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設計

一年級語文《青蛙寫詩》教學設計(5篇)

本文已影響 2.88W人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語文《青蛙寫詩》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語文《青蛙寫詩》教學設計(5篇)

一年級語文《青蛙寫詩》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一、青蛙想寫詩

1.夏天給你最大的感受是什麼?(熱)去到夏天的池塘邊,就不會覺得熱了,因爲那裏的景色可漂亮了!池塘裏有圓圓的荷葉,有青青的草,有小蝌蚪在荷葉下游來游去,水草中間還冒着水泡泡,荷葉上還站着一隻大青蛙,它神氣地站在荷葉上,看着美麗的池塘景色,它高興極啦。(師邊說邊畫簡筆畫,貼出相關詞語:池塘、小蝌蚪、水泡泡、荷葉,帶學生朗讀貼出的詞語)

設計意圖

通過談話和簡筆畫的方式,讓學生受到語言的薰陶,從視覺、聽覺上激發興趣,引發想象,同時促進識字。

這時候下雨了,雨點兒淅瀝瀝,沙啦啦,(繼續畫簡筆畫,指導朗讀兒化音“雨點兒”,指導寫“雨”字)望着雨中的美麗景色,青蛙說:“我要寫詩啦!”它高興地寫出了一串“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設計意圖

在談話營造的情境中無痕地落實兒化音的朗讀和“雨”字的書寫,從簡筆畫到書寫,體現會意字“雨”的特徵,突破書寫難點。

2.看到這一串“呱”字,你有什麼感覺?(生回答)

看來詩這樣寫真不行呀,池塘裏,馬上有朋友來幫忙啦。是誰呢?讓我們一起學習課文《青蛙寫詩》。

設計意圖

讓學生體會沒有標點符號的青蛙的詩,簡直無法朗讀,不成詩,進而體會到標點符號的重要。

二、青蛙的朋友

1.到底是哪些朋友來幫忙了呢,自由朗讀,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讀一讀。

設計意圖

帶着主要問題進入對課文的整體感知,初接觸課文就產生對標點符號的興趣。

2.反饋:是誰來幫忙了?(它怎麼能幫上忙呢?)在對話與互動中認識標點符號“,。……”,板書在黑板上,和學生一起寫一寫。

設計意圖

在對話互動中,讓學生體會標點符號的外形特點並正確書寫,初步瞭解三種標點符號的作用。

3.再次朗讀,“有朋友幫忙”後的青蛙的詩。

——注意讀出標點符號的停頓。

——不同的語氣、輕重快慢。

設計意圖

體會了標點符號的作用後再來朗讀青蛙的詩,學生就能正確讀出標點符號代表的停頓、節奏……將簡單的“呱”字,讀出詩的韻味。

三、青蛙代言人

1.發揮想象:青蛙的詩裏,可能寫了什麼呢?

(1)學生初步想象。

設計意圖

青蛙的“蛙語”是聽不懂的,那麼,它究竟寫了什麼呢?孩子的想象力匣子一下就被打開了,暢所欲言。(此時只是想到什麼說什麼,還沒有詩的意識)

(2)出示三年級學生寫的“青蛙的詩”(讓班級“識字大王”帶着大家讀一讀。)

我要開演唱會啦,

荷葉,你來當音響,

雨點,你來伴奏,

雷公公,請敲個鼓。

丁冬冬,沙啦啦……

(葦杭)

紅色的荷花,

是漂亮的手套。

綠色的荷葉,

是有魔力的飛毯。

我要戴着手套,

坐着飛毯,

去找我的媽媽。

(鈺霖)

下雨啦,珍珠灑,

池塘是我家。

開心唱,快樂遊,

整天笑哈哈。

有困難,找我吧,

我是勇敢的青蛙大俠。

(肖同)

設計意圖

出示三年級孩子的詩,讓識字多得孩子朗讀,既是拓展識字,更是激發他們更豐富的想象,同時也潛移默化地引導“詩化”的語言表達。因爲兒童詩是不分年齡的,都可以讀懂。通過朗讀這些小哥哥小姐姐寫的詩,讓孩子們明白,這樣的詩句他們自己也能想出來,也能寫出來,寫詩是一件容易而快樂的事。

因爲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詩人,兒童詩是童真心靈最美的童真表達。《青蛙寫詩》,無疑是激發孩子們認識、創作兒童詩的最好範例。高年級孩子的詩,給他們提供的不僅是拓展材料,更是激勵和引導他們去達到甚至超越的小目標

(3)把自己當成站在荷葉上的小青蛙,再思考:青蛙的詩可能寫了什麼呢?

設計意圖

此時再讓孩子思考,對於青蛙寫的詩的內容,他們會在原有的基礎上,說得更寬泛,想象更豐富。

4.讓我們來誇一誇這隻青蛙吧。(真是個小詩人,真會想象……)

設計意圖

誇誇這隻小青蛙,其實就是誇誇自己,每個孩子都成了會寫詩的小青蛙。

四、青蛙朗讀家

1.教師範讀。注意兒化音“雨點兒”。

2.師生合作讀。

3.初步識字。

4.學生各種方式讀。

設計意圖

充分感知了詩歌內容,充分啓發了想象,並且激發了對兒童詩的興趣後,再來初步識字和朗讀(第二課時再重點識字寫字),這樣他們的識字和朗讀會更有整體感畫面感。

五、青蛙小詩人

1.出示幾首一年級孩子寫的非常簡單的兒童詩作品,識字大王帶着大家朗讀。

1.春雨

小雨點,沙沙沙,

落到樹林裏,樂得樹兒長新芽;

小雨點,沙沙沙,

落到花園裏,樂得花兒展笑顏;

小雨點,沙沙沙,

落到草地上,樂得草兒笑彎腰。

(秋旭)

2.小蝌蚪和小鴨子

小鴨子來找小蝌蚪玩,

對小蝌蚪說:我們一起在草地上玩好嗎?

小蝌蚪傷心地說:我沒有腿,不能跟你去草地。

小鴨子想了想說:沒關係,我到水裏陪你玩吧!

小鴨子和小蝌蚪在水裏,

翻跟斗,捉迷藏,

真是一對好朋友!

(秉宸)

3.驚喜

它悄悄地飛到黑板上,

一隻可愛的紡織娘。

身穿綠衣裳,

害羞地微笑,

彷彿對我們說:你們好!

大家好激動,

肖老師抓其它,

輕輕把它放走了。

紡織娘飛回大自然,

紡織娘真可愛!

(桓徵)

設計意圖

挑選往屆一年級孩子寫的幾首詩,收錄在班級詩集《蘋果綠的一年級》中,這幾首詩都非常簡單,前兩首和《青蛙寫詩》中的內容也有一定聯繫,像“雨點”,“小蝌蚪”等。這個環節的目的一是爲了拓展識字,二是爲了繼續激發學生對兒童詩的閱讀興趣以及寫作興趣,三是讓學生繼續體會:寫兒童詩,是件非常簡單和快樂的事。

2.總結:當我們開始學習語文的時候,就會感受到,語文就像一首詩、一首歌、一幅畫,語文就像一片開滿了鮮花的大草原,每個小朋友都是騎着馬在草原上奔馳的小詩人,讓我們都像小青蛙一樣,愛寫詩,會寫詩,讓兒童詩成爲快樂飛翔的翅膀。

3.作業:繼續朗讀、思考、想象青蛙寫的詩,閱讀其他兒童詩。

設計意圖

從一年級剛開始的時候,就讓學生體會到語文不是隻有識字寫字,拼音拼讀,而是有許多有意思的好玩的東西,學習語文,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培養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讓他們樂學愛學,愛思考愛閱讀愛表達,是非常重要的。

兒童詩,是一個非常好的載體。

一年級語文《青蛙寫詩》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輕快、活潑的兒童詩,共有五小節。作者生動地描繪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地如作詩一樣鳴叫的情景,形象地將小蝌蚪、水泡泡和一串水珠比作了詩歌中的逗號、句號、省略號,讀來讓人浮想聯翩。教材內容圖文並茂,富於童趣,富於想象,富於創造,十分適於天性活潑、充滿好奇的一年級學生學習語言、認識事物,同時也爲教師創造性教學留下了廣闊的空間。

教學目標:

1.認識“詩”“蝌”“蚪”“給”“逗”“號”“泡”“句”“串”“珠”“以”“省”“略”“呱”14個生字,認識一個偏旁“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兒童詩的生動形象,在讀中通過具體形象的事物認識逗號、句號、省略號。

教學重點:

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運用多種方法識字,正確書寫生字。

教學難點:

認識逗號、句號、省略號,感悟詩歌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課件。圖片。生字生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孩子們,現在我們來猜一個謎語:綠衣小英雄,田裏來捉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勞動。(打一動物)(青蛙)你知道青蛙生活在哪裏,它有什麼本領嗎?我們去看看小青蛙,好嗎?(課件出示情境圖。)說說你看到了什麼?(青蛙、蝌蚪、荷葉、水泡泡、水珠……)青蛙生活在美麗的池塘裏,粉紅色的荷花當陽傘,碧綠的荷葉當搖籃,沐浴着和煦的春風,享受着淅淅瀝瀝的小雨,實在是太美妙了!於是它詩興大發,向我們展示了它的又一項本領——寫詩,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學習《青蛙寫詩》。(板書課題)領讀課題,認識“詩”字。

二、初讀詩歌

1.教師範讀。學生感受詩歌的內容,聽清字音。

2.學生自由練習朗讀詩歌,圈畫出生字,藉助拼音多讀幾遍。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師講解:幾句詩之後出現了空行,這幾句就是一小節。數一數,這首詩歌有幾小節?標出序號。

4.練讀:採取同桌分小節互助讀或開火車分小節讀和老師領讀等方式指導學生讀正確。

5、在淅啦啦的小雨中青蛙要作詩了,它的'好多夥伴也來幫忙呢。都有誰來幫忙了?找一找,用直線畫出來三.隨文識字

1.學習第一小節。

配合情境圖,引導學生體會青蛙高興的心情,指導讀好這一小節詩。

2.學習第二小節。

(1)認識“蝌”“蚪”兩個生字。這是兩個形聲字,蟲+科=蝌,蟲+鬥=蚪。

(2)小蝌蚪說什麼了?我們來讀出蝌蚪說的話。認識“給”,這裏的“給”是“爲、替”的意思。組詞:交給、送給、還給。

(3)認識“逗”“號”這兩個生字。認讀生字卡片。逗號表示句子中間的停頓。

(4)觀看課件,引導學生感受逗號和蝌蚪的相似。

(5)指導學生朗讀這兩行詩句。

3.學習第三小節。

(1)水泡泡幫助青蛙做什麼?

(2)認識“泡”字。認讀生字卡片,你有什麼好辦法記住它?三點水加包就念泡。氵+包=泡。組詞:水泡、氣泡、泡沫、肥皂泡、泡茶、燈泡……哪些字長得和“泡”很像?(抱、跑、炮、袍……)

(3)水泡泡想怎麼幫忙?出示“句”字卡,學生認讀。板書“句”字。強調音節中“ü”的變化。說說你有什麼好辦法記住它。

(4)“勹”這個偏旁叫包字頭。帶包字頭的字還有哪些?(包、勺、勾、勻。)認讀詞卡“句號”。句號用在句子的末尾。

(5)觀看課件,引導學生感受句號和水泡泡的相似。

(6)指導學生朗讀這兩行詩句。

4.學習第四小節

(1)在那碧綠的荷葉上有一串水珠,它們也來幫忙了。指名學生朗讀第四小節。

(2)出示字卡,認讀“串”字。利用課件展示“串”字的字理演變過程。“一串”用來說連貫在一起的某些東西。還可以說一串什麼?(一串燈籠、一串珍珠、一串辣椒、一串羊肉……)。

(3)認識“珠”字。拆字,去掉“王”你認識嗎?組合:王+朱=珠。組詞:珍珠、珠子、眼珠、淚珠、汗珠、露珠、珠寶……

(4)認識“以”“省”“略”三個生字。認讀生字卡片。組詞。認讀詞卡“可以”,用“可以”說一句話。省略號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

(5)觀看課件,引導學生感受省略號和一串水珠的相似。

(6)指導學生朗讀這兩行詩句。

5.學習第五小節。

(1)現在我們來看青蛙寫了一首什麼樣的詩,朗讀第五小節。

(2)課件出示青蛙寫的詩。你發現什麼了?青蛙的詩很有趣,一直在重複一個“呱”字。

認識“呱”字。形聲字。口+瓜=呱。“呱呱”是青蛙的叫聲,這樣的詞叫擬聲詞。你還知道哪些擬聲詞?(汪汪、喵喵、嘎嘎、嘰嘰、喔喔、嗡嗡、沙沙、嘩嘩……)

(3)青蛙的詩雖然都是同一個字,但是有了夥伴們的幫忙,這詩就有了停頓,有了好聽的節奏。逗號的停頓時間短一點,句號的停頓時間稍長一點。自由練讀青蛙寫的詩。老師領讀(活潑輕快地),注意節奏。

(4)孩子們,我們來猜一猜,青蛙在詩中想說些什麼呢?(引導學生藉助課件中的情境圖大膽想象。)

6、回讀全詩

在小夥伴們熱心地幫助下,青蛙的詩終於寫成了。它高興極了!我們也爲它感到高興,是吧?讓我們再一齊讀一讀這首《青蛙寫詩》。

四、練習鞏固

1、遊戲:跳一跳(師說那個字,生舉起卡片跳一跳)。

2、大屏幕出示詞語認讀。

3、在兒歌中鞏固識字。(屏幕出示兒歌)

五、全堂總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老師也希望你們插上想象的翅膀,創作出自己的詩歌,好嗎?

板書設計:

青蛙寫詩

口口蝌蚪,逗號

口口水泡泡。句號

口口一串水珠……省略號

一年級語文《青蛙寫詩》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正確朗讀課文,感受詩歌的生動有趣。

2. 藉助具體事物認識逗號、句號和省略號。

3. 瞭解三種標點符號的不同用法,會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三種標點。

教學重點:正確朗讀課文,藉助具體事物認識逗號、句號和省略號。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目標導向,確定航點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先來猜一個謎語:

綠衣小英雄,田裏捉害蟲,水陸都是家,唱歌呱呱呱。(打一動物)

你知道青蛙生活在哪裏,它有什麼本領嗎?我們去看看小青蛙,好嗎?青蛙生活在美麗的池塘裏,粉紅色的荷花是它的陽傘,碧綠的荷葉是它的搖籃,它沐浴着和煦的春風,享受着淅淅瀝瀝的小雨,實在是太美妙了!於是它詩興大發,向我們展示了它的又一項本領——寫詩,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學習《青蛙寫詩》。

二、自主學習,探索航行

藉助拼音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讀順句子,不會讀的、難讀的圈住,多讀幾次

三、合作交流,共享航海

1.學習第1小節——感受雨天的美。

(1)你們聽!(播放雨點落下的聲音)你想說——

(2)教師:張秋生爺爺把雨點兒的聲音寫得可美啦!

(3)指導朗讀:下雨了,雨點兒淅瀝瀝,沙啦啦。

(4)雨點兒還落在小青蛙身上了,小青蛙們,你想幹什麼?

(5)雨點兒落在這隻小青蛙身上,你們瞧——小青蛙說(指名讀句子)

(6)看看圖,想一想,小青蛙會怎麼說呢?

(7)這是多麼美好的一天呀!教師導讀——下雨了,引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2.學習第2~4小節。

(1)青蛙寫詩都有誰來幫忙了?請小朋友們自由地讀一讀課文2-4小節,再用筆圈一圈。

(2)隨着學生回答板書: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3)隨着學生回答板書:小蝌蚪——逗號;水泡泡——句號;一串水珠——省略號。

▲出示小蝌蚪圖片,你們發現什麼了?(小蝌蚪真像逗號。)

①(出示句子):我要給你當個小逗號。

②現在你們就是一羣可愛的小蝌蚪,你們是怎樣過來的呢?(游過來)

③創設情境,指導朗讀:請一位小朋友來演一演。

④教師指導學生在田字格里寫好“,”,逗號要寫得小小的,圓圓的腦袋,還要拖着一條小尾巴,就像小蝌蚪一樣,學生練習寫一個。

▲爲什麼水泡泡能當句號呢?(水泡泡圓圓的,很像句號;我覺得它不但圓,還透明,很漂亮!)

①(出示句子)我能當個小句號。

②指導學生朗讀:多有趣啊!快大聲地讀一讀水泡泡的話。

③除了水泡泡外,還有什麼也能當個小句號呢?

④引導學生認識句號:剛纔小朋友們說了這麼多西瓜、皮球、珍珠都能當句號,你覺得誰說得最恰當呢?爲什麼?(你真是個會讀書的好孩子。)

⑤再一次強調:“小”句號的“小”字。

⑥指導學生寫好句號:句號要寫得小小的,要寫在田字格的左下格,學生練習寫一個。

▲爲什麼要一串小水珠才能當省略號?

①教師範讀第四小節,故意將“一串”讀成“一顆”。

②學生指出老師的錯誤,教師故意質疑:爲什麼一定要一串小水珠呢?

③數一數,當省略號的這串水珠有幾個?

④指導朗讀:這串水珠們多團結啊!請六個小朋友站起來大聲地讀一讀。

⑤指導學生在田字格里寫一寫省略號:省略號一共有6個小圓點,要寫在兩個田字格中,請小朋友們練習寫一個省略號。

4.教師:課文2-4小節可有意思了,讓我們一起來演一演吧!分角色表演。

5.學習第5小節,美讀詩文,啓迪靈性。

你們看,青蛙的詩寫好了嗎?

(1)(出示青蛙寫的`詩)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你想說——

(2)學生指出呱呱呱太多了,這麼多呱寫也寫不完,怎麼辦呢?

(3)瞭解省略號的作用:你們瞧,只要一個省略號就把這個問題給解決了!現在你喜歡這首詩了嗎?(還是不喜歡,連在一起。)

(4)(出示詩歌)小蝌蚪,水泡泡趕緊來幫忙!

呱呱,呱呱,呱呱呱。

呱呱,呱呱,呱呱呱……

現在這首詩寫好了嗎?趕快把這首詩裏的逗號和句號都圈出來吧!(學生圈出詩裏的逗號和句號。)

(5)這首詩應該怎麼讀呢?教師範讀,注意停頓。你發現了什麼?(教師:句號時要停頓長一些。)

指導朗讀:你能學着老師的樣子把這首詩讀得美美的嗎?(把高興讀在臉上,高興還可以加個動作呢!)自由讀,指名讀。

(6)教師小結:有了逗號、句號、省略號的幫忙,小青蛙的詩變得多有意思啊!逗號、句號、省略號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標點符號。

四、拓展延伸,放眼航程

教師小結:哇,小小的標點符號讓一首詩變得那麼有趣,給我們帶來了那麼多的快樂,讓我們再來讀讀《青蛙寫詩》這篇課文,把這些標點牢牢記在心裏的。

板書設計:

7.青蛙寫詩

小蝌蚪——逗號 ,

水泡泡——句號 。

一串水珠——省略號……

一年級語文《青蛙寫詩》教學設計4

一、課時目標:

1、識記11個生字,書寫4個生字。

2、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瞭解三種標點符號的不同用法,會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三種標點。

3、朗讀課文,感受標點符號的重要性。

二、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標點符號的用法。

三、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鞏固生字

1、同學們,聽“沙沙沙·····,下雨了,一位帥氣的王子想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他是誰?要做什麼事情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七課《青蛙寫詩》。

(教師板書課題,學生書空)

2、學生藉助拼音讀文。

3、我們藉助拼音認識了好多詞語寶寶,現在認讀這些生字。(出示課件認讀詞語)

(二)創設情境,感悟課文

1、全文共幾小節?寫的誰?它要做什麼?(教師板書貼畫)

2、學習第1小節——感受雨天的美。

你們聽!(播放雨點落下的聲音)你想說——

(1)教師:張秋生爺爺把雨點兒的聲音寫得可美啦!

(2)指導朗讀:下雨了,雨點兒淅瀝瀝,沙啦啦。

(3)雨點兒還落在小青蛙身上了,小青蛙們,你想幹什麼?

(4)雨點兒落在這隻小青蛙身上,你們瞧——小青蛙說(指名讀句子)

(5)看看圖,想一想,小青蛙會怎麼說呢?

(6)這是多麼美好的一天呀!教師導讀——下雨了,引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2、讀第2~4小節。

(1)青蛙寫詩都有誰來幫忙了?請小朋友們自由地讀一讀課文2—4小節,再用筆圈一圈。

(2)隨着學生回答板書: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3)隨着學生回答板書:小蝌蚪——逗號;水泡泡——句號;一串水珠——省略號。

出示小蝌蚪圖片,你們發現什麼了?(小蝌蚪真像逗號。)

(出示句子):我要給你當個小逗號。

現在你們就是一羣可愛的小蝌蚪,你們是怎樣過來的呢?(游過來)

創設情境,指導朗讀:請一位小朋友來演一演。

教師指導學生在田字格里寫好“,”,逗號要寫得小小的',圓圓的腦袋,還要拖着一條小尾巴,就像小蝌蚪一樣,學生練習寫一個。

爲什麼水泡泡能當句號呢?(水泡泡圓圓的,很像句號;我覺得它不但圓,還透明,很漂亮!)

(出示句子)我能當個小句號。

指導學生朗讀:多有趣啊!快大聲地讀一讀水泡泡的話。

除了水泡泡外,還有什麼也能當個小句號呢?

引導學生認識句號:剛纔小朋友們說了這麼多西瓜、皮球、珍珠都能當句號,你覺得誰說得最恰當呢?爲什麼?(你真是個會讀書的好孩子。)

再一次強調:“小”句號的“小”字。

指導學生寫好句號:句號要寫得小小的,要寫在田字格的左下格,學生練習寫一個。

爲什麼要一串小水珠才能當省略號?

教師範讀第四小節,故意將“一串”讀成“一顆”。

學生指出老師的錯誤,教師故意質疑:爲什麼一定要一串小水珠呢?

數一數,當省略號的這串水珠有幾個?

指導朗讀:這串水珠們多團結啊!請六個小朋友站起來大聲地讀一讀。

指導學生在田字格里寫一寫省略號:省略號一共有6個小圓點,要寫在兩個田字格中,請小朋友們練習寫一個省略號。

4、教師:課文2—4小節可有意思了,讓我們一起來演一演吧!分角色表演。

5、學習第5小節,美讀詩文,啓迪靈性。

你們看,青蛙的詩寫好了嗎?

(1)(出示青蛙寫的詩)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你想說——

(2)學生指出呱呱呱太多了,這麼多呱寫也寫不完,怎麼辦呢?

(3)瞭解省略號的作用:你們瞧,只要一個省略號就把這個問題給解決了!現在你喜歡這首詩了嗎?(還是不喜歡,連在一起。)

(4)(出示詩歌)小蝌蚪,水泡泡趕緊來幫忙!

呱呱,呱呱,

呱呱呱。

呱呱,呱呱,

呱呱呱……現在這首詩寫好了嗎?趕快把這首詩裏的逗號和句號都圈出來吧!(學生圈出詩裏的逗號和句號。)

(5)這首詩應該怎麼讀呢?教師範讀,注意停頓。你發現了什麼?(教師:句號時要停頓長一些。)

指導朗讀:你能學着老師的樣子把這首詩讀得美美的嗎?(把高興讀在臉上,高興還可以加個動作呢!)自由讀,指名讀。

(6)教師小結:有了逗號、句號、省略號的幫忙,小青蛙的詩變得多有意思啊!逗號、句號、省略號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標點符號。

(7)變換標點位置:這些調皮的小標點跑錯了位置,青蛙寫的詩又不一樣了,你們聽!(教師範讀)小青蛙們,你會做不一樣的詩嗎?

(8)聽說小青蛙會寫詩了,大家也都想寫詩了?小雨點來了——

小貓咪來了——小狗來了——

三、總結課文,拓展延伸

教師小結:哇,小小的標點符號讓一首詩變得那麼有趣,給我們帶來了那麼多的快樂,讓我們再來讀讀《青蛙寫詩》這篇課文,把這些標點牢牢記在心裏的。

一年級語文《青蛙寫詩》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通過熟讀課文,培養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感情。

2、理解逗號、句號、歎號、省略號的作用,並會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下恰當運用。

3、運用多種方法,識記7個要求會寫的字,14個要求會認的字。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課文,理解幾個標點符號的用法。

教學難點:

正確運用幾種標點符號。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大家喜歡聽詩歌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非常優美的詩歌,名字叫《青蛙寫詩》,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生自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藉助漢語拼音,請教同學、老師等辦法讀準字音。

2、師範讀,生畫出要求會寫的.字。

3、指名讀,比比誰讀得最好。

三、多種方法認讀生字

1、媒體出示帶漢語拼音的生字,學生認讀,師糾正讀不準的字音。

2、引導學生採用小組學習的方法認讀生字。

(1)注意多音字“給、句、泡、號”。

(2)“串”可採用字理識字法。

(3)學習“句”時引導學生學習“包”字頭兒,可列舉幾個這樣的字:勺、勾、旬、包。

(4)注意“號”的構字比例,口是扁口。

3、進行擴詞、說話練習。

三、再讀課文,體會感悟

1、齊讀課文,說說文中提現了幾個標點符號。

2、生上黑板寫定這幾個標點。

3、讀課後練習二的一句話,注意標點的用法。

四、作業

1、熟讀課文。

2、書寫要求會寫的字。

3、查找資料,瞭解逗號、句號、省略號等標點符號的用法。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生字

1、認讀要求會寫的字。

2、做練習。

3、讀讀要求會認的字。

二、熟讀課文並背誦

1、指名朗讀。

2、在小組內讀。

3、同桌合作讀。

4、練習背誦。

5、理解課文,說說青蛙到底寫的是什麼詩。

三、學習標點符號的用法

1、彙報自己查找資料所瞭解到的有關標點的知識。

2、老師總結標點的用法。

3、做書後練習三。

4、試着用自己喜歡的標點符號說一句話。

四、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看誰最有創意

五、課後作業

1、背誦課文。

2、用逗號、句號、省略號、歎號各寫一句話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