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設計

六年級上冊語文《畫蛇添足》教學設計3篇

本文已影響 2.7W人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六年級上冊語文《畫蛇添足》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六年級上冊語文《畫蛇添足》教學設計3篇

  六年級上冊語文《畫蛇添足》教學設計篇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正確朗讀《畫蛇添足》,藉助註釋及字典讀懂寓言故事的內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2、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二、教學重點

理解重點詞句,讀懂課文內容。

三、教學難點

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從中受到教育

四、教學過程

教師修改

一、創設情境:

上一課,我們學習了《韓非子·難一》裏的一則小故事。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寓言故事,這次帶給大家的是《戰國策、齊策》裏的故事,聽一聽、猜一猜。

(放錄音——講故事——看幻燈片——猜成語

你們能不能根據剛纔聽到的故事和看到的圖畫猜出這個故事的題目呢?(引出課題——《畫蛇添足》)

二、讀悟探究:

(一)學生自由讀課文。(劃出生字,讀準字音)

(二)指名分節朗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讀音和斷句。)

(三)說一說小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故事是怎樣發生?怎樣發展?結果怎樣呢?

(四)發生:學生讀1、2自然段用自己的話說大意。

(教師注意引導結實“足、餘、之、成”等詞語,並鼓勵學生用上上節課的學習方法。)

(五)教師:而後發生了什麼事情呢?誰來讀讀?

用自己的話說大意。(教師注意引導關鍵詞語的理解)

“一人蛇先成”,他是這樣說?怎樣做的?讀一讀你感受到什麼?

“吾能爲之足”指導學生用十分傲慢的語氣去讀,擺出那幅洋洋自得的神態來。(個別讀)

(六)教師:他很得意!可是最後卻沒有喝到酒,爲什麼呢?

“蛇固無足,子安能爲之足?”

①理解這句話。

②指導學生讀出反問的語氣,將質疑、不屑的神情表現出來。(個別讀、分組讀。)

出示:“爲蛇足者,終亡其酒。”

①故事的結果怎樣?究竟是什麼原因使這個人“終亡其酒”呢?——他自作聰明,違背事物本來的面目,弄巧成拙,辦糟了事情。

②帶着理解讀一讀。

三、學以致用:

1、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什麼?

2、想一想,生活中有沒有過“畫蛇添足”的時候,用這個成語造句。

教師點撥:比如同學們寫作文,本來結構完整,可常常添上一些廢話湊數,這可以說是什麼?

四、總結全文:

1、有感情地朗讀寓言故事,並在小組內相互說一說寓意是什麼?

2、你能將文言文講給別人聽嗎?選擇一篇試背。(教師可以提供課文留白或成語故事的圖片)

五、佈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

2、分小組選擇一個故事演一演。可以在學習“百花園一”時交流展示。

3、收集一些語言故事,瞭解一下寓意。

板書設計:

2寓言二則

畫蛇添足

蛇固無足,子安能爲之足?

寓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自作聰明、做多餘的事,反而會弄巧成拙,把事情辦糟。

  六年級上冊語文《畫蛇添足》教學設計篇2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的生字,會寫本課的生字。

2、懂得生字、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本文的.寓意。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成語“畫蛇添足”的意思。並用這個詞說一句話。

4、誦讀這則寓言。

教學重點

理解這則寓言的內容和寓意。

教學難點

能用“畫蛇添足”說一句話。

教學準備

幻燈片、課本劇、小黑板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掩耳盜鐘》,它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我國古代有不少流傳很廣的寓言故事,它們往往藉助淺顯易懂的故事來說明深刻的道理。這些寓言故事見於各類文獻之中,如《戰國策》《淮南子》《韓非子》等,後來成爲人們耳熟能詳的成語。今天我們來繼續學習一則寓言。

二、學習目標

1、會認本課的2個生字,會寫本課的3個生字。

2、懂得字、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本文的寓意。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成語“畫蛇添足”的意思。並用這個詞說一句話。

4、有感情地誦讀這則寓言。

三、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

2、幻燈顯示:

(1)讀準

祠賜謂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①引酒且飲之()

②丁壯者引弦而戰()

(3)說說句子大意:

蛇固無足,子安能爲之足?

3、活動安排:複述故事比賽,以小組爲單位,任選一則寓言故事派代表參賽。

最後師生評議,評出優勝者,頒發小獎品。

四、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指名誦讀“畫蛇添足”。

2、串講課文:同學串講,老師適時指點。

3、學生分小組討論問題:這則寓言的寓意是什麼?然後交流。

明確:“畫蛇添足”比喻做了多餘的事情反而不恰當。

4、能力訓練:這則寓言已成爲常見的成語,請造一個句子。教師可先示範造句。學生造句後,組織大家評價是否恰當。

5、全班齊讀“畫蛇添足”一文。

6、請舉出生活中與之同類的事例,並談談你從文中所獲得的啓示。

五、總結

畫蛇添足:事情已經完成了,再做多餘的事,不僅無益,而且有害。

《畫蛇添足》是諷刺寓言,有生動的喜劇情節,活潑風趣,讓讀者在輕鬆的閱讀中忍俊不禁,並從中體會其蘊含的道理。

六、佈置作業

1、複習字詞,熟讀課文。

2、解釋下列加點詞語,並寫出句子的大意。

未成,一人之蛇先成,奪卮酒,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爲之足?”遂飲其酒。爲蛇足者,終亡其酒。

  六年級上冊語文《畫蛇添足》教學設計篇3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播放故事DVD:學生聽故事並思考“故事中的人愚蠢可笑在什麼地方?”(蛇畫好了,又添上足)

2、談話引入,聯繫生活,讓學生說說“在生活中見到的蛇是什麼樣兒?”(沒有腳)說明:教師創設故事情景,讓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並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自主讀文,理解內容

1、學生自由朗讀文言文:要求正確、流利地朗讀。結合註釋及大意,理解文言文的內容。

2、指讀:集體評議教師指導有感情地朗讀並示範朗讀。

3、全班齊讀

4、男、女分組比賽朗讀

5、配樂朗讀說明:通過多種形式的反覆朗讀,讓學生在初步朗讀中瞭解寓言故事的內容,乃至熟讀成誦。

三、小組合作,感悟道理

1、以小組爲單位,結合註釋理解文言文的意思,並複述寓言故事。

2、指名複述故事《畫蛇添足》,集體評議

3、反饋檢查:“文中有三句人物說的話,請用橫線畫出來?”

⑴指名反饋(出示小黑板)

⑵結合註釋理解內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故事內容。

⑶指導朗讀“吾能爲之足”——傲慢、洋洋得意“蛇固無足,子安能爲之足”——反問,不屑一顧。

⑷齊讀體會人物內心及其情感。

4、感悟寓言:引導學生討論“不是說先畫好的可以一個人飲這杯酒,他爲什麼沒有喝到酒足飯飽呢?(附板書設計)

四、拓展延伸,警醒學生

1、列舉生活中的事例,說說自己的理解:“生活、學習中你有過類似的錯誤嗎?見過類似的人與事嗎?

2、教師小結

五、練習鞏固

1、有感情地朗讀並複述課文故事。

2、收集寓言故事並與同學交流。

附板書設計:

先畫好蛇——可以喝酒多此一舉,

事情做好後,再做多餘的事,反而徒勞無功!

畫蛇添足畫好又添足——不能喝酒……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