寫法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學完課文之後,學生對這種寫法已經有所瞭解,這時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前四段的結構特點,試着仿寫一段,大部分學生的仿寫都比較成功,能夠做到基本相似,個別人的語言還相當精彩,博得了大家熱烈的掌聲,成爲本課的一個亮點。

孩子在談自己讀完課文的感受時,雖然老師告訴學生形式可以靈活多樣,但絕大部分孩子都選擇用語言來表述,而且表述缺乏個性,這很值得我思考。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